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我想》优秀教材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三年级上册语文《我想》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三年级上册语文《我想》教案设计》摘要: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背诵课、能抓住重句理诗歌容胆想象充分表达3、体会作者对然热爱对美生活追教学重理课容胆想象训练发散思维教学难展开丰富想由表达并创作教学程、导入、学们我像你们这么候常听首歌今天我把它带了你们想听吗?(播放歌曲《种太阳》)师美愿望总能引起我们无穷幻想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背诵课、能抓住重句理诗歌容胆想象充分表达3、体会作者对然热爱对美生活追教学重理课容胆想象训练发散思维教学难展开丰富想由表达并创作教学程、导入、学们我像你们这么候常听首歌今天我把它带了你们想听吗?(播放歌曲《种太阳》)师美愿望总能引起我们无穷幻想窗边有姑娘常常托着下巴甜甜地想她想什么呢?、展示诗白天太阳多红多热是不是有火炉烧得正旺?晚上月亮多明亮是不是有面镜子挂天上?夜空星星闪烁金光是不是仙女把珍宝镶天上?(师生合作 b学生齐)师你们脑袋里是不是和她样有许多想象、幻想说出和起分享(学生由畅谈)二、新知、学生相师作者定特别想让你知道他愿望现就跟你搭档千万别让他失望如你认你搭档得很棒就竖竖拇指、师配乐朗师听你们得那么尽兴老师也想吗?希望能够闭上眼睛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由表达看到了什么)3、学生带感受练课、学习节(师谁愿把美幻想与分享下?)生生评b由学生由畅谈感受带感受练前两句指名练(师随着风儿悠荡悠得真轻、真美多美啊像神仙样…… )师两句生谈听到了什么g带感受练该句引导背诵该节5、学习二节生生评b愿(师谁还愿把己感受出)(师感觉到你长了)抓住重句“伸进湿软土地汲取甜美营养”(师这是被春风拂春雨滋润土地)齐“长啊长”(师我仿佛看到了你们就是柳树根须正蓬勃生长)引导背诵该节6、学习三节带感受齐b默并质疑讨论“什么说蓝天是我课堂?”愿朗学生齐7、学习四节师生合作b思考遥远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提示我要飞到宇宙探宇宙奥)8、练习背诵(出示提示愿起立齐背)9、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三、延伸、由表达己愿望、理想、把己美愿望写下(配乐创作)四、课结.。
《我想》教学设计(通用6篇)

《我想》教学设计(通用6篇)《我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悠荡、汲取、柔软、篷帐”等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
4、品读理解诗的内容,感悟诗情,通过幻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重点难点重点: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诗人的想象,感悟诗情。
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
教学安排1时。
设计理念在《我想》这节课,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然后是自主合作学习,循循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课文中感受、熏陶。
同时,给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及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创造的激情,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发遐想。
1、播放歌曲《种太阳》,认真聆听,说说你从歌曲中听到那个小孩子的什么美好的愿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你也曾有过这么大胆而神奇的想像吗?指名说说,激发想象兴趣。
3、教师导言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儿童诗《我想》,一起走进小诗中,去了解一下小朋友心中的美好愿望。
让我们和小作者一起领略那异彩纷呈的想象世界,去体味那奇异的想象所带来的快乐吧。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用一段《种太阳》这首歌曲来创设愉快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展开想像的欲望,激起学生想像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开始拓宽,更贴近幻想的境界。
(二)检测回顾,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努力做到把诗歌读正确,通顺。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检测字词掌握情况。
3、检测读的情况,相机正音。
4、教师范读,生听读思考:诗歌中的“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5、组织汇报,相机板书。
(三)快乐品读,理解诗境,感悟诗情。
品读第一节诗:①女生读,师生共评。
(听了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如:盛开着的桃花是那么鲜艳、那么美丽。
)②“我”的手儿接在桃树枝上,自己仿佛也变成了桃花,想象一下,桃树枝在春风中怎么悠呀悠的?你感受到桃树枝的自由和喜悦了吗?一起来,小桃树们,悠荡起你们美丽的小手。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我想》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我想》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通过课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课后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变成的事物。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我”想变成什么?2.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优美。
(3)学生齐读,巩固记忆。
3.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4.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品析课文(1)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6.课后实践活动(1)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一篇《我想》的作文。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大家共同评价。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3.学生在课后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4.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到了每个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了指导和鼓励。
5.不足之处:在品析课文环节,部分学生对比喻和拟人手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引导。
