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7个层次
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七个维度

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七个维度一、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维度之一。
它包括确定企业的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并确保实施和监控其执行过程。
战略管理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行动,通过分析市场趋势和竞争态势,制定适应性强、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权责关系和工作流程等方面的管理。
良好的组织管理可以确保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它还包括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激励和绩效评估等方面,以确保企业拥有合适的人员和良好的员工关系。
三、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关键维度之一。
它涉及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的选择、市场推广和销售策略等方面。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优势,从而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四、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财务规划、预算编制、资金筹集和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管理。
企业需要合理配置资金,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运作,以支持企业的日常运营和发展。
同时,财务管理还需要进行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估,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和建议。
五、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的管理。
它涉及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方面。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六、创新管理创新管理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
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开拓新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企业需要建立创新机制和文化,鼓励员工提出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以推动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七、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
企业管理七个战略

企业管理七个战略一、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又称低成本战略,即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同行业中的最低成本。
其核心是企业加强内部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把成本降到最低,成为行业中的成本领先者,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例如,格兰仕微波炉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实施了成本领先战略,从而获得了竞争优势。
1、适用范围:(1)大批量生产:达到经济规模,成本较低(2)较高市场占有率:严格控制产品定价和初始亏损,从而形成较高的市场份额(3)先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率,成本降低(4)严格控制一切费用开支: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2、实施途径:(1)规模效应:通过扩大规模使固定成本能在更多的产品分摊,使平均单位成本降低。
(2)技术优势:新技术能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3)资源整合:增加活动或资源的共享性来获得协同效应。
(4)经营地点选择优势:接近原材料产地或需求所在地是经营地点的选择优势。
除此之外,适宜的投资环境也很重要。
(5)与价值链的联系:每个企业的业务都是某一行业价值链的一个或若干个环节,通过提高价值链整体效益的方法来提高业务活动的效益。
(6)跨业务相互联系:建立与不处于同一价值链上其他业务的合作关系来充分利用资产。
二、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通过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
这种不同于行业内竞争对手的产品的特色能给产品带来额外的加价.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溢出价格超过因其独特性所增加的成本,那么拥有这种差异化将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例如,苹果公司生产的iphone ipad ipod不同于行业内竞争对手的产品,实行的是差异化战略,从而带来了竞争优势。
1、适用范围:(1)较强研发能力:具有一定数量的研发人员,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创新眼光,不断在产品和服务中创造出独特性(2)在产品和服务上具有领先的声望,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具有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企业内部的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职能部门有很好的协调性2、实施途径:(1)产品质量不同实现差异化:产品质量优异产生较高的产品价值,提高销售收入,获得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利润(2)提高产品可靠性:绝对的可靠性,甚至在出现意外故障时,也不会丧失使用价值(3)产品创新:拥有研发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吸引顾客(4)产品特性:产品中如果包含顾客需要而其他产品不具有的某些特征,会产生别具一格的形象(5)产品名称不同:名称或品牌本身就能对顾客产生很强的吸引力(6)提供不同服务:以质取胜,以服务取胜,是世界卓越企业的共同战略。
描述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及过程

描述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及过程一、引言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和机遇时,通过制定和实施战略来达到长期目标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一个决策过程,更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行调整和优化。
本文将从层次和过程两个角度来描述企业战略管理。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企业战略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
1. 宏观层面宏观层面是指企业战略管理中的最高层次,涉及到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长期目标的确定。
在宏观层面上,企业需要进行战略规划,包括制定企业的使命和愿景,确定核心价值观和战略目标。
宏观层面的战略管理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行业竞争格局、市场趋势、政治经济因素等,以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2. 中观层面中观层面是指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中间层次,涉及到不同业务领域的战略制定和实施。
在中观层面上,企业需要进行业务战略的制定,包括确定不同业务领域的目标和战略选择。
中观层面的战略管理需要对内部资源和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企业在不同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发展重点。
3. 微观层面微观层面是指企业战略管理中的最底层,涉及到具体项目和操作层面的战略实施。
在微观层面上,企业需要进行项目战略的确定和实施,包括确定具体项目的目标和实施计划。
微观层面的战略管理需要对项目资源和能力进行配置和管理,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目标的达成。
三、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环境分析、目标设定、战略选择、实施和评估。
1. 环境分析环境分析是企业战略管理的第一步,需要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外部环境分析包括行业竞争格局、市场趋势、政治经济因素等的研究,以确定企业的机会和威胁;内部资源分析包括企业的核心能力、竞争优势等的评估,以确定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2.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步骤,需要根据环境分析的结果制定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可测量性、可实现性和可行性,能够为企业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指导。
企业管理的步骤

