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学课后习题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水生生物学教案讲义

水生生物学教案讲义

水生生物学 2014级蓝嘉2015年2-7月绪论一、教学目的1、掌握水生生物学的定义、范围和任务以及学习方法。

2、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水生生物学的定义、范围、任务及学习方法。

2、难点: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设想绪论是本课程的开头说明,说明全书的主旨、内容、范围、任务,其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什么是水生生物?二、为什么要学习水生生物?三、怎样学习水生生物?这三个问题都是应该在学习本课程之初必须明确的。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五、教学方法:讲述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学习用具、课本等准备情况2、正课:绪论第一节水生生物学的定义、范围和任务一、水生生物植物藻类、水生维管束植物1、定义:生活于水中的生物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2、内容形态、分类、生理、生态3、范围海洋生物、淡水生物4、任务认识常见的水生生物种类(特别是与渔业相关的种类)掌握鉴定水生生物的分类技术和生态学基础知识掌握水生生物调查研究方法二、水生生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水生生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密切。

一是构成水环境,二是饵料。

浮游生物具有很高的饵料价值,所有鱼类的仔鱼、幼鱼和鱼种阶段都是以浮游生物为食。

陆地上的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 ,放出O2,而动物吸O2放出CO2,大气中的O2和CO2含量,动植物的影响很大;水中的O2和CO2,含量也是由水中的动、植物来调节;藻类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使水中的D.O↑,但藻类繁殖过盛形成水华或赤潮严重则鱼、虾、贝死亡。

所以水生生物既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我们怎样充分利用有利的一面而防止不利的一面,这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的目的。

由此可知,水生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多用性的基础学科,只有把这门课学好了,才利于今后专业课的学习。

三、学习方法水生生物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生态类群,种类繁多,到现在为止,你们认识有哪些水生生物?可以说你们认识的种类很有限,如果把1滴池塘水放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一个奇妙的显微世界,会到许许多多从没见过的细小生物。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探索水生生物:观察和实验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探索水生生物:观察和实验
水生生物面临的威胁
由于环境污染、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等因素,水生生物正面临着 严重的生存威胁。
水生生物保护的意义
保护水生生物不仅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还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与水生生物保护实践活动
1 2 3
观察和记录水生生物
组织学生到水域附近进行观察,记录所见到的水 生生物种类、数量和行为等信息,培养学生的观 察力和记录能力。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水生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 神。
课程安排与时间
01
02
03
04
课程时间
3课时(每课时40分钟)
第1课时
课程导入与知识讲解,包括水 生生物的概念、分类和生存环
境等。
第2课时
观察实验与探究,组织学生分 组进行水生生物的观察和实验
设计和实施保护方案
引导学生分析水生生物面临的威胁,提出保护措 施,如减少污染、合理捕捞、保护栖息地等,并 鼓励学生将方案付诸实践。
参与公益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水生生物保护相关的公益活动,如 清理水域垃圾、宣传保护知识等,提高学生的社 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分享交流保护经验和成果
分享个人经验和感受
01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保护水生生物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包括
记录要点
记录重要观察结果,如生物数 量、种类、行为特点等。
注意安全
不要过于靠近水边,注意防滑 、防溺水等。
记录整理观察结果
整理记录
将现场记录进行整理,补充遗漏信息。
绘制图表
根据需要,绘制相关图表,如生物数量分布 图、行为特点表等。
分析观察结果

水生生物学课后习题

水生生物学课后习题

题型:名词解释、写出各名词的英文或汉语名称、单项选择、是非题、简答题、问答题、绘图题第一、二次绪论解释:水生生物学Hydrobiology湖沼学 Limnology水生生物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水生生物学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和它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浮游生物(plankton):为悬浮水中的水生生物,它们无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 不能长距离的游动,只能被动地“随波逐流”,其个体微小.包括细菌、真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自游生物(Nekton):具有发达的游泳器官,具有快的游泳能力。

