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伯对桓公问
史伯对桓公问
史伯对桓公问教学要点1、了解《国语》2、写作背景及主要人物介绍3、阐述“和”“同”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1、“和而不同”的思想2、语言言简意赅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中华文化中,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不是外交上的辞令,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亘古亘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开发和创新。
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
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
上下五千多年,纵横中外西,中华民族始终以贵和贵合的和谐为价值目标和评价体系。
和是和谐、和睦、和平、和善、中和、祥和;合是合作、化合、结合、合理、融合、联合、合度等。
春秋战国时期,和谐、和合便成为百家“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同归、一致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华文化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开出把天人共和乐作为“大本大宗”的万物化生根据的形而上路向;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开出“和为贵”,天人共忧乐的人格理想实践的人间世路向;以管子、墨子为代表的“和合故能谐”,修养道德化解父子兄弟怨恶的伦理论路向;以《易传》为代表的开出“保合太和”、万国皆宁的和合生生路向;以荀子为代表的开出音乐使人和敬、和亲、和顺的情感论路向。
使中华和谐、和合文化呈现绚丽多姿、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状态。
从文明冲突到文明对话,表现了世界人民祈求和平发展的意愿当今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危机。
概而言之,有人与自然的冲突带来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冲突产生社会危机,人与人的冲突而有道德危机,人的心灵冲突产生精神和信仰危机,文明冲突带来价值危机。
《晏子对齐侯问》和《史伯对桓公问》 的论证
《晏子对齐侯问》和《史伯对桓公问》的论证晏子对齐侯问和史伯对桓公问是两篇重要的国策论文,都涉及到了国家的发展和治理问题。
两篇文章反映了两位智者在当时的时代对国家方针与国策的审慎思考和重要建议。
本文将从“儒家文化”和“治国理念”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分析晏子与史伯对于国家治理的见解,为当代国家治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儒家文化”与晏子、史伯的国家观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
根据儒家的思想,个人需要以“仁德”为本,尽职尽责地履行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而国家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框架,为个人提供理性的道德指引。
在晏子对齐侯问中,晏子提到:“君子以正立国, 待人以仁恕,治国以平乐, 聚民以和睦。
” 晏子强调了国家需要以“正”为本、以“仁恕”为待人准则、以“平乐”来治理国家、以“和睦”来团结人民四个方面。
这一体系的观念可以说是一个与儒家主张和谐、正义、仁爱道德体系相一致的理论建议。
在史伯对桓公问中,他提出了完善的国家政策思路。
史伯以“耐久之策,仁义之治”为基本方针,强调了“仁道”、“惠政”和“质朴”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这条治国策略可以说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它凸显出了对人民关怀、对恶劣行为的抵制以及对诚实守信的推崇重要意义。
这组政策体系与儒家文化重视人伦、道德规范等基本原则相呼应。
二、“治国理念”与晏子、史伯的国家观晏子和史伯的国家管理理念强调了“仁德”和“善治”。
他们都提出了一些治国方略,这些方略都体现出对国家发展的深刻认识和合理管理的方法。
在晏子的文中,他提到了“正”、“仁恕”、“平乐”、“和睦”四个方面,这些方面构成了一个治国基石。
桓公的治理离不开“耐久之策,仁义之治”、“仁道”、“惠政”和“质朴”等基本理念,这些概念被理解为治国的基本要素。
从对比分析晏子与史伯的理念可以看出,他们的观点有共性,也有不同点。
晏子首先必须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规范国家的各个方面。
建立科学、公正、公平的司法体系,使人们法律意识增强,从而使国家文明化进一步提高。
史伯对桓公问
2.晏子对齐侯问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赏析
1.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果:美味。
[译文]声音只有一个调就没有什么可听的,颜色都一样就不成文彩,味道都一样就谈不上美食,事物单一就没有比较。
[赏析]周太史伯与郑桓公讨论周朝的兴衰大势。太史伯对形势和国家前景的分析,从天命出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着眼落点在人事。和谐才能生万物,相同就不能发展,就像声音单一没有音乐,色彩单一没有文彩,味道单一没有美食,事物单一就不能比较一样。执政者闭目塞听,拒听不同意见,只能导致国家衰亡。
2.“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指明了系统的和生性思想。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以他平他”,是以相异和相关为前提的,相异的事物相互协调并进,就能发展;“以同裨同”则是以相同的事物叠加,其结果只能是窒息生机。“以他平他谓之和”,即要求多样性的统一或对立面的和谐,如“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
《史伯对桓公问》注释、分析
史伯对桓公问《国语》《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的学者从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学者依据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
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相较《左传》、《国语》所记事件大都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往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公曰:“周其弊①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
《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②今王弃高明③昭显,而好谗慝暗昧④;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⑤。
去和而取同。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⑥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⑦以卫体,和六律⑧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⑨,平八索⑩以成人,建九纪⑪以立纯德,合十数⑫以训百体。
出千品⑬,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⑮,收经入,行姟极⑯。
故王者居九畡⑰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
夫如是,和之至也。
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⑱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
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⑲。
