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剪力墙设计(结构

合集下载

剪力墙设计(结构)

剪力墙设计(结构)
施工方法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 施工方法,如预制装配式、整体
浇筑式等。
施工顺序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过程 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因施工不 当造成结构损伤。
施工监控
采用施工监控技术,实时监测施工 过程和结构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 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安 全。
05
工程实例分析
某高层住宅楼的剪力墙设计
结构体系的选择与优化
结构形式
根据建筑功能和抗震要求,选择合适 的剪力墙结构形式,如框架-剪力墙、 筒体-剪力墙等。
结构布置
结构分析
采用先进的结构分Βιβλιοθήκη 方法,对剪力墙 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优化,确保结 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合理布置剪力墙的位置、数量和尺寸, 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施工工艺的优化
使用极限状态
考虑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变形和 裂缝,保证剪力墙的正常使用 功能。
构造措施
根据剪力墙的类型、高度、跨 度等参数,采取相应的构造措 施,如钢筋的锚固、搭接和连 接等。
经济性
在满足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的前 提下,合理选择材料和施工方
法,降低工程成本。
02
剪力墙的受力分析
剪力和弯矩的计算
剪力计算
根据结构体系和荷载分布,计算剪力 墙所承受的剪力,以确定墙体的剪切 承载能力。
剪力墙设计(结构)
• 剪力墙概述 • 剪力墙的受力分析 • 剪力墙的构造要求 • 剪力墙的设计优化 • 工程实例分析
目录
01
剪力墙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 是一种竖向和水平向均连续的墙 体结构,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 作用引起的水平剪力。
作用

《剪力墙设计结构》PPT课件

《剪力墙设计结构》PPT课件

应用范围
多用于低层或多层剪力 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动力时程分析法
基本原理
直接输入地震加速度记录,通 过积分运算求解结构的地震反
应。
优点
能够考虑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 动的特性,计算结果较为准确 。
缺点
计算量大,需要专业的分析软 件和技术支持。
应用范围
适用于高层、超高层或复杂剪 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有限元分析法
基本原理
将结构离散化为有限个单元,通过单元刚度 矩阵和荷载向量求解结构反应。
缺点
建模和计算过程复杂,需要专业的分析软件 和技术支持。
优点
能够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计算 结果精度高。
应用范围
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分析和设计的复杂剪力墙 结构。
04
剪力墙设计结构关键要素
墙体厚度与材料选择
墙体厚度设计
确定剪力墙的位置和形状,标注必要的尺寸和定位信息 。
标注门窗洞口的位置和尺寸,注意洞口与轴线的关系和 标注方式。
绘制轴线,表示墙体的中心线和边缘线,确保图纸的准 确性和可读性。
绘制梁、板等构件的位置和尺寸,注意与剪力墙的连接 方式和标注要求。
立面图绘制方法指导
01 02 03 04
根据平面图确定立面图的比例和视图方向,选择合适的图幅和布局方 式。
连梁设计与优化策略
连梁作用
连接两片剪力墙,起到传递荷载 和协调变形的作用。
设计要求
连梁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 ,同时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优化策略
通过调整连梁截面尺寸、配筋及 采用新型材料等手段进行优化设
计,实现经济合理的目标。
05
剪力墙设计结构实例分析
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介绍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总框架的反力pF(x); 框架:总剪力墙的反力pF(x)。
41
42
43
44
45
悬臂剪力墙内力和变形的关系
d2 y
Mw EIw dx2
(6.4)
VwddM w xEw Idd3x3y
(6.5)
p (x)pF(x)pw (x)d dw V x Ewd d I44 yx
总剪力墙的抗弯刚度:
≥50mm C20~C40
Φ6~8@150~ 宜≥40mm 200
5
(2)框架和剪力墙的布置方式 :灵活、对称 ① 框架与剪力墙(单片墙、联肢墙或较小井筒)分
开布置; ② 在框架结构的若干跨内嵌入剪力墙(带边框剪力
墙); ③在单片抗侧力结构内连续分别布置框架和剪力墙; ④ 上述两种或三种形式的混合。
36
一、计算简图
框架—剪力墙结构铰接体系:剪力墙与框架之间只
通过刚性楼板联系,共同承担水平荷载;
框架—结构刚接体系:部分或全部剪力墙与框架
之间有连梁联系,连梁对与之相连的剪力墙有约束 作用;(当连梁的尺寸较小时,对墙肢的约束很弱, 也可视为铰接体)。 刚接结点数目确定。
37
38
39
二、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和位移 计算
设计条件 70,Ⅱ类土
构件截面面积与楼面面积之比 (AW+AC)/Af
0.03~0.05
剪力墙截面面积与楼面 面积之比AW/Af
0.02~0.03
80,Ⅲ类土
0.04~0.06
0.03~0.04
1、AW—剪力墙截面面积、AC—柱截面面积、Af—楼面 面积;2、表中数值是纵横两方面的总量,应使两个方向的剪 力墙数量接近;3、高度较大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宜取表中 的上限值。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设计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设计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设计摘要:框架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是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剪力墙,提高结构稳定性。

