外审开具特殊过程的确认不合格纠正措施

合集下载

IATF16949外审不符合项回复报告【8.3.3.3特殊特性识别过程不是完全有效的】【全套回复]

IATF16949外审不符合项回复报告【8.3.3.3特殊特性识别过程不是完全有效的】【全套回复]

IATF16949:2016版第三方机构审核不符合回复报告全套资料不符合项:【8.3.3.3特殊特性识别过程不是完全有效的】1.回复报告2.佐证资料3.验证资料此回复报告已经通过第三方机构结案NC CARA对应表求。

实施证据文件:附件2-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管理程序【修订版】附件3-特殊特性评审表【电池塑料盘】附件4-培训记录【8.3.3.3】采取措施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实施:横向展开,验证有效性。

现场进一步对该过程负责人进行了询问,是知道产品特殊特性识别、标记、完整性检查的管理过程的要求、内容的,横向展开抽样如下:1.XXX日对海绵背胶产品特殊特性清单实施检查,相关措施已同步评审、更新到特殊特性清单中,并使用《特殊特性评审表》检查特殊特性识别的完整性,符合要求。

附件6-特殊特性清单【海绵背胶】,附件7-特殊特性评审表【海绵背胶】2.XXX日对对外审不符合项进行了补充审核,审核结论:质量管理体系是充分、有效的。

附件5-体系审核报告【补充】3.XXX日进行了纠正措施的有效性验证。

附件8-纠正措施有效性验证4.修改后的《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管理程序》已经能够符合管理体系及实际操作要求。

纠正措施的有效实施的验证文件:附件5-体系审核报告【补充】附件6-特殊特性清单【海绵背胶】附件7-特殊特性评审表【海绵背胶】附件8-纠正措施有效性验证*组织代表:XXX*日期:实际上传时间整理/技术部项目工程师第1页;共1页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管理程序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印章分发号文件修订履历表1.目的通过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使开发的新产品能够满足顾客的要求,以最低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并在早期对产品设计进行完善,避免后期的更改。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新产品开发。

3.术语和定义●质量: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特殊特性:可能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或法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其后续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有设计责任的组织:有权建立新的产品规范,或对现有规范进行更改的组织;●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项目:由一组有起止日期的、协调和受控的活动组成的独特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约束条件在内的规定要求的目标;●开放性问题:对于未按要求完成的工作任务(进度和符合性)称之为开放性问题;●绿灯:任务完成,不存在开放性问题点;●黄灯:任务没有完成,责任人和新时间节点明确,且新的完成时间节点不影响项目进度;●红灯:任务没有完成,责任人或新时间节点不明确,存在影响项目进度的开放性问题点4.职责4.1技术部是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4.2业务部在客户角度上监督项目进度,批准各关键节点输出物;4.3事态升级流程:项目组长(1个工作日)→技术部经理(3个工作日)→总经理(3个工作日)。

不符合项整改措施(共6篇)

不符合项整改措施(共6篇)

不符合项整改措施〔共6篇〕第1篇:3C不符合项整改措施整改措施:根据7258-2023标准中8.5.3条例光束照射位置要求,对《检测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NEOC-PG-QJ-011,进展修改,明确前照近光灯照射在10M的屏幕上,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应为0.6H-0.8H,确保在检测时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展标准培训,加以理解熟悉相关标准,杜绝再次发生此类情况。

原因分析^p :由于对7258-2023标准认识程度不够,使得编写《检测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NEOC-PG-QJ-011时,没有明确前照近光灯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

第2篇:不符合项整改报告不符合项整改报告编号:JC—2023大连中信建筑设计装饰工程___年八年三月纠正措施及整改施行情况的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三年来,公司采取纠正措施,不断纠正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过程中的不符合,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持续改良,使工程质量得到了稳定进步。

在本次内审中,共发现了两项不符合,对二项不符合,均采取了纠正措施,及时补充,消除了不符合存在的原因。

其中材料部针对工程合格供方的提供资料未做评定,学习了标准7.4条款和公司相关规定,采取措施对现有工程供方进展了全面分析^p 。

综合部对人员培训方面记录不全面,针对此,也进展了相应条款的学习。

另外针对去年外审的不符合项,公司在当时已做了纠正措施报告。

采取了有效的纠正措施,经跟踪验证,上述问题未再发生。

质管部2023年3月第3篇:不符合项整改报告不合格项的整改报告天津市食品药品监视管理局医疗器械处: 2023年10月18日,局医疗器械处“质量体系考核”检查组根据质量体系考核检查标准对我公司进展了质量体系考核。

在考核检查中,查出我公司在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详细提出了12个方面的问题。

公司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及时召开了分析^p 会,本着积极整改、举一反三、完善体系的整改原那么按照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立即采取了整改措施。

