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课件PPT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课件PPT
登飞来峰
王安石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杰出的 唐宋八大家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安石,韩愈,欧阳修,曾巩
两 山 排 闼 送 青 来
一 水 护 田 将 绿 绕
花 木 成 畦 手 自 栽
茅 檐 长 扫 净 无 王 苔 安 石
书 湖 阴 先 生 壁
千寻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闻说
畏 不畏浮云遮望眼,
缘 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释义:不怕被漂浮的云彩遮挡住望远的双眼,只是因 为自己处在(山)的最高处。
哲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 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所 羁绊。 羁绊
登飞来峰
北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课件ppt

登飞来峰课件ppt

飞来峰传说
传说四川峨眉山上,从前有一座会飞的小山峰。它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 飞西;飞到哪里,就在那里压坍许多房子,压死很多人。 那时,西湖灵隐寺里有一个和尚,因为他整天疯疯癫癫的,不守佛门的 清规,所以人们都叫他疯和尚。有一天,疯和尚得知中午辰光,那座奇怪的 飞山将飞落到灵隐寺前的村庄上来。他担心山落下来会压死很多人,就五更 爬起身,奔进村庄,挨家挨户地告诉说:“今天中午有座山要飞到这村庄上 来了,大家赶快搬场呀,迟了就来不及啦!” 老头儿听了直摇头:“疯和尚,你又来寻开心了,山是顶重的东西,谁 见过会飞的山呀!” 当家人听了叹口气:“我们穷佃户往哪里搬家呀!要是真的有山掉下来, 压死也只好怨命啦!” 小伙子听了哼鼻子:“别编谎话吓人啦!山压下来就拿肩膀顶着,我 们不怕!” 小伢儿们嘻嘻哈哈地跟在他后面,指手划脚看热闹。 疯和尚这家进那家出,全村百十户人家都关照过了。他说得嘴唇破、唾 沫干,却没有人信他的话,更没有一家人准备搬场的。 太阳越升越高,中午眼看就要到了,疯和尚急得团团转。这时,他忽地 听到“的的打,的的打”吹唢呐的声音,赶紧顺着声音奔过去。一看,好呀, 原来有一家结婚,人进人出,热闹极了。疯和尚搔搔头皮想一想,就推开众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自由抢答 下列问题。
5、《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 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6、《登飞来峰》中蕴含深刻哲理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在最高层。
1.说一说自己 登山观景的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 的宝林山。 2. 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 一寻等于八尺。 3. 缘:因为。 4.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 见太阳升起。

《登飞来峰》ppt课件

《登飞来峰》ppt课件
意义
通过学习这首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 养他们勇于攀登、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同时,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02
《登飞来峰》的作者介绍
作者生平
总结词
王安石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
详细描述
王安石出生于1021年,自幼聪颖好学,22岁中进士,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 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等职。他倡导变法,推行新政,对北宋王朝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
政治理念的形成
在担任地方官期间,王安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理念,认为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北宋面临的种种问题。
创作过程
灵感来源
王安石在游览飞来峰时,被山中美景所震撼,同时也触发了他的政治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文构思
王安石在构思《登飞来峰》时,将个人情感与政治理想融为一体,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表 达了自己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信念。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改革派与 保守派斗争激烈,王安石作为改革派 的重要人物,创作此诗表达了他坚定 不移的改革信念和决心。
个人背景
王安石在政治上受到保守派的打压和 排挤,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创 作了这首诗来抒发内心的豪情壮志。
目的与意义
目的
通过对《登飞来峰》这首诗的赏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 的内涵和意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后世评价
01
后世对《登飞来峰》的评价极高 ,认为它语言精练,意境深远,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到 见解。
02
许多文学家、诗人将《登飞来峰 》视为唐诗的代表作之一,认为 它在唐诗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文学史的影响

