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测试题附标准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11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11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2b4575bd64783e09122be0.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11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00分,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 5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35分)1. 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A. FeB. ZnC. NaD. Ca2. 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等作用。
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 凉拌黄瓜B. 毛氏红烧肉C. 清蒸鳜鱼D. 麻婆豆腐3. 有机合成材料让人类的发展前进了一大步,下列物品的材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以天然橡胶为原料制成的乳胶枕芯B. 富有弹性的尼龙丝袜C. “不碎玻璃”中的聚醋酸乙烯酯夹层D. 可降解塑料手术缝合线4. 母亲节到了,小莉想为妈妈做一顿午餐,食谱为米饭、鸡肉、蛋汤、大虾、鱼。
为使营养均衡,你觉得最好还要补充()A. 鸭肉B. 豆浆C. 青菜D. 牛奶5. 2020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负面作用B.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治水体污染C. 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 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老年人饮用牛奶,可预防骨质疏松B.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C. 使用舒适耐磨的合成材料作布料,力促“不愁穿”成为现实D. 缺乏磷、钾、铁等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保健品7. 下列关于维生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B. 都属于有机化合物C. 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甜味剂D.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8. 钙、铁、锌、碘等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钙、铁、锌、碘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B. 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C. 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氟的元素符号是FeD. 对于必需元素,人体摄入越多越好9. 食用下列食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A. 霉变的大米、花生,经过蒸煮B. 用亚硝酸钠腌制的鱼和肉C. 用硫酸铜溶液浸泡后的粽叶包粽子D. 加入少量小苏打焙制的糕点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其他成分1%B. 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C. 棉花、羊毛、蚕丝、涤纶、尼龙和腈纶等都是合成纤维D. 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11.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同步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0dbd7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c.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 .Na 2CO 3溶液呈碱性B .NaHCO 3固体难溶于水C .“苏打”是碳酸钠的俗名D .NaHCO 3可用作发酵粉 2.下列物质名称与化学式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烧碱—NaOH B .纯碱—Na 2CO 3 C .小苏打—NaHCO 3D .熟石灰—CaO3.下列有关盐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 B .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食品 C .小苏打可用于焙制糕点D .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4.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用途对应正确的是 A .烧碱 Na 2CO 3 碱 制玻璃 B .生石灰 CaO 化合物 干燥剂 C .食盐 NaOH 盐 除铁锈 D .酒精 C 2H 6O 氧化物 燃料 5.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2NaOH+HCl=NaCl+H O B .2ΔCO+CuO CO +CuC .2322H CO +CuO=H O+CO ↑D .22Fe+2HCl=FeCl +H ↑6.下列物质能够发生反应,且生成气体的是 A .向稀硫酸中滴入Ba(OH)2溶液 B .向NaCl 溶液中滴加K 2SO 4溶液 C .将CuCl 2溶液滴入KOH 溶液中D .将(NH 4)2SO 4和熟石灰混合研磨 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不变的是 A .氧化镁和稀硫酸 B .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D .盐酸和硝酸银溶液8.下列酸碱盐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的一组是 A .碳酸钾与氯化钡 B .氯化钾与硝酸银 C .氢氧化铜与稀盐酸D .氢氧化钠与氯化钡9.下列各组内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Cl、AgNO3、K2SO4B.KOH、NaNO3、H2SO4C.Ba(OH)2、NH4Cl、CuSO4D.KNO3、MgCl2、ZnSO410.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A.HCl、Na2CO3、K2SO4B.KNO3、Ba(OH)2、NaClC.KCl、AgNO3、HNO3D.NaOH、FeCl3、(NH4)2SO411.草木灰的有效成分是K2CO3,草木灰属于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12.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A.KNO3B.K2SO4C.Ca3(PO4)2D.CO(NH2)2 13.某班学生以“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为主题进行小组辩论,正方的观点是施肥有利。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 第十一单元测试01-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 第十一单元测试0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637ff20b4c2e3f56276344.png)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1 / 3
②
Ca
OH
2
+Na
2
CO3
三、
CaCO3 +2NaOH (答案合理即可)
17.【答案】[查阅资料] Na2CO3 +BaCl2 BaCO3 +2NaCl
[提出猜想] BaCl2 [实验探究](1)3 (2)白色沉淀生成 [问题讨论](1)能 (2)不能
18.【答案】[实验与探究]碱 2HCl+K2CO3 2KCl+H2O+CO2 白色沉淀
CuSO4 +2NaOH
Na 2SO4
+Cu
OH 2
(答案合理即可)
盐
(2)AD 15.【答案】(1)调节天平平衡
(2)使溶液中的 BaCl2 完全沉淀
(3)bc (4) 58.4% 16.【答案】(1)溶液的颜色
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
(2)① 2HCl+Na 2CO3 2NaCl+H 2O+CO 2 (答案合理即可)
的质量为 y ,生成 Na2SO4 的质量为 z 。
2NaOH+H2SO4 Na2SO4 +2H2O
80
40 g 10%
80 = 40 g 10%
142
x
142 x
x 7.1 g
2NaOH+CuSO4
Cu
OH 2
+Na 2SO4
80
98
142
80 g 40 g10% y
z
80 = 80 g 40 g 10%
一、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C 二、 13.【答案】(1)② (2)① (3)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章节测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章节测试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f9e3a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5.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胃溃疡患者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B.医疗上用食盐配制生理盐水C.为了消除蚊虫叮咬后的痛痒,在患处涂肥皂水D.用pH试纸检验雨水的pH为5.5,确定此雨水是酸雨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含量B.镁原子结构示意图C .物质的分类D .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关系3、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例如:Al 2S 3 + 6H 2O = 2Al(OH)3↓ + 3H 2S↑。
