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舟山的文化根基和底蕴
![海洋文化舟山的文化根基和底蕴](https://img.taocdn.com/s3/m/f6453ed5ad51f01dc281f135.png)
海洋文化,舟山的文化根基和底蕴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舟山晚报》作者:金涛海洋文化开发的悠久性据近几年舟山出土文物考证,远在七八千年前,舟山已有人居住。
另据《定海厅志》、《史记》、《越绝书》等记载,夏商时期舟山属越国东南境,春秋时称为“甬东”,舟山先民为古越族的海外分支,称之“东海外越”。
舟山迄今为止,虽无发现古代的木桨和独木舟,但从发掘的大量文物中,已有了若干鱼形器、波浪纹和网坠等海洋文物的出土,证实了舟山先民远在新石器时代已产生了海洋渔文化和船文化的萌芽和胚胎。
吴越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舟山洋山岛海域大捕石首鱼的史实,再一次证实了舟山海洋渔捞文化发端之悠久。
另据《山海经》中记载,“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
”这是古人用折射的手法来描绘古代的东海捕鱼氏族。
“翼即风帆”,说明在远古时代,舟山先民已掌握了张帆捕鱼的先进技术。
还有《山海经》中描绘的许多奇形怪状的海鱼,《海上三神山》的神话,即“方壶”、“瀛洲”、“蓬莱”以及《精卫填晦》、《鲲鹏之变》等海洋神话都与舟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外,记载中的徐福祖先徐偃王,千岁翁葛仙翁等海上名士都在舟山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
还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巨大影响的三大航海事件,即徐福渡海觅蓬莱,鉴真东渡扶桑和明朝郑和下西洋,其航路均经舟山海域。
海洋文化内容的丰富性舟山的海洋渔文化、船文化、龙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考古文化以及有关海洋的各类文学艺术,科技教育、体育、旅游等等,均属海洋文化的范畴;舟山的绘画、雕刻、书法、摄影、故事、小说、散文、诗词、电影、电视,渔歌、民谣、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民居建筑、日常用品、器皿家具、礼仪习俗等等,均可成为表现海洋文化内容的载体。
以上两点,为舟山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以海洋渔文化为例,舟山是中国著名的渔都,不论是渔的物质文化或是渔的精神文化,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独占鳌头。
舟山八大特色传统知识集锦(民俗篇)
![舟山八大特色传统知识集锦(民俗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4694b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7.png)
舟山八大特色传统知识集锦(民俗篇)经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舟山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且大多具有极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供了良好基础,但仍然有半数以上的传统知识保护空缺,急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下面介绍其中8项民俗特色传统知识。
一、普陀渔民画普陀渔民画是舟山渔民画的典型代表,是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传统美术,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它与古老的渔村乡风民俗和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浓厚的渊源,据有关史料记载,普陀区和舟山地区海洋渔船的船饰,最早于唐代随着海洋的出现应运而生,唐宋时期,这种船饰雕刻盛行,明清后期、清代及民国时期,随着大型船量的增多,渔船上的饰画,号字等也逐渐丰富。
经过当地渔民时代流传,这种粗犷、夸张的风格被传承,最终发展成为现代的《普陀渔民画》。
舟山渔民画除普陀渔民画外,还有定海渔民画,岱山渔民画,竦泗渔民画。
普陀渔民画由船饰画流传而来,因此,其主要内容也是表现和大海及大海相关的事物,既抽象却又不缺乏传统元素,如大海上的狂风巨浪、渔民和海洋生物的生死搏斗等造型夸张近乎怪诞,但是又结合了渔民的生活日常、民俗习惯的,赋予了作品民间气息。
普陀渔民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中独树一帜。
1.开发利用现状普陀渔民画作为普陀当代的民间美术以其艺术手段上的不真实和生活细节的真实,造型上夸张、随意和制作上的精致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认可。
多年来,普陀渔民画在保持艺术风格整体性的基础上,强调地域特色,力求多样性,创作了一批又一批渔民画新作,并多次在全国、省级以及国外展览上展出获奖。
舟山市普陀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还出版了《中国•普陀渔民画集》,2008年,普陀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2.惠益分享现状及可行性分析自1988年普陀渔民画首次走出国门,赴澳大利亚展出后,渔民画多次赴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等国展出,交流。
那些在写实基础上出现的现代主义作品和它夸张抽象的风格,被外国人称为“东方的毕加索”,提高了普陀渔民画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
论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内涵
![论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c07f2181d0d233d4b14e69f0.png)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人文科学版 ) � 第2 卷 � � � � � ( ) 设计 . 当然, 这是一个相互影响 , 相互联系的内涵整体, 其中精神性文化内涵是深层次核心, 决定了舟山海 洋文化名城的性质和功能, 制约着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个性 , 特点, 作用和发展方向, 也直接影响着文化 载体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及发展; 文化载体内涵承担着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功能, 体现了舟山海洋文化名 城的特质, 渗透着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精神性文化底蕴,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底蕴内涵的变化和发 展; 品牌形象内涵是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精美名片, 是对舟山海洋文化名城性质和特点的高度概括及形 象展现, 扩大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社会影响, 提高其美誉度, 增强市民的凝聚力, 这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巩 固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地位, 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
第
卷第 1 期
第 1 期 年 3 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浙� 江 海 洋 学 院 学 报( 人 文 科 学 版 )
