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卷
【解析】
根据“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具有典型性”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汉唐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封建政权更加彻底的贯彻了重农抑商政策,反映了封建王权对社会经济干预的加强,故选A项;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中国古代封建帝制王朝时期,故排除B项;重农抑商的程度与王朝兴衰相关和商业过度发展往往影响社会稳定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项。
D.理学塑造了宋代画家的工匠精神
4.有学者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基本上贯穿中国古代封建帝制王朝时期,其中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具有典型性。这一观点突出反映了( )
A.封建政权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B.重农抑商政策多出现在统一王朝
C.重农抑商的程度与王朝兴衰相关
D.商业过度发展往往影响社会稳定
——摘编自孙柄辉、郑寅达编《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兴登堡纲领”出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兴登堡纲领”的特点和影响。
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世贞,明朝一代名臣。他少年有才名,史籍称“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五,咏宝刀诗,师为之避席”。隆庆元年(1567年),王世贞被起用为大名前使。大名风俗,逢婚丧之事,姻族相聚吃喝“多者匝月不止”。置办一次,“而中人之亏去半矣”。王世贞到任,定婚丧礼,力求简约。大名府下属州、县十一个,真定府三十多个,但“以军兴论供输,则大名与真定等”,极不平等。经过王世贞力争,“乃不果增”,万历二年(1574年)九月,王世贞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在任期间,他“为纠劾贪纵,咨访将才,刷军政,清屯田,鄭遂隐然为重镇”。此时张居正当国,王世贞对张居正改革,是支持的,“江陵相业,吾始终不谓其非”。但张居正的骄横跋扈,他又极为反感,“臣道太盛,坤維不宁”。张居正的妻弟辱江陵令,王世贞“论奏不少贷”。万历十五年,王世贞辞官回乡。
2021年1月湖北省高中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及解析
试卷类型:A 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附答案及解析)历史一、选择题1.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下移到民间,如庄子所言“道术将为天下裂”,之后渐有思想解放的局面。
“道术”在当时分化为A. 分封制度B. 诸子百家C. 礼乐制度D. 三纲五常【答案】B;【解析】根据学术下移,以及春秋时期可得出这是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道术”在当时分化为了诸子百家的思想,B 项正确;AC 项当时已经存在,排除;D项是汉代出现的,排除D。
2. 小楚同学酷爱书法,经常临摹“颜体”楷书。
有一天发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如图)虽然有不少涂改的墨团,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查阅史书方有所悟,颜真卿是在得知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后,激昂悲愤而写下这一传世名作的。
这说明A. 颜真卿书法造诣臻于完善B. 行书比楷书更具审美功能C. 唐代文化由守成走向创新D. 书法家气节提升作品声誉【答案】D;【解析】根据“颜真卿是在得知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后,激昂悲愤而写下这一传世名作的”,可以看出颜真卿有气节所在,这使其虽然有涂改,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故反映出书法家气节提升作品声誉,D 项正确;完善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B项;创新之处没有体现,排除C。
3. 如图改绘自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呈现的是唐宋时期今湖北境内县级治所的分布状况。
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出A. 高产作物普及B. 土地兼并加剧C. 人口数量增加D. 冗兵问题严重【答案】C【解析】根据唐宋时期今湖北境内县级治所的分布状况图可以看出,宋代相较于唐朝,县级的治所数量有所增加,颁布更加广泛,因此反映出人口数量增加,因此要设置更多的县,C 项正确;来自美洲的高产作物明朝传入,排除A;BD 项与县级治所增加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4. 明朝政府在科举中普遍采取“优养”措施,生员、举人参加乡试、会试,岁贡生员入京,皆给予盘缠补助。
这体现出A. 民众贫富差距的消弭B. 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C. 科举考试程序的优化D. 政权社会基础的扩大【答案】C【解析】根据“生员、举人参加乡试、会试,岁贡生员入京,皆给予盘缠补助”可以看出,明朝进一步优化的考生应考的流程,不让考生因盘缠问题,而耽误考试,C 正确;材料只涉及考生,而不是民众,排除A;材料涉及的是考试过程,而不是官员素质,排除B;材料中所涉及的人员并没有扩大,还是“生员、举人”等人,因此基础并没有脑大,排除D。
湖北省2021年高三一模文综历史(I)卷
湖北省2021年高三一模文综历史(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 . 实行人治和法制B . 王道和民主政治C . 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 . 仁政和道德教育2. (2分) (2019高二下·芜湖期中) 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俗之所贵,主之所贱。
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晁错意在()A . 主张实现农工商的协调发展B . 指出社会贫富分化的严重危害C .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政策调整D . 批评官员以及百姓的趋利心理3. (2分)(2019·沈阳模拟) 王学(王即王阳明)在明中后期广泛传播,其中“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不仅给士大夫大开眼界,也受到庶民百姓的欢迎。
这表明王学()A . 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B . 倡导民主、自由和平等C . 成为明清的主流思想D . 有利于个体意识的觉醒4. (2分)(2019·临沂模拟) 1996年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将现代天文学测定日月食发生的时间与一些甲骨文卜辞记载相印证,推定出殷商武丁在位的大致年代应为公元前1250年至前1192年。
