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外交政策论文1500字
我国的多边外交政策论文
我国的多边外交政策论文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国际合作和协调。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我国的多边外交政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我国的多边外交政策论文篇一《试论当代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论文关键词]中国;多边外交;国际行为主体[论文摘要]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国际合作和协调。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重视多边外交。
中国多边外交具有自己的特点,要重视处理其中的中国多边外交重要关系。
多边外交古已有之,但近年才日益得到重视。
这与当前全球化速度加快,全球问题更加突出,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分不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多边外交呈现出非常活跃的态势,而且形式与内容也日益丰富和多样。
一、多边外交的基本内涵关于多边外交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对而言,下列定义比较科学,即: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协调。
多边外交的实践古已有之。
有学者认为,距今约2800年的中国春秋时代,东周列国的霸主“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既是中国古代的首脑外交,也是中国古代的多边外交实例。
但也有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多边外交可以追溯到1648年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
当代意义上的多边外交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体系。
但是,直到冷战结束后其在国际关系中的独特作用才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首先,相对于双边外交,多边外交具有更高的公开性。
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
正是由于多边外交的这一特点,小国、弱国对多边外交都比较积极。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我国自建国以来,中国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密集,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三条外交脉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外交政策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外交政策的论文篇一:《浅谈我国外交政策》摘要: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例如"搁置争议"就反映出我国在解决主权争端问题上一厢情愿的和平愿望,而他国则践行社会达尔文主义,"重实利而轻脸面"。
他国对争议地区实际控制日久即为既成事实,从而令我国的愿望彻底落空。
关键词:外交政策我国是外交战略学的发祥地,战国时即产生了纵横捭阖、远交近攻的伟大战略思想。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
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
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
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
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
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外交的实质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权力的极大化,即国家利益。
因此,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必然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最早产生于西方。
西方外交实践遵循的是马基雅维里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曾经是西方殖民地的广大发展我国家在独立后,因袭了这种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导思想和实践。
因此,国家利益至上成为几乎所有国家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的准则。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的发展1955年,于万隆会议,我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23年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1500字3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字篇一近一段时间来,台湾局势呈现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局面,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一历史阶段的种。
种现象,拨开迷雾,把握大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的两岸局势从总的格局上看,祖国大陆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保持了两岸关系的基本稳定。
这主要表现在:1、祖国大陆提出的新主张、新论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胡锦涛在会见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人士时,提出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样一个重要的主张,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祖国大陆构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主张的内涵,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两岸民众的热烈欢迎和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2、继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陆续举办了两岸经贸论坛、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等大型系列活动。
继续推出并且落实了一系列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进一步营造了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外部环境。
祖国大陆以各种方式向国际社会宣传对台政策主张,表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坚决反对台独的立场,增进了国际社会对我对台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台独活动危险性的认识。
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事实表明,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继续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因素继续增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台湾当局仍执意实行激进台独路线,企图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因此,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2023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一年,台湾当局推动“法理台独”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二、大陆的对台政策面对台湾局势的复杂变化,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祖国大陆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各项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努力推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外交形势与政策研究论文
外交形势与政策研究论文摘要:本篇论文旨在分析当今世界的外交形势和相关的政策,探讨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首先,文章将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包括主要的国际关系与矛盾,并对其进行评估。
其次,本文将讨论外交政策的重要性以及确定外交政策的因素。
最后,将以中国的外交政策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交形势,外交政策,国际关系,中国,政策建议一、引言外交形势与政策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家的外交政策不仅直接影响着本国的国际地位和利益,还与其他国家的政策形成相互作用。
因此,深入研究外交形势和政策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和制定科学的政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外交形势的分析1.当前的国际形势2.主要的国际关系与矛盾当前,世界上的关键国际关系主要包括:美国与中国、俄罗斯、欧盟的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欧关系;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印巴关系等。
这些关系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这些关系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争端,如领土争端、政治意识形态差异、经济利益分歧等。