与框架结构相比,框剪结构强度更高,可以建造更高层数的建筑。

框剪的理论寿命长。

框剪结构吸取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

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利用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等墙体。

因此,这种结构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房屋建筑。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1.框架剪力墙结构及其优点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

众所周知,框架结构的变形是剪切型,上部层间相对变形小,下部层间相对变形大。

剪力墙结构的变形为弯曲型,上部层间相对变形大,下部层间相对变形小。

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两种结构协同工作变形协调,形成了弯剪变形,从而减小了结构的层间相对位移比和顶点位移比,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得到了提高。

从受力特点看,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侧向刚度比框架的侧向刚度大得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一般情况下,受力80%以上用剪力墙来承担。

因此,使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所分配的楼层剪力,沿高度分布比样均匀,各层梁柱的弯矩比较接近,有利于减小梁柱规格,便于施工。

2. 框架和剪力墙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构件之间不宜采用铰接。

抗震设计时,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

梁与柱或柱与剪力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的梁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

2)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一般按照“均匀、对称、分散、周边”的原则布置:①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地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在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两侧不宜同时设置剪力墙。

②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③剪力墙布置时,如因建筑使用需要,纵向或横向一个方向无法设置剪力墙时,该方向可采用壁式框架或支撑等抗侧力构件,但是,两方向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值应接近。

剪力墙结构设计演示课件

剪力墙结构设计演示课件

施工便利原则
加固改造方案应考虑施工条件 和工期要求,选择易于施工且 对原结构影响较小的加固方法 。
环境协调原则
加固改造应考虑与周围环境的 协调性,减少对环境和建筑功
能的影响。
典型加固改造案例分析
01 02
案例一
某高层住宅楼剪力墙开裂加固改造案例。分析开裂原因,采用粘贴钢板 法、增大截面法等加固方法进行修复和补强,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 震性能。
安全性指标
包括承载能力、稳定性、抗震性能等,用于评估剪力墙结构在不 同荷载和环境下的安全性能。
适用性指标
涉及结构功能、使用舒适度、耐久性等方面,用于衡量剪力墙结 构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经济性指标
考虑建设成本、维护费用、加固改造成本等,用于评估剪力墙结 构的经济效益。
损伤识别方法介绍
外观检查法
通过目测或借助简单工具检查剪力墙表面裂缝、变形、腐蚀等损伤 情况。
混凝土振捣应采用机械振 捣为主,人工振捣为辅的 方式,确保混凝土密实、 均匀。
ABCD
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 每层厚度不宜过大,防止 混凝土出现裂缝等现象。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 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 表面湿润,防止混凝土出 现干裂等现象。
06 剪力墙结构性能评估与加固改造技术
CHAPTER
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绿色环保材料在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材料将在剪力墙结构中得到更多应用,降低建筑能耗和环 境影响。
未来研究方向探讨
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提升技术研究
针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研究提高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体系优化研究
针对高层建筑特点,研究优化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方法,提高建筑整体性能。

剪力墙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设计

墙肢属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构件,由于墙肢成片状,故墙肢两端除集中配置竖向钢筋外,沿截面高度方向还需配置均匀分布的竖向钢筋。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需考虑分布钢筋的作用,但受压区或拉应力较小的分布钢筋,为安全起见,可忽略其作用。偏心受压剪力墙受剪破坏时,主要有斜拉破坏、斜压破坏和剪压破坏三种破坏形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是建立在剪压破坏基础上的。连梁一般作为受弯构件,需分别计算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按连梁弹性刚度计算内力和位移,将弯矩组合值乘以折减系数。设防烈度为6、7度时,折减系数不小于0.8;8、9度时,折减系数不小于0.5。 弯矩设计值
01
1、连梁内力设计值
剪力设计值
连梁剪力增大系数,一级取1.3,二级取1.2,三级取1.1
9度抗震设计时尚应符合:
2、连梁承载力验算
受弯承载力验算
01
剪力墙墙肢的整个截面都存在拉应力,拉力由竖向分布钢筋和墙肢端部钢筋共同承担,混凝土不参加工作。规范规定不宜出现。可通过调整剪力墙长度或连梁尺寸避免出现小偏心受拉的墙肢。
02
保证不发生斜压破坏
01
——通过限制剪力墙截面的最小尺寸;
02
保证不发生斜拉破坏
03
——通过满足最小配筋率;
04
保证不发生剪压破坏
1、偏心受压墙肢截面计算