企业管理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规划:企业管理的第一步是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这包括确定企业的使命和愿景,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计划。
2. 组织:组织是指将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合理地分配和配置,以实现企业的目标。
这包括确定组织结构、职责和权责关系,以及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
3. 领导:领导是指企业管理者对员工进行激励、指导和监督,以实现企业目标。
领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控制:控制是指对企业的运营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实际行动与计划一致,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这包括制定绩效指标、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进行评估和反馈。
5. 协调:协调是指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实现整体目标。
协调包括促进信息共享、解决冲突和协调资源分配,以确保各个部门和员工的工作协调
一致。
这些步骤是企业管理的基本环节,通过有效的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企业可以实现高效运营和持续发展。
管理创新的7个层次

从引进模仿起步,历经微创新、错位创新、越位创新、包容创新、巨创新、塔尖创新等过程这是一个自主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跟风模仿的时代。
这是一个微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巨创新的时代。
创新好像活力四射,创新似乎杂乱无章。
中国管理到底有没有创新?2011年,《经理人》总结最近一年来中国,包括商业模式、领导力、战略、组织、资本运营、营销、公司治理、全球化等8个领域的创新实践。
我们发现,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或先后,或同时历经7个不同的层次: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儒道法墨)的土壤,中国管理从引进模仿起步,到微创新,到错位创新、越位创新、包容创新,再到巨创新,甚至已经开始世界前沿的塔尖式创新。
我们称这七层为“塔式创新”。
第一层:模仿层中国管理创新,始于引进与模仿,始于引进一些管理技术层面的东西。
然而,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并不能包治中国企业百病。
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感叹:无论企业规定了多么完善的规章制度,还是阻挡不住有的员工盗窃,于是还得回归搞孔学堂,教化员工向上向善。
“中魂西制”,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王利平教授总结出的中国式管理之道—我们只能借鉴西方的一些能帮助企业提高效率的技术、工具、流程,但这些“制度”解决不了企业的根本问题,还必须依靠企业的价值意义系统,也就是“魂”来指引企业;“魂”则须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管理创新的基础是中国管理传统文化—儒道法墨,所有的管理创新,无论道还是术,都离不开这一创新的“塔基”。
第二层:微创新对大多数没有强大创新能力和强大资源实力的企业来说,模仿并不是最佳出路,因为模仿依葫芦画瓢,很难模仿到精髓。
微创新可能是这类企业的最好出路。
微创新,就是集中核心优势,从小处入手,单点突破,狙击单一小蓝海,满足客户最揪心的需求,做大公司可能不屑于做的事情。
例如,快书包只卖少数畅销书,保证一小时到货,只做北上广三大城市的核心商务圈。
李开复投资的点心网,只做Android的本地化,让本地用户有更流畅的使用体验。
七大管理杠杆内容概要

七大管理杠杆内容概要
管理杠杆是管理者利用一把双刃剑进行管理,通过杠杆来实现管理的目标。
典型的管理杠杆有七种类型,分别是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系统化的流程、决策形式、薪资福利、技术升级和管理团队实力。
一、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的基础,它代表着管理者的思想和理念。
组织文化的建立,要从定义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确定公司的发展方向和规划等等,然后对该组织文化进行社会化宣传。
二、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围绕着管理系统来进行设置的,旨在定义职能职责和相关权限。
制定组织结构,有助于控制管理成本,形成、完善公司管理系统。
三、系统化的流程:系统化的流程是指对企业日常运作的应对、控制、交流等活动的一种可操作的步骤,该流程的实现旨在有效的合理的方式去实现企业的目标。
四、决策形式:决策是企业按照自己目标,做出的重要选择,决策杠杆是指通过一种有效科学的决策形式,在最大限度内节省企业资源,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五、薪资福利:公司对员工的薪资福利,一方面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工作的执行力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得到比其付出更多的回报。
六、技术升级: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时的技术升级是企业的生命线,为了赢得竞争优势,及时的技术升级是非常必要的。
七、管理团队实力: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其团结有序的管理团队,团队要有强大而高效的管理实力,以承担起让企业取得更大发展的重任。
企业管理水平:六个阶段层层递进