天夺⑳之明,欲无弊,得乎?”【作品注释】①弊:衰败。
②《泰誓》句:《泰誓》,《尚书》篇目,“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③高明:指崇高明睿的人。
④暗昧:愚昧;昏庸。
⑤顽童穷固:愚顽鄙陋的人。
⑥丰长:丰富而久长。
丰盛而长大。
⑦四支:即四肢。
⑧六律:六律指十二律中六个阳律。
此处指音乐。
⑨七体:人体的眼、耳、口、鼻七孔,即七窍。
役心:养心。
⑩八索:古书名。
后代多以指称古代典籍或八卦。
本文中郑人认为八卦与身体八个部位对应。
⑪九纪:指九脏的功能。
⑫十数:十种等级。
⑬千品:犹言百官。
⑭万方:万官。
⑮材兆物:犹万物。
老子二章
中经常采用比喻的手法,借物说理,使
文章生动形象、简洁直观。
如第二章:用张弓来比喻自然法则, 进而阐释自己的思想观点,极其形象生 动地揭示出深刻的哲理。
返回
资料链接
作者介绍 作者逸事 教学参考
补充注释
扩展阅读 相关图片
返回
作者介绍
《史记》载(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 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曾担任 “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 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 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 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 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 “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 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 “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 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 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 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 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 往复。
灾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
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 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
百姓生活。
背景简介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
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
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 的意思。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 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
10史伯对桓公问
章节内容第二单元和而不同《晏子对齐侯问》《史伯对桓公问》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先哲‚和而不同‛的思想。
2、体会《晏子对齐侯问》一文的说理特点。
3、体会《史伯对桓公问》一文的说理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而不同‛的思想。
教学方式:讲授教学时数2课时《晏子对齐侯问》一、作品介绍《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称《春秋左传》或《左氏春秋》。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
为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确编年体史书,记事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始,至鲁悼公四年(前464年)止,较详细记载了这二百五十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其中对诸侯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斗,所记尤为具体翔实。
《左传》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大多数篇章堪称先秦叙事性质散文的代表作。
记叙线索清晰明了,取材详略得当,笔法多有变化,语言明快流畅,描写战争往往重视交待其前因后果而揭示胜负的必然性。
在叙事过程中,还能注重对人物言行和内心活动进行细致刻画和深入揭示。
《左传》所表现的思想观点有某些进步因素。
首先,它比较重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体现出某种程度的民本思想,如曹刿论取信于民;其次,表现了爱国思想,如商人弦高救郑,申包胥哭秦庭等;再次,它歌颂了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如子产,晏婴等;另外,它还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奢酷烈的败行,如晋灵公不君,秦穆公以三良殉葬等等。
但是作者的基本立场是维护旧礼制,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解释是唯心主义的。
书中有许多地方宣扬了天道、鬼神、灾祥等迷信思想。
《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它精于叙事,善于通过一系列具体情节的描写,将历史事件叙述得非常生动,有较强的故事性。
《左传》尤其擅长描写战争。
全书记载了大小军事行动有三、四百处之多。
它写战争并不单纯地描写战场情况,而是非常注意写出战争的性质,起因,双方政治情况,力量对比的变化,人心的向背,战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战争的结果和对各国产生的影响。
《左传》还非常善于描摹人物,它往往通过一些细节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史伯对桓公问
史伯对桓公问教学要点1、了解《国语》2、写作背景及主要人物介绍3、阐述“和”“同”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1、“和而不同”的思想2、语言言简意赅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中华文化中,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不是外交上的辞令,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亘古亘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开发和创新。
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
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
上下五千多年,纵横中外西,中华民族始终以贵和贵合的和谐为价值目标和评价体系。
和是和谐、和睦、和平、和善、中和、祥和;合是合作、化合、结合、合理、融合、联合、合度等。
春秋战国时期,和谐、和合便成为百家“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同归、一致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华文化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开出把天人共和乐作为“大本大宗”的万物化生根据的形而上路向;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开出“和为贵”,天人共忧乐的人格理想实践的人间世路向;以管子、墨子为代表的“和合故能谐”,修养道德化解父子兄弟怨恶的伦理论路向;以《易传》为代表的开出“保合太和”、万国皆宁的和合生生路向;以荀子为代表的开出音乐使人和敬、和亲、和顺的情感论路向。
使中华和谐、和合文化呈现绚丽多姿、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状态。
