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习作一》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习作1》教师教案

五年级上册《习作1》教师教案。
导语:教师教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篇文章将围绕五年级上册的《习作1》教学内容展开,为大家详细介绍该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1.了解习作的定义以及各种习作形式的特点。
2.提高学生初步写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通过阅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习作的概念以及各种习作形式。
2.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2.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思路。
四、教学方法1.以情境教学为主,并注重引导性教学。
2.以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为主要形式,通过学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通过阅读与写作任务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课内外知识的结合。
五、教学步骤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1.课前预习(10min)在课前,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进行一些预习,例如预读一下课文,提前理解课程内容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
2.教学重点和难点讲解(20min)在讲解时,老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概念,进一步了解各种习作形式的特点,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3.课堂互动和小组活动(40min)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
通过小组活动和课堂互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4.课后巩固和评价(10min)在课堂结束之前,老师可以总结一下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思维方式。
通过适当的点拨和指导,探究学生的改进方向,为下一次课程的教学做好有益的准备工作。
六、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学科表现和学习进度。
通过适当的评价和反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活动,同时为下一次教学提供重要参考。
五年级上册《习作1》板书教案

五年级上册《习作1》板书教案:
1.主题概括:阅读全文,归纳出文章主题,概括文字句,呈现在黑板上。
主题概括要准确简洁,能启发学生读懂文章主旨。
2.人物关系:通过三个人物之间的行为和事迹,学生应掌握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板书呈现。
这个步骤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关系。
3.时代背景:引用文中的一些描述,制造背景环境的气氛,板书展示出队伍的辉煌与进步。
通过时代的背景,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历史文化知识。
4.段落大意:根据全文的段落编排,将每个段落的大意简述出来,在黑板上呈现。
学生通过这一方法能够理清文章段落的发展及主要信息。
5.描写技巧:结合全文,呈现出作者运用的描写技巧,如比喻、双关语等,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表述中的深层含义与想法。
6.感悟与应用:以文章主题结合教学实践,引发学生对于当下学习生活的感悟,并以此为起点进行拓展式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新精神。
设计好的板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通过板书的呈现,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美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最终达到认真读书,认真写作的目的。
五年级上册《习作1》教学设计教案

五年级上册《习作1》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内容的概述《习作1》是五年级上册教育部出版的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习作,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写议论文。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文章大意与主旨,分析论点和论据,认识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论证和论点相关的表达及词语运用等。
二、教学目标的细化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习作1》的议论文,让学生了解自信的重要性和取得自信的方法,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掌握有关议论文的语言表达及词语运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受表达的能力,让其在阅读中理解内容,思维明晰,在写作中能够准确表达个人观点和见解,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议论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以及勇于表达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和方法1.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议论文写作的程度,把握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分析问题所在,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应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讲授、讨论、演示等多种方式,包括小组讨论、展台演讲、写作实践等,通过多层次、多方面地提升学习效果。
3.模范教学和课例研究:引导学生观摩和分析优秀的议论文,比如“青春就是自信”、“自信源于仁爱”等,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有关自信的例子和身边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1.向学生介绍议论文写作的定义和要素,并结合语文教材中相关习作的内容讲解,为学生打好写议论文的基础。
2.让学生了解如何认真阅读一篇议论文,理解文章中的思路和结构,并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主旨。
3.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和论据,识别出写作中的一些关键易错点,直接触碰到文章的重点,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度和写作能力。
