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举措

合集下载

申论范文: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

申论范文: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

申论范文: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申论范文:文化强国文化自信近年来,中国大力提倡文化强国战略,呼吁国人树立起文化自信。

这一理念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共鸣,不仅在政治层面,也在经济、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得到了深入推进。

然而,在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分析当前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一、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的现状和背景1. 文化强国建设的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打造文化强国,有助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民素质、塑造国家形象,进一步提升国际话语权和文化影响力。

同时,文化强国建设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 文化强国建设的进展近年来,我国在文化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

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到文化产品的输出、文化交流的加强,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例如,电影、电视剧、音乐、美术等文化产品的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向世界传递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而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丰富的旅游资源等也为国际友人提供了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

3. 文化强国建设的问题和挑战然而,随着文化强国建设的推进,我们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难题。

首先,文化产品的单一化和商业化。

虽然我国文化产品的输出逐渐增多,但其中往往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

一些文化创作过于迎合市场需求,缺乏审美标准和创造力,导致了同质化现象。

此外,商业化的驱动也使得文化产品的内涵被削弱,对于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和文化自信的呈现存在局限。

其次,文化自信的缺失。

曾经长时间受西方文化影响,加之快速发展背景下,一些人在文化认同方面出现了困惑和动摇。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文化自信度不够,对于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自信有所欠缺,也导致了一些文化问题的出现。

第三,文化产业的不平衡。

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相对较弱。

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引言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国家的繁荣与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建设不仅涉及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包括了现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形象塑造、社会稳定以及个人素质提升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文化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 促进创新与创造力培养文化建设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通过培养人们对艺术、科技等领域的兴趣与热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例如,在培养年轻人对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热爱中,可以孕育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在鼓励科技教育和实践创新中,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2. 提升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建设对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吸引国内外游客来观光、体验、消费,从而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同时,通过创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产品,如电影、音乐、艺术品等,可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3. 增加就业机会文化建设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涌现出许多从事艺术、设计、媒体等领域工作的人才需求。

这些行业不仅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机会,还能够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入相关行业,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文化建设对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1. 增强国家软实力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一个国家可以树立起独特的文化形象,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可以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该国家。

同时,通过创新与发展现代文化,可以向外界展示一个充满活力、创造力和包容性的国家形象。

2. 增进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文化建设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摘要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

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坚持什么样的文化前进方向,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互相交织、互相激荡的复杂局面,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势在必行。

关键词:文化建设、社会主义、重要性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坚持什么样的文化前进方向,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我国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党的领导集体坚持历史尺度同价值尺度的有机统一,注重社会的协调、整合发展,在方法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实践诠释;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内容上极大地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实践诠释;由此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在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发展史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这一理论指明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标志着党的文化建设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应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精简篇)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精简篇)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满足全国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从文化自身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由文化自身的特性和本质所决定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流动的血脉、民族的基因;文化是温馨的家园、精神的寓所。

从国际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由文化在当今国际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决定的: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

约瑟夫奈说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它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内它包括文化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对外它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历史和未来则表现为文化的辐射力和生命力。

我们来看一个悬殊的对比:全世界100本图书,85本从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全世界100小时音像制品,74个小时从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是第一文化大国,文化产业规模在GDP中占比排第二,美国电影占全球电影10%,却占有全球50%的观影时间;日本仅次于美国,文化产业规模比电子、汽车业还要大,其动漫产业占世界市场63%,游戏领域占世界市场1/3;而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不足4%。

美国有一个关于国力的L.S克莱因评价方程:即 P=国力=硬实力软实力其中C 资本 S 目的 E 经济 M 军事 W--意志在一个国家硬实力一定的条件下,软实力越强,综合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从国内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由文化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决定的: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所谓引领风尚,是指文化的引领导向功能;教育人民,是指文化的教化育人功能;服务社会,是文化服务社会各方面功能;推动发展,是文化推动科学发展的功能。