从文明冲突到文明对话,表现了世界人民祈求和平发展的意愿当今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危机。
概而言之,有人与自然的冲突带来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冲突产生社会危机,人与人的冲突而有道德危机,人的心灵冲突产生精神和信仰危机,文明冲突带来价值危机。
专升本考试备考大学语文语文选择题重点知识
1、《樊迟、仲弓问仁》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祖上是宋国贵族。
曾任鲁国司寇。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宣称“克己复礼”。
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
《论语》今本由东汉郑玄厘定,共二十篇,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易经》、《尚书》、《春秋》、《礼记》艺术赏析:言虽简意颇丰,语只片而形甚显。
语言特色: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2、《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行齐、宋、滕、魏等国。
曾任齐宣王客卿,将“仁”发展成为“仁政”。
提倡“王道”,主张“性善论”。
其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思想资源。
《孟子》,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今传七篇。
宋代,《孟子》成为《四书》之一。
孟子有重民、亲民的理想,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缘木而求鱼”艺术特色:善于辩论,逻辑推理、善用比喻、寓言等方式,排比、叠句等修辞在语言上,孟子散文明白晓畅,简洁凝练,不事辞藻,对后事文章语言影响很大。
3、《原君》——《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称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
明诸生,其父黄尊素为东林党重要成员,受魏忠贤迫害而死。
黄宗羲师从刘宗周,曾被南明鲁王任命为左副都御史。
著作:《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定》《南雷诗历》《明文海》(编)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原君》仿韩愈《原道》、《原毁》等立题,抨击“家天下”思想。
文章敢于反对专制、挑战君权的胆识。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标志着古代民本思想向现代民主意识的转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史伯对桓公问
一、词语浅显而事理昭晰
如“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 物一不讲”等譬喻,既充满睿智,又浑厚质 朴,达到了孔子所称扬的“辞达”境界。
二、多种论证方法的巧妙运用
本文列举了周幽王实行专制统治的事实 作论据,采用引用古训、譬喻、对比、类比 等多种论证方法相互结合,充分论证了专制 统治的必然衰败。显示出识见的深刻和思想 的通达。
《国语》
史伯对桓公问
公曰:“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泰誓》 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 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 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 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 木、水、火杂,以成 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 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 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人,行姟 极。故王者居九畡之田,取经人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 和乐如一。 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 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 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 天夺之明,欲 无弊,得乎?”
返回
“和”与“同”是先秦哲学中一对重要的矛盾范畴。从本文来看, 早在西周末年,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以“和而不同”的先进思想来认 识自然世界和社会政治了。郑桓公向史伯讨教当时政局的趋向及避祸 之道,史伯依据周幽王实行专制统治的现实,料定其必有亡弊之祸, 因而劝郑桓公早作准备。他不仅引《尚书·泰誓》“民之所欲,天必 从之”的古训作为历史依据,更以大干世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的道理作为理论依据,来论断专制统治的必然衰败。显示出见识 的 深刻和思想的通达。 本文的旨意重在批判专制统治,史伯的勇气和胆识令人感佩。然 而文章所包蕴的“和而不同”的思想认识,却具有更为普遍而深远的 指导意义。 全文可分三层: 1.依据幽王实行专制统治的现实,提出西周定要衰败的论点。 2.引古训、讲理论、摆事实充分说明和谐的道理。 3.批判周幽王的错误做法,指出其衰败的必然结局。
史伯对桓公问
史伯对桓公问一.《国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记言体国别史,二十一篇,大致成书于战国楚年,相传为左丘明所作。
又称之为《春秋外传》,和作为《春秋内传》的左传并列,两书互为表里,互相参证。
《国语》是一部历史文集汇编,关于春秋八个国家史事的记载详略不同,文风迥异,非出自一人之手,可能为当时各国史官所记载,再经整理润色而成,至西汉刘向考校最后定型。
《国语》以国分类,各自成章,其所记史事上自西周穆王征犬戎,下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约五百年的历史,以记言为主,兼以记事,通过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辩论来反映历史事件,探讨兴衰治乱之根源,史论结合,在史学思想上是一个进步,且其记叙涉及到边远地区,也记载了诸如经济、制度、风俗等方方面的内容,可补《左传》之阙《国语》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
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
《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
《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二.创作背景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
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其后班固、李昂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
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
