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沸腾》课件
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土壤
地形 时间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 打“ × ”。 ①土壤中的沙和黏土是一个整体,无法分开。( ) ②土壤中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 微小的生物。( ) ③土壤是由岩石经过漫长的风化作用变成的。( )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土壤中含有的成分是( )。 A.水分和空气 B. 腐殖质 C.以上物质都含有 ②在土壤中最常见到的处于正常生活状态的植物器官是 ( )。 A.茎 B.根 C.果实 ③因为土壤中有( ),所以很多小动物都能生活在土壤里。 A.空气 B.黏土 C.沙
2020年新青岛版(六﹒三学制)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
全册教学课件
猫行走时声音很小,马可以快速地奔跑,松鼠可以轻松地 爬上大树……动物的四肢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海龟
马
猩猩
袋鼠
了解骆驼脚掌的哪些特点有利于骆驼在沙漠中行走。
鲤鱼的皮肤表面长有鳞片,刺猬的皮肤上长着刺儿,大象的皮肤 非常粗糙……动物的皮肤有什么功能?
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一样吗?不同土壤适宜生 长的植物一样吗?不同地方的土壤适宜生长的植物一样吗?
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可以把土壊分成3类: 含沙多的是沙质土; 含沙少的是黏质土; 含沙适中的是壤土。 这3类土壤的渗水能力不同。
沙质土
到附近的花园、菜地或农田调查土壤类型,了 解适宜生长什么植物。
用砂岩装饰的浮雕
花岗岩花斑状,多为浅肉红 色、浅灰色或灰白色,很硬。
用花岗岩雕刻的栏杆
给采集来的岩石分类,制作岩石标本。
(1)按一定标准给岩石分类。 (2)制作岩石标本。
散失 利用 运输
吸收
青岛版小学科学《沸腾》课件
思考:火车是怎样发明的?
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 特征?沸腾后如果继续加 热, 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猜想假设:各组根据自己的生 活经验做出猜想。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 铁架台 烧杯 温度计 酒精灯 硬纸板 水 石棉网 秒表
2、实验中要观察记录的数据有那些:
(1) 记录时间 (2) 水的响度变化 (3) 气泡的大小变化 (4) 水的温度
水的质量偏多(或水太多);水的初温偏低
减少水的质量(倒掉部分水); 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
观察水的沸腾
观察阶段 观察要求
水在沸腾前
水在沸腾时
气泡 由大变小
温度
吸热 逐渐升高
由小变大
吸热时间/min 温度/0C
0 1 2 3 4 5 6 7 8…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水沸腾图象
温度 ℃
100
时间
0
5
分
温度/℃
B
C
A
拓展认识沸腾曲线: AB段物质处 于液态,表 示液体吸热 升温过程。
时间/min
1.思考:油锅取物是真的吗?
危险!切勿模仿!
2、想一想:小试管中的水能 沸腾吗
5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按实验步骤 进行了正确操作,他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 ___9_9__OC. (2)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 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沸腾
实验装置 观察沸腾实验
时间/min 温度/0C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沸腾》教学设计
《沸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沸腾过程中液体温度不变,需要不断吸热。
2.通过探究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用录像的形式了解水的沸腾现象。
3.通过探究水的沸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培养探究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沸腾教学难点:明白沸腾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沸腾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看一幅图片!(课件出示蒸气图)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这幅图片的内容师描述:这幅图是不是云雾缭绕的如同仙境一般?这到底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生讨论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师总结:这实际上是吃火锅时给水加热后出现的蒸气,因为水加热会加速水的蒸发随之形成蒸汽,如果我们继续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出示课件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看烧水的视频课件出示视《植物的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2.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植物叶和不同种植物叶。
3.发展学生研究植物的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植物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植物的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马上要开始科学探究了,你们准备好了吗?生:好。
首先请你们欣赏几张图片。
(出示课件)师:美吗?生:美。
这些图片的美是谁点缀它们,才使它们那么美呢?(主要是植物的叶)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植物的叶。