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aF 的水解产物是NaOH 和HF B .CaO 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 2O 2 C .PCl 3的水解产物之一是PH 3D .Mg 3N 2水解产物之一是NH 34、下列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K +、H +、Cl -、OH -B .Cu 2+、K +、Cl -、-3NOC .Ba 2+、+4NH 、2-4SO 、-3NOD .Na +、K +、-3NO 、2-3CO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A .AB .BC .CD .D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A .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 B .防止工厂废气污染空气,将工厂烟囱加高 C .禁止使用化肥、农药D .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Mg 2+、Ca 2+、23CO -、Cl ﹣B .H +、4NH +、Cu 2+、3NO -C .Na +、K +、Cl ﹣、24SO -D .Fe 3+、Ba 2+、24SO -、OH ﹣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 .AB .BC .CD .D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H 越大溶液酸性越强B .酸性溶液可以用酚酞检验出来C .酸性溶液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 .盐溶液都是中性溶液10、电解质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以下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金属钠B .盐酸C .氢氧化钠固体D .氯化钠溶液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1)有氯气参加反应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2)有三种物质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3)有铝单质参加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4)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检测卷(人教版) 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检测卷(人教版)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aa4a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1.png)
2022~2023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学期第十一单元检测卷(人教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答案】A2.【答案】D【解析】碳酸钠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CaO不能用作补钙剂;氯化钠与金属氧化物不反应,所以不能用于除铁锈;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可用于生产肥皂。
故选D。
3.【答案】A【解析】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食品,故选A。
4.【答案】D【解析】碱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故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A错。
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如NaCl,酸中可能含有氧元素,如H2SO4,B错。
碱、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3·H2O、NH4NO3,C错。
酸中一定含有氢离子,碱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故酸、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中不一定含氢元素,如NaCl,D正确。
故选D。
5.【答案】B【解析】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钾盐和硝酸盐均易溶于水,KNO3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故选B。
6.【答案】A【解析】NH4NO3中含有氮元素,不含磷、钾元素,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料,A错误;NH4NO3晶体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说明NH4NO3溶解时吸热,B正确;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则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同时说明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C、D正确。
故选A。
7.【答案】D【解析】在BaCl2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滴入的溶液和生成的沉淀可总结为下图:由上图可知,BaCl2和AgNO3反应产生沉淀,A正确;BaCl2和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Cl,反应后溶液呈酸性,B正确;BaCl2和Na2CO3、K2CO3反应产生的白色BaCO3沉淀溶于盐酸,C正确;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D错误。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第十一单元基础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第十一单元基础检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8aed87336c1eb91b375dbb.png)
11.1盐和化学肥料一、选择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硬水B .粗盐C .生铁D .纯碱2、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A .NaOH 氢氧化钠 烧碱B .CaO 氢氧化钙 生石灰C .Na 2CO 3 碳酸钠 纯碱D .NaCl 氯化钠 食盐3、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A.碳酸钠 小苏打 Na 2CO 3B.氢氧化钠 纯碱 NaOHC.酒精 乙醇 C 2H 5OHD.氢氧化钙 消石灰 Ca(OH)24、分类学习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一组是( )A 、S P CB 、CH 4C 2H 5OH C 6H 12O 6C 、NaCl CaCO 3 Na 2CO 3D 、空气 H 2SO 4 HCl5、小雨的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雨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黄金项链是否为锌铜合金制 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A .A1C13溶液B .Cu(NO 3)2溶液 C.H 2SO 4溶液 D .AgNO 3溶液6、下列物质不能用复分解反应制取的是 ( )A.FeB.CaSO 4C.HNO 3D.Ca(OH)27、11. 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A.①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B.②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D. ④相同质量的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8、我国有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误食这样的粽子有害健康。
硫酸铜属于( )A .混合物B .氧化物C .盐D .酸 二、填空与简答9、在H 、O 、C 、S 、Cl 、Na 、Ca 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
请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2)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3)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4)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化合物: (任填一个)Fe Zn0 反应时间/s氢气质量/g 0 加入水的质量/g 溶液pH 7 0 盐酸的质量/g 气体质量/g 0 蒸发水的质量/g 溶质质量分数%1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fbed6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11.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S: 32 K: 39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35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碳酸钙用于补钙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C.氢氧化钠用作食品干燥剂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2.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化学兴趣小组来到学校的学农基地,发现原本翠绿的葡萄叶片变黄,为使葡萄叶片转绿,学农基地应为这些葡萄追施的化学肥料是()A. CO(NH2)2B. Ca3(PO4)2C. KClD. KH2PO43.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醋酸属于酸B.纯碱属于碱C.小苏打属于盐D.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4.株洲市湘江风光带桥头广场上介绍侯德榜在株洲开办“永利化工厂”,利用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
