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大学校训差异的探究与思考

合集下载

中西方大学校训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大学校训的比较研究

2019年第11期收稿日期:2019年10月12日。

1校训的内涵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曾在《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中提出:“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认同,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是它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

”从以上解释中,我们得出校训的几个特点:短小精炼、言简意赅;具有规训、导向作用;集中体现大学的办学宗旨和理念。

因此,校训应是具有高度凝练的词句,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和激励意义,集中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

文化精神之于大学更是意义非凡,校训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2中西方大学的起源和发展西方大学在诞生之初是没有校训的,直到15世纪初,牛津大学才出现了自己的校训——“上帝指引我们迈向光明(The Lord is My Light )”。

到18、19世纪,历史悠久的大学如哈佛、耶鲁等才纷纷确立了自己的校训。

我国最早的大学北洋大学(即今天的天津大学)在1914年确定的校训“实事求是”应为我国最早的大学校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大学订立校训已十分普遍,直至抗战时期,我国大学校训虽具一定特色,但却大多以抗战和爱国为主题。

1952年高校大调整开始,大学多以毛泽东主席所题“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训。

二十世纪末,我国大学校训又纷纷改变,并显示了一定的高校特色,该时期意义较典型的有北京师范大学的新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京舞蹈学院的校训“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3中西方大学校训的异同3.1思想内容从校训的思想内容方面来看,无论是中国大学还是西方大学都热衷于引经据典。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引述自《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出自《中庸》,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子张》。

中外校训 东西方传统间的相同与不同

中外校训 东西方传统间的相同与不同

比比中外校训领悟东西方传统间的相同与不同来源:高分网文章作者:lizheng 发布日期:2011-11-04比比中外校训领悟东西方传统间的相同与不同!尽管中西文化背景有差异,但基于大学的基本精神相通,中外大学校训的内容仍有共同之处。

由于校训是大学精神的物化形式,所以从总体上看,中外大学校训的内容虽然丰富多元而又非面面俱到,但首先在倡导自由、追求真知方面是相同的。

比比中外校训领悟东西方传统间的相同与不同!相同之处:(一)倡导自由、追求真知。

尽管中西文化背景有差异,但基于大学的基本精神相通,中外大学校训的内容仍有共同之处。

由于校训是大学精神的物化形式,所以从总体上看,中外大学校训的内容虽然丰富多元而又非面面俱到,但首先在倡导自由、追求真知方面是相同的。

国外大学自中世纪以来,对自由和真知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

特别是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后,倡导独立自由,发扬求真精神,使德国大学以探索真理为宗旨、以传播新知识为己任,对科学的高度热情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逐渐成为大学人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从而产生了一批象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爱因斯坦等盖世思想家和科学家,德国也因此成为19世纪世界科学中心。

19世纪中叶后,德国自由求真的大学办学理念影响欧美乃至世界各国,1876年美国仿柏林大学创办了霍普金斯大学,其校训是“真理给人自由”。

芝加哥大学(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耶鲁大学(真理和光明)、斯坦福大学(让学术自由之风吹拂)、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真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愿知识之光普照大地)的校训也都体现了这一点。

即便在宗教神学浓厚的英国,一直拒绝新科学和科研的牛津、剑桥也在德国影响下改制,如纽曼倡导自由教育,培养绅士;剑桥大学的校训是“剑桥一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此外,日本东京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等都把科研和求真精神引入大学,还有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知识永放光芒)、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坚持真理)、皇后大学(智慧和知识将是未来时代的稳定剂)以及拉美地区著名大学哥伦比亚的安蒂奥基亚大学(自由表达思想的理想之地)的校训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国内外部分高校校训的比较

国内外部分高校校训的比较

国内外部分高校校训的比较威伟(启蒙大学)摘要:本文在探讨高校校训构成特点,功能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校训进行了比较,从而为当前高校校训修订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校训,比较。

校训是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精神的体现,是学校价值的取向。

而且也反映了学校创办者的教育理念,如”抒发理想,明确要求,激励师生,追求对社会的贡献与价值”。

同时,校训作为高校的特色,还能够起到向社会宣传办学理念,发挥校外影响力,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作用。

古今中外的高校都非常重视校训,耶鲁和哈佛的校训之争,恰好说明了这两所学校对校训的重视。

不少大学的校训就刻在校门口非常醒目的碑石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师生。

因此,对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校训进行比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校训的构成和功能1、高校校训的构成特点国内高校的校训以四言八字为多,其次是两言八字,再次是四言十六字,这三种校训的格式基本上代表了我国当前高校校训的句式。

