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中律
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逻辑三大基本规律一、内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二、作为逻辑三大基本规律的原因:1、最普遍地适用于各种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2、正确的思维应当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而三大基本规律集中反映之;3、逻辑规律是思维规律,逻辑三大规律是总结的结果;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既“A就是A”;2、要求: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都要确定,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二、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并用一个概念代替已经使用的另一个概念;表现为:1)随表达需要而随意变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不同概念混为一谈;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断定内同,或者用另一断定代替之;表现为:1)在思维中,用一个与原来相似但不同的命题代替原来的待断定命题;2)思考或谈论问题时,没有中心论题或者远离中心论题;三、同一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只要求在一个思维过程中保持确定;2)并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3)仅仅在思维领域里起作用;矛盾律:一、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既“非(既A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命题;2、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通过一个命题的真,可以推假,而通过它的假,又可推真;三、矛盾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仅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2)并不否认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3)矛盾律对于下反对关系没有制约作用;排中律一、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同时加以否定;二、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两不可:对于相互矛盾的命题同时不予肯定,或者含糊其辞;2、复杂问语的回答与排中律:回答复杂问语时可以通过否定前提同时加以否定;三、排中律的作用及其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2)排中律陈述不可同假,矛盾律陈述不可同真;3)排中律并不否认事物相互转化的中间形态;之所以说因为矛盾律,就因为两个辩题是相互否定的,所以不可能同真;而作为辩题又不能有任意一个为必然真,所以只可能在某种层面上两个命题都假,只有在各自的不同角度和维度上才可能各自为“真”即如果辩题抽象为“P而非Q”vs“Q而非P”则,当A时、用A的眼光去看,P而非Q成立而当B时、用B的眼光去看,Q而非P成立(一)同一律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是同一的。
chap10.3 排中律
例如: 例① 某人正当防卫超过一定限度。 例② 非某人正当防卫超过一定限度。 例③ 有些证人是诚实的。 例④ 所有证人都不是诚实的。 例⑤ 某甲和某乙都是凶手。 例⑥ 或者某甲不是凶手,或者某乙不是凶手。 例⑦ 有盗窃罪是故意犯罪。 例⑧ 有盗窃罪不是故意犯罪。 上例中,例①与例② 、例③ 、例④ 、例⑤与例 ⑥均是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例⑦与例⑧是具有 下反对关系的命题。根据排中律的要求,都不能 同时加以否定,而必须肯定其中之一是真的。
③ 对一位根本没有吸过烟的女士问道:“你 戒了烟没有?” 这就是一个包含了“女士曾经吸过烟”的错 误假定的复杂问语,无论她回答“戒了”还是 “没戒”,都承认了她曾经吸过烟这一错误的假 定。当回答说“戒了”,意味着她过去吸烟,现 在不吸了;当回答说“没戒”,则意味着她过去 吸烟,现在仍然吸烟。这显然是那位女士无法接 受的。因此,对这种复杂问语不能简单地在“是” 与“非”之间作选择,而应当从根本上推翻它。 比如,对于上述那个问题,那位女士应这样回答: “我从未吸过烟,根本不存在戒不戒的问题。”
四、排中律和矛盾律的区别 ★ 矛盾律指出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 必有一假,不允许思维有逻辑矛盾;排中律则指 出两个互相的否定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1.排中律和矛盾律的适用范围不同 排中律认为互相否定的两个思想不可能同时为 假,所以,它适用于互相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 想;而矛盾律则认为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可能 同时为真,所以,它适用于互相矛盾或反对关系 的思想。
例如, ① “你的文章写好了吗?”这句话就是复杂问 语,它暗含着“你正在写文章”的话题预设。对 这种复杂问语不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回答并不违 反排中律的逻辑要求。 ②某法官问某被告人:“你去E地之前在做 什么?”这就是一个复杂问语,其假设是“该被 告人曾去过E地”。无论被告人回答“做了什么” 或“没做什么”,其结果都等于首先承认了去过 E地。复杂问语有诱供之嫌,所以在司法实践中 最好不要使用复杂问语。
排中律的要求
排中律的要求一、什么是排中律?排中律,又称“中庸之道”、“折衷主义”,是指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观点、立场或选择之间,选择一个中间的、平衡的方案。
它是一种对立面进行调和的思想方法。
二、排中律的历史渊源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中庸之道”,即追求适度,避免过分和不足。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复。
”2. 亚里士多德哲学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是两个极端之间的平衡状态。
他提出了“黄金中道”的概念,即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3. 基督教神学基督教神学强调爱与正义的统一。
它认为,在爱与正义之间寻找平衡点是必要的。
三、排中律原则1. 不偏不倚排中律强调不偏不倚地看待问题,不偏袒任何一方。
在面对两个对立面时,需要找到一个公正、客观、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平衡取舍排中律认为,在两个对立面之间,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
在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并做出平衡的取舍。
3. 适度追求排中律强调适度追求,避免过分和不足。
在处理问题时,需要把握尺度,不要过于激进或保守。
4. 统合发展排中律认为,在两个对立面之间,需要寻找一个统合发展的方向。
在处理问题时,需要注重综合发展和协调发展。
四、排中律的应用场景1. 政治决策在政治决策中,排中律可以帮助政府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各种利益之间进行取舍,并制定出公正、合理的政策。
2. 商业谈判在商业谈判中,排中律可以帮助企业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利益和风险之间进行取舍,并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3. 矛盾调解在矛盾调解中,排中律可以帮助双方找到一个妥协点,在争议和分歧之间进行调和,并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4. 个人成长在个人成长中,排中律可以帮助个人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之间进行取舍,并实现自我平衡和全面发展。
五、排中律的优缺点1. 优点(1)平衡利益:排中律可以帮助各方在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一方过于强势。
(2)调和矛盾:排中律可以帮助双方在矛盾之间找到妥协点,避免矛盾激化。