据此可知()A . 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得到拓展延伸B . 跨学科结合开始运用于史学研究C . 商朝有着严格的日月食记载体系D . 甲骨文卜辞记载与历史事件一致5. (2分)下表为鸦片战争初期中国的茶、丝出口量,反映了()A . 对外贸易稳居出超地位B . 国内税收政策逐渐宽松C . 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 . 传统手工业制品质量高且成本低6. (2分)关于近代前期的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 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B . 是进步和爱国的思潮C . 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 . 是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7. (2分) (2019高一上·鞍山期末) 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 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B . 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 . 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D . 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8. (2分) (2016高三上·焦作期末) 1991年3月2日,《解放日报》头版刊发评论《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要目标,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对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的考查。
试题重点考查:分封制、宗法制、察举制、君主专制、监察制度、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其商业政策。
儒家思想的发展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考查能力的好试卷。
【题文】12.《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C.宗法等级秩序变动 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 A 解析:材料信息“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反映当时出现按军功授爵,且出现“郡、县”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
B项出现于秦朝,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D项表述不符合故选: 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1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 D 解析:材料主要说殷周时期王位如何世袭,一是立嫡一是立贤,立贤优于立嫡,但殷周还是立嫡,原因是立贤“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相反就是立嫡具有优越性。
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准确正确。
【题文】14.《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湖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试卷(I)卷
湖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19·浙江模拟)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
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推崇备至,“取熙宁成法施行之”。
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 历史解释的主观性决定历史发展不具有客观性B . 司马光和王安石同时代,所以他的观点更可信C . 历史学家的价值判断影响其对历史事实的选择D . 历史评价往往受到评价者生活时代背景的影响2. (2分)(2016·邯郸模拟)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诏曰:“民铸铜为佛像、浮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
”宋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 . 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B . 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C . 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D . 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3. (2分) (2017高三上·龙泉驿月考) 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
它对于外来哲学系统,如佛教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抑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
材料说明理学()A . 吸收佛、道的基本教义而自成体系B . 延迟了三大发明的向外传播C . 阻碍了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创新能力D . 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4. (2分) (2017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洪武年间,朱元璋虽然在政治上给诸王以极大的权力,但在经济上却主张节俭;永乐后各朝一反朱元璋务从节俭的教导,在政治上实行厉禁的同时,在经济上却鼓励各王府向奢侈的方向发展。
这一变化()A . 是明朝封建经济发展的产物B . 顺应了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C . 反映了明朝治国思想的转变D . 体现了宗族血缘关系的淡薄5. (2分) (2019高三上·长宁期末)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I卷(选择题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答在答题纸规定位置内,超出部分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 狂热的图腾崇拜B. 农业为立国之本C. 迷信落后的思想D. 对商业的不重视【答案】B考点:重农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得到历史结论的能力,考查的是对小农经济的理解。
“社稷”一词代指国家,体现了农业与国家的关系及在国家中所占的地位,故选B。
2.“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A.脆弱性B.落后性C.封闭性D.稳定性【答案】A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
