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优.选)

第1章检测题(共100分,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五价元素组成的。
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少数载流子为空穴,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正电。
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三价元素组成的。
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空穴,少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负电。
2、三极管的内部结构是由发射区、基区、集电区区及发射结和集电结组成的。
三极管对外引出的电极分别是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3、PN结正向偏置时,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的方向相反,有利于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而不利于少数载流子的漂移;PN结反向偏置时,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的方向一致,有利于少子的漂移运动而不利于多子的扩散,这种情况下的电流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4、PN结形成的过程中,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由P向N区进行扩散,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由N向P区进行扩散。
扩散的结果使它们的交界处建立起一个空间电荷区,其方向由N区指向P区。
空间电荷区的建立,对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起削弱作用,对少子的漂移起增强作用,当这两种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时,PN结形成。
7、稳压管是一种特殊物质制造的面接触型硅晶体二极管,正常工作应在特性曲线的反向击穿区。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A)元素构成的。
A、三价;B、四价;C、五价;D、六价。
3、稳压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状态是(C)。
A、导通状态;B、截止状态;C、反向击穿状态;D、任意状态。
5、PN结两端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A)而成。
A、多子扩散;B、少子扩散;C、少子漂移;D、多子漂移。
6、测得NPN型三极管上各电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 E=2.1V,V B=2.8V,V C=4.4V,说明此三极管处在(A)。
A、放大区;B、饱和区;C、截止区;D、反向击穿区。
10、若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能力,必须满足的外部条件是(C)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习题答案

解:本题是求零输入响应,即在开关处于 a 时,主要是电感储能,当开关投向 b 后, 讨论由电感的储能所引起的响应。所以对图(a)t≥0 时的电路可列出 di L L + Ri L = 0 t≥0 dt 及 iL(0)=i(t)=10(mA) 其解为: i L (t ) = 10e
而
t≥0
i R (t ) = −i L (t ) = −10e −10 t (mA)
7
t≥0
其波形图见图(b)、图(c)所示。 4-5 电路如题图 4-4 所示,开关接在 a 端为时已久,在 t=0 时开关投向 b 端,求 3Ω电 1Ω a b 阻中的电流。 i (t ) 解:因为 u c (0) = 3 × 2 = 6(V ) (注意:当稳态以后电容为开路,所以流过 1 3A Ω和电容串联支路的电流为零, 因此电容两端的电 压就是并联支路 2Ω支路两端的电压) 当开关投向 b 时电流的初始值为
S 12Ω + 24V iL 4H 6Ω
题图 4-1
习题 4-2 电路
解:由于电路原已达稳态,电感两端电压为 0,合上开关 S 后,加在 6Ω电阻两端电压也为 0,该电阻中电流为 0,电路直接进入稳态,故电感电流为合上开关 S 前的稳态电流,即: iL(t)=24V/12Ω=2A。 用三要素公式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电感电流初始值 iL(0+)=2A,稳态值 iL(∞)=2A,时间常 数τ=L/R=4/(12//6)=1s,所以:
当 t=0 时,开关打开,由于电感电流、电容电压均不跃变,有: i L (0 + ) = i L (0 − ) = 0.03( A) 1k u c (0 + ) = u c (0 − ) = 120(V ) 当 t≥0 时,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有
(完整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周绍敏)第4章电容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四章 电容 练习题一、是非题 (2X20)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与外加电压的大小是无关的。
( ) 2、电容器必须在电路中使用才会带有电荷, 故此时才会有电容量。
( ) 3、若干只不同容量的电容器并联, 各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均相等。
()4、电容量不相等的电容器串联后接在电源上,每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它本身的电容量成反比。
( )5、电容器串联后, 其耐压总是大于其中任一电容器的耐压。
( ) 6、电容器串联后, 其等效电容总是小于任一电容器的电容量。
( ) 7、若干只电容器串联, 电容量越小的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也越少。
( ) 8、两个 10μ F 的电容器, 耐压分别为 10V 和 20V ,则串联后总的耐压值为 30V 。
( ) 9、电容器充电时电流与电压方向一致, 电容器放电时电流和电压的方向相反。
( ) 10、电容量大的电容器储存的电场能量一定多。
()二、选择题( 2X20)1、平行板电容器在极板面积和介质一定时,如果缩小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则电容量将( )。
A. 增大B.减小C.不变D. 不能确定2、某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40V 时,它所带的电荷量是 0.2C ,若它两端的电压降到10V 时,则()。
