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流程
公司内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公司内仪器设备管理程序一、引言公司内的仪器设备是支撑生产经营和科研工作的重要资产,合理有效地管理仪器设备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和保障安全至关重要。
为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仪器设备管理程序是公司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仪器设备管理的原则1. 高效性原则:要求管理程序简洁明了,操作方便快捷,以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维护效果。
2. 规范性原则:要求各管理步骤和方法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3. 责任制原则:要求各管理环节明确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人员,形成完整的管理责任体系。
三、仪器设备管理流程1. 仪器设备登记•操作流程:–采购部门领购仪器设备时,负责填写仪器设备登记表,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数量、采购日期、供应商等信息。
–登记表需经相关部门审核签字确认后,方可开始使用并进入登记系统。
2. 仪器设备验收•操作流程:–仪器设备送到公司后,由仪器设备管理员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外观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等,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3. 仪器设备领用•操作流程:–根据工作需要,各部门需提前向仪器设备管理员申请领用。
–领用前需填写仪器设备使用申请表,表明使用时间、地点、用途等信息,并经相关部门主管审批。
–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申请表进行分配,领用人员须签字确认领用,并按时归还。
4. 仪器设备维护•操作流程:–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维护内容包括清洁、校准、润滑等,有异常情况需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
5. 仪器设备报废处理•操作流程:–仪器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出现无法修复的故障时,需停止使用并登记报废。
–报废前经过公司相关部门审核确认,方可进行处理,如回收、报废等。
四、仪器设备管理的监督检查公司内设立仪器设备管理监督检查组,定期对仪器设备管理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监督检查组按照任务书的规定,对各环节进行突击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公司领导汇报。
五、总结仪器设备是公司的重要财产,合理有效地管理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流程
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流程1.设施设备管理计划的编制:通过对已有设施设备和维护记录的分析,制定设施设备的管理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设备保养和维修的周期、方法和责任分工。
2.设备资料的建立: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采购日期、生产厂商、技术参数等信息,并及时更新。
3.设备巡检和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根据设备使用时间和使用情况,制定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
4.设备维修和更换:当设备发生故障或达到使用寿命时,及时调查故障原因,并组织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若无法修复,需及时更换设备。
5.能源管理:通过对设施设备的能耗数据采集和分析,制定能源管理计划,实施节能措施。
6.技术培训和人员管理:组织设施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
同时制定设施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制度和责任制,落实相应的工作职责。
7.设备绩效评估:建立设备绩效评估体系,对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能源消耗等进行评估分析,为设备的后续维护和改进提供参考。
8.设施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定期评估设备的使用状况和性能,根据需要进行更新和升级。
更新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适应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9.设备报废和处理:在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维修时,应及时报废处理。
报废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可以选择进行二次利用或进行报废处置。
10.安全管理:对设施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和处理。
定期组织设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设备存在的隐患,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涉及到设备的采购、维护、保养、更新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使用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通过规范的设施设备管理流程,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合理使用和管理设施设备,还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设备管理职责与工作流程
