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案

合集下载

2.1.1.6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发展的阶段-前三个阶段

2.1.1.6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发展的阶段-前三个阶段
可逆的,守恒的。 什么是前运算?
运算阶段发展的前期。 前运算阶段的成就:
儿童形成了运用符号表征客体 的能力。
符号

语:“枕头”
心理表象:头脑中的枕头

作:两个手掌合在一起
放在脑边
物 枕头
品:本——洋娃娃的
前运算阶段: 2-6 、 7 岁
符号表 征
假装游 戏
前运算阶段: 2-6 、 7 岁
具体运算阶段: 7-11 、 12 岁
什么是运算?
运算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是可逆 的,守恒的。
可逆性
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 7-11 、 12 岁
数量守 恒
具体运算阶段: 7-11 、 12 岁
大小守 恒
具体运算阶段: 7-11 、 12 岁
容积守 恒
具体运算阶段: 7-11 、 12 岁
局限 1 :泛灵论
前运算阶段: 2-6 、 7 岁
局限 2 :自我中心 的
前运算阶段: 2-6 、 7 岁
局限 3 :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类包 含)
前运算阶段: 2-6 、 7 岁
局限 4 :思维的不可逆性
16+25=41
41-25= ?
前运算阶段: 2-6 、 7 岁
局限 5 :缺乏守恒
发展的过程
0-2 岁: 感知运动阶


2-6,7 岁:前运算阶段

发 展
7-11,12 岁:
四 阶 段
具体运算阶 段 11,12-14,15 岁:
形式运算阶
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
只能对当前感知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进行思 维
客体永久性 和心理表象
因果性观念

(完整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实例

(完整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实例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实例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发端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有关研究。

一.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的实质是适应,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其中,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的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指儿童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通过顺应个体的认知能力达到新水平;平衡:指同化和顺应间的均衡。

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顺应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

举例说明:比如给床边放一个玩具,当小孩看到时会伸手去抓它,多次之后最终拿到玩具。

这就是同化的过程;然而如果将玩具放入靠近床中心的位置,这时小孩看到时仍然会用手去抓(即使他原有的认知结构),但多次抓取之后他未能拿到玩具,这时他发现把床单拽着抖动时玩具会往床边动(即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这时他便拿到了玩具。

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过后他就会想当玩具在床边时,我只需伸手去抓就可得到,而当玩具在床中间时就需通过抖动床单来获得,这时便建立起同化—顺应之间的平衡。

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2.练习与习得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

3.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4.平衡化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三: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将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阶段。

即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

语言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

特点:(1)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2)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客体永恒性就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依然能够认识到事物是存在的。

举例说明:爸爸离开了,没有获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不能认识到爸爸依然存在,以为爸爸从此消失,不会有找的行为;获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能够认识到爸爸是存在的,就会去找。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皮亚杰是20世纪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并通过多种方式在认知和行为方面发生发展。

这种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和运动发展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这些阶段的认识发展是同样重要的,可以通过教育和教学的方法与目标支持和加强。

以下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1.适应性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老师应该个别化教育,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阶段,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歌曲和表演等互动方式来加强他们的兴趣和学习兴趣,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可以使用反馈、建议和问题解决等方法来加强他们的学习。

2.学生主导的学习方法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自主权,因为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式学习的设施和工具,例如让他们自己规划、组织和评估学习活动。

这种方法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探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例如图片、视频、组合玩具、交互式板书和学生服务平台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和互动的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概念,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思考发展。

此外,教师还应该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和问题,为其提供正确的指导和鼓励。

4.团体协作学习方式团体协作学习方式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作技能,有助于他们在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上相互支持、互相学习和互相鼓励。

通过协同学习,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习团队的形成与运行,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危机处理和沟通技能等。

总的来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并应用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和方法。

在教育和教学中,我们应该将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从而实现其认知和思考能力的全面发展。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运算(Operation)运算就是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