企业管理水平:六个阶段层层递进企业管理水平:六个阶段层层递进导语:企业管理六阶段是企业一个成长的方向。
阶段一和阶段二,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做大,成为规模企业;阶段三和阶段四,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做强,成为效益企业;阶段五和阶段六,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做久,成为基业长青企业。
多年的企业管理咨询发现,企业按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展现出来的管理水平和所处的阶段可以大致划分为六个阶段.在每一阶段企业会有不同的关注焦点,也会产生相应短板.这种短板的突破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两点:一是企业经营者自身修为的突破,一是企业在管理实务上的突破。
阶段一:无管理阶段企业的焦点完全在经营上。
研发出了市场对路的产品,却面临销售的问题;或者有好的产品或创意,却打不开市场。
创业期的企业,大多表现在这个阶段。
面对市场机会的招手,企业经营者一方面需要赚取足够的利润来积累资本,一方面又要面对其他同业的竞争。
拥有优秀销售人员和销售手段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赚取第一桶金。
但经营企业,经营一个商业性的组织差别就在于要把整个价值的创造流程固化下来并能健康持续的运作下去。
靠销售,只能解决交易问题,解决不了市场问题,企业需要系统化的营销解决思路。
营销而不是销售,是客户导向而不是自身的利润最大化。
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只有把客户孝敬好了,客户才会给我们更好的养育。
只有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对待客户,为客户多想想,为客户多做一些,给客户他们想要的价值,始终的坚持下去,企业的价值创造才能够固化下来并持续的运作。
诚信经营,重视信誉。
当经营者具有善恶感,诚信做事,承担一个企业公民的基本义务时,企业就能在这个阶段中生存下来.无管理阶段的企业,虽可以依靠诚信、系统的营销解决思路解决生存危机,但要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基础管理.A企业是一家典型的此阶段企业。
企业有十多年的历史,在某市从事家具零售业务.企业的核心团队主要是老板家族人员:老板负责公司整体经营,老板娘管财务,老板的侄儿负责采购,老板的堂弟负责物流,老板的外甥负责仓库,老板的姐夫负责售后,老板姐姐负责统计和工资核算。
企业管理水平:六个阶段层层递进

企业管理水平:六个阶段层层递进企业管理水平:六个阶段层层递进发布时间:2013-05-18导语: 企业管理六阶段是企业一个成长的方向。
阶段一和阶段二,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做大,成为规模企业;阶段三和阶段四,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做强,成为效益企业;阶段五和阶段六,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做久,成为基业长青企业。
多年的企业管理咨询发现,企业按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展现出来的管理水平和所处的阶段可以大致划分为六个阶段。
在每一阶段企业会有不同的关注焦点,也会产生相应短板。
这种短板的突破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两点:一是企业经营者自身修为的突破,一是企业在管理实务上的突破。
阶段一:无管理阶段企业的焦点完全在经营上。
研发出了市场对路的产品,却面临销售的问题;或者有好的产品或创意,却打不开市场。
创业期的企业,大多表现在这个阶段。
面对市场机会的招手,企业经营者一方面需要赚取足够的利润来积累资本,一方面又要面对其他同业的竞争。
拥有优秀销售人员和销售手段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赚取第一桶金。
但经营企业,经营一个商业性的组织差别就在于要把整个价值的创造流程固化下来并能健康持续的运作下去。
靠销售,只能解决交易问题,解决不了市场问题,企业需要系统化的营销解决思路。
营销而不是销售,是客户导向而不是自身的利润最大化。
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只有把客户孝敬好了,客户才会给我们更好的养育。
只有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对待客户,为客户多想想,为客户多做一些,给客户他们想要的价值,始终的坚持下去,企业的价值创造才能够固化下来并持续的运作。
诚信经营,重视信誉。
当经营者具有善恶感,诚信做事,承担一个企业公民的基本义务时,企业就能在这个阶段中生存下来。
无管理阶段的企业,虽可以依靠诚信、系统的营销解决思路解决生存危机,但要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基础管理。
A企业是一家典型的此阶段企业。
企业有十多年的历史,在某市从事家具零售业务。
七层管理制度

七层管理制度一、前言管理制度是企业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层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管理层面上设立七个等级,每个层级负责不同的管理和决策工作。
通过七层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分工、协作和监督,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执行力。
本文将从七层管理制度的定义、实施步骤、优点和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七层管理制度的定义七层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管理层面上设立七个等级,每个等级负责不同的管理和决策工作。
七层管理制度包括顶层领导者、中层经理、部门主管、团队负责人、组员、实习生和志愿者等七个层级。
每个层级都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力,层层负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三、七层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七层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各个层级的职责和权限、协作机制、决策流程等。
2. 人员选拔和培训:企业应根据七层管理制度的要求选拔和培训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能力和素质来履行各自的职责。
3. 确定管理层级: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七个层级的数量和层级之间的关系,确保管理层级的结构和职能清晰明确。
4. 建立沟通机制: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各个层级之间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反馈问题和解决任务。
5. 定期评估和调整:企业应定期对七层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四、七层管理制度的优点1. 分工明确:通过七层管理制度,企业能够实现分工明确,各个层级间职责清晰,避免了职责交叉和重复。
2. 协作高效:七层管理制度有效地拆解了管理和决策工作,实现了层层协作、层层监督,提高了管理效率。
3. 监督有力:由于各个层级之间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划分,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进行监督,确保管理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4. 发展潜力:七层管理制度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机会,激发了管理人员的潜力和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稳健发展。
5. 授权控制:七层管理制度赋予各个层级相应的权力和权利,实现了适度授权和适度控制,避免了权力过分集中和滥用。
企业管理九段位

