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通俗理解
![人本主义通俗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a006231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3.png)
人本主义通俗理解人本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理论,主张为了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而进行的行动和实践。
这种思想理论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并且在现代一直持续发展着。
人本主义倡导人类生命的尊重,认为社会应该为每一个个体提供平等的机遇和权利,同时在人生中实践和推广人本主义的观念、原则和活动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幸福。
人本主义与人类的自我实现密切相关。
它强调人类的自由和尊严是最基本的价值观。
这意味着每个人与众不同,每个人都应该被坚定的尊重和关怀。
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被视为独立的个体,因此社会应该精心地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并尊重个体不同的观点和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强调思维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的自我提升和成长必须通过思考和理性的分析来实现。
人们应该在逐渐成熟的环境下,通过个人的探究和思辨,从自我中认识到更大的世界,由此逐步地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
同时,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意识形态自由。
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表达和选择自己的观点和信仰。
这也意味着在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中,个人应该享有足够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应该不受任何形式的干扰和限制。
人本主义的另一个方面是关注社会生活的质量和平等问题。
它认为社会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机遇和权利,为个人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提供充分和公正的机会。
因此,个人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完成自我实现。
同时,人本主义强调贡献社会,认为个人应该尽力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提高社会生活的质量和公正性。
总之,人本主义是一种强调人类尊严、自由和平等的思想理论,更加注重人类的自我实现和发展,以及社会正义的实现和构建。
在现代社会中,人本主义理念已成为人们对待人生和社会的一种基本准则,成为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更好的实现人本主义理念,我们需要坚定地推广、实践和重视这种思想理念,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自由、平等、公正和和谐的社会。
人本主义的三种含义
![人本主义的三种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8b96410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c.png)
人本主义的三种含义
人本主义的三种含义
人本主义是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的价值观,它强调关注个体,关注其他人,关注多样性,关注共同利益和自我实现的形式和方式。
它强调当前的个体和未来的个体应该以负责任的方式,参与社会发展的决策,投射社会未来的图景,这样可以构建一个和谐的未来社会。
这里,我们来探讨人本主义的三种含义。
第一,人本主义是人的基础权利的宣传和尊重,体现了尊重个体权利,尊重他人,尊重正当的多样性以及尊重社会利益的价值观。
人本主义视个人为有价值的和尊重的主体,认为他们有权享受平等尊重,有权享受基本权利和保护,有权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第二,人本主义注重个体关联性,即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换句话说,个体的发展必须受社会环境的约束,包括家庭、社区、公司、政府和国家,都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
因此,人本主义强调正当的个人-群体关系,提倡共同参与、协作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促进个体和群体的承诺和参与,加强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三,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这是一种指导思想,认为人们有义务谋求、实现失败的内在价值,而不是外在的功利目的。
人本主义认为,一个有着完善的全人发展的社会环境是满足个体真正的自我实现而不是满足个体外在功利的必要条件,因此,应当构建一个可以支持个人自我实现的社会环境。
总结,人本主义主张人准备负责任地参与社会发展的决策;尊重
和保护个人权利;促进正当的关联和参与;支持个体的真正自我实现;构建一个可以走向未来的和谐社会。
写出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的理解,并举例
![写出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的理解,并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b97975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f.png)
写出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的理解,并举例1. 引言1.1 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概述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是心理学中两种不同的理论和方法。
人本主义注重个体的内在世界和自我实现的能力,认为人具有积极的内在潜能和自我实现的欲望,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人的独特性。
而行为主义则更注重外部观察和行为模式的学习,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反馈机制来塑造和决定的,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和可塑性。
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目标和动机,并且有自我实现的权利和能力。
人本主义的理论代表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这些理论都强调个体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行为主义更注重人的外在行为和环境的影响,认为行为是通过学习和模仿来形成和改变的。
行为主义的理论代表包括帕维洛夫的"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些理论都强调外部刺激和条件反射对行为的影响。
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在实践和应用中也有着不同的体现,人本主义主张通过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来提升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而行为主义则更倾向于通过行为的塑造和改变来解决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
【2000字】2. 正文2.1 人本主义的理解和特点人本主义是一种重视个体尊严和自由的心理学理论。
其核心理念是认为人是自主的、积极的、有尊严的个体,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
人本主义的特点包括对人的尊重和尊严的关注,强调人的个体差异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以及对人类潜力的信仰和追求。
人本主义的理解主要在于将人类视为主体,强调个体的内在价值和独特性。
人本主义认为人不仅是动物的一部分,同时也拥有自我意识和自我建构的能力。
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认同,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和价值。
人本主义还注重人的情感和情感交流,在人际关系中强调尊重和倾听。
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77cb6c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7.png)
