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服装发展史
中西服装发展史中世纪服饰
中西服装发展史中世纪服饰中世纪是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历史时期,在服装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世纪的服饰具有独特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风貌。
本文将从中世纪服饰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中世纪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
自从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人们开始从事农耕和手工业,过上了农耕文明的生活。
这个时期的服饰多样化,常见的有长袍、紧身衣、外套、披肩等。
中世纪服饰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中世纪和后期中世纪。
早期中世纪(公元5世纪至公元10世纪)是一个封建制度盛行的时期,服饰主要是以功能性为主。
男性常常穿着长袍、外套和腰带,女性则穿着长袍和裙子。
服饰的颜色大多是暗淡的,制作材料以粗布为主。
后期中世纪(公元11世纪至公元15世纪)是一个服饰风格多样、变化频繁的时期。
由于城市的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兴起,人们对服饰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服装产业逐渐兴起。
在这个时期,服饰的制作工艺逐渐精细化,服饰的风格和款式也更加多样化。
男性的服饰包括外套、袍子、裤子等,而女性则穿着长袍和裙子,有时还会配上披肩和帽子。
丝绸和绢布成为重要的制作材料,服饰的颜色也更加丰富多样。
中世纪服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封闭性:中世纪服饰多以长袍、披肩等宽松的服饰为主,这种设计可以起到保暖和保护的作用,同时也符合当时的社会文化风俗。
2.艳丽的颜色:尽管早期中世纪的服饰以暗淡的颜色为主,但后期中世纪的服饰则注重提高服饰的丰富度和华丽度,服饰的颜色也更加鲜艳。
3.线条简洁:中世纪服饰的设计注重线条的简洁和流畅,服饰的版型比较直线,对身材的塑造较少。
4.社会地位的象征:在中世纪社会,服饰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贵族和富商常常穿着华丽的服饰,而平民百姓则穿着朴素的服饰。
总之,中世纪服饰是欧洲服饰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世纪服饰从功能性的农耕服饰逐渐发展成为风格多样、款式繁多的时装。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七章封建社会后期服装
二、丝织品的发展
• 元明清丝织品的发展中,最突出的是金锦。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七章封建社会 后期服装
库金
金
锦 加金
刻金
在丝线中加入黄金质的 丝线,把金箔贴在线上 成为圆形金线织出的花 纹
用金线盘织在花纹周围 或渗织在花纹中
图案中一部分花纹全用 金线织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七章封建社会 后期服装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七章封建社会 后期服装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七章封建社会 后期服装
棉织品普及的原因及意义
• 原因: • 一、物美价廉 • 二、适用面广 • 三、材料新颖 • 意义: • 棉花及棉织品的普及,是中国服装史上一
次伟大的革命性的变化,从此,棉取代的 丝、麻,占据了服装材料的主导地位。
直接表现在纹样图案 中,来比拟人们对某 些事物的热爱、追求 和向往。
《中西服装发展取花草动物飞禽器皿
的名字中的谐音意义 来传达祝福和希望。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七章封建社会 后期服装
• 4、文字性图案 • 把汉字中的吉祥字直
接绘制于其他图案中, 明确表达一种祝愿。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七章封建社会 后期服装
衣料纹样历史发展
春秋战国 龙凤、动植物、几何形,风格细腻,图形对称工整
汉代 魏晋
云纹和龙凤纹的结合,为前代所未见,增加了动物图案,尤其出现 了汉字吉祥语的图案。纹样风格流畅飞动,打破了单一对称的设计 模式。
出现和佛教相关的纹样,动植物纹样减少,风格拘谨
唐代 宋代
• 风格:继承了明代庄重大方的风格,装饰 性强,反映出清代锦的技术水平。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七章封建社会 后期服装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七章封建社会 后期服装
中西服装发展史(考试资料)
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一.单选题()1.D 的发明,标志着最早的缝纫工具的诞生。
A.石针B.骨锥C.石矛 D .骨针()2.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亚麻植物是在C发现的约1万年前的亚麻残片。
A.英国B.西班牙C.瑞士D.法国()3.原始人类的着装动机可概括为三类,即生理、心理需求论及A论。
A.性需求B.遮羞C.装饰D.异性吸引4.原始人类发明腹布、兜裆布是把性器官保护起来,这属于服装起源动机理论说中的C。
A.图腾崇拜说B.遮羞说C.身体保护说D.异性吸引说()5. C的发明,是人类服装起源中的一项重要事件。
A.织物B.纺坠C.骨针D.纺轮()6.人类最早的骨针出现的时间是B时期。
A.早期智人B.晚期智人C.直立人D.猿人()7.“冀州岛夷皮服,扬州岛夷卉服。
”出自于D 。
A.《春秋》B.《周易》C.《礼记》D.《尚书》()8. C出现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促进了人类纤维衣料的产生。
A.蛮荒时代B.蒙昧时代C.野蛮时代D.文明时代()9. D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衣着状况。
A.文身B.人体装饰C.兽皮叶草D.纤维材料()10.人类为了抵御寒冷、酷热、干燥而创造了服装,这属于C。