为大偏心受压

为小偏心受压
剪力墙墙肢受压区高度
剪力墙墙肢截面计算高度
大偏心受压
《高层规程》规定在
范围以外的竖向钢筋达到屈服并参与受力;

范围以内的竖向钢筋不参加受力;
根据平衡条件:﹙矩形截面﹚
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取0.85
M
大偏心受拉计算
小偏心受压

11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设计

11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设计

11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设计11.1一般规定11.1.1钢结构住宅结构宜优先采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

多层与中高层住宅宜采用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高层住宅可采用钢框架(或支撑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

11.1.2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由钢框架(或支撑框架)、剪力墙(核心筒)与组合楼盖等组成。

其结构设计、计算与构造,除本规范有规定者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 B500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0011及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 J3与《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 G J99以及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C E C S230的规定。

11.1.3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混合结构的布置和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合结构的抗侧力构件,如支撑、剪力墙、核心筒等宜布置在楼、电梯间、竖井与分户墙、端墙及平面形状变化与永久荷载较大处等部位,并选用刚度均匀、偏心小并符合建筑要求的合理布置方案。

27度与7度以上抗震设防的多(高)层混合结构,同时布置抗侧力支撑与剪力墙(核心筒)时,宜使其各自的刚心与建筑物质心接近重合。

3支撑、剪力墙与核心筒等沿竖向应连续布置,结构的刚度、质量与承载力沿高度变化宜均匀,并避免出现薄弱层。

4混合结构中剪力墙布置与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宜为双向布置;框架梁、柱与剪力墙的轴线宜重合在同一平面;2)不宜孤立地布置单片剪力墙。

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结构单元的中间区段;住宅建筑较长时,不宜集中在两端布置剪力墙;3)纵、横剪力墙宜组成L形、T形、□形和[形等型式;在各主轴方向剪力墙的刚度宜相近。

高层住宅结构为8度及以上抗震设防时,可采用钢骨混凝土剪力墙;4)剪力墙的长度不宜过大,一般墙肢截面的高度不宜大于8m。

每道剪力墙的底部剪力不宜超过总底部剪力的40%。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新规范6、7度)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新规范6、7度)

抗震设防烈度6、7度地区A级高度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一、整体规定◆A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全部落地剪力墙——6度、7度抗震时,分别为140、120m◇部分框支剪力墙——6度、7度抗震时,分别为120、100m◇A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6度、7度抗震时,将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应符合上述要求(说明: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结构的最大高宽比;◇6和7度抗震时,分别为6、5◆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考虑非承重墙的刚度影响,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取值0.9~1.0◆平面规则检查,需满足:◇形状:平面长度不宜过长(图1),L/B宜符合表3.4.3的要求;平面突出部分的长度l、l/b宜符合表1的要求;建筑平面不宜采不宜过大、宽度b不宜过小(图1),l/Bmax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布置。

(图2)图1 建筑平面示意图2 角部重叠和细腰形平面示意◇扭转:1、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高规》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注:当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0.4/1000时,该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的比值可适当放松,但不应大于1.6。

2、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 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高规》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楼板:1、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或开洞而使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在设计中考虑楼板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2、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3、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

