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_陈洪_电子教案第2章物质波与薛定谔方程
量子力学-第二章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因发现原子理论新的有 效形式与狄拉克
荣获1933年
RETURN
诺贝尔物理学奖
32
二. 方程的讨论
1. 概率流密度和守恒定律 设t时刻,x点周围单位体积内粒子出现的概率
w x,t * x,t x,t
概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w * *
t
t t
因为 i 2 1 U x
t 2m
概率密度:
w x, y, z,t dW C x, y, z,t 2
dV
3.波函数的性质
(1) x, y,是z,t单 值、有界、连续的; (2) x, y,与z,t C描x写, y同, z,一t 状态。
20
(3)波函数的归一性 ① (x, y是, z)平方可积的,则可归一化,
2
dV 1
玻恩(M.Born):在某一时刻, 空间 x 处粒子出现 的概率正比于该处波函数的模方。粒子在空间出 现的概率具有波动性的分布,它是一种概率波。
19
设波函数 x, y, z,t t 时刻处于 x—x+dx,y—y+dy,z—z+dz内的
概率
dW x, y, x,t C x, y, z,t 2 dxdydz
c
q v B mv 2
q Br v
c
r
mc
与玻尔量子化条件联立,得
r2
n
1 2
2 q
c B
所以,粒子能量可能值为
En
1 2
mv 2
(n
1) 2
qB mc
(n 0,1, 2, )
10
V(x) 3.德布罗意假设的实验V(验x)证
(1)德布罗意—革末(Davison—Germer)
量子力学第二章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2. 入射电子流强度大,很快显示衍射 图样.
电子源
P
P
O
感
Q光QBiblioteka 屏在电子衍射实验中,照相底片上
r 点附近衍射花样的强度 正比于该点附近感光点的数目, 正比于该点附近出现的电子数目, 正比于电子出现在 r 点附近的几率。
波动观点
明纹处:电子波强|ψ(x,y,z,t)|2大
粒子观点
电子出现的概率大
暗纹处:电子波强|ψ(x,y,z,t)|2小
平方成比例。
(三)波函数的性质
(1)几率和几率密度
根据波函数的几率解释,波函数有如下重要性质: 在 t 时刻,r 点,dτ=dxdydz体积内,找到由波函数Ψ(r,t)描 写的粒子的几率是:
dW (x, y, z, t) C 2 (x, y, z, t) 2 d 其中C是比例系数。
在 t 时刻 r 点,单位体积内找到粒子的几率是:
是因为平面波振幅与位置无关。如果粒子由波组成,那 么自由粒子将充满整个空间,这是没有意义的,与实验 事实相矛盾。 实验上观测到的电子,总是处于一个小区域内。例如在 一个原子内,其广延不会超过原子大小≈1 Å 。
电子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是粒子?还是波?
“ 电子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 ”,既不是经典的粒子也 不是经典的波, 但是我们也可以说,“ 电子既是粒子也 是波,它是粒子和波动二重性矛盾的统一。” 这个波不再 是经典概念的波,粒子也不是经典概念中的粒子。
(x, y, z,t)
dW(x, y, z,t)
d
C2 (x, y, z,t) 2
几率密度 probability density
在体积 V 内,t 时刻找到粒子的几率为:
W (t) dW (x, y,z,t)d C2 (x, y, z,t) 2 d
量子力学概论第2章 定态薛定谔方程
图2.3 例题2.2中的初始波函数
所有这些概率的之和一定为1, ∑∞n=1cn2=1.(2.38)
能量的期望值一定是 〈H〉=∑∞n=1cn2En.(2.39)
例题2.3 在例题2.2中的初始波函数(图2.3)与基态 ψ1(图2.2)很相似,这意味着 c12将是主要的,事实 上c12=815π32=0.998555….其余的系数之和为与1 的差额
2.3.1 代数法 2.3.2 解析法
2.3 谐振子
图2.4 对任意势能极小值点附近的抛物线形近似(虚线)
图2.5 谐振子的能态“梯子”
2.3.1 代数法
ψ0(x)=mωπћ1/4e-mω2ћx2。(2.59) 我们把它代入薛定谔方程以确定相应的能量
(以式2.57的形式),ћω(a+a-+1/2)ψ0=E0ψ0, 利用a-ψ0=0,有:
解:第一问很简单: Ψ(x,t)=c1ψ1(x)e-iE1t/ћ+c2ψ2(x)e-iE2t/ћ, 这里的E1,E2是ψ1,ψ2相应的能量,由此 Ψ(x,t)2=(c1ψ1eiE1t/ћ+c2ψ2eiE2/ћ)(c1ψ1e-
iE1t/ћ+c2ψ2eiE2/ћ)=c21ψ21+c22ψ22+2c1c2ψ1ψ2cos[(E2E1)t/ћ]. (这里用了欧拉公式expiθ=cos θ+isin θ来化简。)很显 然,概率密度以正弦形式振动,角频率是(E2E1)t/ћ;这当然不是一个定态。但是注意它是(具有 不同能量的)定态的线性组合,并且这种组合会产生 运动
2.1 定态
1.它们是定态(stationary states)。 2.它们是具有确定总能量的态。 3.一般解是分离变量解的线性组合。
量子力学第二章
光子 E = hv = hω 粒子
E v= h
u hr r r p = n = hk
λ
h h λ= = p 2 E
第二章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波函数的理解)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波函数的理解)
第二章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波函数的理解)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波函数的理解)
怎么理解 ?
