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06年高考上海卷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高考上海卷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高考上海卷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1A . 如图所示,一束卢粒子自下而上进人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发生偏转,则电场方向向 ,进人电场后,β粒子的动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A .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1和2,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 、b 两点与两导线共面,a 点在两导线的中间与两导线的距离均为r ,b 点在导线2右侧,与导线2的距离也为r .现测得a 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则去掉导线1后,b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方向 .3A .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的正极应接在 端(填“a ”或“b ”);若电流表读数为8μA , 则每 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的光电子至少是 个(已知电子电量为 l.6×10-19C )B 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B .如图所示,一束β粒子自下而上进人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后发 生偏转,则磁场方向向,进人磁场后,p 粒子的动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B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 l 和n 2, 当负载电阻R 中流过的电流为I 时,原线圈中流过的电流为 ;现减小负载电阻R 的阻值,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B .右图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 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 ’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R .该逻辑电路是 门电路(填“与”、“或”或“非”)。

当电阻R ’受到光照时,小灯泡L 将 (填“发光”或“不发光”)。

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4.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A B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 表示测得的时 间,矩形OAED 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 的长度表示 .P 为DE 的中点,连接OP 且延长交AE 的延长线于B ,则AB 的长度表示 .5.半径分别为r 和2r 的两个质量不计的圆盘,共轴固定连结在 一起,可以绕水平轴O 无摩擦转动,大圆盘的边缘上固定有 一个质量为m 的质点,小圆盘上绕有细绳.开始时圆盘静止, 质点处在水平轴O 的正下方位置.现以水平恒力F 拉细绳, 使两圆盘转动,若恒力 F=mg ,两圆盘转过的角度θ= 时,质点m 的速度最大.若圆盘转过的最大角度θ=π/3,则此时恒力F= 。

上海高考物理2006-2015真题汇编(带答案)——电场

上海高考物理2006-2015真题汇编(带答案)——电场

上海2006-2015真题汇编——电场1. (2006上海)如图所示,一束β粒子自下而上进人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发生偏转,则电场方向向 ,进人电场后,β粒子的动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 (2006上海)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 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 运动到B ,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设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A 、E B ,电势分别为U A 、U B ,则 (A )E A = E B . (B )E A <E B . (C )U A = U B (D )U A <U B .3. (2006上海)电偶极子模型是指电量为q 、相距为l 的一对正负点电荷组成的电结构,O 是中点,电偶极子的方向为从负电荷指向正电荷,用图(a)所示的矢量表示.科学家在描述某类物质的电性质时,认为物质是由大量的电偶极子组成的,平时由于电偶极子的排列方向杂乱无章,因而该物质不显示带电的特性.当加上外电场后,电偶极子绕其中心转动,最后都趋向于沿外电场方向排列,从而使物质中的合电场发生变化. (1)如图(b )所示,有一电偶极子放置在电场强度为E 。

的匀强外电场中,若电偶极子的方向与外电场方向的夹角为θ,求作用在电偶极子上的电场力绕O 点的力矩; (2)求图(b)中的电偶极子在力矩的作用下转动到外电场方向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 (3)求电偶极子在外电场中处于力矩平衡时,其方向与外电场方向夹角的可能值及相应的电势能;(4)现考察物质中的三个电偶极子,其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初始时刻如图(c )排列,它们相互间隔距离恰等于 1.加上外电场E O 后,三个电偶极子转到外电场方向,若在图中A 点处引人一电量为+q 0的点电荷(q 0很小,不影响周围电场的分布),求该点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大小.ABv tO4.(2007上海)一点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由A点无初速释放,先后经过电场中的B点和C点。

2006年上海高考-高中物理批注版(精品高中高考物理学习资料)

2006年上海高考-高中物理批注版(精品高中高考物理学习资料)
阻 R′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 R。该逻辑电路是_________门电路(填 R
1

L
“与”、“或”或“非”)。当电阻 R′受到光照时,小灯泡 L 将_______(填“发光”或“不发光”)。
Commented [p4]: 内,不变
Commented [p5]: n2 I ,增大 n1
Commented [p6]: 非,发光 2006 上海 3
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1A.如图所示,一束 β 粒子自下而上进入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发生偏 转,则电场方向向______,进入电场后,β 粒子的动能______(填“增加”、 “减少”或“不变”)。
Commented [p1]: 左,增加
2A.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 1 和 P 且延长交 AE 的延长线于 B 点,则 AB 的长度表


5.半径分别为 r 和 2r 的两个质量不计的圆盘,共轴固定连结在一起,
可以绕水平轴 O 无摩擦转动,大圆盘的边缘上固定有一个质量为 m 的质
点,小圆盘上绕有细绳.开始时圆盘静止,质点处在水平轴 O 的正下方
Commented [p8]:

6
Commented [p9]: BCD
7.卢瑟福通过对 α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8.A、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 A 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
2006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

虹口区物理学科高考练习题

虹口区物理学科高考练习题

2006年虹口区物理学科高考练习题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学校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本试卷一、三大题中,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A 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B 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 或B 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

不同大题可以选择........不同的...A .类或..B .类试题...,但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

若在同一大题内同时选做A 类、B 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A 类试题计分。

4.第19、20、21、22、2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20分)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本大题中第1、2、3小题为分叉题,分A 、B 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 类题计分。

A 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 等边三角形的金属框abc ,置于垂直纸面指向读者的匀强磁场中,且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方向如图所示,则线框各边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为垂直于线框各边且指向三角形___________(填“外侧”或“内侧”); 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是_____ 。

2A . 如图所示,质量为m mg 、方向 水平的力F 拉物体,使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地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在保持拉力F 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 其方向但仍使物体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原水平力F 的夹角θ为。