A. 电荷量保持不变B. 电容量保持不变C. 电荷量减少一半D.电荷量减小3、一空气介质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仍与电源保持相连,并在极板 中间放入ε r=2 的电介质,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将( )。
A. 增加一倍B.减少一半C.保持不变D.不能确定4、电容器 C 1 和一个电容为 8μ F 的电容器 C 2 并联,总电容为电容器 C 1的 3 倍,那么电容器 C 1 的电容量是 ( )μF 。
A. 2B. 4C. 6D.85、两个电容器并联,若C 1=2C ,则 C 1、 C 2 所带电荷量 Q 1、 Q 2 的关系是 ( )。
A. Q 1= 2Q 2B. 2Q1= Q 2C. Q 1= Q 2D.不能确定 6、若将上题两电容串联,则(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四章习题1.分析图4-1中所示的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要求:(1)写出驱动方程、输出方程、状态方程;(2)画出状态转换图,并说出电路功能。
CPY图4-12.由D触发器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如图4-2所示,在图中所示的CP脉冲及D作用下,画出Q0、Q1的波形。
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Q0=0,Q1=0。
D图4-23.试分析图4-3所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要求:写出驱动方程、状态方程,列出状态真值表,画出状态图。
CP图4-34.一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如图4-4所示,设各触发器的起始状态均为0态。
(1)作出电路的状态转换表;(2)画出电路的状态图;(3)画出CP作用下Q0、Q1、Q2的波形图;(4)说明电路的逻辑功能。
图4-45.试画出如图4-5所示电路在CP波形作用下的输出波形Q1及Q0,并说明它的功能(假设初态Q0Q1=00)。
CPQ1Q0CP图4-56.分析如图4-6所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写出分析过程。
Y图4-67.分析图4-7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1)写出驱动方程、状态方程;(2)作出状态转移表、状态转移图;(3)指出电路的逻辑功能,并说明能否自启动;(4)画出在时钟作用下的各触发器输出波形。
CP图4-78.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电路如图4-8所示:(1)列出方程式、状态表;(2)画出状态图、时序图。
并说明电路的功能。
1C图4-89.试分析图4-9下面时序逻辑电路:(1)写出该电路的驱动方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2)画出Q1Q0的状态转换图;(3)根据状态图分析其功能;1B图4-910.分析如图4-10所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具体要求:写出它的激励方程组、状态方程组和输出方程,画出状态图并描述功能。
1Z图4-1011.已知某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如图4-11所示,试:(1)分析电路的状态转移图,并要求给出详细分析过程。
(2)电路逻辑功能是什么,能否自启动?(3)若计数脉冲f CP频率等于700Hz,从Q2端输出时的脉冲频率是多少?CP图4-1112.分析图4-12所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写出它的激励方程组、状态方程组,并画出状态转换图。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作业答案第1章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作业题1-1题1-3题1-6第2章电路分析定理和基本方法---作业一、第3章时域电路分析---作业第4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作业第5章互感与理想变压器---作业第6章半导体器件---作业1、6.5(a)D1导通,U AB= -0.7V(b) D2导通,U AB= -5.3V2、6.9 D Z1导通,U o=0.7V3、6.12 U BE>0,I B>0;U CE>04、6.13 电流放大作用,i C=βi B,i E= i B+i C=i B(β+1)=( i C/β)*( β+1)5、6.16 (1)在截止区(2)U ce= 3.5V 工作在放大区(3)U ce= -1.5V 工作在反偏状态,在饱和区第7章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作业书上习题:1、7.22、7.3 (1) R B =565 K Ω ,R C =3 K Ω(2) A u == -120 ,U o =0.3V3、7.4 Q 点:Ω≈≈≈k r m A I A μ I be CQ BQ 3.176.122Ω==-≈Ω≈-≈≈k R R A k R A V U c o usi uCEQ 5933.13082.6 空载时:471153.25-≈-≈≈Ω=usuCEQ L A A V U k R 时:Ω==Ω≈k R R k R c o i 53.1第8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作业1、 书上习题8.3 u O = u O1-0.6= -(R f /R 1)u i -0.6 V2、 书上习题8.5 u O =-1VI L =-100μAI O =110μA3补充:)()(200112t u t t u u O i O +-=-4补充:o f f I R R R R I ∙∙++≈414o f f f I R R R R R R I V ∙∙∙++≈=41411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5补充: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6补充:o f f I R R R I ∙∙+≈55 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第9章波形发生电路---作业1 改错:2、3、书上习题9.2习题图9.2(a)习题图9.2(b)第10章直流稳压电源---作业书上习题1、 10.8 (1)U o =ZD U =10V I o =10 mAI =14 mAZ D I =4 mA(2)I = I o =16 mAU o =10VD 没反向工作, Z D I =0 mA2、 10.123、补充:A 5.4)1( 'O 12L 'O 12C =⋅+≈⋅≈I R R I I R R I。
数电习题解答_杨志忠_第四章练习题_部分

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杨志忠 卫桦林 郭顺华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2版; 2010年1月 北京 第2次印刷;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部分练习题答案)练习题P172【4.1】、试分析图P4.1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题思路:根据逻辑图依次写出函数表达式、化简表达式、列写真值表、分析逻辑功能。
