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课件【107页】概要
合集下载
【优质课件】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 ppt教学课件
9
叙事 抒情
步入仕途 起兵抗元
国家危难 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比喻 对偶
追忆抗元经历,表 现忧国之痛和以 死明志、为国捐 躯的豪情壮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舍生取义 名垂青史
10
词,词 大, 体是 上我可国分古类代为诗婉歌约派的和一豪种放。派它。始婉于约梁派代的,词形,成其于风唐格代是而典极雅盛涪于宋 婉代、。曲据尽《情旧态唐;书象》柳上永记的载“;今“宵自酒开醒元何(唐处玄?宗杨年柳号岸)以,来晓,风歌残者月杂”用;胡晏夷 殊里的巷“之无曲可。奈”何由花于落音去乐,的似广曾泛相流识传燕;归当来时”的;都晏市几里道有的很“多舞以低演杨唱柳为楼生的 心优月伶,乐歌师尽,桃根花据扇唱底词风和”音等乐名拍句节,配不合愧的是需情要景,交创融作的或抒改情编杰出作一,些艺长术短句 上参有差可的取曲之词处,。这豪便放是词最作早是的从词苏了轼。开从始敦的煌。曲他子把词词中从也娱能宾够遗看兴出的,天民地间产 里生解的助词出比来出,自发文展人成之独笔立的的词抒要情早艺几术十。年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 怀、唐 报代 国, 壮民志间,的在词他大手都 里是 都反 成为映词爱的情题相材思,之使类词的从题花材间,月所下以走它向在了文广人眼 阔里的是社不会登生大活雅。之从堂我的们。今被天视读为者诗的余情小趣道来。看只,有象注“重大汲江取东民去歌”艺之术类长的处的 豪人放,派如的白作居品易更、易刘于禹接锡受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 浓厚词的大生致活可气分息小。令以(脂58粉字气以浓内烈)的、祟中尚调浓(5辞9一艳9句0字而)驰和名长的调温(庭91筠字和以五上代, 最“长花的间词派达”2,4在0字词)。发一展首史词上,有有一的定只的一位段置,。称而为南单唐调李;后有主的被分俘两虏段之,后的 称词双作调则;开有拓的一分个三新段的或深四沉段的,艺称术三境叠界或,四给叠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叙事 抒情
步入仕途 起兵抗元
国家危难 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比喻 对偶
追忆抗元经历,表 现忧国之痛和以 死明志、为国捐 躯的豪情壮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舍生取义 名垂青史
10
词,词 大, 体是 上我可国分古类代为诗婉歌约派的和一豪种放。派它。始婉于约梁派代的,词形,成其于风唐格代是而典极雅盛涪于宋 婉代、。曲据尽《情旧态唐;书象》柳上永记的载“;今“宵自酒开醒元何(唐处玄?宗杨年柳号岸)以,来晓,风歌残者月杂”用;胡晏夷 殊里的巷“之无曲可。奈”何由花于落音去乐,的似广曾泛相流识传燕;归当来时”的;都晏市几里道有的很“多舞以低演杨唱柳为楼生的 心优月伶,乐歌师尽,桃根花据扇唱底词风和”音等乐名拍句节,配不合愧的是需情要景,交创融作的或抒改情编杰出作一,些艺长术短句 上参有差可的取曲之词处,。这豪便放是词最作早是的从词苏了轼。开从始敦的煌。曲他子把词词中从也娱能宾够遗看兴出的,天民地间产 里生解的助词出比来出,自发文展人成之独笔立的的词抒要情早艺几术十。年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 怀、唐 报代 国, 壮民志间,的在词他大手都 里是 都反 成为映词爱的情题相材思,之使类词的从题花材间,月所下以走它向在了文广人眼 阔里的是社不会登生大活雅。之从堂我的们。今被天视读为者诗的余情小趣道来。看只,有象注“重大汲江取东民去歌”艺之术类长的处的 豪人放,派如的白作居品易更、易刘于禹接锡受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 浓厚词的大生致活可气分息小。令以(脂58粉字气以浓内烈)的、祟中尚调浓(5辞9一艳9句0字而)驰和名长的调温(庭91筠字和以五上代, 最“长花的间词派达”2,4在0字词)。发一展首史词上,有有一的定只的一位段置,。称而为南单唐调李;后有主的被分俘两虏段之,后的 称词双作调则;开有拓的一分个三新段的或深四沉段的,艺称术三境叠界或,四给叠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课件 (共65张PPT)
(曹魏)。 • “二乔”代表东吴 的命运。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暗 含着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 认为周瑜的成功在于东风之便。 • 暗含自己怀才不遇、无处借“东 风”的不平。
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 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 之地。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 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 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 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 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 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未销蚀的铁戟
兴感之由
是前朝之物
感慨咏叹
若非东风之便
历史将会改写
表现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
课堂训练
背诵全诗,巩固检查
默写:《赤壁》 1._______________ ,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戟沉沙铁未销 2.《赤壁》中表示议论,以二乔的命运 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 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 叹之情的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 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 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 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辛酸和愤懑不平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 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 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用典
辛酸、愤懑
悲痛、怅惘
八下《诗五首》优秀课件人教版概要
超人 凡与
采菊 包 含
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自 我高洁的表现。悠然自得的心情
脱自 俗然 的合
天 一,
南山
静穆超然的胜景
真物 自我
在这种意境中包含丰富的哲理:“只有超凡脱俗的牵挂,舍 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 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 然。
然合 的一 意的 趣意
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都被视为陶诗意境、风格的 名句,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境与意会,此句 最有妙处。而王国维称其为“无我之境”,这时物我合一,浑 然一体。
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 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 “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 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 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 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
