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知识点和习题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知识点

第四章 比一、比的基本概念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两个同类量的比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两个有联系的不同类量的比表示一个新的量2、比的符号和读、写法 1015是分数形式的比,是比的另一种书写形式 3、比的各部分名称(1)比的前项: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2)比的后项: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后面的数(3)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4、求比值的计算方法: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比值可用分数、小数或整数表示5、比和比值的联系与区别都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53既可表示3:5,又可表示3:5的比值;比表示两个数的一种关系,比值是一个数;比只能写成a:b 或ba 的形式,比值可以是分数、小数、整数 6、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1)联系 a:b=a ÷b=ba (b ≠0) 除法 被除数 ÷ 除数 商分数 分子 — 分母 分数值比 前项 : 后项 比值(2)区别①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量的一种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则是一个数②表示方法不同:除法算式不能用分数表示;比可以用分数表示;但分数不一定表示两个量的比 ③结果表达不同:除法要求出商;比只有求比值才求出商;分数本身就是一个数值7、求比中未知项的方法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比的后项=比的前项÷比值8、转化法解决问题:把不变量看作单位“1”小明读一本书,已读页数和未读页数只比是5:4.如果再读27页,已读与未读只比为2:1,求这本书多少页2:(1+2)=32 5:(5+4)=95 27÷(32-95)=243(页) 二、比的基本性质1、、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同样适用于连比2、化简比的意义(1)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2)化简比的意义: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3、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4、分数比的化简方法(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整数比,再化简(2)利用求比值的方法,但结果必须写成比的形式5、小数比的化简方法:先把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变成整数比,再化简6、黄金比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长度之比等于较长部分与整体长度之比,约为0.618:1三、解决问题1、用转化单位“1”的方法和找中间量的方法解题甲数是乙数的103,乙数是丙数的94,求这三个数的连比 方法一:把乙数看作单位“1”,丙数是乙数的49,所以甲:乙:丙=103:1:49 方法二:找中间量的方法甲:乙=3:10=6:20 乙:丙=4:9=20:45 所以甲:乙:丙=6:20:452、按比例分配问题应用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知识点归纳(五四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知识点归纳(五四制)第六章比例一、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2:1=6:3二、内外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三、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如: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 1.5。
四、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 = 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 =3×8.解得x=6。
五、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例如: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②、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④、y=5x.y和x成正比例.因为:y÷x=5(一定)。
⑤、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总页数÷天数=每天看页数(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例如: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②、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因为: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知识点总结+相关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知识点总结+相关练习!一、 比的意义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例如21:7 其中21是前项;7是后项。
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如:甲∶乙=5∶6;乙∶丙3;因为[6;4]=12;所以5∶ 6=10∶ 12; 4∶3=12∶9;得到甲∶乙∶丙=10∶12∶9。
3、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比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同分数相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二、比的基本性质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做比的化简。
3、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180:120=(180÷60):(120÷60)=3:24、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例如:61:92=(61×18):(92×18)=3:4 5、小数比的化简方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变成整数比;再化简。
例如:0.75:0.2=(0.75×100):(0.2×100)=75:20=15:46、一个比中;既有小数;又有分数;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按照化简分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按照化简小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
例如: 0.5:53=21:53=5:6 0.5:52=0.5:0.4=5:4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比较1.目的不同。
求比值就是求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而化简比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也就是化简后的比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后项都应是整数;二是前、后项的两个数要互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和典型例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用数对表示位置 如:第三列第二行 表示为(3,2)。
一般情况下表示为(列,行) 位置与方向(二)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同一方向的不同描述:小明在小华的东偏北30°方向上,距离15米。
也可以说成:小明在小华的 方向上,距离 。
相对位置:小明在小华的东偏北30°方向上,距离15米。
小华在小明的 方向上,距离 。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75×4表示4个75是多少或75的4倍是多少。
)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6×53表示6的53是多少; 65×52表示65的52是多少。
)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能约分的先约分) 4、 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 乘 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5、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典型练习题](1)38 +38 +38 +38 =( )×( )=( ) (2)12个 56 是( );24的 23 是( )。
(3)边长 12 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被除数除以除数(0除外)等于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
3、一个数除以真分数,商大于这个数(如:4÷21﹥4); 一个数除以大于1 的假分数,商小于这个数 (如:3÷ 23﹤3)。
4、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 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同步习题4-1 比的意义

0.21∶6.3=(0.21÷0.21)∶(6.3÷0.21)=1∶30
48∶36=(48÷12)∶(36÷12)=4∶3
0.5∶ =(0.5×10)∶( ×10)=5∶4
7∶3.5= (7÷3.5)∶(3.5÷3.5)=2∶1
【详解】3÷5= ;
60× =36(本).