ISO22301-2019不合格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ISO22301-2019不合格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对实际存在的不符合、中断事件,尽可能及时进行事故调查,消除现存不合格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和减少事故损失,并做好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分清责任,吸取教训,降低同类事故发生的机率,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2 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中断事件调查处理及不符合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3 术语和定义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BCM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事故:是一种发生财产损失、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

紧急情况: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事件。

不符合或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其它术语定义见GB/T28001-2011 。

4 职责4.1 管理部负责BCM管理体系中管理类事件调查,不合格项纠正措施的组织、协调、验证归口管理工作。

4.2 营业部负责业务过程不符合事件调查及纠正措施的组织、协调、验证工作。

4.3 各责任部门负责自身纠正措施的实施工作。

5 内容及要求5.1不合格的响应应对5.1.1 BCM不合格监测和测量的结果超过国家的地方的污染排放标准的;出现意外事件和紧急情况;内审、外审、管理评审及自检提出的问题;经确认的相关方提出的投诉;服务质量的顾客抱怨;服务过程中出现严重遗漏、差错;供方服务出现连续性严重不合格项,与BCM有关的其他不符合项。

5.1.2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和纠正不合格,处置所产生的后果,包括减轻有害的环境影响。

5.2 原因分析措施需求评价应针对已存在的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消除不合格原因的措施需求,应与已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及伴随的影响相适应;以避免由此产生的BCM风险机会的影响。

5.2.1管理体系不符合评审通过内部审核对管理体系本身出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评审确定,及时汇集内、外审核报告和管理评审报告中的不符合项信息,对影响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

5.2.2 供方BCM连续性不合格确定品保部组织对供方提供的产品连续性进行分析确定不合格项及原因。

5.3 纠正措施确定和制定确定和制定纠正措施应通过数据分析、科学论证,必须以有利于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为前提,以针对于消除不合格项原因为内容,与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用。

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

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

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一、不合格品评审处置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企业来说,及时发现、评审、处置不合格品,是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声誉的关键环节。

不合格品的产生可能会导致产品缺陷、顾客投诉、退货等问题,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建立有效的不合格品评审处置机制,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不合格品评审处置的步骤1.发现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可以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抽样检验、全检、来料检验、顾客投诉等途径发现。

当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将其隔离并标识,以防止进一步的混淆。

2.评审不合格品:不合格品评审应由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如生产、品质、工程等部门)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

评审小组应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并决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3.处置不合格品:根据评审结果,对不合格品进行相应的处置。

处置方式可以包括修复、返工、报废等。

修复和返工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并进行相应的记录,以确保质量问题得到解决。

4.纠正问题及预防措施:不合格品评审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问题,更重要的是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纠正措施可以包括改进工艺流程、完善设备和设施、提升员工技能等。

三、纠正预防措施的重要性纠正预防措施是不合格品评审处置的关键环节。

通过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合格品的再次发生,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1.纠正问题:通过评审分析,找出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例如,如果不合格品是由于工艺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可以通过培训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操作规范性。

2.预防措施:除了纠正问题,还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例如,如果不合格品是由于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可以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不合格品评审处置的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不合格品评审处置的案例分析:电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一批显示屏品质不合格的问题。

不符合项整改措施(共6篇)

不符合项整改措施(共6篇)

不符合项整改措施(共6篇)不符合项整改措施(共6篇)第1篇3C不符合项整改措施整改措施根据7258-标准中8.5.3条例光束照射位置要求,对检测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NEOC-PG-QJ-011,进行修改,明确前照近光灯照射在10M的屏幕上,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应为0.6H-0.8H,确保在检测时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标准培训,加以了解熟悉相关标准,杜绝再次发生此类情况。

原因分析由于对7258-标准认识程度不够,使得编写检测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NEOC-PG-QJ-011时,没有明确前照近光灯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

第2篇不符合项整改报告不符合项整改报告编号JC 大连中信建筑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二00八年三月纠正措施及整改实施情况的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三年来,公司采取纠正措施,不断纠正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过程中的不符合,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持续改进,使工程质量得到了稳定提高。

在本次内审中,共发现了两项不符合,对二项不符合,均采取了纠正措施,及时补充,消除了不符合存在的原因。

其中材料部针对工程合格供方的提供资料未做评定,学_了标准7.4条款和公司相关规定,采取措施对现有工程供方进行了全面分析。

综合部对人员培训方面记录不全面,针对此,也进行了相应条款的学_。

另外针对去年外审的不符合项,公司在当时已做了纠正措施报告。

采取了有效的纠正措施,经跟踪验证,上述问题未再发生。

质管部年3月第3篇不符合项整改报告不合格项的整改报告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处年10月18日,局医疗器械处“质量体系考核”检查组依据质量体系考核检查标准对我公司进行了质量体系考核。

