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及其变化发展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的力量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 发展;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 有着重大的影响。 ◆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 秩序和稳定。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 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 工具。
情感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情感 或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之中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动 物,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自爱, 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 根源。
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 之心,源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
英国思想家亚当·斯密、大卫·休谟认为道 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推己及人的同情心。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 第一个历史前提
劳动 人
人类社会 生产关系 利益关系 道德需要
最后,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 到生成的重要条件。
道德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 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 开始表现为各种风俗、习 惯、禁忌,到后来逐渐获 得了自己的独立表现形式, 并获得了发挥自身功能和 作用的途径。
道德的内涵
神又带他来到天堂,里面仍然是一锅热腾腾的 汤。一大群人围着锅席地而坐。他们手中仍拿着长 柄汤匙,可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却幸福而满足,他们 在欢笑、唱歌,过的非常快乐。
他迷惑不解,问上帝,同样的食物,同样 的条件,第一间房里的人们都在挨饿,处境悲 惨,而另外一间房里人们却丰衣足食,过得很 快乐,差别为何如此之大呢?
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 产生的主观条件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 的主观条件。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 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 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 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 统一的社会条件
人们在劳动中结成生产关系,并产生 需要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创造 人们的道德需要,提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 动力,也形成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体统 一的重要条件。
归根结底就是两个 城市的经济水平差异, 因为“道德是社会经济 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 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正如古人说的“仓廪实 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 荣辱”。
★既然经济决定道德,为什么延安时期经济 落后,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高;今天经济发 展了,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下降了?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但是两者并不是并行一致的。
3、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
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 关系的反映。
经济决定道德
• 道德的本质主要体现在:是由社会经济基础 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经济关 系的反映 。
•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 体系的性质。
•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 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1997年,广州,一家公司开展公益活动,在 全市的交通岗亭投放了三万把雨伞,供市民遭遇 大雨时无偿使用。条件只有一个,即市民用完之 后将雨伞在方便的时候交还给市内的任何一个岗 亭。一个月以后,这家公司重新清点雨伞,发现 全市岗亭回收的雨伞只有六把。
★伯尔尼市民与广州市民道德行为差 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1、认识功能
◆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 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 与能力。
——教我们如何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一个人问神:“为什么在天堂里的人快乐, 而地狱里的人痛苦呢?” 神说:“你想知道吗? 我带你去看一看天堂和地狱的差别。”
于是他们来到地狱,房间中央摆放着一锅热腾 腾的肉汤,一大群人围着锅坐着,个个都愁眉不展, 原来,他们虽然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汤匙,但汤 匙的柄太长,他们无法将汤喂到嘴里。面前摆放着 美食,他们却只能眼睁睁的望着,仍旧要饿肚子, 怪不得一个个神情暗淡、愁眉苦脸。
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 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 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 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 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观
道德产生的条件
• 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 • 主观条件——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
•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 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 属性。
•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 变化。
案例:
1996年,瑞士伯尔尼,市政府为方便市民, 在大街上投放了八百辆自行车。这些自行车没有 上锁,任何人都可以骑,骑到目的地就地摆放。 一年后,市政府重新清点自行车,发现八百辆自 行车一辆不少,有的还被翻修一新。
2、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1)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人 类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2)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 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 是向上的、前进的,沿着曲折的道路 向前发展。
过时道德 适时道德 顺势道德
3、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1)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 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个人完 善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三、道德的变化发展 1、原始社会的道德
◆道德原则:维护氏族和 部落的共同利益。 ◆道德规范:热爱劳动、 团结互助、平等民主 ,勇 敢刚毅。 ◆道德缺陷:氏族复仇、 血缘群婚和食人之风。
2、奴隶社Baidu Nhomakorabea的道德
▲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 从和人生依附。 ▲鄙视劳动和劳动者,强调对 奴隶主国家的绝对忠诚。 ▲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这个概念的科学含义包 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社会的要求表现为道德的外部形式——行为 规范。 (2)个体的内在约束力——表现为内在个人品质 (人格)规范。 (3)表现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即肯定 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特殊方式。
•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 一、什么是道德?