题干反映的是小农辛勤劳动还会受到水旱灾害的影响以及横征暴敛之苦,小农卖田宅和卖子孙来抵债的现象存在,所以体现的是其脆弱性,故选A。
3. “(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
”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手工业的进步B.铁器牛耕的使用C.诸侯国的改革D.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经济。
题干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权的变化,即这时土地属于个人所有,可以自由地买卖转让,这种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生产工具的进步有直接密切关系,即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最能体现生产力发展的是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改进,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才有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即题干所述现象,答案为B。
湖北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监测考试试卷A卷
湖北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监测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一下·册亨月考)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有其自身的基本特点,下列不属于其特点的是()A . 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B .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组织形式C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 . 农民家庭容易失去土地或破产2. (2分)阅读下表,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A . 文献史料的主观性须甄别使用B . 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C . 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D . 历史结论必须要依靠考古证实3. (2分) (2018高三下·黄陵开学考) 宋代是中国的大变革时期,下列现象出现在宋代的是()①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③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④沈括在《武经总要》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A . ①③B . ②③C . ②④D . ③④4. (2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 .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 .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 . 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 . 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5. (2分) (2020高一下·定远月考) 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国人对洋务运动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其中最能体现其运动目的称呼是()A . 自强新政B . 同光新政C . 洋务运动D . 同治中兴6. (2分) (2019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新文化运动中,有着“南陈北李”的称号,与李大钊成为领军人物的是()A . 鲁迅B . 陈独秀C . 陈延年D . 陈乔年7. (2分)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对党的“双百”方针理解正确的是()A . 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B . 大力提倡自由争论C . 继承传统文化,批判颓废文化D . 尽适用于文学艺术界8. (2分) (2020高一下·任丘开学考) 新中国70年,随着国家发展方略的不断演变,城乡差距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1949—1978年城乡差距固化阶段、1978—2003年前城乡差距加剧扩大阶段和2003年至今城乡差距不断缩小阶段。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1月份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1月份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24.酒周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依礼而战”,对于毁坏王纲者,通过征伐使之服从而已,并不兼并灭亡其国。
至战国,“兵以诈立”成为指挥战争的主导思想,坑杀军士、亡国灭族之举十分普遍。
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出A.传统政治秩序崩溃B.战争推动国家统一C.富国强兵成为潮流D.兼并战争规模扩大25.盛唐时期,边塞诗歌中存在“以汉代唐”的现象,指的是诗人借用汉朝的人、事、物来指代唐朝的人.事物,如“匈奴未灭不言家”“不破楼兰终不还”,汉将李广、霍去病卫青常被提起。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汉代统一王朝的强大B.汉唐相似的时代风貌C.汉唐对外征战的频繁D.唐朝藩镇割据的影响26.宋代有“主户之于客户皆齐民”的说法,如朱熹认为“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借以养活家口,田主亦籍佃客耕: : :田纳租以供赡家计”,同时有法律规定地主殴死佃客须要抵命。
这反映出宋代A.佃户与地主的矛盾激化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D.田制不立导致土地兼并27.生活在明代中期的王阳明曾评价当时的戏曲:“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于风化有益。
”他意在说明A.戏曲具有教化民众功能B.统治者借戏曲愚弄百姓C.纲常伦理受到官方重视D.激发良知需要知行合一28.下表为晚清重臣张之洞在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据此可知,张之洞A.首倡“教育救国”的主张B.深受民主思想的影响C.践行“中体西用”的思想.D.推动了新式教育发展29.商标作为商品的标识,不仅是营销手段,而且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下表为学者统计的近代中国知名企业商标分类统计表。
这可以用来研究近代中国A.民族工业发展的水平B.革命思想传播的范围C.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D.阶级矛盾激化的过程30.中华民国建立后确立了公历新年的法定地位,但民众对这一节日反应淡漠。
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政府通过新年团拜.军民联欢等方式,使公历新年由冷清转为热烈,民众认同程度不断提升。
