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学案鲁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三节物质的量说课鲁科版必修一

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三节物质的量说课鲁科版必修一

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三节物质的量说课鲁科版必修一《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是鲁科版化学必修Ⅰ第一章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由它可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这些物理量不但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内容之中,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同时引导学生对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的认识从定性进入到定量,帮助学生建立宏观量与微观数目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

因此这部分教学是化学基本概念中的重点。

2、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以及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构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概念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应用。

二、目标分析1.三维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2)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知道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以及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掌握容量瓶的使用。

⑵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构,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3)通过本节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定量研究方法对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作用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方法。

(2)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态度。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

2.教法分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力求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认识到引入这些物理量的必要性,通过生活实例,类比学过的物理量,正确理解抽象的概念。

高中化学第1章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__物质的量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1章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__物质的量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D.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8∶1
解析:2.3 g钠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变为0.1 mol Na+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19.6 g
故A错误;19.6 g磷酸中含有0.2NA个磷酸分子(
−1 =0.2 mol),等物质的量的
98 g·mol
硫酸(H2SO4)与磷酸(H3PO4)中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故B正确;28 g氮气(N2)的物
(5)2 mol CO2的质量是88 g( √ )
2.交流思考
(1)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是否等同?若不等同,
数值在什么情况下相等?
不等同,当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数值才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宏观量
微观粒子
________表示。
n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mol
分子 原子 离子
特别提醒
(1)“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不能删减或增添任何字,例如:
不能写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质量”等。
(2)某微粒的物质的量可用“n(微粒符号)”的形式来表示,如n(O2)、
n(H2O)、n(Na+)等。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含义:国际计量大会规定,1 mol包含6.022 140 76×1023个基本单
元(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或它们的组合 )。
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常数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
6.022 140 76×1023 mol-1
为______________。
)
答案:B

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__摩尔摩尔质量作业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__摩尔摩尔质量作业鲁科版必修1

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一、概念判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小题,每题1分,共5分)1.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微观粒子数目。

( )提示:×。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是专有名词,不能理解为粒子数目。

2.1 mol OH-的质量是17 g·mol-1。

( )提示:×。

1 mol OH-的质量是17 g,单位不对。

3.氧化钙的摩尔质量为56 g。

( )提示:×。

氧化钙的摩尔质量为56 g·mol-1,单位不对。

4.0.012 kg 12C中所含碳原子数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提示:√。

5.常温常压下,14 g乙烯(C2H4)和丙烯(C3H6)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为2N A。

( ) 提示:√。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题组1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1.(2021·眉山高一检测)下列对于“物质的量”、“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D.1 mol氢含6.02×1023个H2【解析】选B。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错误;物质的量是一定数量粒子的集合体,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故B正确;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故C错误;1 mol氢必须指出是氢原子还是氢气分子,该表示方法不合理,故D错误。

【易错警示】物质的量——“四化”“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也不能添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专有化或“物质的数量”等2.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 )A. 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 0.5 mol SO2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 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D.0.5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解析】选A。

高中化学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摩尔质量学

高中化学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摩尔质量学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物质粒子的数量的简称B.摩尔是用来描述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基本物理量C.我们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合体计量为1摩尔D.1 mol H2中含2 mol电子【解析】物质的量是一个固定概念,专有名词,是用来描述微观粒子数量的物理量,不是物质的数量或质量,A错;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B错;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集合体不一定计量为1摩尔,如含6.02×1023个O的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C错;每个H2中含有2个电子,故6.02×1023个H2中含有2×6.02×1023个电子,即1 mol H2中含有2 mol电子。

【答案】D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20250009】A.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B.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C.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D.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解析】A选项,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A选项错误;B选项,碳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规定,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为6.02×1023mol-1,B选项正确;在使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而且选项C中表示水的组成时,氢、氧的含义也不具体,C选项错误;D选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并非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选项错误。

【答案】B3.(2016·青岛高一质检)比较1.0 mol N2和1.0 mol CO的:①质量②分子总数③原子总数,其中相同的是(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解析】M(N2)=M(CO)=28 g·mol-1,故1.0 mol N2和1.0 mol CO的质量均为28 g;N(N2)=n(N2)·N A=N A,N(CO)=n(CO)·N A=N A,故二者分子总数相同;N2和CO 均为双原子分子,故二者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均为2.0 mol,即原子数均为2N A。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1章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课时 学案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1章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课时 学案