如各种鱼、虾。

漂浮生物(Neuston):生活在水表面。

依靠水的表面张力,漂浮于水面上,一般生活在水面静止或流动性不大的水体中,如槐叶萍、船卵溞等。

底栖生物(benthos):包括底栖动物和水生锥管束植物(Large aquatic plants)栖息在水体底部,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一类生物,如着生生物、沉水植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2。

简述我国在水生生物学研究上的一些成就。

3.如何划分湖泊的生物区?1.水底区:沿岸带, 亚沿岸带,深沿岸带沿岸带(littoral zone):从水面开始,延伸到沉水植物的部分.亚沿岸带(sublittoral zone) :沿岸带与深底带的过渡带.深底带(profoundal zone):深底带部分,无植物生长,只有少数底栖动物。

2.水层区:沿岸区(littoral zone):沿岸带以上的浅水部分.湖心区(limnetic zone):沿岸区以外的开阔部分。

生物圈(biosphere):4.简述水生生物的产生和发展第三次藻类摡述浮游植物 (phytoplankton)1)水华(water bloom)有些种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

2)赤潮(red tide):有些种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且分泌毒素,形成赤潮.3)囊壳(lorica)某些藻类还有特殊性的构造囊壳;壳中无纤维质,有由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常呈黄色,棕红色的囊壳。

第4课观察水生植物说课稿

第4课观察水生植物说课稿

第4课观察水生植物说课稿教材分析:《观察水生植物》是教科版三年级植物单元第四课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环境中生存的植物形态是不同的,在前三课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关注陆生植物,本课适时的提供了另一种生存环境的植物——水生植物。

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是两种非常典型的生存环境。

对植物来说,水生环境下的生存需要有相应的形态结构,这也就显示了植物的多样性。

多样性是植物个体独特面貌的体现,多样性背后仍然蕴涵植物具有生命的共同特征,本课的设计仍然围绕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展。

学情分析: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相比较陆生植物而言,北方的学生尤其是城市的孩子对水生植物的感官认识更少。

在学生的原认知中有很多对水生植物的错误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安排了认识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的教学环节,然后对其中的一两种水生植物进行细致观察,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探索水生植物能够浮在水面的秘密,这对学生认识水生植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很有好处。

观察材料分处理:教材中着重分析了水葫芦这种浮水水生植物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因为这种植物在南方的池塘中到处可见,是学生熟悉的观察材料。

但在北方城市中根本难觅他的踪影,因为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被视为一种污染环境的有害生物,05年的时候已经在冰城全面取缔销售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一种常见的浮水植物“水芙蓉”进行观察。

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水芙蓉也有是自己特殊的结构来帮忙。

学生通过的感官看摸等方法猜测原因,通过动手实验验证猜测,在动脑动手中学习。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水芙蓉的叶子上有许多不沾水的绒毛是它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水生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芙蓉浮在水面的秘密。

水生生物学教学教案

水生生物学教学教案

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环境 中,如鱼类、甲壳类、软体
动物等
特点:适应水生生活环境, 具有呼吸、摄食、排泄、生
殖等生理功能
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淡水、 海水、湖泊、河流等
水生生物的生态作用:食物链、 食物网、生态平衡等
水生生物的生态适应:呼吸、 摄食、繁殖等
水生生物的生态保护:污染防 治、生态修复等
发育过程:胚胎发育、幼体 发育、成体发育等
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 繁殖、自体繁殖等
繁殖与发育的影响因素:环 境因素、遗传因素、生理因
素等
繁殖与发育的应用:人工繁 殖、育种、生态保护等
生态平衡的概念: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水生生物的生态地位: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 生态保护的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措施:加强环境监测,实施生态修复,推广环保意识
讨论法的实施步骤:提出问 题、分组讨论、分享观点、
教师点评。
讨论法的注意事项:教师要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
避免偏离主题。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 性的水生生物学案例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 案例,理解水生生物学的
原理和概念
案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 小组讨论,分享对案例的
分析和见解
案例总结:教师总结案例 分析,强调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水生生物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会观察和描述水生生物的形态特 征和行为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对水生生物的热爱和尊重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引导学生关注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和保护问题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3
淡水生物:生活在淡水环境 中,如鱼类、虾类、贝类等