4.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典型问题,如为什么会有自卑情绪、如何克服自卑、自信的来源、自信与成功的关系等,引导学生自由发挥,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5.通过多种方式展开习作,比如让学生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写一篇自己的议论文,或者根据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写一篇具有亲身感受的自信篇章等,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和技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课文《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的内容,把握文中表达的情感;2.能运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和表达自己心爱的物品,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感受;3.能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时,表达自己对他人作品的认可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理解并各抒己见《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2.能描述并表达自己对心爱之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心爱之物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课文《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2.教学投影仪;3.班级学生作品;4.黑板、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所写的“我的心爱之物”,并请几位同学上前展示作品,其他同学需要注意观察。
2. 阅读课文《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10分钟)老师播放课文音频,学生跟随阅读,师生共同分析课文中作者对自己心爱之物的情感表达。
3. 学生展示作品(1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依次展示自己心爱之物的作品,其他同学需要认真观察,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想及赞美之词。
4. 表达情感(10分钟)老师指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心爱之物,表达对作品的情感和感受。
5. 小组讨论(15分钟)老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相互交流讨论自己心爱之物的特点,并讨论对他人作品的认可和欣赏之处。
6. 完成习作《我的心爱之物》(2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完成自己的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并互相交流、修改。
六、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强调对他人作品的尊重和欣赏。
七、课后作业写一篇《我的心爱之物》作文,展示自己对心爱之物的热爱之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活动,希望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并表达自己对心爱之物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习作1》教学设计

一、《习作1》教学设计
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会观察自然,描绘景物特点;2.运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修辞手法,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具体涉及以下习作练习:以“秋天的树叶”为主题,进行观察和描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秋天树叶的喜爱和赞美。教学过程中,将结合课本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今天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让我感到欣慰。他们能够理解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我也意识到,要想让学生们在写作中真正做到灵活运用,还需在课后多加练习和指导。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观察自然景物,特别是秋天树叶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描绘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我们的赞美。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技能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观察力的培养: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自然景物,捕捉其特点,如秋天的树叶的颜色、形状、纹理等,以便于在作文中进行生动描绘。
举例:通过课本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树叶从绿色变为金黄色的过程,以及不同树种树叶的形状差异。
(2)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表达对秋天树叶的赞美之情。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提升观察力与感受力,能够细致观察自然景物,捕捉其特征,形成个性化表达;2.培养审美情趣,通过描绘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爱护与赞美之情;3.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艺术表现力;4.发展思维能力,通过观察、思考、创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这些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五年级上册《习作1》学生教案

五年级上册《习作1》学生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要素;2.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并能够正确使用词语和语法;3.能够组织句子和段落,写出逻辑清晰的文章;4.发挥创造力,书写个人的观点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1.文章的组成要素和基本结构;2.在写作过程中如何合理运用语言、词汇和语法;3.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掌握与实践。
三、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谈论某个有趣的话题或者播放视频来吸引整个班级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有参与的热情。
2.讲解文章组成要素和基本结构老师会引导学生一起探讨简单的文章是怎样组成的。
学生们将学习到关于句子和段落的结合方式以此将创造性表达和逻辑结构进行融合。
3.探究语言、词汇和语法运用接下来,老师会带领学生们进入如何运用语言、词汇和语法的学习。
老师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词汇表,让他们在作文中使用并学习这些单词和短语。
4.教授写作技巧和方法在本节课中,老师会教授学生写作技巧的各个方面,包括如何选择一项主题、如何组合各种要素、如何运用支撑性证据等等。
5.作文指导和反馈学生们将会完成一篇短文作业,老师会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指导和反馈,指导他们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叙述能力。
