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酵染菌防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常见的设备、管道(guǎndào)“死角”
发酵罐的“死角”:不锈钢衬里破裂造成死角,发酵罐罐
底脓疱状积垢。
共三十九页
共三十九页
• 管道(guǎndào)安装不当形成的死角
共三十九页
共三十九页
共三十九页
• 4、设备渗漏引起的染菌及其防止
(1)发酵设备、管道、阀门长期使用,由于腐蚀、 摩擦和振动等原因(yuányīn),造成渗漏。
三、不同(bù tónɡ)染菌时期对发酵的影响:
(1)种子培养期染菌:易染菌、应灭菌后除去,并对种子罐、管道 进行检查和彻底灭菌。
(2)发酵前期染菌:易染菌、应特别防止,可重新灭菌,补充 营养,重新接种发酵。
共三十九页
(3)发酵中期染菌:
• 发酵中期染菌,挽救处理困难,危害性大;
• 抗生素发酵:
将另一罐发酵正常、单位(dānwèi)高的发酵液的一部分输入染菌罐中,以 抑制杂菌繁殖,同时采取低通风,低流加糖量等措施
染菌率与发酵的菌种、培养基、产品性质、 发酵周期、生产环境条件设备(shèbèi)和管理技术
水平等有关。
共三十九页
(二)、染菌原因分析 (1)染菌原因分析就是总结染菌的教训,防
范于未然。 (2)主要染菌原因:种子带菌,无菌空气带
菌,设备(shèbèi)渗漏,灭菌不彻底,操作管理 不当。
共三十九页
共三十九页
共三十九页
2、以上3种检查法的不足 • 以上3种检查法未发现染菌,还不能肯定
未被染菌; • 原因是以上检查(jiǎnchá)法只能检查(jiǎnchá)杂菌
浓度较大的染菌情况(>1个/ml)
共三十九页
3、发酵过程的异常现象来判断染菌 (1)溶解氧水平异常(yìcháng)显示染菌(谷氨酸)
共三十九页
共三十九页
2、发酵异常
(1)菌体生长差:种子质量的影响;导致代谢缓慢。 (2)pH不正常(zhèngcháng):培养基质量、灭菌效果、补
糖等影响;是所有代谢反应的综合反映。 (3)溶解氧异常
染菌:染好氧菌,染厌氧菌
共三十九页
(4)泡沫过多
泡沫的消长(xiāo zhǎng)不符合规律;培养基灭菌时温度过 高或时间过长,葡萄糖变成氨基糖会引起泡沫。
(5)菌体浓度过高或过低
罐温长时间偏高;溶氧不足;营养条件差;种子质量 差;菌体自溶。
共三十九页
二、染菌的检查与判断 1、染菌的检查 (1)显微镜检查法(最简单、最直接、最经常) (2)平板划线培养或斜面培养检查法;
平板制好后,应先保温24小时(xiǎoshí),确定无菌 (3)肉汤培养基检查法(酚红变色pH6.8-8.4)
共三十九页
• 3、结论: 根据我在生产中碰到和解决的无菌问题来看,
靠罐阀的检修(jiǎnxiū)不到位造成的染菌站15%左右, 包括密封垫脱落、老化,阀头脱落,外漏,内漏等 等,作大生产,要不有钱买好设备,要没钱必须要 有好的制度和好的操作工。根据我的生产经验看, 买好设备要划算的多,染一罐少则损失几百元,多 则几十万。
共三十九页
• (3)连续灭菌时,蒸汽压力波动大,培养基未达到灭 菌温度,导致灭菌不彻底。
• (4)设备和管道存在“死角”
死角:由于操作、设备结构、安装或人为造成的 屏障等原因(yuányīn),引起蒸汽不能有效到达或不能充 分到达预定应该到达的局部灭菌部位,从而不能达到 彻底灭菌的要求。
共三十九页
• 1、不同染菌时期(shíqī)对发酵有何影响。 • 2、试从染菌分析染菌的可能原因有哪几
种?
共三十九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工业发酵染菌的防治。青霉素:产青霉素酶的杂菌。(2)平板划 线培养或斜面培养检查法。(1)染菌原因分析就是总结染菌的教训 ,防范于未然。发酵罐的“死角”:不锈钢衬里破裂造成死角,发酵罐 罐底脓疱状积垢。(1)灭菌过程中严防(yánfáng)泡沫升顶,尽可能添加 消泡剂防止泡沫大量产生。②转换使用菌种或使用抗性菌株。1、不 同染菌时期对发酵有何影响。2、试从染菌分析染菌的可能原因有哪 几种
工业发酵(fā 染菌的防治 jiào)
共三十九页
第一节 工业发酵(fā jiào)染菌的危害
• 纯种培养要求必须防止(fángzhǐ)杂菌污染 • 为防止染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密闭式发酵罐、无菌空气、无菌室、培养基和设备灭菌、无菌操作;
• 染菌无法彻底避免;据报道
• 国外抗生素发酵染菌率为2%~5%,国内抗生素发酵、青霉素发酵的染菌率 为2%,链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发酵染菌率为5%,谷氨酸噬菌体感染率为 1%~2%
共三十九页
(3)染菌的杂菌种类分析: • 杂菌是耐热的芽孢杆菌(灭菌、死角) • 杂菌是不耐热菌(种子带菌、空气带菌,
设备渗漏,管理操作(cāozuò)等) • 杂菌是真菌
共三十九页
(4)染菌的规模分析
• 大批量发酵罐染菌:种子、空气;
前期:种子带菌,灭菌问题;
中后期:空气带菌;