水生生物学教案范文

水生生物学教案范文

水生生物学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和目标:1.教学内容:2.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了解水生生物的分类特征,掌握几种常见水生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态适应,能够解释水生生物与水体环境的相互关系。

b.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水生生物的能力,能够正确分辨和分类水生生物。

c.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水生生物的保护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水生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生态适应。

教学难点:学生对水生生物的分类和形态特征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约10分钟)a.师生互动:老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水生生物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名称以及它们可能在何种水域或水生环境中生活。

b.引入话题:通过上述互动,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水生生物学。

2.知识讲解(约20分钟)a.水生生物的分类:讲解水生生物按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分类的基本原则,如根据生活方式分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根据栖息环境分为淡水生物和海水生物等。

b.水生生物的形态特征:选择几种常见的水生生物,例如鱼类、藻类、水生昆虫等,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形态特征,并强调这些特征的生态意义。

c.水生生物的生态适应:讲解水生生物为适应水体环境的各种特殊条件而发展的适应性结构和功能,如鱼类的鳃、鱼鳍、气泡囊等。

3.实践操作(约30分钟)a.观察水生生物: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显微镜和一些准备的水生生物标本,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

b.分类实验:根据观察到的形态特征,让学生试着将标本进行分类,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辅助材料,如分类表、鉴定手册等。

4.归纳总结(约10分钟)a.学生汇报: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分类成果,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b.总结归纳:老师给出正确的分类和鉴定答案,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水生生物的特点和生态适应。

5.拓展延伸(约20分钟)a.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小实验,探究水生生物对于水体环境的表现和反响,如观察水生生物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的生长和活动情况。

1.1第3课时 水生生物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1.1第3课时 水生生物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A. 纺锤形的身体——减小阻力 B. 翼状的胸鳍——利于滑翔 C. 体表覆有鳞片——保持体温 D. 体色背深腹浅——易于隐藏 4. 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伸出水面的叶片呈扁平状,而长期浸没在流水中的叶片 呈丝状,这表明( C )
A. 生物对环境有影响 C. 水流对生物有影响
B. 土壤对生物有影响 D. 温度对生物有影响
碳 ,并吸收光能制造 有机物 。 3. 淡水中有一些高等植物,如浮萍、荷花、芦苇等,它们有 根 、 茎 、
叶 ,但叶的部分浮在水面或伸出水面。 4. 鱼能在 水 中运动,体形大多是 纺锤 形,以减少运动的 阻力 。生活在 深海或海底的鱼,身体是 扁平 的,眼长在身体头部的 上 方。
5. 海水和淡水中都生活着一些水生哺乳动物,它们长期生活在水中,体形 似 鱼 ,前肢 鳍 状,后肢 消失 ,具有似鱼的“背鳍”和叉状“尾 鳍”,体毛也已 退化 ,以减少运动时的阻力,鼻孔位于 头顶 ,其边缘有 瓣膜,入水后关闭,出水时则开启,有 水 喷出。 6. 河虾的体色是 青绿色 ,身体分为 头胸部 、 腹部 两部分。河虾的身体 质地 坚硬 ,有外壳,对身体有 保护 功能。河虾的步行足有 5 对,长 在 头胸 部,游泳足有 5 对,长在 腹 部,形态 不同 (填“相同”或 “不同”)。河虾在水中平衡和沉浮时,身体的 游泳足和尾肢 起作用。 7. 青蛙和蟾蜍等属于 两栖 动物。青蛙的幼体似 鱼 ,用 鳃 呼吸,依 靠 尾 鳍在水中游泳,适应 水 中生活;成体用 肺 和 皮肤 呼吸,体形 短阔,有强健的 后肢 ,善于爬行和跳跃,适应 陆栖 生活。 8. 地球上所有植物和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都 适应 它们的复杂多变的生存环 境,体现出生物体形态和环境的 统一 。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1 艳丽多姿的生物 第3课时 水生生物