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逻辑三大基本规律一、内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二、作为逻辑三大基本规律的原因:1、最普遍地适用于各种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2、正确的思维应当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而三大基本规律集中反映之;3、逻辑规律是思维规律,逻辑三大规律是总结的结果;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既“A就是A”;2、要求: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都要确定,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二、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并用一个概念代替已经使用的另一个概念;表现为:1随表达需要而随意变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不同概念混为一谈;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断定内同,或者用另一断定代替之;表现为:1在思维中,用一个与原来相似但不同的命题代替原来的待断定命题;2思考或谈论问题时,没有中心论题或者远离中心论题;三、同一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只要求在一个思维过程中保持确定;2并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3仅仅在思维领域里起作用;矛盾律:一、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既“非既A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命题;2、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通过一个命题的真,可以推假,而通过它的假,又可推真;三、矛盾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仅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2并不否认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3矛盾律对于下反对关系没有制约作用;排中律一、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同时加以否定;二、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两不可:对于相互矛盾的命题同时不予肯定,或者含糊其辞;2、复杂问语的回答与排中律:回答复杂问语时可以通过否定前提同时加以否定;三、排中律的作用及其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2排中律陈述不可同假,矛盾律陈述不可同真;3排中律并不否认事物相互转化的中间形态;之所以说因为矛盾律,就因为两个辩题是相互否定的,所以不可能同真;而作为辩题又不能有任意一个为必然真,所以只可能在某种层面上两个命题都假,只有在各自的不同角度和维度上才可能各自为“真”即如果辩题抽象为“P而非Q”vs“Q而非P”则,当A时、用A的眼光去看,P而非Q成立而当B时、用B的眼光去看,Q而非P成立一同一律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是同一的.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公式中的A可以表示任何思想,即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概念或任何一个命题.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概念或判断都有其确定的内容,而不能任意变换.同一律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的主要在于保证思维的确定性.而只有具有确定性的思维才可能是正确的思维,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人们也才能进行思想交流.否则,如果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混淆论题或偷换论题,那就必然会使思维含混不清,不合逻辑,既不能正确地组织思想,也不能正确地表达思想.因此,遵守同一律的逻辑要求乃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同一思考、同一表述、同一交谈、同一论辩中,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某相概念,就自始至终在这个唯一确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讨论什么论题,就讨论什么论题,不能偏题、跑题,不能在讨论某个论题的名义下实际讨论别的论题.违反同一律要求常见的逻辑错误有:①在同一思维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某报载小品文一则,讽刺一些恋人的"向钱看":小伙子:"您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姑娘:"怕什么斐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价钱低了行吗"显然,这位答话的姑娘故意偷换概念.我们知道,所谓"高价姑娘"的"价",是"价格"的"价",是贬义.人们是用"高价姑娘"来贬斥那些把爱情当商品加以买卖的姑娘.而裴多菲诗中"爱情价更高"的"价"是"价值"的"价",是褒义,它赞美真正的爱情比生命还要宝贵.因此,同一个语词"价"表达的是不同的概念,但上述答话的姑娘却故意将它们混同起来,用前者偷换后者,这是一种明显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②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混淆或偷换论题是在论证中常见的一种逻辑错误.这种错误是在论证过程中把两个不同的论题判断或命题这样或那样地混淆或等同起来,从而用一个论题去代换原来所论证的论题.比如,有人在讨论中学生需不需要学习地理时讲过下述这样一段话:-"我认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某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完全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时学习.我主张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是方便的.因为,这样做所占的时间较少,而获得的效果却很好.否则就会这样:这个国家的地理归地理,而它的历史归历史,各管各,不能互相联系起来."从这段话里不难看出:谈话者最初提出的话题是"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而随后所论述的却是另一个论题:"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显然,谈话者是把后一个论题与前一个论题混淆起来了,因而他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后一个论题去偷换了前一个论题.这就是一种混淆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下面再举两例说明.-苏格拉底领了一个青年到智者欧底姆斯那里去请教.这个智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给了这个青年一个下马威.他劈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学习的是已经知道的东西还是不知道的东西这个青年当然回答说,学习的是不知道的东西.于是这个智者就向这个青年发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你认识字母么""我认识.""所有的字母都认识吗""是的.""而教师教你的时候,不正是教你认识字母吗""是的.""如果你认识字母,那么他教你的不就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吗""是的.""那么,或者你并不在学,只是那些不识字母的人在学吧 ""不,我也在学.""那么,如果你认识字母,就是学你已经知道的东西了.""是的.""那么,你最初的回答就不对了."这个青年就这样被智者欧底姆斯搞晕了,于是承认自己的失败,而甘心拜欧底姆斯为师.分析:其实,在这个典故里,智者欧底姆斯使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把这个青年弄得昏头昏脑的.-物理老师出一道题当堂考学生,题目是:"一炉铁水凝结成铁块,它的体积缩小了三十四分之一.后来,铁块又熔化成铁水,体积增加多少"学生甲经过计算,回答道:"熔化后的铁水的体积比铁块增加了三十三分之一."乙马上反对说:"不对.同是一块铁.缩小的是三十四分之一,增加的是三十三分之一,不是自相矛盾吗"甲又说:"不是我自相矛盾,而是你混淆了概念".