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渠化及交通信号控制资料
《交叉口渠化方法》课件
通行能力
渠化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用以评估渠化措 施对道路承载能力的提升。
渠化效果评价方法
对比分析法
将渠化前后的交通数据进行对 比,分析渠化措施对交通的影
响。
数学模型法
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渠化措施 对交通流的影响,预测未来交 通状况。
实地观测法
在渠化后进行实地观测,收集 交通数据,评估渠化效果。
专家评估法
渠化岛的设置
在交叉口范围内设置渠化岛,将 不同方向的车辆进行分流,减少 车辆冲突,提高行车安全性。
交通安全措施
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
根据交通组织设计,设置相应的交通标 志和标线,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规定行 驶速度。
VS
安全设施的配备
在交叉口范围内设置安全岛、红绿灯等安 全设施,保障行人及车辆的安全通行。
交叉口渠化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通过渠化措施,可以明确交通流向,减少车辆在 交叉口的冲突和延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提高交通安全
渠化措施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交通事 故的严重程度,提高道路安全性。
缓解交通拥堵
通过改善交通流的组织和流向,可以缓解交通拥 堵现象,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
交叉口渠化的基本原则
邀请交通规划专家对渠化效果 进行评估,给出专业意见和建
议。
渠化效果评价案例分析
北京某交叉口渠化效果评价
通过对比分析法、数学模型法和实地观测法对该交叉口的渠化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渠化措施有效提高了交 通效率和安全性。
上海某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渠化效果评价
采用专家评估法和数学模型法对该互通立交的渠化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渠化措施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
02
交叉口渠化方法分类
交通设计7-交叉口内部区域渠化设计(标志标线)-PPT
中心黄色单实线
纵向标线设置——车行道中心线(中心隔离线)
中心黄色虚线——双向两车道的机动车专用道和非机 动车专用道
中心黄色虚实线
中心黄色虚实线设置条件
1、双向三车道的机动车专用道单车道一侧为虚线;
2、双向三车道其中一向为一条机非混行车道,对向为一 条机动车道和一条非机动车道,机非混行一侧为虚线; 3、需实现单侧禁止超车或变道的路段。
3、停车让行标志、减速让行标志宜单独设置。 4、有辅助标志的主标志与没有辅助标志的标志并设时,安装如图。当需 要两种以上内容对主标志进行说明时,可采用组合形式,但组合的内容不 应多于三种。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交通标志种类
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 指示标志 指路标志 旅游区标志 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可变信息标志
标志设计
平面图设计 版面设计 结构设计
警告标志设计
前置距离 预告交叉口形式的警告标志
预告道路断面发生变化的警告标志 其他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设计
禁止某种车辆通行的标志-一般设置在路段入口处
禁止车辆某方向通行的标志 禁止掉头标志
禁令标志设计
让行标志
限制速度、解除速度限制标志 禁止鸣喇叭标志
指示标志设计
❖
其他 形式标线 的设置
纵向标线设置——车行道中心线(中心隔离线)
设置条件
一块板道路,车行道宽度大于10m,机非双向混行; 一块板道路,车行道宽度大于6m,非机动车专用道或机动 车与非机动车对向单向通行; 三块板道路,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大于7m,机非双向通行。
纵向标线设置——车行道中心线(中心隔离线)
《交叉口渠化设计》课件
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竣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交叉口渠化设计中 的关键要素
车道数量: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确定 车道宽度:根据车辆类型和行驶速度确定 车道划分:直行、左转、右转、掉头等车道划分 车道标志:设置车道标志,引导车辆行驶方向和速度
交叉口渠化设计
汇报人:PPT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交叉口渠化设计概 述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 方法和步骤
交叉口渠化设计中 的关键要素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 效果评估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 案例分析
添加章节对交叉 口进行优化设 计,以提高交 通效率和安全
性。
渠化设计包括 对交叉口的交 通标志、标线、 信号灯等进行
改善交通环境:通 过绿化、美化等措 施,改善交叉口的 交通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用环保、节 能等措施,促进交 叉口的可持续发展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 方法和步骤