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诗人 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 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 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 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 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比 多喻 出像样叉白的人 于路云船生 偶渡一帆遇然传以过过合。说前日伊,月情 佳肴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课件 诗词曲五首ppt课件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首联: 凄凉地,弃 ——被贬谪,遭
置身
弃置
——辛酸愤懑 不平
颔联: 闻笛赋,烂 ——归来感
怅惘 用典 慷慨激 颈联: 昂 沉舟病树 ——喻遭贬谪的自己 ——喻仕途得意的 豁达胸 千帆过 万木春 新贵们 怀 比喻 点明题意 尾联: 感谢关怀 ——坚定意志 乐 歌一曲 长精神 与友共勉 观精神
苏 轼
并称为“三苏”。是 “ 唐宋八大家 ”之一。借 景来自感伤思念亲人 怀才不遇
抒 情 乐观 情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达旷达胸襟,世界不 可能有圆满的事。
张养浩
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作家
写作背景
写本诗时,诗人本 已弃高官归养;但得知 关中大旱,饥民相食, 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 命,出任陕西行台中 丞,振济灾民,因此途 经潼关。后因积劳成 疾,客死异地。他对百 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 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首联:科举入仕,起兵抗元
风飘絮 颔联: 雨打萍
颈联:
——喻国家局势危急
——喻个人命运动荡不安
比喻
惶恐 零丁
——对艰难时局忧惧不安
——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和 哀怨 对偶
尾联:
舍生取义的决心,“宁为玉碎,不为 瓦全”的民族气节
苏轼
忆一忆
苏轼,字 子瞻 ,
号 东坡居士 ,四川眉 北宋 山人。是 杰出的
文学家和书画家。与 父 苏洵 、弟弟 苏辙
《赤壁》
——借周瑜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 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诗词曲五首》精品-八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辛酸怅惘 巴山楚水凄凉地,
诗 二十三年弃置身。 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
歌 地区, 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怀旧空吟闻笛赋,
赏 到乡翻似烂柯人。 如今回来, 许多老朋友都已
析 去世, 只能徒然地吟诵“闻 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 回来恍如隔世, 觉得人事全 非, 不再是旧日的光感景叹了遭。际
意志坚强 沉舟侧畔千帆过,
诗
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 有千帆竞发;
歌 病树前头, 正万木皆春。
赏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简介:
杜牧: (803~852), 晚唐杰出的诗
人。 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 大和进士, 历任监察御史、史馆 修撰、中书舍人, 世称“杜舍人”。 为人刚直, 不逢迎权贵, 在仕途上不 很得意。 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 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 尤长于七绝, 人称“小杜”, 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 隐齐名, 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 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 题材广阔, 笔力峭健。 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 跌宕见长。 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 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 也有注重辞采的 一面。 以济世之才自负, 注曹操所定 《孙子兵法》十三篇。 有《樊川文集》。
回应题目, 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 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 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 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 情。 同时也表现了诗 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八下语文《诗词曲五首》优秀课件概要
整体感知上片大意
1.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
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
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
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
情,所以“诗言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 根据的。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表现英雄无用武之 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告诫统治者不要 有侥幸心理
【简析】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
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 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阅读理解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折戟沉沙铁未销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 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 曾出知杭州、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 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与 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 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 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 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 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 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诗文有《东坡文集》等。
尾联:表现他宁死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 民族英雄的气节。
小结:《过零丁洋》一诗,整首都把叙事与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痛、怅惘
愤 懑 、
感叹身世 比喻
坚
展望未来 富有哲理 豁达、进取
定 乐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观
积极、昂扬
赤 壁
杜牧
上页 返回 下页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一首咏史诗。
——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 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诗人 所咏的赤壁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诗人 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赤 壁