由于国内高校校训绝大部分来自两家经典或古籍,因此在句式上讲究对称、简洁、读来上口(见表1)表1 国内五所知名高校校训学校+当前校训+提出者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梁启超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郭沫若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英美两国高校的校训来自《圣经》中的比较多,例如:牛津大学:《圣经》诗篇第27篇哥伦比亚大学:《圣经》诗篇第36篇耶鲁大学:《圣经》诗篇第43篇除此之外,英美两国知名高校校训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校训基本上都是拉丁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校训历史的悠久。

2、高校校训的功能意义校训对学校的影响无处不在。

在各种影响当中,最主要的是对办学理念的影响,它是对办学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与价值观等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论述,也是学校办学的方向委展的准则。

大学办学的具体目标、任务、体制、机制、方法乃至校训、校歌、校旗、校徽、校园布局与建筑,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大学校训论文:中西大学校训比较研究

大学校训论文:中西大学校训比较研究

大学校训论文:中西大学校训比较研究摘要:大学校训是大学理念和精神的集中反映。

本文首先从校训的内容和来源出发,刻画中国大学校训的总体特征;然后从文字构成、文化积淀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对中西大学校训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目前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当重视大学的“求真”精神、学术自由和独立精神。

关键词:大学校训;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福建厦门361021)《辞海》说:“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之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一所学校的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的高度浓缩,“最能反映一所大学传统和特色”。

[1]因此,认识校训中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也就成了研究大学理念的一大捷径。

一、中国大学校训的特征中国大学的校训,在内容和形式上因校而异,但总的特点是简洁精练且意味深长。

以下从校训的内容和来源两个方面来具体探讨中国大学校训的特征。

1.中国大学校训的内容取向首先,中国的大学校训带有浓厚的“求德”、“求善”的道德性思想。

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就是一种强调伦理道德观念的文化,它以“仁”与“礼”为核心,主张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

“三纲五常”、“天地君亲师”等等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不论是从个人的修身养性还是从整个国家的治理,都讲求以道德为基点。

这种传统文化思想,也就决定了我国学校的校训总是重视品德塑造,先“德”而后“智”,如台湾东吴大学的“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西北大学的“公诚勤朴”、集美大学的“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等等。

除了强调人的品行道德,中国大学校训也多强调了学习和做学问的态度,如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曲阜师范大学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

此外,许多学校的校训还提倡“自强不息”、“刚毅坚卓”的革新精神,而且还主张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追求知识、技能、道德、体魄的发展,比如厦门大学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吉林大学的“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等等。

中美校园文化比较及启示

中美校园文化比较及启示

2、校园文化活动的种类
中国的校园文化活动种类繁多,包括文艺比赛、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这些 活动大多由学校组织,旨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美国校园文化活动则更加丰富自由。除了学术活动,学生还可以参与社团活动、 志愿服务、体育竞赛等。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帮助他们建 立了社交网络、培养了领导能力。
参考内容
引言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是学校历史、传统、价值观和 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中美两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各自的特色和优点, 本次演示将就两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同点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美,比较
引言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精神灵魂,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历史传承、教育理 念和人文精神。中美两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由于其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教 育理念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特色。本次演示将从文化底蕴、建设方式等多个 方面比较分析中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同点,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比较分析
1、文化底蕴
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如儒家思想的价值观、诗词文化 的艺术表现等。这种传统文化底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表现出浓郁的人文气息和 学术氛围,但也存在着固守传统、缺乏创新的风险。
美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则更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他们鼓励创新思维和跨学科 交流,强调学生的个性和自由发展。这种文化底蕴有助于激发师生的创造力和 创新意识,但也存在着缺乏统一价值观和学术传统的问题。
比较分析
1、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 的全面发展。学校致力于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的建 设。
相比之下,美国校园文化建设则更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学校提供多元化的课 程和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决策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

中外大学校训的比较研究

中外大学校训的比较研究

中外大学校训的比较研究摘要: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文化传统、人才培养要求的集中体现,许多大学都注重总结提炼富有个性、具有鲜明教育理念的校训,以充分发挥校训在立校兴学方面的作用。

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部分有代表性的中外大学校训在来源与思想内容、外在表达形式等方面的异同,以求更全面地理解大学校训与大学精神。

关键词:大学校训;大学理念;大学精神Abstract: The school motto is mainly required training school running idea, culture, personnel, many university pay attention to summarize full of personality, with distinctiv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the school motto, to bring into full play the motto in the role of school educ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sis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Mottos in origin and ideological content, the external expression forms, in order to more fully understand the motto of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spirit.Key words: university school motto, university idea; university spirit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的浓缩和凝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西方大学理念的比较与思考