在考核检查中,查出我公司在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提出了12个方面的问题。

公司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及时召开了分析会,本着积极整改.举一反三.完善体系的整改原则按照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立即采取了整改措施。

现将整改过程与整改内容汇报如下一.10月20日,我公司组成内部审核组并召开内部管理评审首次会议,依据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对局“质量体系考核”检查组现场查出的问题逐一对照.检查.分类并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如何对不合格项进行有效的整改

如何对不合格项进行有效的整改

如何对不合格项进行有效的整改摘要:审核组和受审核组织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每一次审核都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每一次审核都能成为增值审核,每一次审核都能给组织带来益处。

为此,开具不符合项不是审核的最终目的,审核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不符合项的开具,为受审核组织提供改进的机会,通过不符合项的有效整改,解决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提高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因此对不符合项的整改及不符合项的验证对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因此整改的好、验证的到位才能实现增值,否则会给受审核组织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词:纠正原因分析纠正措施1背景介绍无论是内部审核,还是外部审核,对不符合项的整改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整改的有效性。

目前,部分受审核单位,还不十分清楚如何对不符合项进行有效整改,而导致不合格项整改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审核效果。

从纠正、原因分析、纠正措施等方面来谈谈如何对不合格项进行有效整改。

2不符合的纠正纠正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是针对不合格对象(产品、过程或体系)的不合格本身所采取的措施。

对不合格项的纠正,分以下四种情况:1.1纠正必须到位大部分不合格都能够纠正,如:外包过程识别不全或控制不到位、文件审批签字不全、文件之间相互矛盾、文件更改不到位、失效文件管理不到位、外来文件管理不到位、人员能力不满足要求、生产设备没有按周期进行精度检测、工作环境不满足要求、没有对供方/外包方进行评价和在评价、生产过程失控、提供不出特殊过程确认的证据、测量设备没有进行周期校验和(或)鉴定(验证)、产品没有按规定进行监视和测量或监视测量项目不全、没有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后未达到预期效果等等。

需对这些不合格事实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并提供实施纠正的证据材料。

能纠正的问题,必须纠正到位。

1.2短期无法完成的,需制定出纠正措施计划有一些不合格项,短期内无法完成纠正,组织制定了纠正措施计划并在措施完成前采取有效手段实施管理是可以的。

管理评审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描述

管理评审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描述

管理评审不合格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描述管理评审不合格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一、背景介绍管理评审是企业内部的一种常见的管理工具,旨在通过对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流程和执行情况的审核,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管理评审不合格的情况,这时需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二、不合格原因分析1.审核人员水平不足:如果审核人员对相关制度和流程理解不够深入或者缺乏实践经验,就有可能漏洞百出或者过于苛刻地要求。

2.审核程序不规范:如果审核程序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并且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和变化情况,就会导致评审结果出现偏差。

3.被审核对象存在问题:如果被审核对象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违规行为或者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就有可能导致评审结果不合格。

三、纠正措施1.重新进行评审:如果发现原来的评审结果存在问题,可以重新组织评审小组进行复核,并根据新的结果制定改进措施。

2.完善审核程序:针对评审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可以加强审核流程的规范性,明确各阶段的责任和要求,并严格执行。

3.提高审核人员水平:为了避免因审核人员水平不足而导致评审结果不合格的情况,可以通过培训和实践经验积累等方式提高审核人员的水平。

4.加强对被审核对象的管理:如果发现被审核对象存在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相关制度和流程得到有效执行。

四、实施情况1.重新进行评审:针对管理评审不合格的情况,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采取了重新进行评审的措施。

通过重新组织评审小组,明确评审标准和要求,并根据新的结果制定了改进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我们发现管理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2.完善审核程序:为了避免因审核程序不规范而导致评审结果不合格的情况,我们加强了对审核流程和各个环节的规范性要求,并严格执行。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成功地避免了评审结果出现偏差的情况。

3.提高审核人员水平:为了避免因审核人员水平不足而导致评审结果不合格的情况,我们通过培训和实践经验积累等方式提高了审核人员的水平。

外审整改措施

外审整改措施

外审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外部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等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

外审整改措施是在外部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的基础上,企业为解决问题和改进内部控制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二、问题分析在外部审计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以下问题:1. 财务报表错误或者不许确:包括账目错误、计算错误、分类错误等。

2. 内部控制不完善:可能存在缺乏审批流程、缺乏风险管理机制、缺乏内部审计等问题。

3. 合规性问题:可能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违反会计准则、违反公司管理规定等问题。