现场调查:收集交 叉口的交通流量、 交通冲突、交通延 误等数据
交通分析:分析交叉口 的交通流量、交通冲突、 交通延误等数据,找出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改善交通秩序:通过渠化设计,提 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现象
提高行人安全:通过渠化设计,提 高行人过马路的安全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升城市形象:通过渠化设计,美 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渠化设计,提 高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提 高通行速度
降低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事故 发生率,保障交通安全
节省时间成本:减少等待时间, 提高出行效率
(完整版)城市交叉口的道路、交通和控制现状_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论文外文摘要目录1 绪论 (1)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及途径 (3)1.3.1 拟研究的问题 (3)1.3.2 拟研究手段和途径 (3)2 平面交叉口线形设计和控制方法的理论阐述 (4)2.1 路口渠化 (4)2.2 信号控制 (5)2.3信号配时 (7)3 荣事达大道与寿春路交叉口的现状分析 (8)3.1 路口现状交通量调查情况 (8)3.2 路口机动车行驶速度调查情况 (9)3.3 路口交通量现状分析 (9)3.4 路口控制现状分析 (10)4 荣事达大道与寿春路交叉口机动车通行能力和延误的计算 (11)4.1 机动车通行能力的计算 (11)4.2机动车延误的计算 (13)4.3 交叉口现状服务水平 (18)5 荣事达大道与寿春路交叉口拥堵原因分析 (19)5.1 交通规划不足 (19)5.2 道路发展滞后性 (20)5.3 交叉口交通组织不合理性 (20)5.4 其他原因 (21)6 荣事达大道与寿春路交叉口改造建议 (21)结论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1 绪论1.1 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机动车保有量、城市人口,交通量持续大幅度的增加,使得交通需求与道路交通设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在我国的大中城市,私家车和出租车迅速发展,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拥挤和堵塞现象。
这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居民日常工作效率的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
城市交通的拥挤对于经济发展的坏处是巨大的。
它不仅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还会导致城市功能的瘫痪。
交通拥挤不仅使行车速度降低,交通延误的增大,而且低速行驶会增加耗油量,导致燃料费用的增加,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增加而造成的环境问题。
另外,城市的交通拥挤使得交通事故增多,而交通事故的发生又造成交通拥挤加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摘要: 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的“节点”,其、设计与管理得如何,直接影响到道路交通网的通畅与安全。
本着“以人为本”、“公交优先”、“安全畅通”、“减少延误”,对新建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各项内容做了简要分析,使平面交叉口达到技术先进、安全高效、经济适用的目的。
关键词: 城市道路;渠化设计;以人为本;安全高效Abstract: Intersections are the “nodes” of the urban road network, its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how a direct impact on the patency of the road network and security. The spirit of “people-oriented” and “bus priority”, “safe and smooth”, “reduce delays, and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esign of the contents of the New Urban Intersections, the intersection of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safe and efficient, economic applicable to the purpose.Keywords: urban road; drainage design; people-oriented; safe and efficient (一)渠化设计的内涵所谓渠化设计,就是保障各种不同行驶方向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像渠道内的水那样,遵照规定的行驶轨迹,互不干扰的行驶。
渠化交通可以有效地解决道路上的交通拥挤和阻滞,提高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保证交通安全。