请分析甲、乙两人谁是谁非.分析:甲的说法是对的,乙的说法是错的.因为"增加"和"缩小"都是相对的概念.缩小三十四分之一,是相对于铁水凝结成铁块来说的;增加三十三分之一,是相对于铁块熔化为铁水说的.这样甲的说法并不自相矛盾;乙确实是混淆概念,因为他把"增加"和"缩小"这两个概念混同起来了.-张先生买了块新手表.他把新手表和家中的挂钟对照,发现手表比挂钟一天慢了三分钟;后他又把家中的挂钟和电台的标准时对照,发现家中的挂钟比电台标准快了三分钟.张先生因此推断:他的表是准确的.以下哪项是对张先生推断的正确评价A.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这说明手表准时.B.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他的手表是新的.C.张先生的推错误的,因为他不应该把手表和挂钟比,应该直接和标准时比.D.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是标准的三分钟;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是不标准的三分钟.E.张先生的推断既无法断定为正确,也无法断定为错误.解题分析正确答案是:D.因为确定两个三分钟不是同一概念.张先生的推断违反同一律,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但有时故意违反同一律规则,却可以创造出特殊的说话效果.-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校长林文庆经常克扣办学经费.在一次校务会议上,林又提出要克扣一笔经费,教授们纷纷反对.林说:"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拿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 "鲁迅一下站起来,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币拍在桌上:"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二矛盾律矛盾律实际上是禁止矛盾律,或不矛盾律.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或者说,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是真的.矛盾律的公式是:并非A而且非A.公式中的"A"表示任一命题,"非A"表示与A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因此,"并非A而且非A"是说:A和非A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亦即其中必有一个命题是假的.矛盾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无矛盾性即首尾一贯性.而保持思想的前后一贯性,乃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否则,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比如,我国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曾经谈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卖矛长矛和盾盾牌的人,先吹嘘他的盾如何的坚固,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过了一会,他又吹嘘他的矛是如何的锐利,说:"吾矛之利,物无不陷".这时旁人讥讽地问:"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卖矛与盾的人无言以答了.因为,当他说"我的盾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穿"时,实际上是断定了"所有的东西都是不能够刺穿我的盾"这个全称否定命题;而当他说"我的矛可以刺穿任何东西"时,实际上又断定了"有的东西是能够刺穿我的盾的"这一特称肯定命题.这样,由于他同时肯定了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因而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从语言方面看,在遣词造句时,如果把反义词同时赋于同一主语,那就会发生文字上的矛盾.这种文字上的矛盾也必然会导致思想上的逻辑矛盾.我们看下面两个例句:"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船桨忽上忽下拍打着水面,发出紊乱的节奏声."下面再举例说明.-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分析:为什么这个年轻人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呢因为他的想法包含了逻辑矛盾.因为他一方面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承认"作为存放这种溶液的器皿是万能溶液所不能溶解的",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1919年,英国着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村子里有个理发师,他规定:在本村我只给而且一定要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请问:这个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这是数学史上着名的"理发师悖论",请分析这里面包含的逻辑矛盾.分析: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呢只有两种情况:不给自己刮,或者给自己刮.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我一定要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他就应该给自己刮胡子.这就是说,从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出发,必然推出理发师应该给自己刮胡子的结论,这本身就构成逻辑矛盾.如果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我只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他就应该不给自己刮胡子.这就是说,从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出发,必然推出理发师应该不给自己刮胡子的结论,这本身也是一个逻辑矛盾.-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罪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人口供中只有一人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E、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甲.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乙和丁的口供矛盾,根据矛盾律,其中必有一假.四人口供中只有一假,所以,甲和丙口供是真的.甲口供真,作案者为丙,加上丙的口供,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丁也是作案者,由此也断定乙和丁中,丁讲假话.三排中律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排中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A".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而思维的明确性也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是: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必须明确地肯定其中之一是真的,不能对两者同时都加以否定.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如果有人既不承认前者是真的,又不承认后者是真的,或者说,如果有人既认为前者是假的,又认为后者也是假的,那么此人的思想就陷入了我们习惯所说的"模棱两可"之中实际上应该叫做"模棱两不可".模棱两可是一种常见的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所谓模棱两可,就是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之间,回避作出明确的选择,不作明确肯定的回答,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下面举例说明.-有一块空地可以种庄稼,甲、乙两人讨论这块地重什么庄稼好.甲一会儿说应该种小麦,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小麦.