三、整改措施为解决外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财务报表错误或者不许确的整改措施:a. 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政策,确保账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b. 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c. 定期进行财务报表的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2. 内部控制不完善的整改措施:a.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明确的审批流程、风险管理机制和内部审计制度。

b.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的了解。

c. 定期进行内部控制的自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合规性问题的整改措施:a. 建立合规性管理制度,明确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公司管理规定的要求。

b. 加强对员工的合规性培训,提高其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了解和遵守。

c. 定期进行合规性的自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四、整改效果评估企业在实施整改措施后,应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

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是否得到改善。

2. 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和执行情况是否有所提高。

3. 公司的合规性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规定的要求。

五、结论外审整改措施是企业为解决外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内部控制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政策、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合规性管理制度,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自查评估,企业可以有效解决外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改进内部控制,确保公司的合规性。

外审整改措施范文

外审整改措施范文

外审整改措施范文1.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审计结果可能指出存在内部控制不完善的问题,因此,公司应根据审计结果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加强。

通过制定合适的制度和政策,并确保其有效实施,以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

2.完善财务报告:审计结果可能揭示财务报告存在错误或不准确的情况。

因此,公司应加强财务监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以满足外部财务报告的要求。

3.改进信息技术系统:审计可能指出信息技术系统存在风险和薄弱环节。

因此,公司应对信息技术系统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信息技术安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加强风险管理:审计可能指出公司存在风险管理不完善的问题。

因此,公司应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建立风险管理框架,定期评估和监控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和管理风险。

5.加强内部审计:审计结果可能指出内部审计不够强调,导致一些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因此,公司应建立一个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公司各个部门的管理和业务进行审计,以确保公司的运营和管理达到最佳水平。

6.提高合规管理水平:审计可能揭示公司准入制度不健全,合规风险较高。

因此,公司应加强合规管理,建立健全的合规监测和报告机制,确保公司业务的合规性,并及时修正风险。

7.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审计可能指出公司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不足。

因此,公司应制定培训计划,提供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以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8.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审计可能揭示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司决策和执行存在问题。

因此,公司应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的决策层次和流程,并加强对决策和执行的监督和评估。

9.加强对外部合作伙伴的管理:审计可能指出公司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存在风险。

因此,公司应加强对外部合作伙伴的尽职调查和监督,确保合作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10.建立监督机制:审计可能揭示公司的监督和检查机制不够健全。

因此,公司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外审开具特殊过程的确认不合格纠正措施

外审开具特殊过程的确认不合格纠正措施

培训纪录表编号:MJPX111212A一,特殊过程定义: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1)“验证的对象“指的是过程的结果,即产品,。

也就是说“不能经济的进行验证”或“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是指产品特性是否满足产品的规定要求难以验证,而不是指过程特性是否满足过程要求难以验证。

2)判定某一具体过程是否是特殊过程,就应该严格按标准的要求,考虑过程输出的是什么产品、产品的具体要求、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这种验证方法是否经济、是否能通过后续的监视和测量来实eg,“电镀过程”是特殊过程.是因为镀层的厚度和附着力等是否满足规定要求难以经济的进行验证,验证的对象是镀层的厚度和附着力,而不是电镀用什么电镀液、通电多少时间等。

二.特殊过程正常确认特殊过程的输出结果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必须要经过验证, ,在组织实际的生产运行中往往采用试生产、模拟试验、工艺试验等方式加以应用。

1) 不仅要对特殊过程的设备、人员、生产工艺等进行确认,2) 还要审核组织采用何种方式对过程运行的结果进行验证,以及验证结果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等,也就是审核组织如何获得特殊过程的过程要素要求,特别是相关的过程参数。

按照标准要求,所有的特殊过程均应予以确认,但确认的要求因过程及其重要性的不同而不同。

目前,公认的过程影响因素是4M1E五大因素,对于不同的特殊过程,五大因素的影响程度有主次之分。

如对于焊接过程,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员技能和工艺方法,而对于热处理过程,主要影响是工艺方法和设备能力。

因此,对于不同的特殊过程,首先应识别出主要影响因素,有重点地予以系统、全面地确认,其他次要因素则只需要一般地进行确认即可。

特殊过程确认方案1.过程确认的评定应包括产品评定和综合评定。

产品评定应尽可能多地包含产品特性值。

综合评定准则除了对各样品组进行综合评价外,还应包括对确认条件的适宜性、确认过程的可信性、确认记录的证实性等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过程是否通过确认的结论。

生产车间外审不符合项整改措施

生产车间外审不符合项整改措施

生产车间外审不符合项整改措施生产车间外审不符合项整改措施篇1:不符合项整改指南不符合项整改指南一、目的统一不符合项上报材料要求,避免材料不能有效证明纠正措施有效。

