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说明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XXXXXXXXXX姓名: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指导老师:XXXXXXX目录目录一.零件分析零件分析1.1零件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零件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1.2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1.3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二.根据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根据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2.1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2.2基本特征基本特征三.确定毛坯类型和制造方法,绘制毛坯—零件合图零件合图3.1毛坯种类毛坯种类3.2毛坯结构尺寸,形状毛坯结构尺寸,形状 3.3确定余量,绘制毛坯—零件合图零件合图四.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规程设计4.1定位基准选择定位基准选择4.2工艺路线拟定工艺路线拟定4.2.1确定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4.2.2加工阶段的划分加工阶段的划分4.2.3工序组合原则工序组合原则4.2.4加工顺序的安排加工顺序的安排4.2.5热处理工序的安排热处理工序的安排4.2.6工艺路线拟定工艺路线拟定五.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5.1机床选择机床选择 5.2工艺装备选择六.加工工序设计加工工序设计6.1加工余量确定加工余量确定6.2确定切削用量确定切削用量6.3工时定额确定工时定额确定七.设计小结设计小结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工艺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实际的的工艺、夹具设计中综合地加以运用,进而得到巩固、加深和发展,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和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锻炼:设计,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锻炼:1、能熟地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和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合理拟定等问题,从而保证制造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说明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说明1. 课程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设计和分析机械制造过程的能力。
本课程包括机械加工工艺、焊接工艺、铸造工艺、塑性成形工艺等内容,涵盖了机械制造的各个方面。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如铣削、车削、钻削等;•掌握常见的焊接工艺,如电弧焊、气体焊、激光焊等;•掌握常见的铸造工艺,如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铸等;•掌握常见的塑性成形工艺,如冷冲压、热冲压、塑料注塑等。
3.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机械加工工艺•刀具几何学•机床与工件的几何关系•铣削•车削•钻削•拉削•探针及其应用•自动化加工工艺3.2 焊接工艺•焊接原理和基础知识•电弧焊•气体焊•激光焊•焊缝设计与评价3.3 铸造工艺•铸造原理和基本过程•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铸•熔模铸造•精密铸造3.4 塑性成形工艺•冷冲压•热冲压•拉伸成形•弯曲成形•塑料注塑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面授讲解、实践操作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通过详细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机械制造的原理和工艺。
学生将参与实践操作,通过进行实际的机械加工、焊接、铸造和塑性成形等工艺,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同时,课堂讨论将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促进思维的拓展和问题的解决。
5.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
其中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情况,实验报告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分析能力,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参考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教程》董翔等编著•《机械制造工艺学导论》刘述恒编著•《机械制造工艺学》赵志鸿编著7. 实践应用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章节名称:绪论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内容及其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3.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内涵。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内容及其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4. 总结:总结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其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
2. 课件: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趋势、研究方法等。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研究方法的掌握。
章节名称:机械制造过程及其分类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及其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
2. 机械制造过程的分类: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3. 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和组成。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及其分类。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4. 总结:总结各种机械制造过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
2. 课件: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分类及其特点等。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和组成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的掌握。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三)章节名称: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规划与管理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规划与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2.掌握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
3.熟悉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和原则。
4.掌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6.具备编制简单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能力。
7.能够运用质量控制方法对机械制造过程进行监控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机械制造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勤奋钻研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起源与发展、机械加工方法、工艺过程与参数、工艺规程编制、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等。