▪ 强行性规定:第一敬重生命〔自己的和他 人的生命〕;其次敬重人体;第三敬重人 格。
▪ 制止性规定:第一制人。
▪ 非人道行为消失的缘由
▪ 第一,利益〔物质和精神〕冲突,极端敌 视
▪ 其次,追求极端强势
▪ 第三,自我否认、压力转移〔学生中的以 强欺弱〕
▪ 2023年5月7日下午,商丘中院递交了对赵振晌身份确认 的证据材料。
▪ 2023年5月8日下午,省法院召开审委会,认为赵作海有 意一案是一起明显的错案,
▪ 2023年5月13日上午,河南省高院召开新闻公布会宣布: 赐予赵作海国家赔偿及生活困难补助共计65万元,商丘 市中级人民法院宋海萍院长亲自交付给了赵作海。
▪ 二、什么是人本主义:
▪ 是指以人为本的主见或思想体系,人本位 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 。三、人本主义的内容:
▪ 1.人性认知 ▪ 2.崇尚人权 ▪ 3.坚持人道
▪ 1.人性认知
▪ 人性认知也就是对人性的了解与把握。它 是人本主义的前提,只有了解人性特点并 顺应这些人性,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否则 就可能事与愿违。
▪ 〔4〕公共表达权:包括选举权、评价权、监视 权、罢免权等等。
▪ 人是以群体、国家的形态生活在一起,而在群体 生活中肯定会消失公共领域、公共事务,这就需 要专人负责处理,并对群体的行为进展治理、指 挥、协调等,虽然人人都希望自主权完整而不受 人干预,但由于公共事务无人解决、群体行为无 人协调就会造成社会混乱,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 ,所以人们将自己的主权局部的出让出去,也就 是授权专人负责公共事务,对群体进展治理,这 就形成了公共权力。
▪ 佘祥林,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人。1994年1月2 日,佘妻张在玉因患精神病丧失失踪,张的家人 疑心张在玉被丈夫杀害。同年4月28日,佘祥林 因涉嫌被批捕,后被原荆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一 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因行政区划 变更,佘祥林一案移送京山县公安局,经京山县 人民法院和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1998年9 月22日,佘祥林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事后女儿 辍学、其母病故、亲友为他上访时曾被扣押 。 2023年3月28日,佘妻张在玉突然从山东回到京 山。4月13日,京山县人民法院经重新开庭审理 ,宣判佘祥林无罪。 39岁的佘祥林走出了沙洋 苗子湖监狱。曾经身强力壮的派出所治安联防队 员,如今脸色苍白,孱弱不堪……他披露当时认 罪因被殴打了十天十夜,2023年9月2日佘祥林领 取70余万元国家赔偿。
人本主义名词解释
![人本主义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b67b7c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a.png)
人本主义名词解释人本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和理论,强调把人作为核心关注点和决策者,将人的福祉、自由和尊严放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
人本主义视人类个体为具有独特思想、感情和意愿的主体,从而主张通过人们的自由意志和自主选择来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实现个人幸福。
该理论主张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尊重个体差异,并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展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包括:1. 人的尊严和价值: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尊严和价值,不论其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性取向或社会地位如何。
每个人都应该被视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值得受到尊重和尊严对待。
2. 自由和个人权利: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包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信仰、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享受相应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权利。
人本主义认为,这些权利应该得到保障和保护,同时也必须与他人的权利和社会责任实现平衡。
3. 全面的个人发展:人本主义主张每个人应该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道德层面的发展。
这意味着提供优质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价值观、促进个人人格的成熟和提供适当的机会,以实现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4. 公正和平等的社会:人本主义倡导建立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社会,消除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
这需要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在不受歧视和不公平对待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标。
人本主义强调社会正义和照顾弱势群体,以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公民的幸福。
5.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人本主义认为,个体和社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
个体的福祉和幸福与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密切相关。
因此,人本主义主张通过个体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来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同时也通过社会的正义和关怀来保障每个人的福祉。
总之,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自由、权利和全面发展,以及建立一个公正、平等和关怀的社会。
它提出了一种以人为本的自由主义,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福祉,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本主义的名词解释
![人本主义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a2b96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8.png)
人本主义的名词解释人本主义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哲学和价值观体系,强调人类的尊严、自由和平等。
它关注个体的情感、需求和意识,并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
这一思想流派涉及伦理学、政治哲学、教育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其核心理念是将人的利益置于首位,推动更加人性化和公正的社会。
人本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人的幸福来自于追求真理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然而,人本主义的现代形式主要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特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影响。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积极推崇人类知识、艺术和文化的发展。
这一运动的影响深远,为后来的人本主义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
人的尊严不仅体现在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也包括他们能够自由地选择和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人本主义倡导人的自由意志和自主责任,认为个人应该在符合道德和法律的框架下,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这种个人的尊严和权利需要在社会中得到保护和尊重。
除了强调个体的自由,人本主义还强调人的平等。
人本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平等和歧视,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这包括政治上的平等、经济上的公正和社会上的包容。