二、适用范围为企业提供不符合验证材料提供指南。

三、不符合项整改程序1、不符合项整改应包括:1)纠正发现的不符合问题避免产生更大影响;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3)针对产品问题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举一反三消除所有隐患;4)对制定的纠正措施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行的验证,不能解决问题要再次进行分析整改。

2、组织应特别关注纠正措施的制定与落实,重点是消除产品不符合的原因避免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

避免只针对消除发现的不符合的单纯的就事论事的纠正行为。

3、当只是孤立偶然发生的问题,无系统原因时只需要进行纠正也是可以接受的,如单纯的。

4、不符合报告单上“原因分析”与“制定纠正措施”栏受审核方填写,填写的日期就是外审结束后组织开会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纠正措施的日子,可以是同一天进行的。

“纠正措施跟踪情况”栏由外审组填写不符合项整改举例:四、不符合项整改资料要求1、整改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工作计划、文件、检查记录、照片等。

2、所有书面材料均使用A4纸,照片应经复印或贴在A4纸上提供;3、当受审核方有几个不符合项的整改均需要培训时,可一次性组织几个相关部门共同培训,向CQC报整改资料时培训记录放于编号最靠前的需要培训的不符合项的整改资料内,后面的不符合项需要时作出说明既可。

4、当不符合项的纠正或预防需要在一个较长时间段才能验证时,可提供工作计划,或其它证明资料(如为缩减整改时间,可提交、),在下一次的外审时外审组进行验证。

举例如下:五、严重不符合项的整改1、采用现场跟踪审核方式,由审核组长负责实施现场验证。

2、现场验证必要时要追溯到纠正预防措施涉及部门,审核组长除查看相关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编码:XJTG/HSECX-19/JL/01单位:篇2:外审不合格项报告蜡笔小新(福建)食品工业有限公司Q/LBXX-JL-TX-003不合格项报告版本:A/0制表人:品管部保存期限:长期(三年/必要时更新)篇3:不符合项整改指南文件名称:不符合项整改指南文件编号:xxxx10不符合项整改指南一、目的统一不符合项上报材料要求,避免材料不能有效证明纠正措施有效。

不合格纠正措施

不合格纠正措施

不合格纠正措施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合格的情况,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学术成果,不合格都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提高质量、保证安全、提升效率,不合格纠正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从不合格纠正措施的定义、重要性、常见措施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不合格纠正措施的定义不合格纠正措施是指针对产品、服务或学术成果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通过采取一系列可行的措施来进行纠正和改进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消除不合格现象,提高质量和效率,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

二、不合格纠正措施的重要性不合格纠正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不合格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及时纠正不合格是保证产品品质的关键。

其次,不合格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降低客户的信任度,因此及时纠正不合格也能维护企业的声誉。

此外,不合格的存在还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因此及时纠正不合格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三、常见的不合格纠正措施1.分析原因:首先要对不合格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产生不合格的根本原因。

可以采用鱼骨图、故障树分析等工具来辅助分析。

只有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改进工艺: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合格的工艺进行改进。

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改进设备和工具、改进操作方法等方式来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不合格的发生。

3.培训和教育:不合格问题往往与人的操作和管理有关,因此进行培训和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合格。

4.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不合格纠正的基础。

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计划和质量检测标准,可以减少不合格的发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5.追溯和召回:对于已经出厂或已经提供的不合格产品,需要及时进行追溯和召回。

通过追溯和召回,可以找出不合格产品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不合格产品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不符合工作识别、纠正、预防措施

不符合工作识别、纠正、预防措施

不符合工作识别、纠正、预防措施
1 概述
为了保证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质量体系,针对检测活动中出现的不符合工作,应有相应的措施和程序予以管理,保证不符合工作的正确识别和有效改正,实现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测活动中不符合工作的管理。

3 控制要求
(1)不符合工作识别
在检测工作中,应及时和正确地识别不符合工作,以便于采取相应措施给予纠正和预防。

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不符合工作,识别的主要渠道包括:内部质量监督、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管理评审、投诉、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审核和签发及外部质量监督等。

(2) 不符合工作判断
对公司自身发现的不符合工作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分析其发生原因,按程度分为轻微不符合、一般不符合和严重不符合,报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确定。

(3)不符合工作纠正
对不同程度的不符合工作可采取不同的纠正方式,如:改正、补充完善、停止工作和宣贯教育和培训等。

纠正方式的力度要与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由此问题造成的风险大小相适应。

(4)纠正措施
必要时,需制定与其严重程度相适应的纠正措施,消除不符合工作引起的后果。

纠正措施批准后,应在要求的时间内组织实施。

(5)预防措施
应依据“举一反三”的工作原则,识别潜在不符合以便加以预防,如确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时,应制定与其严重程度相适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类似不符合情况再度发生的可能性。