三年级《我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我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我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我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主持人: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描写春天的诗句,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老师奖励给你们一首歌曲好不好?(生:好)请你们认真听。
歌中的小朋友想种太阳,一颗送给南极,一颗送给北冰洋,这是多么美好又是多么大胆的心愿啊。
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位小朋友的心愿,它能给我们描绘一个怎样奇异的世界呢?(师板书课题:《我想》)二、明确学习目标,初读课文,师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达到熟读成诵。
2、我能边读边想象画面,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我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进行仿写。
师配乐范读。
(学生认真听,想象诗歌情节。
)师:“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呢?(学生汇报)三、品读感悟,想象画面。
(一)例中学:(品读第一节,想象画面。
)师:下面我们来看第一个心愿。
师出示问题探究问题(一)(生读要求)(1)、“我”的第一个愿望是什么?这个愿望能做什么?从哪个动词能够看出来?“悠哇,悠——”是怎样的动作?(2)、“花苞”是什么意思?(3)、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天真、可爱、想象力丰富……)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节,按要求完成学案。
2、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板书:悠。
引导想象情景。
师范读最后一句。
学生试读。
)3、带着你的想象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5、师范读,对子互读,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二)实践悟:分组讨论,自主学习第2、3、4节问题探究(二)1、小组自由选择第2、3、4节研读按照学习第一节的方法自学这一部分(1)自由朗读。
(2)找愿望,做什么,找动词,做动作,感受作者用词的巧妙。
(3)理解重点词语。
(4)理解重点语句,想象画面。
(5)按要求完成学案,组内说一说。
《我想》三年级教案

《我想》三年级教案《我想》三年级教案范文教学要求:1、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和新词,认识八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我的小小愿望。
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内容,了解“我”的小小的愿望。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观看美丽景色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说:当同学们看到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蓝天白云这些美丽的景色时,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作品中,去品味生活。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注意,提醒大家注意。
“哇”读“wa”,轻声。
“汲取”中的“汲”读ji4、老师简要介绍作者。
高洪波:1951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我喜欢你,狐狸》等。
儿童诗《我像》获全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5、指名读课文第一至四节。
三、理解内容。
1、从第一至第四节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分组学习。
自学提示:(1)我想变成什么?为什么?(2)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小组讨论。
(3)用读或演的形式汇报。
2、交流汇报。
(1)交流第一、二节内容。
(2)学习第三节。
指名读第三节。
启发学生想象:“我把眼睛装在风筝上,飞上高高的蓝天,望啊望——作者能望到什么?鼓励学生充分说。
解决疑难: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3)、学习第四节。
齐读第四节。
请学生说说对蒲公英、柳絮的了解。
启发学生想象: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作者飞到那里干什么?3、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第五节。
分组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2)交流汇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我想》优秀教学案例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1.家长辅助作业:让学生在家与家长一起朗读诗歌,分享学习心得,增进亲子关系。
2.创作练习:鼓励学生仿写《我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首诗歌。
3.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美好愿望?”等问题,激发他们对诗歌内涵的思考。
五、案例亮点
5.实施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案例中,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同时,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为后续学习指明方向。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针对《我想》这首诗歌,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诗歌中描绘了哪些美好的画面?”“这些画面给你怎样的感受?”“诗人是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的?”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思考中理解和掌握诗歌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首诗歌引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他们被诗中丰富的想象力和美好的情感所吸引,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因此,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这个优秀的教学实践,为同行们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以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学习《我想》,使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如韵脚、节奏、意象等,并了解诗歌的抒情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培养他们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4.