中西方大学理念的比较与思考

中西方大学理念的比较与思考摘要:大学是每一个社会的产物,大学理念更是具体社会之下的思想产物。

作为社会重要系统的教育系统,大学更是其主要形式,如何去理解大学的理念并使其成为一个大学发展的风向标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在了解大学及理念相关概念、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西方不同时期的大学理念的比较,旨在发现不同社会背景下大学理念对大学发展的不同作用,并对大学理念提出几点思考,以供更好的发现大学理念指引大学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大学理念、比较一、大学理念的含义1.大学大学,在费希特看来,大学就是使人的理性、人的文化得以发展和提高的教育机构,以让所有人都做到能够掌握一定程度的科学,达到一定程度的自我理解,它是为人类实现完善提供了讨论、研究、创造、提高文化的活动场所。

在洪堡看来,首先,大学是一个学者的社团,其次,大学是高等学术机构,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最后,大学是享受国家保护却拥有独立自主地位的学术机构。

纽曼曾说,“大学要么指学生而言,要么指学科而言”。

[1]认为大学是探索普通学问的地方,是接着来自各地的人的彼此间的交流来沟通和传播思想的地方。

2.理念关于理念,最早提出并对其进行初步论述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在《对话》中提出:“理念作为模型存在于自然之中”;“每个理念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思想,所以只有单一的理念”;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永恒的精神实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个别事物只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

所有事物都有它相应的理念。

无数的“理念”组成一个井然有序的世界,即“理念世界”。

[2]3.大学理念理念一词的英文是idea,大学理念属于大学教育哲学的范畴,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大学理念应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它是大学教育本质、功能、规律的最高抽象理论表征。

大学理念就是能够指引大学朝向某个学术方向或对大学人才培养进行导航的一种思想或精神实体。

二、大学理念的特点1.具有理想性,是立足现实,以现实的蓝本为基础,最终超越现实。

中西方教育价值观的差异——对校训的分析与思考

中西方教育价值观的差异——对校训的分析与思考

中西方教育价值观的差异——对校训的分析与思考摘要:通过分析中西方校训,发现中西方校训,代表了中西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精神,蕴含着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本文对中西方校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我国校训的制定提出了几点建议,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中西方校训;教育价值观;启示韩文祥(1963—),男,汉族,陕西省韩城人,陕西韩城西庄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成长江(1957—),男,汉族,陕西省合阳人,陕西合阳坊镇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校训是学校教育理念、治学风格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办学传统与育人目标的集中体现,是最能反映学校特色和教育价值取向的根本标志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的差异,中西方学校的校训各有特色,而中西方教育价值的取向也体现在校训中。

因此,通过校训这一视角,研究中西方教育价值观的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学校校训的特点分析(一)“主德”、“求善”的道德性取向中国学校的许多校训中,都有一个“德”字或“品”字。

例如: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香港大学的“明德格物”,台湾大学的”敦品,励志,爱国,爱人”,大部分学校的校训都引经据典,可从古典文献中找到渊源。

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自《周易》中“乾”“坤”两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以及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并有一整套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

①所以,中国文化被称为“德性文化”。

《大学》开首的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更是为许多学校普遍使用。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是以“求善”为主旨,重道轻艺,“百工”之人不能登大雅之堂,这种轻自然的学术倾向,区别于古希腊对“求真”的关注。

②(二)“重集体”、“重和谐”的整体性取向在分析所收集的101则校训中,“团结”出现了48次,是校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

校训解读

校训解读

中、西大学校训解读中外各大学的校训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思想文化的差异,由此造成办学理念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东西方大学办学理念的不同。

西方大学传统办学理念是注重学术自由、追求真理、大学自治、服务社会。

东方大学传统的办学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德才兼备、与时俱进、务实创新。

因而,体现办学理念的大学校训也就各有偏重。

从导向性来看,东方大学的校训更多的承载了道德、抱负、理想等元素,更注重主观意识和修身养性,强调的是育人和做人,倾向于人文素质和伦理道德。

而西方国家的大学校训大多自然轻快,不自我施压,强调追求客观真理,注重求知、求真,更具有民主、科学、自由等倾向,同时更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就校训的来源而言,中国大学的校训更多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名著,如《周易》、《论语》、《礼记》、《中庸》等。

而西方大学的校训更多的来源于《圣经》或者是一些名人的论述,也有一些就是学校创办人的办学理念或办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所以这些校训一方面具有很强烈的宗教色彩和人本思想,另一方面他们更强调追求真理和服务社会这些概念上。

解读西方大学校训,我们还不难发现如下特征:1、简洁、凝炼,寓意深刻,大部分来自拉丁文的格言。

例如哈佛大学的校训:“让真理与你为友”(其拉丁文为“VERITAS”,英译为:“Verity”或“Truth”);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英译是“Truth and Light”,其拉丁文原文为“Lux et Veritas”);以及牛津大学的“Dominus Illuminatio Mea”主照亮我-出自《圣经》中的诗篇第27篇等。