外审的不符合项如何整改更容易通过(案例分析)

外审的不符合项如何整改更容易通过(案例分析)

外审的不符合项如何整改更容易通过(案例分析)案例1:该实验室对校准服务供应商进行评价的的质量活动记录上未对该校准服务商认可能力范围进行评价,未保存该供应商认可范围的文件;记录上注明该供应商无法满足实验室要求,但却认可该服务商为合格供应商验室。

案例2:2009年03月06日内审时发现电器室检验员在测试微波炉内油温时一支正在使用的热电偶(编号:×××),其检定日期是2008年11月28日,有效期是2009年01月27日,检测现场正在使用的该热电偶已超过校准有效期。

案例3:某计量测试所出具的烟雾试验箱(编号为×××)的测试报告中只测试了温度而未测试盐雾沉降量,设备科(实验室设备管理部门)据此报告签发了合格证并粘贴在该盐雾试验箱上。

案例4:查编号A《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电线》报告,规格型号3×0.75mm2,误为3×0.75mm;单位km误为Km(词头k大写);依据标准GB T 5023.5-2008误为GB 5023.3-2008。

整改的具体步骤我们看些案例,这些不符合项在实验室经常发生,不管是内审发现的,还是外审发现的,那么不符合项要如何整改呢?对于不符合项,经过实验室确认后,实验室可以立即纠正,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以及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等步骤整改,一般包括下面6个步骤:1. 立即将发现的不符合加以控制或者消除;2. 举一反三,排查其他地方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一并纠正;3. 调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4. 针对原因采取对应的纠正措施;5. 实施纠正措施,控制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6. 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原因分析其中产生不符合的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是最重要的两个步骤当识别出不符合时就要分析不符合产生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制定措施,消除这个原因,才能杜绝此类事件不再重犯。

因而原因分析是纠正措施中最关键而且有时也是最困难的部分。

不合格控制及纠正、预防措施

不合格控制及纠正、预防措施

不合格控制及纠正、预防措施1 总则1.1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中的不合格是指:在责任范围内,公司管理体系未符合体系要求,各工作过程未符合策划所规定的要求,设施设备及使用工具未符合使用要求,以及其它影响物业服务的事项。

由于外部或不可控因素造成的不合格均以整改项处理。

1.2 及时有效地处理不合格事项,防止因不合格造成进一步的影响和危害,不仅是保证物业服务质量,实现顾客满意的需要,也是物业公司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

1.3 各物业公司在日常物业服务过程中,所有发生的不合格事项都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包括对不合格事项进行标识、记录、评审和处置,确保物业管理服务实施和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不合格及时得到控制,从根源上减少和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1.4 为了使不合格得到纠正和预防,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发生不合格时,各物业公司须追究造成不合格的责任。

2 职责2.1 物业公司各部门操作层员工负责对工作中发现的不合格进行及时纠正。

2.2 物业公司各部门、班组负责人负责依据本程序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轻微不合格及时进行纠正、整改。

2.3 各部门经理负责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不合格和潜在的不合格,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2.4 物业公司总经理负责体系不合格的控制,主持不合格评审,批准不合格评审记录/报告和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

2.5 物业公司品质部负责组织不合格评审,对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的验证。

3 程序要点3.1 不合格来源包括但不限于:a) 工作过程中;b) 顾客投诉;c) 顾客满意调查;d) 社会传媒曝光;e) 突发事故;f) 内部检查;g) 内审及外审。

3.2 不合格划分3.2.1 根据性质及类型将不合格划分为:a) 体系不合格:文件没有作出规定或提出要求;文件不相容;文件不适用;在某一时间内,不合格集中分布在个别要素或个别部门。

b) 管理不合格:没有按程序、规定进行管理和控制。

c) 实物产品不合格:采购的有形产品不合格;设备、设施、装置不合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纪录表编号:MJPX111212A一,特殊过程定义: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1)“验证的对象“指的是过程的结果,即产品,。

也就是说“不能经济的进行验证”或“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是指产品特性是否满足产品的规定要求难以验证,而不是指过程特性是否满足过程要求难以验证。

2)判定某一具体过程是否是特殊过程,就应该严格按标准的要求,考虑过程输出的是什么产品、产品的具体要求、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这种验证方法是否经济、是否能通过后续的监视和测量来实eg,“电镀过程”是特殊过程.是因为镀层的厚度和附着力等是否满足规定要求难以经济的进行验证,验证的对象是镀层的厚度和附着力,而不是电镀用什么电镀液、通电多少时间等。