(b )、Y AB AB A B =+=:;(同或功能) 真值表略; 【4.2】、试分析图P4.2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题思路:根据逻辑图依次写出函数表达式、化简表达式、列写真值表、分析逻辑功能。
(a )、Y AB AB AB AB A B =⋅=+=⊕;(异或功能) 真值表略; 【4.3】、试分析图P4.3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题思路:根据逻辑图从输入到输出逐级依次写出函数表达式、化简表达式、列写真值表、分析逻辑功能。
(a )、()Y ABC A ABC B ABC C ABC A B C ABC ABC =⋅+⋅+⋅=⋅++=+; 真值表略; 【4.4】、试分析图P4.4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题思路:根据逻辑图从输入到输出逐级依次写出函数表达式、化简表达式、列写真值表、分析逻辑功能。
解:12 Y A B C Y AB A B C AB A B C =⊕⊕=⋅⊕⋅=+⊕⋅;该逻辑电路实现一位全加运算。
Y1表示本位和数,Y2是进位输出。
mi A B C Y1 Y2 0 0 0 0 0 0 1 0 0 1 1 02 0 1 0 1 03 0 1 1 0 14 1 0 0 1 05 1 0 1 0 16 1 1 0 0 17 1 1 1 1 1【4.6】、写出图P4.6所示电路的逻辑函数表达式,并且把它化成最简与或表达式。
解题思路:变量译码器实现逻辑函数是把逻辑变量输入译码器地址码,译码器输出i i m Y =,再用与非门(输出低电平有效)变换就可以得到所需的逻辑函数,输出函数具有下列的表达形式:(,,)0356m(0,3,5,6)A B C F Y Y Y Y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四章

第4章触发器[题4.1]画出图P4.1所示由与非门组成的根本RS触发器输出端Q、Q的电压波形,输入端S、R的电压波形如图中所示。
图P4.1[解]见图A4.1图A4.1[题4.2]画出图P4.2由或非门组成的根本R-S触发器输出端Q、Q的电压波形,输出入端S D,R D的电压波形如图中所示。
图P4.2[解]见图A4.2[题4.3]试分析图P4.3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列出真值表写出逻辑函数式。
图P4.3 [解]:图P4.3所示电路的真值表S R Q n Q n+1 0 0 0 0 0 0 1 1 0 1 0 0 0 1 1 0 1 0 0 1 1 0 1 1 1 1 0 0* 1 110*由真值表得逻辑函数式 01=+=+SR Q R S Q nn[题4.4] 图P4.4所示为一个防抖动输出的开关电路。
当拨动开关S 时,由于开关触点接触瞬间发生振颤,D S 和D R 的电压波形如图中所示,试画出Q 、Q 端对应的电压波形。
图P4.4[解] 见图A4.4图A4.4[题4.5] 在图P4.5电路中,假设CP 、S 、R 的电压波形如图中所示,试画出Q 和Q 端与之对应的电压波形。
假定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Q =0。
图P4.5[解]见图A4.5图A4.5[题4.6]假设将同步RS触发器的Q与R、Q与S相连如图P4.6所示,试画出在CP 信号作用下Q和Q端的电压波形。
己知CP信号的宽度t w = 4 t Pd 。
t Pd为门电路的平均传输延迟时间,假定t Pd≈t PHL≈t PLH,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Q=0。
图P4.6图A4.6[解]见图A4.6[题4.7]假设主从结构RS触发器各输入端的电压波形如图P4.7中所给出,试画Q、Q端对应的电压波形。
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Q=0。
图P4.7[解] 见图A4.7图A4.7[题4.8]假设主从结构RS触发器的CP、S、R、DR各输入端的电压波形如图P4.8所示,1DS。
电工电子学基础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

练习题解答
· · ·
L2 首末端接反的相量图如图所示:
U12 = 6.06 kV U23 = 6.06 kV U31= 10.5 kV
返 回 下一题
4.2.1 有一电源和负载都是星形联结的对称三相电路,已 知电源相电压为 220 V,负载每相阻抗模 Z 为10Ω,试求负载的
只白织灯的功率都是 100 W,求三个线电流和中线电流的有效 值。 4.2.5 在如图所示三 相电路中, R = XC= XL = L1 R
I1
·
jXL
25Ω,接于线电压为 220V
线中的电流。
的对称三相电源上,求各相 L2 L3
返 回
· I
2
· I
-jXC
3
上一页
下一页
4.3.1. 有三个相同的电感性单相负载,额定电压为 380 V, 功率因素为 0.8,在此电压下消耗的有功功率为 1.5 kW。把它 接到线电压为 380 V 的对称三相电源上,试问应采用什么样的 联结方式?负载的 R 和 XL 是多少?
3 I p, 3 RI p2
P P
在 N 处断线 在 M 处断线
I l 1 I l 1 I l 2 I l 2 I l 3 I l 3 I p 1 I p 1 I p 2 3Up Ip cos = 3×220 × 44 × 0.8 W = 23 232 W
= 3×220 × 44 × 0.6 var = 1742 var Q = 3Up Ip sin
S = 3Up Ip = 3×220 × 44 V· A = 29 040 V· A
返 回 上一题 下一题
L1 L2 L3 N
日光灯
3~ 电动机
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 习题答案

4.3 在分析反相加法、差分式减法、反相积分和微分电路中,所根 据的基本概念是什么?KCL是否得到应用?如何导出它们输入-输出的 关系?
答:所根据的基本概念是虚短、虚断。KCL在分析反馈电流与比较 电流的关系时得到应用。根据反馈电流与比较电流的关系导出输出-输 入的关系。
第4章 习 题
4.1 在反相求和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是如何形成虚地 的?该电路属于何种反馈类型?
答:在反相求和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是等于同相输入端 的电压,而同相端接地,所以在反相形成虚地。该电路属于电压并联负 反馈
4.2 说明在差分式减法电路中,运放的两输入端存在共模电压,为 提高运算精度,应选用何种运放?
输出波形如图(b)。传输特性如图(c).
答: 4.10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设运放是理想的
; ; ; ; 将电路中的电阻参数代入上式得
; ;;
整理后: 代入 中 =2.31u3+1.16u4-2u2-1.25u1 4.11 画出实现下述运算的电路:
uo=2ui1-6ui2+3ui3-0.8ui4
4.12 图为积分求和运算电路,设运放是理想的,试推导输出电压与 各输入电压的关系式。
解:根据虚断:i1+i2+i3=if 4.13 实用积分电路如图所示,设运放和电容均为理想的。 (1)试求证:;
(2)说明运放A1、A2各起什么作用?