7.剪力墙结构设计

7.剪力墙结构设计
【说明】原规程7.2.6 条,取消了“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应按 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采用”的要求。
7.2.6 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截面的剪力设计值,一、二、三级时应 按(7.2.6-1)式调整,9 度一级剪力墙应按(7.2.6-2)式调整;二、 三级的其他部位及四级时可不调整。
【说明】原规程7.2.10 条。未修订
2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7.2.12 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的抗滑移应符合下式 要求:
此条同原规程7.2.13未修订
7.2.13 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一、二、三级剪力墙墙肢的轴压比 不宜超过表7.2.13 的限值。
【说明】 增加了三级轴压比要求。括号内的烈度是结构的设防烈度,
“一级(9 度)”表示设防烈度为9 度时的一级剪力墙。抗震规范 将轴压比要求扩展到全高,因此取消“底部加强部位”。
成,原规程7.1.2 条的其他有关设计要求在本稿第7.2.2 条。剪力墙 开大洞口时,会形成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一般出现在多层和高 层住宅建筑中。短肢剪力墙沿建筑高度可能有较多楼层墙肢出现反
弯点,受力特点接近异形柱,又承担较大轴力与剪力,因此,本规 程规定短肢剪力墙应加强,在某些情况下还要限制建筑高度。对于 L、T、十字形剪力墙,两个方向的墙肢高度与厚度之比最大值 4< hw / bw ≤8 时,才为短肢剪力墙。当洞口较小且连梁刚度较大,剪力 墙的受力接近整体小开口墙时,可按整体墙长度判断是否属于短肢 剪力墙。
【说明】 本条为原规程7.2.2 条部分内容修改而成,去掉了项6。墙厚应
符合稳定要求、并满足最小墙厚要求。为简化设计,可按设计经验
及本条2、3款初步选定剪力墙的厚度,也可参考原规程规定进行初 选: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可选层高或无支长度(图7.1)二者较小值 的1/20,其他部位为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二者较小值的1/25,无 端柱或无翼墙的一字形独立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截面厚度为层高的 1/16,其他部位为层高的1/20。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
寸时,可忽略对墙体影响 受力特点: 可视为上端自由,下端固定的竖
向悬臂构件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
3.剪力墙结构的分类
整体小开口墙 洞口面积超过墙体面积的16%。 洞口至墙边净距>洞孔长边尺寸时,
可忽略对墙体影响 受力特点: 水平荷载下,由于洞口的存在,墙肢已
出现局部弯曲,其截面应力可认为由 墙体的整体弯曲和局部弯曲两者叠加 组成,截面变形仍然接近于整截面墙。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
混凝土剪力墙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
3.剪力墙结构的分类
联肢剪力墙 剪力墙沿竖向开一列或多列较大洞口。 由于洞口较大,剪力墙整体性已破坏。 剪力墙由连梁和联肢组成,也称双肢

连梁
受力特点: 连梁对墙肢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墙肢局
部弯矩较大,整个截面正应力已不再 呈直线分布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
2.剪力墙结构的特点 – 优点和缺点(建筑 和结构两方面)
缺点: 1. 墙体较多,开间小:受楼板跨度限制(一般
为3-8m),剪力墙间距不能太大,建筑平面布 置不够灵活。 2. 刚度过大,重量大。导致地震作用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
3.剪力墙结构的分类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
1.剪力墙结构的概念和力学机理
传统框架结构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弯矩差别很大: 水平荷载:抗侧力刚度小,水平位移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
2.剪力墙结构的特点 – 优点和缺点(建筑 和结构两方面)
优点: 1. 房屋中没有梁柱,比较美观 2. 结构刚度大、顶部和层间位移均较小 3. 空间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 4. 较框架结构施工快,适用高度大于框架结构 5. 用钢量少,较经济

第五章剪力墙结构设计

第五章剪力墙结构设计

⑶ 顶层取消部分剪力墙形成顶部大空间时,其
余延伸到顶的剪力墙应予以加强。
⑷ 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底部应予加强,其
高度可取:
a.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
b.高度≥150m时,取墙肢总高度的1/10。
3.剪力墙最小厚度与材料强度要求: ⑴剪力墙砼应 ≥ C20,带有筒体与短肢剪力
2(x)是由墙肢轴向变形产生的相对位移 3(x)是由连梁弯曲和剪切变形产生的相 对位移
1 2c m 2c
d ym dx
H

N ( )
( )d
0

2
1 1 1 ( ) ( ) d d E A1 A2 0 Z
3 3 m 3v
通常情况下,根据剪力墙的高宽比可以分为:
H/bw>2 : 高墙-弯曲破坏或滑移破坏
H/bw<1 : 矮墙-剪切破坏
1≤H/bw ≤2: 中高墙-剪切破坏
按剪力墙的间距分:
小开间剪力墙:间距2.7~ 4m,底层墙截面与 底层楼面面积比可达8%~10%。 大开间剪力墙:间距6~8m,底层墙截面与底 层楼面面积比可以在7%以内。 剪力墙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延性,细高的剪力墙 容易设计成弯曲破坏的延性剪力墙,是一个以受弯 为主的悬臂墙,承受弯矩、剪力与轴力,侧向变形 主要呈弯曲型。
三、计算基本假定:
1、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很大:可视为刚度无 限大的刚性楼板,而在平面外的刚度很小,可忽略不 计,楼板将各榀剪力墙连成一体,在楼板平面内没有 相对变形,承受水平荷载后,楼板在其平面内作刚体 运动,并把水平作用的外荷载向各榀剪力墙分配。 2、剪力墙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材料均处于弹性 阶段。