针对甲的说法,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试分析甲、乙两人犯了什么逻辑错误.分析:甲的说法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因为他同时断定了这块空地"应该种小麦"和"不应该种小麦"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针对甲的说法,乙的说法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因为排中律认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而乙恰好断定上述两个判断都是假的.但在日常交流中或说话的正式场合,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说话技巧.-1996年,李登辉散布了一系列不利于国家统一的言论,当时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在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后,有记者问:"你们是否把李登辉看作中国人",这是一个巧设陷阱的难题,说"是"或"不是"都会贻人口实.于是,沈国放这样回答:"真正的中国人都是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可谓得体之极.-红星中学的四位老师在高考前对某理科毕业班学生的前景进行推测,他们特别关注班里的两个尖子生.张老师说:"如果余涌能考上清华,那么方宁也能考上清华."李老师说:"依我看这个班没有能考上清华."王老师说:"不管方宁能否考上清华,余涌考不上清华."赵老师说:"我看方宁考不上清华,但余涌能考上清华."高考的结果证明,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A.李老师的推测成立.B.王老师的推测成立.C.赵老师的推测成立.D.如果方宁考不上清华大学,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E.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大学,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题干中张老师和赵老师的推测形式分别是"如果P 则Q"和"P并且非Q",互相矛盾,根据矛盾律和排中律,其中必有一个推测成立且只有一个成立,另一个不成立.又由条件,四人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因此,李老师和王老师的推测均不成立,即事实上余涌考上了清华.因此,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即E项为真.。
排中律的知识点
排中律,又称为“第三者中立”原则,是指在冲突或争端的处理中,仲裁者或裁决者应该保持中立、公正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
这一原则在法律、道德和伦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排中律的知识点。
1. 排中律的定义与历史背景排中律(neutrality)一词源于拉丁语“neutrālis”,意为“中立的、无党派的”。
它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法律制度。
在当时的民事诉讼过程中,法官或仲裁者被要求保持中立立场,以确保公正处理争议。
2. 排中律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在法律领域,排中律被视为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受外界干扰。
排中律的实施可以确保公正的司法程序,并维护司法独立性。
3. 排中律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在国际关系中,排中律被广泛应用于冲突调解、和平谈判和国际仲裁等领域。
例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在决策过程中应该保持中立,以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4. 排中律在企业冲突解决中的应用在企业内部或企业间的冲突解决中,排中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可以聘请中立的第三方机构或人员来进行调解或仲裁,以避免利益冲突和偏见的影响。
排中律的应用可以促进公平竞争和和谐的劳动关系。
5. 排中律的挑战与限制然而,排中律的实施并非易事,其中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例如,人类的主观意识和价值观可能在仲裁过程中产生偏见。
此外,资源和权力的不平等也可能影响排中律的实施。
6. 如何提高排中律的实施效果为了提高排中律的实施效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建立独立的仲裁机构和法律制度,确保其能够独立运作。
其次,培训和选拔合适的仲裁人员,提高其中立性和专业性。
此外,加强对排中律原则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7. 总结排中律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实施可以确保公正和公平,维护社会、企业和国际间的和谐关系。
然而,排中律的实施面临挑战和限制,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以提高其效果和影响力。
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形式逻辑是一种研究推理和论证的方法,它通过规定一些基本规律来确保推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是排中律、非矛盾律和归谬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个基本规律及其在形式逻辑中的应用。
一、排中律排中律是形式逻辑中的一个基本规律,它指出一个命题要么为真,要么为假,不存在中间状态。
排中律的表述方式是“对于任何命题P,P要么为真,要么为假”。
排中律的应用使我们能够通过分析命题的真值来进行推理和论证。
在形式逻辑中,排中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推理中,我们可以通过排中律来判断一个论断是否成立。
如果一个论断的否定与已知的真实命题相矛盾,那么这个论断就是真实的。
同时,排中律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反证法的证明,即通过假设命题的否定,推导出与已知命题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的真实性。
二、非矛盾律非矛盾律是形式逻辑中的另一个基本规律,它指出一个命题与其否定不能同时成立。
非矛盾律的表述方式是“对于任何命题P,P与非P不能同时成立”。
非矛盾律的应用使我们能够排除命题的矛盾性,确保推理和论证的准确性。
在形式逻辑中,非矛盾律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推理中,我们可以通过非矛盾律来判断一个论断是否成立。
如果一个论断与已知的真实命题相矛盾,那么这个论断就是错误的。
同时,非矛盾律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逆否命题的推理,即通过否定命题的逆否命题,推导出与已知命题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的真实性。
三、归谬法归谬法是形式逻辑中的第三个基本规律,它指出如果一个论证的前提与结论都为真,那么这个论证就是有效的。
归谬法的表述方式是“如果前提为真,结论为真,那么论证有效”。
归谬法的应用使我们能够判断一个论证的有效性,从而评估其推理的合理性。
在形式逻辑中,归谬法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通过归谬法,我们可以判断一个论证是否具有说服力,是否能够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如果一个论证的前提与结论都为真,那么这个论证就是有效的。
根据归谬法,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论证的前提和结论,评估论证的合理性,并得出结论的真实性。
名词解释排中律
名词解释排中律
嘿,咱今天来说说排中律!你知道啥是排中律不?排中律啊,就好
比是一条笔直的道路,在这条道上没有模棱两可的中间地带!比如说,一个东西要么是 A,要么就不是 A,没有啥其他乱七八糟的情况。
咱举个例子哈,就说这苹果,它要么是红的,要么就不是红的,总
不能说它既不是红的又不是不红的吧,那成啥啦!这排中律可重要了呀,它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清晰明确,不会稀里糊涂的。
你想想看,如果没有排中律,那说话做事不都乱套啦!就像走路没
有方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
好比有人说一件事,既说它对又说它
不对,那别人听了得多抓狂啊!“哎呀,你到底啥意思嘛!”是不是?