分析
经典物理中粒子 有确定的质量 坐标 轨道 仔细分析粒子有确切的轨道是牛顿力学的概念, 仔细分析粒子有确切的轨道是牛顿力学的概念,从来 没有无限精确地为实验证实过 所以很可能坐标和轨道地概念是宏观情况下的近视 同时电荷、质量、 同时电荷、质量、体现出的粒子性与确切坐标和轨道 无必然联系
第二章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波函数的理解)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波函数的理解)
到底电子是什么?波函数是什么? 到底电子是什么?波函数是什么? 人们所普通接受的观点为 即不是粒子也不是波电子 即不是粒子也不是波->确切地说不是经典粒 子,也不是经典的波 但人我们说,即是粒子,又是波, 但人我们说,即是粒子,又是波,它是粒子和波动 两重性的矛盾统一, 两重性的矛盾统一,这个波不是经典概念下的波
dτ
r r r 2 dw(r , t ) 空间,几率密度正比与 ω (r , t ) = dτ = c φ (r , t ) 空间,
几率正比与
直接系坐标中 空间区域
r r 2 dw(r , t ) = c φ (r , t ) dτ
2
dw( x, y, z, t ) = c φ ( x, y, z , t ) dxdydz
量子力学简明教程授课教案
量子力学简明教程授课教案第一章:量子力学概述1.1 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了解量子力学的历史背景,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波粒二象性等。
学习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如波函数、薛定谔方程、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等。
探索量子力学在原子、分子、固体物理等领域中的应用。
第二章: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2.1 波函数的概念学习波函数的定义和数学表达,了解波函数的物理意义和作用。
掌握波函数的归一化条件和物理意义。
2.2 薛定谔方程推导薛定谔方程,并了解其在量子力学中的重要性。
学习一维势阱、势垒和量子隧穿等模型。
第三章: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3.1 量子态的叠加与测量学习量子态的叠加原理,了解测量对量子态的影响。
探讨量子纠缠和量子超位置等现象。
3.2 量子力学的基本数学工具学习算符的概念和运算规则,了解算符在量子力学中的应用。
掌握态空间、算符表示和测量理论等基本概念。
第四章:原子和分子的量子力学4.1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学习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和解空间波函数。
探讨能级、能级跃迁和光谱线等现象。
4.2 多电子原子的量子力学学习多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和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探讨原子轨道、电子云和原子性质等概念。
第五章:固体物理中的量子力学5.1 晶体的量子力学学习晶体的周期性边界条件和布拉格子模型。
探讨能带结构、能带间隙和电子在晶体中的行为等概念。
5.2 量子阱和量子线学习量子阱和量子线的结构及其电子性质。
探讨量子阱中的量子态和量子线中的电子传输等现象。
第六章: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比较6.1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探讨经典力学在描述微观粒子行为时的不足之处。
学习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在概念和方法上的差异。
6.2 量子力学的非经典特性探讨量子力学的非经典特性,如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等。
学习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在预测和解释现象上的不同。
第七章: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关系7.1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复习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如时空相对性、质能等价等。
量子物理第二章薛定谔方程(20211023)(有补充)
第27章薛定谔方程·德布洛意关于物质波的概念传到苏黎世后,薛定谔作了一个关于物质波的报告,报告后,德拜(P.Debye)评论说:有了波,就应有一个波动方程。
几个月后,薛定谔果然提出了一个波方程,这就是后来在量子力学中著名的薛定谔方程。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动力学方程,象牛顿方程一样,不能从更基本的方程推导出来;它是否正确,只能由实验检验。
§1 薛定谔方程的建立(一种方法)一.薛定谔方程1.一维薛定谔方程·一维自由运动粒子无势场,不受力,动量不变。
· 一维自由运动粒子的波函数(前已讲)由此有· 再利用 可得此即 一维自由运动粒子(无势场)的薛定谔方程·推广到若粒子在势场U (x , t ) 中运动由 有 ∂ψ∂ x = ( )P ψi h∂2ψ ∂ x 2 P 2h 2= -( ) ψ P 22m E = P 22m E = +U (x , t )∂ t= i h ( ) ψ (x , t )h 22m - ( ) ψ (x , t ) ∂x 2∂ ∂2一维薛定谔方程 式中 ψ =ψ (x , t )是粒子在势场U = U (x , t ) 中运动的波函数·和经典关系相比较,只要把再作用到波函数 ψ (x , t ) 上,即可得到 上述方程。
P 22m E = +U (x , t )2.三维薛定谔方程式由一维方程推广可得三维薛定谔方程式· 拉普拉斯算符(三维薛定谔方程式在球坐标下的形式请见 教材B 版p332)·当 U (r , t) = 0时,方程的解, 即三维自由运动粒子的波函数∂2 ∂x 2 ∂2 ∂y 2 ∇2≡ + + ∂2 ∂z 2·波函数的叠加原理薛定谔方程是ψ的线性微分方程;若ψ1、ψ2是方程的解,则c1ψ1 + c2ψ2也是方程的解。
(c1、c2是常数)★E.Schrodinger & P.A.M.Dirac 荣获1933年Nobel Prize (for the discovery of new productive forms of atomic theory)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人创立量子力学二.定态薛定谔方程 1.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 若粒子在恒定势场U = U (x ) 中运动(含常数势场U = U 0 )薛定谔方程式可用分离变量法求解。
量子力学第2章 波函数与Schrodinger方程-1
1. 波由粒子组成
如水波,声波等 矛盾:不能解释长时间单个电子衍射实验 反例:氢原子
2. 粒子由波组成
粒子的运动速度即波包的群速度
d k k 矛盾: v g dk m
反例:自由粒子
3
波包发散
3
2.1.2.几率波,多粒子系的波函数
电子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是粒子?还是波?