在这里运算指的就是心理运算。

什么就是运算?运算就是动作,就是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从这个定义中可瞧出,运算或心理运算不四个重要特征:1、心理运算就是一种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

例如,把热水瓶里的水倒进杯子里去,倘若我们实际进行这一倒水的动作,就可以见到在这一动作中有一系列外显的,直接诉诸感官的特征。

然而对于成人与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可以用不着实际去做这个动作,而在头脑里想象完成这一动作并预见它的结果。

这种心理上的倒水过程,就就是所谓"内化的动作",就是动作能被称之为运算的条件之一。

可以瞧出,运算其实就就是一种由外在动作内化而成的思维,或就是说在思维指导下的动作。

新生婴儿也有动作,哭叫、吸吮、抓握等,这些动作都就是一些没有思维的反射动作,所以,不能算做运算。

事实上由于运算还有其它一些条件,儿童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出现有称之为运算的动作。

2、心理运算就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

这里又引出可逆的概念。

可以继续用上面倒水过程的例子加以解释,在头脑中我们可以将水从热水瓶倒入杯中,事实上我们也能够在头脑中让水从杯中回到热水瓶去,这就就是可逆性(reversibi lity),就是动作成为运算的又一个条件。

一个儿童如果在思维中具有了可逆性,可以认为其智慧动作达到了运算水平。

3、运算就是有守恒性前提的动作。

当一个动作已具备思维的意义,这个动作除了就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它同时还必定具有守恒性前提。

所谓守恒性(con servaion)就是指认识到数目、长度、面积、体积、重量、质量等等尽管以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形式呈现,但保持不变。

装在大杯中的100毫升水倒进小杯中仍就是100毫升,一个完整的苹果切成4小块后其重量并不发生改变。

自然界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电荷守恒都就是具体的例子。

当儿童的智力发展到了能认识到守恒性,则儿童的智力达到运算水平。

《认知发展理论导学案-幼儿心理学》

《认知发展理论导学案-幼儿心理学》

《认知发展理论》导学案一、导入认知发展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是一种描述孩子认知发展的理论。

通过了解这一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认知发展过程,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二、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1.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两岁)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活动来认识世界。

他们开始建立基本的感知和运动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开始形成简单的认知结构。

2. 前运算阶段(两岁至七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应用符号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但还不能进行逆向思考或抽象思维。

3. 具体运算阶段(七岁至十一岁)在这个阶段,孩子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运算,能够解决类似数学问题和逻辑问题。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逆向思维和抽象观点。

4. 形式运算阶段(十一岁及以上)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进行复杂的逻辑运算和推理。

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具备了成人的思维能力。

三、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1. 遗传因素:遗传对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决定了孩子的智力水平宁认知能力。

2. 环境因素:孩子所处的环境对认知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

3. 社会互动: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有积极的增进作用。

四、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 个性化教学: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宁发展阶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力。

2. 激发兴趣:通过创设有趣的进修环境和活动,激发孩子的进修兴趣,增进认知发展。

3. 提供适当的挑战:给予孩子适当的挑战和任务,促使他们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增进认知发展。

五、小结认知发展理论对于理解孩子的认知发展过程、指导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认知发展的阶段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发展其认知能力,实现个体化的教育目标。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并运用认知发展理论,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认知发展理论作业设计方案-幼儿心理学》

《认知发展理论作业设计方案-幼儿心理学》

《认知进步理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认知进步理论》是心理学领域中重要的探究理论之一,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

该理论主要探究人类认知进步的规律性和过程,对于教育学、进步心理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援助同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认知进步理论。

二、作业目标1. 了解认知进步理论的基本观点和进步过程。

2. 精通认知进步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3. 提升同砚对认知进步理论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作业内容及要求1. 基础理论观点解析:分组进行《认知进步理论》基本观点解析,包括主要观点和演变过程,每组至少撰写1000字论文,重视理论内涵解读和案例分析。