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美好画面,感受诗人的情感。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诗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想》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想》教案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我想》这篇课文,能够理解“想念”这个情感,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读懂和书写简单的句子和短文。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对生活、世界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准备白板、笔、现成的《我想》教材、学生练习册。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用引导式问答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念过远方的亲人和好朋友呢?”•“当你们想念他们的时候,你们会做些什么呢?”•“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我想》,你们猜猜它讲的是什么呢?”(2)出示课文,并由学生自由阅读一遍。
(3)向学生提问,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文中的‘我’想念的是谁?”•“为什么‘我’想见外婆?”•“最后小学生得到什么启示?”第二步:注重课文表达(1)让学生跟读《我想》,老师强调音、调、节奏及语感,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生字和起伏变化。
注:在跟读过程中,可以让部分学生完成快速模仿,掌握音素和音调,并逐渐增添其它辅助教材,如CD、母音单曲等。
(2)让学生小组内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和评选。
(3)在改正学生发音错误的同时,也强调语句语感和书写连接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精读课文(1)教师讲解课文的每一句。
并让学生在理解了每句话之后,总结每句话的主旨。
(2)针对每一个生词进行解释,并带领学生读出生字、非音词的部分并了解其意思。
第四步:演讲表达(1)组织学生进行如下话题的讨论:•“你曾经想念过什么人/事物?”•“你是如何应对想念的情感?”•“当你想念时,你最希望他/它能出现在你的身边,那么你对这一人/事物的感情,究竟是怎样的呢?”(2)根据讨论的话题,让学生进行演讲表达。
可以让学生分组,小组内互相讲述自己的经历,并从中挑选1~2个出色演讲的学生进行现场演讲。
第五步:课堂小作文(1)结合教材上提供得题目和老师所讲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小作文的书写。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想》名师教案教学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想》名师教案教学一等奖教学目标:1.认识7个汉字,会写6个字, 能正确读写“甜美营养”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诗歌中小朋友在春天的畅想,感受春天的美好。
产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趣。
教学重点:1.认识7个汉字,会写6个字, 能正确读写“甜美营养”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中小朋友在春天的畅想,感受春天的美好。
产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走近作者:高洪波,笔名向川,诗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书记,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吃石头的鳄鱼》、《我喜欢你狐狸》……分别荣获中国作家协会一、三界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学生自由表达一下自己所认识的作者。
3.齐读课题《我想》,读一读课文。
想一想课题的意思:我的愿望4.我们都有着美丽的梦想,愿意放飞心灵的翅膀去想象,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我”的愿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读读课文,说一说我有什么愿望呢?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 / 71.本课的生字较多,而且有些还比较复杂,你能够认识它们吗?2.出示生字指读:苞营帐筝堂辉蒲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苞营帐5.小汉字们躲到词语中去了,你能找到它们吗?进行读词训练。
6.形近字组词练习:苞。
运用形近字组词的方法认识其他汉字。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导学: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诗的节奏和韵律。
思考:课文中我的愿望是什么?1.美美的读一读第一小节,看一看我的愿望。
出示课文: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呀,悠——(读得轻柔一些)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安、带、牵”要重读。
)抓住关键词“小手——牵着阳光——悠”读一读课文,背一背课文。
2.我的第二个愿望在第二小节中,试着读一读哦!出示句子:出示句子: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想》教学教案(精选13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想》教学教案(精选13篇)学校三班级语文《我想》教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观看动物的明显特征,理解诗歌内容。
2、感受诗歌中的稚拙美。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情感。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方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能宁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乐观思索,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
活动预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创设森林情景,激发幼儿学习爱好,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1、活动导入师:小伴侣们,今日老师要带你们去大森林里玩,你们想去吗?幼:想。
师:好,坐上我们的大巴车动身吧!(出示大巴车图片,点击喇叭,绕教室一圈,坐下,音乐停)2、出示小动物,感知诗歌内容。
(出示大巴车停在森林图片)师:大森林到啦!森林里的景色真美啊!森林是谁的家啊?幼:小动物的家。
师:小动物们都藏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找找看。
是谁躲在这里呢?(出示幻灯片,单击显示小象)幼:小象。
师:哦!原来是小象!小伴侣跟小象打个招呼幼:小象,您好。
小象:小伴侣们好。
师:小象有一个长鼻子,小伴侣来跟小象握握手。
让我们来看看小象的长鼻子有什么作用。
出示PPT(小伴侣边看图边回答)师:小伴侣说的都很棒。