答:文艺书本数是故事书的 ;文艺书有36本.
【我来纠错】
【详解】3分米=30厘米,
长与宽的比:30∶12=5∶2,
比值是:30∶12=5∶2=5÷2=2.5。
【点睛】此题考查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要注意区分:化简比的结果仍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还要注意单位一定要统一。
4.一本书读了55页,45页没有读,已读与总数的比是( ),比值是( )。
【答案】①.11∶20②.
【详解】乙数与甲数的比:1∶3;
比值:1∶3= 。
答:乙数与甲数的比是1∶3,比值是 。
【点睛】此题考查比的意义,求比值的方法,学生应掌握。
12.图书角中文艺书与故事书本数比是3:5,文艺书本数是故事书的几分之几?如果故事书有60本,文艺书有多少本?
【答案】 ;36本
【解析】
【分析】图书角中文艺书与故事书本数比是3:5,根据分数的意义,文艺书本数是故事书的3÷5= ;如果故事书有60本,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文艺书有:60× =36(本).
【解析】
【分析】在比中,“∶”叫做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结果叫做比值。
【详解】
【点睛】此题考查比的各部分名称,学生应掌握。
2.鸡有80只,鸭有100只,鸡和鸭只数的比是( ),比值是(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讲义及练习-第4单元比的认识(含答案)

比的认识知识集结知识元比知识讲解知识点:比的意义,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一、比的意义1.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2.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 15 :10 = 15÷10=(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15 ∶ 10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3. 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例: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二、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1.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2.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3. 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4.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5.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三、比值1、求比值:用前项除以后项,结果最好是写为分数 .2、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知识点:比的基本性质一、比的基本性质: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二、化简比:依据比的基本性质1.两个整数的比: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2.两个分数的比: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的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3.两个小数的比:先把小数化成整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例如:15∶10 = 15÷10 === 3∶2 最简整数比是3∶2三、求比值:用求比值的方法:求比值的过程是通过前项除以后项,求出商.注意:最后结果要写成分数、小数或整数的形式.例如:15∶10 = 15÷10 ==(不能写成3:2)四、最简整数比:1.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2.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3.比中有单位的,化简和求比值时要把单位化相同再化简和求比值,结果没有单位.知识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按比例分配:1.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1.用分率解:按比例分配通常把总量看作单位一,即转化成分率.要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几份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最后再用总量分别乘几分之几.例如:有糖水25克,糖和水的比为1:4,糖和水分别有几克?1+4=5 糖占用25×得到糖的数量,水占用25×得到水的数量.2. 用份数解:要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一份是多少,最后分别求出几份是多少.例如:有糖水25克,糖和水的比为1:4,糖和水分别有几克?糖和水的份数一共有1+4=5 一份就是25÷5=5 糖有1份就是5×1 水有4分就是5×4知识点:部分与部分的比转化为部分与整体的比部分与部分的比转化为部分与整体的比的方法:先求出所有部分之和,然后再根据比的意义进行比较即可.例如:甲数:乙数=2:3,求甲数:甲、乙两数之和=().应该先求出甲数和乙数之和,2+3=5,然后在进行相比即可.知识点:化连比问题三、连比的概念:三个量以及三个量以上的比的关系,叫做连比.比如:30:20:10 像这样的比叫做连比,其中30、10、20叫做连比的项.四、连比的性质:⑴如果a∶b=m∶n,b∶c=n∶k,则a∶b∶c=m∶n∶k;⑵如果k≠0,则a∶b∶c=ak∶bk∶ck=::利用连比的性质可以求连比,也可以化简连比.三、比”和“连比”得区别:1、比和连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意义上看比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或两个数相除).连比是两个以上数之间的各自所占的份数比,它不是以上两个数连除的关系.2、比和连比中的“项”也是不同的:3、从比值上看:比既能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也可以求出比值.如:3:4的比值是,连比不是连除的意思,不可能求出商,也无法求出比值.四、连比的化法:例如:甲和乙的比是3∶4,乙和丙的比是6∶5,甲、乙、丙的连比应该是9∶12∶10.