(二)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基本原则2.1分离原则:渠化设计应尽可能减少不同交通流之间的干扰,通过交通标志标线引导交通参与者按照车道分离、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的通行方式,促使各行其道。
交叉口渠化理论与渠化方案设计
现状分析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的原因,需要对收集的资料 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阻塞严重 事故频发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进行现场勘察,详细观察 了解现场的状况 根据现场观察,发现一些仅凭资料和数据不清 楚的问题,对照现场观察和收集的资料、数据 可以更明确、更具体地弄清楚问题所在
要点7:将错位交叉口改造成十字形和T形交叉口
改造错位交叉口,需要首先变更交叉口的结构, 将其改造成十字形交叉口。当结构上的变更不 能实现时,通过实行交通规制及改善信号相位 方案,使之可能形成与T形及十字形交叉相同 的交通流
不规则交叉口、非常规交叉口
错位交叉口的改良实例(道路线形的改良)
错位交叉口的改良实例
详细设计 检查有无问题 确定最终方案
明确问题所在及其原因
改良交叉口时最重要的一点是明确 交叉口的问题所在及其原因。如果 这一点不搞清楚,就对交叉口进行 改良,往往无法解决改良前的问题, 也就谈不上改良效果
收集现场的资料
在交叉口改良过程中,为了弄清楚欲改良的交叉口存 在的问题,要收集必要的资料和数据: 交叉口交通量数据 交叉口事故数据 交叉口现状图 交叉口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状况 交叉口周围的土地利用状况(特别是有交通出入的
多岔交叉口的改良实例(信号相位调整后)
改良后 三相位
要点6:由于多岔交叉使得交叉口非常大时,可考虑将交 叉口分割成2个交叉口
如果将新建道路与已有的道路简单地连接,则 容易使交叉口非常大,其结果是变成多岔交叉 口,容易发生交通堵塞与事故等问题
多岔交叉口的改良 (分割交叉口)
交叉口渠化的关键与实例分析-3 ——不规则交叉口
交通信号控制
一、交通信号控制概论
(三)信号控制类别
一、根据所采用的控制装置的不同,交通信号控 制可以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定周期信号控制
在定周期信号控制中,配时方案包括周期 长度、相位次序、绿信比和相位转换时间都是 根据历史的交通数据事先确定的。在事先确定 的配时方案中,绿灯时间的长短、信号周期长 度以及每个相位上的绿灯起止时间都是相对固 定的,亦即在某一确定的时间段上,上述配时 参数保持不变。可根据一天中交通量的波动情 况,划分若干时间区段,对应于每一时间区段 的平均交通量制定相应的配时方案。
交通信号控制
二、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
(四) 饱和流量的确定
其中, ——车道组饱和流率; ——车道组在理想条件下的饱和流率; ——车道组中车道数;
——车道宽度修正系数;
——交通流中大---中型修正系数;
——引道坡度修正系数; ——停车修正系数; ——公交车(站台)阻塞系数; ——地区类型修正系数;
交通信号控制
二、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
(一)定时信号配时方案的基本内容
•行的时间
• 启动损失时间:每个相位绿灯初期车辆
因启动而实际并未用于通车的一段时间
• 黄灯末损失时间:黄灯初期车辆可以通行而黄
灯末期车辆不能通行的那段时间
• 绿灯间隔时间:从上一相位绿灯结束到下一相
交通信号控制
二、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
(四) 饱和流量的确定
• HCM中饱和流量模型涉及到了“车道组”这一
概念。它是将交叉口的各车道根据交叉口的几 何形状几个方向流量的分配将所有车道分成几 组。 要对每个车道组计算其饱和流量。再实际 计算中,先选用理想饱和流率,一般取1900辆/ 绿灯小时,然后对该值做各种修正。
平面交叉口主要渠化措施
02
交叉口车道布置
车道功能划分
左转车道
设置在交叉口的左侧,用于引 导左转车辆进入交叉口,提高
左转车流的通行效率。
右转车道
设置在交叉口的右侧,用于引 导右转车辆进入交叉口,提高 右转车流的通行效率。
行车道
设置在交叉口的中间,供直行 车辆使用,确保直行车流的安 全和顺畅。
05
信号灯控制
信号灯类型与设置位置
信号灯类型
红绿灯、黄闪灯、人行横道信号灯等 。
设置位置
根据交叉口形状、车道数、交通流量 等因素确定信号灯的设置位置,通常 在交叉口中心或入口处。
信号灯配时设计
配时原则
根据交通流量、车流方向、道路等级等 因素进行配时设计,确保安全、高效地 疏导交通。
VS
配时方案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地下通道设计需要考虑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工程造价等 多方面因素。同时,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和舒适度,还需要 进行排风、排水、照明等方面的设计。
天桥设计
总结词
天桥设计是在交叉口上方设置人行天桥或车行天桥,通 过将行人与车辆分流至不同高度的道路,避免交通冲突 。
详细描述
天桥设计需要考虑天桥的承载能力、通行宽度、坡度等 方面的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天桥的美观性和与周围环 境的协调性。在车流量较大的交叉口,还需要设置相应 的梯道或电梯等设施,方便行人与车辆的通行。
依据道路等级
不同等级的道路,其车道 宽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 说,等级越高的道路,车 道宽度越宽。
车道数目的确定
根据交通流量
根据不同方向的车流量和道路设 计通行能力来确定车道的数目, 以满足交通需求和提高通行效率