1.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2.机械加工方法:介绍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如铸造、焊接、切削、磨削等。
3.工艺过程与参数:讲述工艺过程的组成、特点和顺序,以及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
4.工艺规程编制:介绍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
5.机械制造质量控制:讲述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加工方法及其工艺参数。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材。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丰富教学手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42775
工艺过程设计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该产品为一个壳体零件。
该产品年产量为2400台,设其备品率为10%,机械加工废品率为1%,现制订该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βα++=Qn N)(%%112000βα++⨯=年件/2220= 齿轮零件的年产量为2220件,现已知该产品属于中型机械,根据表1.1-2生产类型和生产纲领的关系,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2.审查零件图样的工艺性该零件作外壳用。
铸件符合IB/T 5939-91之规定。
铸件尺寸公差:Q/SDL30001-03 CT10材料为:ZG310-570成批大量生产砂型铸造型及壳型 铸钢CT10 、MA-H非加工内表面涂防火材料,外表面涂两遍消防红旗,涂漆厚度均匀且无漆滴;水压密封试验,水压2.0MPa ,持续5min ,各处不允许泄露。
零件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
3.定位基准的选择该零件为带孔的盘装零件,孔是其设计基准(亦是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孔为定位基准,即遵循“基准重合”原则。
4.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该零件的加工面有外圆、内孔、端面、锥面、槽等。
参考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1)φ5.0-0.1-1300的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10,表面粗糙度为Ra 3.2m μ,经粗车、半精车(表1.4-6)。
(2)φ500的内圆孔:公差等级为IT10,表面粗糙度为Ra 6.3m μ, 经粗镗(表1.4-6)。
(3)φ25的圆孔:公差等级为IT11,位置度0.5mm, 经钻、扩(表1.4-6)。
(4)φ27的圆孔:公差等级为IT11,位置度0.5mm, 经钻、扩(表1.4-6)。
(5)φ660的外圆:公差等级IT12,表面粗糙度为Ra 12.5m μ,经粗车即可(表1.4-6)。
(6)左端面: 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为Ra 3.2m μ,经粗车、半精车(表1.4-6)。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说明课程说明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学习方法
主要内容: (1)加工质量分析 包括机械加工精度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两部分。在加工精度 部分,分析了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及提高加工精度的 途径。在表面质量部分,分析了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及其改善。 (2)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订 论述了制订的指导思想、内容、方法和步骤, 分析了加工余量、工艺尺寸链等问题。 (3)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论述了装配工艺过程的制订,装配结构的装配工艺性等 内容。 (4)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论述了机床夹具的设计原理,分析了工件在夹具上的定 位和夹紧。
课程的特点: 1)"机械制造工艺学"是一门专业课,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课程内容上 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充实。由于制造工艺是非常复杂的,影响因素很多,课程 在理论上和体系上正在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2)实践性很强,与生产实际的联系十分密切,有实践知识才能在学习时理解得 比较深入和透彻,因此要注意实践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主要任务:
1)掌握机械加工和装配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如零件加工时的定位理论、工 艺尺寸链理论、加工精度理论等。
2)了解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方法。 4)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了解当前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一些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认识制造技术的作用 和重要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实践中的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机械加工工艺及设备,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具备一定的工艺设计和工艺计算能力,为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打下基础。
1.3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及其规划,金属的切削加工性,机械加工方法,工艺过程设计,工艺参数计算,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提高,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等。
二、教学方法2.1 授课方式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
2.3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分享经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安排3.1 学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 学时,实验实践8 学时。
3.2 教学进度第一周:课程简介、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第二周:工艺过程及其规划第三周:金属的切削加工性第四周:机械加工方法第五周:工艺过程设计第六周:工艺参数计算第七周: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提高第八周: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30%。
4.2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占总评的70%。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作者:张某某5.2 实验设备车床、铣床、磨床等机械加工设备。
5.3 多媒体课件利用PowerPoint、CAD 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活动6.1 课堂讨论在讲解每个章节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讨论重点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于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步骤和评估要求。
2. 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 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 熟悉机械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实践的基本能力; -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制造工艺计划的编制:学生将对给定的零件进行工艺流程的设计,包括加工工序、加工顺序、工艺参数等。
- 加工试验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将根据工艺计划,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刀具,进行加工试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 加工过程分析与优化:学生将对加工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 制造工艺文档的编制:学生将整理课程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编写制造工艺文件。