经典概念 1.有一定质量、电荷等“颗粒性”的属性;
1. 扫描电子显微镜
17
SEM
17
电子显微镜下的 流行感冒病毒
18
电子显微镜下 的乙肝病毒
18
电子显微镜下的花粉
19
19
电子显微镜下的灯泡钨丝
20
20
电子显微镜下的光盘表面
21
21
电子显微镜下放大50k倍才观察到碳纳米管的真面目 22
22
2.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23
23
0 10
30
50
70
90
(nm)
24
硅晶体表面的STM扫描图象
24
神经细胞的STM扫描图象
25
25
操纵单个原子写出的“100”、“中国”
26
26
镶嵌了48个 Fe 原子的 Cu 表面的扫 描隧道显微镜照片。48 个 Fe 原子形 成“电子围栏”,围栏中的电子形成驻波。
27
27
1959年费曼的演讲《在底部还有很大的空间》
15 15
波函数的意义
2 r , t r , t r , t :几率密度
z
Ψ dV
t 时刻,在 r 端点处单位体
积中发现一个粒子的几率。
量子力学chapter2-薛定谔方程解析
12
§2 态叠加原理
(一)态叠加原理
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会产生衍射图样。而干 涉和衍射的本质在于波的叠加性,即可相加性, 两个相加波的干涉的结果产生衍射。因此,同 光学中波的叠加原理一样,量子力学中也存在 波叠加原理。因为量子力学中的波,即波函数 决定体系的状态,称波函数为状态波函数,所 以量子力学的波叠加原理称为态叠加原理。
|Ψ(r,t)|2 的意义是代表电子在 t 时刻出现在 r 点附近几率的大小, 确切的说,|Ψ(r,t)|2 Δx Δy Δz 表示在 t 时刻,在 r 点处,体 积元ΔxΔyΔz中找到粒子的概率。波函数在空间某点的强度(振幅绝 对值的平方)和在这点找到粒子的概率成比例,
Ψ(r,t)
概率波
8
(三)波函数的性质
= |C1 Ψ1|2+ |C2Ψ2|2 + [C1*C2Ψ1*Ψ2 + C1C2*Ψ1Ψ2*]
电子穿过狭缝 1出现在P点
题,以后再予以讨论。
10
(3)归一化波函数
Ψ(r,t )和CΨ(r,t )所描写状态的相对概率是相同的,这
里的 C 是常数。因为在 t 时刻,空间任意两点 r1 和 r2 处找到粒子的相对概率之比是:
2
2
C(r1 , t ) (r1 , t )
C(r2 , t )
(r2 , t )
可见,Ψ(r,t) 和 CΨ(r,t )描述的是同一概率波,所以波函 数有一常数因子不定性。
C = 1/∫∞|Ψ(r,t)|2dτ
这即是要求描写粒子量子 状态的波函数Ψ必须是
绝对值平方可积的函数。
若 ∫∞|Ψ(r,t)|2dτ∞, 则 C0, 这是没有意义的。
除了个别孤立奇点外,波函数单值,有界,连续
量子力学电子教案(第二章 波函数和 薛定谔方程)
�
i ( E t px x) i + px x i Et i Et
Ψ ( x, t ) = Ψ0 e
与驻波类比
= Ψ0 e
i px x
e
= Ψ ( x) e
式中: 式中: Ψ ( x ) = Ψ e 0
振幅函数
∵ Ψ ( x, t ) = Ψ ( x ) e
i Et
| Ψ ( x, t ) |2 = Ψ Ψ * = Ψ ( x )e
代入 得 即
d Ψ ( x) p x = 2 Ψ ( x) 2 dx
2 2
2 x
*
d 2 Ψ ( x ) 2m + 2 ( E U )Ψ ( x) = 0 2 dx
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
三维定态薛定谔方程 振幅函数 Ψ = Ψ ( x, y , z )
Ψ Ψ Ψ 2m + 2 + 2 + (E U)Ψ = 0 2 x y z
Ψ(r , t ) = Ψ0e
i ( Et pr )
2. 波函数的强度 波函数的强度——模的平方 模的平方 | Ψ |2 = Ψ Ψ * 波函数与其共轭复数的积 例:一维自由粒子: 一维自由粒子:
| Ψ ( x, t ) | = Ψ Ψ* = Ψ0 e
2