A.身体保护说B.装饰审美说C.气候适应说D.护符说()11.世界上虽然有不穿衣的民族,但极少有不对身体进行装饰加工的民族,这是一种A的着装动机。
A.装饰审美B.异性吸引C.身体保护D.护符(C)12.以下哪种不属于人类着装动机中的心理需求论?A.护符说B.象征说C.遮羞说D.装饰审美说B)13.以下哪种学说不属于服装产生的起因,而是服装产生后的一种结果?A.吸引说B.遮羞说C.装饰审美说D.身体保护说(B)14.中美洲早期人类的泥塑人像代表的服饰形式说明服装与有着密切联系。
A.审美B.劳动C.身体保护D.异性吸引(B)15.在澳洲发现的原始腰带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装饰B.实用C.护符D.象征二.填空1.原始社会的人体装饰现象有皮肤着色、文身、人为变形2.刺痕文身用于.肤色较浅的人群,瘢痕文身用于肤色较深的人群. 。
中西服装发展史_中世纪服饰
艺术后形成的,是从古代宽衣向近代的窄衣过渡的
一个阶段。
罗马式并不是古罗马式的翻版,而是以古罗马式为 主,以希腊式、拜占庭式为辅,再加上受基督教的 普及所产生的宗教精神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泛化的风 格。
比萨斜塔和比 萨主教堂是意 大利中世纪最 重要的建筑群 之一,罗马式 建筑的主要代 表。主教堂建 于1063年,钟 塔建于1174年, 钟塔位于主教 堂圣坛的东南 面,呈圆形, 高55米,共8层。
贵族服饰
是一幅东罗马帝 国的美术作品, 它由许多细小的 彩色玻璃石子拼 贴镶嵌而成。
《查斯丁尼大帝和他的廷臣》
皇后泰奥多拉的帕鲁达门托姆
皇后冠饰
鞋
二、罗马式时期服饰
所谓“罗马式时期”(Romanesque),是史学家 对欧洲各国受古罗马文化影响的这一建筑样式的称 谓,后泛指这一时期的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和 文学等所有文化现象。
意大利最著名 的哥特式教堂 是米兰大教堂, 它是欧洲中世 纪最大的教堂 之一,14世纪 80年代动工, 直至19世纪初
才最后完成。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 体系是把罗马教堂 的十字交叉拱、骨 架券以及从7世纪 阿拉伯人所用的尖 顶券加以发展而来, 并成熟地应用了飞 扶壁。哥特教堂的 建筑形象有挺拔向 上之势与冲入云霄 之感。
中世纪服饰
——拜占庭、罗马式、哥特式时期服饰
中世纪服装
拜占庭
艺术与风格
拜占廷时代初期的服装基本上延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但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展开 和普及,其服装就逐渐失去了古罗马服装的朴素和单纯,造型变得呆板、僵硬。而 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以及宝石装饰非常普遍
拜占庭建筑最 光辉的代表是 君士坦丁堡的 圣索菲亚大教 堂,是东正教 的中心教堂。 是拜占庭帝国 极盛时代的纪
中西方服饰的发展史及差异
整体而言,哥特服饰继承了教堂的建筑特点——高耸的尖顶,运用到服装就变 成了高高的尖顶帽和长长地尖头鞋。(50cm)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特点——人体曲线成为了服
装的审美关键
男士服装造型为上后下轻
女士服装恰好相反,重心下移,上身则收细腰,下身被夸 大使身体像铜钟。这种风格上加上东方丝绸、折扇,以及 精巧的服饰配件,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服饰的主旋律。
A、 注重营造和平统一的气氛 孔子曰:“见人不可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
敬无礼,无礼不立。”时过千年,在以孔孟之道为核 心的大一统思想指导下,中国服饰也力求稳重、平 静,有助于安宁、融洽和礼让之先的人际关系。 B、“文质彬彬”——儒家对服饰的审美观 文是指一个人服饰的美,质是指一个人资质的美。 C、“披褐怀玉”一一道家对服饰的审美观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若不以论诗,而以 论人,正可为道家对服饰的审美观。
中式服饰的发展历史 西式服饰的发展历史 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
中国的服装一开始就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素质一同诞生和发展的, 中原地区是汉文化的 发源地,也是东方经济文化最古老最发达的中心。 加之良好的地理环境,呈现出放射状向四方影响 和传播。中国民族服装的发展也正是在这种文化 的发展基础上,即与时代相符的纵向发展的道路 上,走过了5000年的历史。从上古至封建社会 灭亡,我国服装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以长袍 服饰为主——高领阔袖、长衣拖地以及直线正裁 法和交领等为特征。
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它装饰手
法,表达丰富的想象,以浪漫主义情调达到现 实主义的效果。
服装的整体配合给人以秩序和谐美感,严肃
庄重,美观高雅,能起到烘托月之效,服饰文化 与环境相配合,更具鲜明的时代感。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巴洛克时期
中后期男子服饰
主要一点就是缎带的使用,大量的缎带,大 量的花边。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的男人像这 个时候一般妩媚化。
男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袖子花边了,带马刺 的靴子也成了时髦,还有羽毛大帽子和佩剑。
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一块细布打摺 围在脖子上,用花边缎带扣住。这就是领带 的前身。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女人 - 包裹服装,不露肩,就像一整块布,
从她的肩膀上面覆盖下来. - 头发缠裹她的头 - 赤脚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古代服装
古代西亚
巴比伦服饰
服装面料与图案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以棉,亚麻为衣料,取代了原来的 羊毛衣料,服装的造型也有了改变, 衣服的垂褶更加丰富.