4. 课程设计步骤本课程设计将依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分组:学生将组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选题:每个小组按照教师指导,从给定的零件中选择一种进行加工。
3. 制造工艺计划的编制:小组根据选定的零件,设计制造工艺计划,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工序顺序、工艺参数等。
4. 加工试验的设计与实施:小组根据制造工艺计划,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刀具,进行加工试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5. 加工过程分析与优化:小组分析加工试验的结果,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6. 制造工艺文档的编制:小组整理课程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编写制造工艺文件,包括工艺流程表、工艺参数表、加工实验报告等。
7. 呈现与评估: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制造工艺文件,并进行评估和讨论。
5. 课程设计评估要求课程设计的评估将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制造工艺计划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 加工试验的结果和数据记录; - 加工过程分析和问题改进方案; - 制造工艺文档的规范性和内容完整性; - 小组合作和个人贡献。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对机械制造流程的规划和优化能力。
本门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以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通过选择适当的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原理与方法。
具体课程设计内容如下:1. 课程介绍与实践基础•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熟悉实验室的设备和工具,学习基本的工艺操作和安全知识。
2. 工艺计划与流程设计•学习工艺计划的编制方法和流程设计的原则;•选择特定的机械零件,进行工艺计划与流程设计的实践。
3. 加工工艺与设备选择•学习不同加工工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了解不同工艺设备的原理和技术参数;•设计合适的加工工艺与选择相应的设备进行加工实验。
4. 数控加工与自动化生产•学习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数控加工程序并进行实际加工操作。
5. 工艺控制与质量管理•学习工艺过程的控制方法和质量管理的原则;•了解各种测量与检测工具的原理和应用;•进行实际的工艺控制和质量管理实验。
三、课程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能够:1.深入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掌握工艺计划与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原则;3.熟悉常见的加工工艺与设备,并了解其应用场景和操作要点;4.理解数控加工的原理和编程方法,并进行实际加工操作;5.能够进行工艺控制和质量管理,并运用测量与检测工具进行实践。
四、课程设计评估方式本课程设计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实验报告:学生需要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2.设计方案:学生需要根据课程要求,设计机械零件的工艺计划和流程,并进行实际操作;3.课堂展示: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展示方式,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4.课程考试:学生需要通过闭卷考试来检验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导言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机械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本大纲旨在规范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和方法; 3. 熟悉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 4. 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机械制造工艺解决问题;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机械制造工艺学概述:–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机械制造工艺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机械制造工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常见机械制造工艺:–切削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成形加工工艺:包括铸造、锻造、冲压等;–焊接工艺:包括电弧焊、气焊、激光焊等;–热处理工艺:包括淬火、回火、表面处理等;–组装工艺:包括零件的装配和调试。
3.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规程:–切削力、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的确定;–工艺规程的编制和优化。
4.机械制造中的工装夹具和模具设计:–工装夹具的种类和设计原则;–模具的种类和设计原则。
5.机械加工中的精度控制:–精度与公差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精度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6.机械制造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数控机床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机器人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基本理论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认识和理解;3.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参与机械制造工艺实际项目,并进行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4.论文阅读和讨论: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并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评估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验报告:对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3.课程论文: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撰写课程论文并进行答辩;4.期末考试: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设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设说明书1. 引言本说明书是为机械制造工艺学课设所准备的,旨在介绍课设的目标、背景、要求和实施步骤。
本文档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程要求和课设的目标,指导学生完成课设,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 课设目标本课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完成课设,学生将能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设计和制造一个实用的机械零部件,并解决制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3. 课设背景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机械加工的各个方面,包括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加工工艺的确定和优化、机床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等。
通过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学,学生能够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提高设计和制造机械零部件的能力。