水生生物类教案

水生生物类教案

● 05
第五章 水生生物的生态意义
水生植物和微生 物的水质净化作

水生生物如水生植物 和微生物通过吸收水 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 起到了净化水体的重 要作用。它们能够帮 助维持水体的清洁和 生态平衡。
水生生物在食物链中的角色
植食者
以植物为食物腐食者源自以腐烂有机物为 食物肉食者
以其他动物为食 物
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
水藻
水生环境中常见的一类植 物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浮游植物
漂浮在水面的植物 为水生生物提供庇护
水生节肢动物
01 水蚤
一种寄生性节肢动物
02 水蜘蛛
在水中捕食昆虫的节肢动物
03
水生微生物
水生微生物是微小但重要的生物类群,在水体生 态系统的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细菌和藻类等 微生物帮助分解有机物质并维持水体的健康。
水生生物类教案
汇报人:XX
2024年X月
第1章 水生生物的特点 第2章 水生生物的分类 第3章 水生生物的适应性 第4章 水生生物的繁殖 第5章 水生生物的生态意义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目录
● 01
第1章 水生生物的特点
水生生物的生存 环境
水生生物包括各种在 水中生活的生物,如 鱼类、水藻、水生昆 虫等。它们生存的环 境主要包括淡水和盐 水两种。淡水生物与 盐水生物适应的环境 条件有所不同,需要 根据环境的特点来适 应生存。
生物类别差 异
不同种类的水生 生物在形态和生 活习性上有明显
差异
适应不同水 域
针对不同水域的 环境特点,出现 了多样化的水生
生物
水生生物的多样 性
水生生物种类繁多, 生态环境也各异,这 种多样性使得水生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到 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护水生生物的多样 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 衡。

水生生物学周德庆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

水生生物学周德庆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

水生生物学周德庆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
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中生物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对周德庆教授
课程中的若干名词的解释以及相关简答题的论述:
1.水域环境的分类:水域环境主要包括淡水环境和咸水环境两种。

淡水环境又可分为流水环境和静水环境。

2.生物的生存机理:生物的生存机理与其所处环境紧密相关,
不同生物适应的环境各不相同。

例如,藻类在水中生长主要依靠光
合作用吸收阳光;水生动物则要靠各自的生理机能适应环境,例如
蜻蜓幼虫通过换气器在水下呼吸。

3.藻类的分类方法:藻类根据其色素、营养器官及其细胞学性
状等不同,可分为桥藻、硅藻和黄绿藻等不同的类群。

4.淡水鱼类的适应机理:淡水鱼类适应其生存环境的机理主要
包括类内离子调节和行为适应两种。

类内离子调节体现在鱼类的鳃上,鱼类通过调节鳃上水分浓度来保持体内离子浓度的平衡;行为
适应主要包括护巢和迁徙,这能够帮助鱼类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5.水生昆虫对水体环境的指示作用:水生昆虫对于水体的水质有着指示作用。

例如,在水生昆虫组群中富含底栖生物,说明该水体的水质较好;反之则表明该水体水质较差。

这种指示作用有助于我们及时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

以上是对周德庆教授水生生物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的解释和简答论述。

水生生物学涉及学科领域广泛,同学们应该注重知识的学习,不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认识水生生物教案面试试讲教案

认识水生生物教案面试试讲教案

认识水生生物教案面试试讲教案教案标题:认识水生生物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水生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理解水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3. 掌握一些常见水生生物的知识。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2. 板书工具;3. 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璃容器、水样、生物标本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展示一些著名的水生生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水生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二、探究(15分钟)1. 利用幻灯片介绍水生生物的基本特征,并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水生生物标本;2.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观察到的水生生物特征进行总结,并进行展示。