i ( E t px x )
Ψ0 e
x x Ψ = Ψ0 cos ω (t ) = Ψ0 cos 2π (ν t ) λ u 1 E x = Ψ0 cos 2π ( t ) = Ψ0 cos ( Et x p x ) h h p
Ψ(x, t) = Ψ e 0
i ( Et px x)
(取实部) 取实部)
推广 :三维自由粒子波函数
量子力学第二章波函数及薛定谔方程 ppt课件
例.1 已知一维粒子状态波函数为
(rv,t)Aexp 1 2a2x22 it
求归一化的波函数,粒子的几率分布,粒子在何处 出现的几率最大。
解:
(1).求归一化的波函数
(r ,t)2d xA2 e d a2x2 x A 2
归一化常数 Aa/ 1/2
1
a2
归一化的波函数
(rv,t)a/
则微观粒子在t 时刻出现在 rv 处体积元dτ内的
几率
d W (r v ,t) C (r v ,t)2d
观客这体表运明动描的写一粒种子统的计波规是律几性率,波波(函概数率波 )rr,,反t 有映时微
也称为几率幅。
某一点按Brov r处n提出出现的的波概函率数与的粒统子计的解波释函,数粒在子该在点空模间的中
3 3 e i(2 x h )/h , 6 (4 2 i)e i2 x /h .
2.已知下列两个波函数
1(x)
Asin
n
2a
(xa)
0
| x|a | x|a
n1,2,3,L
2(x)
Asin
n
2a
(xa)
| x|a
n1,2,3,L
0
| x|a
试判断: (1)波函数 1 ( x ) 和 2 ( x ) 是否描述同一状态?
440 Hz + 439 Hz + 438 Hz + 437 Hz + 436 Hz
实验上观测到的电子,总是处于一个小区域内。 例如一个原子内的电子,其广延不会超过原子大小 ≈1A0 。
电子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是粒子?还是波?
“ 电子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 ”,既不是经典的粒 子也不是经典的波,但是我们也可以说,“ 电子既 是粒子也是波,它是粒子和波动二重性矛盾的统一。”
第2章 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
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电子(微观粒子)到底是什么? 它既不是经典的粒子,也不是经典的波。它是粒子 和波动两重性矛盾的统一。实际上是粒子“颗粒性” (具有一定的质量和电荷等属性的客体,但不与粒
6
子具有确定轨道相对应,这是由于位置和动量不能 同时具有确定的值,即测不准关系,后讲)与波的 “相干叠加性”(呈现干涉、衍射等现象,但不与 某种实在物理量在空间分布的周期性变化相对应) 的统一。
ˆ i p
3 ˆ 则 p * ( r ) p ( r ) d r
20
可表为
ˆ ) p (,p
动量算符
上式表明,动量平均值与波函数的梯度密切相关 (与波数 k 成正比)。 动能T=p2/2m和角动量L=r×p的平均值也可类似 求出。 一般说来,粒子的力学量A的平均值可如下求出
2
A-1/2称为归一化因子。波函数归一化与否,并 不影响几率分布。
12
注意:1)象平面波等一些理想波函数,它 们不能归一化。对此的归一化问题将在后 边介绍; 2)对于归一化的波函数仍有一个模为1的 因子不定性,即相位(phase)不定性。
e i 1
e
i
2
2
13
三、统计解释对波函数提出的要求
3
一、 波动、粒子两重性矛盾的分析
1 把电子看成是物质波包
包括波动力学的创始人薛定谔、德布罗意等人把 电子波理解为电子的某种实际结构,即看成三维 空间中连续分布的某种物质波包,因而呈现出了 干涉、衍射等现象。波包的大小即电子的大小, 波包的群速度即电子运动的速度。按经典自由粒 子能量,并利用德布罗意关系可得
量子物理2 德波 波函数 薛定谔方程
三、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怎样理解微观粒子既是粒子又是波?