本课设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课设要求本课设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选择一个具体的机械零部件进行设计和制造;•确定制造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设计并制造出满足特定要求的机械零部件,并进行测试和评估;•分析并解决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5. 实施步骤本课设的实施步骤如下:5.1 选题和确定目标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机械零部件,并明确设计和制造的目标和要求。
选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也可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获得建议和指导。
5.2 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确定根据机械零部件的设计要求和制造过程的需要,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定适合的加工工艺。
在确定材料和工艺时,学生需要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质、机械强度要求、加工难度等因素,并进行评估和比较。
5.3 设计和制造学生需要进行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机械零部件的功能、结构和制造要求,使用 CAD 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相关的工程计算和仿真分析。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兴趣,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内容: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工艺方法等。
3. 机械制造工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相关工程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内容等。
3. 分析实际案例: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应用价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工艺方法等。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制定与优化:工艺规程、工艺卡片、工艺数据库等。
3. 机械制造工艺的实施与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效率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2. 利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利用仿真软件,演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实施与控制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相关仿真软件。
4. 实际生产案例资料。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介绍
▪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的对象
可归纳为三类:
▪ 1)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包括整台机械的装配精度、使用性能、 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以及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近代,由于宇航、精密机 械、电子工业和军工的需要,对零件的精度及 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相继出现了各种新工 艺和新技术,如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和细微 加工等,加工精度由早期的1µm级提高到 0.01µm~0.001µm级,目前正向0.0001~0.0003µm 级迈进。
应有所了解,以扩大视野,开阔思路。
▪ 三.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 1.实践性强
▪ 本学科的内容来自于生产和科学实践,而工艺理 论的发展又促进和指导生产的发展。学习工艺的 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提高工艺水平。因此,要多 实践,重视生产实习和专业实习。在学习过程中, 理解掌握了工艺学的理论、方法和概念,要注重 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在生产实践中检验、归纳 和发现工艺学新的理论和方法。
▪2)提高劳动生产率
方法1,提高切削用量。采用高速切削、 高速磨削和重磨削。近些年来出现的聚晶金 刚石和聚晶立方氮化硼新型刀具材料,其切 削速度可达900m/mim,高速磨削的磨削 速度可达200m/s。
方法2,改进工艺方法,创造新工艺。如 利用精密锻造实现少无切屑加工,对高强度 难加工材料采用特种加工等。
方法3,提高自动化程度,实现高度自动 化。如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 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无人化车间等。 进入21世制造业正在迈向信息化进程。
▪3)经济性,降低成本。 ▪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要节省,合理的选择原 材料,研究新材料,合理使用、改进现有设备, 研究新的高效设备;从产品结构设计、加工方 法、顺序,装配方法及设备;工人技术素质等 多方面进行优化组合;在整个制造业引入最新 的科技成果和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实现制造 过程和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 下,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 效益。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过程。
3.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原理。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工艺过程。
4.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和目的。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4. 总结:总结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概念和目的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
2.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过程控制和生产效率提高。
3.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过程控制和生产效率提高。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
教学步骤:1. 复习: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以及工艺过程控制和生产效率提高的方法。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的理解和经验。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互动讨论中的表达和协作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三)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零件图及其工艺性分析 (2)
1.1 零件材料 (2)
1.2零件毛胚的设计 (2)
1.3零件的批量 (3)
1.4要加工表面质量要求 (3)
2. 工艺路线的制定 (3)
2.1 机械加工方法的确定 (3)
2.2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 (3)
2.3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4)
2.4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4)
2.5工序尺寸 (5)
3.微电机壳夹具设计 (5)
3.1 定位方案的确定 (5)
3.2定位误差的分析 (6)
3.3夹紧方案的确定 (6)
3.4夹紧装置的确定 (6)
3.5夹具上零件的确定 (7)
3.5.1 钻套及其间距的确定 (7)
3.5.2 圆柱销的确定 (8)
3.5.3 菱形销的确定 (9)
3.5.4卡抓的确定 (9)
3.5.5 钻模板的设计 (9)
3.6夹具底座的零件图 (9)
4夹具座的零件图 (10)
5课设心得小节 (10)
6.参考资料 (11)
1.零件图及其工艺性分析
1.1 零件材料
微电机壳采用铸造常用材料HT150,使用砂型铸造成型的方法制造毛胚。
1.2零件毛胚的设计
1. 底座下表面采用粗铣加工,公差等级为13,加工余量为3mm
2. 两侧面采用粗铣加工,公差等级为13,加工余量为3mm(左右各1.5mm)
3. 均布6筋采用镗削加工,公差等级为9;分粗镗和半精镗,加工余量分别为5mm和2mm.