设备管理职责与工作流程设备管理是一个组织或企业维护和管理其设备库存的过程。
它涵盖了计划,采购,部署,跟踪,保养和清理设备等任务。
设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正常运营所需的设备可以随时使用,同时确保设备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费用。
设备管理需要定义明确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以确保维护和管理设备的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设备管理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设备管理的职责设备分类设备管理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分类。
根据设备的用途、品牌、经济价值、使用寿命等方面,对设备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管理工作。
设备采购采购管理是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设备管理员需要协调与内部采购部门的沟通、与供应商的谈判以及购买后的物流管理。
此外,设备管理员还需要确认设备的保修期和付款条件以及维护和保养设备的合同。
设备部署设备管理员需要考虑将设备部署在何处,并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其用途。
同时,设备管理员需要建立一个设备登记系统,以记录设备的部署方案、设备的位置和使用者。
设备跟踪和监控设备管理员需要跟踪和监控设备的使用情况,为维护和保养提供有关数据,以及确保设备始终能够正常工作。
设备跟踪和监控可以采用自动或手动方式来确保准确性。
设备维护和保养设备管理员需要协调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这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确保设备保持其经济和安全性能。
另外,设备管理员还需要为设备制定维修和保养计划。
设备清理和保养设备清理和保养也是设备管理员的职责之一。
只有设备保持清洁和有条理的状态,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减少设备故障的出现。
设备管理的工作流程设备管理工作流程可以帮助设备管理员实现设备管理的职责,并确保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有效、安全和经济。
设备采购设备采购是第一个阶段,该阶段的任务包括:•识别设备需求、选择购买设备的供应商和确定花费预算;•通过与供应商谈判,在《采购订单》中确定设备的详细说明、采购数量、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条件;•确认设备的购买,签署采购合同。
设备管理程序含流程图
1.0目的
为了保持生产设备、设施处于完好状态,满足生产能力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0范围
适用于生产设施(水、电、气、环保等公共设施)、生产设备、运输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验收、维护、维修直到报废的全过程。
3.0定义
3.1 设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可供长期使用、并在反复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和功能的物质资料。
4.0职责
4.1 生产部——设备管理归口部门,负责组织设备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保养、维修等工作。
4.2 工艺部——负责制定设备操作规程、维修保养规范、重点设备的技术精度要求等技术文件。
4.3 品管部——负责设备验收后试生产产品的检验,确认设备的精度。
4.4 采购部——负责设备及设备备件的采购、贮存工作。
4.5 财务部——负责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5.0程序
附录1:
8.0修改一览表。
设备管理9大流程图:设备安装调试、设备运行、TPM管理
安装调试3大流程图1.设备安装管理流程图设备总监设备部主管供应商主办部门 设备部 流程名称设备安装管理流程 编修部门 签 发 人 签发日期设备部经理设备使用部门开始结束设备安装选址 拟订设备安装方案组织讨论进行修订未通过设备安装准备提供适当意见安装资料交接组织收集设备安装资料通过协助安装实施设备 安装通过未通过协助选址组织 验收审2.设备试运行管理流程图设备总监试运行小组设备使用部门主办部门设备部流程名称 设备试运行管理流程设备部经理编修部门签 发 人签发日期开始成立设备试运行小组组织收集试运行相关资料审批未通过通过拟订设备试运行方案审核未通过 设备试运行准备设备试运行条件确认通过设备试运行准备组织进行设备 试运行随时进行检查监督检查确认设备试运行情况设备试运行情况总结与改进组织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协助检查确认审核 资料归档审核结束检查、维护设备试运行准备情况检查3.设备联动试车流程图设备总监联动试车小组设备供应商主办部门设备部流程名称 设备联动试车流程设备部经理编修部门 签 发 人 签发日期开始结束成立联动试车小组拟订联动试车方案提供合理意见组织讨论进行修订审批未通过设备试车准备通过确认试车条件协助确认审组织试车验收 未通过通过审设备停车与总结提供技术支持提供技术支持提供技术支持资料归档单体试车 组合试车全联动试车设备运行3大流程图1.设备运行准备流程图通过设备部经理设备部设备操作人员主办部门设备部流程名称 设备运行准备流程 编修部门 签 发 人 签发日期安全管理部结审开审分析并检查设备运行环境收集设备运行 相关技术资料编制设备运行相关管理制度颁布设备运行制度 学习制度内容完善培训计划拟定设备培训计划审审未通过 未通过通过积极接受培训进行设备安全检查进行设备运行培训编写安全确认报告审审资料整理存档未通过 未通过2.设备运行检查流程图3.设备运行调整流程图未通过 设备部经理设备检查主管设备检查员主办部门设备部 流程名称 设备运行检查流程编修部门 签 发 人 签发日期安全管理部结审开编制设备运行 检查规范收集设备相关资料通过明确检查内容和标准 拟定检查计划积极指导、配合审未通过审组织设备运行检查组织运行检查培训 认真学习进行设备运行检查设备运行环境检查填写检查记录表 填写检查记录表发现安全隐患发现安全隐患 判断安全隐患级别组织设备维修 进行设备维修排除安全隐患编写检查报告审资料整理存档。
设备管理办法及操作流程
设备管理办法及操作流程第1条目的建立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以期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充分发挥其效能。