下列有关联合制碱法的原料(氯化钠、二氧化碳、氨气、水)与产品(碳酸钠、氯化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B.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海洋、盐湖、盐井、盐矿等都是氯化钠的来源C.侯氏制碱法消耗了二氧化碳,极大地缓解了酸雨的形成D.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5.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截取溶解性表中的一部分,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处物质的化学式是FeCl2B.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C.①处物质可溶于水D.①处物质类别属于盐6.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氢气B.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C.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D.用稀盐酸除去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碳酸钙 7. 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B. 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C. 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D.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 Fe—CuB. KNO31NaNO3C. Mg—MgOD. H2s04THel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Ba(OH)2溶液除去NaNO3溶液中的CuSO4B.用Na2cO3溶液鉴别NaOH溶液和CaCl2溶液C.用稀 H2so4、Fe2O3和 NaOH 溶液制备 Fe(OH)3D.用酚酞溶液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1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 H2sO4 NaCl Na2CO3 CaCl2B. HCl NaOH CuSO4 MgSO4C.Na2CO3 K2SO4 BaCl2 HClD.NaNO3 HCl CaCl2 KOH11.下列各组物质在pH=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A. KNO3 HCl CuSO4B. Na2SO4 Zn(NO3)2H2SO4C.MgCl2NaOH FeSO4D.Na2CO3Ba(OH)2 K2SO412.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NaH+H2O===NaOH+H2T,则CaH2与足量Na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是()A. CaCO3、NaOH 和 H2C.NaOH 和 Ca(OH)2B. Ca(OH)2和 H2D.Ca(OH)2、CaCO3和 H213.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https://img.taocdn.com/s3/m/8435361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e.png)
第十一单元测试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能使人中毒。
2.【答案】B【解析】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不需要吸附操作。
3.【答案】A4.【答案】A5.【答案】D【解析】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 ,与盐酸反应产生CO 气体;CO 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3 2 2比空气的大,可用来灭火;大理石雕像容易被酸雨腐蚀。
6.【答案】B【解析】要把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必须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
稀硫酸、KOH 溶液、CaCl 溶液都CO2 2与KCl溶液或N aNO ,溶液反应,故 A、D 两项不正确;稀硫酸与3 K CO 溶液反应产生CO 气体,KOH2 3 2溶液与K CO 溶液不反应,CaCl 溶液与K CO 溶液反应产生CaCO 白色沉淀,B 项正确;稀硫酸、CaCl2 3 2 2 3 3 2 溶液都不与稀盐酸反应,K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故稀盐酸无法将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C 项不正确。
7.【答案】D【解析】化学变化是产生其他物质的变化。
A、B、C 三项都没有产生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在化肥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化肥与熟石灰发生反应产生了其他物质氨气,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 D。
8.【答案】C【解析】NaOH 与CuSO 能在水中反应生成4 Cu(OH) 蓝色沉淀,不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A 项错误;Na CO2 2 3与Ca(OH) 能在水中反应生成2 CaCO 白色沉淀,不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 项错误;NaOH 、KNO 、NaCl3 3之间不反应,且在水中都是无色的,可以得到无色透明溶液,C 项正确;Ba(NO ) 与3 2 K SO 能在水中反应2 4生成BaSO 白色沉淀,不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D 项错误。
49.【答案】D【解析】选项判断及其理由A 错误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不能反应B 错误氧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过氧化氢C 错误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钾溶液不能反应D 正确各物质符合题述要求10.【答案】C【解析】化肥中的营养元素含量高,见效快。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中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中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9c0d1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2.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中考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A.FeSO4B.CO(NH2)2C.KNO3D.Ca(H2PO4)2 2.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4.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共同创造。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B.湿衣服晾晒在日光下变干C.用小苏打发酵面粉蒸馒头D.点燃天然气烧水、做饭5.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符的是A.水银—H2O2 B.烧碱—NaOHC.小苏打—NaCl D.熟石灰—CaCO36.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FeCl3、KOH、MgCl2、NaClB .BaCl 2、Na 2CO 3、K 2SO 4、KNO 3C .CaCl 2、AgNO 3、KCl 、HNO 3D .Ca (NO 3)2、HCl 、Na 2CO 3、HNO 37.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氮肥含有氮元素,则含有氮元素的物质都属于氮肥 B .C 、S 、P 燃烧都能放出热量,所以可燃物燃烧都能放出热量 C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所以显正价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 .金刚石、石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不同 8.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MgCl 2、NaOH 、(NH 4)2SO 4 B .Ba(OH)2、KNO 3、NaCl C .NaOH 、H 2SO 4、Ba(NO 3)2 D .AgNO 3、HCl 、NaHCO 39.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用H 2O 2溶液制氧气:H 2O 22MnO H 2↑+O 2↑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 3+HCl═Na 2CO 3+NaCl+H 2OC .工业炼铁:Fe 2O 3+3CO高温2Fe+3CO 2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2P+5O 2点燃P 2O 51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11.常温下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是A.加入碳酸钙粉末,有气泡产生B.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C.加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D.测定溶液的pH,pH=712.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A.NH4HCO3B.K2SO4C.Ca(H2PO4)2D.KCl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14.厨房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单元测试-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单元测试-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152ad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c.png)