三、外交政策的重要性四、外交政策的因素与决策过程外交政策的制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地缘政治地位等都是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
其次,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也对外交政策起着重要影响。
此外,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也会引发外交政策的调整。
外交政策的决策过程通常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阶段。
在制定外交政策时,政府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充分考虑本国利益、国际环境以及其他国家的反应。
在实施外交政策时,政府需要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通过外交手段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
在政策评估阶段,政府需要对外交政策的成效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五、以中国的外交政策为例进行案例研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外交政策对世界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为原则,积极推动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范文
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范文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的外交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和平发展外交政策中国长期秉持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强调与各国共同发展、和谐相处。
这一政策体现了中国坚持和平、独立、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推动国际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中国深知通过和平发展才能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因此努力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
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中国主张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享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社会实现和平、稳定、发展的目标。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发挥积极作用。
三、“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被认为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创新。
这一倡议旨在通过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方式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间的合作。
中国的外交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相互促进,共同为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做出贡献。
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呼吁在国际事务中体现更多的公平、合理、多元化的声音。
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协商等方式解决各国间的分歧和争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五、友好邻邦政策中国一直秉持友好邻邦政策,致力于同周边国家建立亲诚惠容的关系。
中国坚持与邻国和解、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国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为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多边外交政策中国高度重视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论坛,推动全球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推动国际社会在全球问题上形成共识。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挥着重要的国际角色,通过多边外交,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七、领土主权政策中国坚持守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2020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 交
2020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交《2020 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交》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多变,大国之间的外交互动更是对世界局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2020 年,全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新冠疫情的肆虐、经济衰退的压力以及国际秩序的调整等。
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国外交的策略和行动备受关注。
大国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身实力、维护自身利益、承担国际责任的重要手段。
一个大国的外交政策,不仅反映了其国内政治经济的需求,也影响着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2020 年,中美关系无疑是全球外交舞台上的焦点。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关系的走向牵动着世界经济的脉搏。
然而,在这一年里,中美关系遭遇了诸多困难和挑战。
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政治上的相互指责也不断加剧。
这不仅对两国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也给全球经济的复苏蒙上了阴影。
疫情背景下,各国的外交策略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中国在疫情初期,采取了果断有力的防控措施,并积极向国际社会分享抗疫经验和提供援助。
通过向多个国家派遣医疗专家组、捐赠医疗物资等方式,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抗疫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相比之下,某些大国在疫情应对上表现不佳,不仅未能有效控制国内疫情,还试图将责任推卸给其他国家,甚至退出了世界卫生组织,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国际抗疫合作。
2020 年,中欧关系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依然保持稳定。
双方在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更是为中欧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这充分表明,中欧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
俄罗斯作为另一个大国,在 2020 年的外交舞台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国际事务中,俄罗斯坚定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也积极参与全球热点问题的解决。
在中东地区,俄罗斯通过外交斡旋,为缓解地区紧张局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在2024年的外交政策1500字研究
中国在2024年的外交政策1500字研究中国在2024年的外交政策研究引言2024 年,中国继续秉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致力于促进人类进步事业。
本报告对中国在 2024 年的外交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决策提供参考。
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中国在 2024 年的外交政策继续秉持以下基本原则:1. 和平发展: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 真实多边主义: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坚决维护多边主义,支持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3. 主权和安全:中国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反对任何形式的干涉主义和霸权行为。
4. 合作共赢:中国倡导合作共赢,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5.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外交政策的实践1. 国际事务2024 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
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舞台上,中国倡导多边主义,支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2. 周边外交中国在周边外交中秉持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原则,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2024 年,中国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与协调,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应对地区挑战。