其中项统一过程如下:知识点:按比例分配问题进阶.一、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解题思路:男生比女生多几份:7-5=2求每一份:20÷2=10(人)因此,男生有10×7=70(人),女生有10×5=50(人)2、比的第二中应用:转化连比解答按比分配的问题例如:一个学校篮球队和足球队人数之比为5:4,足球队和排球队之比为3:5.已知篮球队比足球队和排球队总和少34人,求各组人数.解题思路:转化连比: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15:12:20篮球队比足球对和排球对之和少几份:12+20-15=17每份人数:34÷17=2(人)篮球队:2×15=30(人)2×12=24(人)2×20=40(人)3、比的第三种应用:行程问题中的比的应用例如:客车和货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速度比为3:4,相遇后继续前行,当货车到达A 地后,客车距B地还有20千米,求两地的距离.解题思路:同时出发,速度比等于路程比分析:相遇时,两车路程之和为A、B两地的距离.把A、B两地距离当坐单位“1”,货车到达A地时,恰好为“1”,客车行驶的占货车的,还有未行驶,因此全程为20÷=80(千米)4、比的第四种应用:列方程解决比的问题例如:哥哥和弟弟原有钱之比为7:5,如果哥哥给弟弟520元之后,弟弟和哥哥的钱数之比为4:3,现在哥哥有多少钱?解题思路:用常规方法解不出,考虑用方程解答解:设哥哥现在有x元,则弟弟现在有x,哥哥原有(x+520)元,弟弟原有(x-520)元,列方程为:x-520=(x+520)例题精讲比例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2,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答案】等腰直角三角形例2.一块铁与锌的合金,铁占合金的,那么铁与锌的质量之比();合金的质量是锌的质量的()倍【答案】2:7例3.公园里柳树和杨树的棵数比是5∶3,柳树和杨树共40棵,柳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答案】柳树:25棵;杨树:15棵例4.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乙数与丙数的比是6:7,甲数与丙数的比是多少?甲数、乙数与丙数三个数的比是多少?【答案】9:12:14.【解析】题干解析:根据连比的性质,进而求出甲数与丙数的比、甲数、乙数与丙数三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整数比即可.例5.师徒二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已知师傅与徒弟的工作效率的比是5:7,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少做120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两种方法解答)【答案】720个【解析】题干解析:(1)由“工效比是5:7,”得出工作量的比也是5:7,把两人的工作量分别看作5份和7份,则相差7﹣5=2份,由此求出一份,进而求出(5+7)份表示的个数就是这批零件的个数.(2)用方程解答,设完成任务时,师傅完成了x 个,徒弟完成了120+x个,再把工作量相比就是5:7,列出方程求出师傅完成的个数,再求徒弟完成的个数,然后相加即可.当堂练习填空题练习1.甲乙两个小朋友做游戏,在一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地上划地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 比【例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调制了一杯蜂蜜水。
甲调制时用了40毫升的蜂蜜,200毫升水;乙调制时用了5小杯蜂蜜,20小杯水;丙调制时用的水是蜂蜜的7倍。
( )调制的蜂蜜水最甜。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甲调制的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是40:200=1:5=51;乙调制的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是5:20=1:4=41;丙调制的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是1:7=71。
41>51>71,所以,乙调制的蜂蜜水最甜。
解答:B【例2】已知甲:乙=3:4,乙:丙=3:2,那么甲、乙、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甲=乙=丙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的基本性质解答连比问题。
解答时,需将两个不同的比中共有的量转化为同一个数。
甲:乙=3:4=9:12;乙:丙=3:2=12:8,则甲:乙:丙=9:12:8,所以,乙>甲>丙,选C 。
解答:C【例3】成年人的足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
某小区发生了一起盗窃事件,在犯罪现场留下了一个长26厘米的足印。
经过周密侦察,锁定了四名犯罪嫌疑人,下表是这四名犯罪嫌疑人的身高记录。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计算说明:这四人中,谁的嫌疑最大?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答时,先根据“成年人的足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可以看作成年人的身高是足长的7倍来推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
该题具备探索性和趣味性,同时运用了估算的知识。
解答:26×7=182(cm ),四人中王某的身高最接近182cm 。
答:王某的嫌疑最大。
【例4】骆驼体重250千克,能搬运质量为300千克的货物;蚂蚁体重0.05克,能搬运质量为2克的虫子.写出它们各自搬运的质量与体重的比,并求出比值.相对于自身体重,你觉得谁的力气大?为什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和求比值的方法,解答时需要明确的是:比值越大,力气就越大。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知识点归纳