四、教学效果的评估老师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评估学生的作文效果:1.老师在课堂上会对每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评估,并在作业上写下个人反馈意见;2.学习者在提交作业的同时,会受到一份教师的反馈,帮助他们分析作品的优缺点;3.ESIM(能力评估和迭代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已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估,更好地跟进教学效果。
五、总结《习作1》的教学主要集中在文章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上。
学生通过这次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使他们有能力写出优秀的短篇作品。
五年级上册《习作1》学生教案的指导可以有效帮助孩子们学习写作,并在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才华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1》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1》教学设计习作1教学提示这是一篇写人的习作,要求我们选择生活中真实可感的小事来表现师生之间的真情。
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出示图片):见过这幅画吗?在哪儿见过的?能说说这幅图画的所表现的内容吗?是的,这是《师恩难忘》这篇文章的插图。
我们知道,《师恩难忘》这篇文章写了田老师上课的情景。
田老师是一位口才、文笔都很好的老师,他上课的时候,总是把课文编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这让刘绍棠先生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于是,他用了朴实的语言和典型的事例,为40年前的田老师画了像。
我们读了之后,也有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
(出示图片):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画,从这幅图当中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是的,看到这幅温馨的画面,你们的眼前或许会浮现出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你们的心头或许会涌上一件件难忘的事情:比如,一次倾心的谈话、一句难忘的鼓励、一束深情的目光……是啊,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多少智慧和汗水。
他们似春蚕、像蜡烛,默默地奉献着、燃烧着……同学们,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你们想不想像刘绍棠先生这样来给你熟悉的一位老师画画像,以此来表达你对他(她)的尊敬和感激呢?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特殊的画画比赛,用我们心中的那些往事,借我们手中的那枝生花妙笔,来画一画教过你的一位老师的形象。
我们要比一比,看谁“画”得最为细腻、动人。
(出示文字)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的这段话:这是本次习作的要求,也就是我们这次画像比赛的要求,这段话告诉我们这次画像要注意以下两点:1.从要求来看,这是一篇写人的习作,是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老师画像。
2.写人离不开写事,要通过一两件事情来表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也可以写他在某些方面的特点,如外貌、性格、教育方法等。
二、指导选材那么,我们给老师“画”像应该可以选择一些什么来画呢?《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已经给了我们一些启发了。
下面,我们再来读读一位同学写的《我的班主任》的片断:(出示)读了这个片断,你认为这位同学给他的班主任“画”的像画得怎么样?哪儿“画”得最传神?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冯老师的特点,你会用什么词语来概括呢?(提示:读例文,学选材)通过阅读交流,我们发现,这位同学写的《我的班主任》与刘绍棠先生写的《师恩难忘》一样,都是选择了与老师相处过程中的一些平平常常的、非常细小的事情来写的,不过,这位同学所写的这件事,比刘绍棠写的田老师讲课的事还要小,还要平常,但却非常细腻、感人。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习作 1 我的心爱之物》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习作 1 我的心爱之物》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心爱之物的特点和意义;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生动的语言展现物品的魅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己心爱之物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掌握《习作 1 我的心爱之物》的基本内容;2.培养学生描写物品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心爱之物的认识和感悟。
三、教学内容1.学生将自己心爱之物的特点进行描述,展示对物品的热爱和情感;2.学生通过文字表达,展现出对心爱之物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准备学生用品;2.准备相关的图片和教具;3.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素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课前准备的图片或者教具引出话题,让学生展示自己心爱之物。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和特点。
第二步:学习习作内容1.请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阅读习作内容,理解文章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2.分析习作中的描写技巧和句式,并引导学生加以模仿。
第三步:实践与巩固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心爱之物,尝试用类似的方式进行描写练习。
2.引导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描写作品,互相学习。
第四步:总结与展示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鼓励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心爱之物的热爱和感悟。
2.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完善。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发现学生在描写自己心爱之物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和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注重师生互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七、作业1.要求学生完成《习作 1 我的心爱之物》的描写作业;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作业的互评环节,提高作品的质量。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习作1 我的心爱之物》内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习作一》教学设计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习作一》教学设计1、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2、习作时,尝试运用在阅读中领悟到的写作方法,如设问、反问、比喻、举例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学习描写人物心理活动,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
