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常州市2020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2020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2020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

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理念和激情________的结果。

它们是________、密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只是两者在呈现方式上________。

A. 催化一脉相承各有千秋B. 催生相辅相成各有千秋C. 催生一脉相承平分秋色D. 催化相辅相成平分秋色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中国思想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不仅仅是避世的道家,就是貌似与道家严重对立、注重事功的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样的情形中,人格的审美理想严重偏离道德的伦理理想,这种偏离使得道家超凡脱俗的个人修行和儒家至大至刚的“兼济天下苍生”都蜕变为“明哲保身”的犬儒哲学。

①这类人被视为高洁之士②而忧天下之患者反被视为俗人③往往被嘲讽与讥笑④也极为推崇避世风流、个人逍遥⑤他们的行为也往往被歪曲A. ①④②③⑤B. ②④③⑤①C. ④①②③⑤D. ④②③⑤①3.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清照故居的一组是(3分)( )①千秋绝唱消魂句一卷高歌漱玉词②东南形胜填词去岸柳月残煮酒来③锦书难托钗头凤青渡再遇蝶恋花④闺中苏辛传孤本词里红瘦咏海棠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 下列选项中,对图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2018年幸福社区图书馆图书借阅情况。

2020届江苏省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2020届江苏省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2020届江苏省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语文I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与核裂变发现失之交臂的费米踌躇满志,带领一批科学家在美国艺加哥大学的一个室内网球场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反应堆——芝加哥一号(CP-1)。

B.十几株竹子,一簇成团,不见平日迎风招展、清新高雅、高耸挺拔、摇摇欲上的风姿,由于雨水压迫,弯腰甩头,借助风力,奋劲抛撒减负,表现出虚怀若谷,坚贞不屈的品格。

C.古人说:“行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

”我在漫画写作上,也有今是昨非之感,我的笔应当从人生转向自然,寻求更深刻的画材。

D.这种貌似深邃的问题背后,无疑激荡着一股倔强的、舍我其谁的浩然之气。

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

经典经得起重复。

,,,。

因而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

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斧轻轻一劈就碎。

修炼不够,太轻太簿,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

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不经意间成了经典。

①但经典的语言,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②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③不但文字的经典这样,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经典都是这样④甚至像唐太宗那样,喜欢王羲之的字,一生看不够,临死又陪葬到棺材里⑤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A.①⑤③②④B.①⑤③④②C.②①⑤④③D.②①⑤③④3.下列诗句所描述的风俗,不属于古代年俗的一项是(3分) ( )A.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B.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C.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

D.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先秦哲学家荀子的美学论文《乐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精准解析】江苏省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精准解析】江苏省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4)王业偏安,叹息北征将士精忠报国,伤心南渡君臣
-2-
A. 司马迁
诸葛亮
辛弃疾
项羽
B. 文天祥
康有为
李清照
项羽
C. 文天祥
康有为
辛弃疾
岳飞
D. 司马迁
诸葛亮
李清照
岳飞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联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抓住关键词语分析理解对联内容,
判断对应人物。
(1)“著成信史照尘寰”可以看出写的是司马迁,这副对联是写在韩城司马迁祠的名联。
D. 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人作的诗是不是真正令人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
感情、意念。
-1-
【答案】1. C 2. B
【解析】
【1 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
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
(2)从“先主后主”“襄阳南阳”可以看出写的是诸葛亮,这是写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的对
联。
(3)根据“词苑”“女儿花”确定为李清照。
(4)“王业偏安”是指南宋,“精忠报国”写的是岳飞。
故选 D。
4.下列诗句中,下图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
A.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B.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下列 诗句中,与下图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对于图文,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说明画面内 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如图上有深涧、涧边草、树、黄鹂。 A 项,图上既无“水田”,也无“白鹭”。 B 项,图上没有“台阶”。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模拟练习答案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模拟练习答案