论加强我国先进文化建设

论加强我国先进文化建设


要: 中国先进文化, 是指能够促进我 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 科学技 术迅速进步 的文化, 是提供 巨大精神动
力或智力支持 的文化。在我国, 建设先进文化就是要大力 弘扬社会主义文化, 大力促进我国社会 生产力发展 。同时,
要进 一步 提 高 认 识 , 重知 识 和 人 才 , 密追 踪 和 学 习 国外 先进 文 化 , 力 做好 各 方 面 的 工作 。 尊 紧 努
目标 性 的 , 的 是 手 段 、 径 性 的 , 的 是 知 识 性 、 有 途 有 技 术 性 的 。 中 国 社 会 主 义 先 进 文 化 是 武 装 人 民特 别 是
武 装 党 员 干 部 的有 力 精 神 武 器 。
进 动 力 的 文 化 , 是 能 够 良好 促 进 民 族 科 学 和 技 术 不 断 进 步 的 文 化 ,是 能 够 有 力 激 发 民 族 进 取 精 神 和 创 新精 神 的文化 。
促 进 我 国小 康 社 会 、 谐 社 会 建 设 的文 化 : 紧 密 结 和 是
先 进 文 化 在 我 国 的历 史 上 有 着 巨大 的 作 用 。 我 国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 社 会 主 义 革 命 的胜 利 和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的 伟 大 成 就 都 是 先 进 文 化 建 设 的 结 果 。 可 以
根 本 上 说 是 指 符 合 人 类 历 史 发 展 要 求 、 与 人 类 历 史
发 展 趋 势 相 一 致 的 文 化 。 一 个 民族 来 说 , 进 文 化 对 先 首 先 应 当 是 一 个 民族 文 化 中 的先 进 的部 分 , 是 一 定
时 期 内 民 族 文 化 中 最 能 促 进 民 族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文 化 , 能 够 较 好 地 启 迪 民众 觉 悟 、 发 民族 强 大 前 是 激

为什麼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为什麼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对一个国家而言,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

它事关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兴国之路。

我们党一向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最近,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的作用和力量。

提供思想保证,增强向心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其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影响着民族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能够从思想上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

因此,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相反,我们如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加强对落后文化的改造和对腐朽文化的抵制,听任封建主义残余思想侵蚀,听任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泛滥,人们就有可能陷入思想混乱和精神危机之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就不可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审时度势,统揽全局,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摆到战略位臵,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

论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举措

论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举措

论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举措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加强我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探讨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举措。

首先,加强我国文化建设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富瑰丽的传统文化。

这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和力量源泉。

加强我国文化建设,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不断传承下去,让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在世界文化的大熔炉中得到巩固和提升。

其次,加强我国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和国家凝聚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

当一个国家的文化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展,民众的文化自信心将会得到提升,国家的凝聚力也将会增强。

文化自信是一种源于内心的力量,只有切实加强我国文化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强烈的文化自信心,才能够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再次,加强我国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

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了解中国,学习中国。

而这种了解和学习,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了解中国的文化来实现的。

因此,通过加强我国文化建设,让世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针对以上意义,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举措来加强文化建设。

首先,应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加强对古代经典文化的学习和研究,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活动,让年轻一代能够了解、领悟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应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点,也是实现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然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惑。

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核心价值观念,如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与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首先要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对自身价值的自信,对自身民族精神的自信。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这是我们自豪的资本。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理论体系,具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

因此,文化自信的建设,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艺术形式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传承方面,我们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通过学习经典文献、传统乐器、传统绘画等形式,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同时,还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保护好古建筑、古书画、古乐器等文化遗产,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承给后代。

在创新方面,我们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可以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艺术作品中,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

创新是传承的延续,只有保持创新,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它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

我们要坚守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中国梦,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一,建设文化强国,形成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要建设文化强国,要通过文化来整合整个社会,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二,建设文化强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因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

所以,建设文化强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全面实现我们的现代化目标。

第三,建设文化强国,是要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一种全新的形象,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

第四,建设文化强国,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给我们这个民族增添新的智力和精神力量。

这个新的力量,归根到底就表现在我们中国人思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上。

1、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独特的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2、在当今世界,文化是“软实力”,文化生产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竞争。

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3、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文化是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陶冶人情操。

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意义深远的文化强国时期。

首先,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出,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空前高涨。

其次,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开拓。

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到文化建设系统、全面的战略构想,反映了发展从关注物质福利的进步。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把握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一定要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一、充分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承接,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承担的庄严历史责任。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如果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离开文化的支撑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现在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还比较低。

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总体小康,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人民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

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凝聚起全社会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一,建设文化强国,形成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要建设文化强国,要通过文化来整合整个社会,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二,建设文化强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因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

所以,建设文化强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全面实现我们的现代化目标。

第三,建设文化强国,是要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一种全新的形象,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

第四,建设文化强国,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给我们这个民族增添新的智力和精神力量。

这个新的力量,归根到底就表现在我们中国人思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上。

1、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独特的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2、在当今世界,文化是“软实力”,文化生产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竞争。

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3、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文化是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陶冶人情操。

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意义深远的文化强国时期。

首先,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出,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空前高涨。

其次,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开拓。

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到文化建设系统、全面的战略构想,反映了发展从关注物质福利的进步。