论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内涵
柳和勇
� (浙江海洋学院 人文学院, 浙江 舟山 31 0 0 )
舟山海洋文化名城规划和建设也应具有当今时代的高度应体现时代发展趋势和要求以更加包容的文化态度来建设舟山市加强中外文化和科学交流不断提高舟山城市建设的现代科技含量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既满足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对舟山城市文化建设的要求同时又使舟山城市的结构功能和素质体现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的时代趋势成为具有浓厚现代时代气息的海洋文化名城赢得人们更多的赞誉
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态势
![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态势](https://img.taocdn.com/s3/m/30107301bed5b9f3f90f1c0e.png)
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态势海洋文化是人类在认识海洋、利用海洋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的、行为的和精神的文化,它是海域文明的标志,主要包括与海洋相关的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以及民俗习惯与旅游等等。
舟山群岛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历史文明,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文化。
舟山群岛区域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1390个。
依陆面洋的区位特点和星罗棋布的岛屿分布,对史前时期以来的舟山先民生活方式和海洋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决定了千百年来舟山的海洋开发以开发渔类资源为主,海洋经济以渔业经济为主的基本格局。
海洋文化也与海洋经济、渔业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以海为田”的传统海洋文化发展模式。
舟山海洋文化原属河姆渡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今天,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海洋经济的发展,给舟山的海洋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第一,舟山海洋文化由“以海为田”逐渐向“以海为途”转变。
近年来随着海洋水产资源的衰退,舟山群岛的深水港口资源优势逐渐被发现、被认识,并把港口商贸、港口运输作为舟山潜在的支柱产业,人们已经逐步将海洋看作是进行贸易、开辟市场、探索和认识世界的通道,“以海为途”的现代海洋文化观念逐步形成。
第二,舟山海洋文化由大陆内聚型逐渐向内外兼蓄型转变。
在历史上,舟山群岛与大陆进行文化交流是主要的形式,舟山海洋文化也呈现出了对内陆文明的依赖,形成了大陆内聚型的文化特点。
随着交通工具的更新,对外开放的深入,舟山逐渐把眼光投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舟山海洋文化形成了内外兼蓄的开放格局。
第三,勇于开拓的精神得到了发扬。
由于历史上舟山海洋文化受到浙江内陆移民文化的影响,而移民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冒险和开拓务实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世界各国在加大竞争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必将更加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倡导回归曾经是古代人类摇篮的海洋文明。
我的家乡舟山的海上仙境
![我的家乡舟山的海上仙境](https://img.taocdn.com/s3/m/fbe3ac9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8.png)
我的家乡舟山的海上仙境舟山,这个美丽的海上仙境,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东部沿海地区。
它是一个由数个岛屿组成的市级行政单位,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岛屿城市之一。
当你踏上这片土地,你会被它壮丽的海景、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海上文化所深深吸引。
舟山群岛位于东海中部,由四大岛屿及其周围的上百个小岛组成。
这里有金山、大鱼山、东极岛和朱家尖这四座主要岛屿。
每个岛屿都有独特的景观和特色,从山上的云海到海边的渔村,无不展示出舟山的独特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探索舟山的自然美景。
这里有绵延不绝的海岸线,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雪白的浪花。
站在金山的钟山角,你可以俯瞰整个岛屿,观赏到壮观的海景。
阳光洒在海面上,形成一条耀眼的金色航道,美得令人屏息。
此外,舟山还有一些世界级的自然遗产,如舟山群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著名的“东极观潮”景点。
这些景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舟山的一大亮点。
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舟山还以丰富的海洋资源而闻名。
这里是渔民的故乡,也是海产品的宝库。
舟山的渔民以勇敢和智慧闻名,他们每天都冒着风浪出海捕鱼。
你可以去渔村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看看他们捕捞的场景,品尝新鲜的海鲜。
无论是鲜嫩多汁的大闸蟹,还是鲜美可口的鱼虾,都会让你流连忘返。
此外,舟山的海洋资源也吸引了许多潜水爱好者。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五颜六色的珊瑚礁,近距离观察到各种海洋生物的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舟山还有着悠久的海上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扎根于海洋,世代以渔耕为生。
他们形成了独特的舟山文化,如渔家风俗、渔船制作和海上祭祀。
每年的渔民节,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典,祈求风调雨顺和丰收。
在舟山的古老村落中,你可以看到传统的渔船和渔网,感受到浓厚的海洋气息。
此外,舟山还有一些特色的海上民俗活动,如划龙舟比赛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
这些活动丰富了舟山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当地人民娱乐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总的来说,舟山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海上仙境。
它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海上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
刍议舟山的海洋商贸文化
![刍议舟山的海洋商贸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c18942f0722192e4536f61d.png)
经过孟 买前往香港 ,印度之友》刊载采访他 的新 闻: 《
