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杀虫剂的类别及其特点教学内容
常用十大杀虫剂(十大类杀虫剂详解)

常用十大杀虫剂(十大类杀虫剂详解)杀虫剂分类有以下几种方式:1、按作用方式可分类为: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杀虫剂;2、按毒理作用可分类为:神经毒剂、呼吸毒剂、物理性毒剂、特异性杀虫剂;一、新烟碱类杀虫剂1、吡虫啉具有优良的内吸性、高效、杀虫谱广、持效期长、对哺乳动物毒性低等特点。
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根部内吸活性、胃毒和触杀作用。
吡虫啉是内吸作用杀虫剂,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粉虱、蓟马等。
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土壤处理。
2、啶虫脒具有内吸性强、用量少、速效好、活性高、持效期长、杀虫谱广等特点。
用于防治蔬菜、果树、马铃薯、烟草等作物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害虫等。
对甲虫目害虫也有明显的防效,并具有优良的杀卵、杀幼虫活性。
既可用于茎叶处理,也可以进行土壤处理。
3、噻虫嗪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
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尤其是同翅目害虫有高活性,可有效防治各种蚜虫、叶蝉、飞虱类、粉虱、马铃薯甲虫、跳甲、线虫等害虫及对多种类型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
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以进行土壤处理。
广泛应用于稻类作物、甜菜、油菜、马铃薯、棉花、菜豆、果树、花生、向日葵、大豆、烟草和柑橘等。
4、烯啶虫胺具有低毒、高效、残效期长和卓越的内吸、渗透作用等特点。
对各种蚜虫、粉虱、水稻叶蝉和蓟马有优异防效,对用传统杀虫剂防治产生抗药性的害虫也有良好的活性。
适宜的作物为水稻、蔬菜、果树和茶叶等。
茎叶处理、土壤处理。
5、噻虫啉具有内吸性强、用量少、速效好、活性高、持效期长、杀虫谱广、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等特点。
对鳞翅目害虫如苹果树上的潜叶蛾和苹果蠢蛾也有效。
茎叶处理,种子处理。
6、噻虫胺具有杀虫谱广、触杀、胃毒和内吸性等特点。
主要用于防治水稻、果树、棉花、茶叶、草皮和观赏植物等作物上的半翅目、鞘翅目和一些鳞翅目等害虫。
20种常用杀虫剂全介绍

20种常用杀虫剂全介绍1、甲维盐胃毒和有触杀作用,害虫发生不可逆转麻痹,停止进食,2-4天后才能死亡,杀虫速度较慢;对鳞翅目害虫、高浓度甲维盐对于蓟马类有活性,对作物安全。
2、吡虫啉触杀、胃毒和内吸;害虫麻痹死亡;速效性好,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温度高杀虫效果好;刺吸式口器害虫;易被作物吸收,可以同根部吸收,目前主要用来防治蚜虫等。
3、噻虫嗪烟碱类农药,主要用来防治蓟马、蚜虫、木虱等,具有内吸性,可以根施,也可以喷施。
4、虫酰肼促进鳞翅目幼虫蜕皮;对高龄和低龄的幼虫均有效;6~8小时就停止取食(胃毒作用),比蜕皮抑制剂的作用更迅速,3~4天后开始死亡;无药害,对作物安全。
5、灭幼脲初龄幼虫期用药,虫龄越大,防效越差,对天敌安全,对鳞翅目及蚊蝇幼虫活性高;药后3天开始死亡,5天达死亡高峰;对成虫无效。
6、氯虫苯甲酰胺长效、低毒,对于鳞翅目害虫高效,目前主要用来防治水稻上稻纵卷叶螟、钻心虫等。
7、吡蚜酮主要用来防治水稻上稻飞虱,速效性差,抗性也越来越大,对于某些蚜虫效果差。
8、烯啶虫胺主要用来防除蚜虫、稻飞虱等,速效性好,持效期短,抗性增大。
9、啶虫脒触杀和胃毒,可以蚜虫、叶蝉、粉虱、蚧壳虫和鳞翅目中的潜叶蛾、小食虫以及鞘翅目的天牛、蓟马等各类害虫,受温度影响大,温度低效果差!10、噻嗪酮对于蚧壳虫有效果,原来对于稻飞虱效果较好,由于抗性问题,目前很少使用,不宜直接接触白菜、萝卜等。
11、异丙威触杀作用,有一定的渗透和传导活性,且速效性强;主要用于水稻防治水稻飞虱和叶蝉,兼冶蓟马。
12、联苯菊酯杀虫、杀螨剂;胃毒和触杀;作用迅速,可以用来做杀螨剂和防治鳞翅目害虫。
13、毒死蜱广谱,胃毒、触杀和熏蒸;对地下害虫效果好;鳞翅目、螨虫、线虫都有效果,瓜类苗期敏感。
14、溴氰菊酯触杀作用,兼有胃毒、驱避和拒食作用;鳞翅目幼虫有效,对螨类无效;穿透性很弱。
15、三氟氯氰菊酯对害虫和螨类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敏感人群会感觉奇痒。
常见杀虫剂的类别和特点.docx

现在市场上各种杀虫剂种类繁杂,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维盐、吡虫啉、啶虫脒、毒死蜱、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异丙威、螺虫乙酯、虱螨脲、丁醚脲、苦参碱、藜芦碱等等,有的我自己都是第一次听说。