3A . 某同学在夏天游玩时,看见湖水中鱼儿戏水时吐出小气泡的情景,觉得很美,于是画了一幅画,但边上的同学认为他的画有不符合物理规律之 处,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指出正确的画法(用简单的 文字表述,不要画图),并指出这样画的物理依据。

2006年高考上海物理试卷解读与点评62

2006年高考上海物理试卷解读与点评62

如题2A给出的情景是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
通电导线,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反,先测得a
点的磁感应强度为B,问去掉导线1后,b点
的磁感应强度如何?本题要运用到两种思
维方法,运用等效思维认识a点的磁感应强
度B;运用对称思维求得b点的磁感应强度
为B/2,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I I
1
2
a
b
第2A题图
第13题要求选择使作直线运动和作平抛运动的两物体相遇的
K
μA
B(气体)
银箔 荧光屏
放射源
A
电源
a
b
显微镜
第3A题图
第14题图
三、能否运用学科的一般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传统的课程和教学实践所培养的传统思维方 式往往是通过机械训练,用较为单一的方 式来理解和认识世界。而课程改革则着重 于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学 会从实际出发,以多种思维方式去理解和 认识世界,进而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从今年上海卷来看,突出思维方法的题有 四道,分值为30分,占总分值的20%。
但此情景的训练不多。本题的难度为0.58.
试卷第17题是一道实验题,题中通过表格给出测量小灯泡 U-I关系的实验数据,先让考生描绘出相应的图线,然后 告诉串并联电路中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灯泡b电流的两倍, 要求考生求出流过灯泡b的电流。
本题主要考核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而且关注灯泡的 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特点, 同时要求考生能正确作 出小灯泡的U-I曲线,该题与传统的试题有很大不同,平 时该类试题是利用两条图线的交点解题的,而本题是要求 学生直接利用自己所作出的曲线,在图上寻找图丙电路中
b灯泡的工作点.
U/V
3.0
a
2.5

2006年全国高考卷2物理试题及答案(精编清晰)

2006年全国高考卷2物理试题及答案(精编清晰)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Ⅱ(黑龙江、吉林、广西、云南、贵州等省用)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 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的得0分). 14.现有三个核反应:①2311Na240121Mg e→+ ②23592U11419210563603n Ba Kr e+→++ ③23411120H H He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是裂变,②是β衰变,③是聚变B .①是聚变,②是裂变,③是β衰变C .①β衰变,②裂变,③聚变D .①是β衰变,②是聚变,③是裂变 15.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相连,从滑轮到P 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轴上的摩擦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P 使㝊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A .4μmgB .3μmgC .2μmgD .μmg16.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

以u 表示声源的速度,V 表示声波的速度(u <V )ν表示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

若u 增大,则 A .ν增大,V 增大 B .ν增大,V 不变C .不变,V 增大D .ν减小,V 不变17.ab 是长为l 的均匀带电细杆,P 1、P 2是位于ab 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ab 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 1处的场强大小为E 1,在P 2处的场强大小为E 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 1>E 2B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 1>E 2C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 1<E 2D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 1<E 218.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P 和Q 都可视作质点,质量相等。