板书课题:《植物的叶》[设计意图:课伊始就让学生欣赏老师精心搜索到的图片,能够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
明白本节课的科学活动的主题是:植物的叶。
“叶子的秘密”更是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认识植物的叶相同和不同(一)给叶子分类师:接下来我们把树叶宝宝请出来,(课件出示)谁来说一说,这些叶子宝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16.水沸腾课件
100℃ 继续升高
高于100℃ 低于100℃
下降
保持不变
酒精灯 石棉网
铁架台
烧杯
火柴
温度计
探 究 沸 腾 的 秘 密
温馨小提示:
1.注意安全 ,实验过程中不要 用手动烧杯和石棉网
2.正确使用酒精灯、温度计
3.小组分工合作,认真观察分析 数据和现象
4.水开后要继续加热2-3分钟。 注意观察
并不是,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 的温度是100℃。
水的沸腾与沸点:
在一般的地面上,任何物体受到的 大气压强都是一个大气压。从地面往 山上走,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 压越低,水的沸点就越低。海拔 1000米处水沸点约97℃,3千米处约 91℃,在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 顶,水在72℃就可以沸腾。
们就把这个温 度定为100℃, 科学上称
19分钟 100℃ 水沸腾,有大量气泡。 100℃为水的
20分钟 100℃ 水沸腾,有大量气泡。 沸点。
• 二、当好小法官:
• 1 .水蒸发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还会继续上升。(× )
•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
外焰,给物体加热时要用外焰。 (√)
• 3.通过水的蒸发和沸腾现象可以
• 3.水在沸腾前会有一些小气泡冒出,这些小 气泡是水蒸气 。
• 4.我知道给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 腾 这时继续给水加热,温度不再继续升高 。
•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见过一些液体和水 一样能沸腾,比如水银、汽油、醋、花生油、 酒精、钢水等。
时间 温度
现象
结论
0分钟 3℃ 水凉,水面没有变化。 当把水加热到
第四单元 水的三态变化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说课稿-14《沸腾》青岛版
《沸腾》实验教学说课稿一、实验教材我进行实验说课的《沸腾》一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循环》的第 14 课。
二、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50ml烧杯、厚质铝箔、温度计、火柴、秒表。
三、实验改进与创新点(一)原实验器材的不足在教学中,发现原实验器材有以下几点不足:⒈烧杯杯口较大,热量散失多,实验耗时长,消耗燃料多。
⒉大烧杯如果减少水量,水浅无法清晰地观察到水沸腾前、沸腾时气泡动态的变化过程,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⒊温度计悬挂不稳固,在沸腾过程中容易碰到烧杯壁。
⒋使用自来水加热耗时长。
(二)实验创新点针对上面的不足之处,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我对实验器材进行了以下创新性改进:⒈选用50毫升的小烧杯,40毫升的水量。
⒉小烧杯口用厚质铝箔封住,中央留孔插入温度计,减少热量散失的同时又可以固定温度计。
水沸腾时,水面能翻出大的剧烈水花,更有利于学生对沸腾现象的理解。
⒊通过多次加热比较,纯净水要比自来水加热时间短。
总之,通过以上改进,有效地缩短了给水加热的时间,并且实验现象清晰明显,课堂效果非常好。
四、实验原理及设计思路(一)实验原理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
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
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如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 100℃。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即使同一液体,它的沸点也会随外界大气压强的改变而改变。
)(二)实验设计思路为丰富和深化学生的感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我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上升的变化,鼓励学生动脑大胆猜测,通过亲自设计、动手做实验的方式来验证猜测。
实验的同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整理成折线图。
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很容易使学生发现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发现水的沸点以及水沸腾后温度不会再继续上升。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水沸腾》教案
板书设计
水→加热(100℃)→沸腾
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学科备课
第 四单元 总课时数:4 备课时间:2020、10、20
课题
水沸腾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水沸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烧开水入手,了解当温度大约升高到100℃水会沸腾,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科学。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可结合同学们做的家务事并进行简单评价后引入)生活中你们亲自烧过开水吗?你认为把水烧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亲自烧一杯开水观察。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从而导入新课。
二、活动过程
1.预测
师:(出示一杯水) 你认为水烧开时会有什么现象?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温度还会升高吗?