巴比伦穿这种缠绕式的衣服, 衣长至膝下,称为卷衣.
西方服装发展史(1)
中世纪服装
拜占庭
艺术与风格
拜占廷时代初期的服装基本上延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但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展开 和普及,其服装就逐渐失去了古罗马服装的朴素和单纯,造型变得呆板、僵硬。而 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以及宝石装饰非常普遍
西方服装发展史(1)
中世纪服装
拜占庭
主要服饰
拜占庭的主要服饰
装饰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古代服装
古代欧洲
古希腊服饰
多里克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 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
爱奥尼克式希顿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 富,具有柔和、优雅的女性特征。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古代服装
古代欧洲
古希腊服饰
希玛纯: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外衣, 广义上也泛指矩形布料。 一般为方形的毛织物,大体上长约3 至5.5米,宽约1至2米。 穿着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 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
中西方服饰的发展史及差异
服饰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它是指服装、饰 物、穿着方式、装扮,包括发型、化妆在内 的多种因素的有机整体。服饰文化是一个民 族、一个国家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精神 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示。由于历史条件、 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 文化观念的差别,中 西方的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
受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影 响
了解了近代的服饰,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现代的服饰
年 代 的 时 尚 —— 列 宁 装
受苏联影响,列宁装成了
50
60 年 代 的 流 行 绿 军衣 裳
70
——
现代流行时装
西方服装作为世界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变化受到了西方文明传播的直接影响。 从西方服装发展的轨迹来看,大致经历了两 次转折,其一是从古代南方型的宽衣形式想 北方型的窄衣形式演进;其二是从农业文明 的服装形态向工业文明的服装形态转型 。
西方服饰通过对人体曲线和对某些敏感部
位作裸露处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服饰吸引力, 给人以不可言状的美感,以此产生心理效应, 使人迅速进入纯粹的审美境界。
西方人着装重在表现自我,寻求对平衡的突
破和片面性的掘进,自我设计、自我表现、 自我创造而别具一格;通过着装充分表明 自我的理想境界和各种观念,借以标明自我。
巴洛克服饰
巴洛克服饰特征——男装最艳丽最疯狂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男子视美如命,他们追逐一切刺激的颜色和饰物。(夸张的假 发、佩戴华丽的领饰、各种花边的大翻领、丝巾)这一时期服饰已舍弃了 文艺复兴时期的款式,全然进入了阴柔美的世界。
洛可可服饰
洛可可服饰特征——将女人推到繁华至极的盛装 男装基本继承了巴洛克时期的形式,只是将繁复装饰去掉,渐渐吸收英国绅士 风格,简洁、严谨、实用。
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 服之一。
中西服装发展自测习题史答案
《中西服装发展史》自测习题答案冯泽民编2010.9←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一.单选题← 1.D 2.C 3.A 4.C5.C 6.B 7.D 8.C 9.D 10.C←11.A 12.C 13.B 14.B 15.B←二.填空← 1.皮肤着色、文身、人为变形← 2.肤色较浅的人群,肤色较深的人群← 3.裸态生活期、兽皮叶草与装饰期、纤维织物期← 4.宗教信仰,象征标识,异性吸引,装饰审美← 5.欧洲及北美大陆、印度、中国←第二章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一.单选题← 1.B 2.A 3.C 4.C 5.B 6.A 7.B 8.C 9.B 10.C←二.多选题← 1.ABCD 2.ABC ?应BCE 3.BCDE 4.ABCDE 5.ABC ←三.填空题← 1.物质功能、精神功能← 2.政治思想和人文、科技和经济、习俗心理和时尚← 3.阻力与动力、渐变与激变、外因与内因← 4.人、服装、环境← 5.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第三章原始社会服装←一.单选题← 1.B 2.D 3.C 4.B 5.D 6.D 7.D 8.B 9.A 10.D←二.多选题← 1.ABCDE 2.ABCD 3.AB 4.AC 5. ABCD←三.填空题← 1.骨针、纺坠 2.颈 3.4千7百年← 4.颈饰、耳饰、臂饰、手饰← 5.碧玉、玛瑙、石英、大理石、象牙←←第四章奴隶社会装←一.单选题← 1.B 2.C 3.D 4.A 5.A 6.D 7.B 8.D 9.B 10.A←11.C 12.A 13.B 14.A 15.A 16.B 17.A 18.C 19.B 20.A←二.多选题← 1.ACD 2.ABCDE←三.填空题← 1.上衣下裳、上下连属 2.五服← 3.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4.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5.袆衣、揄狄、屈狄←第五章封建社会前期服装← 1.D 2.B 3.A 4.D 5.C 6.D 7.B 8.D 9.B 10.C←11.A 12.A 13.B 14.D 15.A←二.填空题← 1.楚汉 2.汉,殓 3.刘氏冠,进贤冠,通天冠,貂禅冠。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七章_封建社会后期服装