2. 教学实践应用:选择一门详尽学科(如数学、语文、英语等),结合认知进步理论,设计一堂课的教学方案,包括详尽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评判方式。

3. 案例分析论文:选择一个真实情境,分析其中的认知进步现象,撰写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论文,要求结合理论进行分析,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四、作业流程1. 第一周:同砚分组进行基础理论观点解析工作,确定探究方向和分工。

2. 第二周:同砚进行教学实践应用设计,提交教案并进行小组内评审。

3. 第三周:同砚完成案例分析论文撰写,结合理论进行深度分析。

4. 第四周:同砚展示作业效果,进行同侪评判和老师点评,总结课程进修效果。

五、评判标准1. 理论观点解析:全面准确解读认知进步理论,逻辑性强,案例分析典型,完备性强。

2. 教学实践应用:教案设计明晰详尽,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评判方式科学有效。

3. 案例分析论文:案例分析准确全面,结论合理可行,理论联系实际。

六、参考资料1. 皮亚杰,《认知进步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林欣欣,李雪梅,《认知进步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教育科学出版社。

3. 罗素克莱因,《认知进步如何影响进修》,国际教育探究杂志。

七、作业设计者姓名:XXX职称:传授联系方式:XXX以上为本次作业《认知进步理论》的设计方案,请各位同砚按照要求勤勉完成。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欧阳引擎(2021.01.01)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皮亚杰在从事智力测验的硏究过程中发现,所有儿童对世 界的了解都遵从同一个发展顺序,在认知过程中犯同类的错 误,得出同样的结论。

年幼儿童不仅比年长儿童或成人“笨二 而且他们杲以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思维的。

为了更好地了 解儿童的思维,他放弃了标准化测验的研究方法,开用临床法 研究儿童智力的先河。

通过细致的观察、严密的研究,皮亚杰 得出了关于认知发展的几个重要结论。

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 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 程。

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杲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 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 逐渐成熟起来。

皮亚杰认为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它杲指有组织的 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

同化是 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 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 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

平衡杲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已有的 认知结构能够轻松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 否则就会感到失衡。

心理状态的失衡驱使个体采取行动调整或 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新的平衡。

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 程,个体在平衡一失衡一新的平衡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

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教育意义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主动探索和操纵环境的结 果,学习杲儿童进行发明与发现的过程。

他认为教育的真正目 的并非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 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