三、教学重难Leabharlann 分析通过亲历烧开水的过程,知道当温度大约升高到100 ℃时,水会沸腾。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汇报、讨论、实验、交流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在家长的陪同下,观察水烧开时的现象。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酒精灯、铁架台、火柴、50毫升的烧杯、温度计等。
课时安排
1
授课时间
2020、10、21
教学过程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表格的记录。
4.汇报交流,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绘制曲线统计图。
出示实验记录单二。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到烧开水时温度的变化,我们还可以八进制曲线图。它是专门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假如0分钟也就是没加热之前,水的温度是16℃,就在0往上16的位置上点点记录,依次类推。然后,把所获得的点用折线或曲线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习题第21课沸腾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
第21课、沸腾
一、填空:
1、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
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这种现象叫沸腾。
2、水加热到100℃时,会发生(沸腾)现象,这种现象的明显特点是:水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
3、蒸发和沸腾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热)。
4、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会上升)。
5、水开始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一般是(100)℃。
6、瓦特制造了第一台性能优良的蒸汽机
7、我们给水加热会有什么发现?
答:加热一会水开始向上冒气泡,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它就开始不停地翻腾起来,说明水开了。
8、在不同天气、不同地点给水加热,有什么发现?答:水的沸点不同。
9、液体在蒸发和沸腾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10、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才能发生。
11、蒸发时液体温度会下降,而沸腾中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新青岛版(六三制)四上科学第16课《水沸腾》教学设计
《水沸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水沸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烧开水入手,了解当温度大约升高到100C水会沸腾,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科学。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
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思考水烧开时是什么样子的,并通过任务卡让学生课前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烧开水时的现象,为课堂上的研究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
首先加热水,观察烧开水时有哪些现象,测量水烧开时的温度并做好记录;利用记录表和思维导航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知道什么是沸腾现象。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在高山的山顶和山底烧水,水沸腾时所需的温度是否一样。
引领学生继续研究气压与沸点的关系以及在生活中的影响,做到学以致用。
本课探究让学生亲历烧开水的过程,体验到了合作探究的快乐。
观察记录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图,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学生分析】本课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为学生对于“烧开水”并不陌生,虽然不一定都烧过开水,但人人都喝过开水,至于“水在被烧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现象”“水在温度多高时被烧开”“水烧开了之后继续加热温度会怎样变化”等问题,许多学生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本课就以这种简单的生活现象为引领,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就会产生“对这种简单的事情竟然说不出具体答案,给水加热究竟包含着哪些科学道理”的想法,从而产生动手实验探究的欲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L认识水的沸腾现象。
2.知道当温度大约升高到100 ℃时,水会沸腾。
科学探究目标:1.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数据。
2.认识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
2.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合作探究的愉悦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应用沸腾的相关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鱼是怎样呼吸的?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注意事项: 在鱼嘴前方挤出食用色素调制水,不要 太多,否则扩散过大,影响观察效果。
活动过程
小结: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动过程
它们属于鱼类吗?
泥鳅
2020年新青岛版(六﹒三学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活动准备
猜一猜:
身体虽不大, 力气可不小, 有时搬粮食, 有时挖地道, 团结又互助, 勇敢又勤劳。
活动过程
活动一:展示搜集的资料
活动过程
有关蚂蚁的知识
活动过程
活动二: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
1.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
温馨提示:捉蚂蚁时要注意安全,不能用手直接捏蚂蚁。可以 将馒头、糖块等食物放在蚁巢旁,等蚂蚁爬上去后直接将食物放入 容器中,或者用纸、羽毛等物品将蚂蚁赶入容器中。盛放蚂蚁的容 器要透明、透气,还可以放入适量的食物和水。
活动过程
观察工具:昆虫盒
A
B
活动过程
观察工具:培养皿和放大镜
活动过程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020年新青岛版(六﹒三学制)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
全册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动物王国
• 1 蚂蚁 • 2鱼 • 3鸟 • 4 哺乳动物 • 5 我国的珍稀动物
• 10 风的形成 第三单元 天气与气候
• 11 一天的气温 • 12 风向和风力 • 13 降水量 • 14 天气和气候
第二单元 冷与热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 条腿。一生形态多变,遍布全球是个大家族。昆虫是世界上最 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比所有其他动物种类加起来 都多。昆虫在生物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要得到 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 欢的食品之一等。
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沸腾》优质课件
6.对待科学学习: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对待科学: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对待自然: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关心日常生活中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16
(二)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了解地球表面
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 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 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层次教学,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 同时,能够从中理解学习的意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参观法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 实验法列表法 暗示法
17
四、教学重点难点 (包含在二、三部分) 五、基本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 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 模型的训练。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沸腾青岛版(共29张PPT)
1、描点
2、用光滑
95
曲线连接各
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沸21腾沸腾青岛版青岛(版共29(张共P2P9T张) PPT)
90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沸21腾沸腾青岛版青岛(版共29(张共P2P9T张) PPT)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0 93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沸腾的时候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 成大量的汽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 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 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是只能使 水不断变水蒸气,它的温度都保持不变, 这个温度就是水的沸点。
思考:水烧开时温度不同的原因?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沸21腾沸腾青岛版青岛(版共29(张共P2P9T张) PPT)
沸沸腾腾
生活中,你们亲自烧过开水吗? 在烧开水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度呢? 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怎样呢?