哦!原来啊!小象的鼻子还有这么多的用处呢!师:小伴侣想不想做一只能干的小象啊?幼: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象的长鼻子。
我们现在都是小象了,可以两只小象用鼻子和鼻子握握手。
(出示两只小象握手图片)(请幼儿跟老师边说边做“观察小象,我想有个长鼻子,和小象用鼻子握握手”的动作。
(出示PPT)师:好,我们已经跟小象握握手了,做了好伴侣了,我们不打搅小象了,跟小象说再见吧!幼:小象,再见。
3、连续找小动物,感知诗歌的内容师:森林里还藏着什么小动物呢?(出示PPT)幼:小猴师:好,请你跟小猴打个招呼吧。
幼:小猴,您好。
小猴:小伴侣们好。
师:小伴侣们喜爱小猴吗?你喜爱小猴什么?幼:……师:小猴的尾巴可以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PPT)看这两只小猴又在干什么呢?幼:……师:小伴侣们真棒!师:原来这两只小猴在拉勾啊!师:我们来学学长尾巴的小猴和其他的小猴来拉拉勾,可以两只小猴用尾巴和尾巴拉拉勾。
三年级《我想》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我想》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我想》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3卷第1卷第9单元的“幻想与想象”的主要文本。
这是一首充满孩子们兴趣的诗。
它写了一系列关于一个孩子的奇妙幻想,他想把他的小手放在桃枝上,把他的脚连接到柳树的根上,把他的眼睛放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地上。
作者在春天的阳光下幻想和想象,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这首诗共有五个小节,前四个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
最后一小节虽然只有两行,却是诗歌的精妙之处,写如果飞到遥远的地方,需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一片童趣跃然纸上。
诗中采用了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以凝练的语言创造了优美的意境。
教学理念:语文课堂就应是学生快乐的天地,是一门陶冶人的艺术,应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自信的大门,真正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想象诗的意境,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读5个单词,写9个单词。
继续练习独立读写能力。
3、理解“汲取”、“游荡”、“湿软”“生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4.结合诗歌的写作特点,大胆想象,并在正文前三节之后再编一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动情阅读这首诗,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理解诗的内容,体验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节。
学术分析: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阅读的能力,掌握了一些中文学习方法。
学生阅读能力强,思维活跃,课堂想象力丰富。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理解小诗的美,并努力继续编写小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字5个,写字8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理解关键词“吸收”、“漫游”、“湿润柔软”、“生辉”等的含义。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你喜欢听歌曲和唱歌吗?今天,老师想给学生们唱首歌。
我们一起听好吗?(播放种子太阳)2、师: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很多同学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了,你们能说说歌曲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愿望吗?(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有效组织教学的首要条件。
最新整理 三年级语文《我想》教学设计范例

最新整理三年级语文《我想》教学设计范例教学目标:1.这首诗通过幻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整体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3.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4.仿照诗歌的第3小节再编一段。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2.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做到熟读能诵。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孩子们,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听歌、唱歌,今天,我想送给同学们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播放《种太阳》)2.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很多同学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了,让我感受到你们也很喜欢这首歌,你能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愿望吗?(学生自由发言)3.“种太阳”一个多么美妙而大胆的想法呀,我想在我们小小的童心中,也会有这许许多多的梦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梦想的天堂,共同走近“我想”。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我的愿望是什么?(学生自由读文)2.读后反馈,教师板书:手儿桃树枝脚丫柳树根眼睛风筝自己小草、小花、柳絮、蒲公英三、细读课文,体味情感:(一)请你从中选出自己自喜欢的一小节,反复地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二)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那就让我们把这份认真延续到下面的学习中,请你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组内的小伙伴听,并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三)汇报交流。
1.第一小节2.第二小节3.第三小节4.第四小节四、总结:孩子们,你们的心是火红的,更是奔放的,小花、小草、柳絮、蒲公英是我们的梦想,飞上月球,遨游太空更是我们美好的幻想。
我记得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象力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插上想象的翅膀,用我们的刻苦和勤奋去努力实现我们美好的梦想吧!。
《我想》优秀教案(精选5篇)

《我想》优秀教案《我想》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想》优秀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想》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能抓住重点句理解诗歌的内容,大胆想象,充分表达3、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大胆想象,训练发散思维教学难点:展开丰富的联想,自由表达并创作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经常听一首歌,今天我把它带来了,你们想听吗?(播放歌曲《种太阳》)师:美好的愿望总能引起我们无穷的幻想。