3、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1、在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及口语交际课上,认真开展好采访、交流、辩论、讲故事等活动。
2、编写三种题目的写作点拨要点、例文等,打印若干份。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窃读记》中的林海音、《我的长生果》中的叶文玲,这些作家们童年时读书的经历令人回味无穷;苗苗与北大著名学者季羡林爷爷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受益无穷。
这一两周里,我们围绕着读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这节课,就让我们也拿起手中的笔,在笔端记录下你与树之间难以忘怀的故事,记录下你对阅读的不凡见解吧。
1、阅读提示,选择题目: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根据自己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这节课,请大家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确定好自己的写作范围和题目。
2、小黑板或者幻灯出示:⑴ 读书故事或体会。
⑵ 采访记录。
⑶ 记一次辩论或对开卷是否有益的看法。
二、分别指导,构思文章把三种题目的点拨要点分发给做出不同选择的学生,然后独立阅读,并酝酿自己的写作思路。
有疑惑者与老师交流探讨:1、读书故事或体会:点拨要点:⑴ 记录你和书的故事和体会时,别忘了像林海音那样,把你的心理活动真实、细致地描写出来哟。
⑵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在富有真情实感的基础上,你的习作构思和落笔算得上别出心裁吗?⑶ 谈自己的读书体会时,不妨选用一些读书名言,为文章锦上添花。
2、参考题目:《骗来的书》、《我落入了书的陷阱》、《买书》、《最珍贵的礼物》、《恨书》、《书伴我成长》、《我与书邀游》、《都是因为我喜欢这本书》例文:我与书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五年级上册《习作1》授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习作1》授课教案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精简有效的写作方式
2.掌握措辞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了解叙事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二、教学重点
1.何运用精简有效的写作方式
2.掌握措辞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运用不同的形式与结构完成叙事表达
2.根据自身情感及经验进行叙事创作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使用“快乐句子”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
2)介绍今天的主题:掌握叙事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二、呈现
1)通过分组让学生用60个字完成事件的总结
2)讲解叙事写作的形式和结构原则,及大众喜爱的叙事写作模式三、锻炼
1)如何运用措辞的技巧提高叙事写作水平
2)不同的形式与结构的叙事表达
四、巩固与拓展
1)通过阅读相关材料,探究叙事写作更深层次的规律和技巧
2)通过较难的例子锻炼并拓展学生写作的能力
五、作业
1)让学生在家中记录一天的经历,并用100个字进行叙述
2)让学生自主完成下一个阅读故事的互评工作
六、教学效果评估
1)通过分组讨论和互评,检验学生在思考、表达和创造方面的成果
2)对整堂课程的内容、难度、方法和效果进行充分评估和反思
七、教学资源
1)教材、课件、教案和参考书
2)小组及团体合作形式丰富化的教学资源
八、教学成果
1)学生掌握了叙事写作的方法及技巧
2)学生在措辞准确和写作结构上有了显著进步
3)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同步得到提升
以上教案由某机构互联网自主撰写,如有雷同不是巧合。
五年级上册《习作1》课堂教案

五年级上册《习作1》课堂教案课堂教案一、课程背景写作是语文学科最核心的能力之一,也是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必须要掌握的必备技能之一。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材的选择及教学方法的实践是非常关键的,必须要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与规范引导。
为此,我们针对小学五年级上册,设计了一节名为《习作1》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最基础的写作知识与实践。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与要素;2.学会如何构思文案,并从不同角度全面考虑问题;3.能够流畅、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注意语言、结构与组织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内容1.文章结构与要素的讲解将文章分为导入、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然后详细讲解每个部分所要涵盖的内容与重点。
2.构思与细节训练要求学生对具体题材进行思考,并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同时,老师会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讲解如何从不同角度、层次深入挖掘问题。
3.写作技巧实战演练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了解重点难点,相互讨论探究表达方式,最终在思路、语言、组织等方面通过积极的实践,体验写作的乐趣和功效。
四、教学形式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现场演练等方式。
教师将通过示范进行引导,让学生们在完成该课程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自己写作的能力,从而获取更多的写作技能,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反馈与指导。
五、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学生们能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思路,从而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方面更加准确、清晰和地道。
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激情,提高其就文化、社会、自然科学等课外方面的内容进行阅读、思考和写作的能力。
六、总结五年级上册《习作1》课程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写作能力,明确写作目标。
在教学方法、教材选择、考核方法等方面,也要严格把控。
希望今后能够不断完善课程,为更多学生提供更好的写作培训服务。
五年级上册《习作1》作业教案

五年级上册《习作1》作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表达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2.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
3.帮助学生掌握准确、简洁、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内容
1.师生互动,介绍学生最喜欢的一本书。
2.阅读范例,了解如何撰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
3.作文讲解,指导学生如何写一篇具体、详细、有思想性的作文。
