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基础生物学作业
高三生物基础练习题
![高三生物基础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ccaaa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b.png)
高三生物基础练习题
[正文]
第一节选择题
1. 下列关于DNA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DNA是带电荷的双螺旋结构
B. DNA中的碱基有A、T、G、C四种
C. DNA是构成遗传信息的分子
D. DNA能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 转录是指:
A. DNA分子复制过程
B. DNA合成mRNA的过程
C. DNA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D. RNA分子合成过程
3.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在纺锤体的引导下分离到两个细胞的对极区
B. 减数分裂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分离到两个细胞的对极区
C. 同时进行的两次分裂后,最终形成四个子细胞
D. 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是同时进行的
4. 下列哪个物质在光合作用中不被直接消耗:
A. 光能
B. 二氧化碳
C. 水
D. 氧气
5. 下列哪项属于蛋白质的功能:
A. 储存遗传信息
B. 催化化学反应
C. 传递神经信号
D. 建立细胞膜的结构
第二节非选择题
1. 请简要解释DNA的结构和功能。
2. 请解释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它们在细胞中的作用。
3. 举例说明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在遗传物质分配上的差异。
4. 请说明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并解释为什么光合作用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5. 请列举两个蛋白质的功能,并且解释它们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字数:1512字]。
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时作业(十八)
![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时作业(十八)](https://img.taocdn.com/s3/m/8489880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4.png)
11.如图所示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A、B
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BC )
A.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B.①上产生的B物质移动到②参与C3的还原 C.②中产生的NADP+移动到①上参与水的光解 D.①上产生的A物质可用于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解析: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光 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A正确;①类囊体膜上产生 的B物质NADPH移动到②叶绿体基质中,参与C3的还原,形成 糖类等有机物,B正确;②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NADP+移动到 ①类囊体膜上参与水的光解,C正确;①类囊体膜上产生的A物 质ATP可用于C3的还原,而CO2的固定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2.叶绿体中的类囊体有两种:基粒类囊体和基质类囊体(如下 图),基质类囊体能将单个基粒类囊体连接起来。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D )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于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NADP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类囊体上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基粒类囊体上 D.在类囊体上含有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和色素、
9.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
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B )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解析: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在缺镁培养液中培养的植 物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反应减弱,合成的NADPH和ATP减少, 从而使暗反应强度也降低。
(2) 图中A点光合作用速率_大__于___(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呼吸作用速率。B点光反应速率__等__于__(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暗反应速率,此时ADP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 __由__叶__绿__体__基__质__到__类__囊__体__薄__膜________。
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时作业(十九)
![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时作业(十九)](https://img.taocdn.com/s3/m/4a7184a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0.png)
6.阳台菜园成为城市居民的一种时尚装扮,同时可为居民提
供新鲜蔬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阳台内的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主要来自自然光 B.在阴雨天可适当提高阳台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以避免减产 C.晚上增施农家肥可提高CO2浓度,促进暗反应的进行 D.蔬菜中的叶绿素对光的吸收效率与光的波长呈正相关
(2) 当CO2浓度低于0.06%时,二氧化碳浓度是限制光合作用速 率的主要因素,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 并产生三碳化合物,即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C3)的生成速率限制 了光合作用速率。
(3) 与20 ℃相比,温度为10 ℃时,增加CO2浓度对提高光合作 用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原因是10 ℃时酶活性低。
③绘制图示曲线的数据__不__能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测 量,原因是___图__示__反__映__的__是__总__光__合__速__率__,__而__有__光__时__测__得__的__是__净__ _光__合__速__率__(_合__理__即__可__)_____。
解析:(1) 分析曲线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CO2浓度。 由实验结果可知,四种温度相比,30 ℃时比较适宜,因此该作物 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在20 ℃~40 ℃之间。
解析:a~b段有光照,容器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 类囊体膜上进行的光反应消耗ADP产生ATP,在叶绿体基质中进 行的暗反应消耗ATP产生ADP,因此叶绿体中 ADP从基质向类囊 体膜运输,A 正确;
由乙图可知,前30 min平均净光合速率是(1 680-180)÷30= 50(ppm CO2/min),平均呼吸速率是(600-180 )÷30=14(ppm CO2/min),因此,容器中绿色植物前30 min平均真光合速率为50 +14=64(ppm CO2/min),B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1习题
![高中生物必修1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b07a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e.png)