窗边有个小姑娘常常托着下巴,甜甜地想,她在想什么呢?2、展示小诗:白天的太阳多红多热,是不是有个火炉烧得正旺?晚上的月亮多明亮,是不是有面镜子挂在天上?夜空的星星闪烁金光,是不是仙女把珍宝镶在天上?(a、师生合作读b、学生齐读)师:你们的小脑袋里是不是和她一样有许多想象、幻想,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自由畅谈)二、新知1、学生互相读文师:文中的小作者一定特别想让你知道他的愿望,现在就跟你的小搭档读一读,千万别让他失望,如果你认为你的搭档读得很棒,就竖一竖大拇指。
2、师配乐朗读师:听你们读得那么尽兴,老师也想读读,大家同意吗?希望大家能够闭上眼睛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表达看到了什么)3、学生带感受练读课文4、学习第一小节(师:谁愿意把第一个美好的幻想与大家分享一下?)a、生读,生评b、自由读文c、学生自由畅谈读后感受d、带感受练读前两句e、指名练读(师:随着风儿悠荡,悠得真轻、真美、多美啊,像神仙一样……)f、师读后两句,生谈听到了什么g、带感受练读该句h、引导背诵该小节5、学习第二小节a、生读,生评b、自愿读文(师:谁还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师:感觉到你长大了)c、抓住重点句“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师:这是被春风拂过,春雨滋润的土地)d、齐读“长啊,长”(师:我仿佛看到了你们就是柳树的根须,正在蓬勃生长)e、引导背诵该小节6、学习第三小节a、带感受齐读b、默读并质疑c、讨论“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d、愿意朗读的学生齐读7、学习第四小节a、师生合作读文b、思考: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提示:我要飞到宇宙,探索宇宙的奥秘。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想》优质教案范本(精选17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想》优质教案范本(精选17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我想》优质教案范本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8个。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课文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有什么样的愿望?能说说吗?(指名说说)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一个小朋友的愿望”,好吗?3、板书课题:《我想》(学生齐读两遍)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数数这篇诗歌有几节。
(2)出示8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谷、丫、软、汲、营、筝、堂、絮(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课堂、柳絮、悠荡、柔软、愿望、遥远、商量(4)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喜欢第一节的同学起立读课文第一节。
①自由读第一节,学生边读边想象。
②指名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并出示挂图,显示观察、想象。
③指导读第一节。
④指名读、齐读第一节。
(2)喜欢第二节的同学起立读课文第二节。
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想象。
②指名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并出示挂图,显示观察、想象。
③指导读第二节。
④指名读、齐读第二节。
(3)男同学读第二节。
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想象。
②指名说说:自己望到了什么?并出示挂图,显示观察、想象。
③指导读第三节。
④指名读、齐读第三节。
(4)女同学读第二节。
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想象。
②指名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并出示挂图,显示观察、想象。
③指导读第四节。
④指名读、齐读第四节。
(5)齐读课文。
①说说:“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②指名说说。
③在小组中学习: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我想……》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我想……》教学设计(精选17篇)《我想……》篇1设计思路:这是一首充满了纯真幻想的儿童诗,语言纯净优美,富于韵律美。
诗中的“我”热爱春天,热爱自然,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充满了热切的向往。
“我”的愿望在春天萌发了:身体的一部分与自然景物相接,共同感受春天的美妙,最后自己融进春天的大地……春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季节,诗歌真实地反映出孩子的心境、童真、童趣。
他们乐于接受春天的第一声清脆的鸟鸣;乐于接受春天第一缕和煦的阳光;乐于感受春天第一丝柔和的春风。
优美的旋律和清新的文字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春天,走进他们的想象天地。
因此在教学中,朗读是尤为重要的,首先我要带领学生深入进去感受诗歌,发现它的美,才能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美、生活的美;其次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情境中读、想像、评读、赛读等),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结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世界、感受生活,发掘心灵中的真、善、美。
第三,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内心世界,“我手画我心”画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再结合课后作业进行仿写练习,和小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达到听说读写画相结合的训练目的。
教学目标:1、这首诗通过幻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整体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3、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2、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做到熟读能诵。
教具准备:、桃树枝、柳条、风筝、头饰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走进春天,以欢快的歌声开启本课的序幕。
情境提问,说说自己的愿望,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设计思想:“种太阳”是一首学生十分喜欢的歌曲,以此引入新课,一是因为这首歌贴近本单元的主题:幻想和想像,二是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气氛。