比的应用知识点归纳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例题:六年级有12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解析:12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思路:第一步求每份:120÷(7+5)=10人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7×10=270(人)女生:5×10=50(人)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例题:六年级(1)班有男生50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解析:“男生50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
思路:第一步求每份:50÷5=10(人)第二步求女生:女生:10×7=70(人)。
全班:50+70=120(人)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例题: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思路:男生比女生多几份:7-5=2求每一份:20÷2=10(人)因此,男生有10×7=70(人),女生有10×5=50(人)4、比的第四中应用:转化连比解答按比分配的问题一个学校羽毛球队和乒乓球队人数之比为5:4,乒乓球队和网球队之比为3:5。
已知羽毛球队比乒乓球队和网球队总和少34人,求各组人数。
思路:转化连比:羽毛球队:乒乓球队:网球队=15:12:20羽毛球队比乒乓球队和网球队之和少几份:12+20-15=17每份人数:34÷17=2(人)羽毛球队:2×15=30(人)2×12=24(人)2×20=40(人)5、行程问题中的比例问题一辆客车和一辆轿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速度比为3:4,相遇后继续前行,当轿车到达A地后,轿车距B地还有20千米,求两地的距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比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六讲第四单元比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一、比的意义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例如21:7 其中21是前项,7是后项。
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求几个数的连比方法】求几个数的连比的方法,如:甲∶乙=5∶6,乙∶丙=4∶3,因为[6,4]=12,所以5∶ 6=10∶ 12, 4∶3=12∶9,得到甲∶乙∶丙=10∶12∶9。
3、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比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同分数相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二、比的基本性质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做比的化简。
3、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180:120=(180÷60):(120÷60)=3:24、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例如:5、小数比的化简方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变成整数比,再化简。
例如:0.75:0.2=(0.75×100):(0.2×100)=75:20=15:46、一个比中,既有小数,又有分数,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按照化简分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按照化简小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
例如: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比较1.目的不同。
求比值就是求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而化简比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也就是化简后的比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后项都应是整数;二是前、后项的两个数要互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比的知识点和习题练习

比的基本概念和化简一、比的基本概念1、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旧: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两个同类量的比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两个有联系的不同类量的比表示一个新的量。
2、比的符号和读、写法37是分数形式的比,是比的另一种书写形式。
3、比的各部分名称(1)比的前项: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 (2)比的后项: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后面的数; (3)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4、求比值的计算方法: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比值可用分数、小数或整数表示。
5、比和比值的联系与区别都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53既可表示3:5,又可表示3:5的比值;比表示两个数的一种关系;比值是一个数;比只能写成b a :或ba的形式,比值可以是分数、小数、整数。