这意味着我们在教育中要注意发 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相反,要设法 向儿童呈现一育意义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些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并允许儿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冋题。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杲呈阶段性的,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与成人是有别的。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电子教案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电子教案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在面临
一定的道德情境时,是如何对行为责任进行的 判断的,是从行为意向去判断,还是从行为结 果去判断?对偶故事涉及过失行为和说谎行为。 下面是两个对偶故事的实例。
【对偶故事一】 A. 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正在他的房间里玩,妈妈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时,门
(一)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从他律到自律
皮亚杰是从儿童对规则的态度、对行为责任的判断、儿童的公证观念以及对惩 罚公正性的判断几方面,来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进行研究的。
1.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是从考察儿童对规则的态度开始的。他不是研究
儿童对从成人那儿接受来的道德准则的态度,而是研究儿童在玩弹子游戏时对游 戏规则的态度。他和他的合作者分别同日内瓦5—13岁的孩子们玩弹子游戏,向儿 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如“这些规则是从哪里来的?”“这些规则每个人都必须 遵守吗?”一次来考察儿童的规则意识和对规则的执行情况。观察发现,年幼儿 童虽然都说自己是按规则进行游戏的,而实际上却是各自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 规则,玩着“自己”的游戏,而不理会规则的规定。年长一些的儿童由于产生了 真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逐渐意识到有义务去遵循这些规则,只有在此时, 单纯的规则才变成了行动的准则,规则才成为对儿童行动具有约束力的东西。
3.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 皮亚杰利用教师和家长偏爱顺从他的学生和孩子的日常事例,编制一些故事,
要不同年龄的儿童对这种偏爱行为是否公平做出判断。结果发现,7岁、10岁、13 岁是儿童公证观念发展的几个主要时期。这三个阶段的儿童在进行公正判断时分 别以服从、平等、公道为标准。7岁前的孩子认为听话的行为就是好的行为,按自 己意愿行事就是坏的行为。分不清服从和公正的区别。10岁左右的孩子认为平等 (公平)的行为就是公正的。13岁左右的孩子已能用公道不公道作为道德判断的 标准。这意味着他们已不是根据单纯的、僵化的规则来判断,而是考虑到他人的 具体情况,处于同情和关心来做出道德判断。公道是一种高级的平等,是公正的 高级形式。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 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 阶段理论
运算时期
形式运算阶段。
*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不可逆性,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和刻板性(齐建芳《儿童发展心理学》p52三山实验)。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实验,叫做“三山实验。本阶段的儿童存在泛灵论的思维,并且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守恒实验)。
* 4、 运算是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 前面介绍过,智力是有结构基础的,即图式。儿童的智力发展到运算水平,即动作已具备内化、可逆性和守恒性特征时,智力结构演变成运算图式。运算图式或者说运算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一个有组织的运算系统之中。一个单独的内化动作并非运算而只是一种简单的直觉表象。而事实上动作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互相协调的,有结构的。例如一般地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动作,这时需要动作与目的有机配合,而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形成动作结构。在介绍图式时,已说过运算图式是一种逻辑结构,这不仅因为运算的生物学生理基础目前尚不清楚而由人们推测而来,更重要的是因为这种结构的观点是符合逻辑学和认识论原理的,因为是一种逻辑结构。故心理运算又是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三山实验”示意图
后来有人对皮亚杰的实验方法提出质疑,认为幼儿在类似的实验中可以是不自我中心的。但不管怎么说,幼儿在生活中带有一些从自己的感受、体验出发的特点,却是一个事实。这是很有趣的事情。当我们在那个年龄时,大概是处在自我中心的心理状态。不管环境如何改变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以为自己看到的一定也是他人看到的,不懂得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不过那时候没有人会责怪我们,因为那时我们还是小娃娃。问题是如今总是有些成人(年满18周岁)不断重复他们在孩提时不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的现象。笔者遇到一对为一些生活小事打得不亦乐乎的小夫妻,在听他们不短的叙述过程中都是“我认为如何,我想是这样。”也就是从来没有从或者站在对方的角度想象或观察他们论述的事情。笔者请小夫妻围着那个三山的模型看一圈,然后请他们在模型边坐了下来。真的他们的悟性极好,静静地坐在那里几分钟后,他们明白了他们面对的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以自己面对的环境来设想行动方案并要求另一方接受看来的确是不现实的。以此类推,我们生活中总会与别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或不理解别人的举动;(如“借棉袄”、在楼道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但是如果我们也坐在对方的位置上看看他面前的山是什么样的,也许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一些。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教学设计张思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学前期分析】【教材分析】随着感性经验的增长,学前儿童的认识活动不仅停留在认识事物的表面特征上,而且开始向探究事物的本质特征发展。

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开始运用语言进行深层提问和概括总结,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成分越来越多,学前儿童有无数个“为什么”,同时也会运用已有经验对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这都表明学前儿童已经开始形成并发展其高级的认知活动。

学前儿童的高级认知活动是在低级认知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的,是智力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学前儿童现在及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良好的学习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高级的认知活动内容包括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以及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想象、思维、言语的概念和种类,学前儿童想象、思维、言语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促进学前儿童想象、思维、言语发展的策略。

【教学目标】首先,对于四个阶段的序列需准确识记;其次,对于每个阶段儿童发展的具体特点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最后,要结合每个阶段的发展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有整体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四个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名称;理解每个阶段的具体特点;把握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两个阶段的重点特点。

