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教案DD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学教案[1]

基础会计学教案[1]

《基础会计学》教案课程名称: 基础会计学学时: 64适用专业: 管理类各专业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基础会计学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根据会计学科体系的特点, 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为学习会计专业的后续课程和从事会计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

通过基础会计的整个教学过程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用会计符号和语言反映经济业务的能力, 对实务中企业披露的信息能予以理解和利用。

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对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方法等进行概括地说明, 概括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 是会计学最一般的理论基础, 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 要求学生: 了解会计的起源、发展与现状;了解会计的对象;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 掌握会计的核算方法。

(一)会计的概念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由单式簿记发展为复式簿记, 会计方法也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

2、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通过专门的方法, 对企业、事业和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或称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系统。

(二)会计的对象1、会计对象的概念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扩大再生产过程、资金运动、经济业务、会计事项、会计要素、会计对象。

2、会计对象是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三)会计的职能1、会计职能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2、会计核算职能(1)会计核算的概念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对企业、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完整的记录、计算和报告。

(2)会计核算的内容(3)会计核算的要求(4)会计核算的程序3、会计监督职能(1)会计监督职能的概念会计监督是依据监督标准, 通过会计的专门方法, 对企业、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进行的指导、控制和检查。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第一章:会计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基础假设。

3. 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职能2. 会计目标3. 会计基本原则4. 会计基础假设5. 会计要素6. 会计等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目标、基本原则和基础假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3. 了解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程序。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规则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分录4. 账务处理程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命名规则和账户的设置。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程序。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复式记账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2.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3. 了解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账务处理。

二、教学内容1.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和规则2.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3. 会计分录的编制4. 账务处理程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规则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账务处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会计凭证和账簿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凭证的分类和编制。

2. 掌握账簿的设置和管理。

3. 了解会计账簿的登记和核对。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凭证的分类和编制2. 账簿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账簿的登记和核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凭证的分类、编制和账簿的设置。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第一章:会计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3. 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职能2. 会计目标3.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4. 会计要素5. 会计等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会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会计的兴趣。

2. 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一、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

2. 理解账户的概念和作用。

3.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2. 账户的概念和作用3. 账户的设置和运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账户的概念和作用,账户的设置和运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账户的设置和运用。

四、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会计科目和账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会计的兴趣。

2.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账户的概念和作用,账户的设置和运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账户的设置和运用。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账户在会计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借贷记账法。

3. 了解会计分录的编制。

二、教学内容1.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2. 借贷记账法3. 会计分录的编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的编制。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掌握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1.2 教学内容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基本原则:会计等式、会计要素、会计准则会计假设: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主体假设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财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应用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应用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内容理解会计等式的意义和应用2.2 教学内容会计要素的分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会计等式的意义和应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内容,会计等式的意义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等式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等式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三章: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3.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理解会计账户的意义和应用3.2 教学内容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会计账户的定义和作用:反映会计要素的变化和结果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会计账户的定义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账户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账户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四章: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4.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理解会计凭证的分类和应用4.2 教学内容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会计凭证的分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凭证的应用:记载经济业务、传递信息、控制责任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会计凭证的分类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分录和会计凭证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分录和会计凭证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分录和会计凭证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五章: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5.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理解会计报表的分类和编制过程5.2 教学内容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日记账、总账、明细账、备查账会计报表的分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根据会计账簿记录编制、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的分类和编制过程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六章:账户式会计账簿6.1 教学目标掌握账户式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理解账户式会计账簿在会计记录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账户式会计账簿的格式:借方栏、贷方栏、余额栏账户式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逐笔登记、汇总登记账户式会计账簿的作用:反映账户的增减变动情况、提供账户余额信息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账户式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账户式会计账簿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账户式会计账簿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账户式会计账簿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七章:日记账和总账的登记7.1 教学目标掌握日记账和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理解日记账和总账在会计记录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按时间顺序登记经济业务、提供日常会计信息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按会计科目分类登记经济业务、提供科目汇总信息日记账和总账的作用: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全面情况、提供会计信息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日记账和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日记账和总账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日记账和总账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日记账和总账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八章:会计报表的编制8.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理解会计报表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作用8.2 教学内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类编制、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信息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按收入、费用、利润分类编制、提供企业经营成果信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分类编制、提供企业现金流动情况信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反映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提供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化信息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报表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和作用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报表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第九章:会计循环与会计分期9.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理解会计分期对企业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影响9.2 教学内容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经济业务、会计分录、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分期的意义和应用:将经济业务划分为一定期间、提供期间会计信息会计分期对企业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影响:分期确认收入、费用、资产、负债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会计分期的意义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循环和会计分期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循环和会计分期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循环和会计分期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十章: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10.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内容理解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要求10.2 教学内容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内容:真实性、可靠性、一致性、可比性会计制度的概念和内容:企业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国家会计制度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要求: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内容,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要求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1. 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的讲解:这是理解会计学基础的关键,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基础会计学》教学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学时数:20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