2、蕴涵了各个大学的理念追求,如求知、求真,和追求学术自由,捍卫学术独立等。

斯坦佛大学的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校训是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理念在校训中也得以体现,如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是:“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从中美大学校训看中美高等教育理念之异同

从中美大学校训看中美高等教育理念之异同
需 要有 所 突破 呢 ?可 不 可 以有 快 乐 学 习这 样 等 教 育理念 比较
这样 有 利于 为广 大师生 创造 愉快 轻 松 的学 习氛 围 。我们 的 确需 要居安 思危 , 勤奋治学 , 但适 当地 提 倡 快 乐 学 习 , 是 否 有利 于缓 减部分 学生 厌学 的心 理 状态 呢 ?我 想 中 国大 学 校
因为历 史来 源差异 , 相 同原 因是 因为教 育 的本质 相 同 ; 了解 中关高等教 育理 念异 同具有 益 处 , 它有助 于 学 生学 习
目标 的完善 , 有 助 于高等 教育理 念 的进步 , 更有 助于 民族 文化 的传承 与更新 。 [ 关键 词 ] 大 学校训 ; 中 美; 高等教 育理念
校有 着不 同 的校 训 。所 以 , 笔 者认 为校 训 最 能 体 现 学 校 的
育人 标准 。从 校 训 中我 们 体 会 学 校 的 文 化 内涵 和 教 育 理 念 。本文 从 大 学 校 训 的 角 度 探 讨 中 美 高 等 教 育 理 念 的
异同。

为人上 人 ” 。可 是 中 国高 等 教 育理 念 在 乐 学 这 一 方 面是 否
[ 中图分类 号 ]G 6 4 0
[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 1 6 7 1 — 5 9 1 8 ( 2 0 1 7 ) 1 6 — 0 0 4 2 — 0 4 [ 本 刊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h b x b . n e t 中国高 等教育 理念 突 出“ 勤奋 ” , “ 团结 ” , “ 善” , “ 苦” 。
美 国高等教 育理 念突 出 “ 光 明” , “ 宗 教 精神 ” , “ 服务 ” ,

中美名校校训的文化差异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名校校训的文化差异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名校校训的文化差异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校训是大学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办学理念,也成为了学校内外的标志性符号。

同时,作为中美两国的优秀大学,它们的校训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这就涉及到中美文化的差异性。

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中美名校校训的文化差异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为中美两国学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研究问题
1. 中美名校校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是什么?
2. 中美名校校训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存在何种文化差异?
3. 中美名校校训背后的文化因素有哪些?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比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1.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找相关的中外文献资料,系统阐述中美名校校训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演变过程。

2. 对比分析法:选取几所中美名校的校训,对其表达方式和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文化差异。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一些名校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揭示中美校训背后的文化因素。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以有助于:
1. 增进中国与美国大学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了解,促进两国之间的教
育合作。

2. 实现中美名校之间的相互借鉴,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3. 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启示。

从校训看中西方大学的价值取向

从校训看中西方大学的价值取向

从校训 看中西方 大学的价值取 向
洪 宇婵
( 北 方工 业大 学文 法 学院 )
摘 要: 校训是一所 学校的精髓 , 体 现 着 学 校 的 精 神 尚 道德 、 学 习知 识 为 主 例 如 .清 华 大 学 的校 训 为
化 纵 横
和 校 园文化 . 潜 移 默 化 地 影 响 着 万 千 学 子 的 价 值 取 向 和 精 神 品 质 大 学 教 育理 念 是 人 们 对 大 学 的理 性 审 从 中西 方 高校 校 训 的 内容 和 表 达 方 式 两 方 面 . 浅析 中
视、 理 想追 求及 所 持 有 的 教 育 观 念 或 哲 学 观 点 。 本 文 南 京 大 学 的 校 训 “ 诚 朴雄伟 . 励学敦行 ” . 其 中“ 励学 ”
关键词 : 大 学校 训 教 学教 育 理 念 价 值取 向
学的校训“ 自强 、 弘毅 、 求是 、 拓新 ” 除了“ 拓新 ” 是 鼓 舞