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课时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是把物质的宏观量(如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或______等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的一个物理量,用字母____来表示。

2.物质的量的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

国际上规定,1 mol 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与______ kg 一种碳原子(12C )所含的______数相等,数值上约等于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符号为______。

预习交流1.1 mol O 含有________个原子。

2.2 mol H 2O 含有________个水分子。

3.0.5 mol Mg 2+含有________个镁离子。

二、摩尔质量1.摩尔质量:______________的物质所具有的______。

符号为____,常用单位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2.1 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____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它的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量(n )、物质的质量(m )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

预习交流1.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H 2SO 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

答案:一、1.质量 体积 原子 分子 离子 n2.摩尔 mol 0.012 碳原子 6.02×10233.6.02×1023 mol -1 N A预习交流:答案:1.6.02×1023 2.1.204×1024 3.3.01×1023二、1.单位物质的量 质量 M g·mol -1kg·mol -12.克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3.n =mM预习交流:-1-1(122氢原子和____ mol 氧原子。

高中教育化学必修第一册鲁科版《目录》教学课件

高中教育化学必修第一册鲁科版《目录》教学课件
元素与物质分类 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第2节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第2课时 离子反应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1课时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微专题·大素养② 章末共享 微项目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 问题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1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第1课时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摩尔质量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微专题·大素养① 章末共享 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实用价 值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第1节 铁的多样性 第1课时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第2课时 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第2节 硫的转化 第1课时 硫及其氧化物 第2课时 硫酸、酸雨及其防治
第3节 氮的循环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氧化物 第2课时 氨气的转化和生成 第3课时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微专题·大素养③ 章末共享 微项目 论证重污染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探讨社会性科 学议题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1章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课时 教案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1章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课时 教案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1章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课时教案课时分配:共2课时第1课时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物质的量概念的建立,同时引申出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通过学生对水的宏观认识及微观组成的理解,从图片及数值上形成强烈的感官冲击,上升到联系宏观和微观的必要性,进而提出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充分利用“交流·研讨”,引导和调动学生观察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进一步形成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的概念,通过“迁移与运用”,可有效组织学生体会宏观和微观是怎样在物质的量这一桥梁下联系在一起的。

第2课时物质的量浓度本节内容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态度。

第1课时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整体构思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微观粒子数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3)掌握物质的量、气体摩尔质量和气体的体积之间的相互转化。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②通过对1 mol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交流研讨,提出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这两个概念。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气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问题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从中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②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如何分析、联想、类比、迁移、概括和总结,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第1章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课件鲁科必修1鲁科高中必修1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第1章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课件鲁科必修1鲁科高中必修1化学课件

O2 32 g·mol-1 0.25 mol
1.204×1024 1.505×1023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1章 认识化学(huàxué)科学
No
Image
12/11/202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要点 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 阿伏加德罗常数(NA)和粒子数(N)之间的计算关系
问题 1:如何从定义、概念入手得出物质的量(n)、阿 伏加德罗常数(NA)和粒子数(N)之间的计算公式?
由“若某微粒集体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个该微 粒,则该微粒集体的物质的量为 1 摩尔”可以直接得出: 粒子数(N)=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
(2)摩尔质量是 1 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用符号 M 表 示,单位是 g·mol-1;上表中 1 mol 各物质的质量各不相 同,但在数值上分别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 分子质量。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易错提醒 1.摩尔不能用来表示宏观粒子,如:不能说 1 mol 麦粒。 2.在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过程中,务必要正 确注明单位。 3.看清粒子的种类是解题的关键,问题的落脚点: 到底是分子、原子,还是电子等。
6.02×1023 6.02×1023
第八页,共二十三页。
(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12 g 12C 所含的原子个数,约 为 6.02×1023 个,用符号 NA 表示;制定摩尔单位的标准 是物质若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个微粒,其物 质的量为 1 mol(上表中各微粒集体的物质的量都是 1 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其单位是 mol-1。

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鲁科鲁科高一第一册化学

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鲁科鲁科高一第一册化学

探究(tànjiū)2
素养(sùyǎng)脉

随堂检测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计算
问题探究
1.9.03×1023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提示:n=