二.特殊过程正常确认特殊过程的输出结果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必须要经过验证, ,在组织实际的生产运行中往往采用试生产、模拟试验、工艺试验等方式加以应用。

1) 不仅要对特殊过程的设备、人员、生产工艺等进行确认,2) 还要审核组织采用何种方式对过程运行的结果进行验证,以及验证结果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等,也就是审核组织如何获得特殊过程的过程要素要求,特别是相关的过程参数。

按照标准要求,所有的特殊过程均应予以确认,但确认的要求因过程及其重要性的不同而不同。

目前,公认的过程影响因素是4M1E五大因素,对于不同的特殊过程,五大因素的影响程度有主次之分。

如对于焊接过程,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员技能和工艺方法,而对于热处理过程,主要影响是工艺方法和设备能力。

因此,对于不同的特殊过程,首先应识别出主要影响因素,有重点地予以系统、全面地确认,其他次要因素则只需要一般地进行确认即可。

特殊过程确认方案1.过程确认的评定应包括产品评定和综合评定。

产品评定应尽可能多地包含产品特性值。

综合评定准则除了对各样品组进行综合评价外,还应包括对确认条件的适宜性、确认过程的可信性、确认记录的证实性等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过程是否通过确认的结论。

2.只有当过程影响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才存在再确认的需求。

如手工电弧焊设备进行了大修等,要进行确认三.特殊过程的再确认的时机严格来讲,特殊过程的过程要素,也就是5M1E等发生变化时都须对特殊过程进行再确认。

一般来讲,当特殊过程的设备、材料发生变化时应当对特殊过程的过程工艺参数进行再确认,以保证特殊过程输出的结果满足规定的要求。

四.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a)~c条款含义浅解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a)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1,特别必要,也特别符合实际,对每项新工艺和新材料的使用前首先要提出工艺评定的要求,也就是评审和批准的准则,在各种试验合格后才能批准作业指导书,否则绝不能批准。

不仅对新工艺要提出工艺评定的要求,即使老工艺或外单位成熟的工艺及有关文献推荐的工艺也要关注工艺评定的要求,否则批准实施以后很容易出问题。

例如某种防止镀银以后变色的工艺,有关单位或文献中都推荐使用,在本公司未进行工艺评定,批准使用后出现了问题造成返工。

2.主要是指对作业指导书评审和批准的依据,如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实际上是对焊接过程评审和批准的准则,在按焊接工艺卡片焊的样板,作了各项相关试验(包括无损探伤、机械性能、宏观金相等)合格后才能批准焊接工艺,否则要改变工艺条件重新进行工艺评定,直至合格后才能批准焊接工艺。

其它焊接过程虽然没有压力容器焊接那样严格,也应提出相应的工艺评定方法,也就是评审和批准的准则,合格后再批准工艺。

审核时应关注受审核方工艺评定的证据。

3.有的特殊过程是不能规定评审和批准的准则,如在电子行业中敏感器件的ESD防护过程,不适宜制定7.5.2a )的要求,也正如标准中的“适用时”才能“为过程规定评审和批准的准则。

b) 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是否对特殊过程设备进行了认可,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c) 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主要是指特殊过程的作业指导书,是否有工艺操作规)d) 记录的要求(见4.2.4);(记录的确认信息应能描述确认的试验过程和评定过程)五.备注:与特殊过程有关的ISO9001:2000条款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

这包括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

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组织应对这些过程作出安排,适用时包括:a) 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b) 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c) 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d) 记录的要求(见4.2.4);e) 再确认。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的要求已得到满足。

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1)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

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

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见4.2.4)。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见7.1)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B1、当前,对特殊过程确认的实施和控制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识别不准确,二是确认不充分。

2、特殊过程的识别是特殊过程确认的关键环节,根据朱兰博士对质量特性的划分和9000标准的有关概念提出了特殊过程识别的三原则。

3、对特殊过程的区域应进行适当的界定,目的是方便确认。

4、应对特殊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而确认的方法对制造业而言就是对过程所输出的产品进行抽样验证。

5、特殊过程的评审和批准准则中关键是确定过程产品需要验证的特性及合格评定水平。

而如何将产品真正的质量特性准确的转换为代用质量特性,是关键中的关键。

6、不能简单的说某过程是不是特殊过程,同样一个过程对A组织而言是特殊过程,对B组织而言则可能不是特殊过程。

特殊过程的存在是动态的,它因验证的手段、方法的改变而改变。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不时有关于特殊过程确认的论文见诸杂志,对特殊过程的识别、控制和确认都有精到的论述,对该要素的贯彻和审核实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但应该指出,由于文章比较分散,对特殊过程的识别和确认的方式缺乏系统、充分的论述,总有意犹未尽,隔靴搔痒的感觉。