内容 主要 是 对 真 理 和 知 识 的 追 求
例如 . 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校训“ 真 理 必 将 使 你 获
s h a l l n l a k e y o u f r e e . ) : 加 州 大 学 伯 克 利 分 校 的 校 训 “ 愿知识 之光普 照大 地” ( 拉 丁文 : F i a t L u x .英 译 : 1 e t 生” ( 拉丁 文 : C r e s c a t s c i e n t i a , v i t a e x c o l a t u r . 英译 : L e t
校 训— — 大 学 教 育 理 念 的追 求 》 ( 周谷平 , 2 0 0 5 ) 、 《 中 西 方 大 学 校 训 之 比较 研 究 》 ( 张竞 碧 , 2 0 0 9 ) 、 《 中 西 方 大学校训之 比较研究》 ( 陈静 , 2 0 1 1 ) 、 《 中 西 方 高 校 校

东西方大学校训比较

东西方大学校训比较

一、中西方大学价值观的比较:中国大学校训“主德”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的德性文化,孔子要求在教育思想中要改善人伦关系、完善人格修养;孟子则要求通过受教育达到“至善”的境界。

这种儒家传统思想反映在大学校训中体现为重视道德教育的“德性文化”,强调人的道德义务和人伦关系以及内心修养和精神生活的充实,使得很大一部分校训来自儒家经典著作。

如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子掌篇》;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出自《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语;武汉大学的校训“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南京大学校训中的“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子君子”。

在引用儒家经典名句中,“厚德”、“博学”等词普遍出现在大学校训中。

如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北京化工大学的校训“宏德博学、化育天工”,北京邮电大学的校训“厚德、博学、敬业、乐群”,湖南工业大学的校训“厚德博学、和而不同”,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华南理工大学的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兰州大学的校训“博学笃行,自强为新”等等。

“厚德”语出《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基本精神,要求以博大宽容的道德胸怀包容万物,使大学师生员工以德立身,通过大学以高尚的道德来传承和弘扬人类的美德。

中国大学校训中“厚德”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大学德为学首、德为校魂的价值取向。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学者专门对全国229所大学的校训用词进行了统计,发现在频率居前的10个词中,使用“博学”的占40%。

“博学”就是要求大学的师生员工博采众长,追求学识的广博和学问的渊博。

孟子认为,“博学而详说之,将反说约也”。

中美著名大学校训精神内涵比较研究

中美著名大学校训精神内涵比较研究

摘要大学校训本身的意义分为表象性的直意和内延性的隐意。

后者是大学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涵。

大学校训的深意反映的是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归属、办学理念和治学态度的综合。

中国的京师大学堂和美国的哈佛学院是中美两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它们校训所包含的深意是对大学精神真谛的深刻阐释。

本文从中美两国著名大学历史的演进、文化的扬弃、精神的诠释三个层面对其校训的精神内涵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融中西方大学精神为一体,为我国未来大学校训的创立及对大学精神的解读提供启示。

关键词历史发展文化扬弃精神内涵比较分析从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朱熹手书的“忠孝廉节”的校训开始,我国古代校训就有了近现代大学校训的雏形。

时至近代,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即现在的北京大学成为了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始于1636年的哈佛学院即现在的哈佛大学成为了美国第一所私立大学。

自此,大学校训作为历史文化和大学精神本身的必然产物,对大学意义的提炼与抽象和大学精神的诠释与注解起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中美著名大学校训的历史来源与背景1.1中国著名大学在维新变法时期,光绪帝就制定了京师大学堂的办学方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

”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之后,第一任北大校长严复先生就提出了“兼收并蓄,广纳众流,以成其大”的办学方针。

蔡元培先生于1916年提出了“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的办学思想。

现在北大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时期“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旗帜和如今北大的校训已经成为了北大精神和大学精神内涵的最好注脚。

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是现今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前身。

当时的清华人就提出了“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办学方针”的教育理念。

现在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八个字源于《周易》“乾”、“坤”二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既体现了清华人发奋图强、宽容豁达的内在品格,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刚柔并济,和而不同的思想内涵。

中美名校校训的文化差异性浅析

中美名校校训的文化差异性浅析

中美名校校训的文化差异性浅析作者简介:辛哲(1988-),女,河北石家庄市人,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校训受本国文化的影响而体现对师生的规范和要求。

中美大学校训的比较可以体现两种文化的差异性,从而推进两国文化交际的发展。

关键词:校训文化差异性中国美国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12-0000-01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对学校文化精神,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更是对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希冀和要求。

校训的确定离不开本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名牌大学则更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本文从中美名牌大学校训这一角度来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性。

1.中美名校校训介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以及qs四大机构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在全球具有权威地位。

作者分别从四大机构发布的2012年世界大学排名中选取排名前十的中国大学和美国大学,共总结出12所美国大学以及15所中国大学并根据这27所学校的校训进行中美文化差异性对比分析。