但根据其化学结构特点,可以划分成几大类,每一类中的药剂都有相似的特点,这样更便于记忆和理解、使用这些杀虫剂。
常见杀虫剂的分类及其作用方式、靶标位点、中毒表现等类别及其发展简史代表作用方式作用位点(靶标)1、熏蒸:药剂从害有机磷类:1932 年科虫体壁上的气门进学家发现了有机磷化入;合物的生物活性, 1942、触杀:通过体壁、1 年英国人和德国人在口器、体壁(节间乙酰胆碱酯酶:吸附昆虫体内神经合成有机磷神经毒剂敌敌畏、毒死蜱、膜)、足(跗节)、元释放的乙酰胆碱酯酶,使传导昆时发现部分化合物对丙溴磷、三唑磷、触角和翅;虫神经冲动的乙酰胆碱无法水解,昆虫的毒性, 1944 年辛硫磷、氧乐果、 3、胃毒:咀嚼式口在突触处大量积累,从而干扰神经德国人 Schrader 合成杀扑磷等器取食植物组织时冲动的正常传导,诱发神经毒素,了第一个内吸性有机进入到昆虫肠胃中;导致昆虫死亡。
磷杀虫剂 OMPA和 TE4、内吸:药剂被植PP,1944 年合成了代物吸收后,害虫取食号 E605 的对硫磷。
植物汁液时进入虫体内;氨基甲酸酯类: 1925灭多威、异丙威、 1、触杀;和有机磷类相似年科学家发现毒扁豆仲丁威、涕灭威、 2、胃毒;茚虫威则是钠离子通道抑制剂中的毒素,毒扁豆碱,克百威、丁硫克3、内吸;中毒备注表现1、人畜中毒,应先行催吐,立即静脉注射或口服阿托品,再送医救治;兴奋、 2、药效和温度成正相关;抽搐 3、不同种类间毒性、作用方式相差较大;4、敏感作物较多;5、大多为广谱杀虫剂。
1、人畜中毒后送医前救治同上方法,和有机磷类相似;2、药效对温度反应不敏感;属于天然氨基甲酸酯百威等,以及杜类化合物。
40 年代 Gy 邦的茚虫威 sin 开发出第一个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 地麦威, 1953 年联合碳化公司合成甲萘威(西维因)。
常见杀虫剂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常见杀虫剂的特点及使用方法杀虫剂是一种用于杀灭和防治害虫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农业、家庭、公共卫生和工业领域。
常见的杀虫剂主要包括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硫酸盐类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种杀虫剂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有机磷类杀虫剂是使用最广泛的杀虫剂之一、特点是毒性较大,药效持久,液、粉剂都可使用,具有内吸和胃毒作用,能杀灭各种害虫,但对有机磷酶敏感,容易产生抗药性。
使用方法为将杀虫剂溶解在适量水中,喷洒或喂食给虫害。
有机氯类杀虫剂是杀虫剂中毒性最大的一类。
特点是有极强的直接接触杀虫作用和胃毒作用,对昆虫和节肢动物有毒性,对植物和哺乳动物的安全性较高,化学稳定性强。
使用方法为将杀虫剂溶解在适宜的溶剂中,喷洒在植物、土地或墙壁上。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特点。
与有机磷类杀虫剂相比,其对环境的危害较小,毒害作用较浅,具有触杀和胃毒双重作用,不易产生抗药性。
使用方法为将杀虫剂溶解在适量水中,喷洒在叶面、根部或土壤中。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新型杀虫剂,特点是毒性较低,安全性高,对昆虫有强烈的胃毒作用,对一些害虫有内吸和触杀作用,消解速度较快,不易在环境中积累。
使用方法为将杀虫剂溶解在适宜的溶剂中,喷洒在叶面、土壤中。
硫酸盐类杀虫剂是酸性杀虫剂,具有可湿性好、持效时间长、良好的胃毒作用等特点。
湿剂、粉剂等都可使用,对各种害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且不易产生抗药性。
使用方法为将杀虫剂溶解在适量水中,喷洒在植物、土地或口袋中。
在使用杀虫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使用说明书:根据杀虫剂的类型和特点,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进行操作,以保证安全和有效。
2.做好防护措施: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以免直接接触杀虫剂对身体造成伤害。
3.确定使用剂量:根据杀虫剂的特点和目标虫害的情况,确定杀虫剂的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造成环境和作物的污染。
常见杀虫剂的类别及其特点

常见杀虫剂的分类及其作用方式、靶标位点、中毒表现等
神经元反射弧示意图
当昆虫的感觉神经原接收到某种刺激信号以后,通过轴状突触快速把该信号传递联系神经原,联系神经原则并通过释放出的乙酰胆碱,把信号进一步传递给运动神经,运动神经再把信号传递给肌肉使之动作。
在联系神经释放出乙酰胆碱后瞬间就有乙酰胆碱酯酶释放迅速分解掉乙酰胆碱酯酶,从而中止其信号的持续传递,至道感觉神经再次把感觉信号传递过来。
有机磷类杀虫剂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就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释放,使运动神经不间断的把信号传递给肌肉,肌肉连续动作——抽搐,造成神经