根据电子双缝衍射实验 再作单电子双缝衍射实验 双缝
现代实验技术可以做到一次一个电子通过缝 为防止电子间发生作用,让电子一个 一个地入射,发现时间足够长后的干涉图 样和大量电子同时入射时完全相同。
一个一个电子依次入射双缝的衍射实验:
在 观 察 屏 上 的 图 像 一个个地出 现说明了电 子的粒子性 随着电子数 目的增多, 在屏上逐渐 形成了衍射 3000个 20000个 图样, 说明 “一 70000 个电子”就 具有的波动 性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概率波! 7个电子 100个电子
x i 2 π( t )
E const . h
所以与自由粒子联系的波 是单色平面波 则自由粒子波函数 Ψ ( x, t ) Ψ 0e
E 将德布罗意关系 h
h P 代入,得
( x, t ) 0
i ( Et px ) e
沿+x方向运动的自由粒子波函数. 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的自由粒子的波函数
玻尔理论在人们认识原子结构的进程中有很 大的贡献---- 1922年玻尔获诺贝尔物理奖
玻尔正在讲解他的 互补原理
玻尔(左)和 海森伯(中) 泡利(右)在一起
第2章 德布罗意波
一、德布罗意假设
波函数
§1 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从自然界的对称性出发,认为 既然光(波)具有粒子性,那么 实物粒子也应具有波动性。 1924.11.29德布罗意把题为 “量子理论的研究”的博士论 文提交给了巴黎大学。
Ψ (r , t ) Ψ 0 e
i ( E t P r ) h
物质波波函数:一维 Ψ(x, t ) , 三维 Ψ ( r , t )
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
U(r) 力F
• 初始状态(依赖于实验制备)决定任意 T 时 刻的状态,即“态的演化过程”是确定的。
t=0
t=T
x
多粒子(N个粒子)情况
非定域性:
整个体系的 状态用3N个 空间坐标和 一个时间坐 标描述。
2. 几率守恒定律与几率流密度
• 由薛定谔方程导出一个反映几率守恒的定 律,从而引入几率流密度概念。
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1)单值性;
• (2)有限性;
• (3)连续性。
• 连续性通常意味着
和
都连续,
但在势能有无穷大跳跃的地方,
允许不连续。
§2.3 一维运动问题的一般分析
1. 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的解的一般性质
二阶常微分方程,容易求解 它的解有如下的规律
Wronskian定理
•若 能量相同),则
3. 一维束缚态的一般性质
• 先引入一个概念-简并与非简并 – 如果对一个给定的能量,只有一个线性独立的波 函数存在(即只有一个状态),则称该能级是非 简并的,否则称它是简并的,其线性独立的波函 数的个数称为它的简并度。
线性独立的定义:对常数c1,c2
一维束缚态不简并定理
• 定理:一维束缚态必是非简并态( 可以由Wronskian定理证明)。
都是方程的解(
( c 是与 x 无关的常数),
称为Wronskian定理。
Wronskian定理的证明
证明:定态方程的两个解满足
另外两个定理
• 共轭定理:若 的解,则
能量E相同)。
是定态行薛定谔程 也是该方程的解(且
• 反射定理:对 势),那么若
(原点对称的 是该方程的解,则
也是该方程的解(且能量E相同)。
量子物理第二章薛定谔方程
a 2 o
2
dx
A2
a 2 sin2 n
a 2
a
xdx
A 2 a
x a 2
o
2 sin n x
aa
n 2,4,6
能 量
e
2 cos n x
aa
本
n 1,3,5 征
函 数
n 0 x f a 2
能量本征波函数:n (x, t) n (x)eiEnt h
本征波函数描述的粒子状态称为粒子的能量本征态。
可以分辨出表面单个原子和原子台阶,原子结构,超晶格 结构,表面缺陷细节,观测活体 DNA 基因,病毒。
STM
下图为镶嵌了48个 Fe 原子的 Cu 表面的扫描隧道显 微镜照片。48 个 Fe 原子形成“电子围栏”,围栏中的电 子形成驻波:
由于这一贡献,宾尼格、罗赫尔和鲁斯卡三人分享了 198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
积分 :
df (t) f (t)
i h
E
dt
i Et
f (t) e h
(x,
t) E (x) f
t
E
(
x)e
i h
Et
右边:
h2
d 2 (x) U (x) (x) E (x)
2m dx2
---- 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普遍形式
§2.2 无限深方势阱中的粒子
一 、 一维无限深势阱
1 、 势能曲线
E 为有限值,所以
(x a ,x a) 22
(x) 0
势阱内
h2 2m
d 2
dx2
0
E
( a x a )
2
2
d2
d x2
2mE h2
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及理论(2)
在量子力学中,不可能同时用粒子坐标和动量的 确定值来描述粒子的量子状态,因为粒子具有波 粒二象性,粒子的坐标和动量不可能具有确定值。
波函数描述粒子的状态,波函数的模的平方表示粒 子在空间一点出现的概率。 并且粒子在空间中个点出现的概率总和等于1,另外 要注意要是把波函数乘上一个常数后,所描写的粒 子的状态并不改变
分理出变量后,我们很容易给出两个方程解的形式,大大简化 了方程的求解
f (t)满足i
df
(t )
=cf
(t ),则f
(t )可写为f
-
(t )=Ae
i
ct,
dt
与自由粒子波函数
Ae
i
(
pr
Et
)
i
=A e
pr
+A
-
e
i
Et
比较
我们可以知道c=E
所以有
i df (t) =Ef (t) dt
量子力学第二章
•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 态叠加原理 • 薛定谔方程 • 粒子流密度和粒子守恒定律 • 定态薛定谔方程 • 一维无限深势阱 • 线性谐振子 • 势垒贯穿