各所学校及校训如下:1.1 中国名校校训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厉学敦行浙江大学:求是创新中国科技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西安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中国农业大学: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1.2 美国名校校训麻省理工学院:mind and hand哈佛大学:let plato be your friend,and aristotle,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耶鲁大学:light and truth芝加哥大学:let knowledge grow from more to more,and so be human life enriched普林斯顿大学:in the nations service and in the service of all nations加州理工学院: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哥伦比亚大学:in thy light we shall see light宾夕法尼亚大学:laws without morals are useless康奈尔大学:i would found an institution where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 斯坦福大学: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let there be light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let there be light2.文化差异性对比2.1 中国集体主义特征和美国个体主义特征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分别是中、美两国的核心文化,在大学校训中也有体现。

中西方大学校训差异的探究与思考

中西方大学校训差异的探究与思考

中西方大学校训差异的探究与思考第一篇:中西方大学校训差异的探究与思考中西方大学校训差异的探究与思考一.什么是“校训”所谓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如黄埔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就是蒋介石校长制定的,有些是领袖名人的题词,如中国医科大学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毛主席题的。

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子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

这就是校训。

校训既能用来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同时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校训文化是大学发展中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校训往往体现着一所大学的教育思想核心与文化发展灵魂。

校训文化能够体现出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也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从一个大学的校训往往可以直接看到该校的文化品位、思想灵魂和办学特色。

二.研究内容立足于中西方大学校训各自的特点,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探究校训背后折射的深层次的文化差异与教育理念的差别。

三.中外校训略览 1.中国大学校训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浙江大学:求是创新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人民大学:实事求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暨南大学:忠信笃敬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四川师大:重德,博学,务实,尚美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敬业乐群北京理工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德艺双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北京交通大学:知行首都师范大学:为学为师,求实求新北京体育大学:爱国拼搏求实创新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2.美国大学校训Boston College(波士顿学院):Ever to Excel 超越无止境。

中西大学校训之比较研究

中西大学校训之比较研究

第24卷第3期V o I.24N O.3湖北工业大学学报J our nal o f H ubei I Ini ver si t y of T echno l ogy2009年6月J U n.2009[文章编号]1003--468412009)03—0097-03中西大学校训之比较研究张竞碧(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摘要]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

从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比较了中两大学校训的语言特点,分析巾西大学校训的不同文化蕴含,最后对国内校训的现象进行总结和思考,指出校洲应彰显个性,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

[关键词]大学校训;语言;文化#个性[中图分类号]H021[文献标m i ni:AC om par i s on of C hi nes e and W es t er n U ni ver si t y M ot t osZ H A N G J i n g-bi(Schoo l of F or e i gn Language s-H ub e i U ni v.of Technol ogy-W uhan430068。

C hi na)A bs t r act:School M ot t os.t he SO U l of t he s chool s。

re f l e ct t h ei r ca m pus cul tur es and educat i o n or i ent at i ons.T he paper fi rst co m p ar e dt h e l anguage f eat ur es of C hi nese and w es t er n unive r s it y m ot t os f r o m t h e f ol l ow i ng as p ect s:l exi cal-s yn t act i cal and r he tor ic al fe at ure s.I t t hen anal yzed t he dif f erent c u l tur al connotat i ons of unive r s it y m ot t os.Fi nal l y。

中外著名大学校训之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外著名大学校训之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外著名大学校训之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校训作为大学的精神标识和文化象征,是学校历史和传统的重要体现。

它是大学内部意识形态的核心,也是对外展示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

因此,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校训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增强各国大学间的文化交流,又可以深化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并从中探索出大学文化建设的共性和特殊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比较分析中外著名大学的校训,通过摘取特定语句、分析语义和研究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文化渊源等多角度和多层次进行研究。

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资料法,梳理并收集大学校训原版和翻译版本,建立对照文本库;2)社会历史法,考察大学校训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和文化脉络,推测影响因素;3)语义解析法,通过对多语言版本的校训进行翻译、梳理和解析,揭示校训的内涵和特色。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旨在研究中外著名大学校训的比较,预期结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比较分析中外著名大学的校训,找出其共性和差异,分析是什么使这些校训如此特别,以此探索出大学文化建设的共性和特殊性;2)研究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大学的校训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影响,并提出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校训的建议与启示;3)为我国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人才提供支撑。

四、研究计划本研究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文本编辑(2个月);第二阶段:校训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因素研究(4个月);第三阶段:校训的多重语义分析,探究其内涵和特征(6个月);第四阶段:分析比较中外著名大学校训的异同,总结其共性和特殊性,并提出建议和启示(2个月)。

五、预期贡献本研究有如下预期的贡献:1)为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2)为增强中外高校文化交流和融合提供现实基础和学术支持;3)推广中外文化普及与交流,增进不同文化及其向其他文化的融合。