紊乱中毒;拟除虫菊酯类和茚虫威等,则是通过干扰感觉神经和联系神经之间的钠离子通道使之中毒;氟虫氰、阿维菌素等是干扰神经系统的氯离子通道;氯虫苯甲酰胺等诱导位于昆虫体细胞内线粒体中产生鱼尼丁使钙离子的释放紊乱导致其中毒瘫痪。
了解杀虫剂的这些知识看似很复杂、枯燥,但确实很重要。
只有了解杀虫剂的原理和特点才能在
生产中正确应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药效,同时规避其对人畜、蜜蜂等天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不利
影响,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常用杀虫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常用杀虫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杀虫剂是一种能够杀死或控制昆虫、害虫的化学物质。
在农业、家庭、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杀虫剂种类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杀虫剂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一、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是一类化学结构中含有富电子的磷原子的杀虫剂。
其杀虫谱广泛,能够有效控制多种害虫。
有机磷杀虫剂的使用方法一般为喷雾、涂抹或灭活等。
在农田作物上使用时,一般将杀虫剂按照有效剂量稀释后,通过农用喷雾器喷洒在作物上。
在室内使用时,可将适量的杀虫剂稀释后,直接喷洒在害虫的栖息地或使用杀虫剂薄膜等形式。
常见的有机磷杀虫剂包括马拉硫磷、乐果、氧化乐果等。
二、有机氯杀虫剂:有机氯杀虫剂是一类化学结构中含有氯原子的杀虫剂。
该类杀虫剂具有毒力强、持久作用时间长的特点,但其对环境的危害也较大。
主要通过胁迫作用杀死或控制害虫。
有机氯杀虫剂可通过涂抹、喷洒等方式使用。
常见的有机氯杀虫剂有敌敌畏、DDT等。
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一种含有拟除虫菊酯的化学合成杀虫剂。
该类杀虫剂具有毒力强、作用广谱、持效时间长等特点。
使用方法一般为喷洒、涂抹等方式。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常见的有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
四、杀虫菊酯类杀虫剂:杀虫菊酯类杀虫剂是一种含有杀虫菊酯的化学合成杀虫剂。
该类杀虫剂具有杀灭害虫迅速、作用广谱、温和对人畜无毒等特点。
使用方法一般为喷洒、涂抹等方式。
常见的杀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氯氰菊酯、乌头酮、杀螺灵等。
五、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是指以微生物为骨架或以微生物为活性组分的杀虫剂。
该类杀虫剂具有环境友好、生物安全性高的特点。
使用方法一般为喷洒、涂抹等方式。
常见的微生物杀虫剂有苏云金杆菌、黑斑病霉菌等。
六、其他杀虫剂: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杀虫剂外,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杀虫剂,如有机硫杀虫剂、噻虫嗪类杀虫剂、氟代亚胺类杀虫剂等。
这些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和常见的杀虫剂类似,通过涂抹、喷洒等方式使用。
在使用任何杀虫剂之前,应先了解所使用杀虫剂的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并根据实际情况正确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农药杀虫剂的分类方法PPT课件

• 国内其他品种还有浏阳霉素、杀蚜素、华光霉 素、南昌霉素、韶关霉素和梅岭霉素等。
•19
⑶、动物源杀虫剂
• 目前,国内研究开发应用并形成商品化 产品的主要有细菌类杀虫剂、真菌类杀 虫剂、病毒类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 (B.T.)等;白僵菌、绿僵菌等;核型多 角体病毒(NPV)。
•18
⑵、生物代谢物杀虫剂
• 主要有抗生素类杀虫剂 • 阿维菌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具代表性的抗生素类
杀虫剂,该产品杀虫谱广,不易产生抗性,对 多种害虫和害螨都具有良好的防效
• 松毛虫赤眼蜂,该种天敌昆虫,可将卵产在松毛虫、 玉米螟等害虫的卵粒内,并以它们为食料导致其死亡
• 丽蚜小蜂,是温室白粉虱的专性寄生天敌昆虫 • 食蚜瘿蚊,食蚜瘿蚊以幼虫捕食蚜虫 • 中华草蛉,可捕蚜虫、粉虱、蚧类、叶螨及多种鳞翅
目害虫幼虫及卵 • 七星瓢虫,以成虫和幼虫捕食蚜虫、叶螨、白粉虱、