试卷第1页,共10页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单元测试-人教版(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B .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C .生活污水就近排放到河流中D .超市购物尽量不用塑料袋2.向溶液X 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溶液X 中可能含有的微粒是 A .Cl -B .2-3COC .Ca 2+D .+4NH3.能一次性鉴别KOH 、澄清石灰水、稀硫酸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A .CuCl 2溶液B .KCl 溶液C .紫色石蕊试液D .Na 2CO 3溶液4.小明发现公园里的一些植物茎秆纤细易倒伏,他建议工人师傅施用一定量的 A .碳酸氢铵 B .硫酸钾 C .磷酸二氢钙 D .尿素5.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稀释浓硫酸放出大量的热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B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划纯铝上留下划痕铝合金的密度比纯铝大向鸡蛋壳中加醋酸粉尘爆炸实验A.A B.B C.C D.D6.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及操作,均错误的是A.分离KCl和MnO2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B.分离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剩余物,回收二氧化锰:蒸发或过滤C.分离KNO3和NaCl的混合物:溶于热水制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后过滤D.分离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加足量稀硫酸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不能用酚酞试液B.要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否发生反应,可以向生成物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C.要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发生反应,可以借助酸碱指示剂D.要区分海水和蒸馏水可以用氯化钡溶液8.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试卷第2页,共10页试卷第3页,共10页选项 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 鉴别 NH 4NO 3、NaCl 和 NaOH 固体加水溶解B 除去 CaCl 2 溶液中混有的盐酸 加入过量的 CaCO 3,过滤 C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元素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A .AB .BC .CD .D9.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 .在氧气中点燃氢气可发生剧烈爆炸:2222H +O =H OB .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33Cu+AgNO =CuNO +AgC .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322KClO =2KCl+O ↑D .硫酸铵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4242423Δ(NH )SO +2NaOH Na SO +2H O+2NH ↑10.关于硝酸铵(NH 4NO 3)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铵属于复合肥料B .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5%C .硝酸铵可以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D .80Kg 的硝酸铵与60Kg 的尿素【CO(NH 2)2)】含氮量相等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 加稀盐酸,闻气味B 获得氯酸钾分解后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锰加水溶解、过滤C 区别氢氧化钾和碳酸钠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D除去硫酸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氢氧化加入过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试卷第4页,共10页A .AB .BC .CD .D12.下列相关比较中,关系正确的是 A .熔点:武德合金<铅 B .相同条件下密度:氢气>氧气 C .热稳定性:碳酸氢钠>碳酸钠D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20℃<60℃13.柠檬酸(C 6H 8O 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化学性质与稀盐酸相似。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第十一单元测试卷一(含解析).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第十一单元测试卷一(含解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c27efbec5da50e2534d7f17.png)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十一单元卷一1.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A.醋B.生石灰C.纯碱 D.烧碱【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解答】解:A、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属于酸.故选项错误;B、生石灰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纯碱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盐的概念,解答时要分析各种物质的组成,然后再根据盐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在溶解、过滤、蒸发三种实验操作中均要使用玻璃棒,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捣碎块状固体B.过滤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C.蒸发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蒸发速度D.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溶解速度【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根据溶解、过滤、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B、过滤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选项说法错误.C、蒸发中使用玻璃棒,作用是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溶解、过滤、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Al(NO3)3B.CaCO3C.Al2(SO4)3D.Fe(NO3)3【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元素,结合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元素,观看四个选项,只有A符合题意,所以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Al(NO3).3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地壳、空气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下列鉴别化肥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用观察法可鉴别氮肥和磷矿粉B.用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碳酸氢铵和氯化铵C.用加硝酸银溶液的方法可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钾D.用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A、根据氮肥和磷矿粉的颜色进行解答;B、根据碳酸氢铵不稳定进行解答;C、根据氯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解答;D、根据铵盐的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A、常见的化肥中氮肥一般是白色固体,磷肥是灰白色固体,因此可通过观察鉴别出氮肥和磷肥,故A正确;B、碳酸氢铵不稳定,容易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因此用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碳酸氢铵和氯化铵,故B正确;C、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因此用加硝酸银溶液的方法可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钾,故C正确;D、熟石灰与硫酸铵和氯化铵反应都能生成氨气,因此不能用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鉴别方法,在生活中要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这就是我们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5.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鉴别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A.硝酸银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钡溶液D.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碳酸盐的特点是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根据碳酸盐的特点,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检验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盐酸和澄清石灰水,碳酸盐能使硝酸银和氯化钡产生沉淀,但含有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物质也能使硝酸银和硫酸钡生成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盐一般不反应没有现象;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的试剂要出现一定特有的现象才能鉴别.6.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酸和碱中都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B.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C.有盐参加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根据已有的概念进行分析,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的反应.【解答】解: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例如HCl,故A错误;B、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例如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B正确;C、有盐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例如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时置换反应,故C错误;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的概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概念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有关的概念并理解,以便灵活应用.7.