再比如说判断一个人的行为,要么是好的,要么不是好的,总不能
含含糊糊地说不清楚呀。
这排中律就像是一把尺子,衡量着我们的思
考和表达呢。
咱平时说话做事可得遵循排中律呀,不然别人都不知道你到底想说
啥想干啥。
你说是不是?这排中律可不就是让我们的思维和表达更有
条理、更靠谱嘛!所以呀,咱可得好好理解和运用排中律,让自己的
脑子更清楚,说话做事更带劲!我的观点就是,排中律真的超级重要,是我们思维和表达中不可或缺的准则呀!。
排中律名词解释
排中律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排中律!排中律啊,就好像是一条清晰明确的道路,摆在那儿,没有中间的模糊地带。
比如说,一件事儿要么是对的,要么就是错的,没有什么似是而非的情况。
就好比你面前有个苹果和一个橙子,你总不能说这个东西既不是苹果也不是橙子吧!那不成了怪事啦!
咱举个例子哈,你说今天下雨了,或者说今天没下雨,这两种情况肯定有一个是对的呀,不可能有其他的情况了吧。
排中律就是这么干脆,不拖泥带水!它让我们在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的时候,得明确,不能含含糊糊的。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排中律,那这世界不就乱套啦!大家说话都模棱两可,那还怎么交流呀!就像两个人聊天,一个说这事儿可能行,可能不行,另一个也这么说,那到底行不行啊!这不就抓狂啦!
再比如,在做决定的时候,如果没有排中律,那你怎么能果断地做出选择呢?是选这个还是选那个,总得有个明确的答案呀!不能一会儿觉得这个好,一会儿又觉得那个也不错,最后啥也没决定下来。
排中律就像是我们思维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路,让我们不至于迷失在混乱的思维海洋里。
它让我们的思考有了方向,让我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判断。
所以啊,可别小瞧了这排中律,它真的超级重要呢!
我的观点就是,排中律是我们思维和表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规则,它让我们的世界更加清晰、明确和有序。
举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
举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矛盾律和排中律是数理逻辑中的两个基本原则,它们在逻辑推理和判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分别从实际生活和数学推理的角度给出矛盾律和排中律的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区别。
一、矛盾律的例子:1. 生活中的例子:一个物体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不存在中间状态。
比如,一个房间里要么有人,要么没有人,不存在同时既有人又没有人的情况。
2. 数学推理中的例子:数学中的一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不存在中间的可能性。
比如,命题“2 + 2 = 4”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不存在其他可能。
3. 哲学中的例子:矛盾律也是哲学中的基本原则之一。
根据矛盾律,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命题不能同时为真。
比如,命题“这个苹果是红色的”和“这个苹果不是红色的”不能同时为真。
4. 法律中的例子:在法律中,矛盾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一个人要么有罪,要么无罪,不存在中间状态。
法庭上的判决要么宣判被告无罪,要么宣判被告有罪,不能同时。
5.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一个人要么是男性,要么是女性,不存在中间性别。
在填写表格时,有时需要选择男或女,没有其他选项。
二、排中律的例子:1. 生活中的例子:一个杯子要么是空的,要么是有水的,不存在其他可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选择的问题,比如要么出门要么不出门,不存在第三种选择。
2. 数学推理中的例子:在数学中,排中律也是常用的原则。
比如,一个数要么是奇数,要么是偶数,不存在其他可能。
3. 哲学中的例子:排中律也是哲学中重要的原则之一。
根据排中律,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命题必然有一个为真,另一个为假。
比如,命题“这个物体是圆形”和“这个物体不是圆形”必然有一个为真,另一个为假。
4. 法律中的例子:在法律中,排中律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比如,在刑事案件中,被告要么犯罪,要么没有犯罪,不存在第三种可能。
5.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一个人要么是学生,要么是工人,不存在同时既是学生又是工人的情况。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排中律的基本内容什么是排中律排中律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用于论证中给出了有限个案例后,根据这些案例推断其余所有类似案例是否成立。
排中律的原理排中律的原理基于“否非二元法则”,即对于任何一个命题,要么它是真的,要么它是假的。
排中律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只有两种可能的状态,不存在中间地带。
排中律的三个基本性质1.排中律的全面性: 对于任何命题,它的否定与它自身只能二者择一。
2.排中律的互斥性: 一个命题与它的否定不能同时成立。
3.排中律的独立性: 一个命题与其他命题的真值无关,它的真假只取决于它自身。
排中律的应用范围排中律可以用于各种推理中,如科学研究、法律判断、数学推演等。
通过排中律,可以根据部分已知的事实推断其他未知的事实或结论是否成立。
排中律的注意事项1.使用排中律进行推理时,需要明确已知的案例是否具有代表性,以确保推断的准确性。
2.在应用排中律时,需要考虑特殊情况和可能存在的例外,避免过于简化问题。
3.排中律仅适用于命题的真值判断,无法解决含有主观性或价值判断的问题。
总结排中律是一种常用的逻辑推理方法,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并具有全面性、互斥性和独立性等基本性质。
在使用排中律时,我们应该注意明确已知案例的代表性,考虑特殊情况和例外,并注意排除主观性和价值判断的干扰。
有了排中律作为思维工具,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以上就是排中律的基本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应用排中律进行逻辑推理基本思路应用排中律进行逻辑推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已知案例:首先需要明确已知的案例或事实,它们是推理的出发点。
2.分析案例特点:对于每个已知案例,需要分析其特点和属性,确定它们与其他可能的案例之间的关系。
3.推断未知案例:基于已知案例的特点和属性,利用排中律推断其他未知案例是否具有相似特点或属性。
4.评估推断的准确性:对于得出的推断,需要进行评估和验证,判断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例应用以科学研究为例,应用排中律进行逻辑推理的过程如下:1.已知案例:已经研究过的一部分物种表现出某种特征或行为。
排中律通俗易懂
排中律,也称作排中法则或中庸之道,是一种哲学思想和生活原则,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它主要强调的是在处理问题时保持中庸之道,避免极端的偏向或过分的倾斜。
排中律的核心思想是平衡和谐。
它提倡在人与人、人与事物的相处中寻求平衡和谐的状态,避免过于偏激或过分妥协。
排中律认为,事事都应该有度,过于偏向一方会导致不平衡和不公正,因此要在处理问题时尽量遵循中庸之道。
排中律还强调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如仁、义、礼、智等。
它认为一个人在行为举止上要恪守中庸的原则,要有善良的品德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排中律提醒人们要善待他人,不要做出过分傲慢或过分谦卑的行为,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排中律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个人生活、社会交往、职场沟通等方方面面。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冷静来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益和不同的意见,避免极端的立场和过激的言论。