玉米螟、棉铃虫等幼虫和卵 • 微小花蝽,可捕食蚜虫、蓟马、叶螨、粉虱等害虫及
•5
2、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
• ⑴、有机磷类,如毒死蜱、三唑磷、丙溴磷、敌敌畏、敌百 虫、辛硫磷等等
• ⑵、氨基甲酸酯类,如速灭威、灭多威(万灵)、克百威 (呋喃丹)、丁硫克百威(35%春发DF)、异丙威(叶蝉散) 等等
• ⑶、有机氮类,如杀虫单、杀虫双、杀螟丹、杀虫脒等等 • ⑷、拟除虫菊酯类,如甲氰菊酯(灭扫利)、溴氰菊酯(敌
• *杀虫作用机制特殊,不易产生交互抗药性。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是
杀虫剂种类及作用机制

Cl
Cl
N
CF3
强后发挥杀虫作N 用CF。3
H
CH2OC2H5
虫螨腈
虫螨腈氧化产物
14
主要品种、作用方式及其应用
• 主要为虫螨腈(溴虫腈、除尽),为低毒 品种
• 虫螨腈可作为广谱杀虫、杀螨剂使用 • 对不同龄期幼虫的药效相近:用烟蚜夜蛾不同龄期
的幼虫为试材,用浸叶法进行生测,3龄幼虫的用药量仅为1龄幼虫的 2.6倍,其相差倍数远低于丙溴磷和灭多威(相差12倍左右)。
10
第四节 主要杀虫剂种类介绍
1. 有机氯类杀虫剂 2. 有机磷类杀虫剂 3.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4.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5. 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6. 新烟碱类杀虫剂
11
7.1 吡咯类杀虫剂
• 1987年,美国氰胺公司从土壤链霉菌Streptomyces fumanus的代谢产物 中分离出二噁吡咯霉素 dioxapyrrolomycin
6
新烟碱类杀虫剂生物活性特点
• 2. 亚致死效应
• 致死剂量下,中毒昆虫表现为典型的神经 中毒症状,即行动失控、发抖、麻痹直至 死亡。
• 亚致死剂量下,取食含有吡虫啉汁液的蚜
虫从叶片上逃逸或掉落,对蚜虫有拒食作
用,可引起蚜虫惊厥、蜜露排放减少、最
终饥饿而死。
7
作用机制
与AChR -亚基胞外亲水区的ACh作用位点 结合,抑制ACh与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断中 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导致昆虫死亡。
N
N
O
Cl
S
N
NO2 N
N
NH
H
CH3
噻虫啉 thiacloprid
噻虫嗪 thiamethoxam
噻虫胺 dinotefuran
常见杀虫剂概述

常见杀虫剂概述本文就常见低毒杀虫剂的特点、防治对象和注意事项做了简明介绍,其中不少方面对如何科学用药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辛硫磷特点:有机磷类杀虫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有一定杀卵作用。
田间叶面喷雾持效期在2到3天,施入土壤,持效期1到2个月。
防治对象:可用于防治大田作物、果树、蔬菜、茶等作物害虫。
可用来防治鳞翅目幼虫、地下害虫、韭菜根蛆等。
注意事项:对高等动物低毒,对鱼类、蜜蜂等有毒。
黄瓜、菜豆、甜菜、高粱、玉米对辛硫磷敏感。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在光照下易分解,喷雾宜在傍晚进行,拌过的种子要避光晾干。
2、毒死蜱特点:有机磷杀虫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具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并有一定渗透作用。
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
防治对象:地下害虫、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混用阿维菌素)、棉盲蝽蟓、苹果桃小食心虫、苹果蚜虫、小麦吸浆虫、韭蛆、甜菜夜蛾(混用虫酰肼)。
注意事项:对高等动物中毒,对鱼虾、蜜蜂高毒。
对烟草有药害,瓜苗应在蔓长1米以后使用。
3、三唑磷特点:有机磷杀虫杀螨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有强烈触杀、胃毒作用。
对鳞翅目虫卵灭杀效果明显,对线虫有一定作用。
防治对象:可用于水稻、棉花、果树等作物。
注意事项:对蜜蜂、鱼类敏感。
在防治水稻螟虫时,稻飞虱会活动猖獗。
4、茚虫威特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作用于酰胺酶和脂肪体上的酯酶,区别于其他氨基甲酸酯类,以胃毒作用为主,4小时停止取食,1到2天死亡。
防治对象:防治棉花、蔬菜上的鳞翅目害虫,对高龄幼虫有特效。
注意事项:对高等动物微毒,对非靶标生物安全。
需二次稀释。
蔬菜安全采收期为3天。
5、丁硫克百威特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螨剂,干扰神级系统,20分钟发挥作用,有内吸性,具有胃毒作用,并有调节作物生长作用(促进生长)。
防治对象:稻飞虱、三化螟;蚜虫、锈壁虱、蓟马等。