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盐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①CaCO3→CaCl2②Fe2O3→FeCl2③Cu(OH)2→CuCl2④Fe→FeCl3⑤CaO→CaCl2.A.①②⑤B.②③⑤C.③④ D.①③⑤【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根据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盐,氧化铁和酸反应生成铁盐,不会生成亚铁盐,碱和酸反应会生成盐和水,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进行分析.【解答】解: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盐,氧化铁和酸反应生成铁盐,不会生成亚铁盐,碱和酸反应会生成盐和水,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能通过盐酸一步反应实现,故①正确;②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会生成氯化亚铁,不能通过盐酸一步反应实现,故②错误;③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能通过盐酸一步反应实现,故③正确;④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生成氯化铁,不能通过盐酸一步反应实现,故④错误.⑤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可以转化.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完成此题,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本体注意限制条件是和盐酸能反应实现,而不是只有和盐酸反应才能实现这个要求.8.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往盛盐酸的试管里加入镁,完全反应后再往试管里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此沉淀物是()A.MgCO3B.MgSO4C.MgCl2D.Mg(OH)2【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分析具体的反应的过程,①往盛盐酸的试管里加入镁,盐酸与镁会反应生成氯化镁与氢气②往试管里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镁的发生反应.【解答】解:盐酸与镁的反应生成物中含有氯化镁,而氯化镁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的白色沉淀,所以此沉淀物是氢氧化镁.故选D【点评】此题是酸碱盐之间反应的考查,解决的重点是对过程中一些具体的反应的了解与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9.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把浑浊的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蒸发B.开始析出晶体后,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C.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就停止加热D.待滤液完全蒸干时,才停止加热【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蒸发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的过程,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把还浑浊的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蒸发,会造成所得食盐中含有泥沙等杂质,应将过滤后澄清的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蒸发,故选项说法错误.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而不是开始析出晶体后才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选项说法错误.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正确.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蒸发操作的实验原理与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它属于()A.氮肥 B.磷肥C.钾肥 D.复合肥料【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尿素中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化肥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化肥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1.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2CO3、Ba(OH)三种溶液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2A.H2SO4B.HClC.CaCl2D.NH4Cl【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根据NaOH、Na2CO3、Ba(OH)2三种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现象的不同,分析所选试剂与三种物质发生反应时所出现的现象,利用所出现的不同现象完成三种物质的区分,化学现象一般表现为产生气体,生成沉淀、无现象.【解答】解:A、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放出;氢氧化钡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出现白色沉淀;因此,使用硫酸可以区分三种溶液.故A正确;B、氢氧化钠、氢氧化钡都可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钡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放出;因此,使用盐酸不能区分出三种物质中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故B不正确;C、氢氧化钠、氢氧化钡与氯化钙溶液混合时,因形成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而出现浑浊;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出现白色沉淀;因此,使用氯化钙溶液不能区分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故C不正确;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都为碱,可以与氯化铵反应放出氨气;而碳酸钠与氯化钙不能发生反应而无明显现象;因此,使用氯化铵不能区分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使用一种试剂同时鉴别多种物质,所选试剂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时,能出现多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才能满足鉴别的要求.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NO3﹣、OH﹣.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液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A.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B.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C.K+和OH﹣来自同一工厂D.H+和K+来自同一工厂【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根据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利用离子的共存来判断两厂废水的成分,因0H ﹣与H+、Cu2+不能共存,且每个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则含H+、Cu2+的污水中的阴离子为NO3﹣,即其中一个厂污水中的离子为:H+、Cu2+、NO3﹣;则另一厂污水中离子为K+、NO3﹣、0H﹣.【解答】解:A、因OH﹣和Cu2+能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来自同一工厂,故A错误;B、根据离子的共存及两厂污水中各含三种离子,两厂污水中的离子分别为:H+、Cu2+、NO3﹣;K+、NO3﹣、0H﹣,故B错误;C、根据离子的共存及两厂污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一厂污水中有K+、NO3﹣、0H﹣,故C 正确;D、根据两厂污水中的离子可知,H+和K+不来自同一工厂,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溶液不显电性来判断工厂污水中的离子,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注意与习题信息结合及思维的严密性.13.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HCl和Ca(OH)2B.H2SO4和Na2CO3C.AgNO3和BaCl2D.KCl和CuSO4【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HCl和Ca(OH)2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H2SO4和Na2CO3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AgNO3和BaCl2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KCl和CuSO4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一定有碳酸钠B.可能有氢氧化钠C.一定有碳酸钙D.可能有氢氧化钙【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根据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相互反应想现象,依据题干中明显的现象特征为突破口.(1)关键特征“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2)中“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抓住这些特征可快速解答.