企业管理九段位罗百辉原创有人把企业管理像围棋手一样分成九段:管理一段:经验管理;管理二段:效率管理;管理三段:成本管理;管理四段:质量管理……这一、二、三、四段,我们似乎非常熟悉,不要说改革开放的20年,就是建国50多年以来,中国企业管来管去恐怕也就这4个阶段;五、六、七段,恰恰是我们中国企业近几年高度重视的三段管理;管理的最高段位则是管理八段——文化管理、管理九段——战略管理,这也是我们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境界。
企业管理的:“九段”:管理一段:经验管理管理二段:效率管理管理三段:成本管理管理四段:质量管理管理五段:人性管理管理六段:知识管理,管理七段:创新管理管理八段:文化管理管理九段:战略管理管理一段:经验管理过去,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我们到处学经验。
所谓的经验就是说我过去这么干,成功了,这就是一个成功的经验;我过去这么干,没成功,这就是一个失败的经验。
经验是过去式的,固然很重要,但有一句话非常值得我们警醒:今天的灾难往往源于当年的英明决策。
在变化速度加快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要提出一个新的观念:今后学习的主要方向不是向过去学习,而是要向未来学习!经验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了!管理二段:效率管理很多工厂都有一个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这句话没错。
但是,假设你准备向东去,却开了一辆奔弛轿车高速向西开,速度越快,则离目标越远。
往往有人喜欢提出一些管理上的“响亮口号”:执行最重要!细节最重要!事实是:战略和方向错了,执行力和细节越好,死得越快!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许多家电企业有非常高的效率,但问题是这些企业并没有合理的利润。
许多家电企业正因为效率过高,而导致产品积压,结果企业陷入困境。
所以我们要改一个字,效率管理还不足够,我们所追求的是企业的效益而不是效率!管理三段:成本管理没有不重视成本的企业。
中国企业的资源非常有限,但是资源浪费却十分惊人。
在世界发达国家,炼一吨化肥所需要的电耗大约是60度,而在中国,是1300-1500度;中国企业与物流有关的成本约占产品总成本的30%-45%,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与物流有关的成本只占总成本的7%-14%。
企业管理的7重境界

企業管理的7重境界最近在談論管理之時,思考起何人的管理屬於何種水準。
暗自思付我屬何種水準,我與目標相差多遠。
管理的第一個層次無所不知:一直在校的大學生和MBA一般屬於此種層次。
此種層次的特點是學過系統的經營管理方面的理論,並且多有紙上談兵之時,定義,理論隨口而來,一時放眼天下,舍我其誰。
所以稱之為無所不知。
但此階段的局限性相當明顯,一是所用教材一般都屬古董之類的東西,除了一些原則性的東西還可使用外。
如向學,讀一些新東西,當屬幸事。
二是教師一般都未經歷過真正的商場,甚至MBA的教師也有很多如此情況。
三是無實戰經驗,學校社團活動有所裨益,但環境和特點又與社會中實際企業中的經營管理相差甚遠。
此說並非有意貶低各位驕子,實是心中感觸,試問身邊一個學過管理並且現在正在做管理工作的朋友,當可得佐證。
但此階段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為將來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在長遠的將來,對自己的幫助不可估量。
所以列這為管理的第一個層次。
管理的第二個層次一無所知:剛畢業後工作的高校生和商場的暴發戶一般屬此種層次。
剛工作的學生如果有幸能夠在管理崗位工作。
一般而言會有一種挫敗感或壯志難酬的感覺。
因為發現自己的所學與實際的差距太大,有些工作與理論聯繫不上甚至無從聯繫。
學校裏學過理論,卻未學過實踐,學校裏學過分析,卻未學過思維,學校裏學過戰略,卻未學過執行,學校裏學過做事,卻未學過做人(做真正的社會人)。
所以此階段稱之為一無所知。
雖然此階段的感覺不太好,但畢竟學過理論又摸到了實踐,仍是一件好事,亦仍是一個學子們必經的階段,所以列為第二階段商場中的暴發戶多學歷不高,但社會經驗豐富,有著豐富的閱歷和逼人的魄力。
憑眼光或冒險初有所成。
雖未有學過甚至不一定懂得什麼是管理。
但卻做著切實的經營管理工作。
此階段者一般不太穩定,將來可有進一步發展,也有可能轟然倒下。
其中的重要的信號就是學習或不學習。
管理的第三個層次有所知。
此階段的人員比較廣泛。
暴發戶中的向學者,大Ю鐧哪承┙淌Γ 笠檔拇蟛糠值鬧脅憔 芾砣嗽保 安糠制笠檔睦獻堋1┓⒒е械南蜓д哐Ф 鞅冉峽歟 話闈榭魷賂魴越鍁浚 疵雜諞壞悖 饈瞧渲械木窒扌浴4笱Ю鐧哪承┙淌Γ 飧霾緩悶浪擔 菔刮奚蹙 椋 暇菇壇雋宋匏 恢 難 蹦承┦奔淶姆治霰冉暇 伲 暇咕 椴蛔悖 栽萘形 瞬憒巍F笠檔鬧脅憔 芾砣嗽本 5難 埃 緇岬睦 罰 芄懷浦 細竦木 芾碚擼 擦形 私錐危徊糠制笠檔睦獻芑蛐磧蟹岣壞氖導 嚶蟹岣壞睦礪郟 恍┧嘉 矯嫻木窒蓿 熱緹杏諞灰閻 劍 熱緹杏諛承┕勰睿 砸不怪荒艸浦 興 ?br>此階段的特點比較明顯,就是有一定的理論知識,亦有一定的實踐操作經驗。
(完整word版)企业高效管理有哪几个层次