解:
;; ∵ Rf=R2 R1=R3 ∴ ∵ ①;将 代入①后u01得:
对等式两边积分得: - 4.14 求图所示比较器的阀值,画出传输特性。又若输入电压uI波形 如图所示时,画出uo波形(在时间上必须与uI对应)。 解:uo=6V时 uo=-6V时
电工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电路的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均为2×10-6C,相距0.2 m,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0.9N ,且为斥力。
3.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叫电场。
4.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子流叫做电流。
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
5.通过一个导体的电流是5A,经过2min时间,通过这个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600C。
导体中的电流为1A,在0.4min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24C。
6.衡量电场力做功大小的物理量叫电压,其定义式为U AB=W AB/q。
7.电位是相对值,它的大小与参考点选择有关;电压是不变值,它的大小与参考点选择无关。
8.电压的正方向为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电动势的正方向为电源负极指向正极。
9.衡量电源力做功大小的物理量叫电动势,其定义式为E=W/q。
10.有二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1:2,横截面积之比为2:3,则它们的电阻之比是3:4 。
11.一段导线的电阻值为R,若将其对折合并成一条新导线,其阻值为R/4 。
1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在某段纯电阻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I与电阻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其表达式为I=U/R 。
13.全电路欧姆定律告诉我们,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总电阻成反比,其表达式为 I=E/(R+r)。
14.电源电动势E=4.5 V,内阻r=0.5Ω,负载电阻R=4Ω,则电路中的电流I=1A ,路端电压U=4V 。
15.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电源电动势所供给的功率,等于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之和。
16.额定值为“220V 40W”的白炽灯,灯丝的热态电阻为1210Ω。
如果把它接到110 V的电源上,它实际消耗的功率为10W。
17.有一只标有“1kΩ10W”的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1A,允许加在它两端的最大电压是100V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解析

第1章电路的基本知识1.1电路的概念 (1) 略(2) 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导线和开关)等部分组成。
A •电源的作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B •负载的作用: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C •中间环节的作用:传递、分配和控制电能。
1.2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1) 零、负电位、正电位 (2) 3、1.5、3、1.5、0、3 (3) -7,-5 1.3电阻 (1) 3: 4 (2)查表1.3,知锰铜合金的电阻率 J =4.4 10亠」m1.4欧姆定律 (1)电动势、内压降(2)当R= R 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其特点是电路中电流为零,电源端电压等于电 源电动势;当R=0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其特点是短路电流极大,电源端电压等于。
由于I =0.22A=220mA . 50mA ,故此人有生命危险。
1.5电功与电功率P 40(2)略(3) W 二Ult =220 0.2 7200 = 316800J思考与练习一、 判断题1" 2. X 3. V 4. X 5. V 6. X 7. X 8. V 9. X 二、 选择题1. C2. C3. B4. B5. B6. B7. C8. B根据t ,得1RS 3 0.21 10 P 4.4如0二=1.43 m(3)U 220R "1000= 0.22 A(1)t=W 二空£=25h三、填空题1 •正、相反;2•参考点;3•负极、正极; 4 •高、低、低、高; 5•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R - ; 6• 1800、土 5%; 7. 220S四、计算题1 • U ab =V a -V b =10 - 5 = 5VU bc *b-V c =5-(-5) =10 V U ac 二V a-V c =10 -(-5) =15V U ca - —U ac - - 15VR = U420门I0.2 220100 10(2)U =IR =2 100=200V(3) U r =lr =2 10 =20V 4.( 1)P =UI = 220 4 =880W(2)W 二 Pt =880 1800 =1584000J2 2(3) Q =l Rt =4 0.5 1800 =14400J(4) E =W -Q =1584000 -14400 =1569600 J第2章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2.1电阻的连接(1) I mb =0.5AR 1 4U 2 = IR 2 =0.5 20 =10V U U U 2 =210 =12VR 2故 P 2』P 二10 28 =14WR 2 202. I24 120= 0.2A 3・(1)(2)由于P P 2 R 1 U 2 R 2 R 1WORD 格式整理10(3) (a ) R ab(b) R ab(R R)RR 」R 3(R R) R (c) R ab=R=1门R (2 R)RR(汀)R32 —Q 52.2基尔霍夫定律 (1) 5、3、6、3 (2) 假设I 2、I 3的方向和回路绕行方向如图 I 1 R 1 1 3R 3 = E 1 12 R 2 T 3 R 3 = E2 0.008 I 2 =丨3 0.008 50 8OI3 =3 I 丨2艮 +8013 =12解得 =0.0245 A=24.5mA =0.0325 A=32.5mA R 2 = 384门2.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 I s =—、不变、并、E — I s r 、不变、r (2) ( a )把两个电压源等效变换为电流源,如图- ----1Q0Q200 n 10¥ a -O rn,evO匸(a)2.2( a )所示。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4-1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和工作点1、理想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Aud=∞,共模抑制比为K CMR= ∞,开环差模输入电阻为ri= ∞,差模输出电阻为r0=0 ,频带宽度为Fbw=∞。