三、教学过程
1.教师与学生展开对话,了解他们最喜欢的一本书。
掌握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再结合实际情况展开作文讲解。
2.请学生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向全班同学介绍这本书,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主要情节、主人公、人
物性格等方面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
同时,老师也可以抛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自己的话题。
3.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例,并针对这些范例进行讲
解。
帮助学生从范例中掌握如何撰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
4.作文讲解阶段,教师初步指导学生写作流程。
首先要梳理
文章的主旨及论点;其次要进行内容分析,确保内容充实且有条理;最后要注重语言的精炼和准确。
教师可在此环节展开帮助学生进行批改和修改。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作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在作文讲解阶段,学生也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写作格式、论点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为今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教师在教案设计中,也注重了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兴趣。
五年级语文习作1的教案设计分析

本次教案设计分析的对象是五年级语文习作1。
我们将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维度进行分析和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准确运用写作技巧,写出简单的记叙文。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整合和表达等方法,准确地抓住文章的要点和主旨,发展自己的写作能力,增强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探究好奇、认真负责和团结协作,形成积极向上、良好的学习态度,发展自己的情感品质。
二、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五年级语文习作1主要是介绍记叙文写作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同时还包括了工作总结、游记、篇章等几种类型的记叙文写作。
2、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写作技巧,形成自己的写作思维和能力。
3、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抓住文章的要点和主旨,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增强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将学生放入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境中,通过具体生活案例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语文知识的内涵和要义。
2、任务型教学法: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深入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3、课堂探究法: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和发现语文知识的规律和要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思维能力。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文字和语言的含义和表现方式。
2、互动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3、讲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适度讲解相关概念和基本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内涵和要义。
五、教学过程及方法组合1、打牢基础: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认知,帮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通过示范和分析案例,让学生逐渐理解并形成自己的写作技巧。
2、多角度讲解:分析不同类型的记叙文特点和分析方法,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研讨等多种方式,深入探讨并加深理解掌握。
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一》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根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习重点和难点: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习过程:一、导入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活动,谈话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
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
吧你们的交流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了就一定会成为一篇佳作。
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吧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二、导学活动一:阅读提示,明确要求活动任务:学生默读提示,理出习作内容。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把活动一用课件呈现出来,并请一个小组读一读。
2.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示,思考问题。
3.小组讨论:把自主学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4.展示分享:小组代表全班展示分享。
5.梳理提升:教师引导梳理习作主题。
活动二:试写初稿,反复修改活动任务:试写初稿,反复修改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把活动二呈现出来。
2.自主学习:自己尝试写出初稿。
3.小组讨论: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作文,相互修改。
4.展示分享:小组探讨出习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全班分享。
5.梳理提升:师生梳理提升并板书。
活动三:欣赏佳作,共同赏评活动任务:欣赏佳作。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把活动三呈现出来。
2.自主学习:修改自己作文。
3.小组讨论:小组内互读作文。
4.展示分享:小组推选出优秀作文,全班分享。
5.梳理提升:教师引导推出班级优秀作文讲评。
三、导结课堂小结(略)。
小学五年级语文《习作一》教案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时控
学生活动
时控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
20
大胆想象
20
教
学
过
程
怎样的感慨.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教师适时点拨.