三、知识讲解(20分钟)1. 利用幻灯片介绍水生生物的分类,包括鱼类、两栖动物、无脊椎动物等,并重点介绍其中的代表性物种;2. 引导学生了解每个分类的生物特点和适应环境。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份水样和显微镜;2. 引导学生观察水样中的微小生物,并记录观察到的生物种类;3. 分组讨论观察结果,并与知识进行对比,进一步认识水生生物特征和分类。

五、讨论互动(15分钟)1. 结合学生的观察结果和实践操作,展开讨论,让学生思考水生生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 引导学生探讨水生生物在食物链、氧气产生等方面的作用。

六、总结复习(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进行板书;2. 提问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水生生物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理解其基本特征和分类,并明白了水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实践操作环节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加深了学生对水生生物的实际观察和认知。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08水生生物学学习内容(研)

08水生生物学学习内容(研)

《水生生物学》学习内容1、水生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水生生物学广义上说是研究水中生活的各种生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控制利用的科学,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水生生物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各个方面。

水生生物学早期以研究水生生物的形态、分类和自然生态为主;其后由于个体生态和种群生态研究的开展,生理学、生物化学概念和方法的引入,水生生物学也有了较完整的“水生态系统”概念。

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水体生产力发展和改造的要求,加上现代科学新成就、新技术的采用,水生生物学已发展为综合性学科。

水生物学主要介绍水生生物学的形态、分类和生态意义,病一次来研究各种生物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掌握鉴别方法和步骤,用来探讨生物的系统演化、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意义等。

学习水生生物学的目的就是掌握水生生物的形态、分类和生态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发展水产养殖、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浮游生物的主要类群。

指在水流运动的作用下被动地漂浮于水层中的生物群,包括一些体型微小的原生动物、藻类,也包括某些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某些动物的幼体。

它们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

浮游生物分为浮游植物(金藻、黄藻、硅藻、甲藻、裸藻、绿藻、蓝藻等)和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

按个体大小,浮游生物可分为六类:巨型浮游生物,大于1厘米,如海蜇;大型浮游生物,5~10毫米,如大型桡足类、磷虾类;中型浮游生物,1~5毫米,如小型水母,桡足类;小型浮游生物,50微米~1毫米,如硅藻、蓝藻;微型浮游生物,5~50微米,如甲藻,金藻;超微型浮游生物,小于5微米,如细菌。

3、试述蓝藻、绿藻、甲藻和硅藻的主要特征,每个门写出5个常见属的分类位置和主要特征。

4、试述湖泊蓝藻水华形成机制及我国蓝藻水华发生的现状。

富营养化的湖泊和水库,因水体富含P、N等营养元素,当N:P比值达到15~20时,只要气温、光照、水文、气象等外部条件适宜,浮游生物(尤其是蓝藻)就会快速繁殖生长,甚至在水表聚合成数厘米厚的蓝绿色的藻浆,即水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名词解释、写出各名词的英文或汉语名称、单项选择、是非题、简答题、问答题、绘图题第一、二次绪论解释:水生生物学Hydrobiology湖沼学 Limnology水生生物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水生生物学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和它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浮游生物(plankton):为悬浮水中的水生生物,它们无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 不能长距离的游动,只能被动地“随波逐流”,其个体微小。

包括细菌、真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自游生物(Nekton):具有发达的游泳器官,具有快的游泳能力。

如各种鱼、虾。

漂浮生物(Neuston):生活在水表面。

依靠水的表面张力,漂浮于水面上,一般生活在水面静止或流动性不大的水体中,如槐叶萍、船卵溞等。

底栖生物(benthos):包括底栖动物和水生锥管束植物(Large aquatic plants) 栖息在水体底部,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一类生物,如着生生物、沉水植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