马丁先生 以为“ 对于舟 山的重要性 和它对 于一个 伟大 的海 军与商业 国家的价值 , 我们决不 能视 而不见 。马 丁先 生这次前往英 国的 目的 , 是在 于劝使 女王陛下的
率使 团到 中国见 乾隆皇帝 。要求 租借舟 山未 获准 , 他 们看好舟 山就是 为了一个 “ 字而不是“ ” 十九世 商” 渔 。 纪 四十年 代鸦 片战争期 间 。 英军两 次 占领舟 山 , 间 时 长达 五年多 , 着不肯走 , 赖 他们看 好舟 山的是 “ ” 商 而
我 国长期处 于农 耕社 会 , 士农工商 , 商排在末位 ,
“ ” 渔 有关的各种船具和 民间技艺 , 或祈祷 大海与龙等 神物 保佑渔 民出海平安 、 渔业 丰收。笔者认为舟 山海 洋 文化离不开渔文化 。 但并 不一定 要拘泥在一个“ ” 渔 字上 。随着时代 的进步 , 场经济 的发展 , 市 我们 的思
路 是否应 该再开 阔些 , 成立舟 山新 区的 当前 , 在 倡导
一
是舟山的渔业生产 , 山得天独厚 的地理环境 和区位 舟
下海 洋商 贸文化似乎 更为迫 切 , 更有 必要 , 也更 有
一
优势决 定她在 发展商 贸经济 方面有 着不可 估量 的价
值 。早在清乾隆五 十八 年(7 3 , 政府派马 戛尔尼 19 )英
意义 。
、
历史上 西方列强对舟 山商贸地位 的认识
中图分 类号 :7 29 F 1. 文献标志码 : A
]iC so n Zh sI n s0c a sn s u u e Dic s i n 0 1 u h n’ e n Bu i e sCu t r Dsm " U 1 I o a i l
舟山海洋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
![舟山海洋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a8c59c2915f804d2a16c13d.png)
舟山海洋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近幾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凶猛,文创产品是通过创意设计,将文化内涵融入到产品中,依靠产品的流通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将旅游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不仅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对提升和宣传地域文化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舟山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四周环海,岛屿众多,集佛教文化、自然海岛景观、民俗文化于一体,独特的地理位置构成了鲜明的海洋文化,在立足海洋文化基础上,对舟山旅游文创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开发,进一步宣传海洋文化,拉动舟山旅游业的发展。
一、舟山旅游产品的现状分析舟山海洋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丰富的人文情怀与秀丽的自然景观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城市生态印记,使得舟山成为一个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舟山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对游客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东极岛、朱家尖等早已是热门旅游岛屿,但是相比海洋旅游带给游客的乐趣,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却相对薄弱。
通过走访舟山东沙古镇、普陀山、桃花岛等旅游纪念品商店,了解目前旅游产品的现状,发现了三类问题。
第一,从种类上看,产品缺乏创新感,市场上已有的旅游纪念品大多是贝壳类摆饰、串珠等,与全国各个旅游景区销售的纪念品大同小异。
第二,从制作工艺上看,舟山东沙古镇中的渔民画由当地百姓绘制,一幅渔民画制作周期长、成本较高,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
第三,从产品形式上看,现存的旅游纪念品缺乏系列化设计意识,导致产品种类繁多,质量上良莠不齐,以至难以迎合时代发展潮流。
因此,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对舟山旅游文创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开发,着重解决旅游产品同类化严重,设计落后的问题,将舟山特有的地域文化融入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在兼顾文化内涵的同时考虑产品的流通价值和实用价值,满足当下游客的消费需求。
二、舟山海洋文化符号提炼旅游文创产品是精神与物质结合的产物,代表着旅游地区的地域文化,游客购买旅游产品的目的有自留纪念、赠送亲朋两种,它的特殊需求导致在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要重点考虑产品的文化性、艺术性、纪念性和价值性,在产品设计中需充分发掘海洋文化价值。
舟山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舟山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bbf7386cc22bcd126ff0c5b.png)
舟山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摘要:基于舟山在区位、海洋文化及其资源方面的优势分析,阐述了舟山海洋文化资源的特性,探析了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和前景,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保护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蓝色经济”的时代,是地球村全体村民海洋意识观念强化和海洋文化知识丰富的世纪。
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继承和弘扬海洋文化,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伟大战略任务。
海洋文化资源是舟山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涵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推动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厘清舟山海洋文化资源现状,如何做到既合理开发又有效保护舟山海洋文化资源是值得探讨的命题。
1.舟山海洋文化资源区位优势分析1.1舟山的区位优势舟山地处东海之滨,由1390个岛屿组成,处于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长三角经济圈最初的15个城市之一,背靠长三角广阔经济腹地,是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
东临太平洋,是远东国际航线要冲,也是我国大陆地区唯一深入太平洋的海上战略支撑基地。
舟山最大的特点是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
舟山是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桥头堡和排头兵,具有广阔的海洋经济发展前景,是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城市之一。
1.2舟山海洋文化区位优势海洋文化源于海洋,是人类与海洋互动中对海洋的认识、利用及其结果,是人类在海洋活动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舟山群岛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定海的先祖们已在此耕海牧渔,繁衍生息,“海上河姆渡”马岙唐家敦出土的文物是典型的良渚文化,潮涨潮落,漂流不息的东海之水是大陆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先民通向海岛的公路。