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摸底卷(含答案)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摸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史伯对桓公问》中的谗慝暗昧是指()A.贤臣B.食物C.小人D.史官2.《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由人生感叹转向写游子思妇的一句诗是()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3.我国辞赋史上第一篇反映田园隐居生活的作品是()A.《二京赋》B.《归田赋》C.《两都赋》D.《别赋》4.《前赤壁赋》一文中,客所起的作用是()A.启发作者的思考B.衬托作者的形象C.代表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D.在思想上与作者相似5.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倾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的作家是()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茅盾6.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评价《史记》的文学家是()A.戴望舒B.闻一多C.郭沫若D.鲁迅7.下列作品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是()A.《燕歌行》B.《氓》C.《关山月》D.《行路难》8.《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A.时间的推移B.感情的变化C.事理的逻辑D.想象的展开9.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中的君是指()A.王维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10.下列哪一部是张抗抗的中篇小说()A.《隐形伴侣》B.《嫁衣之纫》C.《白罂粟》D.《淡淡的晨雾》11.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的剧作家是()A.莎士比亚B.高尔斯华绥C.毛姆D.狄更斯12.下列语句中的事字用作动词的是()A.对月五六人,管弦三两事B.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C.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D.莫府省约文书籍事13.《听听那冷雨》一文时空不断变化和转移,文中没有写到的地方是()A.大陆B.台湾C.美国D.英国14.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留存的剧本有()A.30部B.34部C.36部D.37部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诗出自()A.《归园田居》B.《饮酒》(其五)C.《归去来兮辞》D.《山居秋暝》16.关汉卿《单刀会》中的主人公是()A.关羽B.赵云C.周瑜D.鲁肃17.《石崇与王恺争豪》一文刻画王恺形象,重点是()A.突出肖像B.记叙行为C.描写语言D.揭示心理18.下列作品集属于杜甫的是()A.《李太白集》B.《东坡乐府》C.《杜少陵集》D.《李义山诗集》19.《汉书》是我国第一部()A.编年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通史D.纪传体断代史20.《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A.湘夫人B.湘君C.娥皇D.女英21.存诗3000多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的诗人是()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杜牧22.仁愧焦令谌的故事出自()A.《答司马谏议书》B.《段太尉逸事状》C.《祭十二郎文》D.《马伶传》23.《谏逐客书》选自()A.《史记》B.《战国策》C.《国语》D.《汉书》24.下列诗人中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是()A.王维B.欧阳修C.陆游D.陶渊明25.《红楼梦》里,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一段曲词引起了哪位人物的强烈共鸣()A.迎春B.林黛玉C.史湘云D.香菱26.《我与地坛》中的我是指()A.鲁迅B.史铁生C.蔡元培D.朱光潜27.屈原曾辅佐楚怀王,任左徒和()A.左尹B.三闾大夫C.司马D.少师28.下列作品属于鲁迅的是()A.《我与地坛》B.《废墟》C.《灯下漫笔》D.《故都的秋》29.下列作品属于巴金的是()A.《故都的秋》B.《废墟》C.《小狗包弟》D.《听听那冷雨》30.在《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B.拟物C.正喻D.反喻二、填空题(20题)31.鲁迅的《秋夜》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32.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____33.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____,无限江山34.唐代杜甫作品中的三吏指:《新安吏》《____》和《石壕吏》35.直北关山金鼓震,____。
史伯对桓公问
史伯对桓公问
历史伯对桓公问:
历史伯是西汉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属于司马迁学派。
他立志研究古文献,写出有历史价值的作品,以及把古代历史实事介绍给后人。
桓公是西汉的有权势的宰相,他在文治上把兵政、官制、教育、祭祀等都运用在实际操作中来确立规则,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和平。
桓公让历史伯问他:“能不能根据古文献,写出对于上古历史实事有价值的历史书籍来把那些实事记录下来?”
历史伯表示得意,他说:“好的,容我调查研究那些古文献,再联系实际,然后写出历史书籍,记录古代历史实事,确保它们不能被遗忘。
”
历史伯把历史的发展写成了《史记》,历史学家们把他称为“史家宝库”,他的书被认为是记录古代历史发展最完整和精确的书,也是对我们上古历史实事最宝贵的资料。
史记不仅成为记载历史实事最权威最完整的资料,而且也在数千年后仍旧受到后世的广泛重视与赞赏,以此可见历史伯对于西汉的贡献有多重大。
大学语文25篇 便携版
1.樊迟、仲弓问仁(《论语·颜渊》、《论语·子路》)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出门做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一样,役使百姓如同承奉重大的祭祀。
)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所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别人。
)⑶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我虽然不聪慧,也要按照您的话去做。
)⑷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选用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⑸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平日里言行端庄,做事严肃认真,待人衷心诚意。
)2.《老子》二章(《老子》)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因为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⑵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因此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倾倚,音和声互相和谐,前和后互相接随。
)⑶是以圣人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⑷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弗居。
(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培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施为但不强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居高自傲。
)⑸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大自然的法规,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是这样,是损减不足来供奉有余。
)⑹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处,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贤德。
)3.晏子对齐侯问(《左传·昭公二十年》)⑴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
(齐景公从打猎场所归来,晏子在遄台随侍)⑵“据亦同也,焉得为和?”(梁丘据也不过是相同而已,哪里能说是和谐呢?)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成其可。