3. 发展中国家合作中国高度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2024 年,中国继续加强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4. 对美关系2024 年,中美关系持续紧张。
中国坚定维护自身利益,致力于通过对话与合作,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5. 欧洲和俄罗斯方向2024 年,中国继续加强与欧洲国家的合作,推动中欧关系发展。
同时,中国重视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6. 非洲、拉美和中东方向2024 年,中国继续加强与非洲、拉美和中东国家的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加强经贸、人文、安全等领域交流。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2)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2)外交政策的论文篇三:《试谈中国未来的外交走向》摘要: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适应新的角色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世界各国适应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也将是一个长期的纠葛进程。
但成长中的中国外交会在磨砺中更加精粹,会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更加成熟自信。
关键词:外交;中国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中国融入世界程度的加深,中国面对的国际安全压力和和国内发展压力都呈现了急剧上升的态势,对中国外交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战略原则和思维形成了严峻挑战,使的中国政府推动外交转型,在更宽视野和更高平台上把握中国和平发展的方向,中共对中国外交进行了重新规划,中国外交在心态、姿态、理念及行为上,正从“被动面对内外挑战”的压力型外交向“主动进行布局谋势”的动力型外交转变。
以后的中国外交将呈现为不同于改革开放前的革命外交,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外交的新版外交,正式步入负责任大国外交的新时代。
一、当前国内外新环境从国内看,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伟大成就,我们已经站在了可以发挥综合优势的发展新起点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第二大贸易进口国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最大新兴市场,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人民的生活也在持续改善。
这些,都为我国继续前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和区域开发空间广阔,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教育整体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资金供给充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产要素综合优势将长期存在。
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基础,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党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我们党咸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国际看,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
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论文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论文当前,中国在外交策在随着经济全球化而不断的发展,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在不断地完善中。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外交政策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外交政策论文篇一:《中国“和”外交政策浅析》摘要:纵观美国等西方强权国家的外交策略,他们往往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军事力量,特别是用核武器来威胁他国,导致世界不稳定因素增多,发展严重受挫。
而日益强大的中国则秉持和平的发展理念,始终践行自己的“和”外交政策,与西方的“核”外交形成鲜明对比,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欢迎,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显示出蓬勃生机。
关键词:和平;和谐;合作一、中国“和”外交政策的提出与历史发展中国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以和为贵”的思想源远流长,一直是贯穿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主流思想。
2005年12月,温家宝在出访法国时发表《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中指出:“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
‘以和为贵’就是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以团结互助、友好相处为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和实生物’就是说只有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才能文物化新,推进文明的进步。
”[1]2006年4月,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的演讲中,突出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他说:“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
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2]胡锦涛同志和温家宝的讲话从文化和传统的角度,道出了中国实行“和”外交政策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继承性。
新中国“和”外交政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
2020中国外交政策论文1500字
2020中国外交政策论文1500字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包含了中国近期以及远期的战略谋划。
近但由于“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地缘政治关系和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各国之间的发展目标和利益诉求差异巨大,国内风险、跨境威胁和大国博弈等问题,尽管“一带一路”蕴含着巨大的战略潜力,但仍有可能受到严重干扰。
中国应正确看待“一带一路”,不要过于乐观期待,而应充分思考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国力的限度与边界,注意量力而行和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
另一方面,加强各领域的合作,积极构筑多层次、多渠道的海外利益保护网络,并借助各种双多边机制为沿线节点国家政治危机和重大地区问题提供中国力所能及的帮助与解决建议。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
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
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
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
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
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
2020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交
2020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交当今世界,大国关系是牵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冷战后各国关系呈现出新发展,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进一步发展,大国之间的关系格局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一些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迎来了较快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不断扩大贸易、发展生产,例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在借助内部改革和外部良好机遇的有利条件下,很快提高了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这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有着很大的冲击,导致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的地位有所下降。
虽然不能保证所有国家都处于良好的合作关系状态,但目前来看,大国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朝着合作互利方向发展的。
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来看,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恐怖主义、核扩散等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日趋严峻。
现实告诉我们,必须要开展有效的全球治理才能共度难关。