企业高效管理有哪几个层次西方管理学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管理和文化管理几个阶段。
古典管理学主要认为员工是经济人,管理的核心就是围绕金钱和制度来进行的,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员工数量的增加,古典管理学已不适应现实管理的需求,靠僵硬的制度和不断的金钱刺激已无法解决效率的问题,经过管理学重要的霍桑实验后,管理学进入了行为管理阶段。
下面就是jy135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高效管理有哪几个层次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行为管理学者一致认为员工是一个社会人,不仅仅是经济人。
尊重的需要和各种福利也是员工的主要诉求之一。
所以管理除了制定严厉的制度外,又增加了一些尊重员工的一些措施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除了给员工一些外在报酬外,内在报酬也被管理者纳入了管理哲学中,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到来,行为管理学被更先进的文化管理所取代,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已成为管理者的共识。
人治、法治和心治是管理的三个层次中国现在看似成功的企业大多是这三个管理层次的某一种选择和三种管理层次的综合体,但无论企业现在多么成功,处于第一和第二种管理层次的企业很难做到基业长青。
早期的中国企业由于创业者的吃苦和拼搏精神,即使靠人治也能使企业成功,因为社会的竞争环境和所处的时代造就了魅力型企业家的英雄用武之地,如柳传志、张瑞敏及马云等企业家。
但是面对日益完善的市场环境和市场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面对魅力型企业家的离去,人治已失去了他的生存环境,光靠人治企业很难再可持续增长。
光靠西方的法制管理,走古典管理学的老路也是行不通的,没有好的机制对于企业是万万不行的,但机制也不是全能的,完善的机制能规范员工的行为,但员工是被迫的,被迫的管理行为就可能产生消极怠工和逆反的心理,这种管理层次也不能使企业很好的发展。
心治管理作为管理的最高层次,实现它必须是有完善的制度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行。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西方管理学在企业中的应用,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来说,就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儒家的慎独就是心治管理境界的表现形式,王阳明的心学及禅宗的明心见性其实都是心治的哲学思想的表达。
企业管理水平:六个阶段层层递进

企业管理水平:六个阶段层层递进企业管理水平:六个阶段层层递进导语:企业管理六阶段是企业一个成长的方向。
阶段一和阶段二,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做大,成为规模企业;阶段三和阶段四,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做强,成为效益企业;阶段五和阶段六,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做久,成为基业长青企业。
多年的企业管理咨询发现,企业按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展现出来的管理水平和所处的阶段可以大致划分为六个阶段。
在每一阶段企业会有不同的关注焦点,也会产生相应短板.这种短板的突破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两点:一是企业经营者自身修为的突破,一是企业在管理实务上的突破.阶段一:无管理阶段企业的焦点完全在经营上。
研发出了市场对路的产品,却面临销售的问题;或者有好的产品或创意,却打不开市场.创业期的企业,大多表现在这个阶段.面对市场机会的招手,企业经营者一方面需要赚取足够的利润来积累资本,一方面又要面对其他同业的竞争。
拥有优秀销售人员和销售手段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赚取第一桶金.但经营企业,经营一个商业性的组织差别就在于要把整个价值的创造流程固化下来并能健康持续的运作下去。
靠销售,只能解决交易问题,解决不了市场问题,企业需要系统化的营销解决思路.营销而不是销售,是客户导向而不是自身的利润最大化。
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只有把客户孝敬好了,客户才会给我们更好的养育。
只有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对待客户,为客户多想想,为客户多做一些,给客户他们想要的价值,始终的坚持下去,企业的价值创造才能够固化下来并持续的运作。
诚信经营,重视信誉。
当经营者具有善恶感,诚信做事,承担一个企业公民的基本义务时,企业就能在这个阶段中生存下来。
无管理阶段的企业,虽可以依靠诚信、系统的营销解决思路解决生存危机,但要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基础管理。
A企业是一家典型的此阶段企业。
企业有十多年的历史,在某市从事家具零售业务。
企业的核心团队主要是老板家族人员:老板负责公司整体经营,老板娘管财务,老板的侄儿负责采购,老板的堂弟负责物流,老板的外甥负责仓库,老板的姐夫负责售后,老板姐姐负责统计和工资核算。
企业管理水平:六个阶段层层递进