【解答】解: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有不溶物说明有碳酸钙,滤液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有碳酸钠,故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碳酸钠;碳酸钙可能是固体粉末中就有的成分,也可能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故固体粉末中可能有氢氧化钠,可能有氢氧化钙,可能有碳酸钙;故说一定有碳酸钙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文字叙述型推断题,给出物质范围和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出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是什么物质.解答时以文字信息为序,寻找并抓住“题眼”,逐步分析“筛选”.这就要求考生熟悉这类题目的常见“题眼”,也就是解题的“突破口”.15.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水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但既无沉淀生成,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为无色的一组是()A.CaCl2、KOH、Na2CO3B.K2CO3、BaCl2、HClC.K2SO4、H2SO4、NaOHD.CuSO4、HNO3、NaCl【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A、根据碳酸根离子会与钙离子生成沉淀进行分析,B、根据碳酸根离子会与氢离子生成气体进行分析,C、根据氢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进行分析,D、根据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进行分析.【解答】解:A、氯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而要求无沉淀生成,故A 错误,B、虽然碳酸钾和氯化钡会生成会生成碳酸钡沉淀,但是该沉淀会溶于酸,碳酸钡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题中要求无气体放出,故B错误,C、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水和硫酸钠,酸碱中和,会反应,生成的水无沉淀、气体,溶液是无色,故C正确,D、无反应,且硫酸铜在溶液中常显蓝色,而题中的溶液是无色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查看有没有带色的离子,然后再检验是否会生成气体或沉淀.注意初中学过的带色的离子有铜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需要识记.16.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用化学式填空:1)在建筑业中可大量用作建筑材料,还可在保健方面用作补钙剂的是;2)在医疗上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病症的一种药剂,在生活中是焙制糕点的是3)在工业上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生产的盐是;4)在医疗上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在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溶液选种的是.【专题】填空题【难度】易【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在建筑业中可大量用作建筑材料,还可在保健方面用作补钙剂的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2)碳酸氢钠在医疗上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病症的一种药剂,在生活中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化学式为:NaHCO3.(3)碳酸钠在工业上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生产,其化学式为:Na2CO3.(4)在医疗上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溶液选种的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故答案为:(1)CaCO3;(2)NaHCO3;(3)Na2CO3;(3)NaCl.【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7.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氯化钾(碳酸钾);2)氯化亚铁(氯化铜);3)硝酸铁(氯化铁);4)硝酸钠(硝酸钡).【专题】填空题【难度】易【分析】除去杂质的原则是既能除去物质中含有的杂质,又不能带入新的物质即不能带入新的杂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方面的内容进行.【解答】解:(1)用盐酸除去碳酸钾,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H2O+CO2↑;(2)铁能与氯化铜反应,铁可以除去氯化亚铁中的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CuCl2+Fe═FeCl2+Cu;(3)使用硝酸银能与氯化铁反应,硝酸银可以除去硝酸铁中的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FeCl3+3AgNO3═Fe(NO3)3+3AgCl↓(4)硫酸钠可以除去硝酸钠中的硝酸钡,化学方程式为:Ba(NO3)+Na2SO4═BaSO4↓+2NaNO32【点评】进行物质除杂时,所选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且反应后不能生成新的杂质.18.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小明同学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用到了如图所示装置1)请指出该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2)改进装置后过滤,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3)经初步提纯所得精盐是否为纯净物?请写出你的判断和理由.【专题】填空题【难度】中【分析】(1)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2)根据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凡是不经滤纸的过滤就直接进入滤液的操作,都能造成滤液浑浊;另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进行分析解答.(3)经初步提纯所得精盐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2)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3)经初步提纯所得精盐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1)缺少玻璃棒引流;(2)滤纸破损(或滤液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3)不是纯净物;精盐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的组成成分、过滤的原理与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初中化学九年级下人教版第十一单元卷一取25g某石灰石样品于一只烧杯中,并向烧杯中加入146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62.2g,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计算所加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专题】计算题【难度】中【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计算.【解答】解:(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146g﹣162.2g=8.8g;(2)设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x=x=14.6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故答案为:(1)8.8g;(2)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初中化学必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一、熟练地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d6babf89eb172dec63b770.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A.HNO3和FeCl3 B.NaOH和HCl C.BaCl2和Na2SO4 D.KOH和CuSO42.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硬水和软水--加明矾,观察沉降的产生情况B.氧气、二氧化碳--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木条能否复燃C.棉纤维、羊毛纤维--点燃,闻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D.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加入石灰水,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3.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Cu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B.NaNO3溶液中混有NaCl(AgNO3溶液)C.C粉中混有CuO(稀硫酸)D.CaO中混有CaCO3(稀盐酸)4.体操运动员比赛时为了防滑,常在手掌上涂抹碳酸镁粉末。
碳酸镁属于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5.将不同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KNO3、HCl、CuCl2B.Ca(OH)2、BaCl2、、Na2SO4C.Na2CO3、NaCl、Ca(OH)2D.NaOH、KCl、H2SO46.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氯化钾 B.尿素 C.过磷酸钙 D.氯化铵7.把 CaCO3、NaCl、MgCl2三种固体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逐一分离所需要的试剂依次是()A.H2O NaOH HClB.H2O KOH HClC.H2O NaOH H2SO4D.H2O KOH H2SO48.下列实验中的做法错误的是()A.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用足量的红磷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在集气瓶内铺一层细沙C.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D.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9.下列各物质,能在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CuSO4 NaCl KNO3 B.NaOH NaCl NaNO3C.Na2SO4 NH4Cl ZnCl2 D.K2SO4 AgNO3 NaCl10.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79a4f7d4d8d15abe234ef7.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测试卷1.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