高中生物必修1习题1. 植物的组成部分植物是由许多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构成的。
其中,以下是植物的组成部分:1.1 根•根是植物体的 underground 部分,通常生长在土壤中。
•根的功能包括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固定植物于土壤中、储存养分。
•茎是植物体的地上部分,支撑和连接其他器官。
•茎的功能包括植物体的生长和承载叶片及花朵。
1.3 叶•叶是植物的主要光合作用器官。
•叶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花的组成部分包括花萼、花瓣、花蕊和花盘。
2.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以下是关于光合作用的习题:2.1 光合作用方程式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即:六分子二氧化碳和六分子水在光能的作用下转化为一分子葡萄糖和六分子氧气。
2.2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哪个器官?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片中。
叶片上有丰富的叶绿素,它能够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2.3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和水分等。
过高或过低的影响因素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2.4 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是如何释放到大气中的?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通过气孔从植物的叶片中释放到大气中。
气孔是植物叶片上的微小气体通道,可通过调节开合程度来控制氧气的释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
3. 動物的细胞动物细胞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
以下是动物细胞的相关习题:3.1 动物细胞的形态特征有哪些?动物细胞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 细胞膜:包裹和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薄膜; - 细胞质:细胞内胶状物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等;-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核心部分;- 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3.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什么?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如下: - 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壁,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高中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92406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a.png)
高中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需要能量B.需要酶C.需要原料D.不需要模板2.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有()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通过直接控制激素的合成来调节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③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④通过控制全部核糖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用链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DNA结合,这一单链DNA就可以代替mRNA翻译成多肽,这说明()A.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DNAB.遗传信息可由蛋白质流向DNAC.遗传信息可由DNA流向蛋白质D.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蛋白质4.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1∶1∶3∶5.下列关于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共有2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1∶1∶2∶2C.若该DNA分子中的这些碱基随机排列,排列方式最多有4200种D.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则需48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5.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A.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C.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间期6.下列有关真核生物体内核基因转录与翻译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能在同一场所同时发生B.都存在碱基A与U配对C.在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中均会发生D.只要碱基配对出错就会引起性状改变7.下列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都是以DNA为模板合成的B.密码子、反密码子均存在于mRNA上C.tRNA上只有3个碱基,其余RNA上有多个碱基D.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需要3种RNA共同发挥作用8.下列有关DNA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DNA复制时只有一条链可以作为模板B.DNA复制所需要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C.DNA复制的场所只有细胞核D.DNA复制的时间只能是有丝分裂间期9.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导致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现象。
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时作业(十七)
![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时作业(十七)](https://img.taocdn.com/s3/m/f1a74d6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4.png)
解析:(1) 图1上面有叶绿素,应是类囊体膜。
(2) 叶绿素a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3) 实验原理:水绵在光照条件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 气,而好氧细菌会聚集在氧气含量高的部位,可以根据其聚集 程度来判断氧气释放速率即光合效率。
实验步骤:临时装片应放置在黑暗且无空气的环境中,然后 将通过三棱镜的光投射到一段水绵上,观察水绵的聚集部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两组实验的结果①中共有色素带的颜色是黄色和橙黄色 B.两组实验的结果②中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蓝紫光 区域 C.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 不同 D.在做提取韭黄色素的实验时,不加碳酸钙对滤液颜色的影 响不大
解析:韭菜色素滤液能分离出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 的色素,而韭黄色素滤液只能分离出橙黄色和黄色的色素,因此两 组实验的结果①中共有色素带的颜色是黄色和橙黄色,A正确;两 组实验的结果②中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是红光区域,B错误;纸 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 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C正确;研磨时加碳酸钙主要 是防止叶绿素分子被破坏,韭黄中不含叶绿素,因此不加碳酸钙对 滤液颜色的影响不大,D正确。