湖北省2021版高三文综历史“一诊”模拟测试试卷D卷
湖北省2021版高三文综历史“一诊”模拟测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一上·分宜月考) 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
《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这说明礼乐制度()A . 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B . 重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 . 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D . 有利于文化习俗的统一2. (2分)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西汉成帝时,以骠骑将军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封列侯,俸如丞相,且职权和地位都与丞相一样。
这一举措()A . 扩大了宰相职权B . 提升了地方诸侯影响C . 加强了君主权力D . 导致了官僚机构膨胀3. (2分) (2017高一上·沭阳月考) 在下列各项所描述的景象中,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是()A . 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B . “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每晚“人物嘈杂,灯火照天”C .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市。
如耍闹之处,通晓不绝D . (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4. (2分) (2019高一上·莆田期中)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这反映出()A . 明初中央政府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 . 君主专制发展到新高峰C . 朱元璋勤政务实,行政效率高D . 明初社会百废待兴,事物繁多5. (2分) (2020高一下·定远月考) 著名学者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中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这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2021年高三第一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一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含答案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A.妇女 B.外邦人 C.公民 D.奴隶2.对于宗教改革,甲同学认为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乙同学认为路德只是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教皇的奴役制,因此新教只是自然科学一时的貌合神离的同路人。
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他们根本不了解宗教改革B.甲、乙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宗教改革C.只有甲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关系D.只有乙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用理性代替了宗教信仰3.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
”18世纪以后,这一局面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清军入关 B.工业革命C.地理大发现 D.五口通商4.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C.巴黎公社如果建立工农联盟就能够获得成功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5.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之两大砥柱。
对材料观点的准确解读是A.主张个人利益至上B.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念C.肯定经世致用思想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6.孔子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所损伤是为不孝。
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中华民国时期的“剪发易服”法令的出台,以及“保辫会”的出现,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下面对“辫发之争”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B. 昭示国人的文明程度C.是欧风美雨作用的产物 D. 体现历史的不断进步7.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第一附中2021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联合测评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第一附中2021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联合测评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春秋中后期,晋、楚、秦等国相继开始推行县制。
晋国县制尤为发达,卿大夫都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
春秋中后期,县制的推行A.冲击了传统政治秩序B.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C.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D.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2.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丞相田蚡奏请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又延揽儒者数百人做官。
不治儒家经书的博士均被废罢,只剩下儒家的“五经博士”。
这表明当时A.黄老之学趋向消亡B.治国方略选择纯守儒术C.儒学受到高度重视D.儒学主流地位得以强化3.宋初到南宋,宰相事权强化的趋势明显。
宰相的事权包括兵权、财权、司法权,出现了由分割到集中的过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提高国家机构效能的需要B.适应政治中心南移的形势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D.君主集权体制逐步遭到破坏4.明末清初,学者余起霞说:“吾乡习尚日异月新,余幼时见亲朋宴集,所用不过宋碗,其品或四或六,其味亦只鱼虾鸡豕……自后,宋碗变为宫碗,宫碗又变为冰盘,冰盘又变为五簋十景九云锣。