努力延长使用寿命,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公司生产经营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2条范围1、机械设备,包括各种金属切削机床,压力加工、起重、试验设备以及其它机械设备。
2、动力设备,包括发电机、动力变压器、输配电设备、电焊设备等其它动力设备。
第3条管理部门1、所有列入固定资产的机动设备的管理的维修,由设备维修部负责。
2、机动设备的资产管理和核算,由财务部负责。
第4条新增设备的订购、验收与移交生产程序1、新增设备的需求,应由生产技术部根据生产发展规模的扩大或产品工业技术水平的需要,提出增置新设备的明细与计划,由生产技术部组织设备维修部、使用部门、控制部、技术部、财务部等有关部门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2、论证通过,由设备维修部、生产技术部做出增置设备的明细与增置申请计划,随同论证结果,提交经理部至总经理讨论批准。
1)新增设备的前期调研和选型工作,由生产技术部和设备部负责。
2)新增设备定型后,由设备维修部提出设备增置需求计划,报请制造部、供应部、财务部至总经理批准。
3)批准后的计划,由供应部组织订购,并完成设备到厂后的验收、入库、保管等工作。
3、设备的到厂验收:1)设备到厂后,由设备维修部和使用部门进行开箱,按照设备装箱单清点核查设备使用说明书、图纸资料和随机备附件等,是否齐全、完好。
2)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图纸资料归入设备资料存档。
3)由使用部门填办设备出库单,设备维修部将随机附件移交使用部门。
4、设备安装验收与移交生产:1)设备的工艺平面布置,由生产技术部负责提供。
2)设备的安装包括:设备安装基础的建筑、清洗、安装调试,由设备维修部负责完成。
安装精度应满足有关标准。
3)设备安装完毕,使用单位试车验收,设备维修部应安装调试和试车结果记录于验收报告单上,验收后,双方在验收报告单上签字,向使用部门移交设备。
10.设备管理流程
设备管理流程一、设备管理流程图
二、设备管理流程
1.设备需求申请
生产车间根据生产需要和产品工艺要求提出设备需求。
2.设备选型及布局方案
生产部应根据产品工艺要求和公司发展经营目标以及设备的泛用性对设备进行选型,同时根据生产车间现场空间当前布局制定设备布局方案。
3.审批
生产主管填写设备需求申请表和编制设备选型及布局方案,经生产经理审核后交总经理审批,若审批不通过,则根据总经理意见进行修改重新提交审批,直至通过。
4.采购
审批通过后,生产主管填写设备采购单,注明设备型号规格等功能参数,提交给采购部进行采购。
5.安装调试
设备到厂后,生产部组织设备按照布局方案进行安装,协同厂家进行设备调试,同时培训设备操作、维护保养,完成后方可投入生产。
6.标识
设备调试完成后,应粘贴设备标识牌,标识牌信息应有设备编号、设备状态、特种设备标识、负责人、操作人等信息。
7.归档
将设备资料交综合部和财务部进行资料归档。
8.交付使用
移交给生产车间投入生产。
设备管理流程
设备管理流程设备管理流程是指对企业内部使用的各种设备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的过程。
设备管理流程的目标是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增强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以下是设备管理流程的详细步骤:1. 设备采购:根据企业的运营需求,制定设备采购计划,明确需要采购的设备种类、数量和规格。
进行供应商选择,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和签订采购合同。
2. 设备安装:按照设备使用要求,对新采购的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
安装过程中要确保设备的连接正确、线路可靠、设备固定牢固。
3. 设备验收:对已安装的设备进行验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
如果存在问题,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解决。
4. 设备投入使用:在设备安装和验收合格后,可以将设备投入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5. 设备维护:定期维护设备,包括保养、清洁和检修等。
维护过程应遵循设备的规范操作手册和操作流程,确保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
6. 设备更新升级: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情况,制定设备更新升级计划。
及时淘汰老旧设备,采用新的设备技术,提高设备的效率和性能。
7. 设备报废处理:当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继续使用时,按照企业规定的报废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处理方式包括出售、捐赠或报废。
8. 设备故障处理: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故障排查和处理。
根据设备故障情况,选择相应的维修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停工时间。
9. 设备保险管理:对重要设备进行投保,并及时购买保险。
保险可以在设备遭受意外损失时提供补偿,减少企业财务损失。
10. 设备数据备份:对关键设备的数据进行定期备份。
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位置,以便在设备损坏或数据丢失时进行恢复。
通过以上设备管理流程的实施,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提升设备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流程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流程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流程是指组织或企业制定的一套规范和规则,用于管理生产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检测、维护和报废等各个环节。