2.简述我国在水生生物学研究上的一些成就。

3.如何划分湖泊的生物区?1.水底区:沿岸带, 亚沿岸带, 深沿岸带沿岸带(littoral zone):从水面开始,延伸到沉水植物的部分。

亚沿岸带(sublittoral zone) :沿岸带与深底带的过渡带.深底带(profoundal zone):深底带部分,无植物生长,只有少数底栖动物。

2.水层区:沿岸区(littoral zone):沿岸带以上的浅水部分。

湖心区(limnetic zone):沿岸区以外的开阔部分。

生物圈(biosphere):4.简述水生生物的产生和发展第三次藻类摡述浮游植物 (phytoplankton)1)水华(water bloom)有些种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

2)赤潮(red tide):有些种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且分泌毒素,形成赤潮.3)囊壳(lorica)某些藻类还有特殊性的构造囊壳;壳中无纤维质,有由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常呈黄色,棕红色的囊壳。

4)蛋白核(造粉核和淀粉核)是绿藻、隐藻等藻类中常有的细胞器,常由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starch sheath)组成,有的则无鞘.蛋白核与淀粉形成有关,所以称淀粉核,其构造、形状、数目以及存在于色素体或细胞质中的位置等,因种类而异,故也常作为分类依据之一。

2、何谓藻类,藻类包括哪些类群?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包括哪些类群:细菌、藻类、粘菌、真菌、地衣。

3、藻类的色素组成特点是什么?1)叶绿素:所有藻类都具有叶绿素a;轮、绿、裸藻具叶绿素b;甲隐、黄、金硅、褐具叶绿素C。

2)β-胡萝卜素:也是所有藻类都具有。

3)叶黄素:种类相当多,如金、黄藻门含叶黄素,呈黄色。

4)藻胆素: 藻蓝素;蓝藻呈蓝绿色藻红素:蓝藻门有藻红素呈红色。

5)褐藻素:海带因有褐藻素故成褐色。

4、简述各门藻类同化产物的类型、特点和加碘染色后特征。

各门藻类的同化产物淀粉:加碘起深紫色或黑色反应蓝藻淀粉:加碘起淡红色反应裸藻淀粉(副淀粉):加碘不起反应脂肪(油滴):镜检亮(透明)而圆.白糖素:镜检不透明,圆形、棒形和颗粒形,位于色素体外,折光强,为一种葡糖的集合物。

5、简述藻类生活史类型及其特点。

1、生活史:某种生物在整个发育阶段中,有一个或几个不同形个体或同形个体前后连续形成一个有规律的循环。

(一)营养生殖型仅有营养生殖,只能以细胞分裂方式进行生殖。

(二)无性生殖型是生殖细胞(孢子)不经结合,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

如小球藻、栅藻等。

(三)有性生殖型单相型的有性生殖:生活史中是单倍体藻类,仅合子是双倍体核相(2n),即静配同配,如水绵和轮藻。

双相型的有性生殖:生活史中仅有一个双倍体的藻类,只行有性生殖,减数分裂发生在产生配子之前。

(四)无性有性混合型无世代交替:如衣藻、团藻常是在生长季节末期才行有性生殖,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植物体为单相型。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发生在合子行成之后,新植物产生之前。

(四)无性有性混合型:有世代交替现象生活史中有二个或三个植物体;单倍体的植物行有性生殖,合子萌发时不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双倍体的植物体;从孢子开始一直到产生配子,这一段时期都是单倍体,总称为有性世代此植物行无性繁殖,经减数分裂产生孢子,由孢子长出单倍体的植物合子到孢子体是无性世代的植物体。