注意事项:中毒,对鱼类、蜜蜂高毒。
不能与酸性和强碱性物质混用。
对水稻螟虫效果不好,温度低时,对小麦蚜虫效果受影响,蔬菜收获前25天禁用。
杀虫剂的分类及其使用特点

杀虫剂的分类及其使用特点
一、杀虫剂的分类
1.有机杀虫剂
一般是指含有有机氯或有机磷类化合物的杀虫剂。
有机杀虫剂主要是按其成份分为有机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和其他有机杀虫剂三大类。
有机杀虫剂常用于室内、外地、森林、园林、蔬菜园、果园、兰花园等防治害虫。
2.无机杀虫剂
指不含有机氯和有机磷的杀虫剂,它们的基本构成都是无机物质。
它们不仅有毒性强、残留性小的特点,还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活性物质,具有抗性较强、持久效力、安全卫生、防治范围广泛等优点,是目前较有发展前景的防治害虫的农药之一
3.生物杀虫剂
生物杀虫剂是一种新型的防治害虫农药,主要指以特定微生物孢子、病毒、细菌、真菌等生物制剂为活性成分的农药,它们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害虫生长、繁殖及传播,而不会对非害虫种类造成伤害。
二、杀虫剂的使用特点
1.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杀虫剂在有限的入侵虫类中,能够起到有效的杀灭作用的能力。
它不仅可以使害虫受到杀死和防止,还可以抑制害虫的繁殖,防止害虫侵害的发生和严重性的加大。
2.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在处理过程中,不发生危害人类健康的有害物质的释放,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质量。
常见杀虫剂的类别及其特点

常见杀虫剂的类别及其特点1.有机合成杀虫剂:有机合成杀虫剂是目前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杀虫剂,也是最常见的一类杀虫剂。
这类杀虫剂通过合成有机化合物,并利用其独特的化学结构来杀灭害虫。
常见的有机合成杀虫剂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和有机硫等。
特点如下:-高效性:有机合成杀虫剂对多种害虫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持久性:这类杀虫剂具有较长的残留期,能够持续杀灭害虫。
-外毒性较强:由于其化学结构独特,这些杀虫剂对害虫的外部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2.无机杀虫剂:无机杀虫剂主要是指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砷、铜、汞等,用于防治各种害虫。
常见的无机杀虫剂包括砷酸铅、硫黄等。
特点如下:-廉价:无机杀虫剂相对于有机合成杀虫剂来说,价格较低。
-相对环保:这类杀虫剂在环境中分解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毒性相对较高:无机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对于非靶目标生物也具有一定的毒性。
3.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利用特定的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的农药。
常见的生物农药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线虫等。
特点如下:-对环境友好:生物农药在环境中容易降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目标特异性:生物农药对害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非靶目标生物的影响相对较小。
-容易产生抗性:由于其杀灭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害虫体内生物过程的干扰,因此易导致害虫产生抗性。
4.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是利用植物中含有的有效成分来防治害虫的方法。
常见的植物提取物包括菊花素、脑甲素等。
特点如下:-环保性:植物提取物在环境中容易降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安全性较高:植物提取物对人体和非靶目标生物的毒性较低,使用相对安全。
综上所述,常见杀虫剂主要包括有机合成杀虫剂、无机杀虫剂、生物农药和植物提取物等几个类别。
每一类杀虫剂都有其特点和应用范围,在农业生产和害虫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杀虫剂的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使用,遵循使用说明,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杀虫剂品种详细介绍