在职场沟通中,我们可以采取公正的立场,平衡各方的利益,以促进和谐的工作氛围。
总之,排中律是一种通俗易懂的生活原则,提倡在处理问题中保持中庸之道,追求平衡和谐的状态。
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各个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的公式是
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的公式是
排中律是一种逻辑推理的基本原理,也为科学上发展的重要原则。
它是一种两
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当遵循排中律的条件时,如果两种命题的其中一种可以被证明是真的,那么另一种也必须也是真的。
排中律的公式是:
若P→Q,则P v Q。
这里的“P”和“Q”是两种命题,“→(箭头)”表示一种逻辑关系,“V (或)”表示逻辑上的“或”运算。
排中律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运算,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得出结论,而不需要太
多的计算,这为许多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否则,我们将无法处理任何抽象的概念,也不可能进行复杂的计算分析。
此外,排中律也是许多其他科学理论的基础,它们可以用来检验一个理论是否
可靠。
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某一概念,帮助我们更深刻地去解读它,从而让我们更快速地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排中律是科学上发展的重要原则,它是逻辑推理的基本逻辑原理,具有
重要的教学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一)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一)排中律的基本内容什么是排中律?排中律是指一种概率论和统计学中的基本原理,用于描述在特定条件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推理方法,可用来解决各种问题。
基本原理排中律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事件的所有可能结果之和为1,即必然事件。
•互斥事件概率的和等于1,即互斥事件。
•事件A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且其他事件不发生的概率之和。
排中律的应用排中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1.概率计算:通过排中律,我们可以计算出事件发生的概率。
例如,投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是。
2.信号处理:排中律可以用于信号的识别和分析,帮助我们判断某个信号属于哪一类别。
3.金融风险管理:排中律可用于估计金融市场的风险。
例如,根据历史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某种投资的回报率并评估风险。
4.医学诊断:排中律可用于辅助医学诊断,帮助医生判断某种疾病的概率。
使用排中律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排中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条件的准确性:排中律的结果受到条件的约束,确保条件的准确性对于得出准确的概率很重要。
2.独立性假设:排中律基于事件之间的独立性假设,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谨慎考虑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3.样本大小:样本大小对于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较小的样本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总结排中律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准确理解和正确应用排中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件发生的概率,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以上就是排中律的基本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排中律——精选推荐
排中律什么是排中律排中律是指在同⼀个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盾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真。
⽤公式表⽰ 排中律为:“A或者⾮A”。
这显然是⼀种不相容的选⾔关系。
即在同⼀思维过程中,或者A,或者⾮A,⼆者必居其⼀。
违反排中律,就会在思维中犯“模棱两可”的错误。
排中律的逻辑结构 排中律实质是要求⼈们的思维具有明确性。
具体来看它的逻辑结构,可以如下分析: 1.对于概念来说,某词项所对应的概念总是或者反映了某个对象,或者没有反映这⼀对象。
⽤“A”来表⽰该词项所对应的概念的话,那么,对于任意⼀个对象来说,它总是或者属于“A”的外延,或者属于“⾮A”的外延。
即在同⼀思维过程中,就同⼀对象⽽⾔,它或者是“A”,或者是“⾮A”,⼆者必居其⼀。
排中律的公式可以表⽰为:“”。
2.对于命题来说,排中律断⾔:在同⼀思维过程中同⼀个命题(⽤P表⽰)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
也就是说,如果否定了“P”为真,也就等于肯定了“”为真;如果否定了“P”为假,也就等于肯定了“”为假。
⽤符号来重述它就是:排中律断⾔的是每个具有形式的命题必定是真的,每个这样的命题都是重⾔式。
从以上对排中律的内容和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排中律要重⾔式。
从以上对排中律的内容和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排中律要求思维的明确性,不允许在“是”与“⾮”之间含糊不清。
否则,在思维或者是论辩过程中就会容易造成观点或者主张的模棱两可、令⼈费解。
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根据排中律的要求,在同⼀思维过程中,对于⽭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都加以否定。
如果都加以否定,就违反排中律。
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做“两不可”,即对两个相互⽭盾的判断都否定。
这种逻辑错误,是对互相⽭盾的思想没能⼆者择其⼀造成的。
从其表现形式上看有以下两种情况。
1.对互相⽭盾或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都否定 这种逻辑错误是典型的“两不可”错误,即是在同⼀时间、同⼀关系下,对同⼀对象做出的具有⽭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判断都加以否定的逻辑错误。
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 (1646——1716)提出来的。他认为 我们的推理建立在两大原则之上:一是 矛盾原则,即思维中不允许自相矛盾; 另一个即是充足理由原则:“任何一件 事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的,任何一个断 定如果是真实的,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 这样而不那样的充足理由,虽然这些理 由常常不能为我们所知道。”
丁说:“他们俩的话都不对,我都不赞 成。” 请问丙和丁的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三、排中律的作用
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在 一定意义上,排中律比矛盾律更接近的真理。 因为矛盾律所遇到的判断,其中不一定有真判 断,但排中律遇到判断,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 所以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含有真判断的两个判断 中不能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即“两不可”,必 须承认其中一个是真的,并进一步去探索这个 真的判断。
例4:甲乙丙丁四人参加高考,结果只有一人考 上,三人落选,老师叫他们猜究竟谁考上了。 甲:我没考上。 乙:丁考上了。 丙:我没考上。 丁:我没考上。 假设只有一人猜中,问谁猜中,谁考上? 假设只有一人没猜中,谁没猜中,谁考上?