猜想假设:各组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猜想。
给水加热过程中我猜测的现象(用√ 表示)
问题 水的温度的变化趋势
水的沸点
烧开之后继续加热,水温度 的变化
我的猜想
先快后慢 均匀上升腾沸腾青岛版青岛(版共29(张共P2P9T张) PPT)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0 93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未 沸 腾沸
温度/℃ 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记录表 105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沸腾》课件PPT4
答:水壶里的歌声来自水泡的破裂。
第五页,共六页。
内容(Rong)总结
沸腾。水沸腾时,水的温度为什么不再升高了呢。即使加大火力,所增加的热量,也
只不过使更多的水变成水蒸气罢(Ba)了。气压越高,水要抵抗压而变成水蒸气,就必须有
更高的温度,水的温度也就升高了。1.我会用
的方式来记录整理
信息。3.我知道给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
。
6.水在沸腾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实际上是
。
7.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见过一些液体和水一样能沸腾,比如
、 、 、 、 等。 8.水把银水加醋热到花10生0油℃,酒水精会迅钢速水变成
腾。 二、当好小法官:
从水面冲出,使水发生剧烈汽化,这种现象叫做沸
1.水蒸发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
,这时继续给水加热,
温度。、 、 、 、 等。1.水蒸发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 )。4.通过水的蒸发和沸腾现象可以看出,水的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发
生变化。水壶里的歌声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水壶里的歌声来自水泡的破裂
第六页,共六页。
在地面上,任何物体受到的压强都是一个大气压。从地面往下走,越深气 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深度平均每增加1千米,水的沸点就要提高37℃。反之, 水的沸腾温度则会降低。高山上不易把饭煮熟,就是因为那里的气压低, 水不到100 ℃就沸腾了。如果你在珠穆朗(Lang)玛峰的峰顶烧水,烧到72 ℃ 左右,水就会沸腾。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给物体加热时要用外焰。( )
3.酒精灯里装着酒精,酒精很容(Rong)易燃烧,所以使用时要按要求去做,以免发生危险。( )
4.通过水的蒸发和沸腾现象可以看出,水的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火车是怎样发明的?
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 特征?沸腾后如果继续加 热, 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猜想假设:各组根据自己的生 活经验做出猜想。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 铁架台 烧杯 硬纸板 水
温度计 石棉网 酒精灯 秒表
2、实验中要观察记录的数据有那些: (1) 记录时间
(2) 水的响度变化 (3) 气泡的大小变化 (4) 水的温度
时间/min
1.思考:油锅取物是真的吗?
危险!切勿模仿!
2、想一想:小试管中的水能 沸腾吗
5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按实验步骤 进行了正确操作,他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 99 OC. ______ (2)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 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质量偏多(或水太多);水的初温偏低 减少水的质量(倒掉部分水); 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
观察阶段 水在沸腾前 观察要求 水在沸腾时
气泡
由大变小
由小变大 吸热 保持不变
吸热 温度 逐渐升高
声音 大(响)
小
时间/min 温度/0C
0
1
2
94
3
96
4
56ຫໍສະໝຸດ 78 …90 92
98 100 100 100 100
水沸腾图象
温度 ℃
100
时间
0
5
分
温度/℃
B
C
A 拓展认识沸腾曲线: AB段物质处 于液态,表 示液体吸热 升温过程。
沸腾
实验装置 观察沸腾实验
时间/min 温度/0C
0
1
2
3
4
5
6
7
8
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在液 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一种剧烈的 汽化现象
沸腾时的现象:
1、沸腾的时候水中发生剧烈的汽 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汽泡,上升, 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 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2、沸腾前后的响度不同
观察水的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