Q 与轻质弹簧相连。

设Q 静止,P 以一定初速度向Q 运动并弹簧发生碰撞。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理)含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理)含答案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 数学试卷(理工农医类)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高考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2.本试卷共有22道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48分)本大题共有12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已知集合A ={-1,3,2m -1},集合B ={3,2m }.若B ⊆A ,则实数m = .2.已知圆2x -4x -4+2y =0的圆心是点P ,则点P 到直线x -y -1=0的距离是 .3.若函数)(x f =x a (a >0,且a ≠1)的反函数的图像过点(2,-1),则a = .4.计算:1lim 33+∞→n C nn = .5.若复数z 同时满足z --z =2i ,-z =iz (i 为虚数单位),则z = . 6.如果αcos =51,且α是第四象限的角,那么)2cos(πα+= .7.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 (-23,0),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8.在极坐标系中,O 是极点,设点A (4,3π),B (5,-65π),则△OAB 的面积是 .9.两部不同的长篇小说各由第一、二、三、四卷组成,每卷1本,共8本.将它们任意地排成一排,左边4本恰好都属于同一部小说的概率是 (结果用分数表示).10.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称此直线与平面构成一个“正交线面对”.在一个正方体中,由两个顶点确定的直线与含有四个顶点的平面构成的“正交线面对”的个数是 .11.若曲线2y =|x |+1与直线y =kx +b 没有公共点,则k 、b 分别应满足的条件是 .12.三个同学对问题“关于x 的不等式2x +25+|3x -52x |≥ax 在[1,12]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提出各自的解题思路. 甲说:“只须不等式左边的最小值不小于右边的最大值”.乙说:“把不等式变形为左边含变量x 的函数,右边仅含常数,求函数的最值”. 丙说:“把不等式两边看成关于x 的函数,作出函数图像”.参考上述解题思路,你认为他们所讨论的问题的正确结论,即a 的取值范围是 .二.选择题(本大题满分16分)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都给出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结论,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必本大题满分16分)须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圆括号内,选对得4分,不选、选错或者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不论是否都写在圆括号内),一律得零分.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答]( )(A )→--AB =→--DC ;(B )→--AD +→--AB =→--AC ;(C )→--AB -→--AD =→--BD ;(D )→--AD +→--CB =→0.14.若空间中有四个点,则“这四个点中有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是“这四个点在同一平面上”的[答]( )(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15.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k )1(2+≤4k +4的解集是M ,则对任意实常数k ,总有[答]( )(A )2∈M ,0∈M ; (B )2∉M ,0∉M ; (C )2∈M ,0∉M ; (D )2∉M ,0∈M . 16.如图,平面中两条直线1l 和2l 相交于点O ,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M ,若p 、q分别是M 到直线1l 和2l 的距离,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p ,q )是点M 的“距离坐标”.已知常数p ≥0,q ≥0,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p =q =0,则“距离坐标”为(0,0)的点 有且仅有1个;②若pq =0,且p +q ≠0,则“距离坐标”为A B C D 1l 2l OM (p ,q )(p ,q )的点有且仅有2个;③若pq ≠0,则“距离坐标”为(p ,q )的点有且仅有4个.上述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答]( ) (A )0; (B )1; (C )2; (D )3.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86分)本大题共有6题,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写出必要的步骤.17.(本题满分12分) 求函数y =2)4cos()4cos(ππ-+x x +x 2sin 3的值域和最小正周期.[解]18.(本题满分12分)如图,当甲船位于A 处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海里的B 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救援,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西30 ,相距10海里C处的乙船,试问乙船应朝北偏东多少度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处救援(角度精确到1 )?[解]北A B2010•C9.(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DAB =60 ,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PO ⊥平面ABCD ,P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60 . (1)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2)若E 是P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DE 与PA 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解](1)(2)P ABCD OE20.(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 y中,直线l与抛物线2y=2x相交于A、B两点.(1)求证:“如果直线l过点T(3,0),那么→--OA→--⋅OB=3”是真命题;(2)写出(1)中命题的逆命题,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并说明理由.[解](1)(2)21.(本题满分16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6分)已知有穷数列{n a }共有2k 项(整数k ≥2),首项1a =2.设该数列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n a =n S a )1(-+2(n =1,2,┅,2k -1),其中常数a >1. (1)求证: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 (2)若a =2122-k ,数列{n b }满足n b =)(log 1212n a a a n⋅⋅⋅(n =1,2,┅,2k ),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3)若(2)中的数列{n b }满足不等式|1b -23|+|2b -23|+┅+|12-k b -23|+|k b 2-23|≤4,求k 的值. [解](1)(2)(3)22.(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3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9分)已知函数y =x +x a有如下性质:如果常数a >0,那么该函数在(0,a ]上是减函数,在[a ,+∞)上是增函数.(1)如果函数y =x +xb2(x >0)的值域为[6,+∞),求b 的值;(2)研究函数y =2x +2x c(常数c >0)在定义域内的单调性,并说明理由;(3)对函数y =x +x a 和y =2x +2xa(常数a >0)作出推广,使它们都是你所推广的函数的特例.研究推广后的函数的单调性(只须写出结论,不必证明),并求函数)(x F =n x x )1(2++n x x )1(2+(n 是正整数)在区间[21,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利用你的研究结论). [解](1)(2)(3)上海数学(理工农医类)参考答案 一、(第1题至笫12题)1. 12. 223. 214. 615. -1+i6. 5627.141622=+y x8. 5 9.35110. 36 11. k=0,-1<b<1 12. a≤10 二、(第13题至笫16题)13. C 14. A 15. A 16. D 三、(第17题至笫22题) 17.解:y=cos(x+4π) cos(x -4π)+3sin2x =cos2x+3sin2x=2sin(2x+6π) ∴函数y=cos(x+4π) cos(x -4π)+3sin2x 的值域是[-2,2],最小正周期是π.18.解:连接BC,由余弦定理得BC 2=202+102-2×20×10COS120°=700. 于是,BC=107. ∵710120sin 20sin ︒=ACB , ∴sin∠ACB=73,∵∠ACB<90° ∴∠ACB=41°∴乙船应朝北偏东71°方向沿直线前往B 处救援. 19.解:(1) 在四棱锥P-ABCD 中,由PO⊥平面ABCD,得∠PBO 是P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 ∠PBO=60°. 在Rt△AOB 中BO=ABsin30°=1, 由PO⊥BO, 于是,PO=BOtg60°=3,而底面菱形的面积为23.∴四棱锥P-ABCD 的体积V=31×23×3=2.(2)解法一:以O 为坐标原点,射线OB 、OC 、OP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在Rt△AO B 中OA=3,于是,点A 、B 、D 、P 的坐标分别是A(0,-3,0), B(1,0,0),D(-1,0,0)P(0,0, 3). E 是PB 的中点,则E(21,0,23) 于是=(23,0, 23),=(0,3,3).设的夹角为θ,有cosθ=4233434923=+⋅+,θ=arccos 42,∴异面直线DE 与PA 所成角的大小是arccos 42. 解法二:取AB 的中点F,连接EF 、DF.由E 是PB 的中点,得EF∥P A, ∴∠FED 是异面直线DE 与PA 所成角(或它的补角).在Rt△AOB中AO=ABcos30°=3=OP,于是, 在等腰Rt△POA 中,PA=6,则EF=26.在正△ABD 和正△PBD 中,DE=DF=3.cos∠FED=34621=DE EF=42∴异面直线DE 与PA 所成角的大小是arccos42. 20.证明:(1)设过点T(3,0)的直线l 交抛物线y 2=2x 于点A(x 1,y 1)、B(x 12,y 2). 当直线l 的钭率下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x=3,此时,直线l 与抛物线相交于点A(3,6)、B(3,-6).∴⋅=3当直线l 的钭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k(x -3),其中k≠0.当y 2=2x得ky 2-2y -6k=0,则y 1y 2=-6. y=k(x -3)又∵x 1=21y 21, x 2=21y 22, ∴⋅=x 1x 2+y 1y 2=21221)(41y y y y +=3.综上所述, 命题“如果直线l 过点T(3,0),那么OB OA ⋅=3”是真命题. (2)逆命题是:设直线l 交抛物线y 2=2x 于A 、B 两点,如果⋅=3,那么该直线过点T(3,0).该命题是假命题. 例如:取抛物线上的点A(2,2),B(21,1),此时⋅=3, 直线AB 的方程为Y=32(X+1),而T(3,0)不在直线AB 上.说明:由抛物线y 2=2x 上的点A(x 1,y 1)、B(x 12,y 2)满足OB OA ⋅=3,可得y 1y 2=-6.或y 1y 2=2,如果y 1y 2=-6.,可证得直线AB 过点(3,0);如果y 1y 2=2, 可证得直线AB 过点(-1,0),而不过点(3,0). 21.证明(1)当n=1时,a 2=2a,则12a a =a ; 2≤n≤2k-1时, a n+1=(a -1) S n +2, a n =(a -1) S n -1+2, a n+1-a n =(a -1) a n , ∴nn a a 1+=a, ∴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 解(2)由(1)得a n =2a1-n , ∴a 1a 2…a n =22a )1(21-+++n =22a2)1(-n n =a12)1(--+k n n n ,b n =1121]12)1([1+--=--+k n k n n n n (n=1,2,…,2k).(3)设b n ≤23,解得n≤k+21,又n 是正整数,于是当n≤k 时, b n <23; 当n≥k+1时, b n >23. 原式=(23-b 1)+(23-b 2)+…+(23-b k )+(b k+1-23)+…+(b 2k -23) =(b k+1+…+b 2k )-(b 1+…+b k )=]12)10(21[]12)12(21[k k kk k k k k k +--+-+--+=122-k k . 当122-k k ≤4,得k 2-8k+4≤0, 4-23≤k≤4+23,又k≥2,∴当k=2,3,4,5,6,7时,原不等式成立.22.解(1) 函数y=x+xb2(x>0)的最小值是2b 2,则2b 2=6, ∴b=log 29.(2)设0<x 1<x 2,y 2-y 1=)1)((2221212221212222x x c x x x c x x c x ⋅--=--+.当4c <x 1<x 2时, y 2>y 1, 函数y=22xcx +在[4c ,+∞)上是增函数; 当0<x 1<x 2<4c 时y 2<y 1, 函数y=22xc x +在(0,4c ]上是减函数. 又y=22xcx +是偶函数,于是,该函数在(-∞,-4c ]上是减函数, 在[-4c ,0)上是增函数.(3)可以把函数推广为y=n n xax +(常数a>0),其中n 是正整数. 当n 是奇数时,函数y=n n xax +在(0,n a 2]上是减函数,在[n a 2,+∞) 上是增函数,在(-∞,-n a 2]上是增函数, 在[-n a 2,0)上是减函数. 当n 是偶数时,函数y=n n xax +在(0,n a 2]上是减函数,在[n a 2,+∞) 上是增函数,在(-∞,-n a 2]上是减函数, 在[-n a 2,0)上是增函数.F(x)= n x x )1(2++n x x)1(2+=)1()1()1()1(323232321220n nn n r n r n r n n n n n n n xx C x x C x x C x x C ++++++++---- 因此F(x) 在 [21,1]上是减函数,在[1,2]上是增函数. 所以,当x=21或x=2时, F(x)取得最大值(29)n +(49)n ; 当x=1时F(x)取得最小值2n+1.。