交叉口渠化理论与渠化方案设计
交通事故率
对比渠化方案实施前后交叉口的交通事故率, 评估渠化方案的安全效果。
交通延误
通过调查车辆在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间,评 估渠化方案对交通流畅度的影响。
驾驶员与行人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驾驶员和行人对 于渠化方案的评价和满意度。
渠化效果的评估实例
以某城市某繁忙交叉口为例,通过实 施渠化方案,交通流量明显增加,且 车速明显提高,交通事故率也有所下 降。
案例二
某市一T型路口,通过设置左转待转区,提高了左转车流的通过效 率,减少了拥堵。
案例三
某市一大型立交桥,采用分层设计,将不同方向的车流分层行驶,减 少了车辆交织和冲突,提高了交通流畅性。
04 渠化方案实施与效果评估
渠化方案的实施
A
方案制定
根据交叉口的交通流量、车流方向、道路宽度 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渠化方案。
大型交叉口的车流量和人流较大,需 要进行渠化交通设计以提高通行效率 和安全性。
如学校、医院等场所,需要进行渠化 交通设计以满足特殊需求。
适用于交通繁忙的地区
在交通繁忙的地区,车辆和行人的流 量都很大,需要进行渠化交通设计以 缓解交通压力。
03
渠化方案设计
交叉口渠化的基本原则
安全原则
渠化设计应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避免冲 突和事故的发生。
在另一个交叉口,通过优化渠化方案 ,成功减少了交通延误时间,提高了 交通流畅度,得到了驾驶员和行人的 一致好评。
05
结论与展望
交叉口渠化的效果与影响
减少交通拥堵
提高交通安全
通过合理的渠化设计,能够有效地引导车 流,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等待时间和延误 ,从而降低交通拥堵程度。
渠化设计能够明确车辆的行驶轨迹和路权 ,减少车辆冲突和交通事故的风险,提高 交通安全水平。
交叉口交通渠化
交叉口交通渠化简介交叉口交通渠化是指对交叉口的交通流进行引导和控制,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布置交通信号灯、人行天桥、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引导交通流按照规定的通行方向和交通信号进行有序通行。
本文将介绍交叉口交通渠化的原理、方法以及优势。
原理交叉口交通渠化的原理是利用交通设施和交通规则对交叉口的交通流进行有序引导和控制,以减少交叉口的冲突和混乱。
通过合理布设交通信号灯,根据不同交通流的通行需求,合理安排红绿灯的间隔时间和绿灯时长,从而控制交通流的进出。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设施,分离行人和机动车的交通流,提升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
方法交叉口交通渠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信号灯控制对于高峰时段交通流较大的交叉口,可以设置交通信号灯进行控制。
通过合理设置信号灯的间隔时间和绿灯时长,根据不同交通流的通行需求,引导交通流有序通行。
比如,可以设置左转、直行和右转三个方向的信号灯,根据交通流量的分布和需求,根据不同时段进行优化调整。
2. 交通标志标线通过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对交叉口的交通流进行引导和提醒。
例如,可以设置转向箭头标线,明确指示车辆的行驶方向。
同时,还可以设置交通禁止标志,限制某些车辆或行人通行,确保交叉口通行的安全性。
3. 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交叉口交通渠化还可以通过设置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将行人的交通流与机动车的交通流分离开来。
这样可以提高行人的安全性,减少交叉口的交通冲突。
4. 其他交通设施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设置其他交通设施,如交通导向牌、交通岛等,进行交通流的引导和控制。
根据交通流的分布和需求,合理布置这些交通设施,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优势交叉口交通渠化在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和安全性方面有以下优势:1. 降低交通事故率通过合理布设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等,引导交通流有序通行,减少交叉口的交通冲突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率。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要点及实例分析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要点及实例分析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为城市交通网络的节点,合理进行渠化设计,对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要点进行全面阐述,并举例分析渠化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城市道路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标签】进口道;导流岛;交通管制1 概述平面交叉口是各向车流、人流交汇、转换方向的地方,交通冲突较多,极易引起交通拥堵及引发交通事故。
同时,车辆在通过交叉口时,由于受到交通信号灯的影响,车辆在交口增加了延误时间,相同的车道数交叉口通行能力就会比路段低。