2、教学难点对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要准确地分别对应,不要出现张冠李戴的回忆和再认偏差。

【教学策略】根据课程性质、教材与学情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我认为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复习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授课程,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复习,当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时,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要唤起她们的探究欲望,必须在教学策略上出新。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合作讨论对于皮亚杰的了解,对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认知。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案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案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案《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案一、教学目标此部分内容是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部分非常重要的考点,考察的可能性非常大,考生对此部分的内容需要达到掌握并运用的程度。

《认知发展理论导学案》

《认知发展理论导学案》

《认知发展理论》导学案一、导入认知发展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他认为孩子的认知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通过进修认知发展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认知发展过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二、进修目标1. 了解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2. 掌握认知发展理论对孩子认知发展的诠释;3. 分析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三、进修内容1. 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2. 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3. 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四、进修过程1. 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认知发展理论是指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感知、思维、记忆、语言等方面。

皮亚杰认为,孩子的认知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四个阶段。

2. 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期:出生至2岁,孩子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形成简单的感知和动作反应。

- 前运算期:2岁至7岁,孩子开始具备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还不能进行逻辑推理和逆推思维。

- 具体运算期:7岁至11岁,孩子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运算,但仍然受限于具体情境。

- 形式运算期:11岁以上,孩子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进行逻辑推理和逆推思维。

3. 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认知发展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增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完备的认知结构。

五、教室练习1. 请结合感知运动期的特点,设计一个适合幼儿的感知游戏。

2. 请以具体运算期为例,说明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思维特点。

3. 你认为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认知发展理论来增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六、课后反思通过进修认知发展理论,我深刻理解了孩子认知发展的渐进过程,认识到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增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导学案-幼儿心理学》

《认知发展理论导学案-幼儿心理学》

《认知进步理论》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进修理论是教育学的重要探究领域之一,其中认知进步理论是一个被广泛探究和应用的理论。

认知进步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认为孩子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息进步和变化。

本次导学将盘绕认知进步理论展开,通过深度了解该理论的内容和应用,援助同砚更好地理解孩子认知进步的规律。

二、目标1. 了解认知进步理论的由来和基本观点;2. 精通认知进步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探究效果;3. 分析认知进步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4. 沉思如何依据认知进步理论指导孩子的进修和进步。

三、导入什么是认知?认知是指人类通过感觉、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来获得知识、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认知进步理论则是用来诠释孩子如何从简易到复杂、从详尽到抽象地熟识和理解世界的理论。

四、主体1. 认知进步理论的由来和基本观点- 认知进步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主要探究孩子的认知进步规律;- 认知进步理论认为,孩子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息进步和变化,经历不同的认知阶段。

2. 认知进步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探究效果- 认知进步理论将孩子的认知进步划分为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详尽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等不同阶段;- 探究发现,孩子在不同的认知阶段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如在前运算阶段孩子主要运用直观的感觉和记忆进行沉思。

3. 认知进步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认知进步理论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老师可以依据同砚的认知水平宁进步阶段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依据认知进步理论的原则,引导同砚主动探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 如何依据认知进步理论指导孩子的进修和进步- 鼓舞孩子乐观参与进修过程,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支持;- 营建良好的进修氛围,激发同砚的进修爱好和动力;- 重视培育同砚的思维能力和进修策略,援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认知阶段。

五、总结认知进步理论援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认知进步过程,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德育原则及其运用:(一)导向性原则。

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要求: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以表扬和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因材施教原则。

要求: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四)知行统一原则。

要求: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知;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五)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这原则是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

要求: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

(六)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

(七)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要求: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潮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客服缺点,发扬优点。

(八)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教育者要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地贯彻到底。

(九)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原则。

要求: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地持续发展。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总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发展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变化。