(2) 叶绿素a主要吸收___蓝__紫__光__和__红________光。
(3) 有同学认为仅根据吸收光谱图并不能判断哪些波长的光对光 合作用最有效(由在不同波长光的作用下的光合效率绘制成的图像 称为作用光谱)。请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及用具:水绵、好氧并可以游动的细菌、三棱镜、白 色光源、显微镜等。
6.下图甲是叶绿体结构模式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
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BD )
高中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练习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b874c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c.png)
高中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A.马蛔虫受精卵B.蝗虫的精子C.小鼠睾丸D.洋葱根尖2.处于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之比为()A.1:2:4 B.1:2:2 C.1:1:2 D.1:4:4 3.下列人体结构或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A.一个四分体B.精子C.受精卵D.初级卵母细胞4.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所含的遗传信息都相同B.姐妹染色单体来自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自我复制C.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5.下图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片。
该细胞发生的变化是()A.同源染色体配对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DNA双链解开D.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6.图1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处于正常分裂时的一个细胞图像。
图2是该种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一次异常,分别检测其分裂进行至T1、T2、T3时期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1细胞所处时期与图2的T3时期相同B.图1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C.图2中处于T3时期的细胞中X染色体数量可能为0或4D.该异常分裂的卵原细胞最终形成的1个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或47.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A.同源染色体联会B.细胞质是否均等分配C.染色体着丝点分裂D.染色体复制8.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不同C.同源染色体在前期Ⅰ会进行配对D.同源染色体在前期Ⅰ会发生片段交换9.如图为人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部分曲线图。
高中生物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
![高中生物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a853108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d.png)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A 级·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1.关于细胞膜流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因为磷脂分子有“头”和“尾”,磷脂分子利用“尾”部摆动在细胞膜上运动,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因为蛋白质分子无尾,不能运动,所以它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C.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蛋白质载体的翻转运动,与磷脂分子无关D.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有关解析:磷脂分子有“头”和“尾”,只表示其亲水性不同,“头”部是亲水基团,“尾”部是疏水基因,与膜的流动性无关,膜的流动性是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运动引起的,A、C错误,D正确;蛋白质分子能运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错误。
2.(2020·某某模拟)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结论(假说)错误的是( C )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D.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解析:罗伯特森以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3.(2018·某某省实验中学期中)如图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亲水性B.c指磷脂分子的疏水性“头”部C.糖蛋白在细胞膜内外侧均匀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解析:磷脂分子的“尾”部是疏水的,A错误;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的,B错误;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外侧有分布,C错误。
4.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B.使细胞内的物质不能流失到细胞外,细胞外物质也不能进入C.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是靠细胞直接接触来完成的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解析: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通过细胞膜排出;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通过体液运输的间接方式、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方式、通过细胞间形成通道的方式;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
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时作业(一)
![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时作业(一)](https://img.taocdn.com/s3/m/ef78c34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4.png)
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把DNA注入到细菌中,细菌也
不是完全被动挨打,细菌DNA中存在一种特殊DNA序列—— CRISPR序列,携带有一些来自噬菌体的DNA片段,是亲代DNA给 侵染过的噬菌体所做的黑标签,这让子代细菌快速识别并清除再次 侵染的同种噬菌体。
病毒几乎挟持宿主细胞的所有功能以便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 因此相比捕食、环境改变而言,病毒是更大的进化压力,能更大 程度的促进细胞进化。所以,有人说:当人类在进化历程某一时 期出现流行性疾病或者传染病时,人体要么适应这种病毒,要么
根除它们。 探索精彩的生命世界,敬畏生命的精巧适应和演化,认识和合
理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也许是人类应该学习的永恒主题。 (1) 噬菌体等病毒的基本成分包括__蛋__白__质__和单种核酸分子(DNA
巨噬菌体与细菌间的博弈,只是病毒与宿主细胞、生物与生物 之间复杂生存关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噬菌体可侵染特定类型 的细菌,引起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促进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人类以及哺乳类动物的基因中普遍存在许多适应性的DNA突变,