人本主义者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反对贫困、种族歧视和性别不平等等社会问题。
他们主张实施公正的政策和行动,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包容的社会。
在教育领域,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
它强调培养人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社交技能,旨在帮助人实现自己的潜能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需求和兴趣,并培养学生的人性和共情能力。
人本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道德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公民。
人本主义的思想在不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伦理学中,人本主义倡导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意愿,并强调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合作和信任。
在职业伦理学中,人本主义强调工作环境的公正和员工的福祉,推动雇主对员工的尊重和合理待遇。
人本主义的解读
![人本主义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f7dd0c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2.png)
人本主义的解读
人本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强调人类的尊严、价值和权利。
这一思想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包括哲学、伦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
以下是人本主义的一些关键特征和解读:
1.尊重人的尊严:人本主义强调每个个体都应该被视为一个独特
而有尊严的存在。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权利被平等对待,无论
其社会地位、性别、种族、宗教或其他身份特征。
2.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
心灵、道德和社会层面。
它主张提供机会和环境,使每个人都
有可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3.人权:人本主义倡导并强调人权的普遍性。
这包括言论自由、
宗教自由、平等权利等。
人本主义主张通过法治和制度来保障
这些权利。
4.社会正义:人本主义与社会正义紧密相连,认为社会应该关心
那些处于劣势地位的人,并通过政策和制度来促进公平和平等。
5.个体价值:人本主义强调每个个体的价值,认为每个人都有独
特的贡献和价值,而不仅仅是一个整体社会的组成部分。
6.教育的重要性:人本主义认为教育是培养个体发展的关键。
它
主张提供全面、平等的教育,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取知识、发
展技能,以便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总体而言,人本主义是一种强调人类尊严、权利和全面发展的思想观念,它影响着伦理道德、社会政策和教育实践。
在不同文化和社会
背景下,人本主义可能表现出多样性,但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关注个体,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公正的社会。
人本主义的意思-人本主义是什么意思
![人本主义的意思-人本主义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92343b47a417866fb84a8e4e.png)
人本主义的意思|人本主义是什么意思基本解释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
希腊文词源antropos和logos,意为人和学说。
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
希腊文词源antropos和logos,意为人和学说。
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
以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和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
费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主义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为一谈,避免采用甚至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而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人本主义或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则。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将他的唯物主义学说称作人本主义,并把他的哲学著作命名为《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
他们都反对把灵魂和肉体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反对把灵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但他们所了解的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
他们不是联系具体历史、联系社会实践来考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一词被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所歪曲。
如德国现象学者谢勒和法西斯主义理论家克拉格斯,就侈谈哲学的人本主义或以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为对象的人本学或性格学。
他们的人本主义是一种宣扬非理性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唯心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 起源人本主义的五类起源首先,在历史上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
人本主义也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
前者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基本方面,当时思想家从这一方面把人重新纳入自然和历史世界中去,并以这个观点来解释人。
在这个意义上人本主义是造成17世纪科学革命的基本条件之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促使科学主义诞生的一个条件。
人本主义名词解释心理学原理
![人本主义名词解释心理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89ee4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7.png)
人本主义名词解释心理学原理
人本主义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将个体视为自主、有尊严和价值的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它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 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潜能的内在动机。
个体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寻求成长、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
2. 自我概念,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看法,强调个体对自己的主观体验和自我概念的重要性。
3. 真实自我,人本主义强调个体应该追求真实自我,而不是受外部期望和社会压力的影响。
4. 自我决定,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具有自我决定的能力,可以自主地做出选择和决定。
5. 人际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总的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认知,以及个体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这一理论对心理治疗和辅导有着深远的影响,强调尊重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自主权,倡导积极心理学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bb681217f111f18583d05af4.png)