企业管理水平:六个阶段层层递进企业管理水平:六个阶段层层递进导语: 企业管理六阶段是企业一个成长的方向.阶段一和阶段二,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做大,成为规模企业;阶段三和阶段四,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做强,成为效益企业;阶段五和阶段六,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做久,成为基业长青企业.多年的企业管理咨询发现,企业按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展现出来的管理水平和所处的阶段可以大致划分为六个阶段.在每一阶段企业会有不同的关注焦点,也会产生相应短板。
这种短板的突破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两点:一是企业经营者自身修为的突破,一是企业在管理实务上的突破。
阶段一:无管理阶段企业的焦点完全在经营上。
研发出了市场对路的产品,却面临销售的问题;或者有好的产品或创意,却打不开市场.创业期的企业,大多表现在这个阶段。
面对市场机会的招手,企业经营者一方面需要赚取足够的利润来积累资本,一方面又要面对其他同业的竞争。
拥有优秀销售人员和销售手段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赚取第一桶金。
但经营企业,经营一个商业性的组织差别就在于要把整个价值的创造流程固化下来并能健康持续的运作下去。
靠销售,只能解决交易问题,解决不了市场问题,企业需要系统化的营销解决思路.营销而不是销售,是客户导向而不是自身的利润最大化。
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只有把客户孝敬好了,客户才会给我们更好的养育.只有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对待客户,为客户多想想,为客户多做一些,给客户他们想要的价值,始终的坚持下去,企业的价值创造才能够固化下来并持续的运作.诚信经营,重视信誉.当经营者具有善恶感,诚信做事,承担一个企业公民的基本义务时,企业就能在这个阶段中生存下来。
无管理阶段的企业,虽可以依靠诚信、系统的营销解决思路解决生存危机,但要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基础管理。
A企业是一家典型的此阶段企业。
企业有十多年的历史,在某市从事家具零售业务.企业的核心团队主要是老板家族人员:老板负责公司整体经营,老板娘管财务,老板的侄儿负责采购,老板的堂弟负责物流,老板的外甥负责仓库,老板的姐夫负责售后,老板姐姐负责统计和工资核算。
企业管理的七个层次

企业管理的七个层次企业管理的七个层次管理的第一个层次无所不知:一直在校的大学生和MBA一般属于此种层次。
此种层次的特点是学过系统的经营管理方面的理论,并且多有纸上谈兵之时,定义,理论随口而来,一时放眼天下,舍我其谁。
所以称之为无所不知。
但此阶段的局限性相当明显,一是所用教材一般都属古董之类的东西,除了一些原则性的东西还可使用外。
如向学,读一些新东西,当属幸事。
二是教师一般都未经历过真正的商场,甚至MBA的教师也有很多如此情况。
三是无实战经验,学校社团活动有所裨益,但环境和特点又与社会中实际企业中的经营管理相差甚远。
此说并非有意贬低各位骄子,实是心中感触,试问身边一个学过管理并且现在正在做管理工作的朋友,当可得佐证。
但此阶段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在长远的将来,对自己的帮助不可估量。
所以列这为管理的第一个层次。
管理的第二个层次一无所知:刚毕业后工作的高校生和商场的暴发户一般属此种层次。
刚工作的学生如果有幸能够在管理岗位工作。
一般而言会有一种挫败感或壮志难酬的感觉。
因为发现自己的所学与实际的差距太大,有些工作与理论联系不上甚至无从联系。
学校里学过理论,却未学过实践,学校里学过分析,却未学过思维,学校里学过战略,却未学过执行,学校里学过做事,却未学过做人(做真正的社会人)。
所以此阶段称之为一无所知。
虽然此阶段的感觉不太好,但毕竟学过理论又摸到了实践,仍是一件好事,亦仍是一个学子们必经的阶段,所以列为第二阶段。
商场中的暴发户多学历不高,但社会经验丰富,有着丰富的阅历和逼人的魄力。
凭眼光或冒险初有所成。
虽未有学过甚至不一定懂得什么是管理。
但却做着切实的经营管理工作。
此阶段者一般不太稳定,将来可有进一步发展,也有可能轰然倒下。
其中的重要的信号就是学习或不学习。
管理的第三个层次有所知。
此阶段的人员比较广泛。
暴发户中的向学者,大学里的某些教师,企业的大部分的中层经营管理人员,及部分企业的老总。
浅谈企业管理的层次