通过突变适应环境的变化,但科学家认为如此普遍的突变令人费 解,环境改变和压力有多大才能造成如此多的突变?他们猜想病 毒有可能是这些突变的来源,因为病毒变化无常、能与成千上万 的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
解析: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
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0.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生殖的相关知识,下图是人的个 体发育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1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5171aa6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2.png)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7.我国人口学家在分析了某地人口普查数据后,认为当地的人口数量仍处于增长期, 今后还会增长数十年才会停止,作出这种判断的信息主要来自( B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结构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第10页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解析:年龄结构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增长 型:种群中幼年个体数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 越大;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 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 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故作出这种判断的信息主要来自种群的年龄 结构,故选 B。
第18页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影响小白鼠性成熟的因素除了性别比例,还有种群密度等,A 错误;实验中各雌性小白鼠的妊娠率存在一定差别,说明实验中各组雌性小白鼠的繁殖强 度有一定差异,B 错误;高密度偏雌性组 54 日龄雌鼠的性成熟率低,推测高密度偏雌性 组的妊娠率相对较低可能与性成熟延缓有关,C 正确;偏雌性组的雌鼠妊娠率在低密度组 和高密度组均较低,说明种群的出生率较低,而且偏雌性高密度组幼鼠的存活率也低,因 此偏雌性的性别比例不利于该小白鼠种群数量的增长,D 错误。
第21页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3)“稻虾共作”实现水稻、龙虾增产增收原因分析: ①从表中数据可知,与常规区比较,“稻虾共作”区可___降__低___杂草和害虫的种群密 度,从而减少杂草与水稻的竞争和害虫的危害。 ②在“稻虾共作”区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___生__物___防治,该系统中小龙虾产生的粪 便,被稻田中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盐等,为水稻的正常生长提供营养,从而减少 __农__药__和__化__肥___的使用。 ③龙虾四处爬动、挖洞有助于水稻根部细胞的_有__氧__呼__吸___,提供更多的能量,促进营 养离子的吸收。
高中生物 课时分层作业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课时分层作业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4a1c0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6.png)
课时分层作业(一)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建议用时:20分钟)[合格基础练]1.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D.人类认识细胞是一个曲折的过程[答案] B2.考场中考生聚精会神地答题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层次是( )A.血液B.神经细胞C.大脑 D.神经系统B[完成生命活动需要生命系统,生命系统最小的结构层次是细胞。
]3.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生活、繁殖。
主要原因是由于它( )A.结构太简单B.不能自主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C.不能运动D.没有消化系统B[病毒不能自主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因此必须寄生在细胞内才能生活、繁殖。
] 4.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来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基础、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依次是( )①细胞代谢②细胞增殖、分化③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改变A.①③②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②③D[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基础是①细胞代谢,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②细胞增殖、分化,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是③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改变。
]5.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患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埃博拉出血热有很高的死亡率。
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埃博拉病毒和其他生物一样,也具有细胞结构B.埃博拉病毒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C.埃博拉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D.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就能培养埃博拉病毒C[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具有特异性,特定病毒只感染特定生物,B错误;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C正确;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生存,D错误。
][等级过关练]6.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无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中的最基本层次B.细菌的细胞层次就是个体层次C.松树由器官组成系统进一步形成个体D.生物圈是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由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B[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最基本层次,A错误。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基础练习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f3596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1.png)
A.是一种免疫缺陷症B.是一种自身的免疫病
C.是免疫机能过高而引起的D.是免疫机能过低而引起的
3.雷帕霉素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剂,能干扰细胞活化,对淋巴细胞有较强的特异性。下列病人不适合使用雷帕霉素进行治疗的是()
A.花粉过敏患者B.肾脏移植后的患者
C.艾滋病晚期患者D.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B.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是获得群体免疫的主要途径
C.新冠病毒的变异会使疫苗的作用下降或丧失,故应加快易感人群的接种速度
D.若人群中有75%的人具有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就不会再出现新冠肺炎患者