高三语文练习参考答案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3分)A2.(3分)C3.(3分)C4.(3分)D二、文言文阅读(20分)5.(3分)D(陟:提升)6.(3分)A(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第一名才称为“状元”。

)7.⑴(5分)皇帝已经派遣使者秘密侦察(这件事),恭顺侯听说知道后,对瞿景淳说:“如果没有您,我差不多触犯法律了”。

瞿景淳说:“我知道朝廷使者按道理应当像这样罢了。

”评分建议:“诇”“微”“中”“义”各1分,语句通顺1分;意思对即可。

⑵(5分)现在皇帝正急用人才,因为南北方都没有足以使用的人,不在这个时候广泛选拔人才并且重重培养他们,有一天(需要人才)拿什么应对征召。

评分建议:“方”“博”“植”“何以”各1分,语句通顺1分;意思对即可。

8.不畏权贵(坚守礼法);清正廉洁;明察事理;公正选贤(重视人才培养)。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11分)9.(5分)思念友人、写扬州风光、感叹离恨。

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对三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

10.(6分)“连夜到”照应标题“夜到扬州”(1分)。

通过船行之快和相见惊笑的描写(2分),表达了与友人相见的急切心情,以及与友人相逢的惊喜、欢快之情,也暗含了久历宦海沉浮的感慨(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8分)⑴约我以礼⑵入则无法家拂士⑶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⑷恐年岁之不吾与⑸猿猱欲度愁攀援⑹觥筹交错⑺击空明兮溯流光⑻各领风骚数百年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12.(3分)B(错在“义儿对错误的认识和悔过”。

)13.(6分)孩子与家长的矛盾;学生与老师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学校与社会的矛盾。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14.(6分)率性作画,不受拘束,义儿感到舒适;远离唠叨,不受责骂,义儿感到惬意;寄宿学校,一切新鲜,义儿感到快乐;启示人们对儿童的教育应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江苏卷)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江苏卷)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江苏卷)语文甲、必考内容(142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三更有梦书当枕祝勇读书需要一种心境。

安详的心绪以及静谧的氛围,都可以将我带入那种既恍惚空灵又旖旎美妙的境界中去。

在一种如诗的意境中读书,心灵会像热水里的新茶一般丝丝缕缕地舒展开来,抑或会感到那个温暖的杯底从心房间熨过,熨平心上的每一条褶皱。

心境摇曳不可读书,功利浮躁不可读书,灵魂纷乱不可读书。

读书需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仿佛人于树下禅定,风声雨声车声马声,无一入其耳;酒色财气,无一动其心。

其中境界如徐燕谋赠钱钟书先生的佳句:“北海西山都可恋,我来只为读奇书。

”于幽美如诗情琴韵的意境之外读书,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想起一位伟人青年时锤炼自己,专拣市声嘈杂之处读书,常激赏赞叹,这种大境界,非常人所能修得。

看来,片刻宁静,一室温馨,对读书人是何等重要。

求生存的匆促步履,打乱了众生心灵的止水。

爱于时光的余白处,慵读几页书,犒赏一下干渴的灵魂,可是家务劳动、友人来访、子女教育以及电视喇叭的聒噪,使你无处躲藏。

日常的喧嚣里,早已找不到须臾的宁静。

所以深夜是最宜于读书的时候。

这时,人已去,茶已凉,片刻前还热闹非凡的斗室骤然阗寂。

家人睡熟,喋喋不休的电视也早已哑然无声。

月华似水,佳期如梦,拧亮床头一盏青灯,取一个舒适的姿势,或躺或坐,罗衾掩住半个身子就可以了。

书是选好的,就放在枕下,不必从书架上查取。

用不着书签指路,一下就能翻到要看的地方,对于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来说,这动作就该像手巧的售货员取货一样娴熟。

不紧不慢地接着昨天的看,若是情节极佳的小说,可以一口气读上三五十页;若是散文,品上几篇也就够了,不必太多。

像少年时读书那样,不眨眼看到天明,是不可能的,因为明天一早,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等待着我。