有着悠久的海洋开发历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舟山独特、灿烂的海洋文化。
其中有积淀深厚的海洋历史文化,浩气长存、英雄气节的海疆文化,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文化,独具魅力的海洋旅游文化,多姿多彩的海洋民俗文化。
关于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若干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d6291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b.png)
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部分地区存在海洋污染、生态破 坏等问题,影响海洋文化名城的
形象。
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海洋 文化活动和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产业布局不够合理
目前舟山的海洋文化产业布局不够 合理,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协同发展 。
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面临的挑战
推进产城融合
促进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 合,实现产业和城市的良性互 动。
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
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舟 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提供智力
支持。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03
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政策扶持等手段,推动海洋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示范城市。
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未来发展路径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舟山 海洋文化名城建设提供有力保
障。
深化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海洋文化名城的交 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 经验。
舟山海洋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渊源
舟山海洋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时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舟山市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 的海洋文化,成为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舟山海洋文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 展的需要,舟山市积极推动海洋文化名城建设,通过挖掘和弘扬本地海洋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 文化产业集群。
02
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现状 与问题
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现状
01
舟山海洋文化历史评述
![舟山海洋文化历史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5bc38d53804d2b160b4ec0f2.png)
舟山海洋文化历史评述发布时间:2011-10-13 信息来源:《舟山社会科学》作者:盛观熙一、舟山出土与发现解放以来,我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舟山地区的白泉十字路、大衢孙家山、马岙唐家墩等地发掘出的大量兽骨、贝壳、石斧、石犁等打制石器,以及许多陶制器皿研究证明,远在新石器时期,就有许多原始先民在舟山这块土地上劳作、生活、栖息、繁衍,而6000年前的舟山,则早已进入了农耕渔捕时代。
1985年5月,定海城区蓬莱新村出土春秋时期炭化稻谷,其谷粒形状大小与现代水稻基本相同,尚留有清晰的谷芒,遗留物分为粳、籼二种。
南宋《乾道四明图经》记载,昌国县富都乡当时已大面积种植水稻,因此,农业经济应该是当时舟山地区的一个主要产业支柱。
在定海区马岙镇唐家墩新石器时期遗址中,考古工作者曾经从出土的陶片中发现已经炭化的稻谷。
著名考古学专家、浙江大学教授毛昭晰曾亲临该地考察后,在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日本的水稻栽培技术是从中国江南地区舟山传人”的新观点,这一观点在日本考古学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以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福永光司为团长、天理大学教授金关恕为副团长的“中日文化交流研讨会江南学术调查团”曾多次来舟山马岙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结果称:“日本弥生时期的稻作文化和(舟山)马岙关系密切,是中国大陆经这里传人日本”。
大量出土器物雄辩地证明,舟山具有良渚文化和河姆渡第一、二期文化的特征,舟山的先民源渊于吴越,与杭嘉湖平原的马家浜文化和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相互交融发展,从而进入良渚文化时期的,是具有极其鲜明海岛特色的稻作渔捞文化。
1975年,在定海区白泉十字路口出土新石器时期的条形石锛、泥质红陶鸟形盏、多角沿釜、牛鼻形器耳、猪鼻形支座、圆锥形和牛舌形鼎足、圆形镂空豆等大批富有特征性的器具,从这些器具形状来分析,明显属于河姆渡文化的一、二层,距今约5500余年,这是舟山地区迄今所发现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之一。
同年,在岱山县衢山镇蛤蟆山遗址出土了一批陶质鱼轮和网用沉坠等渔用工具,这些出土器物具有十分明显的海岛地域特色。
舟山海文化典故
![舟山海文化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06b6b4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0.png)
舟山海文化典故
1. 沙家浜渔歌
舟山群岛的渔民世代以来都有吟唱渔歌的习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沙家浜渔歌。
这些富有诗意的歌谣,描绘了渔民们劳作、生活、爱情等各种情景,体现了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
2. 东海佛国
东海佛国是中国佛教六大名刹之一,始建于公元6世纪,坐落在舟山群岛普陀山。
佛国素有"海上菩提"之称,每年吸引大批香火游客前来朝拜。
3. 舟山海战
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在舟山群岛海域爆发了一场著名的舟山海战。
这场战役打破了中国海军在近代战争中的连败颓势,成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一个重要经历。
4. 龙宫窑遗址
在舟山群岛岙山发现的龙宫窑遗址,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时代最早的海陆交通瓷器烧制基地。