10.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7.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巨噬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并将病原体消化,病原体上的抗原分子被 降解为多肽,然后与巨噬细胞的MHCⅡ蛋白结合,形成抗原 — MHCⅡ复合体,进而抗原一 MHCⅡ复合体移动到细胞表面,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并与之结合,启动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辅助性T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属于抗原呈递细胞
【详解】A、机场和口岸等处人流量较大,更容易传播传染病,因此要加强机场和口岸等处的疫情检测,A正确;
B、鼓励“互联网”挂号和网络就医,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之间接触,利于预防传染病,B正确;
C、有些人接种疫苗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因此不能要求所有人员一律接种疫苗,C错误;
D、很多传染病会经过空气传播,如果有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是排出分泌物,就可能会喷出含有病毒的飞沫;易感者吸入含病毒的飞沫后,容易引发感染,因此,人与人之间保持的距离越近、传染风险就越大,要倡导保持一米的安全社交距离,D正确。
高中生物学暑假作业必修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学暑假作业必修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https://img.taocdn.com/s3/m/5632c78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9.png)
高中生物学暑假作业必修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单选(共48 分)1.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D.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完全相同的结构2. 长叶车前草花叶病毒是一种单链正RNA病毒,可以侵染百合、猕猴桃、油菜等多种作物,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车前草花叶病毒合成遗传物质时需要经过两次RNA复制B.通过高倍镜可在染病的百合中观察到病毒的结构C.百合、猕猴桃、油菜细胞上可能有与病毒结合的受体D.车前草花叶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 在大熊猫体内,属于最基本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A.心肌细胞B.心肌组织C.心脏D.血液循环系统4. 施莱登在对多种植物组织观察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后提出细胞是植物体的()A.分类单位B.基本单位C.遗传单位D.进化单位5. 下图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图,序号和箭头依次代表了从微观到个体再到宏观的具体层次,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草履虫没有的结构层次是①②③B.比利时的维萨里和法国的比夏分别揭示了图中③和②所代表的结构层次C.不能在题图中找到HIV相应的位置D.④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6. 细胞学说是生物学大厦的基石,被恩格斯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B.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技术的进步对细胞学说的建立起到了关键的支持作用D.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研究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7.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③细胞学说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④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⑤列文虎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⑥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8. 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海拔2400~3500的高山竹林中,喜食冷箭竹,尤喜嫩茎、竹笋,偶尔食肉。
高中生物第章组成细胞的分子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课后作业含解析1
![高中生物第章组成细胞的分子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课后作业含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2b0db2f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d.png)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错误!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人体免疫球蛋白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D)A.764和764B.760和760C.762和762 D.4和4解析:根据氨基酸的通式我们知道,每个氨基酸分子都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和4个游离的羧基。
2.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A.α.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B.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D.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解析:α.鹅膏蕈碱是环状八肽,是由8个氨基酸脱去8分子水形成的,因而肽键的数目和脱去的水分子数目相同,A正确;蛋白质不一定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B错误;蛋白质变性是其空间结构被破坏造成的,肽键并没有断裂,C错误;变性蛋白质中仍含有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D错误。
3.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现有一个蛋白质分子由2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C)A.12 800 B.12 544C.11 036 D.12 288解析:蛋白质中的肽键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数-蛋白质中的肽链数,可以推出该蛋白质由98(肽键数)+2(肽链数)=100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
此蛋白质在形成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98个。
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因此,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28×100(缩合前100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18×98(失去98个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11 036。
故选C。
4.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D)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9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9](https://img.taocdn.com/s3/m/bc01131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2.png)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 ⑤⑥⑦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 B.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①代表生产者,⑤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D.①②③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第21页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14.(不定选)陈巴尔虎草原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如图为陈巴尔虎草原中几种生 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D )