学生时代焚膏继晷的苦读对我来说已成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

不再去想那些,用宁静的读书为每日的繁忙画上一个优雅的休止符,已经令我感到自豪,哪怕只读三五页,也已满足,关键是活出一分安然的心境,心甘情愿地做精神麦田里最后的守望者。

(审核版)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审核版)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5分)1.(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从9月30日至10月3日,一般让人始料未及的楼市限购风潮,在全国各大城市间________,9个城市先后发布楼市调控新政策,多地重启限购限贷。

②他因为家里开着棋社,从小就________,对下棋颇有心得。

③家具市场产品________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网购平台上售卖仿冒名品家具的卖家也越来越多,有关部门有必要展开一轮彻查严打的行动了。

A.曼延耳熟能详良莠不齐 B.蔓延耳濡目染鱼目混珠C.曼延耳濡目染鱼目混珠 D.蔓延耳熟能详良莠不齐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次“国十条”明确叫停了上述“因噎废食”的做法,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行出台限制创业投资企业和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市场准入和发展B.只是,如果这种道德行为不是出自于自觉,而是持之以强力,而且加以推广,则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了C.《读者来信》的话题新鲜,贴近生活,关注社会.不仅中学生阅读这些鲜活故事和案例感到亲切,看到小学生的来信也能变成报纸上的铅字文章,很多人还会生出跃跃欲试的想法D.在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是西周时期的精品,价值非常高,热烈欢迎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到馆参观3.(3分)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男儿何不带吴钩 B.千树万树梨花开C.长江万里白如练 D.疑是银河落九天4.(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汉字是方块字,是图象性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语言和语音联系密切但并不等同。

中华民族是多元的语言、多元的种族、多元的宗教、多元的文明构成的一个整体,最具有包容性。

一个地方的哲学跟地域、经济、生长方式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不是本质之如何。

①拼音文字②图象性的文字可以从图象的直觉中体会到文字的意义③所以有语音中心主义的倾向④汉字是人类文明的辉煌成就⑤文字是隶属于语音的⑥是通过符号去记录语言构成文字。

2020年江苏省名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有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名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有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名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中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________在一起的。

中国历史上以家训为名的著述在南北朝已经出现,后来________,直至晚清民国。

“家训”就像一位神情庄重严肃的老祖父,________地训导后世子孙,成为中华道德文化传承在最基本的社会层面的保证。

A. 结合绵延不绝不厌其烦B. 融合络绎不绝不厌其烦C. 融合绵延不绝不胜其烦D. 结合络绎不绝不胜其烦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哪一种性格更适合做作家,这就不好说了。

________用李敬泽的说法,写到关键的地方,“作家的手不能抖”。

①“心慈”加“手狠”大概可以算作大师级作家的共同特征了。

②这和文学的思潮有关。

③我喜欢“心慈”“手狠”的作家。

④但是,总体上说,有能力、有勇气深入的作家总是好的。

⑤鲁迅就是这样。

⑥“手软”可以成就一个作家,“手狠”也可以成就一个作家。

A. ①④③②⑤⑥B. ⑥③⑤②④①C. ①④⑤⑥③②D. ⑥②④③⑤①3.下列有关天下名楼的对联,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②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③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④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

A. ①滕王阁②太白楼③黄鹤楼④岳阳楼B. ①黄鹤楼②滕王阁③岳阳楼④太白楼C. ①黄鹤楼②岳阳楼③滕王阁④太白楼D. ①岳阳楼②太白楼③黄鹤楼①滕王阁4.阅读图,对钱伯斯的“阅读循环圈”理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所有的阅读从选择开始,开始阅读前,必须有足够的图书储备可供选择。