顾总体看来,当前大国关系正从一种利益相悖或相同的简单敌友关系走向互利合作与利益竞争并存的关系演变,相互合作、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正成为日后大国关系的主要演变方向。
美苏冷战后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格局将会被逐步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大都主张合作互利实现共赢,一方面带动了世界各大国关系的友好合作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过去的一超多强或者单极格局正在走向解体。
当前大国关系的变化无非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共同发展。
经济全球化风险和机遇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全球化各国都无法避免,最终只能在博弈、调整与协调中实现共同发展。
杨洁篪说,两国元首同意,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是双方着眼世情国情以及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达成的重要共识,体现了中美两国不走历史上大国冲突老路、开创大国关系新模式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正如指出的,中美都是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理应在处理大国关系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奥巴马总统表示,美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继续和平发展;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不仅对中国有利,对美国、对世界也有利.美国希望同中国保持强有力的合作关系,做平等的伙伴.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在会晤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宣示出中国领导人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体现出中国领导人决心打破大国冲突对抗的传统规律、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政治担当.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两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贸易总量占世界五分之一.近年来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喜忧参半.一方面,中美高层会晤往来持续不断,各层次对话交流不断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双方经贸关系持续稳步发展,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在叙利亚化武危机、伊朗核谈判、朝核等国际问题中双方也进行了良好合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美关系薄弱环节的两军关系得到显著改善.两国防长和总参谋长实现互访;去年、今年中美两军多次举行联演联训,中美军事关系的改善,促进了双方的理解与信任.《浅析中国经济与环境平衡的路径》【摘要】中国的经济腾飞是伴随着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失衡,而调整失衡需扭转居民意识,企业的发展模式和国家的环境政策,并在意识和机制的双重作用下才能起到有效作用。
大国外交申论作文
大国外交申论作文无标题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大国外交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往往影响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全球秩序的维护。
要实现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各大国应以务实和合作的态度去推动外交关系的发展。
首先,大国外交应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
各大国之间的地位不同,实力也有差距,但并不代表某个大国拥有绝对的优越性。
在对外交往中,大国应尊重彼此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平等地位,促进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
只有平等对话、相互尊重,才能增进信任与合作,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其次,大国外交要秉持和平共处的原则。
和平始终是各国人民所期待的,而大国更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来维护全球和平秩序。
大国应该坚决摒弃以武力解决争端的做法,而是通过政治外交手段来解决分歧和争端。
积极倡导多边外交合作,加强国际法律体系建设,共同维护国际安全与稳定。
再者,大国外交需要展现责任担当的态度。
作为大国,其外交政策和行动对国际形势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大国外交应该不仅仅关注自身的利益,更应考虑到全球的共同利益。
在全球性问题上,如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大国应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解决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最后,大国外交需要弘扬文明互鉴的精神。
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大国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去接纳并尊重差异。
通过文化交流和互鉴,让各国人民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推动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总之,大国外交扮演着推动国际秩序的重要角色。
通过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责任担当和文明互鉴的原则,大国外交将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国际环境做出贡献。
只有各大国以务实的态度面对外交挑战,才能实现和平共赢的局面。
关于和平外交政策的论文(2)
关于和平外交政策的论文(2)关于和平外交政策的论文篇二《中国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分析》摘要:中国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以往和平外交思想,并在深刻洞察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描述的未来发展之路;是在中国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综合国力得到提升,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的国内形势基础上向世界做出的庄严宣告。
分析这一背景,有助于更深层地认识中国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
关键词: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背景分析中国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是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处理国际事务的新方针,是对中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升华和高度概括,它表明中国外交日趋成熟。
这一思想提倡所有国家在政治上和谐相处;在经济上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在安全上坚持多边主义,增强军事互信,实现共同安全;在文化上坚持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多样性;在环境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发展的持续性。
中国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是中国政府对于新世纪世界局势的深刻洞察结合国内经济、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就而表达的关于世界未来发展的正确主张,认识世界局势和国内经济、文明建设,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这一外交思想。
一、国际背景(一)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成为时代主题。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准确分析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
纵观30几年来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流。
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明“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1]。
同时,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时至今日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安全局势依然严峻:首先,美国倚仗强大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政策,先发动伊拉克战争,后又联合英法发动对利比亚的空袭。
特别是美国出售武器给台湾地区,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不利于台海地区的稳定,影响中美关系。
其次,朝鲜半岛因天安舰事件、朝核问题而一度剑拔弩张,朝韩之间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大增。
2020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交