大量出土的精美瓷器制品,见证了古代舟山人民的工艺智慧和海上贸易活动。
5.把舵手
把舵手是指在舟山群岛从事船只驾驶的特殊职业,他们精通海上航行技艺,善于捕捉风向、潮汐等海况变化,被视为航海的国手。
把舵手不
仅技艺高超,更代表了舟山人民与海的亲密关系。
舟山独特的海洋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这些海洋典故中充分体现了舟山人民世世代代对海洋的热爱、敬畏与依赖。
舟山海洋节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舟山海洋节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761a77c01f69e3143329476.png)
关键词: 舟山; 海洋 ; 节庆文化
舟山作为我国沿海最大的群 岛, 以其深厚的历史沉淀形成 了独特 的原生态海洋文化 。 现代海洋节庆文化发源于传统海洋
文化 , 因历 史跨 度大 、 文化 特色 浓厚 等而成为海洋文化展示 与
战乱和经济贸易引起 的迁人人 口带来 了特色内陆文化 , 在社会 发展中各种文化 日渐融合。 ( 3 ) 本 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舟山处于我 国与东亚各 国的交汇点 , 唐宋 时期 就是 日本 、 韩 国使者 出入 内地的必经 口
舞等 以示庆祝。
2 . 观音信仰 : 影 响 深远
开渔节 又称开洋节 、 开捕节。 渔 民在捕渔季 开始前, 通过
祭祀海龙王与海上诸神明的仪式 , 表达保平安祈丰收的精神寄 托 。传统开渔祭祀活动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 清雍正到 民国期间
鼎盛 。 历史上有官祭 、 民祭之说 , 民祭较普遍 , 形式简单 ; 官祭则
业兴起等诸 多方面探 寻其发展的 主要因素。
( 2 ) 吴越文化与内陆外来文化 的融合。 舟 山在春秋时称“ 甬 东” , 属越 , 大多人 口迁 自宁波等浙江沿海 , 至今在民俗 、 服饰 、 渔歌等诸多方面仍有越文化痕迹 。 当地丰富的渔业资源使各省 渔 民来此捕鱼或定居 , 且带来 不同的海洋文化 。秦汉时期大量
岸, 普陀山是高丽 、 新罗 、 渤海 、 1 3 本等 国船只候风的地方。 交流
发展 的重要平台 , 是我国现代特色文化发展与成熟的典 范。
一
、
舟 山海洋节庆文化的传统渊源
1 . 龙神信仰 : 集 中体 现
舟 山原生态海洋文化 中龙神信仰有 着重要地位和广泛影
舟山海洋文化历史评述
![舟山海洋文化历史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5bc38d53804d2b160b4ec0f2.png)
舟山海洋文化历史评述发布时间:2011-10-13 信息来源:《舟山社会科学》作者:盛观熙一、舟山出土与发现解放以来,我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舟山地区的白泉十字路、大衢孙家山、马岙唐家墩等地发掘出的大量兽骨、贝壳、石斧、石犁等打制石器,以及许多陶制器皿研究证明,远在新石器时期,就有许多原始先民在舟山这块土地上劳作、生活、栖息、繁衍,而6000年前的舟山,则早已进入了农耕渔捕时代。
1985年5月,定海城区蓬莱新村出土春秋时期炭化稻谷,其谷粒形状大小与现代水稻基本相同,尚留有清晰的谷芒,遗留物分为粳、籼二种。
南宋《乾道四明图经》记载,昌国县富都乡当时已大面积种植水稻,因此,农业经济应该是当时舟山地区的一个主要产业支柱。
在定海区马岙镇唐家墩新石器时期遗址中,考古工作者曾经从出土的陶片中发现已经炭化的稻谷。
著名考古学专家、浙江大学教授毛昭晰曾亲临该地考察后,在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日本的水稻栽培技术是从中国江南地区舟山传人”的新观点,这一观点在日本考古学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以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福永光司为团长、天理大学教授金关恕为副团长的“中日文化交流研讨会江南学术调查团”曾多次来舟山马岙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结果称:“日本弥生时期的稻作文化和(舟山)马岙关系密切,是中国大陆经这里传人日本”。
大量出土器物雄辩地证明,舟山具有良渚文化和河姆渡第一、二期文化的特征,舟山的先民源渊于吴越,与杭嘉湖平原的马家浜文化和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相互交融发展,从而进入良渚文化时期的,是具有极其鲜明海岛特色的稻作渔捞文化。
1975年,在定海区白泉十字路口出土新石器时期的条形石锛、泥质红陶鸟形盏、多角沿釜、牛鼻形器耳、猪鼻形支座、圆锥形和牛舌形鼎足、圆形镂空豆等大批富有特征性的器具,从这些器具形状来分析,明显属于河姆渡文化的一、二层,距今约5500余年,这是舟山地区迄今所发现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之一。
同年,在岱山县衢山镇蛤蟆山遗址出土了一批陶质鱼轮和网用沉坠等渔用工具,这些出土器物具有十分明显的海岛地域特色。
海洋文化基因的应用——以舟山市普陀区为例
![海洋文化基因的应用——以舟山市普陀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61fb6a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e.png)
文化艺术 |海洋文化基因的应用——以舟山市普陀区为例□乐冰洁/文根据普陀区18个文化基因重点项目,按照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基因构建普陀海洋文化基因谱系图。
根据谱系图框架提炼海洋文化符号,以“渔”“佛”“红”三个标志性文化符号,进而提出应用转化设计:集聚同类型基因项目,拓展“渔”文化产业延伸;整合同内涵基因项目,加强“佛”文化融合开发;链接同价值基因项目,挖掘“红”文化发展潜力。
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文化基因”一词。
文化基因互相连接形成了有秩序的、能完整记录该地域所有文化信息的文化基因谱系图。
在目前文化基因谱系图的研究中,按照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质文化基因分类的方式被普遍使用。
物质文化基因是指以实体物质形式存在的,并通过物质进行表现、传播与传承的文化,例如景观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而非物质文化基因是指以精神形式存在的,并通过讲述和行为等方式进行表现、传播与传承的文化,如语言文化、民俗文化等。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到“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于2025年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 舟山市普陀区海洋文化基因谱系图构建2020年,浙江省开始推进《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实施方案(试行)》,浙江省各区、县(市)开始对本区域的文化元素、要素、基因特点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制订本地“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工作。
舟山市普陀区共收录文化元素200余个,从中精心筛选“传统木船技艺”等18个元素作为重点文化基因解码项目汇编成册,完成《普陀区文化基因解码报告》。
2022年,浙江省公布首批1878项文化基因解码工程,舟山市普陀区获得“优秀”等次。
舟山海洋文化
![舟山海洋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8dc61f2f61fb7360b4c6527.png)
利用当地的贝壳作原料,根据贝 壳的天然色彩、光泽、纹理,精 雕成神形兼备的风景、人物、山 水、花鸟等画屏的工艺美术品
每年的5月份,是我毕业小学 的海洋月,学校会组织很多的 活动,然后评出金海娃、银海 娃~~
织网比赛
剖鱼比赛
剥虾比赛
学生自己烧鱼
小学生的作品:小蟹蜈蚣
舟山的文化,舟山的景,短短的 十分钟自然是道不尽的,如果你 们喜欢,欢迎来游玩......