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实 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 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 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人类 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 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 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 种潜能的趋向。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区别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1908~1970)和罗杰斯(1902~ 1987)。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对人类的 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 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 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 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 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 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 满足的需要。
人本主义的早期发展
人本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the third force)。上世纪60年代强调个人主 义和个人言论自由的时代背景,为人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基础。1967年人本主义心 理学的重要人物亚伯拉罕· 马斯洛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这说明了心理学的人 本主义思想已经被众人所接受。 车尔尼雪夫斯基将他的唯物主义学说称作“人本主义”,并把其哲学著作命名为 《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本主义反对把灵魂和肉体分割 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反对把灵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但其所指的人,只 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他没有联 系具体历史、社会实践来研究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一词被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所歪曲。如德国现象学 者谢勒和法西斯主义理论家克拉格斯,就侈谈“哲学的人本主义”或许是以“肉 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为对象的“人本学”或“性格学”。他们的“人本主义”是 一种宣扬非理性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唯心主义理论。
哲学 人本主义
![哲学 人本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9bc9d60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f.png)
哲学人本主义1 什么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或称人本主义哲学,是一种强调人类利益和尊严的哲学思想。
它强调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认为人是价值的根源和中心,人的幸福和自由是最终的目标。
人本主义哲学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给予高度重视,倡导关注人类精神和心灵上的发展和提高,以追寻人类最高意义为目标。
2 人本主义的来源和演变人本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最早由西塞罗等人提出。
但是,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经历了许多著名的人本主义思想家如蒙台涅、培根、笛卡尔等人的贡献。
后来,人本主义哲学又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并在现代哲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人本主义哲学有许多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人的自由和尊严:人有天生的权利和自由,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2)关注人类精神和心灵:人应该追求精神和心灵发展,并获得真正的幸福。
3)以人为中心:人是价值的根源和中心,其他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应该服务于人的利益。
4)追求人类的最高意义:人应该追求自己的最高意义,超越一切物质和经济利益。
4 人本主义哲学的意义人本主义哲学对于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在当代,经济和利益的追求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这种追求往往会导致忽视人的精神和心灵需求,人的尊严和自由受到了威胁。
人本主义哲学提出的人的自由和尊严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重视人的精神和心灵需求,避免在物质利益的追求中失去人的价值。
另外,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也可以启示我们如何在社会发展中追求人类的最高意义,如何让社会进步真正地服务于人的利益。
在教育领域中,人本主义哲学也提出了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的观点,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品格和创造力,让学生在精神和心灵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总之,人本主义哲学作为一种重视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如何追求人类的最高意义和如何维护人类的尊严和自由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6b8253f9aeaad1f346933f6d.png)
人本主义 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 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 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自我实现。
点击更改标题
1.人本主义首次遭难:宗教神学对人本主义的颠覆 古代哲学人本主义思想萌生于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由于受社会实践水平的 制约,古代人本主义思想在实践操作层次上的展现是十分有限的,而主要是依据一种 直觉的信念.在理性认识的维度上予以坚持。 古希腊哲人们通过对人进行灵魂和肉体的二分建构出宗教神学,以此来弥补现世 人类智能和体能的不足,安抚精神的折磨和痛苦.从此以拯救人的灵魂为职责的宗 教.成为西方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宗教是人的本质力量幻化的产物,是人类企图超 越个体局限性的一种方式。宗教神学由作为人类外在力量的补充和人类灵魂的救赎手 段而逐步兑变为人类精神的枷锁,主要应归咎于统治阶级政治化宗教的恶行,把宗教 作为蒙昧工具来愚化民众,使之甘愿服从剥削阶级的残酷统治。宗教神学在政治上层 建筑的支持下,取得了合法的外衣,从而对人本主义传统进行了彻底的反动。 总之,中世纪神学的残酷统治对人本主义形成了浓重的遮蔽,是人本主义发展史 上首次遭遇到的一场大灾难。
私密的程度
椅子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十 分合理,朝向湖,使得有 活动可看。且树木的分布 也很合理,起到了一定的 边界效应。
结束
Thank you!
细读
点击更改标题
2.人本主义大复兴:文艺复兴运动对人本主义的拯救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把宗教神学对人本主义的反动进行了全 面的清理,把人本主义思想从价值中轴的隐性地位突现出来。针对中 世纪宗教神学以神为中心,以天堂和来世为精神寄托,以禁欲主义为 道德戒律的观点.文艺复运动歌颂人的伟大,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 强调现世生活的意义.用对人的肯定来反对对神的屈从。启蒙运动以 “天赋人权” 为旗帜,提出了。自由”、“平等”、“社会契约”等 思想。
人本主义的五大观点