2020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交当今世界,大国关系是牵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冷战后各国关系呈现出新发展,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进一步发展,大国之间的关系格局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一些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迎来了较快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不断扩大贸易、发展生产,例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在借助内部改革和外部良好机遇的有利条件下,很快提高了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这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有着很大的冲击,导致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的地位有所下降。
虽然不能保证所有国家都处于良好的合作关系状态,但目前来看,大国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朝着合作互利方向发展的。
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来看,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恐怖主义、核扩散等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日趋严峻。
现实告诉我们,必须要开展有效的全球治理才能共度难关。
顾总体看来,当前大国关系正从一种利益相悖或相同的简单敌友关系走向互利合作与利益竞争并存的关系演变,相互合作、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正成为日后大国关系的主要演变方向。
美苏冷战后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格局将会被逐步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大都主张合作互利实现共赢,一方面带动了世界各大国关系的友好合作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过去的一超多强或者单极格局正在走向解体。
当前大国关系的变化无非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共同发展。
经济全球化风险和机遇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全球化各国都无法避免,最终只能在博弈、调整与协调中实现共同发展。
杨洁篪说,两国元首同意,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是双方着眼世情国情以及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达成的重要共识,体现了中美两国不走历史上大国冲突老路、开创大国关系新模式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正如指出的,中美都是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理应在处理大国关系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奥巴马总统表示,美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继续和平发展;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不仅对中国有利,对美国、对世界也有利.美国希望同中国保持强有力的合作关系,做平等的伙伴.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在会晤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宣示出中国领导人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体现出中国领导人决心打破大国冲突对抗的传统规律、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政治担当.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两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贸易总量占世界五分之一.近年来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喜忧参半.一方面,中美高层会晤往来持续不断,各层次对话交流不断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双方经贸关系持续稳步发展,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在叙利亚化武危机、伊朗核谈判、朝核等国际问题中双方也进行了良好合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美关系薄弱环节的两军关系得到显著改善.两国防长和总参谋长实现互访;去年、今年中美两军多次举行联演联训,中美军事关系的改善,促进了双方的理解与信任.《浅析中国经济与环境平衡的路径》【摘要】中国的经济腾飞是伴随着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失衡,而调整失衡需扭转居民意识,企业的发展模式和国家的环境政策,并在意识和机制的双重作用下才能起到有效作用。
我国的多边外交政策论文(2)
我国的多边外交政策论文(2)我国的多边外交政策论文篇二《中国的多边外交》[摘要]对于意图实现和平发展的中国,多边外交在其对外战略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参与到国际多边事务之中,多边外交实践逐渐展开,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对多边外交的重视程度总的来讲是呈上升趋势的。
多边外交逐渐成为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多边;多边外交[作者简介]尤洪波,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国际关系学系讲师,在读博士生,广东广州510275作为一个和平发展中的大国,多边外交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的多边外交这一重大课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多边外交多边外交自古就有。
二战以后,多边外交发展非常迅速。
对于多边外交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
有的学者认为,“多边外交是指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组成的体系进行的外交活动。
它可以在政府间的层次上进行,也可以在非政府间的层次上进行”。
也有学者认为,“多边外交,指两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多种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交往、协调的行为和方式”。
还有学者认为,“多边外交是指数个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合作”。
从以上不同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多边外交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多边外交是与双边外交相对应的概念。
其二,多边外交的行为主体在数量上必须超过两个。
其三,多边外交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但是也包括其他各种行为主体。
二、中国多边外交的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多边外交的起步时期。
在这一时期,美国拉拢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全面的遏制政策,在外交上孤立中国,在联合国支持蒋介石集团,使得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无法得到恢复。
美国的敌视和孤立政策显然对中国开展多边外交造成了不利影响,中国被排除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会议之外。
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形式政策论文
目录摘要:1第一章.绪论1第二章.明晰基本国情,立足基本国情2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地理条件及其优越性2二、中国的领土和领海面积广阔3三、中国的周边邻国众多,外交情况复杂3(一)陆上邻国 (3)(二)海上邻国 (4)第三章.外交政策整体考量,全面布局的必要性4一、当今国际形势的新变化4(一)世界多极化形成了不可逆转之势 (4)(二)新兴大国群体性的崛起 (5)(三)安全形势出现大的变化 (5)(四)国际战略重心逐渐东移 (6)二、当前中国周边重要外交形势7(一)俄罗斯与中国 (7)(二)日本与中国 (7)(三)中亚五国与中国 (8)(五)朝鲜半岛与中国 (9)(六)美国与中国 (9)第四章.当今中国外交政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10一、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0(一)中国的世界地位、身份和作用 (10)(二)中国政府和平外交政策的战略、道路和理想目标 (10)二、中国外交战略布局选择的高瞻远瞩11(一)中国外交战略布局选择是基于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11)(二)中国外交战略布局选择是基于中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 (12)(三)中国外交战略布局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13)(四)中国外交战略布局选择是基于“和谐世界”的必然选择 (13)后记14摘要:当代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是中国外交的外生压力,中国外交的得失是中国外交转型的内在驱动。
中国当代外交布局在“十八大”后坚持和平外交的同时,适当调整外交战略,实现外交转型,由陆向外交延伸至海向外交,以政经并举和利义兼顾为特点发展陆路海洋周边的外交关系,以“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与传统大国的形象相互融合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当代中国外交布局,已经基本体现了全球大国的思维,有着立体、多元、跨时空的视角,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与我国国力和能力相适应的领导角色,丰富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内涵。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世界格局、国际战略、外交政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独立自主等第一章.绪论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形势、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复杂变化和世界外交情况的新变化,并且处于我国加快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中国梦”目标的迈进的重要时期,不少同学会对于我国是否继续坚持或如何调整我国的外交政策关系等问题,产生许多不同的认识。