下面是一个关于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流程的示例,具体内容可能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一、生产设备管理制度目的和适用范围(说明生产设备管理制度的作用和适用范围)二、生产设备购置1.提出购置申请:(描述申请购置生产设备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包括填写购置申请表格、申请的审批程序等)2.确定购置预算:(说明如何确定购置生产设备的预算,包括制定预算的依据、参考价格等)3.确定供应商和选择设备:(说明如何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包括评估供应商的能力和信誉、进行设备技术评估等)4.签订购置合同:(描述签订购置合同的流程和要求,包括合同的内容、签订人员、审批程序等)三、生产设备安装1.安装准备:(说明安装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准备、设备安装位置确定、工程准备等)2.安装过程:(描述设备的安装过程,包括安装人员的培训、安装步骤、安全要求等)3.安装验收:(说明如何进行安装验收,包括验收标准、验收人员、验收程序等)四、生产设备使用1.设备操作培训:(描述设备操作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包括培训的人员、培训计划、培训材料等)2.设备使用:(说明设备的使用程序和要求,包括使用前的检查、使用中的保养、使用后的清理等)3.设备故障处理:(说明设备故障处理的流程和要求,包括设备故障的报告、维修人员的安排、维修记录的管理等)五、生产设备检测1.定期检测:(说明定期检测的频率和方法,包括使用什么样的检测设备、由谁进行检测等)2.不定期检测:(说明不定期检测的原因和方法,包括设备维修后的重新检测、设备使用期间的抽检等)六、生产设备维护1.维护计划:(说明维护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包括定期维护和不定期维护等)2.维护记录:(说明如何记录维护情况,包括维护的内容、维护人员、维护日期等)七、生产设备报废1.报废申请:(描述设备报废申请的流程和要求,包括填写报废申请表格、审批程序等)2.报废处理:(说明设备报废后的处理方法,包括销毁、报废记录的保存等)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流程示例,具体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设备管理流程及工作标准
设备管理流程及工作标准
一、设备购置
1.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各部门提出设备购置申请,填写《设备购置申请
表》。
2.对申请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进行市场调研,选定设备型号和供应商。
3.签订采购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款项。
4.设备到货后,组织验收工作。
二、设备验收
1.验收前应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配件是否齐全。
2.进行设备通电测试,检查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3.填写《设备验收报告》,对验收结果进行记录。
4.若设备验收不合格,则与供应商协商解决或进行退货处理。
三、设备安装
1.根据设备说明书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
2.对设备的布局和线路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安全、美观。
3.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设备调试,确保正常运行。
4.填写《设备安装记录表》,对安装过程进行记录。
四、设备运行
1.制定设备运行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3.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4.对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五、设备维护
1.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维护周期、维护项目和人员安排等。
2.对设备进行定期清洁、润滑、紧固等维护工作。
3.对维护过程进行记录,填写《设备维护记录表》。
4.对维护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六、设备维修
1.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组织维修工作。
2.分析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IATF16949设备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设备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确定、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生产设备,有效控制其购置引进、调试验收、移交使用、维护保养等工作,保证生产设备技术状态完好,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合格的需要。
2.0范围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生产设备,也包括相关设施。
3.0职责3.1 生产部负责组织实施生产设备的规划选购、安装调试、维护维修、事故处理、报废等综合管理工作。
3.2 生产部车间负责正确操作使用和日常保养设备。
4.0作业内容4.1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4.2 其他管理要求4.2.1 关键设备指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设备:关键或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设备;单台生产设备;价值昂贵或体积庞大的设备。
对关键设备,生产部负责在《设备管理台帐》上或现场予以标识,并重点管理。
4.2.2 根据精益生产的原则,生产部组织对产品制造设备设施布局应进行策划,识别、确定及评估现场设备布局、人员安排的合理性。
具体执行《产品质量策划管理程序》。
4.2.3 为满足顾客要求,在紧急情况下,如关键设备故障等,生产部及相关部门应采用的适当措施和处置办法,作出要求,制定并实施适宜的反应计划。
具体执行《生产管理程序》。
4.2.4 对公司的储气罐、叉车、行车等与使用安全有关的特种设备设施,生产部应及时与当地安检部门沟通,由他们进行安检,并确保结果合格,并保存安检证明,以满足国家法规和安全生产要求。