2、集成运放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通用型、高输入阻抗型、高精度型和低功耗型等。
3、集成运放的应用主要分为线性区和非线性区在分析电路工作原理时,都可以当作理想运放对待。
4、集成运放在线性应用时工作在负反馈状态,这时输出电压与差模输入电压满足关系;在非线性应用时工作在开环或正反馈状态,这时输出电压只有两种情况;+U0m 或-U0m 。
5、理想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两个特点:(1)up=uN ,净输入电压为零这一特性成为虚短,(2)ip=iN,净输入电流为零这一特性称为虚断。
6、在图4-1-1理想运放中,设Ui=25v,R=1.5KΩ,U0=-0.67V,则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为10 mA ,二极管正向压降为0.67 v。
7、在图4-1-2所示电路中,集成运放是理想的,稳压管的稳压值为7.5V,Rf=2R1则U0=-15 V。
二、判断题1、反相输入比例运算放大器是电压串联负反馈。
(×)2、同相输入比例运算放大器是电压并联正反馈。
(×)3、同相输入比例运算放大器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一定大于或等于1。
(√)4、电压比较器“虚断”的概念不再成立,“虚短”的概念依然成立。
(√)5、理想集成运放线性应用时,其输入端存在着“虚断”和“虚短”的特点。
(√)6、反相输入比例运算器中,当Rf=R1,它就成了跟随器。
(×)7、同相输入比例运算器中,当Rf=∞,R1=0,它就成了跟随器。
(×)三、选择题1、反比例运算电路的反馈类型是(B )。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2、通向比例运算电路的反馈类型是(A )。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压串联正反馈3、在图4-1-3所示电路中,设集成运放是理想的,则电路存在如下关系(B )。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答案习题4(上篇第四章)

习题44-1 在题4-1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容元件原未储能。
① 求开关S 闭合后瞬间各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初始值;② 求开关S 闭合后电路达到稳定状态各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值。
解:①由于开关闭合前,电容元件未储能,故由换路定律可知,0)0()0(==-+C C u u 。
开关闭合后,电容元件相当短路,其等效电路如题4-1图(a )所示,则在+=0t 时各电压、电流为A 66//312//)0(21===+R R E i A 46636)0()0(2121=⨯+=+=++i R R R iA 26633)0()0(2112=⨯+=+=++i R R R iV 12)0()0(21===++Eu u② 开关S 闭合后电路达到稳定状态时,电容元件相当于断路,其等效电路如题4-1图(b )所示。
则当S 闭合后∞=t 时各电压、电流为 A 4312)()(11===∞=∞R E i i 0)(2=∞i V 12)(1==∞E u 0)(2=∞uE 题4-1图(a)+)0(2+题4-1图(b))(2∞)(∞CV 12)(==∞E u C4-2 求题4-2图所示电路中标明的各电流、电压的初始值及稳态值。
解: ① 求初始值:在开关S 断开之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电容相当于断路,电感相当于短路,其等效电路如题4-2图(a )所示。
则-=0t 时电容两端的电压及电感中的电流为V 410406040)0(=⨯+=-C uA 101406010)0(=+=-L i由换路定律可知:V 4)0()0(==-+C C u u,A 101)0()0(==-+L L i i 那么开关S 断开的瞬间即+=0t 时,电容元件相当于恒压源,电感元件相当于恒流源,其等效电路如题4-2(b)所示。
根据节点电压法,A 和B 两点之间的电压为201601)0(20)0(6010+-+=++i u u C ABV 42016011012056010=+-+=则 0204420)0()0(=-=-=++C AB C u u i 题4-2图题4-2图(a)-=0题4-2图(b)+0+BV 2601014)2040()0()0(-=⨯-=+⨯-=++L AB L i u u ② 求稳态值:在开关S 断开后电路达到稳定状态时,电容相当于断路,电感相当于短路,等效电路如题4-2图(c)所示。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4章答案

第4章半导体器件习题解答习4.1 计算题4.1 图所示电路的电位UY。
(1)UA=UB=0 时。
(2)UA=E,UB=0 时。
(3)UA=UB=E 时。
题解:此题所考查的是电位的概念以及二极管应用的有关知识。
假设图中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可以看出A、B 两点电位的相对高低影响了DA 和DB 两个二极管的导通与关断。
当A、B 两点的电位同时为0 时,DA 和DB 两个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UY)两端电位同时为0,因此均不能导通;当UA=E,UB=0 时,DA 的阳极电位为E,阴极电位为0(接地),根据二极管的导通条件,DA 此时承受正压而导通,一旦DA 导通,则UY >0,从而使DB 承受反压(UB=0)而截止;当UA=UB=E 时,即DA 和DB 的阳极电位为大小相同的高电位,所以两管同时导通,两个1kΩ的电阻为并联关系。
本题解答如下:(1)由于UA=UB=0,DA 和DB 均处于截止状态,所以UY=0;9kΩ ⋅ E 9 =E;1kΩ + 9kΩ 10 18 2 × 9kΩ ⋅ E =E。
(3)由于UA=UB=E,DA 和DB 同时导通,因此UY= 2 × 9kΩ + 1kΩ 19(2)由UA=E,UB=0 可知,DA 导通,DB 截止,所以UY=4.2 在题4.2 图所示电路中,设VD 为理想二极管,已知输入电压uI 的波形。
试画出输出电压uO 的波形图。
题4.1 图题4.2 图解:此题的考查点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以及电路的基本知识。
首先从(b)图可以看出,当二极管D 导通时,电阻为零,所以uo=ui;当D 截止时,电第4章半导体器件习题解答阻为无穷大,相当于断路,因此uo=5V,即是说,只要判断出 D 导通与否,就可以判断出输出电压的波形。
要判断D 是否导通,可以以接地为参考点(电位零点),判断出D 两端电位的高低,从而得知是否导通。
