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五年级必背经典古诗文上册(含译文)
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意思

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意思01《山居秋暝》知识点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翻译: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课文主题:《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山村清新、秀丽的景色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追求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注解]①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②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③随意:任凭。
④歇:尽。
⑤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鉴赏开头一个“空”字,点明山间的空旷、寂静。
空山之中,一场秋雨刚过,空气洁净而又新鲜,让人感到清爽宁静,心旷神怡。
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翠竹、浣女、荷叶、渔舟,动静结合,构成一幅宁静和谐、清新活泼的画面。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诗人对这美景的留恋和心中的理想:要在这世外桃源般的山中隐居。
02《枫桥夜泊》知识点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翻译: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课文主题:《枫桥夜泊》勾画出一幅凄清、幽静的秋江夜泊图,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乡情怀。
[注解]①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郊。
②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③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住于此。
鉴赏“残月”和“霜天”是冷色,“江枫”和“渔火”是暖色,冷暖交织, 与诗人的心境互为映衬,真切地表现出诗人的孤寂、惆怅之情。
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悠的钟声,每一下都敲在诗人心上,让诗人感觉更加孤寂。
03《长相思》知识点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注释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注释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一、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二、夏意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译文: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
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正是中午时分,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
三、闲居初夏午睡初期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四、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五、秋山[唐] 张籍秋山无云复无风,溪头看月出深松。
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六、竹枝词·白帝城头春草生 [唐] 刘禹锡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译文:时值春天,白帝城的城头百草茂盛,白盐山下的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的民歌(日子过得如鱼得水),在陌生路上匆匆赶路的外乡人,听到这当地的民歌就产生了思乡情怀。
七、送沈子福归江东[唐]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译文:杨柳飘拂的渡头行人稀稀疏疏,船夫摇荡着双桨一直驶向临圻。
只有相思的别恨像无边的春色,不论江南江北时刻送您把家归。
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年级上册语文 必背古诗词及日积月累

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日积月累(含译文)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蝉【唐】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大意: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持续不断地蝉鸣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响亮的蝉鸣之所以传得远,正是因为它在高处,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关于“时间”的名句)★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葛洪大意:不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要忍视一分一秒的工夫。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大意:人的青壮年时期倏忽即过,再也不会重来,就像一天中不会有两个早晨,应该趁年富力强及时努力,岁月流逝,它是不会停下来等待任何一个人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一岳飞大意:人生年少时,不要把大好青春等闲虚度,等到年纪大了,才后悔年轻时没有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大意:人世间的多少事都是匆匆而过,日月星辰不断运转,光阴催人老。
相对于人类短暂的生命而言,一万年太久远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大意:七夕的夜晚,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想象着天河两边的牛郎织女,终于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岁月穿针),穿过的红线该有几万条吧!第11课古诗三首(1)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大意: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只是为没有见到国家统一而感到悲伤。
等到将来朝廷军队挺进北方,收复中原的那一天,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啊!(2)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大意: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节比的楼阁,西湖上听歌看舞的荒淫生活,什么时候才能够停止呢?阵阵温暖的风把那些权贵们吹得醉生梦死,他们简直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成汴州了。
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和古诗

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和古诗一、必背古诗。
- 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解析:- 王安石这家伙啊,当时他从京口到瓜洲,这俩地方就隔了一条江呢。
他心里还惦记着钟山,也就隔了几座山的距离。
你看他说“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可太妙了。
他之前想了好多字,什么“到”啊、“过”啊之类的,都不如“绿”字来得鲜活。
就好像春风是个神奇的画家,一下子就把江南岸给染绿了。
最后他还望着明月,心里想着啥时候这月亮能照着自己回家呢。
这诗啊,就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解析:- 张籍在洛阳城里啊,一感受到秋风,就想家了。
他想写封信回家,可是心里的想法太多太多了,就像一团乱麻。
好不容易写完信,又担心自己写得太匆忙,好多话没说清楚。
你看,送信的人都要出发了,他又把信封打开,再检查检查,这细节描写得特别生动,把那种对家乡亲人深深的思念和牵挂表现得淋漓尽致。
- 原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解析:- 纳兰性德这一路可不容易啊,走了一程又一程的山路,过了一条又一条的河,朝着榆关那边走去。
到了晚上,好多好多营帐里都亮着灯。
然后夜里又刮风又下雪的,这风雪声太吵了,把他思乡的心都搅得没法入睡。
他就想啊,自己的故乡可没有这么讨厌的风雪声呢。
这首词通过描写旅途的艰辛和风雪的聒噪,突出了他远离故乡的那种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二、必背课文片段。
- 原文(部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五年级上册必背的古诗译文和注释