浅谈企业管理的层次.txt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
浅谈企业管理的层次企业管理是分层次进行的。
首先是决策层,即经营层,其次是执行层,也称管理层,再次是生产层,亦为作业层。
企业的管理,就是上述三个层次的人员,各负其责,努力工作,使企业得以运转,赢得效益,不断发展壮大。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充分认识企业管理的这种层次性,明确规定各个层次的职责,并对这种职责及时进行督促、检查、考核,使得企业管理有章、工作有序,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调动各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取得更好的效益。
经营层抓效益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领导的最大职能,是抓管理或者是生产。
因为那时的企业领导不用操心市场,原材料包供、产品包销,厂长们管好企业,抓好生产就行了。
所以那里的厂长常被称为管理者或生产的组织者。
现在搞商品经济、企业走向市场,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全由自己决定,企业经营的好坏,成了企业领导的最大职能。
所以,对企业领导的称呼,也由过去的管理者改为经营者了。
如何搞好经营已成为厂长、经理们第一要管好的大事。
企业经营好坏的标志是什么呢?过去,企业由国家包着,不需要考虑效益。
有的情况下,因“国家需要”、企业赔本也得干。
如我们小氮肥厂,因是支农行业,常常得干赔本买卖,但亏损由国家兜着。
如今,企业突然被推向市场、产品没人包销,平价煤电没有,加之化肥又不能过高涨价,小氮肥厂的日子就很不好过。
怎么办?我觉得,当然要考虑支农这个大局,但大局不能全由哪个企业来负担。
所以,象小氮肥厂这样的企业,其经营层抓效益,但是最主要的职责,只要赚钱,就应该果断决策。
管理层抓效果俗话说:高产在工艺,稳定在装置,效果在管理。
厂领导各项经营决策能否得到贯彻落实,产生有效成果,全在于管理层的管理。
例如产品销售、销售科的职责就是筹划落实厂领导下达的指标,采取怎样的销售策略,想方设法多销,保住价格,保证资金回收,等等,再如技术改造,上什么,不上什么,怎样改造,恐怕也不是技术科,基建科主要考虑的问题,他们的职责是,通过积极主动而有效的管理,使厂领导关于技改的决策落到实处。
企业精益管理的层次结构

企业精益管理的层次结构
企业精益管理的层次结构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基础层次、流程层次、系统层次和绩效层次。
基础层次主要涉及到组织的基础能力,如素养、文交所、组织能力等;流程层次涉及到建立与管理组织的标准过程,如设计流程、组织结构、工作职责、业务流程等;系统层次涉及到实现组织持续改进,如管理体系、绩效考核系统等;而最后的绩效层次则侧重于持续改进,如实施精益思维和精益计划等。
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精益管理结构,可以加强企业的持续改进能力,有效提升企业绩效,带来更具成效的精益发展。
七级职员分工