其中所陈,穷极水陆。
一席所费,可作贫家终岁需矣。
”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民间手工业部门生产日益发达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奢侈风尚盛行C.奢侈性消费导致社会走向贫困D.社会习俗逾越礼制现象日趋普遍5.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即行规定:除官方印行宣传基督教教义的三种“真道书”外,“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凡一切妖书,如有敢念诵教习者,一概皆斩”。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A.扫清西学传入中国的障碍B.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C.推行切实可行的文化政策D.赢得辖区士人的广泛支持6.据统计,1902—1904年中国共译西方书籍533种,英文、德文、法文书共约占40%,日文书约占60%。
2021年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历史质检试卷
2021年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历史质检试卷(1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汉书•地理志》记载,周初姜太公始封于齐时,周公问姜太公:“何以治齐”,太公说:“举贤而上功”。
而当姜太公问周公何以治鲁时,周公说:“尊尊而亲亲”。
两国治理理念的差异说明()A. 封建宗法制度走向衰落B. 齐鲁区域竞争激烈C. 地域文化存在着差异性D. 西周王室权威下降2.公元八年,王莽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严禁买卖;又参照孟子所说的“井田制”中一夫一妇授田百亩的原则,宣布凡男口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九百亩的,应当把余田分给九族邻里中无田和少田的人。
这一改革措施()A. 较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B. 意在缓和汉末土地兼并矛盾C. 得到地主官僚的普遍支持D. 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3.位于山西太原西南的晋祠圣母殿中的宋代彩塑侍女像曾深深地吸引了京剧大师梅兰芳。
他赞叹说:“一笑一颦,似诉平生”,并根据侍女像创作京剧手势动作。
晋祠中的彩塑侍女像体现出宋代()A. 人文精神开始孕育萌发B. 社会等级制度严格和僵化C. 戏剧形态已经成熟完善D. 雕塑创作具有世俗性特点4.明朝科举制度中存在着“优养”制度:从启蒙的社学阶段,有对贫寒生的优待,如免缴学费、供给饮食、发给纸笔;进入府州县学后,可在赋役上有所优免;参加考试的士子,有盘缠银的补助。
这一制度()A.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B. 维护了官僚阶层的特权C. 强化了封建专制皇权D. 推动全国教育体系形成5.清初,“西学中源”论流行。
天文学家王锡阐认为:西洋历法号称优于中国传统历法,实则“悉具旧法之中”,是“西人窃取其意”。
王锡阐所持观点()A. 解释了近代科学的起源B. 促进了中西科技发展C. 弘扬了科学的实践精神D. 不利于学习西方科学6.鸦片战争尚未爆发时,道光要求两广总督“上不可以失国体,下不可以开边衅”;当战局不利,谈判受挫时,道光帝又密谕耆英等大臣,“务须慎持国体,俯顺夷情,俾兵萌早戢,沿海解严,方为不负委任”。
2021年高三1月模拟考试文综历试题 含解析wuming
2021年高三1月模拟考试文综历试题含解析wuming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请把答案填入第3页的空格内)1、“譬犹从一大树中截枝分栽,别成一独立之新根干。
”这形容的是( )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六部制【答案】A考点:分封制。
古代中国的“天子”、皇帝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
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
由此符合材料含义的是分封制。
2、唐太宗一次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
擢才而居,委任实重。
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 )A.匡正皇帝的过失B.传达执行皇帝意旨C.替皇帝草拟政令D.审批决策机要事务【答案】A考点:三省六部制。
材料中唐太宗意指中书根据我的命令臣表旨意,门下的人却诺诺没有意见,得过且过,无一谏言的人,这是什么道理。
实际是在说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作用是A。
3、“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
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
”材料中的“它”是指( )A.土地国有制B.重农抑商政策C.土地私有制D.盐铁专卖政策【答案】C考点:土地私有制。
从题干中“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可知“它”指的是土地私有制,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土地兼并没有联系,故排除。
4、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B.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D.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答案】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与中国开通“海上丝绸之路”比较。
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都是方便了不同区域之间文明的交流,故选C;ABD 均不符合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故排除。
2021届华大新高考联盟模拟试卷(二十三)历史试题
2021届华大新高考联盟模拟试卷(二十三)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1.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
这种自然崇拜反映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
甲骨卜辞A. 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B. 促进了自然与人的和谐C. 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D. 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甲骨卜辞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由此可知甲骨卜辞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故D项正确;甲骨卜辞能够反映我国早期社会的一些状况,但未必真实,故A项说法错误;甲骨卜辞反映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体现不出自然与人的和谐,故B项说法错误;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项显然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作用下,君主专制制度自身也会发育成长出某种调节机制、某种“解毒”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君权的滥用和过度膨胀,弥补君主在能力上的不足。