掌握会计的目标和概念。

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方法归纳讲授法,从会计产生的原因、条件,会计发展的过程,会计发展到现在所具备的特点、职能归纳出会计的概念图示法,以图表示会计的产生及会计概念的归纳。

三、重点难点1、理解会计的目标2、掌握会计的概念四、课时安排一次课(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本节分别阐述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目标和会计的概念(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介绍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以多媒体展示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图,并进行讲授说明。

3、由马克思的资本论引出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并介绍会计多职能论观点,4、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和货币的职能,讲授会计的四大特点和目标。

5、利用归纳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三)总结扩展。

通过本次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重要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职能、目标、特点和概念。

陈云同志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四)作业布置第一章课后习题一七、板书设计剩余产品的出现会计会计产生条件产生文字的产生发展中国:会计名词出现、账簿、四柱清册结账法、龙门账会计的发展西方:复式记账会计职能(核算、监督)会计的特点会计的概念会计的目标第二节会计的对象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理解会计对象的概念、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掌握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和六要素之间的关系。

为今后学习会计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教学方法演绎法,由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具体化为会计六要素,再到会计要素项目。

图示法,划图表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三、重点难点重点:1、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

2、企业的资金运动。

基础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

基础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

基础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目标解释会计的定义和作用介绍会计的目标和重要性1.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讲解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介绍会计等式的原理和应用1.3 会计科目与账户解释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介绍账户的设置和管理方法1.4 会计记录方法与会计分录讲解会计记录的方法和原则介绍会计分录的编制和应用第二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准则2.1 财务报表的概述与作用解释财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介绍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2.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讲解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结构介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2.3 利润表的编制讲解利润表的概念和结构介绍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2.4 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解释会计准则的概念和作用介绍会计准则的应用和遵守方法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会计凭证的概述与作用解释会计凭证的定义和作用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3.2 会计账簿的概述与作用解释会计账簿的定义和作用介绍会计账簿的种类和登记方法3.3 会计分录的登记与账务处理讲解会计分录的登记方法和原则介绍账务处理的方法和步骤3.4 会计账簿的核对与调整解释会计账簿的核对和调整的意义介绍会计账簿的核对和调整方法第四章: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4.1 货币资金的概述与管理解释货币资金的概念和分类介绍货币资金的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4.2 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编制讲解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概念和结构介绍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编制方法4.3 应收账款的概述与management解释应收账款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价方法4.4 应收账款的坏账处理与收款管理讲解应收账款的坏账处理方法介绍应收账款的收款管理措施第五章:存货与固定资产5.1 存货的概述与分类解释存货的概念和分类介绍存货的确认和计价方法5.2 存货的核算与控制讲解存货的核算方法和原则介绍存货的控制措施和方法5.3 固定资产的概述与分类解释固定资产的概念和分类介绍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价方法5.4 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处置讲解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原则介绍固定资产的处置方法和步骤第六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6.1 负债的概述与分类解释负债的概念和分类介绍负债的确认和计价方法6.2 应付账款与应付债券的核算讲解应付账款和应付债券的核算方法介绍应付账款和应付债券的控制措施6.3 所有者权益的概述与分类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分类介绍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算方法6.4 利润分配的核算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讲解利润分配的核算方法介绍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第七章:收入、费用与利润7.1 收入的概述与确认解释收入的概念和分类介绍收入确认的原则和方法7.2 费用的概述与分类解释费用的概念和分类介绍费用的确认和计价方法7.3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讲解利润的计算方法和原则介绍利润分配的方法和步骤7.4 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与分析解释财务报表附注的作用和内容介绍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方法和分析技巧第八章:会计调整与期末结算8.1 会计调整的概述与分类解释会计调整的概念和分类介绍会计调整的方法和原则8.2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与处理讲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和分类介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方法8.3 期末结算与财务报表的编制讲解期末结算的方法和步骤介绍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8.4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解释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介绍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方法第九章:会计信息与财务分析9.1 会计信息的作用与要求解释会计信息的概念和作用介绍会计信息的要求和质量标准9.2 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讲解财务比率的概念和分类介绍财务比率的计算方法和分析技巧9.3 财务报表分析的概述与方法解释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和目的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步骤9.4 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评价讲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价指标介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价方法和步骤第十章: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10.1 会计信息化的概述与发展趋势解释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和发展趋势介绍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优势10.2 会计电算化的概述与实施解释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实施过程介绍会计电算化的优点和实施步骤10.3 会计软件的选择与应用讲解会计软件的选择标准和注意事项介绍会计软件的应用方法和操作技巧10.4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风险管理解释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来源介绍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理解会计要素的分类和会计等式的原理是会计学习的基础。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第一章:会计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3. 了解会计科目、账户及其分类。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职能4.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5. 会计科目、账户及其分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的定义、作用、基本原则、基本职能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会计科目、账户的分类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基本原则、基本职能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科目、账户的应用案例。