![人本主义的五大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0f84b39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d.png)
人本主义的五大观点
人本主义是一种重视人类自身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追求人的
自由和平等的文化思潮。
它倡导人和社会应该是以人的利益为中心,
使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
人本主义有五大观点:
第一,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
人本主义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每
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人是社会的根基,人的价值应该是社会的重点。
第二,推崇人的自由和平等。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和平等是
不可分割的,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由的权利。
每个人都应该在平等的
基础上获得公正的待遇,不受种族、阶级、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追求人的幸福和发展。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幸福和发展是
社会的目标之一。
每个人都应该有追求幸福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
社会应该为此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第四,强调人的创造力和开放性。
人本主义认为,人是有创造力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和才能。
人应该保有开放的心态,不断学
习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第五,关爱人的痛苦和困境。
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遇
到痛苦和困境,社会应该给予关爱和支持。
人应该具有同情心和善良
的品质。
总之,人本主义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文化思潮,它强调人的尊严、自由、平等、幸福、发展、创造力和开放性,关注人的痛苦和困境,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这些观点,关注身边的人,关注社会公平和人权的问题,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什么是人本主义
![什么是人本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c7e5c4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3.png)
什么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也被称为人文主义,是一种关注人类尊严、价值和自由的哲学和社会思潮。
它强调人性及其能力和良善的发展,在个人层面上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尊严,在社会层面上强调社会公正和人类共同体的建设。
人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尊重、自由、平等和奉献。
人本主义的理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当时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开始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尊严。
然而,现代人本主义作为一种明确的思想体系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类的理性和自由意志,以及对经验的重视。
人文主义者如培根、蒙田和莎士比亚等对这一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本主义在欧洲的影响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包括政治、法律、经济和教育等,其核心思想深深植根于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
人本主义对于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强调反映在许多宪法和人权法律中,这些法律保护着每个人的尊严和平等。
在人本主义的视野中,每个人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他们享有自由表达自己的权利,并被鼓励追求自我实现和幸福。
人本主义认为,人类有能力通过思考、创造和奉献来改善自己和社会。
个体的幸福和自由是社会真正进步的基石。
人本主义还强调社会公正和共同体的建设。
人本主义者认为,社会正义不仅涉及个人权利的保护,也涉及对贫穷、歧视和不公正的斗争。
他们主张消除社会不平等、促进包容性和员工福利,并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之间的多样性。
在教育方面,人本主义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学科知识。
它倡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道德价值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本主义的教育方法强调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并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总结起来,人本主义是一种关注人类尊严和自由的哲学和社会思潮。
它强调个体的价值和尊严以及社会公正和人类共同体的建设。
人本主义对于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保护、社会正义的追求以及教育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个强调人本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够实现个人潜力并为整个社区的繁荣做出贡献。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5f6407a7f121dd36a32d825c.png)
罗杰斯的人性观
1.人的核心是积极向上的,并蕴含着潜能
2.人具有获得他人积极关注的强烈需要 3.人具有求发展的实现倾向 4.人自身具有自我定向的潜能,根据自己的知觉和体验行动 5.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只有自己才了解
罗杰斯相信人最基本的生存动机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不断成长和 实现自己。“将一个具有充分潜能的人早已存在的能力释放出来。”
哲学背景
存在主义哲学(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它可以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
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 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 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心理学内部的矛盾运动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力量来治疗自己存在的问题。
治疗步骤
来访者前来 求助 向来访者说 明咨询 鼓励来访者 情感的自我 表现 咨询师能够 接受、认识、 澄清对方的 消极情绪 帮助来访者 澄清可能的 决定及应采 取的行动
来访者成长 的萌动
接受和认识 来访者的积 极情感
来访者开始 接受真实的 自我
疗效的产 生
疗效的扩 大
来访者的 全面成长
儿童天真和真实的自我就能得到表现,健康的自我概念容易形成。但父
母的关注往往是有条件的:儿童的行为只有符合父母的价值观念,才会 得到肯定,否则就会受到批评、斥责,甚至惩罚。罗杰斯把这种条件称
为价值条件。
自我概念的正常发展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 无条件的尊重是自尊产生的基础,因为只有当他人对自己尊重,自己才会 自尊 。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 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 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精神症和精神病 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44e996717e21af45b307a8cd.png)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信息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
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简介: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