而合理进行路口交通组织,对交叉口进行渠化设计是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和减少交通事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渠化交通是指在交通管理上采用交通信号灯控制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在交通空间上通过拓宽入口车道、增加入口车道数量、设置交通岛、施划交通标线等,实现人车分流,引导或强制不同流向的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 交叉口渠化设计要点2.1 进口道设计信号控制交叉口应根据交通流量、流向确定进口道车道数。
进口道车道数应大于上游路段的车道数,以保证进口道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有条件时宜分设各流向的专用车道,并应满足交通量所需的车道数要求。
2.1.1 进口道车道宽度进口道每条车道的宽度可较路段上略窄。
平面交叉口一条进口车道的宽度宜为3.25m,困难情况下最小宽度可取3.0m;当改建交叉口用地受到限制时,一条进口车道的宽度可取2.80m。
车道过宽,车道内可平行行驶2台车,交通流不稳定。
车道过窄时,相邻车道间的车辆相互影响,车速较低,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
2.1.2 专用车道设计进口道展宽段应尽可能为左转、直行和右转车辆分车道行驶创造条件,特别是设置有专用箭头灯时,必须设置相应的专用车道。
当高峰15min内每信号周期左转车平均流量达2辆时,宜设左转专用车道。
当右转交通为主流交通,或者横过人行道的行人或非机动车非常多,右转车也非常多时,应设置右转专用车道。
汪怀毅版《交通管理与控制》整理
在进行交通管理与控制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四大原则:(1)交通分离原则交通分离是指采用科学交通管理手段,对各种交通形态在时间上或空间上进行分离,以解决混行交通,达到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的目的。
(2)交通连续原则交通连续是指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和交通工程之间的有机合理联系,尽量保持交通的畅通性与不间断性,从而使各个交通参与者在交通活动中尽可能的迅速、便利、经济。
(3)交通流量均分原则交通流量均分是指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对交通流进行科学的调节、疏导,实现交通流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衡分布,简称交通分流。
(4)交通总量消减原则交通总量消减是指在保证交通参与者的合法交通权利的前提下,采取各种管制措施,减少交通参与者的数量或消减所有交通参与者占用道路的时间与占用道路的面积之乘积的总和。
当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道路交通缺乏系统建设(2)交通管理及交通安全设施极少(3)混合交通流十分严重(4)不重视城市交通的综3.1平面交叉口相关基本概念及其交通管理原则平面交叉口(以下简称交叉口)是道路网中通行能力的“隘路”和交通事故的“多发源”。
由于机非干扰、信号灯控制等影响,交叉口每条车道的通行能力约等于路段的30%~40%,为使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匹配,充分发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同时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应对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
其基本思路是:减少冲突点数量,使冲突减少到最小限度,分化冲突点,给予主要车流优先权。
优化信号灯相位配置,增加交叉口车道数,减少机非干扰,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增设护栏、导流岛等交通渠化设施等,这些都是交叉口的交通管理的必要手段。
3.1.1平面交叉口相关基本概念1.视距三角形无控制交叉口通常没有明确的停车线,当车辆到达交叉口时,驾驶员将在距冲突点一定距离处做出决策:减速让行或直接通过。
驾驶员所做出的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叉口上的视距,故无控制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是靠交叉口上良好的视距来保证的。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方法分析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方法分析在交通拥堵区域,由于人流量、车流量较大、可拓宽余地小、车流运行状况复杂等因素,交通渠化设计的难度较大。
本文针对交通拥堵区域的交通运行特性,对平面交叉口展宽处理和交通岛设置具体内容和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交通拥堵区域交叉口交通岛设置方法对于拥堵区域的交叉口,交通岛的设置能较大地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交通岛的设置能缩窄交叉口的面积、缩短行人过街的距离、分流右转车流等方面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交通岛应设在行车轨迹最少通过的位置,布置交通岛应使行车自然方便,各交通岛的面积不宜太小。
交通岛上的绿化必须醒目,高度应适中,以保证司机视野开阔,并应考虑其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根据交通岛的功能以及布置位置,可分为分车岛(分隔带)、中心岛、方向岛和安全岛。
设置交通岛或画线标志(阴影岛)使交通流分开成为隔离行车。