历届高考上海卷物理试题共18套(含答案)

历届高考上海卷物理试题共18套(含答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 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全卷共8页,24题,在120分钟内完成。

2.第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

(B )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

(C )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D )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

2.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 )γ射线一般们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

(D )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3.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

(A )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B )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C )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

(D )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位力等于小球重力。

4.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a 和b 载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a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1F ,当加入一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后,a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2F ,则此时b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A )2F , (B )21F F -,(C )21F F + (D )212F F -5.行驶中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焰;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条形磁铁在下落过程中穿过闭合线圈,线圈中产生电流,上述不同现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的物理过程是(A )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06年上海高考(理)

06年上海高考(理)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理科含答案一. 填空题(本大题满分48分) 本大题共有12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对得 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已知集合A={-1,3,2m -1},集合B={3, m 2},.若B ⊆A,则实数m= .2.已知圆x 2-4x -4+y 2=0的圆心是点P,则点P 到直线x -y -1=0的距离是 .3.若函数f(x)=a x (a>0,且a≠1)的反函数的图像过点(2,1),则a= .4.计算:∞→n lim 133+n C n = .5.若复数z 同时满足z -z =2i, z =iz(i 为虚数单位),则z= .6.如果cos α=51,且α是第四象限的角,那么cos(α+2π)= . 7.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23,0),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8.在极坐标系中,O 是极点.设点A(4,3π),B(5,65π),则⊿ABC 的面积是 . 9.两部不同的长篇小说各由第一、二、三、四卷组成,每卷1本,共8本.将它们任意地排成一排,左边4本恰好都属于同一部小说的概率是 (结果用分数表示)10.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称此直线与平面构成一个“正交线面对”.在一个正方体中,由两个顶点确定的直线与含有四个顶点的平面构成的“正交线面对”的个数是 .11.若曲线12+=x y 与直线y=kx+b 没有公共点,则k 、b 分别应满足的条件是 .12.三个同学对问题“关于x 的不等式ax x x x ≥-++232525在[1,12]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提出各自的解题思蛤.甲说:“只须不等式左边的最小值不小于右边的最大值”.乙说:“把不等式变形为左边含变量x 的函数,右边仅含常数,求函数的最值”.丙说:“把不等式两边看成关于x 的函数,作出函数图像”.参考上述解题思路,你认为他们所讨论的问题的正确结记,即a 的取值范围是 .二. 选择题(本大题满分16分)13.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DC AB = (B)AC AB AD =+ (C)=- (D)=+14.若空间中有四个点,叮“这四个点中有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是“这四个点在同一平面上”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15.若关于x 的不等式(1+k 2)x≤k 4+4的解集是M,则对任意实数k,总有( )(A)2∈M, 0∈M (B) 2∉M, 0∉M(C) 2∈M, 0∉M (D) 2∉M, 0∈M16.如图,平面中两条直线l1和l 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M,若p 、q 分别是M 到直线l 1和l 2的距离,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p,q)是点M 的“距离坐标”.已知常数p≥0,q≥0,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p=q=0,则“距离坐标”为(0,0)的点有且仅有1个.②茬pq=0,且p+q≠0, 则“距离坐标”为(p,q) 的点有且仅有2个.③若pq≠0, 则“距离坐标”为(p,q) 的点有且仅有4个.上述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0 (B) 1 (C)2 (D) 3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86分)本大题共有6题,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写出必要的步骤.17. (本题满分12分)求函数y=cos(x+4π) cos(x -4π)+3sin2x 的值域和最小正周期.18. (本题满分12分)如图,当甲船位于A 处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海里的B 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救援,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西30°,相距10海里C 处的乙船,试问乙船应朝北偏东多少度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 处救援(角度精确到1°)?19. (本题满分14分) 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 第2小题满分8分. 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DAB=60°,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PO⊥平面ABCD,PB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60°.