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1908~1970)和罗杰斯(1902~1987)。
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
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
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起源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有很多方面,但主要来自两个领域。
一是欧洲影响广泛的存在主义哲学,一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和亚拉伯罕·马斯洛的研究。
不少治疗师如罗杰斯、马斯洛等,都认为精神分析学派过于强调病态的行为和过于以决定论作为人的价值基础,缺乏了对行为的意义、正面的成长和发展的探索,因此决意创立一个全新的心理学取向,藉以强调正向的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
人本主义概述
![人本主义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5a0106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e.png)
人本主义概述
人本主义是一种哲学和价值观,强调人类的尊严、价值和自由。
它是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体系,关注个体的幸福、自由和发展,并重视人类的情感、理性和道德。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
1.人的尊严和价值: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尊严
和价值,不论种族、性别、宗教、性取向或社会地位。
人
们应该被平等对待,并且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个人发展和
幸福。
2.个人自由和自主: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自主权利。
每个人都应该被允许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追求自己的
目标,并根据自己的良知和道德价值观行事。
3.自我实现和个人发展:人本主义重视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个
人发展。
个体应该被鼓励追求自己的潜能,并通过教育、
文化和机会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满足。
4.社会正义和道德价值:人本主义强调社会正义和道德价值
观。
它呼吁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秩序,包括平等、公平、
宽容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5.自由意志和个体责任:人本主义认为个人具有自由意志,
可以自主选择和承担责任。
个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负责,并尊重其他人的自由和选择。
人本主义在哲学、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影响。
它为人类的道德、伦理、教育和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指导,强调人类的尊严和价值,倡导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人本主义的精神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公正的力量之一。
人本主义通俗理解
![人本主义通俗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c410fc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a.png)
人本主义通俗理解人本主义是一种对人类价值、尊严和自由的强调,它将人的利益和需求置于任何其他利益之上。
它是一种关注人类幸福和个人自由的哲学思想,和其他形式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体系不同,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个体性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更好地理解人本主义呢?首先,我们可以从人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角度来理解它。
人本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学者们开始对基督教教义的权威进行质疑,并主张通过人类的努力和智慧来追求真理和幸福。
人本主义者相信人类有能力自主地思考和行动,并且应该在社会和政治方面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本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哲学思想。
其次,人本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人的尊严和自由。
人本主义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平等和独立的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主权,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满足自己的需要。
人本主义者认为,社会制度和规则应该以个人的福祉和幸福为中心,而不是以政府或其他集体的利益为重。
此外,人本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人类智慧和理性的强调。
人本主义者相信,通过理性思考和独立思考,人类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找到一种理想的社会和政治秩序。
他们主张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高人类的智力和能力,以更好地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
人本主义也关注社会正义和道德原则。
人本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和公正的对待,并且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他们主张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秩序,消除贫困和不平等,并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机会。
最后,人本主义还强调个人和社会的责任。
人本主义者相信个人应该承担起对自己、家人和社会的责任,并在个人行为中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他们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互助,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总之,人本主义是一种关注人类尊严和自由的哲学思想,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利。
它主张人类的智慧和理性能够解决问题并找到理想社会的秩序,同时关注社会的正义和道德原则,并强调个人和社会的责任。
人本主义的名词解释
![人本主义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1bdd5b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c.png)
人本主义的名词解释人本主义是一种关注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的思想流派,它强调人类的尊严、自由和价值。
人本主义相信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尊严和自由,并应该在平等和公平的条件下充分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能。
人本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人类的价值和尊严。
它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视为独特而有尊严的个体,而不是一种工具或资源。
人本主义关注人类的全面发展,包括体格、智力、情感和精神层面的发展。
它提倡个体自由和自主性,主张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幸福。
人本主义还强调人类的平等和公正。
它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公,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在社会制度和法律下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人本主义支持包容和多样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接纳,不论他们的性别、种族、宗教、性取向或身份。