03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种类和特点
种类
主要包括西维因、残杀威、害扑威等。
特点
具有高效、广谱、低毒等优点,对昆虫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等作用,且毒性较低,对 环境污染较小。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可采用喷雾、熏蒸、拌种等多种方式使用。
注意事项
使用时需注意安全,避免对人、畜、环境造 成污染;同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降 低药效。
02
有机磷类杀虫剂
有机磷类杀虫剂的种类和特点
种类
有机磷类杀虫剂包括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等。
特点
有机磷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等优点,同时也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和刺激性。
有机磷类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有机磷类杀虫剂可以通过喷雾、熏蒸等 方式使用,使用时需按照说明书正确操 作。
VS
注意事项
转基因抗虫作物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虫基因转入植物体内,使植物 具有抗虫性,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天敌昆虫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的数量和繁殖,如寄生蜂、寄 生蝇等。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特定波长的灯光诱杀害虫。
06
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和注意事项
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原则和方法
根据虫害类型选择合适的 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适用范围和防治对象
要点一
适用范围
要点二
防治对象
适用于蔬菜、水果、粮食、棉花等作物,以及木材、纸张 等材料的虫害防治。
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和缨翅目 等害虫,如菜青虫、蚜虫、金针虫、蝼蛄等。
04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杀虫剂类型及其品种解析PPT课件

杀虫剂的主要类型及其品种
一、有机氯杀虫剂
有机氯杀虫剂是具有杀虫活性的氯代烃 的总称。
特点:1)高度稳定 以C-C、C-H和C-Cl 键 为主; 2)强亲脂性 ; 3)具有生物富集现象
有机氯杀虫剂
HCl HCl HCl HCl
CCl3 Cl C OH Cl
Cl Cl
C Cl3
Hale Waihona Puke HCl HCl二、有机磷杀虫剂
6、毒死蜱(乐斯本)
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有机磷品种。 高效中毒,广谱杀虫、杀螨剂; 具有胃毒、触杀作用和强渗透作用; 在土壤中持效期长,对地下害虫、白蚁防治效果 好。 是柑桔害虫综合防治的优选品种。可在水
稻、蔬菜、果树等上使用,防治多种害虫。
二、有机磷杀虫剂
毒死蜱是美国广泛使用的一种家用农 药,总产量的50%用于农业,24%用于 杀白蚁,但由于其能蓄积于神经系统后 导致恶心、头晕,甚至神智不清,高浓 度暴露可能造成呼吸麻痹和死亡。 2000年6月8日,美国EPA宣布了对毒 死蜱的新决定——2004年底,停止在住 宅和建筑物中作杀白蚁用。
二、有机磷杀虫剂
(二)主要结构类型
1、磷酸酯类
RO RO O P OR'
O
例如:敌敌畏、久效磷等。
CH3O CH3O
P
OCH CCl2
敌敌畏
二、有机磷杀虫剂
2、硫代磷酸酯
S P 例如:对硫磷、毒死蜱、 RO 辛硫磷等。 RO OR'
二、有机磷杀虫剂
S C2H5O C2H5O P O Cl 毒死蜱
S C2H5O C2H5O CN P ON C
N
Cl Cl
常见杀虫剂PPT课件

氟虫脲
中低毒的高效杀虫杀螨剂,适 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双翅 目和半翅目害虫和害螨,残效 期限长。在果蔬上应用应注意 施药期和采收期的间期。 外观与性状其原药(纯度98%~ 100%为无色固体)纯品为无 色晶体
扑虱灵
低毒、低残留的高效选择性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同翅 目飞虱科、叶蝉科、粉虱 科防治效果好。 外观与性状外观白色晶体 (工业品为白色至浅黄色 晶状粉末)。
杀虫双
低毒、低残留,具胃毒、 触杀、熏蒸和内吸作用。 对蚕毒性大。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白色结 晶,工业品为茶褐色或 棕红色单水溶液.