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国君认为可行的,其中包含有不可行的地方,臣下进言指出这些地方,使之趋于完善可行;国君认为不可行的,其中也包含了可行的地方,臣下进言指出其中可行的,去掉不可行的。
史伯对桓公问
教学目的
充分认识本 文提出的“ 文提出的“和而 不同” 不同”的思想观 点,吸收其中的 先进因素, 先进因素,用以 解决在当今社会 生活中的各种问 题。
返回
教学重点
1.本文提出的“和” 本文提出的“ 与“同”的概念及其相互 关系。 关系。 本文的论证方法。 2.本文的论证方法。
世界,没有差别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正如史伯所说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这种比喻多么恰切。专制统 治只追求同一,排斥差别(不同意见或主张)这是违背 规律的,所以是行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返回
资料链接
补充注释 相关图片
返回
补充注释
郑桓公为郑国始祖。 郑桓公为郑国始祖。 公元前857年至公元前841 857年至公元前841年是西周第十个国王周厉王 公元前857年至公元前841年是西周第十个国王周厉王 姬胡执政时期。周厉王刚愎自用,封杀言论, 姬胡执政时期。周厉王刚愎自用,封杀言论,对敢言其不 是的国人实行高压手段,酿成“国人暴动”,导致厉王逃 是的国人实行高压手段,酿成“国人暴动” 出王宫,由召公与周公二相行政,史称“共和行政” 出王宫,由召公与周公二相行政,史称“共和行政”。太 子姬静当时藏在召公家,得以幸存;14年后,厉王死,姬 子姬静当时藏在召公家,得以幸存;14年后,厉王死, 年后 静正式登基,是为宣王。他励精图治,立志中兴, 静正式登基,是为宣王。他励精图治,立志中兴,从家族 中选拔能助其中兴的人才,看中了同父异母的少弟姬友, 中选拔能助其中兴的人才,看中了同父异母的少弟姬友, 把姬友封到王畿之地陕西咸林为郑伯(三等诸侯国 三等诸侯国), 把姬友封到王畿之地陕西咸林为郑伯 三等诸侯国 ,这是西 周王朝最后一个分封的诸侯国。自此始有郑国。 周王朝最后一个分封的诸侯国。自此始有郑国。 郑桓公姬友受封后,把郑国治理得井然有条, 郑桓公姬友受封后,把郑国治理得井然有条,显示了 他的治国才能。周宣王视其才能,就请桓公入朝做司徒, 他的治国才能。周宣王视其才能,就请桓公入朝做司徒, 掌管教化。不久宣王宴驾,幽王继位, 掌管教化。不久宣王宴驾,幽王继位,桓公仍在朝中任司 可是幽王无道,贪图淫逸,重用坏人,不事朝政, 徒。可是幽王无道,贪图淫逸,重用坏人,不事朝政,演 出了“烽火戏诸侯”的荒唐闹剧。加之戎狄入侵, 出了“烽火戏诸侯”的荒唐闹剧。加之戎狄入侵,周王朝 处于内外交困境地。朝中百官人心惶恐。 处于内外交困境地。朝中百官人心惶恐。
史伯对恒公问 PPT
艺术特点
(1)词语浅显而事理昭晰。如“声一无听,物一无文,麻一无果,物 一不讲”等譬喻,既充满睿智,又浑厚质朴,达到了孔子所称扬的 “辞达”境界。
(2)多种论证方法的巧妙运用。本文列举了周幽王实行丏制统治的事 实作论据,釆用引用古训、替喻、对比、类比等多种论证方法相互 结合,充分论证了丏制统治的必然衰败。
无弊,得乎? 通“专”,专制
【经典原意】 只是(单一)一种声音就没有听头,只是一
种颜色就没有文采,只是一种味道就不成其味, 只是一种事物就无法进行衡量比较。周幽王却要 抛弃这种和谐的法则,而专门喜欢专制同一。上 天夺取了他的聪明,要想不衰败,可能吗?”
文本解析
全文可分三层: (1)依据幽王实行专制统治的现实,提出西周定要 衰败的论点。 (2)引古训、讲理论、摆事实充分说明和谐的道理。 (3)批判周幽王的错误做法,指出其衰败的必然结局。
重点句子翻译
(1)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声音只有一个调就没 有什么可听的,颜色都一样就不成文彩,味道都一样就谈不上美食, 物单一就没有比较。
(2)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谐才能生成万物,同一就不能发展。 (3)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把不同的东西加以协调平 衡 叫做和谐,所以能丰富发展而使万物归亍统一。 (4)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这是天夺去了他的理智,要想不衰败, ,可能吗?
人物简介
史伯,名颖,字硕父,西周末期人,周宣王和 幽王时任太吏。思想家。掌管起草文告、策命诸侯 、记彔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 等,为朝廷重臣。
桓公,名友,周宣王的弟弟,初封亍郑,爵位 伯,称郑伯友,周幽王时在周室任司徒。为后来的 郑国开国乊君,谥号桓,称郑桓公。
公曰:“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
文言文阅读训练:《国语桓公自莒反于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国语•桓公自莒反于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日:“臣,君之庸臣也。
君加惠于臣,使不苓竺,则是君之赐也。
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
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格,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袍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
“桓公日:“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
”鲍叔对日:“夫为其君动也。
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
”桓公日:“若何?”鲍子对日:“请诸鲁。
”桓公日:“旗伯鲁弟之课臣也夫知者督用之必不予我矣。
若之何?”鲍子对日:“使人请诸鲁,日'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
则予我矣。
"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日:“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
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
令被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
”庄公日:“若何?”施伯对日:“杀而以其尸授之。
”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日:“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
请生之。
”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
齐使受之而退。
(节选自《国语・齐语》)材料二: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有生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
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
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
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
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节选自《管子•牧民第一》)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施伯A鲁君之B谋臣C也D夫知吾E将用F之G必不H予我矣。
史伯对恒公问
结合,充分论证了丏制统治的必然衰败。
重点句子翻译
(1)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声音只有一个调就没
有什么可听的,颜色都一样就不成文彩,味道都一样就谈不上美食,事 物单一就没有比较。 (2)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谐才能生成万物,同一就不能发展。 (3)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把不同的东西加以协调平衡 叫做和谐,所以能丰富发展而使万物归亍统一。 (4)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这是天夺去了他的理智,要想不衰败, ,可能吗?