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一组是( )A.H2、O2、N2B.HCl、H2SO4、HNO3C.NaOH、KOH、Ca(OH)2D.NaCl、NaHCO3、NH3·H2O2.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硝酸钾B.尿素C.硫酸铵D.过磷酸钙3.向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能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 )A.KClB.HClC.FeCl3D.CuSO44.在锥形瓶甲中放入10 g块状CaCO3,在锥形瓶乙中放入10 g粉末状CaCO3,分别同时加入等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
下列选项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A.B.C.D.5.植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
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 )A.KClB.NH 4HCO 3C.K 2CO 3D.Ca(H 2PO 4)26.在pH=1时,能够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 )A.Cl -、C 2-3O 、Na +、OH- B.N -3O 、Cu 2+、Cl -、Fe 3+C.N -3O 、S -、K +、Zn2+ D.S 2-4O 、N 4H 、Ba 2+、Cl -7.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 )A.一定含有S 2-4OB.一定含有Ag+O和Ag+C.一定含有S2-4O或Ag+D.可能含有S2-48.下列物质间的每一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Fe2O3→Fe→Fe3O4B.Na2CO3→CO2→Na2CO3C.Cu→CuCl2→CuD.Fe→FeCl2→Fe9.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10.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 )A.稀盐酸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11.在炒菜时,不小心将食盐洒落在火焰上,发出的颜色是( )A.红色B.紫色C.黄色D.绿色12.下列各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A.Na2SO4、CuSO4、NaClB.NaCl、Na2CO3、Na2SO4C.FeCl2、NaNO3、Na2SO4D.(NH4)2SO4、NH4Cl、NaCl13.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 C+D。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3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3](https://img.taocdn.com/s3/m/523d79c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3.png)
第十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 1.为了确定某化肥的种类,下列探究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观察其外观,为白色晶体 B .闻其气味,无明显气味 C .测其溶解性,可溶于水 D .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2.盐在日常生活中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类物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 .碳酸钙不能用作补钙剂 B .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C .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D .碳酸钠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3.将10 g 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
有关结论错误的是( ) A .共生成11.1 g 氯化钙B .燃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盐酸量越少C .共生成4.4 g 二氧化碳D .燃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4.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是( ) A .23Na CO 溶液和2CaCl 溶液 B .NaOH 溶液和盐酸溶液 C .4CuSO 溶液和2BaCl 溶液 D .24K SO 溶液和NaCl 溶液5.除去食盐水中2CaCl 和24Na SO 。
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2BaCl 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23Na CO 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4BaSO 、3BaCO 难溶于水)( ) A .③①②⑤④ B .①⑤③②④ C .①③③④② D .①③②⑤④6.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NaOH ②4MgSO ③()32Ba NO ④3FeCl ⑤KCl 中的一种,如不用其他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被鉴别出来的顺序合理的是( ) A .④②③①⑤B .②③①④⑤C .③④①②⑤D .④①②③⑤7.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
如果在a 处取得水样经检测只有少量OH -、24SO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a152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e.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2023年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抓好粮食生产,硝酸钾在粮食种植中属于()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2、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A.Ca3(PO4)2B.CO(NH2)2C.K2SO4D.NH4NO33、下列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取用粗盐 B.溶解粗盐 C.过滤液体 D.蒸发滤液4、下列不属于氯化钠用途的是()A.配制生理盐水注射液B.腌制咸菜C.融化积雪D.游泳池消毒5、“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洗涤效果更好,可以将厨房清洁剂和洁厕灵混合使用B.正常人每日需摄入3-5克食盐,以满足人体正常需要C.用pH试纸测得血液的pH为7.35-7.45,则说明此人身体健康D.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涂抹一些含有碱性的物质的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6、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D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B.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粒子数之比为1:1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质量之比为17:227、碳酸钠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下列有关碳酸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化学式:Na2CO3B.性质:碳酸钠固体受热易分解C.用途:碳酸钠溶液可与生石灰反应制烧碱D.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获得碳酸钠8、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碳酸钙用作补钙剂B.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C.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氢氧化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9、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fbbd6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a.png)
(4)分析图2,使用硫酸的最佳浓度为____6_6_%__左__右_______。
(5)生产过程无废物排放,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_硫___酸__和__水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大题) 18.(2021·临沂中考)硫酸是一种常见的酸,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室浓硫酸稀释的方法是
(2)步骤2:向步骤1的滤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
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即得NaCl溶液。加稀盐酸除去的物质是_N__a_O_H__。
【初步结论】杂质成分已确定,且已完全除去。 【反思交流】 (3)小东认为Na2SO4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可向步骤2的沉淀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若
观察到___沉__淀__部__分__溶__解______的现象,证明粗盐中确实存在Na2SO4。