再次,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出,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保证。

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社会和谐不可能来自单一的市场逻辑,先进文化的价值导向、以人为本的文化宗旨、追求每个人全面发展的精神实质等,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天然一体的联系。

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 引言1.1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坚定自信和自豪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一个拥有文化自信的国家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文化自信更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文化独特性和核心竞争力。

一个缺乏文化自信的国家往往容易受到外部文化的冲击和侵蚀,导致文化失去根基和独特性。

增强文化自信,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只有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让我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更加自信地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1.2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文化软实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强文化创新能力和推动文化交流合作,实现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和全球影响力的有机统一,打造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这个目标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是为了推动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文化自信,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作出更大贡献,从而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展现我国文化的自信和影响力。

2. 正文2.1 增强文化软实力要增强文化软实力,首先要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通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输出,可以传播国家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塑造国家的文化形象。

文化产业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要注重文化教育的推广。

文化教育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增强他们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成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人民精神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I.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民族、多文化大家庭内的共同精神家园,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是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也要吸纳借鉴外来文明的有益成果,以推动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是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人民精神文明素质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II.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策略和举措为了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国提出了一系列主要策略和举措。

首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基石,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认同、自觉践行。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引导人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举措。

其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培养国民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通过文艺作品、教育教材等途径,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和精髓内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意义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的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旨在保持文化的独立性、自信心和自觉性,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合,培养民族精神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的根和灵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要弘扬“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家思想中强调的“大同”观念和“和合”精神,使之成为引导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

同时,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论语》等,推动这些作品在现代社会中产生新的活力,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民族精神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需要注重培养民族精神力量。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要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弘扬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

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人们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厚感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和自信心。

要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倡导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品质,营造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人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善于实践,这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要注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我们要通过文化创作、文化产品的输出来展示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的声音,提高国家的文化自信心。

要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我国在全球文化产业中的影响力。

通过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可以有效推动文化自觉和文明提升,达到强国之路的进一步巩固。

结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力量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具有中华特色的现代文化体系,让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展示其独特魅力。

浅谈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浅谈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浅谈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的发展状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先进;建设一、从理论角度看,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回首我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程,优秀的中华儿女创造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思想道德的高尚文化文化。

“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

[1]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越发的明显。

中国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冷静处理,在举办国际性活动中的优良表现,以及在世界经济复苏中起到很多优良作用,都体现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正逐步加强。

这也印证了社会主的正确性以及时代需要性。

由此可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从哲学角度看,先进文化作为一种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同时又是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论。

它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自发地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影响着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众多,其中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便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

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社科系学号:2010020114 姓名:苏琴【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全面总结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独特的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在当今世界,文化是“软实力”,文化生产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竞争。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建设文化强国,能形成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建设文化强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建设文化强国,是要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一种全新的形象,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推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改革、发展、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全力以赴做好工作,推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

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唯物史观的重要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

先进社会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

但是生产力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各要素的共同作用,文化在受生产力决定的同时,又能够给生产力发展以能动的反作用。

文化发展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对社会制度建构的指导作用,实现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优化,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力。

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来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民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历史经验表明,能否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满足人民的需求,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

而人民群众的需求既包括物质需求,又包括精神需求,所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

先进文化是社会实践的理性升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结晶。

先进文化反映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能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能不能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直接关系到能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只有在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激发并集中起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发展进步。

所以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和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以文化为重要内容,通过国家或社会组织的文化制度、文化政策、教育体系和科技进步来促进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的建设。

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新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以下是加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深入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要扩大关于党的历史成就、历史使命、理论创新、实践创造、海纳百川的精神内涵及其在推动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创造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等方面的宣传,并特别注重先进性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其次,要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把团结友爱、诚实守信、道德操守、爱国爱党、和谐家庭、友善社会、创新未来等内涵融入到历史传承、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多元发展之中,以促进契合时代要求的精神文明新形态的凝聚与展示。

第三,要重视教育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深化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加强语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四,要大力改革和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推行有效的文化保护措施,完善传统文化成果保护制度,清理营销机制中的垃圾文化,开展国家级文化活动,普及高水平文化成果,提升文化消费品质。

最后,要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我国民族文化自信,全面提升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最大限度地担负起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

总的来说,加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快把握教育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和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并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积极推动文化发展,促进全民族的文化进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举措
杨泳
(深圳大学研究生院,土木工程系,2130150409)
摘要: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新的发展战略增强国家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的迫切需要;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要坚持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文化建设;重要性;举措。