2020年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4篇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1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久也将步入社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一份子,祖国“十三五”的实现离不开我们,所以,我们更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要有正义感。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积极向上,学好专业知识,关心国家大事,为党的事业做贡献,提升自我能力。
所以在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浅显的认识。
虽然只是短暂的几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
我平时很少看新闻,很少关注国家政策、社会形势,因此对社会形势政策基本不了解。
而《形势政策》这门课,正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帮我们了解和分析形势与政策。
我们上课的形式是老师讲解配合ppt演示。
虽然每周只有一堂课,但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同学们得兴趣也很大。
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
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形势与政策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着。
而这些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名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是必须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发展。
大发展决定小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应该是必须去关注的。
我们未来的发展离不开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周围的各种变化都会影响着我们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形势与政策的变化,这是一个社会的制度和约束的体现,这是对我们所选择的道路与发展方向的一个约束和限制,所以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浅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论文
浅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论文推荐文章最新呼啸山庄个人精彩读后感热度: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论文热度:当代中国经济形势分析论文热度:浅析国家安全与大学生的形势论文热度:浅议《乡愁》及其传播中的多重民族主义论文热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论文篇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之所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既是基于历史的经验,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关键词: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作者简介:王宗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耿国祥,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
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5-297-01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啥意思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包含三层意思:独立、自主、和平。
具体来说:第一是独立。
所谓独立,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
第二是自主。
所谓自主,就是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第三是和平。
所谓和平,就是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同时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意义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现了一个品质,即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真诚愿望和高尚品质。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政策的论文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政策的论文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战略日益成为牵动整个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外界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也日益强化。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篇一:《浅析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摘要]建国以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行了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第一次伟大的实践。
本文是从“一边倒”政策对我国的作用,弊端及其启示三个方面来写。
从得出“一边倒”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一边倒”外交政策;作用;弊端;启示“一边倒”思想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从巩固中国革命胜利成果和维护新中国国家利益出发,在认真分析了当时国际形势之后提出的外交战略特定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它形成于新中国建国前夕,是建国初期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指南。
在“一边倒”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新中国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与禁运,医治了战争创伤,发展了生产,在尖锐复杂的国际斗争中站稳了脚跟。
“一边倒”政策的含意是:在国际上联合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加强中国和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的联系,反对帝国主义的封锁、侵略策略。
其实质仅仅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封锁下的政治方针。
“一边倒”政策的作用“一边倒”外交方针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明智的抉择在于选定利多弊少的决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兴利除弊。
事实上,“一边倒”方针给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带来巨大作用:第一有效地抵制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对新中国的颠覆活动,稳固了新政权和提升了在国际上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之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从国内来说,新中国脱胎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文化极其落后,长年的战争更使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国民党残余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和抵抗时有发生,尤其是蒋介石集团退守台湾,也策划有朝一日反攻大陆颠覆新型的人民政权;中间势力由于对中国共产党能否稳定政权产生怀疑,也处于摇摆不定和观望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国外交政策论文1500字
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包含了中国近期以及远期的战略谋划。
近
但由于“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地缘政治关系和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各国之间的发展目标和利益诉求差异巨大,国内风险、跨境
威胁和大国博弈等问题,尽管“一带一路”蕴含着巨大的战略潜力,但仍有可能受到严重干扰。
中国应正确看待“一带一路”,不要过
于乐观期待,而应充分思考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清醒地认识到
自身国力的限度与边界,注意量力而行和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
另一方面,加强各领域的合作,积极构筑多层次、多渠道的海外利
益保护网络,并借助各种双多边机制为沿线节点国家政治危机和重
大地区问题提供中国力所能及的帮助与解决建议。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