uo 与ui 的波形对比如右图所示:4.3 同?试比较硅稳压管与普通二极管在结构和运用上有何异答:硅稳压管与普通二极管在结构是一样的,都有一个PN 结,引出两个电极,但由于做PN 结的工艺不同,二者在运用中就不相同,硅稳压管可以工作在反向击穿区而普通二极管就不能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如果外加反向电压小于稳压值时,稳压管可作二极管使用。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参考解答 习题一1-1 一个继电器的线圈,电阻为48Ω,当电流为0.18A 时才能动作,问线圈两端应施加多大的电压?答: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IR=0.18*48=8.64V1-2 一个1000W 的电炉,接在220V 电源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有多大?答:由电路的功率计算公式可知:P=UI ,所以A 55.42201000===U P I 1-3 求题图1-1(a)、(b)电路得U ab 。
解:(1)图(a),由a 到b 的电压降U ab =U ac +U cb ,假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沿a —电池—c —a 回路逆时针方向绕行一周,电压方程式为:-6+4I+2I=0 即得:I=1A则U ac =2(-I)=-2V (或者U ac =-6+4I=-2V )对于cb 支路:因为构不成回路,所以电流为零。
故:U cb =4V #所以:U ab =U ac +U cb =-2+4=2V #(2)图(b),由a 到b 的电压降U ab =U ac +U cb ,假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与(a)同理在回路中列出电压方程为:-3+1I+2I=0 即得:I=1A则U ac =1(-I)=-1V (或者U ac =-3+2I=-1V )对于cb 支路:因为构不成回路,所以电流为零。
故:U cb =8V所以:U ab =U ac +U cb =-1+8=7V #1-7 电路如题图1-2所示,求(1)列出电路得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方程;(2)求出电流(3)求U ab 及U cd解:(1)假设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对于db 支路,因为不构成回路,支路电流等于零,U db =10V 由a 点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绕行一周的KVL 电压方程式为:2I+12+1I+2I+2I+1I-8+2I=0 得:10I+4=0 # (2)求电流由上面得回路电压方程式得:)A (4.0104-=-=I #a4 b(a) aΩ b (b)题图1-1 习题1-3电路图1Ω2 2Ω 22Ω1Ω题图1-2 习题1-7电路图负号表示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电工与电子基础技术》习题集参考答案

《电工与电子基础技术》习题集参考答案电工与电子基础技术习题一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电路是指()流通的路径,由()、()、()和()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2、在汽车单线制电路中,从()到()只用一根导线相连,称为();另一个电极与车架相连,称为()。
3、电路图主要有()图、()图、()图等图。
4、电路原理图简称(),它主要反映电路中各元器件之间的(),并不考虑各元器件的()和()。
5、框图是一种用()、()和()等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
6、由于制作电路板时一般要用印刷油漆的方法将需要保留铜箔处覆盖,所以这种电路图的元器件的安装图称为()图。
7.电路常见的三种工作状态为()、()、和()。
8.汽车电路中具有一定电位的部位与金属机体相碰时发生的短路现象,称为()。
9、()的电路称为部分电路,()的电路称为全电路。
10、人们把()随()变化的关系特性称为电源的外特性。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х,每小题2分共20分)1、负载也称为用电器。
()2.从根本上说,框图也是一种原理图。
()3、交流电流表和直流电流表都有“+”“-”两个接线端子. ()4、电路中有电流流动是电场力做功的结果。
()5、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等于这两点之间的电压。
()6、电压也称电位差。
()7、交流电压表和直流电压表都有“+”“-”两个接线端子。
()8、燃料电池虽然是一种高效、清洁、环保的电源,但它是一种蓄电池,需要充电。
()9、电路无论空载还是满载,电源两端的电压都保持恒定不变。
()10、在开路状态下,开路电流为零,电源端电压也为零。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三种形式的电路图中,()只能用来表示电路的大致组成情况和工作流程,更多应用于描述较为复杂的电气系统。
A、电路原理图B、框图C、印制电路图2、以下三种形式的电路图中,( )是分析和排除电路故障的基础,它最为常用,也最重要。
A、电路原理图B、框图C、印制电路图3、规定电流的方向为( )定向移动的方向。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四章

U
U1
Um= 100+60 =160V
当φ = - 5π / 6时,Um最小 , Um= 100-60 = 40V
U2
U
U1
U2
4-3 已知电路中某元件u和i,试问是什么元件、 元件的参数、储能的最大值、平均功率。 = (1) u = 70.7cos(314t-30°)V70.7sin(314t+60°)V (3) u = -100sin(314t)V = 100sin(314t+180°)V i = 10cos (314t) A = 10sin(314t+90°)A - 5sin (314t-30°)A = 5sin(314t+150°)A u超前i 90°,元件为电感 U滞后i 90°,元件为电容 =100/10=10Ω XX=70.7/5=14.14Ω CL Q=100×10/2=500Var Q=70.7×5/2=176.75Var P=0 P=0 (2) u = 282sin(314t+60°)V i=56.6cos(314t-30°)A = 56.6sin(314t+60°)A u、i 同相,元件为电阻 R=282/56.6=5Ω Q=0 P=282×56.6/2=7980.6W
4-8 图中,ω= 314rad/s, US=100V,R1 =5Ω ,I1 =10A,I2=10 2A,RL=XL ,求I、RL、L、C 。 R1 a RL İ 设U a b 为参考正弦量 İ1 İ2 İ1=10∠90°A ∵ RL=XL XL US İ2=10 2∠-45°A XC İ= İ1+İ2=10∠0°A b 作相量图: U 1 R I=500 V
U C 10 ( 10 j) 100- - = 90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习题册答案

三、选择题
1.B 2.C
四、简答题
1.(1)通电长直导线的磁场方向确定: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
一致,则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通电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确定: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
的方向一致,则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也就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N 极的方向.