在教育领域,人本主义主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兴趣,鼓励学生探究、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教育不应该简单地传授知识,而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精神和人际关系技能。
人本主义认为教育应该是个体全面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职业技能。
在社会领域,人本主义呼吁建立一个公正和包容的社会。
它强调社会福利、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平。
人本主义主张使资源和机会更加平等分配,以减少社会不平等和贫困。
它反对剥削和压迫,主张发展社会团结和互助精神。
人本主义还关注环境和全球公共利益。
它认为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本主义呼吁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它主张为了保护人类的未来,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采取国际合作来解决全球性问题。
人本主义是一个综合性的思想体系,涉及伦理、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和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强调人类的尊严和价值,呼吁创造一个更加平等、自由和公正的社会。
尽管人本主义的实现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难题,但它仍然是一种引领人类前进的重要思想。
人本主义资料
![人本主义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621d74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4.png)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哲学观念,强调人类的核心地位和价值。
它倡导以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为中心,注重人类的困惑、需求和潜力。
人本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个体的尊严和权利,鼓励人们追求自我实现和自由发展。
人本主义的历史渊源
人本主义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伦理学和哲学思想。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强调个体的人文教育和自由精神。
在18世纪启蒙运动和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人本主义的理念继续深化,对人权、民主和社会正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本主义的核心理念
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和自由,主张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应当以人类的幸福和利益为出发点。
它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同时也有责任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人本主义主张平等、公正和人道主义原则,反对剥削、压迫和种族歧视。
人本主义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社会,人本主义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面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社会环境,人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尊重人的尊严、维护人的自由和权利——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公民意识、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人本主义的理念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生活和行为,也指导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结语
人本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哲学观念,强调人类的尊严、自由和权利。
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价值引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传承。
通过坚持人本主义的核心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公正和美好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基本特征:一、所谓哲学上的人本主义(Humanism ) .泛指直接从人本身出发,研究人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强调人的地位、作用及价值的一般学说。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属于这种理论范围。
它肇始于19世纪中期,主要包括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论,以狄尔泰、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和以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它成为一个广泛的哲学思潮,对西方社会的各个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理论特征.作为传统人本主义哲学理论的表现来说,它主张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但倡导对自然的研究,主张建立科学的人的王国,并颂扬人的理性的力量,相信用理性的方法即可获得对世界绝对真知的认识和把握。
这种人本主义的理论倾向,在古希腊就已有端倪。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塔戈拉就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以人为中心,从人的观点出发衡量一切事物。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占据了统治地位,基督教神学宣扬以神为中心,贬低人的地位和价值。
针对这种情况,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的格言是: “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
他们主张以人代替神,重视人的世俗生活和世俗享受,提倡世俗教育和科学知识,反对作为封建制度精神支柱的中世纪神学。
人本主义( Humcnism)一词,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但在当时,人本主义主要指的不是一种偏侠的哲学体系,而是指一种思想态度,即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这种人本主义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逐渐与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相融合。
因此,近代哲学创始人笛卡尔就倡导以人的理性力量,而不是神学的权威,对过去和现有的一切观念进行普遍的怀疑。
他说:“决不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作真的加以接受,……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 他以这种人本主义精神为基础,以唯理论的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原则,建立起了一个二元论的哲学体系。
这种人本主义精神也体现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正是在这个基点上,形成了批判哲学体系‘他认为,理性的批判是当时时代的精神,一切都应经受其检验,即使神圣的宗教、法律也不能例外。
康德所说的“理性批判’,不仅认为必须施用于一切事物,而且必须施用于理性自身,即理性还必须进行自我批判,以求得理性对自身的“自知之明。
”由此,康德清算了哲学上的独断论,企图建构起新形而上学。
费尔巴哈则更称其哲学为人本主义,自觉地形成了近代人本主义哲学体系.他明确规定“新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①他坚信人的理性的力量,坚持世界的可知性,企图建立科学的知识王国。
在对人的理解上,他用自然主义的方法来说明,指出人不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的产物,而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主要本质是他的自然属性,即生物性和生理学的属性。
他用这种观点还阐明了宗教和思辨哲学的本质。
后来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哲学人本主义,坚持了费尔色哈的基本观点。