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 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
舟山舟山的Leabharlann 洋文化海洋文化海鲜
海岛民俗
海洋月 教育
舟山素有“东海鱼仓”和“祖国渔都”之美 称。由于附近海域自然环境优越,饵料丰富, 舟山渔场世界重要的近海渔场之一, 因此近海处海水浑浊,给不同习性的鱼虾洄 其中的沈家门渔港是世界三大渔港 游、栖息、繁殖和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共 之一,舟山渔场位于舟山海域,有 有海洋生物1163种,按类别分:有浮游植物 岛屿1390个、礁3306座,渔场四通 91种、浮游动物103种、底栖动物480种、底 八达,广袤富饶,鱼类集群 栖植物131种、游泳动物358种。捕捞的主要 品种有带鱼、鳓鱼、马鲛鱼、海鳗、鲐鱼、 马面鱼、石斑鱼、梭子蟹和虾类等40余种
中国· 舟山海鲜美食文化节
每年7—10月
舟山各岛渔民、船工世代相传的海 洋民间口头音乐,它与渔船、运输 船作业和渔(船)民在海上和岸上 劳动时息息相伴,是浙江省乃至国 内的代表性民间劳动号子之一
渔民每泛出海之前,先要在船上祭祀神祗,烧化疏牒, 俗称“行文书”。然后由船老大将杯中酒与盘中肉抛入 大海,称“酬游魂”,以求出海打鱼时平安无事。祭祀 时要放一副“太平坊”,即棺材板,出海时,放在船上。 棺材板冠以“太平坊”之名,与渔民在大海作业时很有 可能被巨浪吞噬相关。葬身大海是渔民大忌,与“入土 为安”的习俗大相径庭。因此放一副棺材板,以求太平 无事,若死,也得死在家里,才能“入土为安”。这与 他们到市场上去买床,不愿买新的,却要买一张已死过 人的,以求到老能死在床上的愿望相一致。一泛结束, 亦要举行祭祀神祗,称“谢洋”
舟山海洋文化在舟山市幼儿教育中的渗透情况调研
![舟山海洋文化在舟山市幼儿教育中的渗透情况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f9448a355727a5e9856a6116.png)
旅游等等 。舟 山群岛特色的 自然环境与悠久 的历 史文明, 孕育 了具有 鲜明 特 色 的海 洋 文 化 。如 近 几 年 连 续 成 功 举 办 的 舟 山沙 雕 节 , 一 步 提 升 了舟 进 山在 海 内外 的 知 名 度 , 沙雕 文 化 也 日益 成 为 舟 山海 洋 文化 的 重 要 内容 , 并 极大地促进了舟山海洋 文化的建设。
、
四、 讨论与建议
从 问卷调查和人 物访谈 中得到 ,幼 儿对舟 山海洋 文化拥有浓厚 的兴 趣, 在此方面也产生许多感 兴趣 的问题 。但从调查数据 以及访谈 中仍然 可 以看到 , 海洋文 化在舟 山幼儿教育 中的渗透还 存在一些 问题 , 如在教师和 家长对本土海洋文化的认知程度并不深厚等等 。 为此就以上调研中遇 到的 问题进行探 究, 并提 出相应 的建议与各位教师和家长交流 。 ( 发挥海 岛地域优势, 一) 传承 民族优秀文化 得天独 厚的渔港景资赋予了舟 山浓厚 的海洋文化特 征, 形成了独特的 海洋文化体 系。 当代幼儿是海洋世纪 的主人 , 也是未来海洋事业的创建者 。 沿海地 区的幼儿 园, 应把利用海洋资源, 传承 民族优 秀文 化, 作为一种重大 的责任 。 建议家长和教师在确保安全 的情况下 , 多利用本土 的海域资源, 更
教 育科 学
舟 山海洋文化在 舟 山市幼儿教 育 中的渗透情况调研
于海 静 丁 洁莹
(. 1金华职业技术 学院师 范学院, 江金华 浙 3 1 0 :. 山市普陀区实验幼儿 园, 2072舟 浙江舟 山 360) 1 10
【 摘
要】 本文主要运用调查法对 海洋文化在幼儿教育 中的渗透情况进行调研并分析 , 而得 出相应的建议 以供参考。 从
计
(完整word版)【海岛民俗】千缠万绕的舟山渔绳结
![(完整word版)【海岛民俗】千缠万绕的舟山渔绳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5635a4f01dc281e43af080.png)
【海岛民俗】千缠万绕的舟山渔绳结图中老人手里的塑料绳缠绕纠结,似乎每一种结都在讲述着一个故事。
今天就跟闹妈一起去了解下濒临失传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舟山渔绳结”。
“渔用绳索结”是舟山海岛居民生产和生活的手工技艺,产生于海岛的特殊环境和劳动生产条件,长年广传于海岛民间,最多时达上百种之多.“渔用绳索结”分为渔船生产绳结、渔网结和综合绳结三类。
渔船生产绳结用于渔船内外生产劳动,有渔船结、船橹结、兜绳结、船揽结、货运结等之分.渔网绳结用于编织渔网、组装渔网、补网等.综合绳结是多种用途包括生活上应用的绳结。
渔用绳索结不仅成为舟山渔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海岛居民用以娱乐、美化生活的一种形式。
“渔用绳索结”源于生产实践,是舟山渔民丰富的想象、思维与物质观念的产物,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渔绳结在几代人的传承中,逐渐赋予其美的底蕴,以它多姿的形态,透射出一种质朴的美感。
长年来生活在远离大陆,物质匮乏,生活枯燥的海岛居民以其特有的审美观,用绳结来扮装自己的生活。
用彩色的绳结作为服饰、挂饰,布置新房、庙堂等。
目前“渔绳结”作为一种传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成为“舟山群岛渔民结”,它由观音兜、金线结、麻花结、单琵琶结、仙人脱袜结、夫妻顺头眠、五星磨盘结等样式精美、形态各异的绳结组成。
五星磨盘结像姑娘头上扎着的辫子,充满生气;观音兜含有吉祥之意;夫妻顺头眠,是两条草绳对接起来的结头,渔民的取名让它有了家庭和谐的气息。
这些绳结,或数种组合,或与舟山古帆船绿眉毛、龙裤等搭配,组成了既有历史文化韵味又有现代美感的海岛特色工艺品。
渔绳结的名字都很简单,大部分都没有中国绳结的那些文化意蕴深厚、带着美好向往的字眼。
可是,有时它却有着劳动人们最质朴的趣味。
“来去结”这个名字听来就让人觉得好玩好笑,也许人们是想表达渔绳结既牢固又灵活的特征,要来要去都可以随心所欲。
甚至为了表示渔绳结灵活易解,渔民们还把其中一种取名为“仙人脱袜"。
论舟山群岛半千荷———舟山的历史与文化
![论舟山群岛半千荷———舟山的历史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b2006e6b9f3f90f76c61b56.png)
论舟山群岛半千荷———舟山的历史与文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两个基本观点( 一) 历史与文化的关系1.历史与文化都属于特定的时空范畴。