3.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材、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讲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引发学生对会计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基本职能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会计科目、账户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

4. 总结:回顾本章内容,强调会计科目、账户的重要性。

六、作业与练习:1.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练习: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处理。

第二章:账户与会计科目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账户和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方法和账户的分类。

3. 了解账户的余额和会计科目的性质。

二、教学内容:1. 账户和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其关系2. 会计科目的设置方法3. 账户的分类4. 账户的余额5. 会计科目的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账户和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其关系、会计科目的设置方法、账户的分类和余额、会计科目的性质。

2. 教学难点:账户的分类和余额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账户和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其关系、会计科目的设置方法、账户的分类和余额、会计科目的性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账户和会计科目的实际应用案例。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第一章:会计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基本假设。

3. 了解会计科目和会计分录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职能2. 会计目标3. 会计基本原则4. 会计基本假设5. 会计科目6. 会计分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假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会计科目和会计分录的概念。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

2. 案例材料:相关实际案例。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一、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

2. 理解会计等式的含义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2. 会计等式的含义3. 会计等式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解释会计等式的含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应用会计等式。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

2. 案例材料:相关实际案例。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会计分录一、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

2. 理解会计分录的编制和登记。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2. 会计分录的编制3. 会计分录的登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解释会计分录的编制和登记方法。

2. 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和登记实践操作。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