登飞来峰(王安石)_课件

登飞来峰(王安石)_课件
登 飞 来 峰
(王安石)
飞来峰
飞来峰又叫灵鹫峰,位于浙江杭 州灵隐寺前。高168米。有“东南第 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 为西湖八大景之一。飞来峰无石不奇, 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飞 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 如卧虎,如惊猿。山上老树古藤,盘 根错节;岩骨暴露,锋棱如峭。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 1086年5月21日),字 介甫,号半山,封荆 国公。北宋杰出的政 治家、思想家、文学 家、改革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有《王临 川集》、《临川集拾 遗》等存世。官至宰 相,主张改革变法。 诗作《元日》、《梅 花》等最为著名。
写作背景
北宋诗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 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 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 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 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 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 的前奏。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 生活哲理,其中的哲理 是如何揭示的?
3.说说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①②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
(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③④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本诗表现了作者高 瞻远瞩的思想理念,和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 精神。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自由抢答 下列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 于八尺)
闻说/鸡鸣/见日升
(闻说:听到)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自缘:因为)
夸张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
侧面

登飞来峰课件

登飞来峰课件
环境保护
在探险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不随意破坏自然 景观和文物古迹。同时,要积极配合当地的管理 部门,共同保护好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安全第一
探险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安全,尽量避免风险。选 择有经验的领队和向当地专业人士请教也是保证 安全的重要措施。
继续学习
探险结束后,可以继续深入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 能,为未来的探险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同时,也 可以分享探险经历和所学知识,帮助更多的人了 解和参与探险活动。
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自然风光
飞来峰山峦秀美,自然风光独特 。登山过程中,可以欣赏到各种 植物、动物和自然景观,感受大
自然的魅力。
挑战与成就感
登顶飞来峰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 和挑战,但成功后可以带来极大
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对未来探险的建议和展望
充分准备
对于未来的探险者,建议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包括体能训练、装备选择和行程规划等。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4
装备选择
根据天气和路况选择合适的装备,确保足够的保暖、 防晒和防雨措施。
05
遵守规定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景区管理规定,不随意破坏环境 和文物古迹。
建议和提醒
提前规划
保持节奏
关注身体信号
环保意识
紧急情况处理
登飞来峰前应提前了解登 山路线、天气和交通等情 况,以便更好地规划行程 。
登山过程中应保持适当的 节奏,避免过度劳累,以 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80%
锻炼体能
登山是一项需要良好体能的运动 ,需要进行适当的锻炼,如跑步 、游泳、骑自行车等。
100%
增加肌肉力量
登山需要较好的肌肉力量,特别 是腿部肌肉和背部肌肉。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课件(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课件(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后两句与“欲穷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赏句】写登飞来峰的感想。表面看是即景说理,
其实是用典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
想、远大抱负和大无畏的精神。
反复朗读,从诗歌中悟出什么道理?
哲理:只有站得高、 看得远,才能不被阻挠, 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对”浮云“如何理解?
资料链接:
登飞来峰
新课导入
读杜甫的《望岳》,我们感觉到的不仅 是诗人对泰山美景的赞颂,更是诗人勇攀绝 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和气概。下面,我们一 起学习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看看他在登 上高山之后,又有怎样的感慨和情怀。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 (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又 称临川先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逻辑严密;诗歌遒劲清 新,擅长说理;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今存《临川先生文 集》《临川集拾遗》等。
典型考题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 (1)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了诗人锐意进取的精神和高 瞻远瞩的气概的诗句是:_飞__来__山__上__千__寻__塔__,_闻__说__鸡__鸣__见__日__升__。 (2)(玉林中考)毛泽东在《和柳亚子先生》诗中说“风物长 宜放眼量”。而人要看得远,就必须站得高。“_不__畏__浮__云__遮__望__ _眼_,_自__缘__身__在__最__高__层__”,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对此深有体 会。因此,登高望远是众多中国人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追求, “_会__当__凌__绝__顶__,_一__览__众__山__小__”,杜甫在《望岳》中表达的登 顶泰山的决心和气魄,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背景链接