新型剪力墙结构的展望

新型剪力墙结构的展望

新型剪力墙结构的展望在现代建筑领域,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抗侧力结构体系,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新型剪力墙结构的出现,为建筑设计和施工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对新型剪力墙结构的发展趋势、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并展望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新型剪力墙结构的发展趋势1、高性能材料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高性能材料在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强度钢材、高性能混凝土以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的出现,使得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例如,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的剪力墙能够在减小构件尺寸的同时提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高性能混凝土则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够延长剪力墙的使用寿命。

2、智能化设计与施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

在新型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以及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能够实现更加精确和高效的设计与施工。

通过 BIM 技术,可以对剪力墙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和模拟分析,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从而减少施工中的变更和返工。

同时,智能化施工设备的应用,如自动化焊接机器人、3D 打印技术等,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3、绿色环保理念的融入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环保理念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新型剪力墙结构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采用可回收材料制作剪力墙构件,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优化剪力墙的结构设计,降低材料的消耗;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能源的消耗等。

此外,一些新型的绿色建材,如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墙体材料,也在剪力墙结构中得到了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效果。

二、新型剪力墙结构的优势1、良好的抗震性能剪力墙结构本身具有较强的抗侧力能力,能够有效地抵抗地震作用。

新型剪力墙结构通过优化构件的形状、尺寸和连接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其抗震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力墙设计(结构)
剪力墙设计
第一部分:高厚比3<hw/bw≦8的剪力墙
二、高厚比5≦hw/bw≦8的剪力墙(短肢剪力墙):
3,箍筋及拉筋: 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暗柱箍筋应按照剪力墙结构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中对箍筋的有 关要求进行设计;抗震等级为三、四级时,暗柱箍筋应按照剪力墙结构构造边缘构件对 箍筋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暗柱内拉筋直径同箍筋直径,隔一拉一。 当暗柱之间的净距不大于400mm时,两端暗柱与中间墙体宜合并整体表示,以暗柱箍筋代 替墙体水平分布筋,此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0.844
0.917
HPB400
0.398
0.464
0.531
0.586
0.642
0.703
0.764
第二部分:一般剪力墙
二、约束边缘构件:
1,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lc、阴影区纵向钢筋面积及配箍特征值λv:
项目
特一级 一级(9度) 一级(7、8度)
二级
备注
Lc(mm) (暗柱)
0.25hw 1.5bw
4,适用范围: 上述1~3款内容适用于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中的短肢剪力墙的设计
第二部分:一般剪力墙
第二部分:一般剪力墙
一、构造边缘构件:
1,按照《高规》(JGJ3-200,J186-2002)第7.2.17款进行设计。 其中要注意第4小条和表7.2.17的“注2”内容。
第二部分:一般剪力墙
C45
C50
C55
C60
HPB235 1.360
1.634
1.909 2.183
2.412
2.640 2.892
3.143
特一级
HPB335
0.952