4.2.5 公司除设备外的其它设施的管理可以参考本程序。
4.2.6 公司工装的管理执行《工装管理程序》。
5.0相关文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产品质量策划管理程序》《生产管理程序》《数据分析管理程序》《持续改进管理程序》《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工装管理程序》《设备管理制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设备验收单》设备验收单(4).d oc《设备管理台帐》设备管理台帐.d oc。
物业设备管理流程
物业设备管理流程一、引言物业设备管理是指对物业项目中的各种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业设备管理的标准流程,包括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设备维修和设备报废等环节。
二、设备采购1. 确定需求:根据物业项目的实际需求,明确所需设备的种类、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
2. 编制采购计划: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预算等信息。
3. 寻找供应商:通过招标、询价等方式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并进行供应商的资质审核和评估。
4. 签订合同:与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并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
5. 设备验收:在设备交付后,进行验收工作,确保设备符合质量要求,并进行相应的验收记录和报告。
三、设备安装1. 安装准备: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清理、设备组装、安装工具和材料的准备等。
2. 安装过程:按照设备的安装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确保安装过程符合规范和要求。
3. 安装验收:在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验收工作,检查设备的安装质量和功能是否正常,并进行相应的验收记录和报告。
四、设备维修1. 故障报修: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物业管理人员应及时接收报修信息,并记录故障类型、设备信息和报修人信息。
2. 故障评估:对报修设备进行评估,确定故障原因和维修方案,并制定维修计划。
3. 维修实施:根据维修计划,进行设备的维修工作,包括更换零部件、修复故障等。
4. 维修记录:对维修过程进行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信息,并填写维修报告。
5. 维修验收:在维修完成后,进行设备的验收工作,确保设备的故障得到有效修复,并进行相应的验收记录和报告。
五、设备报废1. 报废申请:当设备达到报废标准时,物业管理人员应填写报废申请表,包括设备信息、报废原因等。
2. 报废审批:报废申请表经过物业管理层的审批,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备案。
3. 设备清理:对报废设备进行清理工作,包括拆卸、分类、清洁等。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设备是企业顺利运转和实现高效生产的重要基础。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至关重要。
一、生产设备管理制度1、设备采购与验收企业应根据生产需求和发展规划,制定设备采购计划。
在采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设备的性能、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新设备到货后,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检查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是否与合同一致,同时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性能达到预期。
2、设备档案管理为每台设备建立详细的档案,包括设备的采购合同、说明书、合格证、验收报告、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
设备档案应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设备的维护、维修和管理提供依据。
3、设备维护与保养(1)日常维护:操作人员应在每天工作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清洁,包括设备的外观、润滑、紧固等方面。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维修人员。
(2)定期保养: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厂家要求,制定定期保养计划。
保养内容包括设备的内部清洁、零部件的检查与更换、润滑系统的维护等。
保养工作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并做好记录。
4、设备维修管理(1)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维修部门。
维修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进行诊断和维修。
(2)对于重大故障或需要更换重要零部件的情况,应制定维修方案,并报上级领导批准。
维修完成后,要进行验收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建立设备维修台账,记录设备的故障情况、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维修费用等信息,以便对设备的维修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5、设备报废管理对于达到使用寿命、无法修复或技术性能落后的设备,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废处理。
报废设备应进行清理和处置,同时在设备档案中进行注销。
6、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设备操作培训,使其熟悉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设备配置管理流程