可以认为,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与传统的人本主义有着内在的思想联系。
但由于各自形成的历史及理论背景上的不同,在哲学形态上的表现也就不同。
这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哲学的人本主义,倡导从人本身出发研究自然,主张建立“科学的人的王国。
’而对人的理解,是把人看作世界的一个对象或客体,以某种精神或物质的实体为基点来加以说明。
而现代人本主义则反对对自然的研究,认为哲学只研究人,他们把人的存在提到本体的高度,主张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而对人的理解,则竭力排斥作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解释,认为人即孤立的个人,其真实的存在及本质是情感意志和心理体验等,是超出物质和精神意识的存在之外的。
叔本华,尼采哲学的主要特征就是非理性主义的唯意志论。
他们把人看作是世界的核心,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生存意志或权力意志,进而推论出整个世界的本质也是意志,世界是意志的世界。
因此,叔本华说,世界上“所有的观念、所有的客体,是现象的存在,唯有意志是自在之物”,“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内在内容,是世界的本质;生命、可见的世界、现象只不过是世界的镜子。
”二,尼采:“这个世界就是权力意志一一岂有他哉,”三,哲学继承并修改了这种唯意志论。
它把生命现象神秘化、绝对化。
它认为人的生命冲动创造了整个世界,因而生命冲动是万事万物的本原。
这种生命冲动本身既不是物质,也不是一般的精神,而是一种纯粹的创造力,柏格森称其为“生命之流”或“绵延。
”存在主义同样把人当作非理性的人,主张通过解释人来说明世界。
但它赋予这种本体论以新的含义,即它不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作是派生与被派生的关系,而主张用人的存在揭示世界的存在并赋予后者以意义。
他们认为,物质的存在是消极的、凝固的,本身没有意义,它的意义纯属主体所给予的,离开了主体的人,世界也即是无。
他们哲学的注意力集中于描述孤立的个体的存在及体验。
(2)传统人本主义哲学强调人的理性的力量,主张以人的理性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
他们相信,用理性的方法能获得对世界的绝对真知。
而现代人本主义则把目光转向人的内心,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体验。
他们认为,理性只能认识现象,要把握人的存在及宇宙的本质,只有依靠非理性的直观。
叔本华、尼采认为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是相对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是为意志服务的。
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理性的根本特点是分析和象,是从凝固的.靛止的观点表现和认识事物,因此不能把握真正的存在,唯有依靠理性的直觉,即超出主观对立的神秘的内心体验,才能深入到生命之流之中并与之相交融,从而真正体验到整个生命冲动的本质和意义。
存在主义也从根本上反对科学的理性认识,在它看来,人们对一个对象所倾注的不只是思维,更主要的是厌恶、孤寂、恐俱、优虑等个人的情感,它注重于个人的非理性的情感体验和感受的描述。
(3)人本主义在传统哲学上表现为崇尚理性、重视对自然的研究,他们对人类的现实生活和前途持乐观的态度,相信以理性所建立起来的理想王国能保证人的自由、幸福和尊严。
而现代人本主义的学说则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
它对现实生活不再持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而表现为悲观主义,其哲学特别论及关于人生、伦理、价值等间题,企求获得人的存在的真谛,这种思想在唯意志论等学说中已有表述.叔本华就认为由于人的唯一的真实的存在即某种非理性的盲目的生存意志,它驱动着人们去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欲望,人生是、悲惨的,而这种观点在存在主义哲学中得到了更全面的发挥。
存在主义人学的理论前提是把孤立的、非理性的个人的存在看作唯一真实的存在,是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它特别强调人的内心情绪的体验,认为这种人的内心情绪体验,即烦恼、恐惧、孤寂、面临死亡的情绪等是人的存在的基本内容。
这种学说具有明显的悲观颓废的倾向。
二、传统人本主义到现代人本主义转变的契机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特征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契机是什么?我们有必要把它放在哲学发展史中以及现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的特定环境中作具体的考察,否则就无法了解这种转变的内在根据。
从哲学发展史上看,西方人本主义这种特征的转变有其必然性。
这种必然性的主要根据在于,融化于近代理性主义哲学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及近代人本主义哲学的命运是与传统哲学本身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总体上说,这种哲学的主要兴趣集中在知识问题上,把对自然的征服和获得对世界的终极知识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
在哲学理论上,他们相信万物本原的存在,企图通过人的理性的力最来解决哲学的本原问题并作为解决其他理论问题的基础。
但是,由于他们既不能辩证地考察本原的存在,也不能辩证地考察人的认识和思维过程,他们把本原的存在理解为是现象背后的某种静止的、孤立的独立实体.因此,当池们就本原问题作理论论证时,就陷入了二元论的困境之中而不能良拔。
让我们略把问题展开来加以说明。
本原理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种理论的研究,有一个发展过程。
一般说,古代的哲学在本原问题的研究上是直观的、仅限于对这种本原作客观的描述.在欧州中世纪,哲学说明世界主要地采取了宗教的形式,哲学成为论证神学的工具。
这种本原理论建立在宗教信仰基础上,即使作出一定的论证,也是在确信之后而以不否定信仰为前氮到了近代,由于文艺复兴运动及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激发了哲学家的自我意识,他们把人本主义精神融化于哲学原则之中,主张以人的理性力量与旧势力相抗衡.他们强调一切意见,都应当提到理性的法庭面前重新审判,决不盲从任何未经理智的分析和证明的事物。
无论是近代理性主义哲学还是属于其范畴中的一支一一近代人本主义哲学都体现了这个特点.在本原问解上,也就出现了推崇理性的思考,从认识论入手解决本原问题的新起点,哲学家们自觉地注意探讨哲学的认识论原则,确立认识的理性权威,分别从不同的认识原则出发,构建本原理论,为本原间题提供认识论的基础或根据。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近代哲学在本原问题上,是反思的、论证式的.但是,近代哲学家从认识论的角度思考本原问题,既表明传统哲学趋于成熟:同时说明,在本原问题上所涉及的就不是单纯的“存在”或“实体”自身的问题,而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恩格斯在总结近代哲学的这种特点时指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间题,“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狭隘而愚昧的观念。
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开始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意义。
”①而恰恰在这个已设定思维与存在对立为前提,并力求加以统一这个问题上,近代哲学家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困境.由于近代哲学家不能以辩证的方法处理本原问题上所存在的内在矛盾,而把本原的存在看作是现象背后某种静止的、孤立的实在,他们在对本原的存在的论证上显得困境重重。
唯理论哲学家都维护理性的权威,坚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并以论证现象背后的最高实在必然存在作为其学说的逻辑前提。
可是当他们在具体论述,以确立最高本体时,或是求助于上帝观念的无限完满(笛卡尔);或是理智的直接认定(斯宾诺莎);或是通过充足理由律的假设(莱布尼茨)。
实际上,都是把思维中的逻辑东西直接转移为客观的本体本身。
转移为直接呈现在意识前面的实体。
以这种独断方式得出的实体作为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显然是荒谬的。
近代经验论作为认识论的一种理论,强调一切知识皆起源于感性知觉,知识不能超出经验的范围,而人经验中的对象只能是个别事物。
因此,当经验论者从认识论引伸到本原理论时,在思维与存在的对立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导致一种把思维与存在分裂开来的倾向,否认了传统本原实体的可知性。
尤其是洛克,在他认为,既然我们只能认识个别事物,实体不能成为经验的对象,因此这种实体是否存在就不能肯定.它们只是事物‘名义本质”,是我们假足为各种可感性质的“支撑物”,但我们不能达到对它们内在本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