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
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
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
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
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
中国和日本除了
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
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
转到海上资源。
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
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
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
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
中美之间尽管
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为当今世界
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防范立场。
美国的战略非
常注重前瞻性,不是考虑三五年的事情,而是预谋一二十年甚至二
三十年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完全放心,军事上的
未雨绸缪是应有之义。
在此情况下,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
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相撞”难以避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失当,不仅会造成中美双方的磨擦甚至冲突,也会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
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一)“大周边战略”应强调以下两大原则
一是“刚柔并济”,周边战略切忌“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包括在南海问题与南沙争端上。
对内对外都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
展道路”的完整含义,和平发展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
卫反击,应让周边个别国家尽早“清醒”过来,打掉其幻想与错觉,以免其日后因挑衅中国被惩罚而“后悔莫及”。
与此同时加快“硬
实力”建设,重点提升海空远程防卫打击能力。
二是“政经相辅”,“政”指政治与安全事务。
应正视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存在的安全利益冲突,美国因此才有机可乘。
中
国与邻国之间经济利益基本吻合,但安全利益。
则存在冲突(领土与
海洋权益争端等),这些邻国因而“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在安全上利用美国“制约”中国。
破解这一困境须对症下药、“以
长补短”,经济是中国的优势与“强项”,安全则是中国的劣势与“短板”,应一面扩大经济共同利益,一面妥善化解安全利益冲突,应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来,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安全合作或抑制安全
冲突,包括对侵犯中国权益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相关制裁应准确
打到对方的“痛处”与要害。
(二)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区的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美国的态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日本、
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政策。
在我国周边许多热点
问题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由于我国被美国认为是最有潜力在
未来挑战其主导地位的国家,美国对华政策中防范的一面在一个相
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消失。
但美国在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方面也有
着重要的利益,在很多国际事务上,美国需要我国的合作。
因此,
只要双方做出足够的努力,中美关系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3、发展睦邻外交,拓展我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
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
我国虽然在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与我国综合实力相比,两者之间并不相称。
现在,我国与很多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最重要
的支柱还处于经济合作的层面,如何加强我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在政治、战略层面的合作,建立起高度稳定的、经得起国际环境变化考
验的战略关系,还是一个需要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
此外,针对外界对南海问题的炒作与曲解,宜适时明确界定中国在南海的维权“底线”。
放眼未来,周边是中国崛起必须经历的“大考”,也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谋划中国对外“大战略”,务必优先“经营”与“料理”好“大周边”。
一带一路”战略与福建自贸区建设
一、“一带一路”概念由来
2013年9月7日,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同年10月,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
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3月,主席在访问欧洲时表示,要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洲际合作倡议
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014年5月21日,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中国将同各
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在2014年11月8
日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主席强调,共同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
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
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二、“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这一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
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
利益结合起来。
1、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
2、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
3、推动多边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
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三、福建自贸区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
1、特殊地位
(1)历史上福建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
我省的泉州、福州和漳州,都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其中,泉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即宋元时期的主港之一,被誉为当时的“东方第一大港”,曾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有密切往来,海外贸易的繁盛给泉州带来丰富的多元宗教、民族、文化,并
与当地宗教、民族、文化相融合共发展。
福州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
要通商口岸,唐、五代时达到全盛,与广州、扬州、明州并列为唐代四大贸易港口,明代随着郑和船队在此驻泊与扬航,福州港的商贸地位不断提升。
以月港为中心的漳州是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前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海外交通贸易的中心,是这一时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
2、独特作用
(1)发挥海西的先行先试作用。
(2)发挥闽籍华侨华人深厚的人脉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核心要靠人。
综观历史上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是靠人走出来的、靠人干出来的,其中华侨华人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见证者和实践者。
目前华侨华人已经融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挥好他们的人脉作用,既是我国实现与周边地区全面融合的关键,也是福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最重要特色。
据统计,东南亚2000多万华侨华人中有1000多万祖籍福建,2012年福布斯亿万富豪榜中,东南亚华商有30位,24位是闽籍。
加上与东盟关系紧密的两岸三地闽籍人脉资源,“海外福建”人的总数不比现有福建人口少,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大的优势,可以成为促进“一带一路”社会、文化和人文的深度融合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