设备配置管理流程一、概述设备配置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的各类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配置的过程。
通过设备配置管理,可以保证各类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整体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文将介绍设备配置管理的流程及其重要性。
二、设备配置管理流程1. 设备采购设备采购是设备配置管理的起点。
在采购设备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业务需求和技术要求。
2. 设备验收设备验收是对采购的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的过程。
在验收过程中,需要验证设备的物理完整性、配置正确性和性能稳定性,确保设备完全符合采购要求。
3. 设备标识和登记设备标识和登记是将采购的设备进行编号和记录的过程。
通过设备标识和登记,可以对每台设备进行唯一标识,方便后续的设备管理和追踪。
4. 设备配置管理设备配置管理是对设备进行统一配置和管理的过程。
在配置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统一的配置规范和配置模板,对设备进行基本配置、系统软件安装、网络参数设置等操作,确保设备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5. 设备备份和恢复设备备份和恢复是保证设备数据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在备份过程中,需要定期对设备的配置文件、日志文件、系统镜像等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并妥善保存。
在设备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时,可以通过恢复备份数据来快速恢复设备功能。
6. 设备监控和告警设备监控和告警是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异常告警的过程。
通过设备监控和告警,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异常和性能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7. 设备更新和升级设备更新和升级是对设备进行软件和硬件更新的过程。
在更新和升级过程中,需要根据设备厂商的公告和建议,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更新和升级,以保证设备的功能完善和安全性。
8. 设备报废和回收设备报废和回收是对设备寿命周期管理的环节。
在设备报废和回收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清理和归档,确保设备中的敏感信息被安全删除,同时可以对设备进行二次利用或合理回收,减少资源浪费。
设备使用的管理工作流程
设备使用的管理工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开始设备使用的管理工作流程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和规定,明确设备的使用要求和责任。
•组建设备管理团队,明确每个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准备设备清单,记录每个设备的型号、数量、分配情况等信息。
•设定设备使用的工作流程,并进行培训和宣传,以确保所有人员都了解和遵守流程。
2. 设备领用与归还设备的领用与归还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2.1 设备领用•填写设备领用申请单,包括申请人的姓名、部门、领用日期、设备名称等信息。
•经过审批后,由设备管理员将设备交给申请人,并记录设备的领用状态和归还日期。
2.2 设备归还•在设备使用完毕后,及时归还设备。
•填写设备归还申请单,包括归还人的姓名、部门、归还日期等信息。
•设备管理员接收归还的设备,并核实设备的完整性和功能。
•记录设备的归还状态和归还日期。
3. 设备维护与保养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措施。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检查、清洁设备、更换部件等工作。
•按照维护计划执行,记录维护的时间和内容。
•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处理,修复设备并记录维修情况。
•建立设备保养的档案,包括设备的维护记录、故障处理记录等。
4. 设备报废与更新设备的报废与更新是设备管理的最后环节,需要及时处理设备的淘汰和更换。
•制定设备报废与更新的标准和程序,包括设备年限、性能等要求。
•定期进行设备的评估,判断设备是否需要报废或更新。
•根据评估结果,将需要报废或更新的设备进行标记或通知相关部门。
•将报废或更新的设备送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包括安全销毁、转卖等。
以上是设备使用的管理工作流程的基本步骤和要点,通过明确的工作流程和规定,可以有效地管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设备管理工作流程
设备管理工作流程一、采购流程采购流程是设备管理的首要步骤,它直接关系到组织是否能够获得符合需求的设备,并且在预算范围内进行。
该流程包括需求确认、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等环节。
在需求确认阶段,组织需要明确设备的性能、规格和数量等细节,以便能够准确地与供应商沟通。
在供应商选择环节,评估供应商的信誉、价格、交货能力等因素至关重要。
合同签订则涉及到法律条款、保修期限等方面的协商。
二、部署和安装流程设备的部署和安装是确保设备能够正常投入使用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流程中,需要进行设备的物理安装、软件配置以及连接网络等步骤。
物理安装包括设备的摆放、固定和连接电源等,确保设备在工作环境中稳固且安全。
软件配置则涉及系统设置、驱动安装等,以保证设备能够按预期运行。
网络连接则确保设备可以与其他系统和设备进行通信,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维护与保养流程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是确保其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