④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除虫菊素的人工合成类似物, 高效、低毒,具强烈的触杀作 用,但无内吸作用。对螨无效。
溴氰菊酯
中等毒性,杀虫谱广。 用于鳞翅目害虫、 叶蝉、叶甲等。
外观与性状白色斜方 针状晶体
氯氰菊酯
高效、速效、中毒、低残留 广谱杀虫剂,可防治鳞翅 目害虫、蚜虫及蚧壳虫等
外观与性状:工业品为黄色 至棕色粘稠固体,60℃时 为粘稠液体。
⑤ 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
在使用时不直接杀死昆虫,而 是在昆虫个体发育时期阻碍或 干扰昆虫正常发育,使昆虫个 体生活能力降低、死亡,进而 使种群灭绝.
②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优点 对高等动物及鱼类安全,自
然分解快,不易污染环境,选择性 强,杀虫速度快
缺点 氨基甲酸是极不稳定的,它
会自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
抗蚜威
高效、中毒、低残留的选 择性杀虫剂,具触、熏蒸 和内吸作用,速效、残效 期短。 主要成分50%可湿性粉剂, 50%水分散粒剂,10%发 烟剂。 外观与性状白色无臭结晶体。
常见杀虫剂的类别及其特点

阿维菌素、甲维 盐、多杀菌素、 浏阳霉素、苏云 金芽孢杆菌等
1、触杀; 2、胃毒。
人类在农业生产中应 用抗生素的新里程碑。
苯甲酰脲类: 70 年代 灭幼脲、除虫脲
荷兰人研发除草剂时 (敌灭灵)、定
意外发现了一种没有 除草效果但对昆虫有
虫隆(抑太保) 、 氟铃脲(盖虫 胃毒
效的苯甲酰脲类化合 散)、氟虫脲(卡
类化合物。 40 年代 Gy 邦的 茚虫威
sin 开发出第一个氨基
甲酸酯类杀虫剂 -地麦
威, 1953 年联合碳化
公司合成甲萘威 (西维
因)。
拟除虫菊酯类: 模拟天
然除虫菊植物中除虫 Ⅰ型:结构中不
菊素的化学结构, 人工 含 α-氰基,胺
合成的杀虫活性、 稳定
性更好的药剂。 美国人 在 1947 年首先人工合
烯菊酯、丙烯菊 酯、苯醚菌酯、
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拟 二氯苯醚菌酯
等;
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丙
烯菊酯, 1949 年商品 化生产,日本人紧随其
Ⅱ型:结构中含 有 α-氰基等, 溴氰菊酯、氯氰
1、触杀; 2、胃毒;
后,在 70 年代初开发
菊酯、高效氯氰
出苯醚菌酯和含有 α- 菊酯、氰戊菊酯、
氰基的氰苯醚菊酯; 英 国人在 1972 年开发出
界上第一个烟碱类杀 嗪、噻虫啉等 3、驱避。
虫剂 -吡虫啉,日本曹
达紧接着在 80 年代末
开发出啶虫脒,武田 1
989 年开发了烯啶虫
胺,瑞士诺华 (先正达
的前身公司之一) 199
1 年开发出噻虫嗪。 抗生素类: 利用微生物
代谢产物杀虫的药剂。
苏云金杆菌 1901 年日
本人在蜡状芽孢杆菌 群内发现的。 1975 年 日本北里研究所发现 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 合物 -阿维菌素,成为
杀虫剂 农业农民培训

有机磷杀虫剂
乙酰胆碱酯酶受到抑制,神经功能就会受到干扰,机 体就会受到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的损害。这是有机磷及 氛基甲酸酯杀虫剂引起的主要致死损害。
1953年Gage证明了对硫磷在体内产生的胆碱酯酶抑 制剂是其氧化类似物对氧磷。
这些研究工作大大地促进了有机磷杀虫剂作用机制、 代谢和选择毒性的研究。
有机磷杀虫剂:机理
胆碱酯酶的功能 乙酰胆碱是在神经末梢由胆碱及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
酰化酶作用下合成的,并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当受到动作电流刺激时,小泡破裂,迅速大量地释放
以成螨、若螨为害嫩芽、叶片、花穗和幼果。被害部初 期出现灰白色绒毛,后渐变黄褐色、褐色至深褐色,形似毛毡。
被害叶片扭曲不平,花穗、幼果畸形。
有机氯杀虫剂
有机氯杀虫剂是具有杀虫活性的氯代烃的总称。这类 杀虫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开始出现,首先是六六 六,后来是DDT及其它有机氯化合物。
Cl Cl
Cl
有机磷杀虫剂