(4)小红认为杂质也未完全除去,可按照步骤1和步骤2重新实验,并对调其中两种试
剂的位置就能达到除杂目的,这两种试剂为__A__(填序号)。
A.Na2CO3溶液、BaCl2溶液 B.稀盐酸、BaCl2溶液 C.NaOH溶液、 Na2CO3溶液
8.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 D )
A.Ag+、K+、CO32- 、Cl- C.Ba2+、Na+、HCO- 3 、SO42-
B.Fe3+、Ca2+、Cl-、NO- 3 D.Mg2+、Na+、SO24- 、Cl-
9.(2021·苏州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C )
(1)图1中,石墨配酸塔由石墨制成,说明石墨具有的性质是
____石__墨__不__能__和__硫___酸__反__应______。
(2)生产中,稀硫酸与杂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a1420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5.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Cl:35.5Ag: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农作物增产的途径之一,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磷肥的是()A.KCl B.K2SO4C.Ca(H2PO4)2D.NH4NO32.完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验,都必需用到的仪器是()A.玻璃棒B.酒精灯C.漏斗D.试管3.下列关于化肥与农药的说法正确的是()A.农药都有毒性,应该禁止使用B.植物生长只需要N、P、K三种营养元素C.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不会对土壤造成任何影响D.KNO3属于复合肥料,可提供两种营养元素4.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5.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6.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空气、石油、氧化铜B.碱:烧碱、纯碱、石灰水C.氧化物:冰水混合物、二氧化锰、氧化铁D.盐:硫酸铜、碳酸钠、食盐7.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7题) A.操作①的作用是增大粗盐的溶解度B.操作②中可通过升高温度来加快溶解C.操作③中可用玻璃棒搅拌来加快过滤D.操作④中要将液体蒸干后停止加热8.小明从实验室中找出了如下五种化肥: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钾、磷矿粉、尿素[CO(NH2)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尿素[CO(NH2)2]属于氮肥B.Ba(OH)2溶液能够把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钾鉴别出来C.可直接鉴别出的是磷矿粉D.适量施用硫酸钾后能够使植物茎叶茂盛、叶色浓绿9.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氯化钾固体碳酸钾固体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B CO2CO 将气体点燃C ZnCl2溶液CuCl2溶液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D 硫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0.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74a3f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8.png)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俗称“纯碱”的物质是()A.H2SO4B.HCl C.Na2CO3D.Cu(OH)22.碳酸氢钠(NaHCO3)是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NaHCO3属于()A. 酸B. 碱C. 盐D. 氧化物3.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 K2SO4B. CO(NH2)2C. (NH4)2HPO4D. Ca3(PO4)24.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A.NaHCO3B.Na2CO3C.NaCl D.NaOH5.振兴乡村,发展农业生产,化肥起着重要作用。
某农作物出现叶色发黄、倒伏现象,需施加的化肥是()A.KCl B.CO(NH2)2C.KNO3D.NH4H2PO46.下列有关NaCl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溶于水B.溶液呈中性C.是食盐的主要成分D.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7.某农用物资店的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2SO4、NH4H2P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料8.下列有关盐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B.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食品C.小苏打可用于培制糕点D.碳酸钾可用作化学肥料9.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易溶于水B.可用于洗涤油污C.受热易分解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10.小柯给校园里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的植物施用尿素CO(NH2)2,尿素是一种()A.复合肥B.氮肥C.磷肥D.钾肥11.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加水,让粗盐加速溶解B.玻璃棒用了4次,但作用各不相同C.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纯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12.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B .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 2C .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D .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13.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中的相关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A. 溶解粗盐B. 过滤食盐水C. 蒸发食盐水D. 冷却蒸发皿14.饮食过量,胃酸会大量分泌,以致消化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l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各组物质,用水就能鉴别开的是( )。
A.液体:汽油、酒精、糖水ﻩB.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C.固体:碳酸钠、碳酸钙、食盐
D.固体:碳酸氢钠、碳酸钙、硫酸铜
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稀硫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酚酞溶液ﻩﻩB.石蕊溶液C.碳酸钠溶液ﻩﻩD.二氧化碳
3.往盛盐酸的试管里加入镁,完全反应后再往试管里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此沉淀物是( )。
A.MgCO3ﻩﻩ B.MgSO4ﻩﻩC.MgCl2ﻩﻩ D.Mg(OH)2
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Cl和Ca(OH)2ﻩﻩﻩﻩﻩB.H2SO4和Na2CO3
C.AgNO3和BaCl2ﻩﻩ D.KCl和CuSO4
5.下列氮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NH4Cl ﻩ
B.(NH4)2SO4ﻩﻩ
C.NH4NO3ﻩﻩD.CO(NH2)2
6.下列化肥与碱混合后,能闻到氨气气味的是( )。
A.硫酸铵B.硫酸钾ﻩﻩﻩC.氯化钠ﻩﻩD.硝酸钾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发酵粉用于蒸馒头ﻩﻩB.氯化钠用于制取盐酸
C.大理石用于建筑材料ﻩD.纯碱用于制取苛性钠
8.下列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共存的是( )。
A.Na2CO3和CaCl2ﻩﻩﻩB.HCl和K2CO3
C.MgSO4和Ba(OH)2ﻩﻩﻩD.NaCl和KNO3
9.利用食盐、食醋、纯碱等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④ﻩ
B.①③ﻩﻩC.②④ﻩﻩ D.②③④
10.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
A.AgNO3溶液ﻩB.NaOH溶液
C.BaCl2溶液ﻩﻩﻩﻩ
D.Ba(OH)2溶液
二、填空题(共27分)
11.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织物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生成氢氧化钾。
请按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述上述有关反应。
(1)分解反应
;
(2)化合反应
;
(3)复分解反应。
12.生产光滑纸张使用的“钡白”有一种制法:①用盐酸处理碳酸钡;②向所得溶液加入硫酸。
写出“钡白”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写出此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①;②。
13.从A~D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充(1)~(3)题。
A.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蒸发、结晶ﻩB.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
C.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D.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
(1)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
(2)除去氯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
从反应后的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三、实验题(共24分)
1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