这个流程包括预防性维护、故障修复和性能优化等方面。
预防性维护涉及定期检查、清洁以及更换易损部件,以防止设备因长期使用而出现问题。
故障修复包括对设备故障的快速响应和恢复,以减少生产中断。
性能优化则包括对设备性能进行监控和调整,以保证其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四、更新与升级流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的软硬件功能可能需要进行更新和升级。
这个流程包括了对设备系统、应用程序和固件等方面的更新。
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更新可以引入新功能、修复漏洞,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固件升级则可以解决硬件问题、优化能耗等。
在进行更新和升级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备份,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五、退役与报废流程设备的寿命有限,当设备无法继续使用时,需要进行退役和报废处理。
这个流程包括设备的清理、数据的安全擦除以及环保处理等步骤。
设备的清理包括对设备外壳、内部进行清洁,以便能够进行后续的处理。
数据的安全擦除是为了防止敏感信息泄露,通常采用数据加密或多次擦除的方法。
环保处理涉及将设备的部件进行分类处理,以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
设备管理流程
设备管理流程1. 设备登记和编号:所有新购置或租赁的设备都应当在一个统一的设备管理系统中进行登记,并分配唯一的设备编号,以便对其进行跟踪和监控。
2. 设备领用和归还:在设备需要使用时,员工或部门应当提出领用申请,经过批准后方可领用设备。
在使用完毕后,设备也应当及时归还并进行检查。
3. 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是至关重要的,以延长设备寿命和保障其正常运作。
在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也需要及时报修和处理。
4. 设备处置和报废:对于已经不再使用或需要报废的设备,应当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清理,以防止对环境和安全造成影响。
5. 设备记录和报告:所有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都应当记录在案,并可以定期生成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设备管理流程,每个组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设备管理是组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所有设备的规范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其顺利运作和安全性。
设备种类繁多,包括办公设备、生产设备、IT设备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设备管理流程也可能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将具体讨论一些典型的设备管理流程,并探讨一些常见的设备管理挑战及解决方法。
设备登记和编号是设备管理流程的第一步。
所有新购置或租赁的设备都应当在一个统一的设备管理系统中进行登记,并分配唯一的设备编号,以便对其进行跟踪和监控。
这一过程可以确保组织对所有设备有清晰的了解,方便进行管理和维护。
设备领用和归还是设备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设备需要使用时,员工或部门应当提出领用申请,经过批准后方可领用设备。
在使用完毕后,设备也应当及时归还,并进行检查。
这一步可以帮助组织合理分配设备资源,避免设备被滥用或遗失。
设备维护和保养是设备管理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
维护包括定期的清洁、润滑、检查和保养工作,有时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维修工作,这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计划。
项目设备管理流程
项目设备管理流程项目设备管理是指对项目中所涉及的各类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个完善的项目设备管理流程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项目风险,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
下面将介绍一个典型的项目设备管理流程,并对其中的关键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1. 设备采购阶段。
在项目启动阶段,首先需要进行设备采购。
在设备采购阶段,需要明确项目的设备需求,包括设备类型、规格、数量等,并制定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应当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需求和预算限制,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并签订采购合同。
在签订采购合同前,需要对设备供应商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确保其具有良好的信誉和服务能力。
2. 设备验收阶段。
设备交付后,需要进行设备验收。
设备验收是确保所购设备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数量、性能等要求的重要环节。
在设备验收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测和测试,对设备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只有通过了设备验收,设备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3. 设备登记与编码阶段。
在设备验收合格后,需要对设备进行登记与编码。
设备登记是为了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技术参数、购置日期、保修期限等,便于日后的管理和维护。