6、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1)联系 a:b=a ÷b=ba(b ≠0) 除法 被除数 ÷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 后项 比值(2)区别①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量的一种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则是一个数②表示方法不同:除法算式不能用分数表示;比可以用分数表示;但分数不一定表示两个量的比 ③结果表达不同:除法的结果为商;比的结果为比值;分数本身就是一个数值 7、求比中未知项的方法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 比的后项=比的前项÷比值二、比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类同)1、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同样适用于连比 2、化简比的意义(1)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 (2)化简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3、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4、分数比的化简方法(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整数比,再化简 (2)先求比值,再把结果写成比的形式5、小数比的化简方法:先把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变成整数比,再化简6、求连比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4,乙数和丙数的比是5:6,求甲、乙、丙的连比关键是找中间量(“桥梁”),显然为乙。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题复习(知识要点、易错易混题目、按类型整理)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概念与题型)一、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题公式单位“1” 已知: 单位“1” × 对应分率 = 对应数量求单位“1”或单位“1”未知:对应数量 ÷ 对应分率 = 单位“1”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 一个数 ÷ 另一个数 =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多的数量÷单位“1”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少的数量÷单位“1”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二、熟练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熟练背诵:1 2 = 0.5 = 50% 1 4 = 0.25=25% 34 = 0.75 = 75% 1 5 = 0.2 = 20% 2 5 = 0.4 = 40% 35 = 0.6 = 60% 4 5 = 0.8 = 80% 1 8 =0.125=12.5% 38 =0.375=37.5% 5 8 =0.625=62.5% 7 8 =0.875=87.5% 1 10 =0.1=10% 1 20 =0.05=5% 1 25 =0.04=4% 150 =0.02=2% 1100=0.01=1%三、基本题型:(1)一条路全长1200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15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14 ,还剩几分之没有修?(2)果园里有桃树200棵,梨树比桃树少 15 ,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3)果园里有桃树200棵,比梨树少 15 ,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4)一件上衣,打八折后是72元,这件上衣原价多少元?(5)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1 5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14 ,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60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6)五月份比六月份节约用水20吨,五月份用水80吨。
五月份比六月份用水节约百分之几?(7)一杯盐水,盐10克,水90克,这杯盐水的含盐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比》复习卷

二.填空题
13.0.6= 3 =12÷ 20 = 6 :10= 60 %= 六 成.
5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0.6,把0.6化成分数并化简是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5,再根据商不 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4就是12÷20;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 =3:5,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 、后项都乘2就是6:10;把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60;根据成数的意义,60%就是六 成.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 【解答】解:0.6= =12÷20=6:10=60%=六成; 故答案为: ,20,6,60,六.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式、小数、分数、百分数、比、成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 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解答】解:由于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2:1 所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1 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22:12=4:1 答: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4:1;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边长、周长比的关系,以及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关系.
一.选择题
3.已知 =1.2, =1.2,则x和y比较( A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零作除数无意义.
一.选择题
6.a÷b=1.2,则b:a=( A )
A.5:6
B.6:5
C.1:2
【分析】根据a÷b=1.2可得:a=1.2b,所以b:a=b:1.2b=1:1.2=10:12=5:6,据此即可选择.