(1)求在四棱锥P-ABCD 的体积;(2)若E 是P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DE 与PA 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20. (本题满分14分) 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 第2小题满分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与抛物线y 2=2x 相交于A 、B 两点,(1)求证:“如果直线l 过点T(3,0),那么⋅=3”是真命题;(2)写出(1)中命题的逆命题,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并说明理由.21. (本题满分16分) 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 第2小题满分6分, 第3小题满分6分.已知有穷数列{a n }共有2k 项(整数k≥2),首项a 1=2.设该数列的前n 项和为S n ,且a n+1=(a -1) S n +2(n=1,2,…,2k-1),其中常数a>1.(1) 求证: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2)若1222-=k a ,数列{b n }满足b n =n1lg 2(a 1a 2…a n )(n=1,2,…,2k),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3)若(2)中的数列{b n }满足不等式2323232321221-+-++-+--k k b b b b ≤4,求k 的值.22. (本题满分18分) 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3分, 第2小题满分6分, 第3小题满分9分.已知函数y=x+xa 有如下性质:如果常数a>0,那么该函数在(0,a )上是减函数, 在[a ,+∞)上是增函数.(1)如果函数y=x+xb2(x>0)的值域为[6,+∞),求b 的值; (2)研究函数y=22xc x +(常数c>0)在定义域内的单调性,并说明理由; (3)对函数y=x+x a 和y=22x a x +(常数a>0)作出推广,使它们都是你所推广的函数的特例.研究推广后的函数的单调性(只需写出结论,不必证明),并求函数F(x)=n x x )1(2++n x x)1(2+(n 是正整数)在区间[21,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利用你的研究结论).上海数学(理工农医类)参考答案一、(第1题至笫12题) 1. 1 2. 22 3. 21 4. 61 5. -1+i 6. 562 7. 141622=+y x 8. 5 9. 351 10. 36 11. k=0,-1<b<1 12. a≤10 二、(第13题至笫16题)13. C 14. A 15. A 16. D三、(第17题至笫22题)17.解:y=cos(x+4π) cos(x -4π)+3sin2x =cos2x+3sin2x=2sin(2x+6π) ∴函数y=cos(x+4π) cos(x -4π)+3sin2x 的值域是[-2,2],最小正周期是π. 18.解:连接BC,由余弦定理得BC 2=202+102-2×20×10COS120°=700.于是,BC=107. ∵710120sin 20sin ︒=ACB , ∴sin∠ACB=73, ∵∠ACB<90° ∴∠ACB=41°∴乙船应朝北偏东71°方向沿直线前往B 处救援.19.解:(1) 在四棱锥P-ABCD 中,由PO⊥平面ABCD,得∠PBO 是P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 ∠PBO=60°.在Rt△AOB 中BO=ABsin30°=1, 由PO⊥BO,于是,PO=BOtg60°=3,而底面菱形的面积为23.∴四棱锥P-ABCD 的体积V=31×23×3=2. (2)解法一:以O 为坐标原点,射线OB 、OC 、OP 分别为x 轴、y 轴、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在Rt△AOB 中OA=3,于是,点A 、B 、D 、P 的坐标分别是A(0,-3,0),B(1,0,0),D(-1,0,0)P(0,0, 3).E 是PB 的中点,则E(21,0,23) 于是DE =(23,0, 23),AP =(0, 3,3). 设与的夹角为θ,有cos θ=4233434923=+⋅+,θ=arccos 42, ∴异面直线DE 与PA 所成角的大小是arccos42. 解法二:取AB 的中点F,连接EF 、DF.由E 是PB 的中点,得EF∥PA,∴∠FED 是异面直线DE 与PA 所成角(或它的补角).在Rt△AOB 中AO=ABcos30°=3=OP,于是, 在等腰Rt△POA 中,PA=6,则EF=26. 在正△ABD 和正△PBD 中,DE=DF=3. cos∠FED=34621=DE EF =42 ∴异面直线DE 与PA 所成角的大小是arccos 42.20.证明:(1)设过点T(3,0)的直线l 交抛物线y 2=2x 于点A(x 1,y 1)、B(x 12,y 2).当直线l 的钭率下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x=3,此时,直线l 与抛物线相交于点A(3,6)、B(3,-6).∴OB OA ⋅=3当直线l 的钭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k(x -3),其中k≠0.当 y 2=2x得ky 2-2y -6k=0,则y 1y 2=-6.y=k(x -3)又∵x 1=21y 21, x 2=21y 22, ∴⋅=x 1x 2+y 1y 2=21221)(41y y y y +=3. 综上所述, 命题“如果直线l 过点T(3,0),那么⋅=3”是真命题.(2)逆命题是:设直线l 交抛物线y 2=2x 于A 、B 两点,如果⋅=3,那么该直线过点T(3,0).该命题是假命题.例如:取抛物线上的点A(2,2),B(21,1),此时OB OA ⋅=3, 直线AB 的方程为Y=32(X+1),而T(3,0)不在直线AB 上. 说明:由抛物线y 2=2x 上的点A(x 1,y 1)、B(x 12,y 2)满足⋅=3,可得y 1y 2=-6.或y 1y 2=2,如果y 1y 2=-6.,可证得直线AB 过点(3,0);如果y 1y 2=2, 可证得直线AB 过点(-1,0),而不过点(3,0).21.证明(1)当n=1时,a 2=2a,则12a a =a ; 2≤n≤2k-1时, a n+1=(a -1) S n +2, a n =(a -1) S n -1+2, a n+1-a n =(a -1) a n , ∴nn a a 1+=a, ∴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 解(2)由(1)得a n =2a1-n , ∴a 1a 2…a n =22a )1(21-+++n =22a 2)1(-n n =a 12)1(--+k n n n , b n =1121]12)1([1+--=--+k n k n n n n (n=1,2,…,2k).(3)设b n ≤23,解得n≤k+21,又n 是正整数,于是当n≤k 时, b n <23; 当n≥k+1时, b n >23. 原式=(23-b 1)+(23-b 2)+…+(23-b k )+(b k+1-23)+…+(b 2k -23) =(b k+1+…+b 2k )-(b 1+…+b k ) =]12)10(21[]12)12(21[k k k k k k k k k +--+-+--+=122-k k . 当122-k k ≤4,得k 2-8k+4≤0, 4-23≤k≤4+23,又k≥2, ∴当k=2,3,4,5,6,7时,原不等式成立.22.解(1) 函数y=x+xb2(x>0)的最小值是2b 2,则2b 2=6, ∴b=log 29. (2)设0<x 1<x 2,y 2-y 1=)1)((2221212221212222x x c x x x c x x c x ⋅--=--+. 当4c <x 1<x 2时, y 2>y 1, 函数y=22xc x +在[4c ,+∞)上是增函数; 当0<x 1<x 2<4c 时y 2<y 1, 函数y=22xc x +在(0,4c ]上是减函数. 又y=22x c x +是偶函数,于是,该函数在(-∞,-4c ]上是减函数, 在[-4c ,0)上是增函数.(3)可以把函数推广为y=n n x a x +(常数a>0),其中n 是正整数. 当n 是奇数时,函数y=n n xa x +在(0,n a 2]上是减函数,在[n a 2,+∞) 上是增函数, 在(-∞,-n a 2]上是增函数, 在[-n a 2,0)上是减函数.当n 是偶数时,函数y=n n xa x +在(0,n a 2]上是减函数,在[n a 2,+∞) 上是增函数, 在(-∞,-n a 2]上是减函数, 在[-n a 2,0)上是增函数.F(x)= n x x )1(2++n x x )1(2+ =)1()1()1()1(323232321220n n n n r n r n r n n n n n n n xx C x x C x x C x x C ++++++++---- 因此F(x) 在 [21,1]上是减函数,在[1,2]上是增函数. 所以,当x=21或x=2时, F(x)取得最大值(29)n +(49)n ; 当x=1时F(x)取得最小值1n 2+.。