从合子一直到减数分裂之前这段时期是双倍体的,总称为无性世代6、试述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为鱼类的直接或间接饵料2)初级生产者,制造有机物,大气中氧的主要来源3)固氮作用:1.7亿吨/年4)人类食品:螺旋藻、紫菜、海带、浒苔5)地质指标6)污染的指示生物,判断水体的水质7)净化水体8)利用藻类发电9)工业原料;医学上10)作为转基因载体第三、四次蓝藻解释:湖靛:微囊藻大量滋生时,形成砂絮状水华,使水色呈灰绿色,当形成强烈水华时,常被风浪吹涌堆集在一起,好象在水面盖上一成厚厚的油漆,人们称它为湖靛.假空泡:具蛋白质膜,能透过空气,但不能透水,内含氮等混合气体并可与水中溶解气体保持动态平衡.细胞内压力增大到709.275kpa以上,可使假空泡破裂,细胞开始下沉.下沉后内压降低,假空泡形成率大过光合率,细胞又上升.这样一来,随着光照条件和光合强度的变化,蓝藻可借助于假空泡的合成和破解,在水层中进行垂直移动,选择适宜的光照并有利于养分的吸收,使其在种间竞争中占有优势.假空泡的定义:为位于色素区无规则小颗粒;内具气泡,可使植物体上浮;镜下看呈紫黑色或红色,福尔马林固定后呈灰白色,如微囊藻。

异形胞:为一种略带蓝绿色光亮而透明的特殊细胞,其体比营养细胞大,球形或椭圆形,胞内无原生质、无色素、无颗粒,镜下看为无色透明,与营养细胞相连处有孔和向外突出的小瘤节即极节球(鱼腥藻等)。

位置:端生或间生。

作用:固氮作用、生殖作用(邻近细胞与极节球处断裂成二条丝体)。

厚壁孢子:又称休眠饱子,细胞壁较厚,比正常细胞要大些,可抵御不良环境,营养细胞直接增厚形成,光合作用较低段殖体:丝体断裂成若干段,每段发育成新个体,为本门特有的生殖方法。

方法:丝体中出现死细胞,两侧的活细胞产生膨压,向死细胞突出,死细胞就产生了双凹形并断裂,两死细胞之间的一段藻体就成为段殖体。

2、简述蓝藻的特征?胶鞘和胶被,位于细胞壁外面的透明胶。

藻蓝素(蓝藻藻蓝蛋白);藻红素(蓝藻藻红蛋,无色素体:色素分散在原生质的周边部分,为色素区。

无真正的细胞核,无蛋白核,无色素体。

整个生活史,无鞭毛,无有性生殖3、蓝藻常见的种类有哪些?如何区分?1.色球藻属(蓝球藻属)细胞球形或半球形,有单细胞或分裂成3—4个或更多的细胞群体。

2.蓝纤维藻属(拟指杆藻属):单细胞、纤维形、S形;有时几个细胞聚集成群体,包埋在一个公共的胶被内。

3.微囊藻属(微胞藻):藻体呈球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多细胞群体,群体外胶被均匀无色。

单个细胞球形或椭圆形,大量繁殖(pH8-9.5),形成“水华”。

俗称“湖靛”。

4.平裂藻属(片藻):一层两两相对组成的平板状群体,群体方形或长方形;细胞球形或椭圆形。

5.束丝藻属:藻丝单一或侧面相连成束状群体,丝体不分枝,直或弯曲。

藻丝中部细胞短柱形,具假空泡,末端细胞尖细,延长成无色细胞,胶鞘不清。

6.鱼腥藻属Anabaena :细胞球形或桶形,异形胞间生,厚壁孢子较大,呈长圆形,一或几个串连在一起7.拟鱼腥藻属:特征与鱼腥藻相似,仅异形胞端生9.念珠藻属:类似鱼腥藻的群体,交织在充满浓厚胶质的公共衣鞘中;颤藻属:不分枝丝状体,单列或由许多藻丝结成团块,漂浮于水面,呈深蓝绿色。