表1-2 明代公服表
品级
一品
袍色
绯色
二品
绯色
三品
绯色
四品
绯色
五品
青色
六、七品
青色
八、九品
绿色
袍花径大
大独科花5寸 小独科花3寸 散答花3寸 小杂花1.5寸 小杂花1.5寸 小杂花1寸
无花
腰带
玉带 履带 金荔枝 金荔枝 乌角 乌角 乌角
3.常服
文武官员日常处理公务时 穿的官服为常服,初时与 公服相同,乌纱帽、团领 衫、束带。
女子梳高髻、双髻、螺髻、圆顶小帽
3、辽代服装特征 长袍为主,男女同制,
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纽襻,袍带 系前胸,下垂至膝,脚穿长统皮靴。
二 金代女真族服饰
仿辽分南北官制 注重服饰礼仪制 度
冬皮毛、夏丝绵 官服款式 :窄袖、
盘领、缝腋 胸部肩袖饰金绣 妇女大多沿袭辽
制
独创女服
• 2、比拟性图案
• 人和动物的某些特征 直接表现在纹样图案 中,来比拟人们对某 些事物的热爱、追求 和向往。
• 3、谐音性图案
• 取花草动物飞禽器皿 的名字中的谐音意义 来传达祝福和希望。
• 4、文字性图案
• 把汉字中的吉祥字直 接绘制于其他图案中, 明确表达一种祝愿。
第二节 辽、金、元服饰
文字狱,八股文;儒学 思想衰退,资本主义萌 芽出现,服饰制度遭破 坏,出现个性追求
—— 公 元 年
封建社会衰亡 期,古典文化 成熟,西方文 化融入,满汉 文化融合
清
公元1644-公元1840年
继承并发扬汉文化,官 服改变,妇女服饰满汉 并存,旗袍汉化,西洋 服饰渐入,新时代科学 文化的出现
中西服装发展史
古代服装(西亚与北非)一、古代西亚在人类五大古老文明中,有三个是在环地中海区域,即地处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地处北飞的尼罗河文明以及地处亚欧之间的爱琴海文明。
他们对欧洲文明的基石—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形成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
同样,探讨西方服装的源头,如果不从这里开始,就不可能对其发展轨迹有全面了解。
在两河地区4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长期的战争,各个种族之间不断残杀,不同国家更替频繁,以致民族混杂,宗教信仰相异,使两河流域的文化变得十分复杂。
由于亚欧之间、南海之间的迁变,人们的信仰、习俗、审美观等出现交融的现象,服装也受其影响而种类繁杂。
两河流域文明实质上是城市和商业文明,由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三部分组成,其中巴比伦文明以其斐然而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典范其后的波斯文明,有较大的兼容性,成为此地区文化的集大成者。
上述四种文明中的服饰极多,下面仅对各个文明中具有特色并对后世产生影响的服饰予以简介。
1、苏美尔服饰苏美尔服饰的最大特点就是单纯,而且男女同质同型。
他们用一种称为卡吾拉凯斯(kaunakes)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身体,或缠一周,或缠几周,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
这种衣料,今天已无实物可以认识只能从考古出土的雕刻中分析大致结构,对其衣上“流苏”样的装饰,目前分析不一,有人认为是用成束的毛线固定在毛织物或皮革上,有人认为是把织物上的经纬线抽成环状而形成仿羊皮(毛)外观的布料,有人认为就是羊皮上的毛,有人认为这种层层流苏的长衣是质地光滑而平整的底衬上面附以一排排用流苏连成的饰边制作而成。
因衣料的独特,使其名称成为衣服的名称,都叫卡吾拉凯斯。
2、巴比伦服饰在巴比伦时期,服装面料与图案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以棉、亚亚麻为衣料,取代了原来的羊毛的衣料,服装的造型也有了改变,一幅的垂褶更加丰富。
巴比伦人穿一种缠绕式的服装,衣长至膝下,一般称为卷衣。
着衣时男子露出右肩,女子则不露肩。
这种卷衣和后来希腊的希玛纯,罗马的托加相似,也和埃及的卷衣相似,只是缠绕方式略有不同。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二版)
第六章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与要求
• • • • • • • 中国封建社会中期服装(5课时) 纺织印染与衣料 唐宋官服 唐代女服和女妆 宋代女服 服饰时尚与百工百衣 教学要求:了解纺织印染与衣料的发展和服饰文 样的特点,深入了解唐宋官制与官服的关系,重 点把握唐代女子服装特点,了解宋代女服的特点, 了解唐宋服装时尚和百工百衣现象。
16
第七章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与要求
• • • • • •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服装(4课时) 衣料与图案的新变化 辽、金、元的民族服装 明清官服 明清女服 教学要求:了解衣料和图案的变化,了解少数民 族服装的特点,重点把握明清官服的特点与异同, 深入了解明清妇女服装的个性化与民族化的特点。
17
第八章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与要求
26
第一章思考题
• 1. 简述人类服装的始创过程。 • 2. 关于人类着装的原始动机有哪些?试 分析其具体内容并谈谈你对人类为何穿衣 的看法。 • 3. 人类创造服装的过程对我们有怎样的 启示?