(三年级语文教案)《我想》教学设计

《我想》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教案《我想》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要求1. 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诗歌的内容。
2. 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上课进行讨论。
●二、导入新课1.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老师范读诗歌,想象诗歌情节。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小声读诗歌,小组交流诗中的生字新词,课文的大意。
●四、检查学生小组学习情况。
1. 认读词语:花苞悠荡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柔软柳絮遥远2. 重点理解词语:悠荡汲取生辉柳絮遥远3. 选择重点理解的词语造句。
4. 说说你从诗歌中知道了“我”的愿望是什么。
●五、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诗歌1.指名读分节读诗歌,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小组提问,全班讨论交流。
3、全班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4、齐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六、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第二课时●一、将自己喜欢的且又读得最好的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
●二、多种多样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分节进行)1. 可以通过表情朗读、给诗歌配画、或者自己讲讲读了诗歌之后感受到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等等。
2. 引导学生讨论:我望啊望,望到了什么呢?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3、学生模仿诗歌自创诗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先说再写。
●二、认读和抄写词语1、认读词语:花苞悠荡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柔软柳絮遥远2、用自己的办法记生字,评议生字的写法,练写生字:悠谷脚丫柔软营堂遥3.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抄下来。
语文 -我想_三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我想_三年级语文教案《我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幻想、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现在正处在爱幻想的年龄,在你们的头脑里,一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美好的愿望,现在,想不想起来交流一下?2、多么丰富的想象,多么美好的愿望。
我们看书,书中有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她梳着马尾辫,右手托着下巴,正在出神地想着,想不想知道她在想些什么?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幻想与想象》这一单元里的第一篇课文《我想》。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赶快读读课文,看看书中的小朋友都想到些什么?不认识的字想法子把它弄会。
2、指2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纠正字音。
3、同桌合作认读生字词。
不会的互相教一教。
出示:小黑板1:悠哇、布谷鸟、脚丫、湿软、营养、柔软、课堂、遥远、汲取、风筝、柳絮小黑板2:悠、谷、脚、丫、软、营、柔、堂、遥、汲、筝、絮要求:1、“小黑板1”中的词语,同桌可互相读读,也可用这些词作说话练习。
2、“小黑板2”中的生字,同桌可一字多词练读,也可练习说话。
4、采取多种方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交流,了解学情。
1、学生自由再读课文,边读边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2、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可以说自己知道的,也可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着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使学生弄明白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我想变作什么?;根据学生的疑问以及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下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四、解惑释疑,引导想象,体会文章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重点引导想象第一小节。
1、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下节,学生闭眼想象。
2、说说你脑袋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师小结:桃树枝上一串串粉红色的桃花,张着鲜艳的笑脸,随风悠哇、荡啊……多美呀!哎,布谷鸟也发现了桃花的美,你听,她唱着悦耳动听的歌飞来了,落在桃树枝上,和桃花愉快地交谈着:布谷、布谷……同学们,你听到了吗?看到了吗?想说点什么?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关于语文《我想》教案范文

关于语文《我想》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表达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爱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表达手法。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课文故事。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的家庭生活,写一篇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关爱他人的故事,进行分享。
(2)参观社区、孤儿院等机构,体验关爱他人的意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课堂参与度,如发言、表演等。
4.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5. 学生拓展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想》优秀教材教案《我想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充满幻想和想象的诗歌。