设备编码是为了对设备进行唯一标识,便于设备的追踪和管理。
设备登记与编码应当在设备投入使用前完成,并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4. 设备领用与归还阶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领用和归还。
设备领用是指根据项目需要,将设备分配给相应的使用部门或人员,并建立相应的领用记录。
设备归还是指在设备使用完毕后,将设备归还到设备库存中,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清理。
设备领用与归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确保设备的合理利用和保养。
5. 设备维护与保养阶段。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调试、检修等,以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和寿命延长。
设备全流程管理制度
设备全流程管理制度一、设备管理制度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设备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设备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管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成为各企业重要的工作任务。
本文旨在通过对设备管理全流程进行制度规范,确保企业在设备采购、使用、维护等方面能够做到科学、规范、高效。
二、设备采购管理1. 设备需求评估在进行设备采购前,企业需要对其生产需求进行评估,明确所需设备的类型、规格、数量等具体要求,并尽可能客观、准确地预测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2. 设备供应商评估企业应制定供应商资质审查标准,评估供应商的信誉、资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情况,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服务可靠。
3. 设备采购合同签订企业在与设备供应商进行合作前,应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设备规格、数量、交付时间、验收标准、价格、支付方式等相关事项,确保采购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三、设备使用管理1. 设备领用与归还企业应建立设备领用管理制度,明确设备领用的流程和责任人,做到有记录、有账可查,确保设备的使用情况能够得到有效监控。
2. 设备使用安全企业应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设备安全使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制定设备使用操作规程,强化对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 设备维护保养企业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的计划管理制度,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周期和方法,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四、设备维修管理1. 设备维修响应企业应建立设备维修响应机制,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规范的响应和处理,确保设备的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2.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管理机制,对设备维修保养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和统计分析,为设备的后续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设备维修保养人员资质管理企业应建立设备维修保养人员的资质管理机制,对维修保养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足够的维修保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工厂内所有生产设备得到有效的管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与生产相关的设备。
3. 操作流程/职责和工作要求
见《设备仪器购置验收方法》
设备编号方法:
例如: J 5 — OEE — 01 C
公司代码
顺序号
设备型号
分类号
类别号
(1)公司代码:(英语单词第一个字母)
电子( ELECTRONIC)用“E”表示;
通讯(COMMUNICATION)用“C”表示;
科技( TECHNOLOGY)用“T”表示;
(2)类别号:公司所有设备均用“J”表示;
(3)分类号:“5”代表生产专用设备
“6”代表通用设备
“8”代表其它
填写电脑记录《设备登记台帐》,记录如下内容:
设备名称、型号、泰丰编号、生产厂家、价格、
购置日期、安装地点
设备安放固定地点使用,设备移动必须由设备
课工程师或技术员进行
贴设备状态标签,注明内容:设备名称、型号、
编号;贴准用证,准用证上填写日期及有效期
并签字。
生产部门按设备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关键设备操作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才能上岗
在规定时间内对设备进行保养,指导文件:设备操作规程
每天对设备使用、运行及保养状况进行巡检
每年一次检查设备状态完好,重新填写准用证。
每年初制定《设备检修计划》,检修设备范围:波峰机、切脚机、高低温试验箱、机械振动台、高频热合机
(1)更换设备已磨损的部件;
(2)检查机械及电器各部件的功能是否正常;(3)调整与紧固各部件;
(4)保养与润滑各运动部件;
(5)校验设备上与产品品质相关的仪表,填写《仪器校验报告》;
(6)检修完毕后,填写《设备检修记录》;
设备故障第一时间到位(5分钟内);
判断设备的故障严重程度;
尽可能找到维持生产的临时方法;
在连续时间内完成修理工作;
更换零件需经主管同意后外出购买;
重大故障填写记录
预计半年以上不使用的设备停用;
暂时因故障无法修复的设备停用;
停用设备贴“停用证”,并在档案中注明。
超过折旧年限,无使用价值的设备;
损坏无修复价值的设备。
报废残值处理另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