B. 图中的“阅读”加引号,意在强调阅读并不等于拿着书,让印刷体的文字在眼前晃过这样的活动。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届江苏⾼考语⽂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2020届江苏⾼考语⽂全真模拟试卷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语⾔⽂字运⽤(15分,每⼩题3分)1.在下⾯⼀段⽂字横线处依次填⼊词语,最恰当的⼀组是()陶器从最初的零星出现到⼤规模、⼤范围地⽣产,有特定的社会⽂化。

陶器制作历史悠久,累积重重,要从、交互作⽤的社会⽂化现象中对其,仍任重道远。

A. 因缘错综复杂寻根究底B. 因缘错综复杂追本溯源C. 姻缘参差不齐追本溯源D. 姻缘参差不齐寻根究底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A.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作品之⼀的⼩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近年来,⾼校招⽣多以“男神”“⼥神”为宣传点,有⼈尽管质疑这种⽅式,但在另外⼀些⼈看来,这种宣传⽅式给⼈以视觉冲击⼒,具有更好的宣传效果,值得肯定。

C.故宫运⽤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化体验中,深⼊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凡魅⼒。

D.台湾地区地⽅公职⼈员选举结果11⽉29⽇揭晓,国台办发⾔⼈表⽰,希望两岸同胞珍惜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维护并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3. 下列诗句中与所描绘的古代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项是()①⽉明⼈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

②越⼥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

③数尺丝纶垂⽔中,银钩⼀甩荡⽆踪。

④眼中何有百步的,强于惯使千年柘。

A.①钓鱼②射箭③织布④划船 B.①织布②射箭③钓鱼④划船C.①钓鱼②划船③织布④射箭 D.①织布②划船③钓鱼④射箭4.在下⾯⼀段⽂字横线处填⼊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项是()________因为,即便有许多⼈终⾝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深处,仍然有⽆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尽头的路上。

①是命运把⼈抛到了路上——形⽽上⼀点说。

②⾃古以来,⼈类就喜欢流浪。

③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

【2020】【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2020年【江苏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2020年江苏(南通)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江苏(南通)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江苏(南通)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2020年江苏(南通)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2020.03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历史的魅力就在于相互间的认同和归属。

有时会忽然明白,岁月里需要的奉献,成长中要有的斗志,更需要从岁月里长出来的热爱。

历史并不遥远,“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下的种种,你我都无法真正。

用热爱,用责任,回望过往的美丽,创造当代的辉煌,成为未来的历史。

A.承前启后初出茅庐缺位B.承前启后初生之犊缺席C.承上启下初生之犊缺位D.承上启下初出茅庐缺席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枫叶,有着独特的文化寓意。

枫叶的颜色如火如霞,颜色是那么的温凝,它让人明白了温暖的含义。

①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缘于斑斓的枫叶。

②相传,在枫叶落下之前就接住枫叶的人会得到幸运。

③小小的枫叶上凝聚了人们丰富的情感和无穷的遐思。

④人们往在怀着不同的心境在红枫叶上寻找象征、寻找寄托。

⑤或温馨的思念,或如荼的生命,或缤纷的事业。

⑥如果在目睹枫叶落下时许下心愿,将来定会悄悄实现。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②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⑥③④⑤①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台上的演员重新抖擞起精神,格兰古瓦希望观众至少能欣赏到作品的剩余部分,没料到这个愿也和前面几个一样,很快化为泡影。

B.在我看来,形形色色的昆虫家族中,七星瓢虫算是比较高雅的,它飞翔的时候轻缓悠闲,人们总觉得是撑着小洋伞散步的名缓淑女。

C.伟大的人物总是一种洗眼剂,他们可以根除我们目空一切的毛病,使我们能够看见别人和别人的成绩,从而难免一些邪恶和愚蠢。

D.运用了想象或象征的诗歌,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有一种解放和振奋的力量,好像有什么投弄着人们,会让他们像孩子一样欢呼起舞。

2020届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逐题解析(加精)

2020届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逐题解析(加精)