1.144
1.336 1.528
1.688
1.848 2.204
2.200
HPB400 0.794
0.954
1.114 1.274
1.407
1.540 1.687
一、构造边缘构件:
2,对于第4小条以外的一般剪力墙结构的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如下:
建筑 分类
高层 建筑
多层 建筑
部位
钢筋
特一级
底部加 强区
其他部 位
底部加 强区
其他部 位
纵向钢筋 (取大值)
箍筋 纵向钢筋 (取大值)
箍筋 纵向钢筋 (取大值)
箍筋 纵向钢筋 箍筋
---
--1.2%Ac
6Ф16 Ф8@100
450
0.25hw 1.5bw
450
0.20hw 1.5bw
450
0.20hw 1.5bw
450
取大值
Lc(mm) (有端柱、翼墙
或转角墙)
0.20hw 1.5bw
450 bf+300
0.20hw 1.5bw
450 bf+300
0.15hw 1.5bw
450 bf+300
0.15hw 1.5bw
450 bf+300
1.834
HPB235 1.134
1.362
1.591 1.819
2.010
2.200 2.410
2.619
一、二级 HPB335 0.794
0.954
1.114 1.274
1.407
1.540 1.687
1.834
HPB400 0.661
0.795
0.928 1.061
1.172
1.284 1.406
取大值
纵向钢筋面积 (mm2)
1.4%Ac ≥6Ф18
1.2%Ac ≥6Ф16
λv
0.24
0.20
1.2%Ac ≥6Ф16
1.0%Ac ≥6Ф14
---
0.20
0.20
---
第二部分:一般剪力墙
二、约束边缘构件:
注:1,翼墙长度小于翼墙厚度3倍时,视为无翼墙剪力墙;端柱截面边长小于墙厚2倍 时,视为无端柱剪力墙
Ф6@200
Ф6@250
0.8%Ac 6Ф14
0.5%Ac 4Ф12
0.5%Ac 4Ф12
Ф8@150 6Ф12
Ф8@200
Ф6@150 4Ф12
Ф6@200
Ф6@200 4Ф12
Ф6@250
第二部分:一般剪力墙 一、构造边缘构件:
3,“非一般结构”(第4小条所指结构)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
2,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或拉筋沿竖向的间距,对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大于100mm,对 二级抗震等级不应大于150mm
3,当端柱承受计中荷载时,其纵向钢筋、箍筋直径和间距应满足柱的相应要求
第二部分:一般剪力墙 二、约束边缘构件:
2,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最小配筋率ρvmin(%):
抗震等级
C25
C30
C35
C40
1.528
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带有筒体和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应≥C25;筒体结构宜≥C30;错层结构错层出剪力墙 应≥C30
第二部分:一般剪力墙
二、约束边缘构件:
3,约束边缘构件配筋要求: 3.1、阴影区约束边缘构件箍筋的长边不大于短边的3倍,且相邻两个封闭箍筋相互搭接 1倍纵筋间距,并勾住纵向钢筋。 3.2、对十字形剪力墙,可按两片剪力墙分别在各自端部设置边缘构件,交叉部位按构 造边缘构件设置。 3.3、阴影区纵向钢筋间距宜为150mm左右,非阴影区纵向钢筋直径同剪力墙竖向分布 筋,间距为200mm。 3.4、非阴影区长度:取200mm的整数倍(当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间距小于200mm时,应取 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间距的整数倍)且不小于计算值。
箍筋
配箍特征值λv≧0.1
第二部分:一般剪力墙 一、构造边缘构件:
最小体积配箍率ρvmin(%):
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筋种类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HPB235
0.681
0.796
0Hale Waihona Puke 9101.0051.100
1.205
1.310
HPB335
0.477
0.557
0.637
0.704
0.770
---
-------
一级
抗震等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
---
0.8%Ac 6Ф14
Ф8@150
1.0%Ac 6Ф16
Ф8@100 6Ф14
Ф8@150
---
0.5%Ac 4Ф12
0.5%Ac 4Ф12
---
Ф6@150
Ф6@200
0.6%Ac 6Ф12
0.4%Ac 4Ф12
0.4%Ac 4Ф12
Ф8@200
第二部分:一般剪力墙
二、约束边缘构件:
3,约束边缘构件配筋要求: 3.5、非阴影区范围内箍筋及拉筋的配置原则: a、外围设置封闭箍筋,该封闭箍筋伸入阴影区内一倍纵向钢筋间距,并箍住该纵向 钢筋,封闭箍筋内设置拉筋。 b、外围设置封闭箍筋,该封闭箍筋伸入阴影区内一倍纵向钢筋间距,并箍住该纵向 钢筋,封闭箍筋内设置拉筋。每个纵筋均设置拉筋,拉筋水平间距200mm(或同剪 力墙竖向分布筋间距),箍筋及拉筋沿竖向间距同阴影区箍筋竖向间距。
部位
钢筋
特一级
一级
底部加强部
纵向钢筋(取 大值)
---
---

箍筋
---
---
抗震等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
0.5%Ac 4Ф12
0.5%Ac 4Ф12
---
配箍特征值λv≧0.1
其他部位
纵向钢筋(取 大值)
1.2%Ac 6Ф16
1.0%Ac 6Ф14
0.8%Ac 6Ф12
0.5%Ac 4Ф12
0.5%Ac 4Ф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