2006上海物理高考题(含答案)

2006上海物理高考题(含答案)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物理试卷(含答案)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本大题中第l、2、3小题为分叉题。

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

一律按A类题计分。

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如图1所示,一束卢粒子自下而上进人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发生偏转,则电场方向向,进入电场后,β粒子的动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图1 图2 图32A.如图2所示,同一平面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1和2,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b两点与两导线共面,a点在两导线的中间与两导线的距离均为r,b点在导线2右侧,与导线2的距离也为r.现测得a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则去掉导线1后,b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方向.3A.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如图3所示.电源的正极应接在端(填“a”或“b”);若电流表读数为8μA,则每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的光电子至少是个(已知电子电量为l.6×10-19C)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B.如图所示,一束β粒子自下而上进入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后发生偏转,则磁场方向向,进人磁场后,p粒子的动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B.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 l和n2,当负载电阻R中流过的电流为I时,原线圈中流过的电流为;现减小负载电阻R的阻值,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B.右图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R.该逻辑电路是门电路(填“与”、“或”或“非”)。

当电阻R’受到光照时,小灯泡L将(填“发光”或“不发光”)。

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4.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OA 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 E的延长线于B,则AB的长度表示.5.如图所示,半径分别为r和2r的两个质量不计的圆盘,共轴固定连结在一起,可以绕水平轴O无摩擦转动,大圆盘的边缘上固定有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小圆盘上绕有细绳.开始时圆盘静止,质点处在水平轴O的正下方位置.现以水平恒力F拉细绳,使两圆盘转动,若恒力F=mg,两圆盘转过的角度θ=时,质点m的速度最大.若圆盘转过的最大角度θ=π/3,则此时恒力F= 。

2006年上海高考

2006年上海高考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3.本试卷一、四大题中,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A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B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或B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不同大题可以选择不同的...,但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若在同一大题内同时选..B.类试题...........A.类或做A类、B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A类试题计分.4.第19、20、2l、22、2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本大题中第l、2、3小题为分叉题。

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

一律按A类题计分.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如图所示,一束β粒子自下而上进入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发生偏转,则电场方向向,进入电场后,β粒子的动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A.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1和2,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恒定电流,a、b两点与两导线共面,a点在两导线的中间与两导线的距离均为r,b点在导线2右侧,与导线2的距离也为r。

现测得a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则去掉导线1后,b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方向。

3A.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如图所示。

电源的正极应接在端(填“a”或“b”);若电流表读数为8μA,则每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的光电子至少是个(已知电子电量为l.6×10-19C)。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B .如图所示,一束β粒子自下而上进入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后发生偏转,则磁场方向向 ,进人磁场后,β粒子的动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006学年第二学期虹口区物理学科高考练习题(附答案)