与此描述最为吻合的史实是A.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B.北宋设通判监督官吏C.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D.明朝废丞相、设内阁2.汉代察举孝廉起初分区察举,后来演进到按照户口比例分配,制为定额,由是参与政治机会开放给全国各地,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按照人口比例来选拔。
汉代察举制作出这样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彰显公平公正的原则B.保障人民参政的权利C.促进国家政权的开放D.缓和地域之间的矛盾1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以思想力求真理,不赖官能之辅助,日求进益,则终有一日得见永久不变之真理。
”与之相近的思想主张是A.“格物致知”B.“心外无物”C.“天道有常”D.“经世致用”4.学者温铁军认为:在资源匮乏、总体自然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情况下,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任凭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恐怕都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
其强调的主旨是A.赞誉中国农民的勤劳勇敢B.评价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C.剖析人多地少的生产压力D.肯定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5.学者傅国涌认为,无论是革命派的孙中山、北洋派的袁世凯,还是立宪派的张謇、梁启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就是要改良、要改革。
该“起点”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C.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D.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6.余英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中指出。
“这一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自动撤退到中国文化的边缘,另一方面又始终徘徊在西方文化的边缘,好像大海上迷失了的一叶孤舟,两边都靠不上岸。
”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A.处于孤立无援的被动地位B.失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C.采取左右逢源的文化态度D.缺乏对中西文化的正确认知7.伦敦路透社1937年11月28日电:本报对于此次上海作战中国部队之英勇智谋表示最大敬意,继谓日军欲使华军有计划退却变为总溃散,殆将感力尽精疲之苦。
此电报赞誉了中国A.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的狂妄计划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C.通过英勇的抗战提高了国际地位D.牵制了亚洲战场日军的主要兵力8.下表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交通里程统计表3这一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B.“一五计划”的实施C.苏联的技术援助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9.法国政论家邦雅曼•贡斯在评价古希腊民主制度时指出:“僭主(即独裁者)政治先用一只手打击人民,压制他们的真实意见,再用另一只手打击他们,强迫他们违心地表达合乎需要的意见。
”这主要揭示了A.直接民主制的缺陷B.陶片放逐法的弊端C.奴隶主专制的本质D.多数人暴政的危害10.爱因斯坦曾明确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联系。
”他意在说明A.古希腊创建了逻辑体系B.西方哲学思辨传统悠久C.逻辑学催生了近代科学D.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别11.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
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的保障,两种政府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这段话A.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B.突出人民主权思想C.反映了民主共和特色D.彰显三权分立立职能12.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结果是,1932--1933年提供给市场的主要农产品的商品部分,达到1926--1927年的2倍,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已能提供国家粮食调拨总量的80%。
对其准确的理解是A.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B.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进步作用C.农业集体化短期内成效显著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反作用二、材料分析题13.海上丝绸之路与新航路开辟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代与外界交通最重要的路线共七条,“一曰营州入安东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5海夷道”。
其中,五条为陆路,只有两条为海路。
这种情况在宋代发生了根本转变。
政权割据与战火连绵使陆上的交通受到阻塞,而且,全国经济中心向南迁移,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交往的最主要通道。
宋代海路主要包括:从广州、泉州、宁波等港口出发,通往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东北非洲等地的南海航线;从明州、杭州、登州等港口出发,通往日本、朝鲜和琉球等地的东海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改变了宋代社会,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摘编自高红清《国际化的宋代与海上丝绸之路》材料二:它让各地出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动植物新品种,改变了大陆的生态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尤其是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
有些物种在欧亚大陆的传播,甚至为那里的人口增加提供了重要条件。