27
第二章思考题
• 1. 影响服装变化有哪些主要因素? • 2. 服装变化的速率依赖于哪两股作用力? 它们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 3. 怎样理解服装的渐变与激变的交叉,外 因与内因的冲突? • 4. 简述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举例说明。
10
第一章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与要求 • • • • • 人类服装的起源(4课时) 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 原始人类的着装动机 服装起源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关系 教学要求:初步了解人类原始社会的服饰 状况,重点掌握现代服装史学家提出的不 同的人类着装动机,了解人类生产劳动在 服装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11
第二章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与要求 • • • • • 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4课时) 影响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 服装变化的现象 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学要求:初步了解影响服装变化的两大 因素,深入了解服装变化的三种现象,重 点把握人类服装发展的六组规律。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二版)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二版)冯泽民刘海清编著主目录课程介绍教师简介教学大纲(思考题)教学内容自测习题参考文献附录点击各项自动链接课程介绍•服装发展史是服装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以大历史的眼光从人类文明的角度,系统阐述中西服装发展的历史,并运用文化学理论,从历史的服装现象中透析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服装的文化本质,以及服装与时代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的关系。
本课程先从服装发展的共性特征入手,总领人类服装的演变历史,再分别重点表述中国和西方的服装发展进程,最后对中西服装做了跨文化的比较。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每个时期,每个地区不同的服装样式与发展特点,认识服装变迁的原因与发展规律,同时还可以开阔视野,获得相关的知识,提高审美修养,增强对服装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认识历史,是为更好地创造未来”,这也是本课程的教学宗旨.•指定教材为冯泽民,刘海清编著,《中西服装发展史》。
教师简介•冯泽民,江苏省江阴市人,武汉科技学院服装学院教授,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
长期从事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及服饰文化和史论研究,多次获得省优秀教学科研奖,并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有《中国古代服装简史》、《服装发展史》、《中西服装发展史教程》等。
•刘海清,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长期从事中国文学、书法和中西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参编、主编、合编《西方现代艺术辞典》、《文艺心理学大辞典》、《大败局》、《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中西服装发展史教程》等书数十部,发表专业论文若干篇,多次获得校优秀教学奖。
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西服装发展史•二、参考课时:56(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三、课程适用层次:本科•四、课程概述•根据该课程所确定的研究对象,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服装的起源与发展的共性特征;二.中国服装发展史,着重阐述先秦及封建社会各朝代的服饰状况以及沿革、演变的基本脉络;三.外国服装发展史,以西欧各国服装发展进程为主要线索,讲叙古代、中世纪及近现代西方服装的变迁过程;四.服装发展的跨文化比较,分析中西服装文化的差异,探寻人类服装发展的共性模式.其中,第二、第三部分是本课程的主体内容。
西方服装发展史(完整版)(118页)
西方服装发展史(完整版)第一章:古代时期(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1.1 古埃及服装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其服装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古埃及人主要穿着缠腰布,男女皆然。
这种缠腰布称为“斯帕塔”,是一种长条形的布料,围绕腰部多层缠绕。
贵族和皇室成员的斯帕塔质地更为华丽,采用丝绸、麻纱等高档面料。
1.2 古希腊服装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服装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人崇尚自然,服装简约大方。
男性和女性都穿着长袍,称为“丘尼卡”。
丘尼卡是一种宽松的直筒形长袍,颈部、手臂和腰部有扣子或带子固定。
古希腊人还喜欢佩戴披肩,称为“霍莫”。
1.3 古罗马服装古罗马帝国时期,服装风格逐渐丰富多样。
古罗马人穿着宽松的长袍,称为“托加”。
托加是一种矩形布料,披在身上,通过不同的披挂方式展现身份地位。