交通岛的标示及端部处理:交通岛根据其大小、位置和用途可以采用缘石、路面标线和路面边缘标示等方式來凸显边界。
交通岛的端部应醒目明了,并在外形上能诱导车辆前进方向。
以下分别以方向岛和安全岛为例,对该两类的交通岛的设置进行分析说明。
1.1方向岛方向岛大多设置在车行道的死点上,用以引导不同方向的车流,限制行车路线和减少车流的冲突,主要是由大多数车流行驶轨迹所形成的无交通路面。
根据我国的城市建设经验,采用集中的大岛比混乱分散的小岛为好。
方向岛一般采用缘石围成高于路面的实体岛,当岛面窄小时,可采用路面标线表示的隐形岛。
方向岛的边缘线形为直线与圆曲线的组合,其端部最小圆曲线半径为0.5m。
利用布置的方向岛,可以限制行车方向,也能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达到优化交通组织减少事故的目的。
1.2安全岛。
若平面交叉口过街行人较多,且过街距离较长,则应设置安全岛,以确保行人安全。
人行横道的长度如果超过行人在红灯时间所走的距离(一般15~20m),也需要在道路上设置安全岛(行人过街驻留岛)。
二、交通拥堵区域交叉口展宽处理方法交叉口展宽是通过增加交叉口的进口道车道数,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缓解交通拥堵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平面交叉口主要渠化措施
通过合理划分车道、设置导向线和优化信 号灯配时等手段,提高平面交叉口的通行 效率,减少交通延误。
灵活性原则
人性化原则
渠化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 交通流量的变化和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
充分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出行需求,提 供安全、便捷的过街设施和通行环境。
03
常规渠化措施
车道功能划分
1 2
适用场景
适用于交通量较大、交通组成较复杂的交叉口,尤其是有大量左转或右转车流 的交叉口。
交叉口拓宽
优点 • 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 有助于实现交通流的均衡分布,降低事故风险。
交叉口拓宽
缺点 • 需要占用较多土地资源。
• 可能增加行人过街距离和过街时间。
环形交叉口
定义
环形交叉口,又称环岛,是一种使车辆连续环绕中心岛单向行驶、通过交织路段 完成左转弯的平面交叉口。
风险。
导向岛
在交叉口设置导向岛,为行人提供 安全的过街通道,同时可以作为交 通流的导向设施。
安全岛
在安全岛上设置交通信号灯等交通 管理设施,为行人过街提供安全的 等待区域。
04
非常规渠化措施
交叉口拓宽
定义
交叉口拓宽是指在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处,通过增加车道数或拓宽进口道宽度, 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类型
根据交通流量、道路等级和功能 需求,平面交叉口可分为多种类 型,如十字形、T字形、X字形、 Y字形等。
平面交叉口的重要性
01
02
03
交通流畅
平面交叉口是道路交通的 关键节点,其设计合理与 否直接影响到交通的流畅 度和效率。
安全保障
合理的平面交叉口设计能 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提高道路的通行安全性。
平面交叉口主要渠化措施
措施十:左转车流的交通组织
措施十:左转车流的交通组织
图2 立交平交做叉信口号左灯转禁弯左形路式口左转弯流向
措施十:左转车流的交通组织
( c )街街 坊坊绕绕行 行
措施十:左转车流的交通组织
措施十:左转车流的交通组织
图2 立交平交做叉信口号左灯转禁弯左形路式口左转弯流向
措施十:左转车流的交通组织
回顾知识点
回顾知识点
回顾知识点
复问
交叉口空间渠化的重点是
。
控制冲突点的位置
信号相位渠化的重点是
。
控制冲突点上冲突现象的发生。
复问
平面交叉口渠化是指在交叉口功能区内运
用
、和
以及局部展
宽进口道等多种措施,对交通流进行分流
和导向设计。
交通标志、标线、实体设施
组织渠化交通对解决
的复杂交通
问题尤为有效。
采取渠化措施之前
采取渠化措施之后
措施六:分车道转弯
措施七: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
采取渠化措施之前
采取渠化措施之后
措施七: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
措施八:设置转弯候驶车道 或区域
措施九:非机动车渠化
措施十:左转车流的交通组织
信(号a ) 灯色 灯管管制制
措施十:左转车流的交通组织
环( b形) 环交形 通交 通
信号灯控制交叉口
1、先直行掉头再右转方式
远引交叉口左转弯形式
措施十:左转车流的交通组织
A
远引交叉口左转弯形式
措施十:左转车流的交通组织
措施十:左转车流的交通组织
畸形交叉口
措施一:交叉口功能区拓宽
措施一:交叉口功能区拓宽
主路 次 路
交叉口功能区
城市交叉口类型和信号控制方式
1.1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和控制方式平面交叉口按交通管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无控制交叉口、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等几种类型。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取决于道路网的规划和周围建筑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常见的形式有“十”字形,“T”字形及其演变而来的X形、Y形、错位、多路交叉等。
这些交叉口在平面上的几何图形,由规划道路网和街坊建筑的形状所决定,一般不易改变。
但在具体设计中,常因交通量、交通性质以及不同的交通组织形式,把交叉口设计成各具交通特点的形式,可归纳为加铺转角式,分道转角式,扩宽路口式和环形交叉四类。