1950年美国氰胺公司推出重要的低毒杀虫剂马拉硫磷9, 1951年德国Bayer公司开发的具有植物内吸作用的杀虫剂
内吸磷10,这两个化合物在有机磷杀虫剂的发展过程中也 具有重要重义。
有机磷杀虫剂
1952年Perkow反应的出现,为乙烯基磷酸酌类杀虫 剂的合成提供丁一个便利的方法。
有机氯杀虫剂
分类: 三种主要类型,即
DDT及其类似物
六六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环戊二烯衍生物:狄氏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杀虫剂的类别及
其特点
现在市场上各种杀虫剂种类繁杂,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维盐、吡虫啉、啶虫脒、毒死蜱、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异丙威、螺虫乙酯、虱螨脲、丁醚脲、苦参碱、藜芦碱等等,有的我自己都是第一次听说。
但根据其化学结构特点,可以划分成几大类,每一类中的药剂都有相似的特点,这样更便于记忆和理解、使用这些杀虫剂。
中的毒素,毒扁豆碱,属于天然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40年代Gysin开发出第一个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地麦威,1953年联合碳化公司合成甲萘威(西维因)。
灭威、克百威、
丁硫克百威等,
以及杜邦的茚虫
威
3、内吸;
4、熏蒸。
2、药效对温度反应不敏
感;
3、击倒速度比有机磷类
快;
4、毒性相差很大,涕灭
威、克百威和灭多威属于
高毒药剂;
5、部分种类对螨无效。
拟除虫菊酯类:模拟
天然除虫菊植物中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杀虫活性、稳定性更好的药剂。
美国人在1947年首先人工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丙烯菊酯,1949年商品化生产,日本人紧随其后,在70年代初开发出苯醚菌酯和含有α-氰基的氰苯醚菊酯;英国人在1972年开发出第二代菊酯类药剂,二氯苯醚菊酯,接着,日Ⅰ型:结构中不
含α-氰基,胺
烯菊酯、丙烯菊
酯、苯醚菌酯、
二氯苯醚菌酯
等;
Ⅱ型:结构中含
有α-氰基等,
溴氰菊酯、氯氰
菊酯、高效氯氰
菊酯、氰戊菊
酯、高效氯氟氰
菊酯、高效氟氯
氰菊酯、甲氰菊
酯、联苯菊酯等
1、触杀;
2、胃毒;
钠离子通道:昆虫的神经冲动在传
导过程中,神经元的轴突有大量的
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进出,并受离子
通道的控制。
该类药剂就是破坏神
经元轴突的离子通道扰乱钠离子的
进出,导致其神经功能紊乱,中毒
死亡。
Ⅰ
型:
兴
奋、
不协
调运
动;
Ⅱ
型:
痉
挛、
麻痹
1、人畜中毒后无特效解
药,催吐后尽快送医救
治;
2、部分种类药效对温度反
应呈负相关;
3、以触杀为主,击倒速度
较快;
4、大多属于中毒或低毒;
5、抗性和交互抗性明显;
6、部分对螨类效果差;
神经元反射弧示意图
当昆虫的感觉神经原接收到某种刺激信号以后,通过轴状突触快速把该信号传递联系神经原,联系神经原则并通过释放出的乙酰胆碱,把信号进一步传递给运动神经,运动神经再把信号传递给肌肉使之动作。
在联系神经释放出乙酰胆碱后瞬间就有乙酰胆碱酯酶释放迅速分解掉乙酰胆碱酯酶,从而中止其信号的持续传递,至道感觉神经再次把感觉信号传递过来。
有机磷类杀虫剂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就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释放,使运动神经不间断的把信号传递给肌肉,肌肉连续动作——抽搐,造成神经紊乱中毒;拟除虫菊酯类和茚虫威等,则是通过干扰感觉神经和联系神经之间的钠离子通道使之中毒;氟虫氰、阿维菌素等是干扰神经系统的氯离子通道;氯虫苯甲酰胺等诱导位于昆虫体细胞内线粒体中产生鱼尼丁使钙离子的释放紊乱导致其中毒瘫痪。
了解杀虫剂的这些知识看似很复杂、枯燥,但确实很重要。
只有了解杀虫剂的原理和特点才能在生产中正确应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药效,同时规避其对人畜、蜜蜂等天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