A.图中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 C.DDT 等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会在狐和鹰体内富集 D.狐的同化量的一部分以狐的粪便的形式流入分解者
第24页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解析:CO2 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某些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 群落,A 错误;有机物中的碳可以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 的燃烧返回非生物环境,B 错误;图中 A 与葡萄糖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A 为肝脏中合 成的肝糖原,而葡萄糖可以合成 B,B 却不能分解成葡萄糖,说明 B 是肌糖原,在肌肉中 合成,C 正确;某种植食性动物体重若要增加 1 千克,按照传递效率 20%计算,则其消 耗的植物至少为 1÷20%=5(千克),D 错误。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课时作业(九)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1页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基础练 1.森林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A.森林凋落物中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 B.分解森林凋落物的生物属于分解者 C.分解森林凋落物可促进物质循环 D.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会伴随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而被循环利用 解析:森林凋落物中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其制造的 有机物中的 H,A 正确;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B 正确; 分解者将森林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促进了物质循环,C 正 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被循环利用,D 错误。
高中生物 课后作业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课后作业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c8534d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e.png)
课后作业(一)[合格性考试必做题]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C.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D.单个细胞不是一个有机体[解析]细胞学说的内容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答案] D2.下列属于细胞产物的是( )A.花粉 B.酵母菌C.精子 D.甲状腺激素[解析]花粉里面含有精子细胞;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精子属于生殖细胞;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氨基酸类衍生物。
[答案] D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解析]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A错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B错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正确;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D错误。
[答案] C4.在细胞学说创立的过程中,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维萨里的《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B.虎克第一次观察到了活的细胞并为之命名C.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了材料丰富的真正的活细胞D.魏尔肖的著名论断是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解析]英国科学家虎克利用显微镜首次观察到的其实是已死亡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并非活细胞。
[答案] B5.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壳由蛋白质构成 B.内部含有遗传物质C.不能独立生活 D.属于单细胞生物[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离开寄主细胞后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题(判断题包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题(判断题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0c3584376baf1ffd4fad78.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题(判断题)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与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
()【解析】错。
有氧呼吸分三个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故主要发生在线粒体。
原核细胞(蓝藻、光合细菌)无叶绿体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需氧型的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进行。
2.水绵、蓝藻、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
()【解析】错。
水绵、黑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
同化作用可以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自养型是指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的生物。
异养型是指自身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的生物。
以上三种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
3.胰岛素、抗体、淋巴因子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解析】对。
胰岛素、抗体是蛋白质,淋巴因子是多肽类物质,它们都含有肽键。
在碱性条件下,只要有肽键(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与否无关)就可以和 Cu2+发生络合反应生产紫色产物。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解析】错。
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其他氨基和羧基均在 R 基团上。
每条肽链的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5.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解析】对。
细胞结构生物,无论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既有 DNA 又有 RNA,DNA就是遗传物质。
非细胞结构生物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DNA 或者 RNA,含有什么核酸什么核酸就是遗传物质。
根据病毒含的遗传物质病毒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
6.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相同的。
()【解析】对。
淀粉、半乳糖、糖原都是糖类,糖类只含有 C、H、O。