【解答】解:根据a÷b=1.2可得:a=1.2b, 所以b:a=b:1.2b=1:1.2=10:12=5:6, 故选:A. 【点评】根据a÷b=1.2得出用b表示字母a的式子a=1.2b,再代入到b:a中化简即可解答.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判断正误。
(对的画“√”,错的画“×”)(1)20kg ∶50g =2∶5。
( )(2) 如果A ∶B =7∶12,那么B 是A 的712。
( ) (3)把10g 盐溶解在100g 水中,盐和盐水质量之比是1∶10。
( )(4)从家到学校,小明要走15小时,小方要走16小时,小明与小方所用的时间比是6∶5。
( )2.精挑细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在蜂蜜水中,蜂蜜占蜂蜜水的110,蜂蜜和水的比是( ),在50kg 蜂蜜水中蜂蜜有( )kg 。
A. 1∶10B. 1∶9C. 45D. 5(2)小明买来红气球和黄气球共16个,其中红气球与黄气球的个数比是3∶5。
红气球买了多少个?正确列式是( )。
A. 16×35B. 16×53C.16×33+5 D.16×53+5 (3)23∶109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A.2027B. 53C. 35D.3∶5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3,如果甲、乙两数的和是20,那么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4.甲、乙两数的比是5∶3,甲数比乙数大6,那么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5.学校舞蹈队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
男生是女生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之几?写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再求比值。
参考答案1.(1)×(2)×(3)×(4)√2.(1)B D (2)C (3)C D3.甲数:20×22+3=8 乙数:20×32+2=12答:甲数是8,乙数是12。
4.6÷(55+3-35+3)=24答:甲、乙两数的和是24。
5.20÷15=43 15÷20=3420∶15=4∶3 20∶15=43答:男生是女生的43倍。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4。
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4∶3,比值是43。
第四讲 比(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讲义练习题预习题 )

第四讲、比一、比的意义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 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后项不能为0。
【例1】两个数( ) ,又叫做( ) 。
例如: 写作:6:4,读作:( )。
6是这个比的( ),4是这个比的( ),6:4=6÷4=1.5比值是( ) 。
比的后项不能为( )【例2】长方形的长为16厘米,宽为12厘米,(1)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为______ , 比值为_____. (2)这个长方形的宽与长的比为______ ,比值为_____. (3)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周长的比为______ , 比值为_____.【例3】小敏和小亮在文具店买同样的练习本。
小敏买了6本,共花了1.8元。
小亮买了8本,共花了2.4元。
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之比为( ):( ),比值是( );花的钱数之比为( ):( ),比值是( )。
【例4】从A 地到B 地共180千米,客车要行2小时,货车要行3小时。
①客车所行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的比是______,比值是_____.这个比值表示的是________。
②客车与货车的路程比是______ ,比值是_____. ③客车与货车的时间比是______ ,比值是_____. ④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______ ,比值是_____。
【例5】 3:( )=24 ( ):8=0.5【例6】 求比值 17:34 = 87:32 = 0.32 : 9.6 = 72:0.6 =65:43= 0.8:97= 1 :94= 87 :87=小 测 验1、两个数________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如14÷21=____:____ ,在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_____,比的后项是____,比值是_____.2、18:64 = ____÷64 =)(183、填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0001015 :4 1.25 36: 45 5÷=====÷====成4、六年级二班有男生24人,女生28人。
第7讲 比的应用-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人教版)

第7讲比的应用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易错梳理+易错举例+易错题演练)【易错梳理】1、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出各部分量。
方法二: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用每份量乘各部分量所占的份数,求出各部分量。
具体解决方法:(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2、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甲=乙×几分之几乙=甲÷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甲÷乙3、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甲=乙×(1+几分之几)乙=甲÷(1+几分之几)(1+几分之几)=甲÷乙甲=乙×(1—几分之几)乙=甲÷(1—几分之几)(1—几分之几)=甲÷乙4、画线段图。
(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
(2)分析数量关系。
(3)找等量关系。
(4)列方程。
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注意点:1、解按比分配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已知量所对应的份数是多少。
2、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按比分配很简单,灵活转化是关键。
各比相加求总数,求了每份求各份。
部分整体互关联,分享多少要细算。
分数乘法来帮忙,各量求取已不难。
【易错举例】易错点1: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已知量对应的份数。
已知甲、乙两数的比是3:5,甲数比乙数小24。