1、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自由粒子的波函数
指数形式:E =E0e-it-k r
正余弦形式:E=E0 cos t-k r
k= 2 ,r=k n
ak+2
k
所以方程可写为 n 2n+1 an+2 n -2 n 1 an1 n+1+ -1 an n
n0
n0
n0
各项合并
2a2 1 a0 2 6a3 2a1 1 a0 ... n 2n+1 an+2 2nan 1 an n
第二章薛定谔方程
第二章薛定谔方程本章介绍:本章将系统介绍波动力学。
波函数统计解释和态叠加原理是量子力学的两个基本假设。
薛定谔方程是波动力学的核心。
在一定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下求解薛定谔方程,可以给出许多能与实验直接比较的结果。
§2.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2.1.1波动—粒子两重性矛盾的分析按照德布罗意的观点,和每个粒子相联系的都有一个波。
怎样理解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联系,这是量子力学首先遇到的根本问题。
b5E2RGbCAP2.1.1波动—粒子两重性矛盾的分析能否认为波是由粒子组成?粒子的单缝和双缝实验表明,如减小入射粒子强度,让粒子近似的一个一个从粒子源射出,实验发现,虽然开始时底片上的感光点是无规则的,但只要时间足够长,感光点足够多,底片上仍然会出现衍射条纹。
如果波是由粒子做成,那末,波的干涉、衍射必然依赖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这和上述实验结果相矛盾,实际上,单个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
p1EanqFDPw能否认为粒子是由波组成?比如说,电子是三维空间的物质波包,波包的大小即电子的大小,波包的速度即电子的速度,但物质波包是色散的,即使原来的物质波包很小,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扩散到很大的空间去,或者形象地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粒子将越来越“胖”,这与实验相矛盾DXDiTa9E3d经典物理对自然界所形成的基本物理图像中有两类物理体系:◆一类是实物粒子◆另一类是相互作用场<波)经典粒子是以同时确定的坐标和动量来描述其运动状态,粒子的运动遵从经典力学规律,在运动过程中具有确定严格的轨道。
粒子的能量,动量在粒子限度的空间小区域集中;当其与其它物理体系作用时,只与粒子所在处附近的粒子相互作用,并遵从能量、动量的单个交换传递过程,其经典物理过程是粒子的碰撞;“定域”是粒子运动的特征。
RTCrpUDGiT经典波动则是以场量<振幅、相位等)来描述其运动状态,遵从经典波动方程,波的能量和动量周期性分布于波所传播的空间而不是集中在空间一点,即波的能量、动量是空间广延的。
量子力学讲义 第二章(2)
•
在讨论了状态或波函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后
, 进一步讨论粒子在一定空间区域内出现的概 率将 怎样随时间变化。
设描写粒子状态的波函数是: (r , t ) 在时刻t 在r点周围单位体积内粒子出现的概率(概 2 率密度): ( r , t ) ( r , t ) ( r , t ) | ( r , t ) | (1)
将(2)代入 (1)式中:
一、定态薛定谔方程
i [ 2 U r ] 2m t
(2)
2
2
(1)
i (r )
d f (t ) f (t )[ 2 U r ] 2 m dt 上式两边除以 ( r ) f (t )
(3)
2 i df 1 [ 2 U r ] f dt 2m
j k 其中 i x y z
(称为动量算符)
(向量算符)
问:p x
?
p x i
x
利用关系式(8)、(9)来建立在力场 中粒子波函数所满足的微分方程。 设粒子在力场中的势能为 U r ,则:
2、薛定谔方程:
三、薛定谔方程
2 p 两边乘以 p U r (10) E E U r 2m r , t 2m 2 E i t 代入上式得 i 2 U r 将 t 2m p i (11)
定态的特点 1)粒子的概率密度和概率流密度
与时间无关 因为
2 Et ( r , t ) ( r )e
t
i 2
一、定态薛定谔方程
2 (r )
显然, 0
2)能量具有确定的值 3)各力学量的平均值不随时间变化
量子力学-陈洪-2006年教学大纲
西南大学物理专业《量子力学》教学大纲(2006年6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类型量子力学基础是重庆市高等教育物理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课程特点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体系,探讨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原子核)的结构及运动规律的科学。
它不仅是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在物理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相关学科和现代技术重视得到广泛的应用。
大量事实证明,离开量子理论,任何一门近代物理学科及相关边缘学科的发展都是不可思议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量子理论的建立,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物质文明。
正由于量子力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它一直作为物理教育专业的主干基础课之一。