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时作业(十四)
![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时作业(十四)](https://img.taocdn.com/s3/m/1f42c6c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4.png)
13.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如图所示 为某课题小组利用A、B两种细菌分泌的纤维素酶进行研究的结 果,回答下列问题:
氧化氢酶和FeCl3溶液,观察气泡的释放速率
A.①②③
B.①③
C.③ D.②③
6.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
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
中加入3 mL浆糊,再加入2 mL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
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 0 ℃、35 ℃、100 ℃的水浴中约5 min,取出
(1) 要鉴定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可将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 若反应液呈紫色,说明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为__蛋__白__质__。酶催化 作用的机理是___降__低__化__学__反__应__的__活__化__能_________。
(2) 测定A酶、B酶活性时,应选择__纤__维__素__作为酶作用的底物, 可以将__单__位__时__间__内__底__物__的__减__少__量__或__产__物__的__生__成__量___作为酶活性 高低的判断指标。
解析:(1)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物质,将纤维 素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说明纤维素酶的化 学本质为蛋白质,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 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应该选择纤维素作为酶作用的底物, 可以将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作为酶活性高低 的判断指标。
5.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酶的高效性的是( B )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10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10](https://img.taocdn.com/s3/m/23fe70d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2.png)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Ⅱ.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我们可以进行模拟探究实验。有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
探究,所用的实验材料有蜜蜂 100 只,1 枝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 5 瓣花朵,白纸,剪刀,
染料,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
组别
假设
操作 预测 结论
步骤 结果
1 通过花的味道识别
2 通过花的颜色识别
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⑤植物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⑥信息传递对于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第12页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①错误;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 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返,二者同 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错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C、 H、O、N、P、S 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 物环境的循环过程,③正确;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④正 确;植物激素的作用是在个体的体内,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⑤错误;信息传 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⑥正确。
第4页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3.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运用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是(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科技行业)基础生物学作业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基因遗传学领域研究的深入,基因治疗这一新的医学手段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它可以纠正和补偿因基因缺陷与异常引起的疾病,以人体的靶细胞为工程载体,对其基因进行基因置换或增补,使其在体内表达达到治疗目的。
基因治疗可以治疗许多以往医学不能解决的问题,为癌症等绝症的治疗开辟了新天地。
关键字:生物技术;基因治疗;研究;靶细胞;癌症;一、什么是基因治疗1.基因治疗的定义狭义的概念:指用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置换或增补患者体内有缺陷的基因,因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广义的概念:指把某些遗传物质转移到患者体内,使其在体内表达,最终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方法。
基因治疗(genetherapy)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
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
从广义说,基因治疗还可包括从DNA水平采取的治疗某些疾病的措施和新技术。
2.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的定义遗传病的基因治疗(genetherapy)是指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正常基因引入患者细胞内,以纠正致病基因的缺陷而根治遗传病。
纠正的途径既可以是原位修复有缺陷的基因,也可以是用有功能的正常基因转入细胞基因组的某一部位,以替代缺陷基因来发挥作用。
基因是携带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功能单位,是位于染色体上的一段特定序列。
将外源的基因导入生物细胞内必须借助一定的技术方法或载体,目前基因转移的方法分为生物学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腺病毒载体是目前基因治疗最为常用的病毒载体之一。
基因治疗目前主要是治疗那些对人类健康威胁严重的疾病,包括:遗传病(如血友病、囊性纤维病、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等)、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类风湿等)。
基因治疗是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高技术。
基因治疗与常规治疗方法不同:一般意义上疾病的治疗针对的是因基因异常而导致的各种症状,而基因治疗针对的是疾病的根源--异常的基因本身。
基因治疗有二种形式:一是体细胞基因治疗,正在广泛使用;二是生殖细胞基因治疗,因能引起遗传改变而受到限制。
3.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基因治疗的靶细胞主要分为两大类: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目前开展的基因治疗只限于体细胞。
生殖细胞的基因治疗是将正常基因直接引入生殖细胞,以纠正缺陷基因。
这样,不仅可使遗传疾病在当代得到治疗,而且还能将新基因传给患者后代,使遗传病得到根治。
但生殖细胞的基因治疗涉及问题较多,技术也较复杂,因此,目前更多地是采用体细胞基因治疗。