4.底座高度:8+3=11mm; 圆壁长度:114+3=117mm; 内筋圆直径:102-7=95mm
设计图如下:
1.3零件的生产批量
按要求,产量在5000件左右,是大批大量生产。
1.4要加工表面质量要求
1.微电机壳的底座下表面经过洗削加工后粗燥度要求不高于1
2.5,平面度要求不高于0.05;
2.微机电壳的两侧端面经过洗削加工后粗燥度要求不高于12.5;
3.微电机壳内均布6筋经过镗削加工后粗燥度要求不高于3.2,中心线与底座平面平行度要求不
高于0.1;
4.底座4-Φ8的通孔满足最大实体要求,且圆度误差不大于Φ0.6;
5.筋条上两侧均布的3-M5的螺纹孔精度低级为7H,相对位置度要求不大于0.4;
6.机壳外圆上的2-M4的通孔精度等级为7H,圆度要求不大于0.04;
2. 工艺路线的制定
2.1 机械加工方法的确定
1.微机电壳的底面较大,而且有平面度要求,可以采用洗削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
2.微电机壳的侧面采用洗削明显优于车削,因为由于工件不对称,旋转时离心力不平衡,车
削影响精度;
3.加工微电机壳的内筋时考虑经济成本,镗削优于磨削,故才用镗削的加工方法;
4.底座的4-Φ8采用先钻孔,扩孔、铰孔的加工方法;
5.筋上两侧均布的3-M5采用先钻孔后铰孔,再进行攻丝的加工方法;
6.微电机壳外圆上的2-M4孔采用先钻孔后铰孔,再攻丝的加工方法完成;Φ10的通孔采用
钻孔后铰孔的加工方法;
2.2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
1.微电机壳的底面是零件图中诸多尺寸的基准,故优先加工底面,使其达到精度要求为后续的
加工提供定位的基准面;
2.微机电壳的两端面采用互为基准的方法加工,达到加工要求后为在其表面加工3-M4螺纹
孔做准备;
3.按零件的设计要求,钻底座上的4-Φ8的孔,为加工筋表面的定位提供定位的基准;
4.以底面及其上的两孔进行一面两空的定位,镗削筋的内表面,使其中心到底面的距离满足
零件的尺寸的要求;
5.以一侧端面为基准面,加工微机电壳外圆上的2-M4螺纹孔和Φ10通孔;
6.以底面及底面上的两孔进行一面两空定位,加工两端面上的3-M5螺纹孔;
2.3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工序ⅰ. 机器砂型铸造毛坯;工序ⅱ.清砂,去飞边毛刺;
工序ⅲ.退火处理工序ⅳ.粗铣底座下表面,铣尺寸11mm至8mm 工序ⅴ.粗铣两侧面,铣尺寸117mm至114mm 工序ⅵ. 钻、铰通孔4-Φ8
工序ⅶ.镗均布6内筋,尺寸95mm至102mm 工序ⅷ. 钻、攻丝2-M5螺纹孔,钻Φ10通孔工序ⅸ. 钻、攻丝两侧3-M5螺纹孔工序ⅹ.去飞边毛刺,检验
2.4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附表如下:
2.5工序尺寸
①底座下表面:加工余量3mm,两次走刀,底座厚度有11mm至9.5mm,然后由9.5mm至8mm,同
时保证圆壁轴心至底面的高度63±0.1mm.
②两侧面:加工余量3mm,均分只两侧面,一面一次走刀完成。
第一次走刀使尺寸6.5mm变为5mm,
第二次是尺寸115.5mm至114mm.