登飞来峰ppt课件

登飞来峰ppt课件

03
飞来峰的自然风光
山峦叠嶂的壮丽景色
雄伟的山峰
飞来峰的山峰雄伟壮观,高耸入 云,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
力量。
山脊蜿蜒
飞来峰的山脊蜿蜒曲折,仿佛一条 巨龙在山间穿行,给人们带来强烈 的视觉冲击。
山势险峻
飞来峰的山势险峻,峭壁陡峭,有 时需要攀爬才能到达峰顶,对人们 的体能和勇气提出挑战。
奇峰怪石的独特景观
快乐体验
02
登顶飞来峰可以欣赏到绝美的景色,这种快乐体验不仅来自眼
前的美景,还来自内心的满足和自信。
收获友谊
03
登山过程中,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
受,从而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06
其他相关内容
周边旅游景点推荐
景点1
描述景点1的特色、位置、开放时间等。
景点2
描述景点2的特色、位置、开放时间等。
飞来峰上的石窟艺术和题刻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02
登飞来峰的路线及攻略
登山路线规划
01
02
03
路线选择
根据飞来峰的地形特点, 选择合适的登山路线,包 括山脚至山顶的步道、攀 岩路线等。
路线难度
根据个人体能和技能水平 ,选择适合的登山路线难 度,避免盲目追求难度而 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奇特的石柱
飞来峰上有许多奇特的石柱,它 们形状各异,有的像人,有的像 动物,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想象空
间。
巨大的岩石
飞来峰上还有许多巨大的岩石, 它们重达数百吨甚至数千吨,让 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
石笋丛生
在飞来峰的溶洞中,可以看到许 多石笋丛生,它们形状各异,有 的高达数米,给人们带来美的享

《登飞来峰》ppt课件(9)完美版

《登飞来峰》ppt课件(9)完美版

思考
1、《登飞来峰》前,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①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③④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2、谈谈你对后两句诗的理解。 释义:不怕被漂浮的云彩遮挡住双眼,只是因为自 己处在(山)的最高处。 哲理:只有站的高才能望得远。观察事物,解决问 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所羁 绊。 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怀。
译文: 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 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
浅析: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
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 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 ——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 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 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
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 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 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 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 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 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 上的启示。
朗读
词语解
释 (1)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登飞来峰课件(上课)

登飞来峰课件(上课)
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 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 川故乡,途经杭州时,登临 杭州西湖飞来峰,有感而发, 写下这首七绝。这一年王安 石正好三十岁。
飞来山上千寻塔, 千飞寻来塔山:顶很耸高立很着高千的塔尺。的 古高代塔一,寻等于八尺。塔,
指应天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闻说:听到。
听说塔上鸡叫时能看 见太阳升起。
王 安 石
听读课文,用“ / ”划
出诗句的节奏。
登登飞飞来来峰峰
王安王石安石
飞飞来来山山上上千/寻千塔寻,塔, 闻闻说说鸡/鸡鸣鸣见/日见升日。升。 不不畏畏浮/浮云云遮/望遮眼望,眼, 自自缘缘身/身在在最/高最层高。层。
登飞来峰
飞来峰:就是浙江绍 兴城外的宝林山。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第三、四句之间是何关系?
因果关系
后二句用什么表达方式?
•抒情、议论
“浮云”比喻什么?
“故邪臣蔽贤,犹浮云 之障日。” 浮云比喻奸臣、小人。
你从这两句诗中明白了一 个什么道理?
•站得高,望得远。
主旨
本诗表现了作者高 瞻远瞩的思想理念, 和不怕困难、勇往直 前的精神。
1、王安石__宋__朝___(朝 代)杰出的_思__想___家, __政__治__家,__文_学___家,
再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 一句借物抒情的句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成灰泪始干。
散文成就很高,为唐宋__八_大家
___之一。
2、解释加线字的意思
①②千闻寻说塔鸡(鸣应见天日升塔 ) (③(层不(听畏到浮云)遮)④)望自眼缘身在害因最怕为高
3、“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采用
( 夸张 )手法,点明千
寻塔的高峻陡峭。

王安石《登飞来峰》诗词原文及赏析PPT

王安石《登飞来峰》诗词原文及赏析PPT
02 寓情于景
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 展现了自己内心的豪情壮志。
03 对比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千寻塔”与“白云 浮”,“闻说鸡鸣见日升”与“不畏浮云遮望眼 ”,使诗句更加生动有力。
修辞手法
比喻
诗人用“浮云”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用“日升”比喻 光明、希望,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险、追求理想的决心。
对社会的批判
社会之弊
王安石在诗中通过对当时社会的描述,揭示了社 会的弊端和不合理现象。
改革之必要
诗中的“浮云”寓意着旧有的观念和制度,诗人 主张破除这些障碍,进行改革。
对未来的展望
诗中的“最高层”寓意着未来的美好前景,诗人 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05
历史地位与影响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学价值
王安石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登 飞来峰》作为王安石早期作品之一,充分展现了其文学才华和创作风格,被视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
到初升的太阳。
不畏浮云遮望眼
表达了诗人不畏困难 和阻挠,勇往直前的
精神。
只缘身在最高层
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 置,表达了他身处高 位、俯瞰世界的豪情