古罗马时期还出现了内衣,如内衣裙和内衣裤。
士兵们穿着铠甲,以保护身体。
第二章:中世纪时期(公元500年至1500年)2.1 拜占庭时期服装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罗马文化,服装风格兼具东西方特色。
拜占庭时期,服装讲究繁复华丽,使用大量金银丝线和珠宝装饰。
贵族女性穿着宽松的长袍,搭配披肩,头发饰以珠宝。
男性则穿着长袍和紧身裤。
2.2 哥特时期服装哥特时期,欧洲服装风格发生较大变革。
这一时期,服装注重展现身材线条,采用紧身上衣、窄裙和紧身裤。
女性流行穿着紧身胸衣,以突出胸部。
同时,哥特时期服装还出现了夸张的帽子和头饰。
2.3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服装风格焕发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服装追求奢华、繁复,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男性穿着宽松的短裤、长袜和紧身上衣,女性则流行穿着圆锥形胸衣、宽大的裙子和紧身马甲。
文艺复兴时期还出现了各种华丽的帽子和头饰。
第三章:近代时期(1500年至1900年)3.1 巴洛克时期服装巴洛克时期,欧洲服装风格更加奢华、夸张。
这一时期,服装采用大量蕾丝、花边、缎带等装饰,颜色鲜艳。
中西服装发展史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工业革命近代后期服装工业革命对西方服装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及变化,直接影响表现在如缝纫机、服装设备、燃料、面料等科学技术对服装所带来的变化。
间接影响主要是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从而也影响了人们的衣生活。
一、背景 19世纪初欧洲社会以法国为中心的政治舞台出现激烈变动。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然后七月王朝建立,直至1848年二月,法国建立共和国。
1871年德国通过数年战争实现统一不久意大利也完成统一。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一系列的电气发明。
电力的广泛应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电话电报的发明成为这一时期的科技成果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此期间出现的机器对服装的影响最直接明显。
化学染料的发明、人造纤维的诞生、缝纫机的创制深远影响服装的质量和美观。
缝纫机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服装的生产为万紫千红的服装生产业开辟了道路。
单线链式线迹手摇缝纫机工业革命为纤维工业带来了划时代飞跃。
1884年法国人Array Chardonnet使人造纤维工业化;1890年法国人Despeissis发明了铜氨人造丝;1892英国人发明黏胶人造纤维;1894又发明醋酯纤维。
手摇缝纫机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巨大变化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人们的思想生活发生巨大改变,文化艺术出现了新的流派,不同程度上影响服装的变革。
十九世纪以来出现过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
19世纪服饰风格的主旋律19世纪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开始懂得自己在服饰中真正的需要,开始逐渐接受极其简朴的审美思维方式,同时仍然留恋着古典的自然优美形态.简洁的男装,充满古今情趣的优美女装,与新式纺织产品面料,是19世纪服饰风格的主旋律.二、男装19世纪社会大变革进一步将男子推向社会前沿,对服装要求的要求也相应发生变化。
开始追求服装合理性,强调其机能来适应社会活动需要。
1900年至1909年中西服装史
• 20世纪初的女装是 讲求优雅的,尤其 是一顶精心装饰的 女帽为着装者增添 了光彩。
20世纪初女性戴夸 张宽檐帽的着装样式
• “新女性”服装中有 一个明确的倾向, 即是女装具有男服 风格。
女子骑自行车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吉本孙 设计的展示女子S形曲线 的女裙
• 女服款式也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如衣 领处收紧、裙摆用 皮圈收紧等。
--紧身胸衣和马甲,紧紧束缚女子的身体,为妇 女健康的大问题 --女权主义者的影响,妇女渴望解放
• 工业文明的飞跃发 展和社会宽容度的 增大,使女性获得 了较大的自由。一 些衣食无忧的女性 可以旅行、骑马、 打高尔夫球,而且 可以参加社会工作。 这种新女性的现实 导致了“新女性” 服装风格的出现。 所谓“新女性”服 装,最主要是抛弃 紧身胸衣,尽量使 女性的胸部在束缚 中解放出来。
保罗· 波烈被称为女性服饰的革命家, 他在1906年推出''焦点"在肩部.腰身宽松. 膝下收紧的独特服装款式,是一款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的设计,预示在20十世纪里,女 性美将不再只以腰部为唯一着眼点。他最 著名的设计则是于1911年推出的以“一 千零一夜”为名的时装发布会,设计作品 受到了俄罗斯芭蕾舞团演出的影响。他的 设计具有明显的异国风味(东方风味) (见图)并在设计中融入过希腊,古罗马 的款式概念。他喜欢用鲜艳色彩,开创了 蚕蛹款式等前卫大胆的款式造型。波烈的 其他革命之举还包括用头巾。小圆帽款式 取代宽大的女帽,在女装设计中采用裤装 等。
把妇女从紧身胸衣中解放出 这阶段女装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流行了数十年的 S型服装逐渐消退,紧身胸衣得到改良,其线条趋于直线,在年轻女性与中 老年妇女穿着行为的激烈较量中,女装从丰胸、束腰、翘臀的传统形态向平 胸、松腰、束臀的现代形态转变。 1907年,特别强调s型曲线的服装之风逐渐趋缓,女装长度向下延伸,腰围 放大,臀围收缩。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九章古代服装
四、拜占庭时期:不厌其烦、衣贯东西