③ 4-Φ8通孔:钻孔4-Φ7mm通孔,扩孔至4-Φ7.8mm,铰孔至4-Φ8mm
④均布6内筋:粗镗尺寸95mm至100mm,半精镗尺寸100mm值102mm
⑤圆壁上2-M4和Φ10通孔:钻孔2-Φ3.3,并攻丝至M4;钻通孔Φ10mm
⑥两侧3-M5螺纹孔:一侧面钻3-Φ4.2孔,并攻丝至M5;另一侧面钻3-Φ4.2孔,并攻丝
3.微电机壳夹具设计
本小组共三人,工件微机电壳设计制造需要6道机械加工工序,我选的是第六
道机械加工工序:加工两侧端面的3-M5螺纹孔,夹具的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3.1 定位方案的确定
基本定位方案为:
1.微电机壳的底面为主要定位基准,限制工件的3个自由度;
2.再以底面的两个对称分布的两个Φ8的光孔定位,采用一个圆柱销一
3.
个菱形销的定位方法,组合限制零件的另外3个自由度;
4.定位完成后,工件的6个自由度都被限制,达到完全定位的目的。
3.2定位误差的分析
①基准不重合误差:工序基准为底座下表面,而设计基准为圆壁轴心,故有基准不重合误差。
计算:基准不重合误差Δbc=-0.1-(-0.4)=0.3mm。
②基准位置误差:定位基准为平面定位,其位置误差可忽略不计,即Δjw=0。
故总的定位误差Δdb=Δbc+Δjw=0.3mm。
Δdb<0.4mm,满足工件的设计要求;
3.3 夹紧方案的确定
1.钻床夹具的夹具体要承受较大的切削力,过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故采用两个双向夹紧装置,对零件进行夹紧。
2.钻床夹具通过定向键与钻床工作台T形槽的配合来确定夹具在铣床工作台上的
夹紧与定位。
3.4夹紧装置的确定
采用双向夹紧装置,如下图:
3.5夹具上标准零件的确定
下列零件图纸上未注倒角及圆角都为2mm;
3.5.1 钻套及其间距的确定
由于加工端面上的螺纹孔需要经过钻孔,铰孔,攻丝多个操作,故采用快换钻套,钻套设计图如下:
1.快换钻套与钻模板的配合为H7/R6;其中刀具与钻模板的配合为H7/g6;
2.查阅工艺设计手册之,钻套下沿与工件的距离h=0.8d~1.2d,
所以h取5mm;
3.5.2圆柱销的确定
由于定位孔的直径为8mm,所以圆柱销的直径为8mm;设计图如下:
3.5.3 菱形销的确定
由于定位孔的直径为8mm,所以菱形销的直径为8mm;设计图如下:
3.5.4卡抓的确定
经过查阅设计手册,卡爪的设计图如下:
3.5.5 钻模板的设计
微机电壳的两端表面有均布的孔要加工,考虑到零件是大批大量加工,故采用钻模板加工,查阅机械设计手册,设计图如下:
4.夹具座的零件图
5.课设心得小节
一、设计小结
这是我大学期间,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之后一次夹具实践设计,要完成这次设计就必须灵活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通过查阅各类工具书,设计出合格的夹具满足零件的加工要求。
微电机壳是一个薄壁的零件,夹具设计时应该考虑薄壁件的变形,因而不能采用外圆定位,中和整个零件的加工要求,可以采用底面为主要定位表面进行加工。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使我懂得了运用学过的知识,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中。
以前在课本中不明白的夹具问题,也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这次课程设计主要是根据要求设计工艺和某道工序的专用夹具。
设计工艺与设计夹具,我都是第一次实践,经过老师的指导,与同学的讨论,我们都顺利的设计完成了。
在设计过程中,用到了许多标准件,通过查阅专业的设计手册后,对这些标准件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丰富了我的实践经历。
这次绘图采用软件绘图代替传统的手工绘图,是我们意识到软件绘图的高效率以及修改速率。
软件绘图时能够更加直观的表现出设计产品的三维特征,符合设计思路。
通过这次绘图使我对solidworks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课程设计中,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人员,必须兼顾零件设计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影响零件的整体性能。
2009年06月20日
6.参考资料
1.《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主编:陈蔚芳南航编制
2.《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
主编:刘品哈工大出版社
3.《机械制造手册》
主编:李哲辽宁科技出版社
4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主编:吴宗泽、罗圣国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