A
=
9.03×1023
6.02×1023 mo l
-1
=1.5
mol,m=n·
M=1.5
mol×
44

mol
=66 g
以用 NA 来表示,也可以用 6.02×1023 mol-1 进行相关计算表示,
如 1 mol O2 含有氧分子数为 NA 个或 6.02×1023 个
(1)适用于任何一种微观粒子。
(2)纯净物和混合物都有摩尔质量,混合物的摩尔质量一般称
摩尔
为平均摩尔质量。
质量
(3)对具体的物质,其摩尔质量是确定的,不随物质的量的多
少而变化,也不随物质聚集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12/11/2021
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
探究(tànjiū)1
探究(tànjiū)2
素养(sùyǎng)
脉络
随堂检测
2.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之间的关系
(1)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的一种物理量。
(2)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微观粒子的个数,它指的是12 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是
数:3.01×1023×3=9.03×1023。
(4)1 mol H2O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分别是多少?
提示:18 g;18;18 g·mol-1。
12/11/2021
第十页,共三十四页。
探究(tànjiū)1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课件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课件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概念
应用注意事项
NA 的基准是 0.012 kg 12C 中的碳原子个数,实验表明 NA 的数 阿伏加德 值约为 6.02×1023,表示微观粒子数目时,可以用 NA 来表示, 罗常数 也可以用 6.02×1023 mol-1 表示。如 1 mol O2 含有氧分子数为
NA 个或 6.02×1023 个 (1)适用于任何一种微观粒子。
D 项错误。
答案:B
2.已知 3.2 g 某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3.01×1022,则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A.64 g·mol-1
B.64 mol
()
C.64 g
D.32 g·mol-1
解析:法一:分子数
N = 3.01×1022 , 则 此 气 体 的 物 质 的 量
n

N NA

6.023×.011×02310m22ol-1=0.05 mol,摩尔质量 M=mn =0.035.2mgol=64 g·mol-1。
H2SO4 中含 7 mol 原子,故 0.5 mol H2SO4 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3.5NA,B 正
确 ; n(H2O) = 1 mol , 其 质 子 的 物 质 的 量 为 10 mol , C 错 误 ; n(A)=
3.01×1023 6.02×1023 mol-1
=0.5 mol,M=mn =0.252mgol=44 g·mol-1,其单位不是“g”,
分点突破1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摩尔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物质的量 ①概念:用 0.012 kg 12C 所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 含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用符号 n 表示。 ②应用范围:微观粒子 ,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一 些特定组合。 ③意义:把物质的宏观量和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④单位:摩尔,符号 mol 。

1.3.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学案(2)-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1.3.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学案(2)-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第一课时)1、建立物质的量概念,基于物质的量定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变化。

2、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3、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4、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

1、建立物质的量概念,基于物质的量定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变化。

2、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微粒数、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请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表述下列方程式的意义?【新课导入】【过渡】1 滴水约含有17万亿亿个水分子。

怎么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的知道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呢?如何把难见难称量的微观粒子和可见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 定义:是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

2. 符号:n。

3. 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七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和符号【注意事项】①专有化:。

②微观化:。

③集体化:。

④具体化:。

【课堂练习】1、填空1 mol H2O 中含___ mol H ,___ mol 氧原子。

1 mol K2SO4中含___mol 氧原子,___mol 原子。

1.5 mol Na2O2中含___mol 钠原子,___mol 氧原子。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数量()②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指定粒子集合体数目的多少()③物质的量描述对象是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④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⑤ 1 mol氢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2 mol电子()国际计量大会规定,1 mol 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与所含的碳原子数相等。

实验测定:约为个。

说明: 1 mol 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 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相等,都约为6.02×1023个。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练习】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 6.02×1023。

2022化学第一单元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学案

2022化学第一单元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学案

第3节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备考要点素养要求1。

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 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含义。

2。

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的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重要工具,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过程中,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计算的方法,建立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等题目解答的模型.考点一物质的量及阿伏加德罗常数必备知识自主预诊知识梳理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2)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

(3)物质的量(n)与微粒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之间的关系为。

微点拨概念辨析及注意事项2。

摩尔质量—微点拨对同一物质,其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相对原子(分子)质量、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但三者的含义不同,单位不同。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1mol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

3。

求解气体摩尔质量的五种方法(1)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

(2)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M=。

(3)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 g·L-1):M=g·mol-1。

(4)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相对密度(D=ρ1/ρ2):M1/M2=。

(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时,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M=[用M1、M2、M3、……表示各成分的摩尔质量,用a%、b%、c%……表示相应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自我诊断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课件鲁科版必修1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课件鲁科版必修1