五年级上册必背的古诗译文和注释《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jiè):凭借。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注释:乞巧节: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旧时风俗,妇女们于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译文: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译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
邸(dǐ):旅店。
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
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言文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言文一、古诗部分。
- 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解析:- 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京口和瓜洲啊,就隔了一条长江水呢。
王安石当时从京口到瓜洲,这距离可近啦。
“钟山只隔数重山”,他的家乡钟山呢,也就隔着几座山。
这两句写出了他离家乡不远的感觉。
- 最妙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啦。
这个“绿”字啊,可不得了。
王安石为了这个字可是费了好大的心思呢。
他一开始写的不是“绿”,可能是“到”啊,“过”啊之类的,但是都觉得不够好。
这个“绿”字一用,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下子把春天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写出来了。
春风一吹,江南大地就变得绿油油的,多有画面感啊。
“明月何时照我还”,晚上看着明月,他就想啊,什么时候这月亮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表达了他思念家乡的感情。
- 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解析:- “洛阳城里见秋风”,在洛阳城里看到秋风刮起来了。
秋风一起啊,就容易让人想家。
“欲作家书意万重”,他想写封家书,可是心里的想法太多太多了。
就像我们有时候想和家人说很多话,但是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一样。
- “复恐匆匆说不尽”,他又担心自己写得太匆忙了,好多话没写进去呢。
“行人临发又开封”,送信的人都要出发了,他又把信打开再看看。
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啊,把那种对家乡亲人深深的思念和牵挂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好像我们给爸妈发个微信,发出去了又觉得还有话没说,又撤回重新编辑一样。
- 原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解析:- “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走了很远的路啊,翻山越岭,过河渡江的。
“身向榆关那畔行”,他朝着榆关那个方向走。
“夜深千帐灯”,晚上的时候,看到很多很多的营帐都亮着灯。
这画面很壮观呢。
- “风一更,雪一更”,夜里啊,风呼呼地刮,雪不停地下。
“聒碎乡心梦不成”,这风雪声太吵了,把他思念家乡的心都搅乱了,连梦都做不成。
五年级上册古诗文必背

五年级上册古诗文必背、选背古诗词必背古诗词目录:1 泊船瓜洲2芙蓉楼送辛渐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清平乐村居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所见7题李凝幽居8题秋江独钓图9寻隐者不遇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今晨,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独的楚山。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绿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面又美好-- 那满头白发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豆地锄草身在河东,二儿,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欢喜是小儿的调皮神态,横卧在溪头草丛-- 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五年级上古诗26首带注释和翻译

1.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鸟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1.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2.江枫:指“江村桥”和“枫桥”。
3.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衰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3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
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单于(chan yu ):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1.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2.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5题临安邸(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1.临安:南宋的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
2邸(di); 旅店。
6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山坡田野向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南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最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及译文(1)

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及译文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緌(ruí):蝉的触须流响:蝉不停地鸣叫。
藉(jiè):凭借、依靠的意思。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晋]葛洪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译文】1.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不要整天吃饱喝足没啥正事,不要因为懒惰而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葛洪《抱朴子·外篇》。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4.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多少人世间的事都是急忙忙地匆匆而过,天地不断旋转,光阴逼迫,一万年太久了,我们只要珍惜现在的时间。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注释】今宵:今天晚上。
碧霄:青天、天空。
牵牛:牛郎。
渡河桥:牛郎织女渡过天河,踏上鹊桥。
尽:完。
几万条”的“几万”是虚指,比喻多。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本来就知道。
同:统一的意思。
王师:南宋朝廷的军队。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五年级上册古诗词全部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五年级上册古诗词全部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五年级上册古诗词全部古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查字典语文网特此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详情内容可查看下文: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注释】1.泊船:停船。
泊,停泊。
指停泊靠岸。
2.绿:吹绿。
3.京口:古城名。
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4.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5.一水: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
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6.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赏析】这首七绝触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
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
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
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
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
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
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
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注释

一、山亭夏日[唐]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二、夏意[宋] 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译文: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
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正是中午时分,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
三、闲居初夏午睡初期[宋] 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四、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五、秋山[唐] 张籍秋山无云复无风,溪头看月出深松。
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六、竹枝词·白帝城头春草生[唐] 刘禹锡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译文:时值春天,白帝城的城头百草茂盛,白盐山下的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的民歌(日子过得如鱼得水),在陌生路上匆匆赶路的外乡人,听到这当地的民歌就产生了思乡情怀。
七、送沈子福归江东[唐]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译文:杨柳飘拂的渡头行人稀稀疏疏,船夫摇荡着双桨一直驶向临圻。
只有相思的别恨像无边的春色,不论江南江北时刻送您把家归。
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6篇)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1.少府:官名,即县尉,掌管一县的治安和军事。
之:去,往。
之任:去就任。
蜀川:泛指蜀地。
2.阙:古代宫门两旁的望楼。
城阙:这里指长安。
辅三秦:以三秦为辅,即在三秦的拱卫下。
三秦:指古代秦国的地域,在今陕西一带。
秦朝灭亡后,项羽将秦故地分为雍、塞、翟三国,后世遂称这一带为三秦。
3.五津:蜀中的长江自湔堰至健为一段有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合称为五津。
4.宦游:为了做官而远游四方。
5.比:古代五家相连为比。
比邻:近邻。
这两句化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6.无为:不要,不用。
歧路:岔路,指分手的地方。
译文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2):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宝马雕车:装饰华美的车马凤箫声动:奏起的音乐,凤箫:箫的美称,传说萧史与妻弄玉居凤台,曾吹箫引来凤凰。
玉壶光转:月光随月亮而慢慢移动鱼龙舞:指舞鱼形,龙形的灯蛾儿,雪柳。
黄金缕:都是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戴的装饰品。
以彩绸或彩纸做成。
此指盛装的妇女。
【译文】东风仿佛使几千棵树的花朵在一夜间盛开,又如将空中的烟花吹落,象阵阵星雨。
五年级上册12首必背古诗整理,诗句+翻译。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贾岛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清.王士禛译文: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唐. 贾岛译文: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
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 .辛弃疾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 .李白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五年级上册古诗及译文