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错误答案】24÷(5—3)=12甲数:12×5=60乙数:12×3=36【错解分析】先用数量差24除以份数差(5-3),求出一份数后,再分别求出甲数和乙数。
注意甲和乙对应的份数,本题错在对应份数看错。
【正确解答】24÷(5—3)=12甲数:12×3=36乙数:12×5=60【易错题演练】一、选择题1.为减少病毒感染,在一个活动场所的50人中,有一部分戴上了口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知识点和习题【老师精心整理】
一、比的基本概念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两个同类量的比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两个有联系的不同类量的比表示一个新的量
2、比的符号和读、写法
15是分数形式的比,是比的另一种书写形式
10
3、比的各部分名称
(1)比的前项: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
(2)比的后项: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后面的数
(3)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4、求比值的计算方法: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比值可用分数、小数或整数表示
5、比和比值的联系与区别
3既可表示3:5,又可表示3:5的比值;比表都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
5
a的形式,比值可以是示两个数的一种关系,比值是一个数;比只能写成a:b或
b
分数、小数、整数
6、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a(b≠0)
(1)联系 a:b=a÷b=
b
除法被除数÷除数商
分数分子—分母分数值
比前项:后项比值
(2)区别
①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量的一种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则是一个数 ②表示方法不同:除法算式不能用分数表示;比可以用分数表示;但分数不一定表示两个量的比
③结果表达不同:除法要求出商;比只有求比值才求出商;分数本身就是一个数值
7、求比中未知项的方法
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
比的后项=比的前项÷比值
8、转化法解决问题:把不变量看作单位“1”
小明读一本书,已读页数和未读页数只比是5:4.如果再读27页,已读与未读只比为2:1,求这本书多少页
2:(1+2)=32 5:(5+4)=95 27÷(32-9
5)=243(页)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同样适用于连比
2、化简比的意义
(1)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
(2)化简比的意义: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分数比的化简方法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整数比,再化简
(2)利用求比值的方法,但结果必须写成比的形式
5、小数比的化简方法:先把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变成整数比,再化简
6、黄金比
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长度之比等于较长部分与整体长度之比,约为0.618:1
三、解决问题
1、用转化单位“1”的方法和找中间量的方法解题
甲数是乙数的
103,乙数是丙数的9
4,求这三个数的连比 方法一:把乙数看作单位“1”,丙数是乙数的49,所以甲:乙:丙=103:1:49 方法二:找中间量的方法
甲:乙=3:10=6:20 乙:丙=4:9=20:45 所以甲:乙:丙=6:20:45
2、按比例分配问题应用
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3、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
(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比】应用练习题
一、填一填。
1、3:5 = ()÷()= 18:()=6÷()
2、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1∶2,则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和()度。
3、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5 6 ,则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男生占总人数的()。
4、一个比的后项是8,比值是34 ,这个比的前项是()。
5、一段路,甲车用6小时走完,乙车用4小时走完,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6、把2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7、一箱苹果,吃了2 3 ,已吃了的和剩下的比是(),比值是()。
8、同一个圆半径与直径比是(),比值是()。
9、李明与王华身高的比是6:5,李明比王华高();王华比李明矮( )。
10、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2,如果按角分它是一个()三角形。
11、同一个圆中,其周长与直径的比是(),比值是()。
12、大正方形和小正形边长的比是3:2,那么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13、同一个圆中半径与其周长比是(),比值是()。
二、解决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它们的速度比是5:4。
相遇时两车各行驶了多少千米?
2、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56,甲与乙的比是4:3,甲、乙各是多少?
3、甲乙两个工程队共修路360米,甲乙两队所修的长度比是5 :4,甲队比乙队多修了多少米?
4、有两堆货物。
甲堆比乙堆多18吨。
甲堆与乙堆重量的比是9:5,两堆货物各有多少吨?
5、配制一种消毒药,药液和水的比是1:50,要配制这种消毒药300千克,需要药液和水各多少千克?
6、配制一种消毒药,药液和水的比是1:50,现有药液300千克,需要加水多少千克?
7、配制一种消毒药,药液和水的比是1:50,现有水300千克,需要加药液多少千克?
8、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3小时后相遇,它们的速度比是2:3。
客车和货车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9、一个长方形周长是96cm,长与宽的比是5:7。
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10. 用12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长、宽、高的比是3:2:1。
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