作者:杜牧(803—约
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晚唐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
省西安市属县)人。杜牧人称
“小杜”其诗与李商隐齐名,
人称“小李杜”。有《樊川文
集》。
朗读
jǐ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上页 返回 下页
按课本注释自学,解释加红色词语
台中。
上页 返回 下页
意译: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 戟,虽然历时久远,但并 未完全锈蚀。我把它拣起 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
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写实
铜东 雀 风 如果不是东风帮助
诗
春 不 周瑜获得火烧曹军 深 与 的胜利,恐怕吴国 锁 周 的国色大乔、小乔
歌 赏
二 郎 就要被幽禁在曹操 乔 便 的铜雀台上了。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 (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认为周瑜的成功在于东风之便。 暗含自己怀才不遇、无处借“东风”
的不平。同时,诗人借古讽今,告 诫当朝统治者要把握时局,不要寄 希望于侥幸。
上页 返回 下页
叙 事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表现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之
议 论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气;告诫统治者 不要有侥幸心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 民族英雄 爱国诗人
上页 返回 下页
文天祥画像
上页 返回 下页
文天祥纪念馆
这是一首咏志诗。公元1278年十二 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 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 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 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后来元军统帅张 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 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 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出此诗 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 “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按课本注释学习下列加红色的词语: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上页 返回 下页
疏通诗意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年。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诗人 身世之感。
上页 返回 下页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 置的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 精神。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辛酸、愤懑
辛
酸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用典
上页 返回 下页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坎坷遭遇
我谪居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 已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时光。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归来感慨
怀念旧友我徒然吟诵起闻笛小曲, 回到家乡才感到人事皆非。
身世之感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心胸豁达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万艘帆船驶过, 枯败树的前头已是万木争春。
古代兵器
锈蚀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磨光洗净 拿起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给
台名,曹操所 建,故址在现
在河北临漳
东吴美女,分别 是孙策、周瑜之 上页 返回妻下页
关于“戟”
上页 返回 下页
直译:
断戟沉入沙中,未曾锈蚀, 亲自拿起磨光洗净,认出是三国
遗物。 东风如果不给周瑜方便, 恐怕二乔早已被锁在深深的铜雀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席间赠言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章,我 暂且借这美酒来振奋精神。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 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一、贬地之荒僻(巴山楚水)
二、贬时之漫长(23年)。
心情:辛酸和愤懑不平
2、诗中用了哪些典故?有何用意?
典故: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烂柯人, 指晋人王质。
上页 返回 下页
本诗背景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 败后一再遭贬。23年后才得以北归京师。 途经扬州时遇到白居易,白居易写诗对他 长期遭贬表示同情,刘禹锡也写了这首诗 答谢他。
上页 返回 下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按课本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 词 曲 五 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唐诗 《过零丁洋》
——宋诗 《水调歌头》
——宋词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曲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
国文学史上三座绮丽的高
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华。
写诗酬 答别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白居易
的字刘禹锡
(作诗) 赠给我
刘禹锡
字梦得 唐代诗人
析
。,
感慨
阅读理解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助东风而已, 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诗 人不以成败论英雄。
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 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 乔”暗含着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刘禹锡借“闻笛赋”这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 与政治改革而被害死的老友的怀念。借“烂柯人” 这典故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仿佛 有隔世之感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春。 ”有什么含义?表现了诗人怎样的 境界?“沉舟”、“病树”比喻什么?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沉沦算 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 定要比现在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