• 300B.C-A.D 1450(Byzantium)
• 公元三百九十五年罗马帝国分为二,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首都,东罗马帝国以拜占 庭为首都。
• 由拜占庭的服装很容易看出他们的文化特点,它位于黑海入口处.和亚洲接近,服 装维持罗马的传统,但很自然的也受到东方的影响,而且仍有希腊留下的影响。
•
瓷瓶:罗马暴君卡里古拉的淫乐
比基尼实际上在古罗马就已经诞生。这幅壁画来自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一个古罗马别墅,时 间大约是公元四世纪。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公元前1400年,就有两件套的女性运动服装了,
这些被考古学家在那个年代的陶罐和图画上发现。
• 古罗马的鞋——古罗马人发明了希腊鞋, 鞋子上出现了绣花、链子、花环和看起来 象狮子头的金属装饰物等。一个很有意思 的规定是良家妇女必须穿不露脚的鞋,而 妓女必须穿露脚的鞋,暗示那些追求者 “跟我来吧!”
是 ,一种是包缠式。 A.套头式 B.流苏式 C.围腰式 D.缠饶式
( )10.自第四王朝后, 头巾成为古埃及法老王的重要装饰物。
A.那美斯式 B.多立克式 C.爱奥尼克式 D.包缠式
( )11.化妆在古埃及已经很发达, 是古埃及人脸上最明显的 装饰。
A.纹式 B.浓眉 C.红唇 D.眼影
( )12.克里特妇女的装扮的典型式样是紧身上衣和 。
• 公元前5世 纪波斯发 动的两次 战争差点 吞并了希 腊,各城邦 又战争不 断,希腊人 有了穿外 套的习 惯,HIMATI ON是一种 大披巾式 裹住全身 的长外套, 人们利用 这块长方 形的布(长 是宽的2-3 倍)随意披 裹
• 后期希腊的服装,公元前4世纪,希 腊进入拉与东方文化混合的新时代, 艺术上出现了追求时尚和华丽的风潮, 人们的生活区域奢侈与开放。服装深 受东方影响,出现了迪普罗伊斯 DIPLOID,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在腰,胸 部加上一层深褶皱,服装色彩也不再单 一的效果 迪普罗伊丁DIPLOIDION是此时的另 一种式样,衣身较长,分前后衣片两块, 将右肩缝合,左边在大肋下缝合,腰部 以腰带固定。
《中西服装发展史》中世纪服饰
帕鲁达门托姆(paludamentum)
拜占庭时代最具特色的外衣。 是一种沿用自古罗马军用外套式样的,用长
方形织物制作的斗篷大披风,其差异显示在 长短的变化上。 在胸口处缝上一块四边形的装饰面料,叫做 “塔布里昂”(tablion),上面常绣有金色 纹样。
帕鲁达门托姆——斗篷
丘尼卡+帕鲁达门托姆斗篷
豪伯莱德多选用锦缎做面料,配色大胆,常取左 右不对称色,或从左肩到右下摆斜分两色。
豪伯莱德
勃艮第服饰的主要特点:参见P80 页
杨凡·艾克《阿尔诺芬尼的婚礼》1434年 82*60cm
普尔波万(pourpoint)(紧身短上衣)
其特点是紧身,前开式,胸部用羊毛或者其他碎 织物填充,袖子贴身,并从袖口到肘部都有纽扣; 下摆仅到臀线,较以前的任何衣服都短。
15世纪的修尔科和汉宁女子及普尔波万、尖头鞋的贵族
鞋
波兰那鞋的连接方式
哥特式 时期的 各种女 子头饰
各种造型的艾斯科菲恩
各种形状的汉宁
罗伯特康平《女子肖像》约1420-1430年40*28cm
罗希尔凡德尔韦登《女子肖像》1460年
金手镯
十字架
第十章 中世纪服装
一.单选题 ( )1.西洋服装史上,中世纪的 服装以“奢华
女子的科特和修尔科
女子修尔科 常系一条腰 带,为了行 走方便,或 有意露出里 面的科特, 常把修尔科 前摆提起来 夹在腰带里。
男子的修尔科
男子修尔科的 袖子常在腋下 开口,胳膊可 从这口伸出来, 让袖子垂挂在 肩上。
科塔尔迪(右下为男子)
杂色服—装饰有家徽图案的科塔尔迪
有家徽的女服
修尔科-托贝尔
豪伯莱德(houppeland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服装发展史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7
中西服装发展史
•主目录
课程介绍 教师简介 教学大纲 (思考题)
教学内容 自测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
PPT文档演模板
点击各项自动链接
中西服装发展史
课程介绍
• 服装发展史是服装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以大历史的 眼光从人类文明的角度,系统阐述中西服装发展的历史,并运用文化 学理论,从历史的服装现象中透析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服 装的文化本质,以及服装与时代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宗教等意 识形态的关系。本课程先从服装发展的共性特征入手,总领人类服装 的演变历史,再分别重点表述中国和西方的服装发展进程,最后对中 西服装做了跨文化的比较。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返回主目录
中西服装发展史
第一章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与要求
• 人类服装的起源(4课时)
•Hale Waihona Puke 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 原始人类的着装动机
• 服装起源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关系
• 教学要求:初步了解人类原始社会的服饰 状况,重点掌握现代服装史学家提出的不
• (4)李当岐 西洋服装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PPT文档演模板
•返回主目录
中西服装发展史
3、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1)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阐述本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批判地吸收东、 西方服装文化的优秀成果及国际服装发展的最新动向和 其他相关学科研究的积极成果。
•返回主目录
PPT文档演模板
中西服装发展史
教学大纲
• 一、 课程名称:中西服装发展史