七级职员分工七级职员分工,是一种基于职务分类的组织人员分配方式,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有效的分工方法。
七级职员分工主要按照各种职务等级分为7种不同的职务层次,从高到低分别是:总经理级、副总经理级、部门经理级、高级主管级、一般主管级、普通员工级和管理等级。
首先,总经理级,是企业管理者的最高层次,总经理负责组织人员,拟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整体的工作安排和落实管理策略,并对企业的全局工作负责,掌握企业的核心资源,对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发展趋势做出判断。
其次,副总经理级,负责企业的日常管理,指挥全面的经营活动,并负责监督和督促企业的各项工作。
副总经理要担任总经理的首席代表,牵头组织部门经理做好协调组织工作。
接着是部门经理级,部门经理负责指挥部门内部的日常事务,督促部门管理的实施,拟定和完善部门的管理制度,分析部门的运行情况,控制部门的人员和经费,确保部门的完成任务,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紧接着是高级主管级和一般主管级,高级主管督导和管理部门工作,实施部门管理规定,协调各部门和各种部门间工作,督促部门人员按照规定完成工作,并给出合理化建议,以推动部门开展工作。
一般主管主要负责部门内部日常工作,督促部门内部的工作秩序,并维护部门的运营状态。
普通员工级,则是企业最广泛的管理组成部分,普通员工负责完成上级领导交待的工作任务,遵守公司的管理制度,积极投入到工作中,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要求,做到权责明确,避免劳动者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管理等级,是企业职员分工中不可缺少的,管理人员负责指导和督促管理工作,帮助领导实施管理决策,制定出完善的管理系统,确保部门能够正常运行,管理人员还要根据领导的要求,定期检查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企业管理规范。
以上就是七级职员分工的基本内容,七级职员分工是企业管理和组织结构运行的基础和条件,能很好的指导和约束企业的人员组织,规范和科学地分配任务,提高企业绩效,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从而有效地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促进企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在谈论管理之时,思考起何人的管理属于何种水平。
暗自思付我属何种水平,我与目标相差多远。
管理的第一个层次
无所不知:一直在校的大学生和MBA一般属于此种层次。
此种层次的特点是学过系统的经营管理方面的理论,并且多有纸上谈兵之时,定义,理论随口而来,一时放眼天下,舍我其谁。
所以称之为无所不知。
但此阶段的局限性相当明显,一是所用教材一般都属古董之类的东西,除了一些原则性的东西还可使用外。
如向学,读一些新东西,当属幸事。
二是教师一般都未经历过真正的商场,甚至MBA的教师也有很多如此情况。
三是无实战经验,学校社团活动有所裨益,但环境和特点又与社会中实际企业中的经营管理相差甚远。
此说并非有意贬低各位骄子,实是心中感触,试问身边一个学过管理并且现在正在做管理工作的朋友,当可得佐证。
但此阶段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在长远的将来,对自己的帮助不可估量。
所以列这为管理的第一个层次。
管理的第二个层次
一无所知:刚毕业后工作的高校生和商场的暴发户一般属此种层次。
刚工作的学生如果有幸能够在管理岗位工作。
一般而言会有一种挫败感或壮志难酬的感觉。
因为发现自己的所学与实际的差距太大,有些工作与理论联系不上甚至无从联系。
学校里学过理论,却未学过实践,学校里学过分析,却未学过思维,学校里学过战略,却未学过执行,学校里学过做事,却未学过做人(做真正的社会人)。
所以此阶段称之为一无所知。
虽然此阶段的感觉不太好,但毕竟学过理论又摸到了实践,仍是一件好事,亦仍是一个学子们必经的阶段,所以列为第二阶段。
商场中的暴发户多学历不高,但社会经验丰富,有着丰富的阅历和逼人的魄力。
凭眼光或冒险初有所成。
虽未有学过甚至不一定懂得什么是管理。
但却做着切实的经营管理工作。
此阶段者一般不太稳定,将来可有进一步发展,也有可能轰然倒下。
其中的重要的信号就是学习或不学习。
管理的第三个层次
有所知。
此阶段的人员比较广泛。
暴发户中的向学者,大学里的某些教师,企业的大部分的中层经营管理人员,及部分企业的老总。
暴发户中的向学者学东西比较快,但一般情况下个性较强,往往执迷于一点,这是其中的局限性。
大学里的某些教师,这个不好评说,纵使无甚经验,但毕竟教出了无所不知的学生,同时某些时间的分析比较精辟,但毕竟经验不足,所以暂列为此层次。
企业的中层经营管理人员经过学校的学习,社会的历练,能够称之为合格的经营管理者,也列为此阶段;部分企业的老总或许有丰富的实践,亦有丰富的理论,但一些思维方面的局限,比如拘于一已之私,比如拘于某些观念,所以也还只能称之为有所知。
此阶段的特点比较明显,就是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亦有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
理论与实际有时能够结合在一起,能够相互促进。
同时,对于本部门的工作处理得比较好。
此阶段称之为有所知
管理的第四个阶段
自成体系。
经过了前三个阶段,第四个阶段的人群一般是真正的企业家`中层的好学者,某些大学教师,咨询顾问公司的合格的咨询师或顾问师。
他们的特点是,通过充分的实践,并于理论的融合,再通过自己的提升,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经营管理体系,对的某些方面,或者操作的细节有着深入的认知。
并且有所成就。
他们与第三阶段有重要的两点区别,一是善于学习和总结,二是具有全景视野的思维方式。
管理的第五境界。
思辩的境界,在此阶段及以后,我不称为层次,而称之为境界,因为能够达到境界的人并不是很多。
达到境界的人没有具体的所指,身份亦不定。
在本境界的探讨中,一般是指基于经营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的理论的探讨。
处于思辩境界的人可以称之为痴,所谓思辩,不是指其经营管理行为总是发生不一致的现
象,而是当对基于实践的管理站在更高的高度和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时,会发现对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具体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甚至是自相矛盾的结果。
当对现有的管理理论进行分析时,可以从中找到很多的不足或漏洞。
此时,是一种矛盾的境界,同时,自身在这种矛盾中,得到更高的磨炼和提升。
也是一种更深的突破的前奏。
管理的第六重境界。
宗师的境界:当突破发生的时间,就达到了第六重的境界,宗师的境界。
处于宗师境界的人可以称之为师,因为在经过突破之后,自身的管理理论体系成为一种全新的更高的体系,自身的经营管理行为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自己所负责的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使企业能够基业长青。
比如武侠小说中的人剑合一。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理论成为一个阶段推崇的经典。
成为万人所学的对象。
他们,推动了整个经营管理的向前发展
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我们有很多是耳熟能详的,比如科特勒,比如杜拉克,比如韦尔奇。
第六个境界和第五个境界的另一点区别是,第五个境界是自己得到了提高,第六个境界是把自成的思想和体系加以传播。
让其它人都得到提高
管理的第七重境界
无尽的境界,此种境界可以称之为圣。
亦可以称之为武学的无我无剑。
当达到比第六重境界更高的境界时,便会发现再高的境界就是没有境界,所有的东西达到极致的时间就又归于最普通的“大道”——自然的法则,人类的法则。
所谓道生万物,万物最终又归于道。
此种“大道”,表达出来也许都是我们知道的东西,但我们所难能达到的,正是历经求索而得其深的过程
代表人物自古以来我认为都是聊聊无已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可以成为千百年的经典而不朽。
但聊聊无已并不等于没有。
在我脑海中闪现在的,比如孙子,比如老子,比如孔子。
另一个达到此种境界的人不多的原因是,当历经世事沧桑,初悟大道的时间,便已乘黄鹤西去了,经典理论。
随机读管理故事:《秀才赶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
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
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
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
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
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