1.1.1交叉口的形式平面交叉口的形式设计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投资和使用价值;所以应切合实际地考虑远期的需要和近期的可能两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方案。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取决于道路网的规划和周围建筑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
T形平面交叉口:T形交叉口是指交角为75~105的三路相交。
T形交叉口适用于主次道路的交叉;主要道路应设在直行方向。
如图1所示。
图1 T形平面交叉口Y形平面交叉口:Y形交叉口为三路相交直行方向的交角小于75或大于105的交叉口;Y形交叉口在交角较小的时候交通不利;而且锐角街口处的视线条件不好。
如图2所示。
图2 Y形平面交叉口十字形平面交叉口:四条道路相交交叉口;交角为75~105。
十字形交叉口形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街角建筑易于处理;使用范围广;是最基本的交叉口形式。
如图3所示。
图3 十字形平面交叉口简易十字交叉口:设计车速不高;交通量不大的三四公路或一般城市道路相交的十字交叉;可采用简易十字交叉。
设附加车道的十字交叉口: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为80km/h;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或三四级公路且转弯交通量不大的十字交叉口。
如图4所示。
图4 设附加车道的十字交叉口渠化十字交叉口:主要公路为四车道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80km/h的双车道公路;或虽然设计速度为60km/h;但属区域干线的双车道公路;可采用渠化十字交叉。
交叉口渠化及交通信号控制
2013-8-7
导流岛除了起到引诱、分离交通流的作用,还可以兼作 安全岛和分车带。导流岛的大小必须保证司机能够清楚地确 认其存在和易于识别。 导流岛一般用路缘石在路面上围起来,特殊情况下可以 采用路面交通标志线代替,或者用有色路面来区分,其实施 方法按照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QB 57681999) 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当在导流岛内要设置信号、照明以及 标志牌等设施或兼作行人安全岛时,必须用路缘石构造。 7.诱导线的设计 左转交通对交通的流畅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 与对向直行车辆之间的冲突。因此,为了明确交叉口内左转 车辆的行驶和等待位置,以及交通流在交叉口内曲线行驶的 方向,宜采用诱导线来诱导车辆。 设置的诱导线过多将会引起交叉口内的混乱,因此设
2013518点控方式?定周期控制?交通感应控制?行人信号控制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的种类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的种类线控方式绿波控制?定周期控制?交通感应控制面控方式?定时式脱机操作控制?感应式联机操作控制20135182点控方式点控方式适用于相邻信号机间距较远线控无多大效果时或者因各相位交通需求变动显著其交叉口的周期长和绿信比的独立控制比线控更有效的情况
2013-8-7
道路上的车辆交通,控制车辆进入交叉口的次序。1868年, 在英国伦敦Westminter的街口出现了最早的交通信号灯,不 同于现在的三色信号灯,它只有红绿两种颜色。 - 1926年,英国人在Wolverhampton安设了第一座自动交通 信号机。 - 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研究控制范围较大的信 号联动协调控制系统,建立模拟各交叉口交通流状况的数学 模型,以解决信号配时的优化问题。 3.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的种类与功能 1)控制方式的种类 信号控制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其分类也有很多种。在此 考虑选择控制方式的方便性,将信号控制分为点控、线控和 面控。点控指独立控制各信号机,线控指同时控制沿道路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大通行能力, 提高通行效率 减少交通事故
美化城市环境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目的
2020/11/15
与者行为的随意性较大,相当一部分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淡 薄,导致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极易发生。将机动车、非 机动车及行人通过渠化分流后,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从而 分隔冲突点、分离交通流、控制冲突时的交通流线角度,交 通行为有了导向,将极大地减少交通违章和事故。 3)美化城市环境 交叉口空气质量是交叉口渠化设计环境效益分析的重要指 标之一。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交叉口延误对于交叉口周边 区域空气质量影响较大。因此改善交叉口交通组织,减少车 辆排队和延误,对于改善汽车排放污染具有明显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压缩交叉口内不必要的路面铺装,为主要交 通流向提拱优先通行条件。
面的各种岛状构造物,或利用路面漆刷成不同颜色,或利用 护栏、分隔带、隔离墩及其他设施和方法,对行人与各种不 同车型、不同方向、不同速度及不同运动状态的交通流进行 引导、隔离和管制,使交通实体像渠内水流一样顺着一定的 方向和线路,互不干扰地安全而有序运行,以达到分离和控 制交通流的目的。