该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基础理论与实验事实之间的统一,并用严格的量子力学理论对实验事实给予正确的解释。
(2)强调微观的物质性和行为统计规律性,注意阐明量子力学与经典理论之间的差别和相互关系。
(3)强调理论的系统性、逻辑性,并用比较严密的教学论证来加深对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的理解,但不纯粹数学化。
(4)注重基础理论与现代物理科学发展前沿、最新科技成果的联系,也注意与相关学科联系。
3、教学目的通过量子力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应试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处理具体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对物理现象,特别是科学最新发现的新现象给予正确理解,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
4、课程安排我们将量子力学课程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8章)为必修内容,共计72学时,主要讲授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量子力学的实验基础、基本原理、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量子力学例子;第二部分(9-11章)为选修内容,共计24学时,主要使学生了解量子力学的进展。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量子论基础(4学时)1、教学内容§1.1 黑体辐射与普朗克的能量子;§1.2 光电效应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1.3 康普顿效应;§1.4 原子结构与玻尔的量子论;§1.5 德布罗意的物质波.2、教学要求掌握量子力学建立的关键实验基础和物质波假说;掌握原子结构玻尔量子论的成就和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8
6
4
迄今,我们忽略了(k) 级数展开中高于一 阶的项,这仅当介质无色散的时候才是允 许的.因为物质波在真空中也出现色散
z 0 z ,3,
2
0
d
2
dk
2
k0
0
2
4 -20
-152.2.1 -10 波包 -5 0 5 10 15 20 图 : 一些快速振 动波的叠加
1.实在的物理量的空间分布作周期性的变化; 2.干涉、衍射现象,即相干叠加性。
经典概念中 波意味着
我们再看一下电子的衍射实验
1.入射电子流强度小,开始显示电子的微粒性,长时间亦显 示衍射图样; 2. 入射电子流强度大,很快显示衍射图样. P P
电子源
O Q
感 光 屏
Q
结论:衍射实验所揭示的电子的波动性是: 许多电子在同一个实验中的统计结果,或 者是一个电子在许多次相同实验中的统计结果。
§2.3 物质波的统计诠释(M.Born,1926)
(一)波函数 (二)波函数的解释
(三)波函数的性质
(一)波函数
i A exp ( p r Et )
称为 de
描写自由粒子的 平 面 波
Broglie 波。此式称为自由粒子的波函数。
•如果粒子处于随时间和位置变化的力场中运动,他的动量和能 量不再是常量(或不同时为常量)粒子的状态就不能用平面波 描写,而必须用较复杂的波描写,一般记为:
1.单个平面波情况: 考虑沿x方向运动的自由粒子,其平面波为
等相面:
x ,t A expikx t
相速u满足关系:
kx t c
d ku 0, u dt k
在非相对论情况下,用德布罗意关系代入自由粒子的能 2 量—动量关系 p
E
电子衍射实验
1、戴维逊-革末实验 戴维逊和革末的实验是用电子束垂直投射到镍单晶,电子 束被散射。其强度分布可用德布罗意关系和衍射理论给以解释, 从而验证了物质波的存在。1937年他们与G. P.汤姆孙一起获 得Nobel物理学奖。
实验装置:
入射电子注
θ
法拉第园 筒
镍单晶
实验现象:实验发现,单
2、汤姆逊实验
1927年,汤姆逊在实验中,让电子 束通过薄金属膜后射到照相底片上, 结果发现,与X射线通过金箔时一样, 也产生了清晰的电子衍射图样。
1993年,Crommie等人用扫描隧道显 微镜技术,把蒸发到铜(111)表面上 的铁原子排列成半径为7.13nm的圆环形 量子围栏,用实验观测到了在围栏内形 成的同心圆状的驻波(“量子围栏”), 直观地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在体积 V 内,t 时刻找到粒子的几率为:
W(t) = ∫V dW = ∫Vω( r, t ) dτ= C∫V |Ψ (r,t)|2 dτ
(2)平方可积
由于粒子在空间总要出现(不讨论粒子产生和 湮灭情况),所以在全空间找到粒子的几率应 为一,即: C∫∞ |Ψ (r , t)|2 dτ= 1, 从而得常数 C 之值 这即是要求描写粒子量子 为:C = 1/ ∫∞ |Ψ (r , t)|2 dτ 状态的波函数Ψ必须是绝 若 ∫∞ |Ψ (r,t)|2dτ ∞, 则 C 0, 这 对值平方可积的函数。 是没有意义的。
g 0பைடு நூலகம்
由于正弦的幅角含有小量,C(x,t)只是随时间t和坐标x 缓慢地变化.所以,我们能把C(x,t) 当作近似单色波的 振幅,而把k0x-(k0)t作为单色波的相.把振幅的分子和 分母都乘以k,并简记为z=kx-vgt ,容易看到,振幅的 变化取决于因子,它有性质 sin z 1 z0
r , t A cos 2
r.n vt A cosk r wt
振幅A未确定的平面波
r ,t A expi p r Et
h h 自由粒子的平面波有波长 p mv 解释: 由于h很小,只有m足够小时,才会有可测量到的波 长.因此,物质粒子的波动性首先在原子区域表现出来
( r , t )
描写粒子状态的 波函数,它通常 是一个复函数。
• 3个问题?
(1) (2) 是怎样描述粒子的状态呢? 如何体现波粒二象性的?
(3)
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波呢?