一、对过去的文化历程的思考总结以及当今全球化形势下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中华上下五千多年以来,中国文化水平曾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为过去它总能够应对各种时代变迁,继承能力强,敢于改变,吸收能力也不错,同时各民族之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对国家亦有强烈的归属感。

然而由于封建社会末期一段闭关锁国的历史,使得我国文化在一定时间维度内发展极为缓慢甚至几近停滞,文化落后伴随的是群众思想层面的愚昧和国家物质发展的缓慢,从而导致了一段举国人民不堪回首的悲惨被侵略史。

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然而文化落后则不仅仅是挨打,而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尊严、和谐,甚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繁荣程度上限。

由此可见加强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永久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化潮流虽然继续存在,但由于科学技术、工业产值以及其他物质方面相对先进国家的落后,导致国民心态的不平衡,再加之社会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使得这种心理上的不平衡加剧,于是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颂扬西方先进文化、呼吁效仿西方先进制度的群体,这种思想不成熟、认识过于片面的现象导致同质化的趋势空前加速,同时使得我国处于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的阴影之下。

在外来的各种西方文化中,美国企图凭借文化价值观获得冷战后世界的霸权意图尤其明显,美国通过各种手段向世界来宣扬自己的先进文化,物质方面诸如电子产品、垃圾食品等等,精神方面诸如体育运动、电影媒介等等,政治方面诸如“重返亚太”、“新干涉主义”等等,
企图以此来煽惑各国民心,侵蚀各国民族文化,改变各国人民思想。

相比较之下,由于中国正处在努力和平崛起(被海外称之为“中国威胁论”)的时代背景下,以致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冲击力度越来越大,侵蚀程度越来越深。

除此之外,我国文化、信息、科技等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也处于相对较为不利的境地,文化方面,最简单的例子是,中国游客在国外留下的永远都是狼藉恶劣的名声;信息方面,据统计,在全球信息发布总量里“中国发布的信息只占很少很少比例;科技方面,“中国制造”永远是“中国创造”的N次方。

由此可见,维护国家“信息主权”,积极反制不良思想侵蚀,努力塑造正面国际形象,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群众需要一起努力共同达成的迫切任务。

二、新时期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精神文明和文化为主题,党攻击召开过三次中央全会,其中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长远战略。

进入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为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力量。

党始终强调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先后作出专门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决议,指出精神文明既是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又“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1],确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

(一)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新的发展战略增强国家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文化软实力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 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要素所体现的“软实力”,即通过精神和道德诉求,影响、诱惑和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2]。

文化软实力对社会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并且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而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国家软实力非常有效的一种举措。

由此可见, 加强文化建设已成为实现新的发展战略增强国家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二)加强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的迫切需要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但是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人类,有了文化,人类才有了礼义,道德;有了文化,人类才懂得怎么去分辨真假善恶;有了文化,人类社会才会和谐安定。

因此,人类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更替,文化的不断积累成为了我们为人行事的标准。

文化成为了人民群众的一种生活需求。

社会生活是丰富的,人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

人是世界上唯一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它有两种不能相互代替的基本生活,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者虽不能相互代替,但是会相互影响,人的物质需求往往是为了保证精神上的满足,譬如人若是因为饥饿而得不到食物自然会导致精神上的萎靡。

精神生活,对于多数社会成员来说,是对真善美的创造、追求和享受,没有文化生活的人,不是完整意义的人;而文化生活的需求是随着物质生活需求的增长而增长的:物质生活的范围扩大,文化生活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物质生活质量提高,文化生活的质量也随之提高。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

目前文化建设的程度,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无法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亦无法适应与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环境;更无法适应与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综上所述,可知党和政府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三)加强文化建设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应当同时是经济强国、文化强国、军事强国的统一体,尤其是在当今世界,人们常常把文化强国视为强国的一个
主要标志,国家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已经是文化的比拼。

因此,中国要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亦必须建设与经济强国相匹配的文化。

唯有这样,才能够对内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创造力,对外能够发挥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举措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给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坚持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高度重视文化工作。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更加注重文化的战略地位,在思想观念中,人们往往只把文化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忽视其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一面;而在实际工作中,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措施办法、现有部署、政策法规的执行和落实也不到位。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文化看成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文明和谐、平等法治、敬业诚信,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为人民提供优质精神食粮。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措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坚持社会效益放首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促进文化和科技大融合,扩大文化领域,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
化成果,“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材料”[3],创造出有“社会主义的内容”,“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中国自己的”思想文化[4]。

这些原则方针,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遵循了文化发展客观规律,解决了文化建设中继承、借鉴和发展的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Z].北京:中央文
献出版社,1996.
[2]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M].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