字词注释
飞来峰
一座山峰的名字。
千寻
形容极高或极长。
浮云
飘浮的云彩,比喻困难或 阻碍。

害怕。

因为。
03
创作手法与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01 借景抒情
王安石借登飞来峰之景,表达了自己对壮丽山河 的赞美和胸怀大志的情感。
王安石《登飞来峰》 诗词原文及赏析
汇报人:XXX
20XX-XX-XX

登飞来峰课件(上课)

登飞来峰课件(上课)
王 安 石
飞来峰资料
飞来峰又叫灵鹫峰,位于浙江杭 州灵隐寺前。高168米。有“东南第 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 为西湖八大景之一。飞来峰无石不奇, 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飞 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 如卧虎,如惊猿。山上老树古藤,盘 根错节;岩骨暴露,锋棱如峭。
• “不畏浮云 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 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 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 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 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 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 假象所迷惑,是 因为没有全面、客观、 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 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王安石
.再读课文,分析这首诗主要写了 哪些内容?
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 用“千寻”二字言其高。 第二句紧承首句,通过具体的描写, 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三、四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 身在最高层”,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 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 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读课文,用“ / ” 划出诗句的节奏。
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王安石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只缘身在最高层。
通过查字典或 有关资料,初步 了解诗句的意思, 大致理解诗中描 述的情景。
带有哲理的诗句:
•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苏轼《题西林壁》 •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 焕《登鹳雀楼》 •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 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 5. 问 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来。——朱 熹《石(1021—1086)字介甫,号 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 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 很好。唐宋八大家之一。 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 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 途经杭州时,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 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这一年王 安石正好三十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这一年 他正好三十岁。此时年少气盛,抱 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 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 实行新法的前奏。
4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 2、听范读。 3、齐读。
5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7
8、诗人化用这句诗是为了抒发什么 样的情怀?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 的气概,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189、不畏ຫໍສະໝຸດ 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 层”可谓是点晴之笔,苏轼也有一 句诗在表现手法及内容上极为相似, 这句诗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
“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 察事物,认识事物。”
登飞来峰 ——王安石
1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北宋大政治家、思想家、 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当过 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 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今有 辑本《临川先生文集》。
2
写作背景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 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 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 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 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 写下了这首诗。
一因一果的倒置,突出了因“只缘身在 最高层”的重要性,可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16
7、“不畏浮云遮望眼”化用了哪个 典故?
李白就说过“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意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 听信了小人的谗言。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 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 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13
4、诗人写飞来峰的高是为了表现什 么?
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 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
14
5、结尾两句写出了什么样的道理? 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 的假象迷惑。
15
6、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 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 说果,后说因;为什么?
6
细读课文,体会大意
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 的意境。
7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 今杭州西湖北灵隐寺前。 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 形容高耸。 畏:害怕 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自缘 :因为。
8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 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 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 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 层。
夸张
11
补充资料: 飞来峰高168米。飞来峰无石不奇, 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飞 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 如卧虎,如惊猿。山上老树古藤, 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
12
3、为什么飞来峰的这些美景诗人都 没有描写,而单单只写了飞来峰的 “高”?提示:联系诗人的经历。
王安石当过宰相,实行变法, 使衰弱的宋王朝迅速强盛起来,人 民生活也大幅度提高。写下此诗时, 正是他初入宦海,年少气盛,抱负 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 寄托壮怀,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 国平天下的才能。
9
精读课文,探究感情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 侧重点各是什么? ①②描写景物 ③④抒发情怀
10
2、前两句写景,突出了飞来峰的什么特 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高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 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 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 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诗人还讲了一 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 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 的气势吧!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