中美著名大学校训精神内涵比较研究

中美著名大学校训精神内涵比较研究
步思想 , 含有唯物主义 的色彩 , 是对 于智 慧和真理孜孜不倦
的理 性追 求 。 梁漱 淇先生认 为 中国文化本 质是无处 不适 的玄学 , 即
训, 体现出中华传统思想对 于人 的德 行和修养 的要求 , 即大 学精神 的重要 目标之一是要 培养人 的内在涵 养 、塑造人的 健全人格 , 使之成为通达高 尚的人。大学精神需要我们用容 载万物 、 独立求 是的思想去实现其涵义 。耶鲁大学“ 光明与 真知” 的校训 , 体现 出西方大学 对于科学 和真理 的重 视。大
上的有据的创造 。
23 从 对 精 神 诠 释 的 角 度 .
既然看见主赐下智慧 ,便 当在 隐秘处认 真借着祷告寻求他 的智慧。” 这一段哈佛古 老的校训反映 了美 国的大学精神 中
对于基督教和圣经崇 拜的因子 ,充 满着 古典主义的坚定信 仰和对 真与善 的重视。 哈佛大学后来 的校 训 “ 让真理与你 为友 ”源 自威廉姆
透 的心 智 、 自由深 邃 的思 想 实 现 大 学 的使 命 。 用
3 中西方 名校 校 训对 于大 学精神 建构 的启 示
所谓“ 精神” 广义上指所有 的非物质现象 , , 是对外部世
势 。北京大学“ 国、 爱 进步 、 民主、 科学 ” 的校训精神就是对传
统腐朽的中国文化 的有力反叛和审视。首先 , 中国传统文化
T E MA I I U E IA ” L , GS AM C S V RT S 。这则校训 明显与之 前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精神 ” 的凝 练与抽象 , 含着 广博 而深刻 的内涵 。 包 根 据古典 大学 的精 神 内涵 , 学应 有 “ 养 、 学 、 大 修 科 自
由、 寂寞” 的精神底蕴。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 , 厚德载物” 的校

中西方大学校训对比研究及启示

中西方大学校训对比研究及启示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西方校训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结合西方大学校训文化中的内涵及价值取向,取长补短,借鉴其优秀成果,使得中国大学校训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训育功能,实现大学文化的健康发展,促进中西方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大学;校训;对比;文化内涵;价值取向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及综合国力的提升,其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趋凸显。

要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增强国际话语权,就不可避免地要提高与其他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不仅要依靠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硬实力的崛起,也要凭借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等软实力的提升。

众所周知,随着国际间竞争的加剧,文化软实力在全球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突出,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大学作为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要阵地,其文化传播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而校训作为大学文化、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毫无疑问,其对大学文化的发展及对外宣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亦能在自身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大学校训是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浓缩,体现着学校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同时,它也是大学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深刻地反映了大学的价值取向,在大学培养人才和对外宣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对校训的研究。

从他们研究的对象上看,主要有两类。

一是对校训本身的研究,这类研究较多,包括校训的本质、内涵、特点等。

另外一类则是对中西方的校训进行对比研究。

比如说,中西方校训语言特点的对比研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价值取向的对比研究等等。

相对于第一类来说,第二类的研究则显得尤为不足。

在国外,对校训的研究鲜有人问津,更不用说是对中西方校训的比较研究了。

笔者几经周折才找到一本关于美国西点军校校训研究的论著――《责任、荣誉、国家》。

该书对西点军校的校训――“责任(duty)、荣誉(honor)、国家(country)”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诠释,并认为这三个词影响了美国两百年的国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大学校训差异的探究与思考一.什么是“校训”所谓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如黄埔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就是蒋介石校长制定的,有些是领袖名人的题词,如中国医科大学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毛主席题的。

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子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

这就是校训。

校训既能用来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同时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校训文化是大学发展中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校训往往体现着一所大学的教育思想核心与文化发展灵魂。

校训文化能够体现出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也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从一个大学的校训往往可以直接看到该校的文化品位、思想灵魂和办学特色。

二.研究内容立足于中西方大学校训各自的特点,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探究校训背后折射的深层次的文化差异与教育理念的差别。

三.中外校训略览1.中国大学校训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浙江大学:求是创新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人民大学:实事求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暨南大学:忠信笃敬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四川师大:重德,博学,务实,尚美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敬业乐群北京理工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德艺双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北京交通大学:知行首都师范大学:为学为师,求实求新北京体育大学:爱国拼搏求实创新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2.美国大学校训Boston College(波士顿学院):Ever to Excel 超越无止境。

原文为希腊文。

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大学):Let knowledge grow from more to more;and so be human life enriched.人生因知识的积淀而丰富多彩。