(21)果:成。
(22)刺同:专制同一。
知识点回顾
字词解释
(23)土与金木水火:五行,古人认为是五种基本物质
元素。
(24)七体:指人身如耳、鼻、目、口等七窍。 (25)八索:指《周易》八卦在人体中的对应器官,如 《说卦》。
(26)曰:“乾为,艮为手,兑为口。
点,有时也能写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人物简介
史伯,名颖,字硕父,西周末期人,周宣王和 幽王时任太吏。思想家。掌管起草文告、策命诸侯
、记彔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
等,为朝廷重臣。 桓公,名友,周宣王的弟弟,初封亍郑,爵位 伯,称郑伯友,周幽王时在周室任司徒。为后来的 郑国开国乊君,谥号桓,称郑桓公。
刚正直言的贤臣
愚昧无知之人 思想僵化的不学之徒
只认“同”则发展难以为继
8.以他平他谓乊和
9.故能丰长而物归乊
对不同事物予以平衡
发展壮大 增益 受心驱使 万物归于协调统一
10.若以同裨同
11.正七体以役心
12.出千品,具万方
千种品级
万种方法
13.亍是乎兇王聘后亍异姓
从异性中聘请皇后 泛指诸侯
14.求财亍有方
《韩非子·难二第三十七》白话译文
《韩非子·难二第三十七》白话译文有人说:管仲在小人中洗刷了桓公的耻辱,却在君子中滋长了桓公的耻辱。
假使桓公开仓赈济贫苦的人,审查囚犯放掉轻罪的人,不合乎义的话,就不能洗刷耻辱;假使这样做是合乎义的,桓公不及时去做,而要等到丢了帽子才去做,那么桓公的行义岂不是为的丢了帽子?这样说来,即使在小人中洗刷了丢帽的耻辱,却又在君子中滋长了失义的耻辱。
况且开仓赈济穷人,这是赏赐无功的人;审查囚犯放掉轻罪的人,这不是惩罚有罪的人。
赏赐无功的人,民众就会侥幸地希望从君主那里获得意外的赏赐;不惩罚有罪的人,民众不受惩罚就容易为非作歹。
这是国家混乱的根源,怎能用来洗刷耻辱呢?三从前周文王侵占盂地、攻克莒地、夺取酆地,办过三件事后,引起了纣王的厌恶。
文王于是很害怕,要求进献给纣王洛水西边、赤壤地方方圆千里的土地,用来请求废除炮烙这种酷刑。
天下人都很高兴。
孔子听到后说;“文王真仁慈啊!不看重方圆千里的土地而请求废除炮烙之刑。
文王真聪明啊!献出方圆千里的土地而得到天下的人心。
”有人说:“孔子认为文王聪明,不也是错的么?聪明的人,是能够知道祸难所在从而避开的人,因此自身不会遭到祸患。
假使文王被纣王憎恨的原因,是因为文王不得人心吧,那么文王虽用求得人心的办法来解除纣王的憎恶也是可以的。
纣王因文王大得人心而厌恶他,他自己又轻易放弃土地而争取人心,这就更使纣王怀疑。
正因如此,他才被戴上刑具监禁在羑里。
郑长者说过:“能领会和实行道的人是无所作为、无所表现的。
”这话最适用于文王了,这样做就可以不使人怀疑他。
孔子认为文王聪明,还没有达到郑长者论点的水平。
四晋平公问叔向说:“从前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不知靠的是臣子的力量,还是君主的力量?”叔向回答说:“管仲善于裁剪,宾胥无善于缝纫,隰朋善于镶边,衣服做成了,君主拿起来穿上。
这是臣子的力量,君主出了什么力呢?”师旷趴在琴上笑起来。
平公说:“大师笑什么?”师旷回答说:“我笑叔向回答君主的话。
《管子-桓公问》原文翻译及赏析
《管子-桓公问》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管子-桓公问》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管子桓公问》是春秋时期军事家管仲创作的一篇文言文。
齐桓公求管仲文言文翻译
齐桓公求管仲文言文翻译原文: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
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
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
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包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
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
”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
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
”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
”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
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
’则予我矣。
”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
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
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
”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
”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
请生之。
”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翻译:齐桓公从莒国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后),就任命鲍叔牙当太宰,(鲍叔牙)谢绝说:“我,是国君的一个平庸的臣子,您给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冻受饿,就是国君对臣子的恩赐了。
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大概就只有管夷吾了。
我比不上管夷吾的地方有五点:宽厚仁慈,使人民感恩,我不如他;治理国家不违背它的准则,我不如他;用忠诚信义结交人民,我不如他;制定礼法道德规范成为全国人民的行为准则,我不如他;(两军交战)在营门前击鼓助威,使人民勇气倍增,我不如他。
”桓公说:“那个管夷吾用箭射中我的衣带钩,因此(我)差点丧命。
”鲍叔牙解释说:“管夷吾是为他的君主而行动;您如果宽恕他的罪过让他回到齐国,他也会像这样的。
”齐桓公问:“那怎么办?”鲍叔牙回答说:“到鲁国去邀请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1.本文提出的“和” 与“同”的概念及其相互 关系。
2.本文的论证方法。
返回
作品简介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 《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 丘明所撰,但现代有的学者从内容判 断,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学者依据春秋 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 辑而成的。《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 部国别体史书,凡二十一卷(篇),分周、 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 事。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 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相较 《左传》、《国语》所记事件大都不 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往往通过言论 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 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 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 天夺之明,欲 无弊,得乎?”