一个月节约 816×0.8=652.8 元
§1—4 复杂电路的分析
4
一、填空题 1.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节点电流定律 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 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2.电流连续性原理 3.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回路电压定律 闭合回路 各段电阻上的电压降的代数和 电动势的代 数和 4.升高或降低 5.正号 负号 6.电桥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 7.热线式空气流量 压敏电阻式进气压力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三、选择题 1.B 2.A 3.B 四、简答题 1.(1)合理选取节点,这样可以简化对复杂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2)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规定,如果计算的结果为负值,则表明实际电流的方向与电流的参 考方向相反. 2.(1)沿选定的回路绕行方向所经过的电路电位升高,反之,则电路电位下降. (2)回路的“绕行方向”是任意选定的,一般以虚线表示.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不仅适用于电路中的具体回路,还可以推广应用于电路中的任一假想回 路. 五、综合题 1.解:设流进节点的方向为正方向 I+3-4-3=0 I=4A 2.解:设绕行方向为逆时针 -E1+IR1+IR2+IR3+E2+IR4=0 -12+0.2×10+0.2×5+0.2×10+ E2+0.2×5=0 E2=12-0.2×30=6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τ=
L 1 = R0 7
(s)
利用三要素公式,可得
i (t ) = 4 + (0 − 4)e −7t = 4(1 − e −7 t ) ( A)
4-4 电路如题图 4-3(a)所示,i(t)=10mA、R=10kΩ、L=1mH。开关接在 a 端为时已久, 在 t=0 时开关由 a 端投向 b 端,求 t≥0 时,u(t)、iR(t)和 iL(t),并绘出波形图。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参考答案
第6页
u c (t ) = U oc (1 − e τ )(V)
根据已知条件,得:Uoc=20V,τ=2s。因为τ=R0C,所以 R0=2/0.2=10Ω 当电容 C=0.05F 时,时间常数τ=10×0.05=0.5s。电容电压初始值为 uc(0+)=5V,稳态值 为 uc(∞)=20V,由三要素公式,可以得到全响应
u c (0 _ ) = 1 × 2 = 2(V)
开关闭合后
u c (0 + ) = u c (0 _ ) = 2(V)
τ = R0 C = (2 // 1) × 3 = 2(s)
u c (∞) = 1 × (1 // 2) =
所以
2 (V) 3
− t
u c (t ) = u c (∞) + (u c (0) − u c (∞))e 2 2 + (2 − )e −0.5t 3 3 2 − 0.5t − 0.5t = 2 e2 ) 1 3 + 3 (1 − e 14243 零输入响应 =
uc (0) = 3 × 2 = 6(V)
当开关投向 b 时电容电压的初始值
uc (0 + ) = uc (0 − ) = 6(V)
当开关投向 b 时电容电压的稳态值
u c ( ∞) = 0
τ=RC=3 (s)
由三要素法得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参考答案
第4页
t t 3
uc (t ) = uc (∞) + [u c (0) − uc (∞)]e
di L + RiL = 0 dt t≥0 时间常数为 L
t≥0
τ=
其解为
L 10 −3 = = 10 −7 (s) R 10 × 10 3
t
iL (t ) = 10e
则
−
τ
= 10e −10 t (mA)
t
7
t≥0
t
u L (t ) = L
diL R − 1 − = LiL (0)(− )e τ = LiL (0)(− )e τ dt L τ
i(∞) = is − i1 = 4 − 0 = 4(A)
把电感断开,如图 4-2(b)所示,可得开路电压
u oc = 10i1 + 4i1 = 14i1 = 56(V)
短路电流等于 i(∞),所以戴维南等效电阻为
R0 =
u oc u 56 = oc = = 14(Ω) isc i (∞) 4
故原电路时间常数为
第2页
电流 i(t)。
i1 is 4A 4Ω S (a) 习题 4-3 电路图 题图 4-2 习题 4-3 电路 10i1 + i 2H 4A i1 4Ω uoc (b) 习题 4-3 求戴维南电路图 10i1 + +
解:开关闭合前,电感中的电流为 0,开关闭合后,由于电感电流不能跳变,故 i (0 + ) = i (0 − ) = 0 t→∞,电感可看做短路,由 KVL 得 10i1+4i1=0 得到稳态时电流 i1=0A。 所以,电感稳态电流
iL (t ) = iL (∞) + [iL (0+) − iL (∞)]43; [2 − 2]e −t = 2 (A)
由此可知,该电路开关闭合前后,电路状态不变,无过渡过程。 4-3 电路如题图 4-2(a)所示,在 t=0 时开关闭合,闭合前电路已达稳态,求 t≥0 时的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参考答案
7 7
= −10 × 10 −3 × 10 × 10 3 e −10 t = −100e −10 t (V)