五年级上册古诗及译文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解析:你看这诗的第一句,就点明了京口和瓜洲的位置关系,就隔了那么一条江。
第二句呢,说钟山离得也不远,就几座山的距离。
这前面两句就给人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离家已经很近啦。
然后最有名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啦,这个“绿”字可太妙了。
据说王安石在写这个字的时候,改了好多遍呢,什么“到”“过”“入”之类的,最后才确定用“绿”,这个字一用啊,就像给江南岸刷上了一层生机勃勃的绿漆一样,立马就能让人感受到春天那种充满活力的气息,整个江南岸都活起来了。
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望着天上的明月,心里想着啥时候才能回家呀,就把那种思乡之情表达得很细腻。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我想写一封家书,可是心里有千言万语。
又担心匆匆忙忙写不完我想说的话,当送信人即将出发的时候,我又打开信封检查。
解析:你想啊,在洛阳城里感受到秋风了。
秋风一起,就容易让人想家。
张籍就想写封信给家里,可是心里想说的太多了,这就像你脑袋里有一团乱麻,不知道从哪儿开始扯起。
好不容易写好了信,又担心有啥话没写进去,所以在送信的人要走的时候,又把信封打开检查。
这个动作特别生动地表现出他对家人那种深深的思念和牵挂,感觉有好多话想一股脑儿地告诉家人,又怕遗漏了重要的内容。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家乡可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解析:纳兰性德写这首词可有意思了。
前面说“山一程,水一程”,就感觉这些将士们走了好远好远的路,很辛苦的样子。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文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文
这几句的意思分别是:
1.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3.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
大意是: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这部分内容表达了少年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少年的状态决定着国家的状态,并且描绘了少年中国蓬勃的生命力以及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五年级上册必备的古诗

五年级上册必备的古诗1. 《示儿》(宋·陆游)
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题临安邸》(宋·林升)
原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原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4.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原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5. 《观书有感·其一》(宋·朱熹)
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吹绿了。
7.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译文: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1、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意思很多。
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4、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5、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
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
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七律·长征毛泽东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wēiyí)腾细浪,乌蒙磅礴(páng 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及释义

泊船瓜州【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西江夜行【唐】张九龄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梦李白二首·其二【唐】杜甫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灞上秋居【唐】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随园诗话【清】袁枚飞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长安春望【唐】卢纶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北宋】刘著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
倒流河汉入杯盘。
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示儿【南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五年级必背经典古诗文上册(含译文)1.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空旷的山中,新雨刚刚下过。
夜间的秋色更添几分凉爽。
明朗的月光照在松竹间,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流过。
洗衣服的姑娘住在竹林间欢笑,莲叶摇动,渔舟离去。
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我自可留恋在山中,不回去。
意译:刚刚下雨以后的山峦,显得格外空寂,黄昏的天气,略带凉意。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一片松林中间;清清的泉水,在山石缝隙里潺潺地流。
竹林里传来阵阵洗衣女子回家的喧笑;莲蓬抖动,那是渔舟在行走。
任凭春天花草的芳香消失,而山间秋色却是我永远留驻的理由。
2.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玩水。
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3.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韵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4.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5.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6.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举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这样狠心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嘴唇干燥不能呼喝,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一样,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孩子睡眠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一下雨屋顶漏水,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儿干的地方,房顶雨漏像麻线一样密集不断。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又湿又冷的长夜,如何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来来问一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太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连串马蹄印。
11.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无学问的人。
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12.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到有用的知识,能得到发自内心的愉悦!有远方的朋友来到你家,不也是件快乐的事吗?人家不知道人家自己犯了错误,你也不恨他,难道你不像个君子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学人弟子们回到家里,对长辈要孝顺,出来在社会上行走要尊重年长于自己的同仁,言行谨慎而守信用,以广大的爱心去爱护其他人,要亲近有仁德的贤人。
以上几条如果能够做到,还有多余的精力的话,则应该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会追求饮食上的享受,不会追求居住上的安逸,勤快的做事,谨慎地言行,又能虚心向有道的贤者请教指正,这样的人可谓是好学之人。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担心别人看不透我,担心我看不透别人。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智者以水为乐,仁者以山为乐;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译文:孔子说: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
不分昼夜。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才凋谢的."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统治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统治者本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事不成'。
译文:不要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