• 二、 参考课时:56(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 三、 课程适用层次:本科
• 四、 课程概述
• 根据该课程所确定的研究对象,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服 装的起源与发展的共性特征;二.中国服装发展史,着重阐
述先秦及封建社会各朝代的服饰状况以及沿革、演变的基
同的人类着装动机,了解人类生产劳动在
服装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返回
PPT文档演模板
中西服装发展史
第二章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与要求
• 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4课时) • 影响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 • 服装变化的现象 • 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 • 教学要求:初步了解影响服装变化的两大
因素,深入了解服装变化的三种现象,重 点把握人类服装发展的六组规律。
• 中国奴隶社会服装(5课时)
• 原始信仰及其对服装观念的影响
• 礼制与冠服制度、冕服
• 两种基本服装形制: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
• 服饰礼仪与社会民俗
• 教学要求:初步了解原始信仰影响下的服装观念 的形成及其特点,了解周代礼制对服装的管理,
本脉络;三.外国服装发展史,以西欧各国服装发展进程 为主要线索,讲叙古代、中世纪及近现代西方服装的变迁 过程;四.服装发展的跨文化比较,分析中西服装文化的差异,
探寻人类服装发展的共性模式.其中,第二、第三部分是本
课程的主体内容。
•返回主目录
PPT文档演模板
中西服装发展史
五、课程教学目标
• 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设计史论 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了解中外服装在 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基本状况、历史背景以及主 要特点,认识服装变迁的一般规律,懂得服装发 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培养和提高 学生的分析、鉴赏与识别能力,正确地处理传统 与现实、民族与时代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中西方 服装文化的优秀遗产,拓展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
PPT文档演模板
•返回主目录
中西服装发展史
六、 执行大纲的几点说明
• 1、选用教材:
• 冯泽民 刘海清 中西服装发展史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 版
2、主要参考书目:
• (1)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商务出版社 1981
• (2)周锡保 中国古代服饰史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
• (3)[美] 布兰奇.佩尼 世界服装史 辽宁科技出版社 1987
• (2)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观点明确、材料详实、通俗易 懂,重点、难点讲解透彻,启发学生思考。
• (3)针对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 过程中,应提供丰富的图片资料,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组 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等,使学生对各时期的服装形态有更 形象、更直观的认识。
PPT文档演模板
中西服装发展史
七、各章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与要求
PPT文档演模板
•返回主目录
中西服装发展史
教师简介
• 冯泽民,江苏省江阴市人,武汉科技学院服装学院教授,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长期从事服装艺术设计 专业教学及服饰文化和史论研究,多次获得省优秀教学科 研奖,并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有《中国 古代服装简史》、《服装发展史》、《中西服装发展史教 程》等。
•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每个时期,每个地区不同的服装样 式与发展特点,认识服装变迁的原因与发展规律,同时还可以开阔视 野,获得相关的知识,提高审美修养,增强对服装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 测能力。
• “认识历史,是为更好地创造未来”,这也是本课程的教学宗旨. • 指定教材为冯泽民,刘海清编著,《中西服装发展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PPT文档演模板
•点击各项自动链接
•返回主目录
中西服装发展史
PPT文档演模板
八、各章思考题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PPT文档演模板
•返回
中西服装发展史
第三章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与要求
• 中国原始社会服装(2课时) • 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 • 纺织工具与麻、毛、丝织物 •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原始服装的萌芽状态,
重点了解中国服装初始时期在工具、材料 和技术上的表现。
PPT文档演模板
•返回
中西服装发展史
第四章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