2006学年第二学期虹口区物理学科高考练习题(附答案)

2006学年虹口区物理学科高考练习题2007-4-20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学校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本试卷一、四大题中,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A 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B 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 或B 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

不同大题可以选择不同的...........A .类或..B .类试题...,但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

若在同一大题内同时选做A 类、B 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A 类试题计分。

4.第19、20、2l 、22、2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本大题中第l 、2、3小题为分叉题。

分A 、B 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

若两类试题均做。

一律按A 类题计分。

A 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 这是一张神州五号返回舱返回时巨大的降落伞打开后的模拟图,仔细观察此图回答以下问题: (a ) 此时风向为向 。

(b ) 返回舱此时作 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2A. 有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负电的小球停在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并且处在某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为了使小球竖直向上飘离水平面,则匀强电场的方向应竖直向 ,在此过程中带电小球的动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A. 分别对两个电源测电动势和内电阻,其电流和路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当E 1=E 2时内电阻r 1 r 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某次测试中当测得I 1=I 2时,电源的输出功率1P 出 P 出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06年虹口区物理学科高考练习题_2

2006年虹口区物理学科高考练习题_2

2006年虹口区物理学科高考练习题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学校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本试卷一、三大题中,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A 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B 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 或B 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

不同..大题可以选择......不同的...A .类或..B .类试题...,但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

若在同一大题同时选做A 类、B 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A 类试题计分。

4.第19、20、21、22、2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 (20分)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本大题中第1、2、3小题为分叉题,分A 、B 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 类题计分。

A 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 等边三角形的金属框abc ,置于垂直纸面指向读者的匀强磁场中,且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方向如图所示,则线框各边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为垂直于线框各边且指向三角形___________(填“外侧”或“侧”); 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是_____ 。

2A . 如图所示,质量为m mg 、方向 水平的力F 拉物体,使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地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在保持拉力F 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 其方向但仍使物体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原水平力F 的夹角θ为 。

3A . 某同学在夏天游玩时,看见湖水中鱼儿戏水时吐出小气泡的情景,觉得很美,于是画了一幅画,但边上的同学认为他的画有不符合物理规律之 处,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指出正确的画法(用简单的 文字表述,不要画图),并指出这样画的物理依据。

2006理科综合答案

2006理科综合答案

上海综合能力测试(理工农医类)参考答案第I卷每题3分共72分1、B2、D3、A4、C5、B6、A7、B8、C 9、B10、A11、B12、D13、D14、A15、D16、C 17、B18、A19、C20、B21、B22、D23、A24、D第Ⅱ卷共78分一、25、春节,贴春联,放鞭炮26、A27、或28、C29、中秋节等,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等,弘扬传统文化等二、30、E,49%31、无接地线,使用劣质开关或插座等,①、②,流过熔丝的电流未超过其额定电流,但流过人体的电流已超过30毫安电流过大而不溶断,容易发生火灾事故32、B33、地线接在自来水管上34、容易发生人体触电事故,C,发生漏电时人体分得的电压只有12伏,不会造成危险35、略三、36、(1)氧/O , ,价键(2)B (3)图1,分子有序排列等37、纳米管直径越小(大),结冰温度越高(低)等38、(1)B (2)↑+↑−−→−22222O H O H 电解,叶绿体 (3)化学,电39、B四、40、B41、C42、(1)低、高(2)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3)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加国家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等43、D44、神舟六号,费俊龙、聂海胜45、略五、46、贫血、炎症、糖尿病47、氨基酸、铁/Fe48、鸡蛋/牛肉/猪肝(任意两个),米饭/面包/巧克力/西瓜(任意两个)49、糖尿病、胰岛素,不能50、D51、1.3六、52、新/甘/青/内蒙古/陕/晋/冀/京/津等(任意三个),哈萨克斯坦,新疆53、大风等,东南54、春季,气温回升/气候干旱等55、过度放牧等56、三北,A 57、游客身体条件良好/生活必须品准备充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 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3.本试卷一、四大题中,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A 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B 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 或B 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不同大题可以选择不同的...........A .类或..B .类试题...,但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若在同一大题内同时选做A 类、B 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A 类试题计分.4.第19、20、2l 、22、2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本大题中第l 、2、3小题为分叉题。

分A 、B 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

一律按A 类题计分.A 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 . 如图所示,一束卢粒子自下而上进人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发生偏转,则电场方向向 ,进人电场后,β粒子的动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A .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1和2,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 、b 两点与两导线共面,a 点在两导线的中间与两导线的距离均为r ,b点在导线2右侧,与导线2的距离也为r .现测得a 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则去掉导线1后,b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方向 .3A.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的正极应接在端(填“a”或“b”);若电流表读数为8μA,则每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的光电子至少是个(已知电子电量为l.6×10-19C)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B.如图所示,一束β粒子自下而上进人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后发生偏转,则磁场方向向,进人磁场后,p粒子的动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B.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 l和n2,当负载电阻R中流过的电流为I时,原线圈中流过的电流为;现减小负载电阻R的阻值,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B.右图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R.该逻辑电路是门电路(填“与”、“或”或“非”)。

当电阻R’受到光照时,小灯泡L将(填“发光”或“不发光”)。

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4.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则AB的长度表示.5.半径分别为r 和2r 的两个质量不计的圆盘,共轴固定连结在 一起,可以绕水平轴O 无摩擦转动,大圆盘的边缘上固定有 一个质量为m 的质点,小圆盘上绕有细绳.开始时圆盘静止, 质点处在水平轴O 的正下方位置.现以水平恒力F 拉细绳, 使两圆盘转动,若恒力 F=mg ,两圆盘转过的角度θ=时,质点m 的速度最大.若圆盘转过的最大角度θ=π/3,则此时恒力F= 。