多年来,在质量认证审核实践中,也发现,仍有不少组织和审核员存在对特殊过程的识别不准确和确认不充分等问题,表现在:1、对特殊过程识别不准确。

要么要求过严,将一些原本不应属于特殊过程的过程识别为特殊过程,为满足特殊过程控制和确认要求,人为的形成一大堆不必要的记录。

要么对一些明显的特殊过程未能识别,没有按要求进行控制和确认,使过程产品留下“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才显现”、甚至顾客根本就难以觉察,即不会“显现”的“问题”。

2、存在的另一个明显问题是,对已识别的特殊过程,由于未准确理解标准7.5.2中“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对这种能力应如何去证实不着要领,没有对过程实施正确和充分的确认。

如:不少组织,提供的过程能力确认记录,只是对设备是否完好、人员是否具备上岗资格、工艺文件是否受控等进行确认的记录。

当这些记录表明上述各方面符合有关要求,而并未对过程是否具有“实现结果的能力”进行证实,也就认为该特殊过程能力充分,并且审核员也予以认可。

这种不着要领的确认,也同样会使特殊过程产品留下不易发现的缺陷。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这一重要要素的有效实施,有必要对如何识别和有效实施该要素进行一番系统的梳理。

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二、关于特殊过程的识别。

1、关于两种类型的质量特性。

过程的结果,亦即产品是否满足预期策划的结果,是判断过程是否增值或是否有效的唯一手段,而产品是否满足预期策划的结果,主要是通过对产品固有的质量特性进行测量而实施的。

对产品固有的质量特性,朱兰博士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的质量特性,他直接真实的反映了顾客明示或隐含的要求,如:基础化工产品的有效含量及杂质残留量,又如铁合金的化学成份、杂质含量、粒度,以及汽车减振弹簧的使用寿命、舒适性等。

另一类质量特性叫代用质量特性,他们间接的虚拟的反映了顾客一般来说是隐含的质量需求或期望,如汽车减振弹簧的真正质量特性是使用寿命、舒适性。

这些真正质量特性难以经济和及时的进行检测,通常也不会在产品的出厂检验标准中明示,而是用疲劳寿命、刚性等特性进行一次代替(称为“一次代用特性” ),而疲劳寿命、刚性等特性的试验由于需要时间,费用也较高,一般也不可能用于出厂检验而每批都作,日常的监控,又是由能够比较经济快速的进行检验的硬度、金相、几何尺寸等特性进行二次代替(称为“二次代用特性” 以此类推)。

不难看出,有的产品我们在日常监控中就是监控的真正质量特性,如基础化工产品的有效含量及杂质残留量。

而有些产品,我们能经济及时地测量的是代用质量特性,对真正的质量特性,是不能经济的测量,甚至验证都相当困难的。

如汽车减振弹簧的使用寿命、舒适性。

笔者认为,这种概念也可应用于特殊过程的识别。

2、对特殊过程的识别。

特殊过程的识别,是对特殊过程进行监控和确认的首要工作,关系到特殊过程是否能得到应有的安排和控制的关键环节。

在以往一些教材和参考书中,对特殊过程进行举例说明时,笼统的将一些过程举例为特殊过程,如机械加工业中的冶炼、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以及化工企业的化学合成等。

也有的专家过去也说过:“流程性材料的生产过程几乎都是特殊过程”。

这些论点被一些企业和审核员不分具体情况机械的应用,造成目前在特殊过程识别中的一些误区。

笔者认为,应结合关于特殊过程的有关术语,结合过程产品质量特性的类型及控制方式,结合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后是否会给顾客造成“问题”来识别特殊过程。

即:识别特殊过程的三项原则:原则一:该过程是否形成了那些顾客要求的、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与产品真正质量特性无关的过程不是特殊过程。

例如,气体保护焊焊丝拉制过程中的热处理退火过程,顾客对保护焊丝成品要求的真正质量特性很明确,主要是化学成份和外径尺寸,对硬度和强度基本无要求。

拉制过程中退火的目的是降低材料在拉制过程中的硬度,为下一步的继续拉拨作准备而已,该过程根本不形成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因此他不应该是特殊过程。

同理,金属材料的表面磷化处理过程如果是为如汽车覆盖件的表面处理作准备,那么,此过程对汽车覆盖件的表面处理质量亦即真正质量特性的形成至关重要,应为特殊过程。

如果磷化仅是为拉拔、冲压提高进一步加工时的润滑能力,并不形成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则不属特殊过程。

原则二:过程虽然形成了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但这些特性能够在“后续”的检验中组批进行连续的放行检验而不是间断的,周期性验证的过程不是特殊过程。

应该注意,标准中的“后续”应包括该过程完成后到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