例5:甲说:“所有的句子都表达判断。” 乙说:“有的句子不表达判断。” 丙说:“他们俩的话都对,我都赞成。”
例题(1)既断定P真,又断定非P真,则 () A 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B.犯 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C.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D.没 犯任何逻辑错误
解析:根据判断的对当关系,P和非P具 有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答案:选择B。
例题(2)“要么你来,要么他来”和“或 者你来他也来;或者你不来他也不来”这两 个判断同时为真和同时为假时,各违反普通 逻辑的哪条基本规律?
排中律知识
排中律知识排中律是指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与事件B不能同时发生的概率规律。
简单来说,排中律可以用来计算两个或多个事件互斥发生的概率。
在概率论中,排中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等。
在统计学中,根据排中律可以计算出互斥事件的和事件的概率,从而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排中律的公式如下:P(A或B)=P(A)+P(B)其中,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
排中律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情况:1.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当两个事件互斥时,即事件A和事件B不能同时发生,根据排中律可以计算出它们的和事件的概率。
例如,某次抽签活动中,某人中奖的概率是0.2,而另一个人中奖的概率是0.3,那么至少有一个人中奖的概率就是0.2+0.3=0.5。
2.多个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当有多个互斥事件时,可以通过应用排中律来计算它们的和事件的概率。
例如,在某次投资中,投资A的概率是0.4,投资B的概率是0.3,投资C的概率是0.2,那么至少有一个投资成功的概率就是0.4+0.3+0.2=0.9。
3.互斥事件的概率比较:通过排中律,可以比较两个或多个互斥事件之间的概率大小。
例如,某次抽奖活动中,抽中奖品A的概率是0.5,抽中奖品B的概率是0.3,那么抽中奖品A的概率大于抽中奖品B的概率。
排中律的应用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还可以在条件概率的计算中使用。
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前提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通过排中律,可以将条件概率转化为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排中律适用于两个互斥事件之间的计算,对于事件之间存在依赖关系的情况,排中律不适用。
此外,排中律的应用也需要注意问题的假设和前提条件,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排中律是概率论中的一种重要规律,用于计算两个或多个互斥事件发生的概率。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在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等领域解决实际问题。
排中律的名词解释
排中律的名词解释排中律,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是一个常见的概念。
它源自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凡托的理论,意指一种思维模式和社会态度,即排斥中间立场、只接受两极对立观点的倾向。
排中律通常指的是个人或群体在面对争议话题时,倾向于将其划分为“黑白两方”,拒绝接受探讨和接纳不同观点的中间立场。
排中律的存在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在面对即将发生冲突或分歧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从直觉上选择站在两极立场的一方,倾向于支持自己的团队或群体。
这种心理现象在政治、宗教、社会、文化等领域都十分常见。
排中律的典型示例是多极政治的出现。
在多数民主国家中,选民往往需要在两个极端政党中做出选择,这导致了选民的选择只能是二选一,而中间立场的政党容易被忽视。
这种排中律的存在使得政治氛围变得极为激进,也导致了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困难。
分歧和对立不断加剧,中间立场的妥协和平衡变得相对困难。
在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排中律也变得更加明显。
人们倾向于在自己的信息来源中选择符合自己立场的消息,而忽视那些不同观点的信息。
这种信息的选择性过滤和偏向,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裂和对立的现象。
排中律使得人们更加排斥不同意见和异质性,而固守自己的立场。
然而,排中律对于社会和人类发展来说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仅接受两极观点的倾向,将削弱集体智慧和讨论的能力。
只有在接纳和尊重多样观点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有效的决策。
其次,排中律加剧了社会的分裂和对立,增加了冲突和不和谐的可能性。
在一个充满对立和敌对的环境中,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解决排中律带来的问题,我们需要重视包容性和多样性。
教育和媒体可以扮演关键角色,促进开放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和公众的宽容心态和尊重他人观点的能力。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鼓励多元的政治表达,减少两极对立的程度,并为中间立场提供更多的发声机会。
总之,排中律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和社会态度,存在于各个领域。
尽管排中律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出于自我保护的需求,但它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排中律的简单例子