教学 目的
教学 作品 背景 重点 简介 简介
译文
内容 艺术 思考 资料 述评 赏析 练习 链接 退出
教学目的
充分认识本 文提出的“和而 不同”的思想观 点,吸收其中的 先进因素,用以 解决在当今社会 生活中的各种问 题。
桓公听了太史伯的忠告,当机立断,先把家属、财产寄迁于虢、
郐之间。这就是历史上说的“桓公寄孥”这件事。为以后的武公东 迁,开辟郑国400多年基业,打下了基础。也为郑氏家族扎下了根基。 郑桓公则在“犬戎之乱”中,为保护幽王而战死疆场,以忠臣的形 象而名垂千古。死后葬在陕西。
补充注释
春秋时期,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先打听了 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将,开列名单,宣布 打下郐国,将分别给他们封官爵,把郐国的土地 送给他们。并煞有介事地在城处设祭坛,把名单 埋于坛下,对天盟誓。郐国国君一听到这个消息, 怒不可遏,责怪臣子叛变,把名单上的贤臣良将 全部杀了。结果当然是郑国轻三 公 像 揭 幕 仪 式
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像
郑桓公墓
返回
补充注释
郑桓公为王卿士,忧国忧民,于是问太史伯:朝政日非,国家 将亡,郑国的出路何在?太史伯是掌管各国文史资料的官员,为其分 析了成周(今洛阳)四方侯国的情况,认为南、北、东、西四方都不是 郑国可去的地方,只有济、洛、河、颍之间是个好地方,并指出: 那里有十个子(四等诸侯国)二男(五等诸侯国)之国,虢、郐是两个大 国,然而他们都骄傲自大,非常贪厌,你若以周朝有难为理由,借 其一块地方,安置家属财产,他就不能不答应。可是,周王朝一旦 有事,他必背叛,那时你以周王朝的名义进行讨伐,定能得胜。如 若得了虢、郐之地,其他八国就会归顺于你。以你的才华对这块地 方进行治理,一定会大有作为。太史伯的建议,为郑国东迁规划了 发展蓝图和斗争策略,随后他还提醒桓公:幽王已听不进任何忠言, 他所信任的只有虢公石父,周王朝不会支持多久,要迁就赶快迁, 再晚就恐怕来不及了。
本文的旨意重在批判专制统治,史伯的勇气和胆识令人感佩。然 而文章所包蕴的“和而不同”的思想认识,却具有更为普遍而深远的 指导意义。
全文可分三层: 1.依据幽王实行专制统治的现实,提出西周定要衰败的论点。 2.引古训、讲理论、摆事实充分说明和谐的道理。 3.批判周幽王的错误做法,指出其衰败的必然结局。
《国语》
史伯对桓公问
公曰:“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泰誓》
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 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 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 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 木、水、火杂,以成
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 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 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人,行姟 极。故王者居九畡之田,取经人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 和乐如一。 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
世界,没有差别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正如史伯所说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这种比喻多么恰切。专制统 治只追求同一,排斥差别(不同意见或主张)这是违背 规律的,所以是行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返回
资料链接
补充注释 相关图片
返回
补充注释
郑桓公为郑国始祖。 公元前857年至公元前841年是西周第十个国王周厉王 姬胡执政时期。周厉王刚愎自用,封杀言论,对敢言其不 是的国人实行高压手段,酿成“国人暴动”,导致厉王逃 出王宫,由召公与周公二相行政,史称“共和行政”。太 子姬静当时藏在召公家,得以幸存;14年后,厉王死,姬 静正式登基,是为宣王。他励精图治,立志中兴,从家族 中选拔能助其中兴的人才,看中了同父异母的少弟姬友, 把姬友封到王畿之地陕西咸林为郑伯(三等诸侯国),这是西 周王朝最后一个分封的诸侯国。自此始有郑国。 郑桓公姬友受封后,把郑国治理得井然有条,显示了 他的治国才能。周宣王视其才能,就请桓公入朝做司徒, 掌管教化。不久宣王宴驾,幽王继位,桓公仍在朝中任司 徒。可是幽王无道,贪图淫逸,重用坏人,不事朝政,演 出了“烽火戏诸侯”的荒唐闹剧。加之戎狄入侵,周王朝 处于内外交困境地。朝中百官人心惶恐。