• 部分发酵罐染菌: • 个别发酵罐连续(liánxù)染菌:设备渗漏
共三十九页
(5)染菌的时间分析 • 种子培养阶段:种子,灭菌,操作; • 发酵前期:种子,灭菌,操作; • 发酵后期(hòuqī):空气,补料,设备渗漏,泡
沫
共三十九页
四、染菌途径(tújìng)及预防
1、种子带菌的防止 (1)培养基及用具灭菌要彻底,应防止假压; (2)菌种在转接过程中受污染:操作不当,管理不严;(缓冲间)
(3)菌种在培养或保存过程中受污染(试管塞,查看的时候要注意)
2、无菌空气带菌及其防止:
流程设计,介质灭菌
共三十九页
3、培养基和设备灭菌不彻底导致染菌及防治
• (1)原料性状:淀粉质原料,升温过快或混合不 均匀,易结块,团块中包埋的活菌不易杀灭;可升 温前搅拌和加淀粉酶。
• (2)实罐灭菌时未充分排除罐内空气:造成(zào chénɡ) 假压,升温时,应打开排气等阀门放气。
④罐内灭噬菌体的方法
⑤添加噬菌体抑制剂的方法
共三十九页
五、染菌的挽救与处理
1、种子培养期染菌的处理 灭菌、重新制种、倒种
2、发酵前期染菌的处理
3、发酵中后期染菌的处理 废液应加热至120℃,保持30min才能放罐
4、染菌后对设备(shèbèi)的处理 重新使用前,应彻底清洗,空罐灭菌
共三十九页
作业 : (zuòyè)
共三十九页
• 柠檬酸发酵:
污染细菌(xìjūn):加大通风量,加速产酸,降低pH,抑制细菌(xìjūn) 生长;
污染酵母 :加0.025-0.035g/L硫酸铜; 污染黄曲霉;加入另一罐将近成熟的醪液,使pH下降,黄曲 霉自溶 污染青霉:青霉能在低pH环境下生长,可考虑提前放罐。
(4)发酵后期染菌
(2)微小渗漏的检查:加入碱性水,用浸湿酚酞 指示剂 的白布擦,有渗漏则白布显红色。
共三十九页
5、操作失误导致(dǎozhì)染菌及其防治
(1)灭菌过程中严防泡沫升顶,尽可能添加 消泡剂防止泡沫大量产生;
(2)传感器探头用化学试剂浸泡法灭菌可能 导致灭菌不彻底。
共三十九页
抗生素染菌实例(shílì)分析
共三十九页
6、噬菌体污染和防治 (1)、噬菌体污染的预防
① 严格活菌体排放(pái fànɡ),切断噬菌体的粮源 ②做好环境卫生,消灭噬菌体与杂菌
③ 严防噬菌体与杂菌进入种子罐或发酵罐内
④抑制罐内噬菌体的生长
共三十九页
(2)、污染(wūrǎn)噬菌体后的处理方法
①并罐法 ②转换使用菌种或使用抗性菌株 ③放罐重消法
• 染菌影响产率、质量、三废治理都有很大的影响。
共三十九页
一、 染菌对各种发酵的影响: • 青霉素:产青霉素酶的杂菌
• 疫苗:全部废弃
• 柠檬酸:主要防止(fángzhǐ)前期染菌 • 谷氨酸:噬菌体危害大
• 肌苷、肌苷酸:易染菌
共三十九页
二、染杂菌种类对发酵的影响
青霉素发酵污染细短产气杆菌比污染粗大杆菌危害大,链霉素发酵 污染细短杆菌和假单孢杆菌和产气杆菌比污染粗大杆菌危害大,四环 素怕污染双球菌、芽孢杆菌和夹膜杆菌
共三十九页
(2)排气中CO2异常显示染菌 • CO2的含量变化是有规律的; • 染菌引起糖的消耗(xiāohào)变化,染好氧性杂
菌,糖耗加快, CO2含量增加;染噬菌体, 糖耗减慢, CO2含量减少。
共三十九页
三、发酵(fā jiào)染菌率和染菌原因分析 (一)、发酵的染菌率
总染菌率 = 发酵(fā jiào)染菌批数×100% 总投料批数
• 1、现象: 一级种子罐连续染菌,菌型一致,均为芽孢杆菌,
接种后24小时就当班片子种发现,量相当大。5批染3 -4批。罐内无搅拌(jiǎobàn),夹套降温,罐内无结垢,可 以说无死角。
共三十九页
• 2、分析:母瓶无菌斜面正常,不接种的白料无菌试验罐也染菌 (种子原因排除),消后无菌斜面正常,接种后12小时左右的斜 面能镜检出杂菌(操作原因基本排除)。罐体内只有一取样管和 一空气管,较干净,蒸汽压力和仪表温度对应良好,消毒工都有 十几年的工作(gōngzuò)经验,操作问题不大(为了排除操作问题, 我和技术员和消毒工共同消了几个罐,无菌仍不正常)。判断有 罐体内可能有料垢和死角。
可考虑提前放罐。
共三十九页
四、染菌程度对发酵的影响
• 染菌程度越大,即进入发酵罐的杂菌数目越多, 对发酵的危害越大。
• 染少量杂菌,有时可以容忍; • 前期和中期染菌,应结合染菌程度综合考虑。
五、染菌对产物(chǎnwù)提取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菌体自溶,发酵液发粘、发臭,过滤困难
共三十九页
第二节 染菌的检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jiǎnchá)、分析和防 治
一、种子培养和发酵的异常现象 1、种子培养异常
(1)菌体生长缓慢:原料质量、菌体老化、供氧不足、温度、 酸碱度,种子冷藏时间长或接种量过低。
(2)菌丝结团:菌丝团中央结实,内部菌丝的营养吸收和呼吸受到 影响,不能正常生长。原因多而且复杂。
(3)代谢(dàixiè)不正常:接种物质量和培养基质量、培养环境查, 接种量小、杂菌污染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