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表示标榜“新”和“异”,重在表示主观行为。

此处宜用前者。

“机敏”和“敏锐”的区别在于:它们虽都强调“敏”,但前者重在表示“机”,即“灵活”之意;后者重在表示“锐”,含“深刻”之意。

此处宜用后者。

“焦躁”和“浮躁”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焦急,后者重在浮浅。

此处宜用后者。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借代”手法的特点是借某事物的特征代替某事物,借体和代体具有相关性;而“比喻”中的“借喻”的特点则是,将某物比作另一物,借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

题中,A项的“刀俎”和“鱼肉”同人所处的情境相似,所以是借喻。

其余三项中的“尧舜”是用此词指代人群中的优秀人物,“干戈”和“玉帛”则分别以战争武器和友好物体指代战争和和平,“西施”以美女名指代心爱之女子。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陶器从最初的零星出现到大规模、大范围地生产,有特定的社会文化。

陶器制作历史悠久,累积重重,要从、交互作用的社会文化现象中对其,仍任重道远。

A. 因缘错综复杂寻根究底B. 因缘错综复杂追本溯源C. 姻缘参差不齐追本溯源D. 姻缘参差不齐寻根究底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近年来,高校招生多以“男神”“女神”为宣传点,有人尽管质疑这种方式,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种宣传方式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具有更好的宣传效果,值得肯定。

C.故宫运用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

D.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结果11月29日揭晓,国台办发言人表示,希望两岸同胞珍惜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维护并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3. 下列诗句中与所描绘的古代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

②越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

③数尺丝纶垂水中,银钩一甩荡无踪。

④眼中何有百步的,强于惯使千年柘。

A.①钓鱼②射箭③织布④划船 B.①织布②射箭③钓鱼④划船C.①钓鱼②划船③织布④射箭 D.①织布②划船③钓鱼④射箭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因为,即便有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①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

②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

③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

④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

⑤路连接着家与前方。

2020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含答案(江苏卷)

2020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含答案(江苏卷)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前模拟试题(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要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下围棋荡秋千抖空竹放风筝B.抖空竹荡秋千下围棋放风筝C.下围棋放风筝抖空竹荡秋千D.抖空竹放风筝下围棋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2020.4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山水最懂得时间。

四季,总在它们身上投射。

一年之中最好看的还是春夏万物生长时,绿水青山一派葱苑朗然,自然的韵律也较别时更加明快。

“山林欤,皋壤欤,使我欣欣然而乐欤!”这时寻山走水,喜悦大概会主动,也让人感受一番庄子的。

A.更换投怀送抱意气扬扬B.更迭曲意逢迎道遥自得C.更迭投怀送抱逍遥自得D.更换曲意逢迎意气扬扬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杏花是诗人的宠物,自古以来,咏红杏的篇什确实数不胜数,新意迭出。

相比之下,他人之诗,没有进一步发现一枝红杏背后的盎然春意和万紫千红的整个春天。

①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之所以人见人爱,确实有他独到的匠心。

②叶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虽然他的着眼点是红杏却未止于红否,而是就红杏而观春色。

③着眼点虽小,而境界宏大。

④虽然从所写的景致来看,唐宋诸贤之诗,大都与叶诗相似,但都不如叶诗动人。

⑤透过一枝红杏,见满园春色、无尽的风光以及春天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⑥诸贤之诗着眼点都在红杏,但也仅仅就红杏而观红杏,止于红杏。

A.①④②③⑥⑤B.①④⑥②⑤③C.②①③④⑥⑤D.②①④③⑤⑥3.下列各句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灰喜鹊的到来有点小煞风景,它鸣音粗砺,节奏分明,好像谁慢慢动一架生锈的老式缝纫机。

B.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

粉红、雪白的梅花,在我眼中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

C.我们喜欢春天到草原去钓蜇虫,一株草伸入洞里,蛰虫就紧紧咬住……童年老树下的回忆,在三月里想起来,有春阳一般的温馨。

D.河流传来坚冰碎裂的声音,乌鸦和喜鹊精神抖擞地站在就要发芽的枝头,大地明媚,某种东西逐渐在走向明朗……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中小学时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仅影响甚至还决定着他们未来价值观念的养成。