体细胞应该是在体内能保持相当长的寿命或者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这样才能使被转入的基因能有效地、长期地发挥“治疗”作用。
因此干细胞、前体细胞都是理想的转基因治疗靶细胞。
以目前的观点看,骨髓细胞是唯一满足以上标准的靶细胞,而骨髓的抽取,体外培养、再植入等所涉及的技术都已成熟;另一方面,骨髓细胞还构成了许多组织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的前体。
因此,不仅一些涉及血液系统的疾病如ADA缺乏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镰状细胞贫血、CGD等以骨髓细胞作为靶细胞,而且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如苯丙酮尿症、溶酶体储积病等也都以此作为靶细胞。
除了骨髓以外,肝细胞、神经细胞、内皮细胞、肌细胞也可作为靶细胞来研究或实施转基因治疗。
二、基因治疗的方法与技术1、基因治疗的各种方法(一)基因矫正纠正致病基因中的异常碱基,而正常部分予以保留。
(二)基因置换指用正常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技术,原位替换致病基因,使细胞内的DNA完全恢复正常状态。
(三)基因增补把正常基因导入体细胞,通过基因的非定点整合使其表达,以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或使原有基因的功能得到增强,但致病基因本身并未除去(四)基因失活将特定的反义核酸(反义RNA、反义DNA)和核酶导入细胞,在转录和翻译水平阻断某些基因的异常表达,而实现治疗的目的。
(五)“自杀基因”的应用在某些病毒或细菌中的某基因可产生一种酶,它可将原无细胞毒或低毒药物前体转化为细胞毒物质,将细胞本身杀死,此种基因称为“自杀基因”(六)免疫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是把产生抗病毒或肿瘤免疫力的对应与抗原决定族基因导入机体细胞,以达到治疗目的。
如细胞因子(cytokine)基因的导入和表达等。
(七)耐药基因治疗耐药基因治疗是在肿瘤治疗时,为提高机体耐受化疗药物的能力,把产生抗药物毒性的基因导入人体细胞,以使机体耐受更大剂量的化疗。
如向骨髓干细胞导入多药抗性基因中的mdr-12、基因治疗的总体策略基因治疗按基因操作方式分为两类,一类为基因修正(genecorrection)和基因置换(genereplacement),即将缺陷基因的异常序列进行矫正,对缺陷基因精确地原位修复,不涉及基因组的其他任何改变。
通过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即基因打靶(genetargetting)技术将外源正常的基因在特定的部位进行重组,从而使缺陷基因在原位特异性修复。
另一类为基因增强(geneaugmentation)和基因失活(geneinactivation),是不去除异常基因,而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使其表达正常产物,从而补偿缺陷基因等的功能;或特异封闭某些基因的翻译或转录,以达到抑制某些异常基因表达。
按靶细胞类型又可分为生殖细胞(germ-linecell)基因治疗和体细胞(somaticcell)基因治疗。
广义的生殖细胞基因治疗以精子,卵子和早期胚胎细胞作为治疗对象。
由于当前基因治疗技术还不成熟,以及涉及一系列伦理学问题,生殖细胞基因治疗仍属禁区。
在现有的条件下,基因治疗仅限于体细胞。
3、基因治疗的基本程序基因治疗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一、选择用于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二、基因载体的选择,目前应用于基因治疗的载体主要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种;三、靶细胞的选择,目前应用于基因治疗的细胞仅限于人的体细胞.用于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必须取材方便,易于在体外人工培养,而且细胞的寿命足够长;四、基因转移,在基因治疗中迄今所应用的基因转移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病毒方法和非病毒方法,非病毒载体主要有直接注射、磷酸钙共沉淀法、脂质体法和生物化学法等;五、外源基因的筛检,可以利用基因表达产物的筛检方法,也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筛检外源基因;六、将目的基因导入体内,直接转导入人体的靶器官的靶细胞中,取出患者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将治疗性基因通过病毒载体或非病毒载体转染后,再移植到患者的特定部位和导入体内。
(一)目的基因的选择和制备基因治疗的首要问题是选择用于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
对遗传病而言只要已经研究清楚某种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某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其野生型基因就可被用于基因治疗,如用ADA基因治疗ADA缺陷病。
但在现在的条件下,仅此是不够的。
可用于基因治疗的基因需满足以下几点:在体内仅有少量的表达就可显著改善症状;该基因的过高表达不会对机体造成危害。
很显然某些激素类基因如与血糖浓度相关的胰岛素基因目前尚不能用于糖尿病的基因治疗。
在抗病毒和病原体的基因治疗中。
所选择的靶基因应在病毒和病原体的生活史和起重要的作用并且该序列是特异的,如针对HBV的HBeAg或X基因等。
肿瘤病人多有免疫缺陷,可选用免疫因子基因转入人体,肿瘤细胞内往往存在多种基因异常形式,可采用反义技术封闭细胞内活化的癌基因或向细胞内转入野生型抑癌基因,抑制肿瘤生簪,所针对的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应下该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明确的相关性。
在确定欲选目的基因后,就在制备目的基因。
正向表达的基因可以是cDNA (complementaryDNA),也可是基因组DNA(genomicDNA)片段。
可用传统的方法获取,也可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等新技术进行体外扩增。
部分反义基因也可采用此法获得,但多数情况下采用人工合成的方式制备。
(二)基因的转运目前已有多种基因转运的方式,其基本原则是将外源基因运到细胞内。
已使用的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大类。
病毒载体:病毒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如多数病毒可感染特异的细胞,在细胞内不易降解;RNA病毒能整合到染色体以及基因水平较高等。
因此病毒载体是良好的基因转运载体。
目前已被用作载体的病毒有逆转录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的病毒。
疱疹病毒和肝炎病毒等。
逆转录病毒用作载体时需进行几步改造:(1)将天然的野生型RNA前病毒转变成DNA载体,并插入欲转移的相关外源基因。
其基本原则是用标记基因和外源基因替代病毒的编码基因,如图23-2所示。
(2)制备辅助细胞为载体DNA提供其丧失的功能(3)将载体DNA导入辅助以产生病毒载体。
(4)病毒载体感染靶细胞,外源基因在细胞内得以表达(三)靶细胞的选择理论上讲,无论何种细胞均具有接受外源DNA的能力,目前基因治疗中禁止使用生殖细胞作为靶细胞,而只能使用体细胞,用于转基因的体细胞必须取材方便,含量丰富,容易培养,寿命较长。
可选择的细胞有淋巴细胞、造血细胞、上皮细胞、角质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肝细胞、肌肉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在实际上应用中应具体根据目的条件选择。
(四)细胞转染(tansfection)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物理学方法、化学方法、融合法和病毒感染法四类。
病毒法已在本节的“基因的转运”中有基因介绍。
目前较多使用的是脂质体法。
在目前的技术状态下,一般而言其基因转染效率很难达到100%。
故必须首先将转导细胞和未转导细胞加以区分。
这方面的新技术发展很快,常用的转导细胞筛选方法有:利用基因表达产物筛选法:(1)标记基因筛选法:在载体上引入一个标记基因,或同时导入标记基因,在转染后的适当时间选用合适剂量的选择培养基,筛选标记基因表型,那些已导入外源基因的细胞将存活下来,而未转录的细胞则死于选择性细胞培养基。
如在较多的载体中都有neor标记基因存在,若向培养基中加入G418进行选择,最后只有转导细胞存活下来。
(2)基因缺陷型受体细胞的选择性:以基因缺陷型细胞作为靶细胞,将正常基因导入基因缺陷型靶细胞后,使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
例如将TK基因导入TK-的靶细胞,转录细胞可在HAT培养基中生长,未转导的细胞则不能在HAT培养基中生长。
(3)基因共转染技术:将目的基因表达载体DNA和标记基因表达载体DNA混合后共同转移到靶细胞中,分别使用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对应的选择剂进行两次筛选,最后得到复合转导的转化子。
分子生物学方法:外源基因是否真的转入靶细胞必须用分子杂交方法进行证实。
常用的方法有原位杂效,Southern杂交和打点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