历史是文化的历史, 讲历史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历史的文化,讲文化离不开历史。
历史与文化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互为载体, 历史建立文化的架构, 文化充实历史的内涵。
中国古代以天、地、人为三才, 人是历史与文化的主体, 说人类创造历史, 其实是说人类在特定时空范畴内创造了文化, 积文化之和便是历史。
2.历史属于已往, 时不再来, 只有历时性。
就像演戏, 当大幕重新开启, 前一幕的故事已成过去。
孔子也曾叹息说:“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而文化则有共时性, 众多古代文化典籍至今流传不衰, 众多历史陈迹成为当今旅游热点。
读李白杜甫诗歌, 依稀与古人相视而笑; 参观秦陵兵马俑, 仿佛能触摸到他们身上的体温, 感受到文化的脉动。
崔颢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悠悠白云是历史, 黄鹤楼则是文化。
历史过去了, 文化却留下来。
3.历史的传承实质是文化的传承。
文化的传承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 精神是物质的派生物。
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 要特别重视对文化物质形态的传承与保护, 如古长城、大运河、西安的城墙、北京的故宫以及遍布各地古迹文物, 包括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些项目, 都是中国历史之源, 民族文化的根, 与国人血脉相连。
直至今日,“秦时明月汉时关”, 仍是爱国主义的一种表征。
所谓皇天后土, 自然界乃是人类的衣食父母, 自然生态环境也是文化的物质形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人的命运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息息相关。
一旦环境受到破坏, 人类便会遭殃。
人类对自然应该有敬畏心理, 敬天法地决非迷信, 而是一种经验, 一种智慧, 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睿见卓识。
舟山海文化典故
![舟山海文化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b722629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1.png)
舟山海文化典故
舟山群岛地处东海之滨,拥有悠久的海洋文化历史,在这片蓝色的海域中孕育了许多富有海洋特色的文化典故。
1.舟山群岛众多
舟山群岛由舟山本岛、普陀山、嵊泗列岛等1390余个大小岛屿组成,素有"千岛万景"的美誉。
古人将其比作"鹫峰万点,铺陆重洋"。
2.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
舟山群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
自唐宋时期起,舟山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商帆云集,贸易兴盛。
3.普陀山佛教名刹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东土狮城"的美誉。
自公元618年开山以来,普陀山一直是海内外佛教徒朝拜的圣地。
4.嵊山岛渔文化之乡
嵊山岛素有"东海鱼仙岛"之称,是中国著名的渔文化之乡。
岛上流传着许多与海洋渔业有关的风俗习惯和民间故事。
5.舟山海战阻止了日本入侵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在舟山群岛海域同日本海军进行了
一场艰难的海战,阻止了日军入侵中国腹地。
舟山群岛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海洋文化,这些文化典故折射出舟山人世代同海为伴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
2021中考作文素材:海洋文化
![2021中考作文素材:海洋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34927c8647d27284a7351a1.png)
2021中考作文素材:海洋文化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海洋文化1、倾听海的声音,迎接海的拥抱,感受海洋文化,让我们带着感知的心,陶醉在海的内涵中。
2、舟山海洋文化,人文与自然的结合;舟山海洋文化,舟山人智慧的结晶。
3、一拉是金,二拉是银,三拉珠宝亮晶晶,海洋文化就是大海带来的无穷宝藏。
4、你想聆听海的气息吗?你想欣赏海的舞蹈吗?那么别犹豫,舟山将以海洋的博大胸怀容纳你。
海洋文明人类文明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构成的。
海洋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李二和《舟船的诞生》一文中,后被国内外学界陆续引用。
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中华古代文明,就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
陆上的火与石斧创造出了舟船,舟船的水上活动又推动了大陆文化的发展。
独木舟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不仅体现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而且为人类海洋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人类的特性,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求与渴望。
人类对水的依赖是如此的强烈。
只要有水流经过,人类就会逐水漂航。
古埃及的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及古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文明,莫不缘此而生。
同样,在海洋上,只要有海岛(在人们的视野)出现,人们就会乘舟船逐岛而去,从而建立起陆海之间的文化交往。