经典概念中
1.有一定质量、电荷等“颗粒性”的属性;
粒子意味着
2.有确定的运动轨道,每一时刻有一定 位置和速度。
C ( r2 , t ) ( r2 , t )
可见,Ψ (r , t ) 和 CΨ (r , t ) 描述的是同一几率 波,所以波函数有一常数因子不定性。
由于粒子在全空间出现的几率等于一,所以粒子在空 间各点出现的几率只取决于波函数在空间各点强度的 相对比例,而不取决于强度的绝对大小,因而,将波 函数乘上一个常数后,所描写的粒子状态不变,即 Ψ (r, t) 和 CΨ (r, t) 描述同一状态
波包形状随时间的改变:设(k)是一个很窄的波包,波 数集中在k0附近一个不大范围中.在k0附近对(k) 作泰 勒级数展开 1 d 2 d 2 k k0 k k0 k k0 2 2 dk k dk k
2
可得:
2m
k 2 , k 2m
E mc 2 c 2 u k k p mv v
真空中的相速度是k的函数
u c
结论:物质波的相速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所以它不能与 设定粒子的速度相同.
平面波描写自由粒子,其特点是充满整个空间, 这是因为平面波振幅与位置无关。如果粒子由波 组成,那么自由粒子将充满整个空间,这是没有 意义的,与实验事实相矛盾。
解释: 实验所显示的电子的波动性是许多电子在同一 实验中的统计结果,或者是一个电子在许多次相同实验 P P 中的统计结果.
电子源
O Q
感 光
O Q
观点三: 电子既是粒子,也是波,是粒子和波动两象性 的统一. 不过, 这儿的波不再是经典概念下的波,粒子 也不再是经典概念下的粒子.
电子所显现的粒子性总是以具有一定的质量、电 荷等属性的客体出现,但并不与“粒子有确切的轨道” 的概念有什么必然联系.电子显现出的波动性,也只不 过是波动性中最本质的东西——波的“相干叠加性”, 并不一定要与某种实际的物理量在空间的分布联系在 一起.把微观粒子的“粒子性”与波的“相干叠加性” 统一起来是玻恩提出来的几率波.
波包中心将出现在相角=kx-(k)t取极值处,因为 在这点附近,不同波数的分波相干叠加而加强得最厉害, 而不是相消.这个极值点的位置用下式确定:
0 k
即 x
d t 0 dk
所以波包中心位置是 d x xc t dk
d dE p k 物质波包的群速度为 vg dk dp m m 2u v
这暗示波包不保持其形式, 而是逐 渐地扩展.随时间的演化,电子将愈 变愈“胖”,这与实验是矛盾的.
观点二: 波动性是由于有大量的电子分布于空间而形成 的象声波一样的疏密波,即电子疏密相间分布而形成的 纵波.
实验现象:如果入射到晶体上的电子流的强度很大,则底板上很 快就出现衍射图样.如果入射电子流极其微弱,电子几乎是一个一 个地被晶体反射,这时底板上就出现一个一个的点子,显示出电子 的微粒性.这些电子在底板上的位置并不都是重合在一起的.开始 时,它们看起来似乎是毫无规则地散布着,但足够长的时间后,底 板上形成了衍射花样.这说明粒子的波动性并不依存于大量电子 在空间聚集在一起,单个电子就具有波动性.
(三)波函数的性质
(1)几率和几率密度
根据波函数的几率解释,波函数有如下重要性质:
在t时刻,dτ=dxdydz体积内,找到由波函数 Ψ(r,t)描写的粒子的几率是: d W(r,t) = C|Ψ(r,t)|2dτ,C是比例系数。
在t时刻r点,单位体积内找到粒子的几率是: ω( r,t) ={dW(r,t)/dτ}= C|Ψ(r,t)| 2 称为几率密度。
调地增加加速电压,电子探测 器的电流并不是单调地增加的, 而是出现明显的选择性。例如, 只有在加速电压U=54V,且 d sin k θ=500时,探测器中的电流才 X射线实验测得镍单晶的晶格 有极大值。 常数d=0.215nm 当加速电压U=54V,加速电子的能量 eU=mv2/2,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第二章
§1 §2 §3 §4 §5 §6 §7 §8
物质波与薛定谔方程
德布罗意物质波 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矛盾分析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态叠加原理 力学量的平均值和算符的引进 Schrodinger 方程 粒子流密度和粒子数守恒定律 定态Schrodinger方程
§2.1德布罗意的物质波
实验上观测到的电子,总是处于一个小区域内。 例如在一个原子内,其广延不会超过原子大小≈1 Å 。
2. 有限波包:
波包是不同波长和相速的一些简谐波的叠加.为简单起 见,这里研究一群沿x方向传播的波 :
x ,t
k0 k
k0 k
k expikx k t dk
注意:自由粒子波函数
i ( r , t ) A exp ( p r Et )
•不满足这一要求。关于自由粒子波函数如何归一化问 题,以后再予以讨论。
(3)归一化波函数
Ψ(r,t )和CΨ(r,t)所描写状态的相对几率是 相同的,这里的C是常数。因为在 t 时刻,空 间任意两点 r1 和 r2 处找到粒子的相对几率之 2 2 比是: C ( r1 , t ) ( r1 , t )
0 0
x ,t exp i0 t k exp i kx v g k k 0 t dk C x ,t expi k 0 x 0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