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使个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发展呈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发展是连续的,各阶段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互相重叠地渐进,在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初期和后期都包含着前后相邻阶段的特点,发展中任何新的一步都是和以前的发展水平整合在一起的。

à连续性在某些年龄阶段会因为持续发展的积累而出现某种心理特质的突发性变化或出现新的心理特征。

à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性。

发展顺序是不可逆的,每一发展阶段也不可逾越,个体都必须以同样的顺序,从低向高地发展每个阶段。

3.不平衡性指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心理各组成成分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虽然任何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起始时间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最终达到的水平有高有低,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也存在千差万别。

个体差异非常明显,每一个个体的发展曲线都具有相同的发展趋势,但决不会完全重合。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

他对儿童认知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如下是有关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让·皮亚杰(1896年—1980年),男,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一生留给后人60多本专著、500多篇论文,他曾到过许多国家讲学,获得几十个名誉博士、荣誉教授和荣誉科学院士的称号。

皮亚杰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种随意、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变为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使日后临床心理学有长足的发展。

1.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的实质就是适应,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不是一个数量的简单积累的过程。

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影响,有机体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来适应环境,另一方面,有机体又不完全是消极适应,整个适应过程也是有机体内部积极构建的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并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

2.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1)成熟:机体器官和系统的发育成熟水平直接影响着认知发展,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2)练习和习得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

(3)社会性经验:社会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文化的传递。

(4)平衡化:调节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发展的新建构。

3.认知发展的阶段他把人的认识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动作的分化,主要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语言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

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逐渐获得客体的永久性概念,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

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命名事物。

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教案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教案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教案第六章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并掌握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2.了解并掌握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特点;3.了解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1.认知发展的起源、机制及其结构的变化;2.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特点。

教学内容:一、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一)认识的起源皮亚杰认为,应当在活动(动作)中去寻找一切认识的源泉,即 认识起源于动作。

(二)认知发展的机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不断适应的过程。

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实现的。

(三)认知结构的变化所谓结构,就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它不仅指具有解剖学意义的实际结构,也包括功能意义上的结构(李其维,1999)。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论(一)皮亚杰关于阶段论的主要观点1.儿童认知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2.以具有质的差异的认知结构作为各阶段间的划分标准。

3.儿童认知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和定向性。

4.每一阶段都是前面阶段的延伸。

是在新水平上对先前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系统。

(二)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2.前运算阶段3.具体运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三、对皮亚杰理论的批评两个主要批评:1.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认知思维能力,而高估了青少年的认知思维能力;2.个体的认知发展并不止于形式运算阶段。

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同化和顺应,分别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2.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什么,各个阶段有哪些特征?这四个阶段的特征有哪些不同之处?第二节 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青少年形式运算思维的特点,了解相关的实验;2.了解青少年的辩证思维;3.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青少年的形式运算思维和辩证思维的特点及其相关实验、研究;2.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案教材分析幼儿教育心理学部分非常重要的考点,考察的可能性非常大,考生对此部分的内容需要达到掌握并运用的程度。

但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需要结合具体案例、实例进行认识。

第一课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牢固掌握同化、顺应、适应的概念(考察名词解释以及对同化顺应的区分);2.牢固识记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3.掌握皮亚杰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特点;4.掌握客体永久性、自我中心的概念及其主要表现。

5.要结合每个阶段的发展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有整体的认识。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分析儿童认知特点、过程,应用相应理论于幼儿活动设计当中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两个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名称;理解每个阶段的具体特点;把握前运算阶段和感知运动两个阶段的重点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同化、顺应的概念、能够举例进行说明,能结合具体幼儿表现进行辨别、分析;理解客体永久性、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的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以及缺乏守恒的特点三、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整体介绍任务:搜集有关皮亚杰生平相关内容与同学们分享大致介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领域和成就,结合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阐明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和道德两个领域发展的研究事实。