古代中国的文化,就是这样被一步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中国不仅是一个国土广袤的大陆国家,黄河、长江做为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并使中国以其古老的文明著称于世;中国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和辽阔海洋的海洋国家。
伟大的中华民族同地中海国家一样,都是人类海洋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内涵丰富的海洋文化,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不仅早在7000年之前就创造了辉煌的航海历史,而且远在7000年频繁而漫长的航海中,把最早的人类文明、古代文化和科学技术带到了美洲和世界各地(李二和《中国水运史》绪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舟山
我的家乡坐落在有“东海明珠”美誉的舟山群岛。
舟山是全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由1390个岛屿组成,处于中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长三角经济圈最初的15个城市之一,背靠长三角广阔经济腹地,是中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
东临太平洋,是远东国际航线要冲,也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深入太平洋的海上战略支撑基地。
“港、景、渔”是舟山最大的海洋特色资源。
舟山的桂冠上闪烁着“中国海鲜之都、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海上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国家级荣誉光环。
去年,舟山成为中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舟山与海结缘,其文化因海而生,我们称之为海洋文化。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舟山拥有的海洋文化亦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它将在国家开发海洋的时代中,作出独有的贡献。
海洋历史文化
舟山的马岙是人类最早走向海洋的地方之一,早在五六千年前,马岙创造了“海岛河姆渡文化”,被誉为“东海第一村”。
定海古城已有1200多年的建城历史,比中国许多沿海城市如上海、大连、青岛等要早得多。
定海古城作为海洋历史文化遗产,古迹众多,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
海洋交流文化
舟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徐福东渡、鉴真东渡、遣唐使往来、郑和下西洋都曾将舟山作为始发站或中转站。
明朝嘉靖年间的六横双屿港,是亚、非、欧各国商人云集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之一,在中国海洋经济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海洋军事文化
舟山群岛是华东门户,历来为海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定海保卫战,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而舟山作为“双拥文化城”,驻舟部队既是舟山特有的政治优势,又是舟山独特的海洋文化优势。
海洋渔业文化
舟山渔场是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沈家门渔港是世界三大著名渔港之一。
舟山在渔业生产中形成古朴、粗犷的生产、生活、礼仪、游艺等习俗,产生了以“舟山锣鼓”和“舟山渔民号子”为代表的具有舟山特征的海洋艺术。
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海洋生物、水产品开发加工、海鲜美食、渔港景观、渔民习俗、渔村古居、赶海野趣等充分显示了舟山渔业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海洋宗教文化
“海天佛国”普陀山集佛教圣地与海山风光于一身,是世界上唯一位于海岛的佛教名山,“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推崇第一山”,在国内外特别是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观音文化的地位,使普陀山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
海洋民俗风情
舟山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海岛时令习俗等,是东海渔区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中国沿海风俗中颇具特色。
其中有神秘的船饰文化,别具一格的渔民服饰文化,海洋气息的风俗习惯,奇特的婚嫁礼俗及庙会、灯会等民间文化习俗。
海洋文学艺术
舟山的海景吸引古代众多的文人墨客,王安石、陆游、范成大等人都在舟山留下过富有海洋气息的诗文,比较重要的作品有柳永的《煮海歌》、张岱的《海志》。
舟山海洋民间艺术异彩纷呈,“舟山锣鼓”“观音传说”“舟山渔民号子”“渔民开洋、谢洋节”“传统木船制造技艺”5个项目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海洋旅游文化
舟山拥有普陀山、嵊泗列岛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岱山、桃花岛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的举办,使舟山人文资源优势转变为海洋旅游的现实优势。
涉海名人文化
舟山是近代民族工商和外贸史上“宁波帮”的发祥地之一,较为著名的人物有朱葆三、刘鸿生、安子介、董浩云等,他们为舟山留下了一笔以儒商文化为特征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又富有文化气息的舟山,我相信舟山的未来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