2020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届江苏省宿迁市高考模拟语文试题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人总要学会地去生活。

人生的四季,怎能永远都是春天?一季有一季的味道,都是岁月的与馈赠。

学会与时光相互包容、接纳,地奔着自己的喜好而去,说明内心已成熟。

A.机智赏赐删繁就简B.睿智赏赐言简意赅C.睿智恩赐删繁就简D.机智恩赐言简意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作为神话故事和传统动画电影中的知名人物,哪吒向来以少年英雄的形象示人,而新版“魔童哪吒”一反常态,___________;加上特效密集的对打场景,30秒一镜到底的镜头运用,以及如梦如幻的山河社稷图、太乙真人的神奇毛笔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为讲好中国故事增添了色彩。

①这缘于他本该成为“灵珠英雄”的命运被改变②勇敢地进行抗争③不凑巧投生为“混世魔王”④神情叛逆而玩世不恭⑤但他不认此命⑥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A.③④⑤②⑥①B.③①④⑤⑥②C.④③⑤⑥②①D.④①③⑤⑥②3.下列诗句中的横线上应填的劳动行为,正确的一项是①谁家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②昼出耘田夜 ,村庄儿女各当家。

③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④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趁霜晴。

A.打稻绩麻刺绣煮茧B.煮茧绩麻刺绣打稻C.打稻刺绣绩麻煮茧D.煮茧刺绣绩麻打稻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也许你有富裕的家境,也许你有身在仕途的父母,也许你有父母已为你铺就的人生坦这些用金钱、地位和宪爱做成的“高跷”能让你在人生之路上昂首阔步。

可一旦“高跷”倒了,你便会重重地摔倒在地,除了落得个鼻青脸肿外,一无所有,要知道,只依赖别人,你就不会有用自己的双手摘来的浆果,更不会有用自己的头脑设计的未来。

A.任何人都要有自给自足的能力。

B.一味依靠别人最终只会一无所有。

C.父母不能溺爱孩子,为孩子设计人生。

D.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意外为不期而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鲜于子骏行状秦观公讳先,字子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答案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5.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9题。

重到沭阳图记袁枚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

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

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

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

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

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

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

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

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

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

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

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

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

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

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

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

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

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

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①,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宰沭阳二年宰:治理 B.说当时决某狱决:打开C.代为治筐箧治:备办D.奉母闲居奉:侍奉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B.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

C.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

D.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2)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9.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寄和州刘使君①张籍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

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0.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

(5分)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既见复关,。

(《诗经·卫风·氓》)(2)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3)今年欢笑复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4),不知东西。

(杜牧《阿房宫赋》)(5)沙鸥翔集,。

(范仲淹《岳阳楼记》)(6)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7)浴乎沂,,咏而归。

(《论语·先进》)(8),辣手著文章。

(杨继盛名联)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小哥儿俩凌叔华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

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像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

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

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两个孩子跪在椅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鸟笼子。

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

吃饭的时候,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

二乖因为还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一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吃了。

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

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

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

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

“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

“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非常沉重迟缓。

“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

二乖愣眼望着哥哥。

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

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

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在妈的膝头上,呜呜地抽咽。

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子,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

妈叫住他,他嚷道:“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仇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

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

”“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

”妈低声吩咐厨子。

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呼呼地说:“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偿命。

”“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

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圆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

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

”二乖给哥哥着急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

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仇,跳着出去。

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

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

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唱,毛掸子也掷掉了。

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后院的了。

他蹓达到有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噢咪噢地娇声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

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

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

“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

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

“它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

”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我们一会儿跟妈妈要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小猫在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

”“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样子。

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猫。

(有删改)13.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

(6分)14.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4分)15.二乖的天真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分)16.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中国建筑的希望梁思成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

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遠传和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