交叉口渠化设计投资少、见效快,对于提高道路网运输效 率有明显的效果。
2020/11/15
2)符合规范 渠化的一切措施如设岛、画线、建立各种标志,均应按国
家有关规范的规定,其位置、颜色、尺寸大小、形状及高度 等均应严格依据规范或标准的规定进行,不能随意变更和改 动。 3)有利安全 不同车种、不同流向、不同速度的交通流应尽可能采用划 线或设置隔离墩(柱)或设岛的方法,使其分道行驶,以减少 相互干扰或碰撞,以利于行车安全。 4)方便直接 渠化时划线、设岛均应尽可能使行人和车辆的路线方便、 直接、自然,可以最短时间或最短路程通过;切忌迂回、逆
2020/11/15
也不过多占用土地。 8)位置合理
各种交通岛的位置应设置在没有车流通过(或者通过比较 少)的死点处,既不妨碍交通,又能限制车辆的活动范围, 减少冲突区。 9)简单明了,切忌复杂
渠化交叉口的设计方案应力求简单明了,避免过于复杂的 方案,以利于交通组织。 渠化设计的方法应根据交通工程原理和汽车行驶性能予以 认真考虑,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分清主次道路、保证主要流向畅行
对主次干道相交的交叉口,渠化时次要道路可以弯曲或适 当迁就主干路,保证主要流向的通行畅通。
2020/11/15
②保护转弯车流 在不同方向交通流之间设置分隔带以防止可能的车流冲突 并保护转弯车辆和横向行驶车辆。对大量的转弯车流应优先 考虑,提供方便。 右转车辆比例比较大的交叉口,如有可能应设置右转车道。 通常设置右转车道的方法是拓宽进口。
2020/11/15
3.交叉口渠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交叉口渠化设计时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涉及人的交
通特性、车辆交通特性、相交路段交通特性、交叉口交通特 性、交通设施状况、工程费用与效益、渠化的社会环境特性 等方面。
2020/11/15
2020/11/15
2020/11/15
2020/11/15
4.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原则 道路交叉口的渠化设计总的要求应有利于交通安全、提高 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减少延误和方便行车行人。综合起来 应该有如下八条原则:
1)简单易懂 进行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尽量使交叉口简单、明 确。也就是说,“十字形”和“T形”交叉口问题最少,是 最理想的形状。所以在进行交叉口渠化设计的过程中,首先 要将交叉口的形状尽量设计成接近“十字形”或“T形”; 其次,为使车辆以一定轨迹通过交叉口,要明确地设计交叉 口连接部 和交叉口内部的几何结构以及路面标线。使驾驶员 及行人等道路使用者容易理解交叉口设计的意图。
③调整车道宽度 渠化交叉口车辆的宽度,应以保证最大外形尺寸的车辆能 顺利地实现转弯运行,不受阻碍亦不致过分降低车速,但亦 不宜过宽,造成可以两车并行的假象。
④标线明确 车道线、停止线、转弯箭头,都应保持清除明确,模糊时 应及时更新。
2020/11/15
上述基本要求、使用原则和布置方法应根据交叉口的道路交通、 环境等具体条件灵活运用,切忌生搬硬套。应根据就具体条件, 适当变动,但在任何时候,都应保证交叉口行车和行人的安全 和畅通。 交叉口渠化设计示意见表1。目的
1)增大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道路 通行效率
道路实行渠化后,影响人、车通 行的因素将减少,机动车之间、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之间的 相互影响将减弱,通行能力加大, 交通更为通畅。
2)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机动 车、非机动车及行人在狭小的路 面混行时,交通参与者行为的随 意性较大,相当一部分交通参
2020/11/15
向、急转或有可能引起碰撞的尖锐角度。 5)保证视距
平面交叉口渠化应充分保证各方向各车道的车辆和行人的 视距,交叉口附近的所有绿化栽植和街道上的公用市政设施 均应以不阻挡视线、不妨碍视线为原则,凡是妨碍视线的建 筑物或绿化均应拆除或砍伐以确保行车视距要求。 6)美观醒目 交通岛的路缘石必须醒目、美观、高度一般不超过12~ 15cm,因为过高的岛状物对司机会产生心理 压力,过低了 有没有约束作用,同时还要鲜明清晰,使人有没的感觉。 7) 便于认识 平面交叉口的渠化方案要尽可能的简单明确,一般采用比 较集中的大岛。一般来说在5~7m2之间,既能一目了然,
2020/11/15
一.交叉口的渠化设计
•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概念 •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目的 • 交叉口渠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原则 • 平面交叉口的拓宽渠化 • 导流岛的设计 • 诱导线的设计
一.交叉口的渠化设计
1.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概念 道路交通渠化就是在道路上用交通标志、标线或用高出路
道路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渠化及交通信号控制
09级道桥一班 李颜
概述
交叉口是道路网的瓶颈,60%的交通事故发生 在交叉口及其附近,多数交通阻塞现象也发生在交 叉口附近。所以,如何规划、设计、运用交叉口, 对于道路交通的畅通、安全极为重要。
交叉口渠化就是针对与交叉口相关的各种问题, 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改善交叉口的性能。交叉口必要 的、合理的信号控制对于提高路口通行能力、保障 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