二.(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 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6.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A )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B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 )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D )光具有波粒两象性性.7.卢瑟福通过对a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A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C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D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8.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 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 运动到B ,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设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A 、E B ,电势分别为U A 、U B ,则(A )E A = E B(B )E A <E B .(C )U A = U B(D )U A <U B .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端开口,B端封闭,密度为ρ的液体将两段空气封闭在管内,管内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h2和h3,则B端气体的压强为(已知大气压强为P0)(A)P0-ρg(h1+h2-h3)(B)P0-ρg(h1+h3)(C)P0-ρg(h1+h3- h2)(D)P0-ρg(h1+h2)10.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A)周期为Δt,波长为8L.2Δt,波长为8L.(B)周期为32Δt,波速为12L /Δt(C)周期为3(D)周期为Δt,波速为8L/Δt1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ΔU1、ΔU和ΔU3表示.下列比值正确的是(A)U1/I不变,ΔU1/ΔI不变.(B)U2/I变大,ΔU2/ΔI变大.(C)U2/I变大,ΔU2/ΔI不变.(D)U3/I变大,ΔU3/ΔI不变.12.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θ角,导轨与固定电阻R1和R2相连,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有一导体棒ab,质量为m,导体棒的电阻与固定电阻R1和R2的阻值均相等,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ab沿导轨向上滑动,当上滑的速度为V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F.此时(A)电阻R1消耗的热功率为Fv/3.(B)电阻R。

消耗的热功率为Fv/6.(C)整个装置因摩擦而消耗的热功率为μmgvcosθ.(D)整个装置消耗的机械功率为(F+μmgcosθ)v·13.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0,物体A 以初速度V 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物体B 在斜面上距顶端L =15m 处同时以速度V 2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经历时间t 物体A 和物体B 在斜面上相遇,则下列各组速度和时间中满足条件的是(sin37O =0.6,cos370=0.8,g =10 m/s 2)(A )V 1=16 m/s ,V 2=15 m/s ,t =3s .(B )V 1=16 m/s ,V 2=16 m/s ,t =2s .(C )V 1=20 m/s ,V 2=20 m/s ,t =3s .(D )V 1=20m/s ,V 2=16 m/s ,t =2s .三.(30分)实验题.14.(5分)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 .图中A 为放射源发出的 粒子,B 为气.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核反应方程+ →O 178+15.(6分)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中,(1)为了能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请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在图中用实线连接成相应的实物电路图;(2)将原线圈插人副线圈中,闭合电键,副线圈中感生电流与原线圈中电流的绕行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3)将原线圈拔出时,副线圈中的感生电流与 原线圈中电流的绕行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16.(5分)为了测试某种安全阀在外界环境为一个大气压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某同学自行设计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测试装置.该装置是一个装有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可密闭容器.测试过程可分为如下操作步骤:a.记录密闭容器内空气的初始温度t1;b.当安全阀开始漏气时,记录容器内空气的温度t2;c.用电加热器加热容器内的空气;d.将待测安全阀安装在容器盖上;e.盖紧装有安全阀的容器盖,将一定量空气密闭在容器内.(1)将每一步骤前的字母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2)若测得的温度分别为t1=27 o C,t2=87 o C,已知大气压强为1.0X105pa,则测试结果是:这个安全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是.17.(7分)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灯泡U-I关系的实验数据:(1)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图(填“甲”或“乙”);(2)在方格纸内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分析曲线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I变大而(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丙所示,用一个定值电阻R和两个上述小灯泡组成串并联电路,连接到内阻不计、电动势为3V的电源上.已知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流过灯泡b电流的两倍,则流过灯泡b的电流约为A.18.(7分)有一测量微小时间差的装置,是由两个摆长略有微小差别的单摆同轴水平悬挂构成.两个单摆摆动平面前后相互平行.(1)现测得两单摆完成 50次全振动的时间分别为 50.0 S 和 49.0 S ,则两单摆的周期差AT = s ;(2)某同学利用此装置测量小于单摆周期的微小时间差,具体操作如下:把两摆球向右拉至相同的摆角处,先释放长摆摆球,接着再释放短摆摆球,测得短摆经过若干次全振动后,两摆恰好第一次同时同方向通过某位置,由此可得出释放两摆的微小时间差.若测得释放两摆的时间差Δt =0.165s ,则在短摆释放s (填时间)后,两摆恰好第一次同时向 (填方向)通过 (填位置);(3)为了能更准确地测量微小的时间差,你认为此装置还可做的改进是。

四.(60分)计算题.本大题中第 19题为分叉题,分 A 类、B 类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 类题计分.A 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9A .(10分〕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水平固定放置的气缸内,开始时气体体积为V 0,温度为270C .在活塞上施加压力,将气体体积压缩到32V 0,温度升高到570C .设大气压强p 0=l.0×105pa ,活塞与气缸壁摩擦不计.(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2)保持温度不变,缓慢减小施加在活塞上的压力使气体体积恢复到V O ,求此时气体的压强.B 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9B .(10分)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初始时气体体积为 3.O×10-3m 3.用 DIS 实验系统测得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 300K 和1.0×105 Pa .推动活塞压缩气体,测得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 320K 和1.0×105Pa .(1)求此时气体的体积;(2)保持温度不变,缓慢改变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使气体压强变为 8.0×104Pa ,求此时气体的体积.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20、(l0分)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 V 1=40 m/s ,然后再减速到V 2=20 m/s ,t 1 = 11a v = …; t 2 = 2121a v v = …; t= t 1 + t 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21.(l2分)质量为 10 kg 的物体在F =200 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O .力F 作用2秒钟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了1.25秒钟后,速度减为零.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的总位移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