2. 实践操作材料:会计分录编制和登记的相关材料。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

2. 实践操作评估:检查学生进行会计分录编制和登记的操作能力。

第四章:账户式会计账簿一、教学目标1. 掌握账户式会计账簿的结构和登记方法。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1.2 会计的基本职能1.3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4 会计核算的方法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1 会计科目的分类2.2 会计账户的设置2.3 会计科目的性质与作用2.4 会计账户的性质与作用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3.1 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3.2 借贷记账法3.3 等式记账法3.4 会计分录第四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4.1 会计凭证的分类与填制4.2 会计账簿的分类与登记4.3 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的关系4.4 会计账簿的转记与结账第五章:资产的核算5.1 资产的概念与分类5.2 货币资金的核算5.3 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的核算5.4 存货的核算第六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核算6.1 负债的概念与分类6.2 应付账款与预收账款的核算6.3 长期负债的核算6.4 所有者权益的核算第七章:收入的确认与费用的计量7.1 收入的概念与分类7.2 收入的确认原则7.3 费用的概念与分类7.4 费用的计量与确认第八章:财务报表的编制8.1 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8.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8.3 利润表的编制8.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第九章:会计循环与会计分期9.1 会计循环的概念与步骤9.2 会计分期的意义与划分9.3 会计分期对会计信息的影响9.4 会计循环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第十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0.1 会计政策的概念与分类10.2 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与影响10.3 会计估计的概念与分类10.4 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的定义与基本职能难点解析:会计的定义涵盖了会计的本质和目标,需要理解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基本职能包括记录、分类、汇总、报告等,需要掌握各项职能的具体内容。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包括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会计科目与账户难点解析:会计科目的分类需要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五大类科目的性质和作用。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掌握会计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和运作1.2 教学内容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的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可靠性、一致性等)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如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1.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小组讨论会计信息的需求和提供1.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信息系统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1.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2.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会计科目的设置了解会计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理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2.2 教学内容会计要素的分类(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方法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步骤2.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案例分析会计科目的应用和会计分录的编制小组讨论会计分录的实际应用2.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科目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2.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分录的编制案例分析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了解会计账簿的分类和作用理解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步骤3.2 教学内容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要求会计账簿的分类(如日记账、总账等)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步骤3.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案例分析会计账簿的应用和登记方法小组讨论会计账簿的实际操作3.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账簿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3.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账簿的登记案例分析第四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4.1 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了解财务报表的分析内容和指标理解会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4.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的种类(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指标4.3 教学方法讲授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案例分析财务报表的实际应用和分析方法小组讨论财务报表分析的实际操作4.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4.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分析第五章: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5.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了解会计核算的方法和规定理解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如确认、计量、记录等)会计核算的方法和规定(如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重要性5.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案例分析会计核算的实际应用和方法小组讨论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5.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核算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5.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第六章:会计软件与会计信息化6.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软件的类型和功能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理解会计软件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优势6.2 教学内容会计软件的类型(如财务软件、ERP软件等)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会计软件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优势6.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软件的类型和功能案例分析会计软件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6.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软件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6.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软件操作案例分析第七章: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7.1 教学目标掌握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了解税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程序理解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7.2 教学内容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税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程序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7.3 教学方法讲授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案例分析税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程序小组讨论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7.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7.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税务筹划案例分析第八章:审计会计与内部控制8.1 教学目标掌握审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了解审计会计的目的和作用理解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措施8.2 教学内容审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审计会计的目的和作用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措施8.3 教学方法讲授审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案例分析审计会计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措施8.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审计会计和内部控制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8.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第九章:国际会计与会计准则9.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理解国际会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9.2 教学内容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国际会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9.3 教学方法讲授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国际会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9.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国际会计准则和会计差异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9.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国际会计准则和会计差异案例分析第十章:会计伦理与职业素养10.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理解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10.2 教学内容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10.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案例分析会计职业道德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10.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10.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编辑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包括: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与整体教学大纲相一致,且具有可衡量的标准。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会计等式。

3. 学会运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会计分录。

4. 了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基本知识。

5. 掌握单据处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会计的定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目标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等式的构成会计等式的应用3. 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账户的运用4. 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分类和填制会计账簿的分类和登记会计账簿的运用5.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分类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润表的编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会计分录和报表编制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会计学》教科书。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

3. 案例材料:提供一些实际的会计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

4. 会计软件:为学生提供会计软件操作的机会,以熟悉会计核算流程。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会计题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4. 会计分录和报表编制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

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基础会计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2. 第3-4周: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3. 第5-6周:会计科目和账户4. 第7-8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5. 第9-10周:会计报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教案一:基础会计学教案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能够:1. 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熟悉会计方程式的构成和运用方法;3. 掌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概念与分类。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学基本概念a. 会计学的定义和作用b. 会计信息的特征和目标2. 会计方程式a.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和定义b. 会计方程式的构成和运用方法3. 资产的概念与分类a. 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区别和举例b. 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区别和举例4. 负债的概念与分类a. 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区别和举例b. 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的区别和举例5. 所有者权益的概念与分类a.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和定义b. 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区别和举例三、教学方法1. 师生互动式教学:教师提问,学生回答;2. 小组合作学习;3. 案例分析。

四、教学流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互动,提出以下问题:1. 什么是会计学?它的作用是什么?2. 你认为会计信息有什么特征和目标?步骤二:概念与原则讲解(20分钟)1. 会计学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信息的特征和目标。

步骤三:引入会计方程式(10分钟)1. 解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概念;2. 介绍会计方程式的构成和运用方法。

步骤四:资产的概念与分类(25分钟)1. 讲解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区别和举例;2. 说明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区别和举例。

步骤五:负债的概念与分类(25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区别和举例;2. 解释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的区别和举例。

步骤六:所有者权益的概念与分类(15分钟)1. 介绍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和定义;2. 区分股东权益和债权人权益。

步骤七:小组合作学习(15分钟)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并解决以下问题:1. 举例说明一个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2. 分享你对会计方程式的理解。