而
t≥0
iR (t ) = −iL (t ) = −10e −10 t ( mA )
7
t≥0
其波形图见图(b)、图(c)所示。 4-5 电路如题图 4-4 所示,开关接在 a 端为时已久,在 t=0 时开关投向 b 端,求 3Ω电 阻中的电流。 1Ω a b 分析: i(t) 1. 当稳态以后电容为开路,所以流过 1Ω和电 2Ω 1F 3Ω 容串联支路的电流为零,因此,电容两端的电压就 3A 是并联支路 2Ω支路两端的电压; 2. 欲求的电流可能发生跳变, 所以先求出连续 题图 4-4 习题 4-5 电路 量电容电压,再根据电压求出电流。 解:当开关在位置 a 已久时
a b i(t) R iR(t) + u(t) (a) 题图 4-3 iL(t) L 0 –100V (b) 习题 4-4 电路及波形图 t 0 –10mA (c) t uL 10mA i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参考答案
第3页
分析:开关处于 a 位置已久,即电路与已达稳态,可以很容易确定流过电感中的电流, 当开关从 a 投向 b 端,右边电路与电源断开,主要是电感储能作用在电路上,讨论由电感的 储能所引起的零输入响应响应。 解: 图 4-3(a)开关在 a 位置时,电感中的电流也即开关在位置 b 电感中的电流初始值为 iL(0+)= iL(0-)=i(t)=10(mA) 图 4-3(a),t≥0 时的电路可列出
uc(0+)= uc(0–)=5V uc(t)的零输入响应
' uc (t )
18 (s) 5
(其中 R0 是戴维南等效电路电阻)
= 5e
−
t
τ
= 5e
−
5 t 18 ( V )
t≥0
5 t 18
uo(t)的零输入响应
' uo (t )
=
' −2u c (t ) × 0.5
= −5e
−
t≥0
当 t≥0 时,us(t)=1 作用在电路,uc(t)的零状态响应
C=0.05F,且 uc(0-)=5V,其他条件不变,求 t≥0 时的全响应 uc(t)。
含源 电阻 网络
+ uc –
C
RO + Uoc –
+ C – uc
(a) 习题 4-8 电路 题图 4-7
(b) 戴维南等效电路图 习题 4-8 电路
分析:先求出原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 4-7(b)所示,首先确定等效电路参数,因为 已知 C=0.2F 时的零状态响应,根据这个已知条件,就能确定 R0 和 Uoc。确定了 R0 和 Uoc 后, 就可以在此电路上进一步进行分析。 解:由图可知电容 C 电压的零状态响应为
" uc (t ) = − t − t 2 2 × 1× (1 − e 18 ) = (1 − e 18 )(V) 2+3 5 5 5
t≥0
uo(t)的零状态响应
− t 2 " " uo = −2u c (t ) × 0.5 = − (1 − e 18 )(V) 5 5
t≥0
4-8
电路如题图 4-7 所示,电容 C=0.2F 时零状态响应 u c (t ) = 20(1 − e −0.5t ) V。现若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参考答案
第1页
习题四
4-1 在日常电工修理中,常用模拟万用表 R × 1000Ω 这一档来检查电容量较大的电容 器的质量。 测量前, 先把这一档的零点调整好, 并将被测电容器短路使它放电完毕。 测量时, 如果 ①指针满偏转,说明电容器已短路; ②指针不动,说明电容器已断开; ③指针挥动后,再返回万用表无穷大(∞)刻度处,说明电容器是好的; ④指针挥动后,不能返回万用表无穷大(∞)刻度处,说明电容器有漏电; ⑤指针挥动后,返回时速度较慢,则被测电容器的电容量较大还是较小。 试根据 R、C 充电过程的原理解释上述诸现象。 分析:这种方法只适合电容容量较大电容器测试,对于 容量较小的电容器,由于过渡过程太快,万用表的指针机械 万 + 被 用 运动无法跟随电流变化速度,以上现象不明显。 测 表 万用表的电阻档可以等效为电压源串电阻形式,万用表 等 – 电 效 指针的摆动幅度与其电流成正比,可根据一阶动态电路的分 电 容 路 析理论来解释现象。用万用表测试电容参见附图。 答:用万用表在测试前首先调零,即表笔短路(电阻为 0)时,指针满偏。在测试电容时,相当于 RC 电路零状态响应,由于电容电压不能跳变, 所以初始时电容电压为 0,万用表中的电流最大,指针应该满偏,但随着充电过程,电容电 压逐渐增加,万用表电流逐渐减小,指针逐渐向左移动,直到电容充电完成,万用表电流为 0。 ①指针满偏转,并不回到无穷大,说明电容器没有充电,意味着电容器短路。经常是 电容器被击穿; ②指针不动,说明电容没有充电过程,流过电容的电流为 0,说明电容器已断开。经常 是电容器的连接点断开; ③指针挥动后,再返回万用表无穷大(∞)刻度处,正好是电容充电过程中 RC 电路中 的电流初始时最大,然后按照指数衰减,说明电容器是好的; ④指针挥动后,不能返回万用表无穷大(∞)刻度处,说明充电过程一直未结束,电 容器无法充满电,说明电容器有漏电现象; ⑤指针挥动后, 返回时速度取决于 RC 电路中时间常数, 时间常数越大, 返回时间越慢, 由于万用表中 R 一定,所以 C 越大,时间常数越大,返回速度越慢。 4-2 电路如题图 4-1 所示,电源电压为 24V,且电路原已 S A。 达稳态,t=0 时合上开关 S,则电感电流 iL(t)= 12Ω iL 分析:由于电路原已达稳态,电感两端电压为 0,合上开 + 关 S 后,加在 6Ω电阻两端电压也为 0,该电阻中电流为 0,故 24V 4H 6Ω 电感电流为合上开关 S 前的稳态电流, 即: iL(t)=24V/12Ω=2A。 用三要素公式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电感电流初始值 iL(0+)=2A,稳态值 iL(∞)=2A,时间常数τ=L/R=4/(12//6)=1s, 题图 4-1 习题 4-2 电路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