4.探究结论:我们能够很快想到可以用一定数目的粒子集体将宏观与________联系起 来,为此,国际科学界引进了“________”这样一个物理量(n),其单位为________(mol), 简称为________。 答案:微观 物质的量 摩尔 摩
[题组过关] 1.判断正误。 (1)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 ) (2)物质的量是计算物质质量的物理量。( × )
答案:C
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1)水的摩尔质量是 18 g。 (2)1 分子硫酸的质量是 98 g。 (3)1 mol 氮的质量为 28 g。 (4)摩尔是 7 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5)1 mol 物质中含有 6.02×1023 个微粒。
答案:(1)不正确。水的摩尔质量是 18 g·mol-1。 (2)不正确。1 mol 硫酸的质量是 98 g。 (3)不正确。1 mol 氮气的质量为 28 g。 (4)不正确。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5)不正确。1 mol 物质中含有的微粒个数不确定,要根据具体物质来确定。
3.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质量以克 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
的 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多维思考·自主预习 1.下列有关摩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示物质的数量单位 B.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 C.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D.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答案:C
1 mol 物质的质量
[问题探究] 1.1 mol 任何粒子所含粒子数约为 6.02×1023,这里的粒子集体指什么? 答案:0.012 千克 12C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作为粒子集体,即阿伏加德罗常数。 2.归纳得出公式:N、n、NA 三者关系? 答案:n=NNA、N=nNA

鲁科版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件第一章第三节第1课时

鲁科版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件第一章第三节第1课时
值是任意的。 (2)单位不同,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g·mol-1 或 kg·mol-1,而物质质量的单位是 g 或 kg。
答案:② ② ③ ③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要点1 使用“物质的量”和“摩尔” 的注意事项
探究导引1 “1 mol氧”的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因为“氧”是元素名称,不是 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这里 的“氧”指代不明确。
【提示】 (1)不能。因为物质的量只能用来描 述微观粒子所含微粒数目的多少,而不能用来 描述宏观物体。 (2)N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其含义为 1 mol 微粒的集合体,而 6.02×1023 只是它的近 似值。
单位物质的量 M
n=Mm
g·mol-1
【提示】 不相同。(1)对于给定的物质,其摩 尔质量的数值是固定不变的,而物质质量的数
要点归纳 1.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和长度、时间、质量等一样,它们都是基本物理 量,“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不得减删或增 添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数量”或“物质的其他量”等。
要点2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 数、质量和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
探究导引2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有何关 系?
答案:(1)1 2
(2)1.08×6.02×1023
1.08×6.02×1023
1.08×2×6.02×1023
(3)2.17×1024 1.40×103 mol
答案:(1)135 g·mol-1 (2)2 mol
热点示例思维拓展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1)差量法的含义 化学反应中总会有“量”的变化,因此反应前 后会产生差量。 差量法就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某物质的差量 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某些量成比例关系来解 题的方法。其中的差量主要包括:质量差、物 质的量之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反应过程 中的热量差等。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1.3物质的量第3课时学案鲁科版必修120171114226.doc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1.3物质的量第3课时学案鲁科版必修120171114226.doc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3节 物质的量(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 通过活动探究,了解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置。

2.了解溶液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物质的量间的关系。

3.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了解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置,溶液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物质的量间能进行简单计算【方法引导】带着自学引导中的问题,通读教材P24-25页内容,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认真完成本学案。

【自学引导】物质的量浓度1. 概念: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 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2.物质的量浓度 (C B )、物质的量(n B )、溶液体积(V )的关系。

单位: 表达式:c B= n B=注意:该单位体积指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3. 请将各表达式填写右侧空白中【自学检测】1. 将1molNa 2SO 4溶于水配成1L溶液,则Na 2SO 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为mol/L )( )A .2B .1C .0.5D .0.252. 在容量瓶上无需标记的是( )A .温度B .刻度线C .浓度D .容量3. 从2L 物质的量浓度为1mo1· L -1的NaOH 溶液中取出100mL 溶液,下面关于这100mL 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1·L -1B. 物质的量浓度为1mo1·L-1 C. 含氢氧化钠4g D. 含氢氧化钠0.1mo14. 100 mL,0.1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质量为_________;Ca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探究1】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1.认识容量瓶1)容量瓶的特点:一个刻度,两个数据(容量、温度)。