每个细胞圆短柱形、桶形。

丝体顶端直或弯曲,能颤动,顶端细胞呈帽状11.螺旋藻:单细胞圆柱状或多细胞组成丝体,无衣鞘;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体,细胞间的横隔壁常不明显。

13.席藻属:席藻的单细胞圆柱形,横壁收缢或不收缢,末端渐尖;席藻为不分枝的直或弯曲丝状体;细胞壁具薄的无色的胶14.鞘丝藻属(林氏藻属丝体不分枝,以基部着生,藻丝直或螺旋缠绕;胶鞘坚厚、伸出藻丝外,无色、黄色、红色,分层或不分层;细胞内含物均匀,具假空泡或颗粒,群体集成团块。

4、简述蓝藻水华的发生机制以及对水产养殖的危害.第五次隐藻门1、简述隐藻门的特征.椭圆形、卵圆形,单细胞个体。

单细胞背凸、腹凹、前端截头形.细胞左右不对称,1—2个叶状,纵沟。

2.隐藻门的常见种类有哪些?1.隐藻属:细胞椭圆形,卵形,有背腹之分,背部隆起,腹部平直或凹入,前端截头形或钝圆,后端宽或窄的钝圆。

两侧具或无刺丝泡。

不等长的鞭毛侧生自纵沟伸出;核位于细胞后端。

色素体2个或1个,叶状,3.说明隐藻在水体中的生态分布和意义.淡海水分布,喜含动物性氮素、有机物质较多的水体,5-6月易形成水华。

淡水鱼类的优质饵料.甲藻门Pyrrophyta门的特征:色素:甲藻素,多甲藻素;色素体:多个盘状、棒状、带状或片状. 蛋白核:有的种类具蛋白核.形状:背腹扁平,或左右侧扁,板片有时具角、刺或乳头状突起,左右不对称。

细胞壁纤维素细胞壁外有甲片。

有的甲片光滑,有的有刺和花纹甲藻门分几个亚纲?纵裂甲藻亚纲,横裂甲藻亚纲各纲特征如何?纵裂甲藻亚纲:大多数种类海产细胞壁由左右两瓣组成.鞭毛2条顶生.横裂甲藻亚纲:大多数种类淡水细胞裸露或由一定数目板片组成细胞壁,鞭毛2条腰生.并以多甲藻为例,说明甲片式的含义.横沟把多甲藻分成:上甲 ,下甲顶孔板上甲顶板〔上壳〕前间插板沟前板下甲沟后板(下壳〕底板顶板-前间插板--沟前板 4‘—2-3a---7”沟后板---底板 5”’---2””举例说明甲藻的饵料价值:淡海水都有分布,海洋易赤潮,甲藻与鱼类养殖的关系。

能形成赤潮的甲藻有哪些种类?利马原甲藻,海洋原甲藻,微小原甲藻,长崎裸甲藻,无纹环沟藻,多环旋沟藻斯氏多沟藻,夜光藻,链状亚历山大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具毒冈比甲藻多纹漆沟藻,锥状斯克里普藻,渐尖鳍藻,具尾鳍藻,倒卵形鳍藻,叉状角藻梭角藻,三角角藻,锥形多甲藻金藻门 Chrysophyta门与属特征具壁:不能运动的种类具壁,以果胶质为主。

无壁:能运动的种类细胞壁裸露,具表质。

有些种类的表质上有硅质化和钙质的鳞片、囊壳或小刺。

叶黄素(岩藻黄素、硅藻黄素、硅甲藻素),副色素——金藻素。

金黄色,色素体:1-2个,片状、侧生。

核:1个。

鞭毛:能运动种类具有等长或不等长的2条顶生鞭毛,少数1条或3条,贮存物质,白糖素,脂肪。

1、单鞭金藻属(图1-4-4) (Chromulina):单细胞,球形、椭圆形、卵形或梨形等。

2、鱼鳞藻属(图1-4-5)llomonas):单细胞,卵圆形或纺锤形,长略大于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