步骤八: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际案例,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教学教案:基础会计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包括会计方程、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3.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会计学基本概念和原则;2.会计方程和会计等式;3.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4.损益表的编制和分析;5.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举例引入会计学的概念和重要性,如个人理财、企业财务等。

说明会计学的核心任务是收集、记录和分析财务信息。

2.讲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30分钟)-会计学的定义和作用;-会计信息的特点和质量要求;-会计原则(实体、货币计量、时间周期、持续经营等)。

3.讲解会计方程和会计等式(20分钟)-会计方程的定义和表达形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的含义和意义。

4.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40分钟)-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和结构;-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步骤和要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等)。

5.讲解损益表的编制和分析(40分钟)-损益表的定义和结构;-损益表的编制步骤和要点;-损益表的分析方法(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等);-利润和净利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讲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40分钟)-现金流量表的定义和结构;-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要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等);-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流分类和现金流量量化方法。

7.综合案例分析(60分钟)-综合运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状况和现金流状况。

8.总结和小结(20分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巩固。

四、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对会计学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

2.综合案例分析:对学生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会计基础教案》

《会计基础教案》

《会计基础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3. 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基本概念及分类4.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5. 掌握日记账、总账和财务报表的基本操作和登记方法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1 会计的定义1.2 会计的作用1.3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2.1 会计要素2.2 会计等式2.3 会计核算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1.3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分类及运用1.4 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2. 教学难点:2.1 会计基本假设和原则的理解与应用2.2 会计分录的编制及试算平衡表的检查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知识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会计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3. 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五、教学安排:1. 课时:2学时2. 教学工具:投影仪、PPT、教材、案例材料等3. 教学过程:3.1 引入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5分钟)3.2 讲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30分钟)3.3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分类及运用(15分钟)3.4 案例分析: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20分钟)3.5 课堂讨论:检查试算平衡表的准确性(10分钟)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适当增加会计实际操作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知识。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3.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结束时的简短测试,评估学生对本次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 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4.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和财务报表。

5. 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定义、作用和特点。

2. 会计职能:核算、监督、分析和决策。

3. 会计目标:提供可靠、相关的财务信息,帮助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

4.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5.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6. 会计科目:常见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应用。

7.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凭证、账簿、报表。

8. 会计分录:编制会计分录的原则和方法。

9. 试算平衡表:编制和分析试算平衡表。

10. 财务报表:编制和解读财务报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会计案例,加深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

3. 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安排实验室或软件模拟,让学生动手操作会计实务。

5. 小组合作法:分组完成会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会计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会计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4. 实验室设备:提供会计软件和实务操作设备。

5.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报告。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的会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4.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实践报告:评价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教学主题:基础会计学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能够编制基本的会计报表;4.了解会计职业的基本要求和职责。

教学内容:1.会计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会计的基本原理;3.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4.会计的基本分类和内容;5.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步骤;6.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7.会计职业的基本要求和职责。

教学重点:1.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会计的基本分类和内容;3.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步骤;4.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

教学难点:1.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步骤;2.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法:通过讲授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分类和内容;2.实例演练法:通过实例演示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步骤,帮助学生掌握核算方法;3.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1.《基础会计学》教材;2.讲义、PPT等教学辅助材料;3.实例演练题和案例分析题。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导入(10分钟)1.引入会计学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教学环节二:讲授会计的基本原理(15分钟)1.讲解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货币计量原则、成本原则、会计主体和业务实体原则等。

教学环节三:讲授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0分钟)1.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损益等。

教学环节四:讲授会计的基本分类和内容(20分钟)1.讲解会计的基本分类和内容,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财务会计的主要任务和内容等。

教学环节五:讲授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步骤(30分钟)1.讲解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步骤,包括记账、登记、账簿、凭证、日记账、总账等。

教学环节六:讲授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30分钟)1.讲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相关要求。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

第一章总论教学内容:会计含义和特点,会计旳职能和作用,会计对象,会计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旳核算措施与任务。

教学目旳与规定: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旳含义和对象;掌握会计旳基本职能与特点;理解会计核算旳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熟悉会计旳核算和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会计旳概念、职能、对象及会计核算旳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讲授中应注意对会计概念和会计对象旳理解、分析。

同步,应注意对会计职能、会计核算旳前提和一般原则中难点问题旳把握。

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通过习题练习加深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旳理解。