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__摩尔摩尔质量学案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__摩尔摩尔质量学案第一册

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2.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能从物质的量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3.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物质的量(1)含义:物质的量是一种物理量,通过它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体积等宏观量与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2)符号:n。

(3)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4)1 mol:国际计量大会规定1 mol包含6.02214076×1023个基本单元(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或它们的组合)。

微点拨:“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添字、漏字或换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等.2.阿伏加德罗常数3.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微粒数(N)的关系n=错误!.4.7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单位m kg s A K mol cad 二、摩尔质量1.摩尔质量项目内容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1或kg·mol-1M、n、m三者关系n=错误!2.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以g·mol-1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物质的量就是指物质的多少。

(2)物质的量是用来描述微观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3)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个微粒的物质是1摩尔.(4)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答案](1)×(2)√(3)√(4)×2.2 mol氯气中含有()A.2 mol氯原子B.2 g氯元素C.2。

408×1024个氯原子D.4 g氯分子C[氯气为双原子分子,则氯原子为2 mol×2=4 mol,故A 错误;由m=nM可知,氯元素的质量为2 mol×71 g·mol-1=142 g,故B错误;含氯原子为2 mol×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学案鲁科版必修1[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与应用,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认识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2.能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变化,建立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和微观粒子数之间计算的思维模型。

一、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1.物质的量(1)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单位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单位(符号)米(m)千克(kg)秒(s)安(A) 开(K) 摩尔(mol) 坎(cd)(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①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

②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数量( ×)②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指定粒子集合体数目的多少( √)③物质的量描述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 √)④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⑤1mol氢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2mol电子( ×)物质的量概念的多角度理解(1)专有化: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在表述时不可增减,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2)微观化: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只用于表示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观粒子的多少,不适合表示宏观物质的数量。

(3)具体化:在使用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时,必须具体指明粒子的种类。

如1mol氢的表述是错误的,没有指明微观粒子的名称。

(4)集体化:微粒个数的数值只能是正整数,而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很多个微粒的集合体,其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例:5molH2O、0.5molH2O。

2.阿伏加德罗常数(1)已知1个12C的实际质量为1.9933×10-23g,则0.012kg12C所含碳原子数约为6.02×1023,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基准量为0.012 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近似值为6.02×1023。

(3)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摩尔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符号是N A,单位是mol-1。

(4)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n=NN A。

(1)阿伏加德常数(N A)就是6.02×1023吗?提示不是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任何微粒所含的粒子数,是一个精确值,其单位为mol-1,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而6.02×1023无单位,是一个纯数值。

(2)通过下图可进一步认识水的组成,请完成图中空格。

二、摩尔质量1.计算填表物质微粒1个微粒的实际质量(g)6.02×1023个微粒的质量(g)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H2O 2.990×10-2317.999 8 18Al 4.485×10-2326.999 7 27通过上表计算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6.02×1023个(1摩尔)微粒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其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2.摩尔质量(1)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是否等同? 提示 不等同解析 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当摩尔质量以“g·mol -1”为单位时,两者在数值上相等,但前者有单位,后者没有单位,故两者不能等同。

(2)计算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

①已知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氨气的摩尔质量为 。

②1.28g 某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1.204×1022,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③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b g ,则铁的摩尔质量为 。

④用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已知a g 某气体中含分子数为b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提示 ①17g·mol -1②64g·mol -1③bN A g·mol -1④aN A bg·mol -1(1)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①等值性:摩尔质量以g·mol -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②确定性:对于指定的物质来说,其摩尔质量的值是一个定值,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而改变。

(2)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①已知任意状态物质的质量时:M =mn(定义式)。

②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时:M =m (分子)×N A 。

③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和一个12C 原子的质量时:M =m 分子m 12C×12g·mol -1。

相关链接物质的量相关概念使用注意事项概念应用注意事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也不能添字,不能说成“物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摩尔只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也可以是特定的组合,如1molNaCl阿伏加德罗常数(1)N A的基准是0.012kg12C中含的碳原子数;(2)N A是一个实验值,现阶段常取6.02×1023来计算摩尔质量(1)适用于任何一种微观粒子;(2)纯净物和混合物都有摩尔质量,混合物的摩尔质量一般称为平均摩尔质量三、关于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1.基本关系式(1)n=NN A(n表示物质的量,N表示微粒数)。