皮亚杰,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在长达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深入研究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他的很多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其中认知发展理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常考内容,其中前运算阶段特征为高频考点,常以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形式出现。

需了解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各阶段对应的年龄、名称及主要特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掌握选择、简答、论述题的答题方法。

关于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

(二)内容讲解1.理解认知发展的机制问题一:说一说你对狗的认识,辨认众多类型的生物(吉娃娃、加菲猫、贵宾犬),说一说你是如何辨别出来的分析:头脑中关于狗的认识就是图式,帮助人们去认识更多的狗。

图式:个体用来认识周围世界的基本模式。

问题二:你知道儿童是如何形成对狗和狼的概念认识的吗?请学生回答并引导分析:家里的哈士奇——狗,外面的哈士奇——狗,外面的萨摩耶——狗,儿童已经形成了对狗的基本认识,在见到符合狗的特征的生物会将其认作是狗。

这个过程叫同化:把新知识归入到先前已有的相同概念中。

见到狼——狗,家人否认——这是狼,孩子原有的概念无法用来认识新事物,需要改变已有概念或建立新概念,这个过程是顺应:改变既有的图式以符合新环境的需求。

儿童在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适应世界:认知图式因环境限制而主动改变的心理历程,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

2.结合已有知识经验理解阶段的重要性在学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五个特性,即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其中阶段性指的是个体在身心发展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存在不同的发展矛盾,面对不同的发展任务。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发展阶段的理念,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发展的特点有较为显著的不同,每个时期都会有一些显著性的特征,并按照这些发展阶段各自呈现出的显著特征为这些阶段取了特定的名字: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3.具体阶段及其特点的讲解(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个体刚出生便进入第一个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刚出生的婴儿在探索世界的时候,由于成熟机制的限制,都是通过比较简单的感知觉和动作来探索周围环境的,在这个过程中达到熟悉世界,形成认知结构的目的。

皮亚杰根据婴儿认识世界的方式,即感知觉和动作,将这个阶段命名为“感知运动阶段”,同时这也是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而又因为成熟机制的限制,此时的行为系统都是较为低级的,处于这个阶段的婴儿难以像成人一样形成复杂的行为图式。

此外,在9-12月时期,婴儿会具备一个重要的特性——客体永恒性,皮亚杰称它是“哥白尼式的革命”。

客体永恒性,顾名思义,就是指客体是永恒存在的。

获得了客体永恒性的婴儿意识到,即使事物暂时从眼前消失,也不代表它就永恒消失了。

举例说明:儿童通过看、抓和嘴的吸吮来了解外部环境。

结合具体实验:儿童寻找大象的实验进行理解举例说明:和儿童做游戏时,把玩具藏到遮蔽物的后面,儿童看不见了,但知道到遮蔽物后面寻找。

(2)前运算阶段(2-7岁)经历完感知运动阶段后,儿童进入下一阶段。

2-7岁的儿童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灵魂的,他们在认知世界时,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单向思维,他们认为事物的外在形式变了,本质也就改变了。

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特点:思维具有相对具体性、思维具有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结构、自我中心性、刻板性...万物有灵论——举例说明:3岁的小孩子会在自己吃饭的时候,喂洋娃娃吃饭,认为洋娃娃不吃饭就会和自己一样饿。

自我中心——举例说明:4岁的小孩子给妈妈送礼物,会送自己喜欢的洋娃娃玩具,但是不会考虑妈妈的喜好,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妈妈喜欢的。

思维不可逆——举例说明:告诉这个阶段的孩子小红是他的姐姐,他能够明白,但如果告诉他:“你是小红的弟弟,你怎么称呼小红?”这时候他就答不出,思维不能转换。

思维刻板——举例说明: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长发的就是女生,短发的就是男生,穿裙子的就一定是女生。