用结构基本相同的四小节描绘了四幅画面,表现了美好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愿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我想》优秀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重难点、关键: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谁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的愿望。
2、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女孩,她的愿望和大家可不一样,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我想》。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2、生个别读。
3、评价,随机出示生词。
4、齐读诗歌。
三、细读课文,想像体会,理解内容1、喜欢这首诗歌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吧。
2、自由读全诗,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看看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3、学习第一小节⑴、认真默读第一小节,边默读边想像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配乐)⑵、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⑶、“悠荡”是什么意思,怎么知道的?(联系生活实际是理解词语意思的好方法)⑷、师:你看,微风吹过,粉红色的桃花随着风儿轻轻摆动,引来了欢唱的布谷鸟,多美感啊!该怎样读好这一小节呢?(自己试读→指名读、评议→齐读)⑸、小结学习方法刚才,学习第一小节时,同学们不但想像了文中描写的景象,还交流了各自读文的感受。
边读边想像也是一种理解课文内容的认识课文方法内容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一起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二节:先读一读,想像画面,再和同桌交流自己想像到的和感受到的。
4、自学第二节⑴、自学:先轻声读文,再与同桌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⑵、班级交流(指名谈感受)“绿色的篷帐”是什么样儿的?⑶、指名有感情朗读。
5、学习第三节⑴、齐读第三小节。
⑵、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⑶、除了诗歌描写的画面你还看到了什么?⑷、诗歌描写的画面美吗?想像是一件美好的事。
我想这时同学们的头脑里肯定有很多的画面,现在,我们也来编一编,象小女孩那样把这画面用诗歌描绘出来好吗?四、布置作业1、把自己编的诗歌写下来,读给家长欣赏。
2、把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画下来。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文中13个生字,并能理解“花苞、汲取、柔软、篷帐”等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能力目标:1.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续编一段。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请同学们先听一段录音,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一边听一边想,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上课伊始,教师用一段“鸟语花香”的录音来反映大自然的美好,把学生带入一种轻松愉快的思想境界。
来激起学生展开想像的*,为新课开了一个好头。
)师:那你们能不能幻想一下在生活中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呢?(这一问,再次激起学生想像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开始拓宽,达到一种幻想的境界)师:同学们的想像力可真丰富,想像和幻想可以说就是你的愿望,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课文《我想》并板书课题。
(教师巧妙地导入,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明白了幻想和想像的意思,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自己先独立读文,一边读一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又学会了什么?3.大屏幕打出重要的词所在的句子,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意。
(1)带着一串花苞,随着风儿悠荡。
(2)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
(3)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4)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
(教师用测试理解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字、词已知情况,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这样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教给了学生理解词意的方法。
)三、细读课文、理解意思。
1.四人小组读课文,讲一讲自己读懂了什么?读时想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2.全班交流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1)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2)为什么还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学生解答不出的地方教师可适当给予点拨。
(这一环节目的是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
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学生能自己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去多讲,让学生自读自悟;对于疑难问题,教师只是给予引导、点拨,更大程度上是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发散思维,体现了课改新理念)四、品读课文,加深理解。
1.师生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有感情地朗读,师生互相评一评哪些地方读得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2.学生练读。
说一说每小节写的是什么?3.尝试背诵。
(这一环节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气氛更加浓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使学生从读、背中得到自悟。
)五、发挥想像拓展延伸。
1.师:你的愿望是什么?你们想不想仿照本文第三小节续编一段,把你的愿望也表达出来(比如画出来、朗读出来、写下来都可以)2.个别学生上台表演朗读,展示自己的愿望(这篇课文前4小节句式整齐,结构相同,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内化其表达方式。
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像续写一段,而且形式不拘一格,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新奇感。