关系式中N A的单位是mol-1。

(2)M=mn(M为摩尔质量,m为物质的质量)。

在M、n和m中,已知任意两项可求第三项;若M的单位是g·mol-1时,则m的单位是g。

2.恒等关系式由n=NN A和n=mM可得恒等关系式:NN A=n=mM。

在N、N A、m、M中,已知任意三项可求第四项。

一般情况下,N A、M是已知的,则N与m可互求。

(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6.02×1023,试计算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1个钠原子的质量各是多少?提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是44g·mol-16.02×1023mol-1≈7.31×10-23g,1个钠原子的质量是23g·mol-16.02×1023mol-1≈3.82×10-23g。

(2)在14.2gNa 2SO 4中,含有的Na+的数目是 ; 含有的SO 2-4的质量是 ;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

提示 1.204×10239.6g 0.4mol 解析 由硫酸钠的化学式可得如下关系式: Na 2SO 4~2Na +~SO 2-4~4O 方法一:n (Na 2SO 4)=14.2g142g·mol-1=0.1moln (Na +)=2n (Na 2SO 4)=0.2mol ,N (Na +)=0.2mol×6.02×1023mol -1=1.204×1023;n (SO 2-4)=n (Na 2SO 4)=0.1mol , m (SO 2-4)=0.1mol×96g·mol -1=9.6g ;n (O)=4n (Na 2SO 4)=0.4mol 。

方法二:在关系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就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Na 2SO 4 ~ 2Na +~ SO 2-4 ~ 4O 1mol 2mol 1mol 4mol而在一个关系式中,等量的某一物质,可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

如2 mol Na +,可用质量2×23 g 来表示,也可用离子个数2×6.02×1023来表示。

在计算时,为方便计算,通常使化学计量数反映的量与该物质(已知量或待求量)的题给单位相同。

如:本题中已知量硫酸钠是14.2g , 那么化学计量数反映的1mol 的Na 2SO 4就用“142g”来计算;求Na +的个数,化学计量数反映的2molNa +就用“2×6.02×1023”来计算;以此类推,有如下计算式: Na 2SO 4 ~ 2Na +~ SO 2-4 ~ 4O 14.2g 142g =N Na +2×6.02×1023=m SO 2-496g=n O4mol解得:N (Na +)=1.204×1023,m (SO 2-4)=9.6g ,n (O)=0.4mol 。

(1)物质的量是物质的质量和微粒数目之间计算的桥梁。

物质的质量与微粒数目相互计算时,一般先转换成物质的量,再计算。

(2)物质的化学式表示构成微粒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

如:Na 2SO 4 ~ 2Na +~ SO 2-4 ~ 4O 1mol2mol1mol4molH 2O ~2H ~O ~原子~质子~ 电子~ 中子 1mol2mol1mol3mol 10mol 10mol 8mol(3)要注意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单位的区别,在计算过程中,一定要带着单位,否则容易出现错误。

相关链接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之间的换算计算关系式(公式) 主要应用注意事项n=NN A在n、N和N A中,已知任意两项,可求第三项①N A有单位:mol-1;②求n或N时,概念性问题用N A;数字性问题用6.02×1023mol-1 n=mM在M、n和m中,已知任意两项,可求第三项M的单位取g·mol-1时,m的单位取g m÷MM×n×N AN A÷N①在m、N A、M和N中,已知任意三项,可求第四项②以n为核心列出恒等方程式解决较复杂的问题①重视n在m和N之间的桥梁作用;②与N有关的问题不要忽视微粒的组成和种类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B.摩尔是表示物质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分子C.2molH表示2mol氢原子D.1mol氯含有6.02×1023个氯原子答案 C解析A项,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错误;B项,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不能任意删减,并且物质含有的微粒不一定只有分子,也可能是原子或离子,错误;C项,2molH表示2mol氢原子,正确;D项,使用摩尔时没有指明微粒的名称,如1mol氯气约含6.02×1023个氯气分子,或1mol氯原子约含6.02×1023个氯原子。

但不能说1mol氯,错误。

2.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C.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D.0.2mol水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0.2N A答案 C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是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A项未说明12g碳原子为12C,错误;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为6.02×1023mol-1,单位为mol-1,B项错误、C项正确;0.2mol 水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0.2mol×2=0.4mol,即0.4N A,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