思维缺乏守恒——举例说明:给儿童呈现两排数量一样多糖果,前后排列一致,让他们回答两排糖果的数量是否一样多,儿童一般都能回答正确。

但是如果实验者把其中的一排扩大或缩小间距,改变其外观形态,然后再让儿童回答两排糖果是否一样多,小于7岁的儿童往往回答错误。

在两张一样大的绿色纸上分别粘贴一样大的两头牛,再分别粘贴十座一样的房子,两张纸上的房子位置是不同的,其余绿色的地方都是草,问幼儿两张纸上的牛是否吃得草一样多,幼儿的回答大多数是不一样多,原因五花八门,有的说牛的嘴不一样大所以吃得草不一样多,有的说房子排列松散的纸上的牛吃的草少等等。

这体现的都是儿童的思维方式,不可逆。

没有守恒概念。

(三)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由学生总结分析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特点:1.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固定不变的2.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认知结构3.认知结构发展是连续建构的过程,后一阶段以前一阶段为基础五、真题巩固与解析【真题1】教师带幼儿做音乐律动时,需要做镜面示范,当幼儿伸出左手时,老师需伸出右手,这是因为幼儿的思维发展的特点具有( )特点。

A.不可逆B.刻板性C.以自我为中心D.不守恒【答案】D。

【真题2】关于皮亚杰知识发展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的主要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具体运算思维具有灵活性,前运算思维具有固定性、刻板性B.前运算阶段是自我中心的,具体运算阶段逐渐非中心化C.具体运算阶段有可逆性,前运算阶段没有D.具体运算阶段依靠概念运行,前运算阶段依靠表象进行【答案】A。

【真题3】论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参考答案】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在此时期靠感觉和动作认识世界,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开始出现表征,以自我为中心,思维不可逆,但是还不具备守恒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真正的运算性质。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第一课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幼儿自我中心、去自我中心的概念2.掌握自我中心的主要表现;3.掌握皮亚杰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儿童能力目标:能够识别并分析幼儿自我中心情感、态度目标: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理解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我中心、去自我中心概念、自我中心的主要表现2、教学难点去自我中心的概念与表现三、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问题一:同化、顺应的概念问题二: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二)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1.自我中心任务一:搜集有关自我中心的例子,讲解自我中心的概念任务二:学生汇报展示并讨论自我中心与儿童的道德关系自我中心: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动作上的现象举例说明: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就认为别人的汤也是热的道德说明:这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与利己主义不同。

主要表现:儿童以为世界是为我而存在,一切都围绕自己运转例子:儿童认为自己走路月亮跟着自己走儿童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子:男孩:你有兄弟吗?有;你兄弟有兄弟吗?没有儿童具有泛灵论倾向例子:儿童认为踩在小草身上,小草会疼痛哭泣任务三:搜集皮亚杰研究自我中心的实验,并与同学分享,说明是如何做的皮亚杰通过三山实验证明儿童自我中心的存在皮亚杰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实验者或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一例外地认为别人在另一个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样的。

这个实验证明了前运算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

阅读资料:皮亚杰认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中心化的过程:感觉运动阶段的发展是一种从极端的自我中心的最初状态逐渐去中心化的过程。

婴儿出生时物我不分,生活在没有客体的宇宙里,没有自我意识。

随后,与外界产生了分化,才知道自己是置身于众多的永久性客体和人们之间的。

在前运算阶段,幼儿运用语言,形成了表象,并与别人交际,出现了第二种形式的自我中心。

幼儿不能区别自己与别人的观点,分不清主观和客观。

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在对世界的看法上,幼儿表现出几种原始思想模式:将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外物上,认为风、河、云、太阳是有生命和意向的;看到父母制造的各种东西,就认为湖、山、树、明亮都是人造的;相信在他看来真实的东西必有客观实在性,认为梦来自屋外。

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去中心的能力得到发展,儿童认识到别人的观点,能将自己的看法和别人的看法调和起来,但并不是都客观化了。

事实上,有些成人的思维方式仍是自我中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