印第安文明对燃料费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农作物的的培育。
他们培育出来的玉米、西红柿、甘薯、南瓜、菜豆、马铃薯、辣椒、花生、向日葵等作物,后来经欧洲殖民者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与世界各种文明的碰撞与交流融合之中,西方现代文明茁壮成长为真正具有世界性的文明。
——摘编自计翔翔《地理大发现探幽》(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区别,并简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改变了宋代社会,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作用,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与海上丝调之路在影响方面的本质区别。
14.材料:法国大革命后历届政府实行的废除封建特权税及将土地分给农民的措施,大大促进了法国的农业发展和农民解放。
然而,19世纪晚期自由贸易主义政策的颁行,使法国付出了沉重代价。
由于政府取消了对农产品的关税保护,外国廉价商品蜂拥而入,农民利益受到重创。
农业生产陷入萧条。
在国民经济付出了沉重代价之后,政府开始反思以往的经济政策,转而高度关注农业问题并采取措施对农业及农民予以大力保护。
在政府的保护下。
农产品价格提高,农业人口基本保持稳定。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凸显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要求政府必须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认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法国实施了稳定的农业政策;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而且予以巨额补贴,同时颁行众多惠农政策对农业进行保护。
这一切都说明,法国已经进入以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时期。
——摘编自滕淑娜,质銮斋《法国农业经济政策的历史考察》(1)依据材料,概述法国政府采取“以工业反哺农业”措施的原因。
7(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大革命后历届政府“以工业反哺农业”的影响。
1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刚在国共内战中获胜的毛泽东,把杜鲁门的宣告视为反映出美国人害怕共产主义阴谋,色厉内荏;他把它解读为,美国开始想采取行动,扭转共产主义在中国内战得胜的局面。
杜鲁门保护台湾,等于是支持美国仍然承认为中国合法政府的国民党政府。
美国逐步加强援助越南。
北京视之为资本主义包围中国的行径。
凡此种种加起来,都促使北京采取美方最不愿见到的措施。
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作出相反的结论。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外交》(1)依据材料,指出“北京采取美方最不愿见到的措施”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项措施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16.(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在意识到满清政权就要寿終正寝时,每个集团和阶层都试图通过加入和控制革命政府来捍卫自己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革命与其说是各阶层的合作,倒不如说是各集团利益的博弈。
改良派和革命党人在革命后的第二天就共同选择了并非革命党人的原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军政府的最高领导,确定由黎元洪来领导新湖北军政府,恐怕是武昌起义过程中作出的最关紧要的抉择。
一直到1913年他一直控制着湖北。
更重要的是他创立了由军界上流人物与绅士及官僚结合起来的统治方式,这种方式直接延续到军阀时代。
继黎元洪之后,全国各省响应武昌起义所建立的军政府,除广东由革命党人胡汉民任都督外,多由旧官员、咨议局人士担任。
就这样,在一派“咸与维新”的恭贺声中,新政权消弭于旧势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摘编自胡尧兵《黎元洪与辛亥革命的两张面孔》(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武昌起义后由黎元洪领导湖北军政府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黎元洪领导湖北军政府带来的影响。
三、论述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9据表格中中反映的有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主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1.C【解析】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是分散相权加强君权,符合材料主旨,C正确;A属于地方制度;B属于监察机构;D没有丞相。
2.C【解析】“由是参与政治机会开放给全国各地,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按照人口比例来选拔。
”说明察举制促进了政权的开放,C正确;A中公平公正的原则;B中人民参政不符合事实;D中地域说法错误。
3.A【解析】由材料“以思想力求真理,不赖官能之辅助”“永久不变之真理”可知,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第一性的,事物是第二性的,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
“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A项正确;“心外无物”是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需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B项错误;“天道有常”是荀子的思想主张,意思是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经世致用”由明清之1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反对当时的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故D项错误。
4.D【解析】“总体自然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情况下,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任凭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说明的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B偏重于政治;C中人多地少不符合材料主旨。
5.B【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民族危机深重,中国社会各阶级掀起救亡图存的运动,维新运动、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均与此有关,B正确;A是根本原因;C属于阶级因素;D是日本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