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很愿意去创造的情感。
注重了不同兴趣的培养,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展示作品的同时使学生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六、欣赏图片、渗透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的愿望真好!老师也被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所感动,老师也画了两幅图画我们来欣赏一下,说一说你看后的感觉。
1.大屏幕展示做好第一幅图(美丽的家园,大自然)2.学生看完后谈感觉。
3.展示第二幅图(中国的名胜古迹、取得的科学成就)4.师小结:这两幅图代表着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正是我们的先辈们用想像之笔为祖国勾画出了美丽的蓝图,他们精心研究、探讨、实践,创造出了我们这个美丽、丰富的大千世界,说不定你的愿望也能实现呢?鼓励鼓励自己吧!(我行、我行、我能行!)教学反思:《我想》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体现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是让学生在独立阅读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鼓励学生认真对待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是通过初读、细读、品读、背诵这种梯度读的设计,让学生在读中质疑,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来内化文章的思想情感。
再通过自己的多种表达方式把它真诚地表露出来。
使文章的情感得以深化升华,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三是注重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互动,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使每个学生能正确接受学生与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现了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案例点评:本节课教学从始至终都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教师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听、说、读、写、画、演等一系列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让孩子们在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围中学习,使学生真切感受课文的熏陶。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非常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充分的发挥想像及表达的机会,学生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创造的激情才会再现。
教学要求:情感目标: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九个生字和新词,认识八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了解我的小小愿望。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内容,了解“我”的小小的愿望。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观看美丽景色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说:当同学们看到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蓝天白云这些美丽的景色时,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作品中,去品味生活。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注意,提醒大家注意。
4.老师简要介绍作者。
高洪波:1951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我喜欢你,狐狸》等。
儿童诗《我像》获全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5.指名读课文第一至四节。
三、理解内容。
1.从第一至第四节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分组学习。
自学提示:(1)我想变成什么?为什么?(2)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小组讨论。
(3)用读或演的形式汇报。
2.交流汇报。
(1)交流第一、二节内容。
(2) 学习第三节。
指名读第三节。
启发学生想象:“我把眼睛装在风筝上,飞上高高的蓝天,望啊望——作者能望到什么?鼓励学生充分说。
解决疑难: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3)学习第四节。
齐读第四节。
请学生说说对蒲公英、柳絮的了解。
启发学生想象: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作者飞到那里干什么?3.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第五节。
分组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2)交流汇报。
四、巩固练习。
1.配乐,同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2.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3.配乐齐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1.读完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学生充分说。
教师总结。
大自然是这样美好!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美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背诵这首诗。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3.学会九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2.配乐齐读课文。
3.指名读第三节。
要求:仿照这一节,再编一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
(2)同桌相互说,相互评价。
(3)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二、背诵指导。
1.依据板书内容自己独立试背。
2.指名分小节背。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小组内相互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3.小组代表汇报。
悠谷脚丫软营柔堂遥4.指导书写。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扩词练习。
悠:悠久悠扬悠闲谷:稻谷谷子深谷脚:脚印脚步脚趾软:松软柔软软弱营:军营营地营房堂:食堂纪念堂礼堂柔:温柔柔弱柔美4.三年级语文下册《班长的苦恼》优质教学设计范文5.三年级语文上册《我喜欢昆虫》教学设计、说课稿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