返回
“和”与“同”是先秦哲学中一对重要的矛盾范畴。从本文来看, 早在西周末年,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以“和而不同”的先进思想来认 识自然世界和社会政治了。郑桓公向史伯讨教当时政局的趋向及避祸 之道,史伯依据周幽王实行专制统治的现实,料定其必有亡弊之祸, 因而劝郑桓公早作准备。他不仅引《尚书·泰誓》“民之所欲,天必 从之”的古训作为历史依据,更以大干世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的道理作为理论依据,来论断专制统治的必然衰败。显示出见识 的 深刻和思想的通达。
返回
思考与练习
一、 史伯所说的“同”,与专制统治有什么内在联系? 二、 就“声一无听,物一无文”,谈谈你对对立统一矛 盾关系的认识。
史伯所说的“同”是指没有任何差别的 同世界一上,的而事统物治总阶是千级差的万专别制的统,治而正正是是这排种斥差任别何使 得互事统与物一之的自间,己形这不成种一了统致相一的互是的建意矛立见盾在和;彼主同此张时差,,别它基只们础采之上纳间的与又,自是一己相事 物和相它事同物意是见相。比这较与而存史在伯,所相反斗对争的而发没展有,任各何自差的别存 在既与对的发立展又“是统同以一”其的是它矛一事盾致物关作系的参。。照这物才的构,成所了以丰说富事多物彩之的间和是谐
返回
背景简介
周幽王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 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 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 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 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为博取褒姒的一笑,幽 王下令,宫内宫外人等,能让褒姒一笑者,赏赐一千两金子。 虢石父献上烽火戏诸侯的计策,在骊山上把烽火点了起来。 郑伯友劝阻周幽王说,烽火台是为了战时救急用的,这个玩 笑开不得。大王现在这样戏弄诸侯,失信于他们,如果到了 真有急事时,诸侯又以为大王在戏弄他们,不派兵相救,那 如何是好啊。周幽王不听。 终于在公元前772年,申侯联合缯 国和犬戎举兵入攻西周,各地诸侯拒不救援,幽王惨败,带 着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宝逃至骊山,后被杀。犬戎攻破 镐京,西周遂亡。
返回
一、词语浅显而事理昭晰
如“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 物一不讲”等譬喻,既充满睿智,又浑厚质 朴,达到了孔子所称扬的“辞达”境界。
二、多种论证方法的巧妙运用
本文列举了周幽王实行专制统治的事实 作论据,采用引用古训、譬喻、对比、类比 等多种论证方法相互结合,充分论证了专制 统治的必然衰败。显示出识见的深刻和思想 的通达。
史伯对桓公问当在西周灭亡之前。
返回
译文
桓公说:“周朝将会衰败吗?”史伯回答说:“差不多一定要衰败了。 《尚书·泰誓》上说:‘老百姓所向往的,上天必定会遵从。’现在周幽王 抛弃光明正大有德行的人,喜欢挑拨是非、奸邪阴险的人,讨厌贤明正直的 人,亲近愚顽鄙陋的人。排斥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正确主张,采纳与自己相 同的错误说法。其实和谐才能生成万物,同一就不能发展。把不同的东西加 以协调平衡叫做和谐,所以能丰富发展而使万物归于统一;如果把相同的东 西相加,用尽了之后就完了。所以先王把土和金、木、水火相配合,而生成 万物。因此调配五种滋味以适合人的口味,强健四肢来保卫身体,调和六种 音律使它动听悦耳,端正七窍来为心服务,协调身体的八个部分使人完整, 设置九脏以树立纯正的德行,合成十种等级来训导百官。于是产生了千种品 位,具备了上万方法,计算成亿的事物,经营万亿的财物,取得万兆的收入, 采取无数的行动。所以君王拥有九州辽阔的土地,取得收入来供养万民,用 忠信来教化和使用他们,使他们协和安乐如一家人。这样的话,就是和谐的 顶点了。于是先王从异姓的家族中聘娶王后,向四方各地求取财货,选择敢 于直谏的人来做官吏,处理众多的事情,努力做到和谐而不是同一。只是一 种声音就没有听头,只是一种颜色就没有文采,只是一种味道就不成其为美 味,只是一种事物就无法进行衡量比较。周幽王却要抛弃这种和谐的法则, 而专门喜欢同一。上天夺取了他的聪明,要想不衰败,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