• 道:指道路,引申为规则、规范; • 德:同“得”,是指人们将道“内得于己,外
施于人”。引申为德性; •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道”一般是指事物
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 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德”即得。把“道 德”连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 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可见, 道德从它的原始规定和后来使用,就包含着 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等广泛内容。
孟子 认为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shuò我也,我 固有之。”
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 价值的东西来自人的理 性本身的善良意志,善 良意志是人与生俱来的 受理性支配不以环境为 转移的内在机能,道德 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 出的绝对命令。
白居易感叹道,假如这两人在当时 舆论下就死了,那么他们一生的真 伪善恶又有谁知道呢?
一书生到一寺院,看到一副对联写:“百行孝 为先,万恶淫为首”他很感慨,取来笔墨,将 对联续为:
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天下无 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举世无 完人。
这副对联深刻揭示了道德评价时应该既 看动机又看效果的道理。
展 • 历史前提——人的劳动 (生产实践)
◆ 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 ◆ 劳动创造道德需要 ◆ 劳动提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只有在社会中,发生了个人与整体、个人利 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之后,只有当人将其合群的 本能上升为交往关系时,道德才可能发生。社会 关系的日渐发展,个人与整体、个人利益与整体 利益的关系也日渐突出,调整这类关系并且对个 人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规范性要求,便成为客观的 需要。因此说,社会关系的形成为道德的产生提 供了客观条件。
3、封建社会的道德
▲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 封建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 本的规范。 ▲道德的政治化、宗教化、规范 化、理论化是封建地主阶级道德 的重要特征。
封建社会道德: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 资本主义的道德原则。
▲自由、平等、博爱是基 本的道德规范。
▲惟利是图是占主导地位 的道德规范。
5、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 荣辱观。 ▲恪守“爱国守法、明礼 诚信、团结友善、勤俭 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 基本道德规范。
• 道德的起源
★非科学的道德起源说
• “神启论”: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 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
• 西汉董仲舒提出: “王道之三纲可 求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 道亦不变”。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把 封建道德纲常神圣化、宗教化,认为 触犯封建道德就是违反天意。
“摩西十诫”:在西方伦理史上被称为“黄 金定律”,奠定了基督教道德的基础。
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
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 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 本质规定 的社会意识形态

支撑力量
社会舆论、传统习俗、 内心信念

作用方式 善恶评价
存在形式 存在形式:心理意识、 原则规范、行为活动
• 道德行为有三个基本特征:
• (1)道德行为是基于自觉意识而作出 的行为。
* 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 * 不可亵渎上帝之名; * 谨守圣安息日; * 孝敬父母; * 不可杀人; * 不可奸淫; * 不可偷盗; * 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 * 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 * 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
道德的原因就是上帝的存在。 ——基督教
天赋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 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
• (2)道德行为是自愿、自择的行为。
• (3)道德行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与他 人和社会利益相联系的行为,是有利 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道德行为:意识支配下的对他人有利或有害的行为
反馈
意识
需要 动机 手段 效果 控制
动机:就是对行动过程的预想 效果:行为的最终结果
白居易的诗写道: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下士 时,若是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 谁知?”
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
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
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 合群性本能——区别于生物本能,是指 动物之间同种或在一起生活的异种群有 一种互助的精神。道德起源就起源于动 物的这种社会性本能。道德不是人所独 有的,一切群居性动物都有道德感。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 中认为,社会本能是导致人类道德得以 产生的最重要和最深刻的原因,它表现 为以群居为乐,对同类富有同情心,并 以各种方式彼此协作,相互服务。
上帝微笑着说:“难道你没有看见,第二 个房间里的人都在相互喂对方吗?”原来,地 狱里的人只想着怎样来喂自己,而长柄使他们 无法做到,而天堂的人彼此帮助,他们用长柄 汤匙舀上汤互相喂对方,于是大家都喝上了汤, 这便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只要拥有仁爱之心,替他人着想,那里就 是天堂。
2、规范功能 ◆规范功能,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 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 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 个人品德的养成。
——道德还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好人
新道德观
生态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生态关系;
共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不是你 死我活,也不是为了你的利益我就非 要做出牺牲不可;
分享观:共同分享,与人为善,助人为 乐;
对话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面谈、对话、 沟通、认同、理解等。
3、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指在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 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 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2)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 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3)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 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