本章共4学时。

第一节会计旳基本概念引入:同窗们印象中旳会计是什么?(规定大家畅所欲言,然后引入正题)一、会计旳产生与发展(一)会计旳产生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离不开物质资料旳生产。

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旳生产过程中,必然关怀生产过程中旳经济效益,关怀生产活动中所发生旳一切劳动耗费和获得旳劳动成果。

即必须以尽量少旳劳动耗费,获得尽量大旳劳动成果,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旳物质和文化生活旳需要。

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对物质资料旳生产过程进行记录、计算比较与分析,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用来记录、计算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旳行为就是会计活动。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生产,就产生了会计活动。

它是管理生产经营过程,提高经济效益旳重要手段。

(二)会计旳发展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旳产物,也是人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并不断得到发展旳科学。

生产力水平不同,会计活动旳范畴和措施不同。

1.古代会计原始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对于自己从事旳生产活动最初只能用头脑来记忆。

随着生产过程旳日益复杂和劳动成果旳不断增多,人们开始用石子、树枝来计量,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在木板和石板上刻契等。

此时旳会计只是生产者旳一种附带职能,核算相称简朴。

奴隶社会后期,随着生产旳发展和剩余产品旳浮现,需要记录旳事项日益增长,会计才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旳职能。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教案一、课程内容《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