原文为拉丁文。

Cornel University(康奈尔大学):I would found an institution where 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我将建立一个让任何人在此都能找到想学的学科的机构。

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Light and truth光明和真理。

原文为拉丁文。

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伊利诺伊州立大学):Gladly We Learn and Teach.学得开心,教得开心。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Under God's power she flourishes.让她以上帝的名义欣欣向荣。

原文为拉丁文。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自由之风吹佛。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学院):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真理赐你自由。

Dartmouth College(达特茅斯学院):A voice crying in the wilderness.来自旷野的呼声。

原文为拉丁文四.中国校训文化特色总结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大学校训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校训文化的源泉。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高校“校训文化”的源泉。

例如:吉林师范大学面向21世纪确立了“好学近知,力行近仁”的校训,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先进教育思想的完美结合。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是儒学文化的经典。

吉林师范大学校训文化体系的建立,就是在儒家文化基础上形成的。

校训“好学近知,力行近仁”,出自于《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所以,透过这样的校训,我们不仅可以领悟到一个学校的品格、追求和特色,而且可以领悟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某些基本精神。

大学的校训文化是一种以大学为载体的、特殊的文化形式,是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凝练而成的。

它与整个中国文化的背景密不可分,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其内容和形式与传统文化有着继承和发扬的关系。

比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就出自《易经》。

据《清华学堂章程》记载,191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提出了“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

1913年,梁启超应邀到清华学堂给学生作了题为《君子》的演讲。

他根据学校的办学方针,结合西方的教育精神,提出学校应该培养具有“君子”品格的人,并用《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乾坤两卦”,来说明君子品格的基本内涵:“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

”再比如,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出自于《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代表了中国古代哲人对“大学”(宇宙人生规律的大学问)的深刻认识,揭示了先进文化的时空超越性。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大学的校训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美国校训文化特点总结谈到美国校训文华就不得不说美国教育理念。

以著名的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最为看重的是“坚持真理”的理念。

我们都知道,哈佛大学的校徽图案为一个盾牌图章的中心,用倒三角形排列着三本打开的书,书上刻着7个拉丁字母——“VERITAS”,意为“真理”,这是简化了的哈佛校训和座右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众所周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名留千古的大哲人。

所谓哲人,就是有智慧之人,与哲人为友,就是与智慧为伴,可见哈佛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之高。

但校训的真正意义在于最后一句“更要与真理为友”。

它是哈佛人崇尚真理、追求学术自由的最朴素的表现!也许正是这种氛围让哈佛享誉全球。

美国校训受到美国历史和民族性格影响较大。

美国是一个向往自由、民主、科学、真理的民族,在教育上这种特点被凸现出来,培养学生“做人是根本,只是在其次”的理念指导着教育体系的完善同时也在校训中得以体现。

六.中国大学校训中的不足以师范类院校为例:首都师范大学的校训为:“为学为师,求实求新”;华东师范大学的校训为:“求实创造,为人师表”;华南师范大学的校训为:“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东北师范大学的校训为:“勤奋创新,为人师表”;漳州师范学院的校训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广西师范大学的校训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山东师范大学的校训为:“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温州师范学院的校训为:“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河南师范大学的校训为:“厚德博学,止于至善”;华中师范大学的校训为:“求实创新,立德树人”;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为:“正德厚生,笃学敏行”;陕西师范大学的校训为:“厚德积学,励志敦行”;四川师范大学的校训为:“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中国师范类大学校训的形式虽是多样的,但都有着共性的特点,即“为师为范”、“好学力行”、“厚德博学”和“求实创新”。

内容雷同且缺乏创新,很多大学校训的思想内涵空洞,并不具有简短且启迪人智的作用,所以很难在众多校训中突出出来广为传颂。

七.总结与反思中国以“儒墨道法”为核心的古代思想深深影响了大学校训的内容与精韵,简练的语言凸显中国传统文学的凝练丰富,但内容保守缺乏创新,难以体现不同学校的特色风貌与人文性格。

美国大学校训比之中国更显张扬自由,富于创造力。

当然,这与美国的发展历程密不可分,也充分体现了美国社会学风自由而严谨的特点。

我认为,如果以人比喻中西方的大学,中国校训体现出的如同一位沉静思索的长者,而美国校训体现出的大学如同一位好奇求学的孩子。

二者各有特色,平分秋色,但是,若能为中国大学注入一些新鲜澎湃的血液,吸收西方先进、自由、开放的精华思想,并保留国学内敛宁静的成分,我想,中国大学的校训能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启发力。

中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学习西方,取其精华。

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与创新,中国大学定能创造出自己更为响亮的校训,在校训变革中,也定能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变革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