三、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四、小组评议,互改
20
小组互说.打开Biblioteka 路全班交◆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流,五、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20
作业
设计
完成习作
板书
设计
习作
二十年后回故乡
课后反思
同学们在课文中思乡之情体会比较到位。习作中语言运用有待加强。
建议
课时目标教学备课
四周四9月26日
教学内容
习作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具
投影
教学
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一》教学设计

学习名言分享:
1、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2、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
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高士其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4、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华罗庚
5、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
——高永祚
6、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
7、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
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高尔基
8、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
——陈景润。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1》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1》教学设计
习作1
教学要求
1.认真阅读例文《我的班主任》,领会作者怎样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描写得细腻感人的。
2.能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能自拟题目。
3.学会写好人物动作神态的要领,做到细腻感人。
教学重点
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
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1.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1. 自读例文,想一想:
(1)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习作1》教学设计6篇

《习作1》教学设计《习作1》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习作1》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习作1》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消除习作的神秘感,使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感到习作并不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习作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拥有放松的习作心态,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设计特色自主写作,抒写童真,表达童趣,放飞童心,体味快乐。
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升入三年级了。
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写作文这项新本领了。
与写话一样,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
其实,有好多同学上学期的写话,就已经是作文了。
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够写出非常精彩的作文来。
意图由学生熟知的写话引出习作,拉近学生与作文的距离,让学生对作文产生一种亲近感,产生写作的激情。
二、阅读例文,感受作文(一)阅读例文1.阅读《好阿姨》。
(1)自由读一读《好阿姨》,想一想,小作者笔下的阿姨“好”在哪里(2)交流、讨论。
(3)好阿姨是怎样给小作者留下“热情”的“好”印象的呢再仔细地读一读,与同桌讨论讨论。
(4)小结:小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有序地写下了自己去商店买牙膏时的见闻和感受,动作、语言的描写反映了阿姨热情待客的特点。
由此可见,作文是十分简单的,只要留心周围事物,就能写出作文来。
2.阅读《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1)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小作者有了神笔以后,他想做些什么(2)小结:小作者展开了想像的翅膀,写出了这篇生动有趣的作文,而且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的美好心愿。
由此可见,作文可以写自己的想像世界,只要大胆想像,也能写出精彩的作文来。
(二)畅谈感受读了《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这两篇作文之后,你对作文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意图这个教学环节旨在通过阅读例文,畅谈感受,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作文是简单的、自由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顺乎自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一》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的多姿多彩。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能按作业要求,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自己定题目。
教学重点: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变化细致描写。
抓住景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大自然赋于我们很多神奇与美妙,我们被那富有诗情画意的落日美景所惊讶,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天上云又是怎样的壮观与美丽。
2、板书:二八月看巧云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1、轻声读课文,完成练习。
(1)、《二八月,看巧云》写的是二八月的云在()和()两方面的特点。
(2)、作者在云的造型上重点描写的奇巧,又分()、
()、()三种情况来写的。
2、小结:结合“习作要点提示”,归纳写法。
(1)写景的时候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
(2)写作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三、细读例文,明确写法
1、仔细阅读例文,启发讨论。
小作者是怎样描写云的形状奇巧的?
2、学生同桌讨论、交流。
读了“习作要点提示”后,你明白了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明确写法。
小作者在云的造型上浓墨泼洒,重点描写了它形状的奇巧,而后作者又分三种情况来写: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鱼鳞云。
每一处都是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变化来写的。
●四、进行说写,运用写法
1、指导学生明确这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请同学们说说课前观察的情况。
3、组织学生分组填写下表:
名称形状色彩多云少云云厚
4、同桌练说,互相交流,相互提示。
5、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回辅导。
第二课时
学生写作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一、小结
1.小结此次习作的大致情况。
2.表扬此次习作写得好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3.表扬此次习作有进步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4.总结此次习作的主要问题。
●二、指导修改
1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并且出示讨论题:
(1)这一篇习作与刚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样解决?
(4)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修改?
1.组织交流。
2.提问:(1)从刚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启示?
(2)你觉得自己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
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见。
●三、尝试修改
教师巡视修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