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本课程的总要求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会计方法
• 二、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 • (一)会计确认: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 确认某经济业务事项,应记入会计账簿, 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包括要素项目 确认和时间确认。确认标准和时间选择 是会计确认的核心。
第四节 会计方法
• 要素项目确认包括两个方面: • 第一,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内 容; • 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归属哪一个要素项 目。 • 此两项确认的基本标准是: • 第一,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 • 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 • 时间确认的基本标准是:应在交易或事项实际发生的 时间确认。
• • • • 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 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检查监督。 会计的监督职能具有三个特征: ① 会计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监督,监督的核 心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 ② 会计监督是以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的 监督; ③ 会计监督还包括经济活动的效益性监督。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 会计记录要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这些 方法有: • ①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 ②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③ 复式记账; • ④ 登记会计账簿; • ⑤ 成本计算; • ⑥ 财产清查。
第四节 会计方法
• (二)会计报告: • 会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以 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 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书面报 告。 • (见11页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表)
第五节
会计含义
•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 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提供以 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既为外部有 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也为内 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一 个生成和提供财务信息并用于管理的系 统。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基础会计学》导学
• 六、教学环节 • 1.自学:就是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字教材和收 听收看音像教材来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 强调自学是开放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 2.辅导:就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 引导和答疑解难,包括集中面授辅导和采用VBI 技术、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的个别辅导。 集中面授辅导要注意运用启发式,采用讲解、 讨论、答疑和作业讲评等方式。
第一节 会计的目标
• 资本主义社会 •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天主教修道 士卢卡.巴其阿勒(Luca Paciolo),发表 《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中 的第三篇系统地论述了借贷复式记帐原 理及其运用。
第一节 会计的目标
• 二、会计目标: • 是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预期达到的目的。 • 关于会计目标的理论研究,有两种 主要观点:一种观点称为“决策有用观” 及把会计目标定位于为决策者提供有用 的信息。另一种观点为“受托责任观”, 即把会计目标定位于提供受托责任履行 情况的信息。
• 学习目标 •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 式和会计核算方法的概念及其关 系
第一节 企业的经营资金和企业报告
• 一、企业类型及其经营活动 • 按照经济分工,企业有多种类型,主要 生产性企业 、流通性企业和服务性企业 • 按照组织形式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 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其中个人独资企业 和合伙企业不具备企业法人地位。
第四节 会计方法
• 一、会计方法 • 会计方法是指履行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方
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监督的方法和 会计分析的方法。狭义地来说,会计的方法通 常就是指会计核算的方法。 •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既是进行会 计核算全过程中的四个环节或步骤,也是组织 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基本措施或方法。
《基础会计学》导学
• 第十一章 会计核算形式 • 重点掌握:会计核算形式的含义和 意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 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 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组织 • 本章不作重点要求。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 重点掌握会计目标、内 容、特点、职能、方法和 会计的含义。
第一节 会计的目标
第二节 会计的内容和特点
• 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是行政单位会计的 主要内容。 • 各类收入、支出和结余的核算是事业单 位会计的主要内容。 • 企业所筹措到的资本金和借人资金及其 所形成的资产;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 的经营收入及其费用、成本;以及通过 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最终经营损益, 是企业会计的主要内容。
• (二)会计的作用 • 第一,会计通过及时、完善、准确地提供经 济信息,可以满足企业及外部的各方关系人对 信息的需求,可以作用于本企业内部的经济管 理。 • 第二,作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有利 于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 第三,做好会计工作,对保障市场生产经营 活动正常运转,也有着重要作用。
第四节 会计方法
• 三、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 • (一)会计记录 • 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后, 采用一定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 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 再以记账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会计记 录包括序时记录和分类记录。在记录的 生成方式上,又有手工记录和电子计算 机记录。
第四节 会计方法
• 从微观角度讲:会计对象——是指企业 的资金运动。主要包括:资金的筹集、 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收回。 • 二、会计的特点 •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 性 • (3)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 循会计规范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 一、会计的职能 •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 其最基本的职能是:反映(核算)和监 督职能。 • (一)反映职能 •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核算 工作,提供会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 经营活动和成果,反映行政和事业单位 预算资金的收支和结余情况。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 ① 以反映财务信息为主; • ② 会计反映的信息具有综合性; • ③ 会计反映的信息具有严格的真实性; ④ 会计反映包括会计记录、会计报告和 会计分析,它是一个层次化的、逐步深 化的反映过程。
• 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 (二)监督职能
第四节 会计方法
• (二)会计计量: • 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 物资都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 • 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货 币计量通常以元、百元、千元、万元等 为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对象可 供计量的某种特性或标准,如资产计量 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成本、计 划成本等属性。
第一节 会计的目标
• 宋朝: • 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5年), “诏置三司会计司”。宋高宗(公元 1127-1162年)在太府寺中专设“审计司”。 • “四柱公式” •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 -本期减少发生额)
第一节 会计的目标
• 明朝末年,商界有人把“官厅会计”的 帐簿格式及登记方法改为适应商界的 “龙门帐”。 • 清朝,在较大的工场手工业中,已专设 “帐房”,设置帐簿,考核费用、成本 和利润。
•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 原始社会: • 剩余-----管理-----计算、记录和分析-----生 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会计萌芽阶段 • 会计产生于西周、发展于唐宋、完善于 明清 • 奴隶社会: • 西周---不再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 司会
第一节 会计的目标
• 封建社会: • 唐朝: • 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吉甫撰写 《元和国计簿》十卷,大和元年(公元 827年)韦处厚作《大和国计》二十卷, 是我国最早的会计专著。
《基础会计学》导学
• 七、教学内容 • 第一章 总论 • 重点掌握: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内容 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含义。 •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 重点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含 义及其内容。
《基础会计学》导学
• 第三章 帐户与复式记账 • 重点掌握:帐户的含义及其基本结 构、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及其简 单应用,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 • 第四章 帐户分类 • 重点掌握: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和帐 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第二节 会计的内容和特点
• 一、会计的内容 • 会计的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 督和会计分析(也称会计报表分析)。但会 计监督和会计分析都须以会计核算为前 提和基础,因此可以说,会计核算是会 计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基础。

第二节 会计的内容和特点
•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
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连 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定期编制 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活动的全过 程。 • 会计按其使用单位分类:一般分为行政 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三 类。
《基础会计学》导学
• 第九章 会计循环(上) • 重点掌握:会计循环的含义和内容,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确认和会计 计量的基本原则,企业日常经济业务事 项的会计分录、过账和试算平衡。 • 第十章 会计循环(下) • 重点掌握:期末账项调整的内容与方 法,以及对账、结帐和编制会计报表的 具体方法
基础会计
《基础会计学》导学
•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 《基础会计学》是开放教育金融、财会专业的一门专 业基础课程,是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统开、统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初 步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学习后续 的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由 于《基础会计学》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一定 的实践操作性,对于初次接触会计的同学来讲,要抓 住该课程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好这门课 程。
第一节 企业的经营资金和企业报告
• 二、企业的经营资金 • 企业的经营资金可以从多种渠道筹集和 取得,包括吸收投资方式和举债方式筹 集和取得资金。 • 属于吸收投资方式的一般筹集渠道有: ① 国家投资,即由国家从财政预算中拨 款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