排中律是一个基本的逻辑原则,它表明任何事物必须处于肯定或否定状态,没有中间状态。
这意味着对于任何命题,它或者是真的,或者不是真的。
以下是一些排中律的简单例子:
例子一:假设我们有一个命题:“这只苹果是红色的。
”根据排中律,这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不是真的。
如果我们观察到这个苹果是绿色的,那么命题是假的。
如果我们观察到这个苹果是红色的,那么命题是真的。
例子二:考虑一个简单的数学命题:“2+2=4”。
根据排中律,这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不是真的。
由于2+2确实等于4,所以这个命题是真的。
例子三:想象一个人说:“我今天会去游泳。
”如果他去了游泳,那么这个命题是真的。
如果他没去游泳,那么这个命题是假的。
例子四:考虑一个更复杂的命题:“明天会有暴风雨。
”如果明天真的有暴风雨,那么这个命题是真的。
如果明天没有暴风雨,那么这个命题是假的。
这些例子表明,排中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
无论是简单的陈述还是复杂的假设,排中律都要求事物处于明确的状态:真或假。
形式逻辑四大定律
形式逻辑四大定律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一门分支,主要研究逻辑结构和形式规则的应用。
其中,四大定律是形式逻辑的重要基础,下面分别介绍这四大定律。
1.恒等律:P∧T ≡ P恒等律指的是,当并集P与永真式T交集时,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原集合P。
这表明了“真”与其他命题的关系,即“真”与任意命题取交集仍等于原命题。
2.排中律:P∨~P ≡ T排中律指的是,对于任意命题P,它与其否定~P的并集得到永真式T。
这表明了任意命题与其否定之间的关系,即二者只有其中一个可以为真。
3.否定律:P∧~P ≡ F否定律指的是,对于任意命题P,它与其否定~P的交集得到永假式F。
这表明了任意命题与其否定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不可能同时为真。
4.归谬律:{P, P→Q} ⊢ Q归谬律指的是,当前提中出现矛盾时,可以从中任选一命题进行否定,并将其作为新的命题,同时推导出与之相反的命题。
从而证明前提中的矛盾并推导出结论。
这表明了推理中如果出现了矛盾,可以通过否定其中一命题来达到推导目的。
以上四大定理是形式逻辑的基础,对于推理、证明、判断等都有极大的帮助。
熟练掌握四大定理是进行形式推理的重要前提。
形式逻辑是研究逻辑结构和形式规则的一门学科。
在形式逻辑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命题和联结词。
命题是一个陈述语句,联结词则是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命题,以形成更复杂命题的符号。
在联结词的使用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被称为“定律”,形式逻辑的四大定律即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定律。
1. 恒等律:P∧T ≡ P恒等律是指当并集P与永真式T交集时,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原集合P。
这个定律表明,真值为“真”的命题与其他命题的关系,即真值为“真”的命题与任何其他命题取“且”的交集,结果仍然是原命题。
例如,假设P代表“今天是星期天”,那么“今天是星期天且猫是动物”与“今天是星期天”其实是等价的。
由于T代表着“真”,因此P∧T实际上就是P本身,模式就是P∧T ≡ P。
2. 排中律:P∨~P ≡ T排中律指的是,对于任意命题P,它与其否定~P的并集得到永真式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某人看电视超过一定限度。 [例2]并非某人看电视超过一定限度。 [例3]有些学生不是诚实的。 [例4]所有学生都是诚实的。
二、违反排中律要求所产生的逻辑错误 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所产生的逻辑错误被称之为 “模棱两不可”。 违反排中律的原因或者是由于在“是”与“非” 面前含糊其词,持骑墙态度;或者由于认识模糊, 把具有矛盾关系的思想混为一谈。 违反排中律而产生的“模棱两不可”错误,有的 明显一些,有的隐蔽一些。
排中律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它是揭露
“骑墙居中”、“模棱两不可”逻辑错误的有 力武器。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玩弄含糊其辞, 用“模棱两不可”来回避明确回答问题的手法,
要运用排中律旗帜鲜明地进行驳斥。
注意:
1、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本来矛 盾的思想不再构成矛盾关系,可以都肯 定,也可以都否定。如:
当一个人是学生时,说“他是工人” 假;当他毕业后成了工人,说“他不是 工人”也假。 2、如果对某个问题还不了解,或由于 某种其他原因不能明确表态时,也不违 反排中律。如
“与和氏璧秦城恐不可 得”;“不予即患秦兵 之来”;“与还是不予, 一时计未定。” “兔子伤风” 3、不能简单回答“是” 与“不是”。 “你停止打你老婆了 吗?” “你又迟到了。”
充 足 理 由 律
充足理由律: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 (1646——1716)提出来的。他认为 我们的推理建立在两大原则之上:一是 矛盾原则,即思维中不允许自相矛盾; 另一个即是充足理由原则:“任何一件 事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的,任何一个断 定如果是真实的,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 这样而不那样的充足理由,虽然这些理 由常常不能为我们所知道。”
•比如: 在一次关于有无鬼神问题的讨论中,基本意 见有两种;大多数人认为无鬼,少数人认为有鬼。 有人提出了第三种意见,认为既不能承认有鬼, 也不能承认无鬼,对于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因 人而异。
三、排中律的作用 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在 一定意义上,排中律比矛盾律更接近的真理。 因为矛盾律所遇到的判断,其中不一定有真判 断,但排中律遇到判断,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 所以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含有真判断的两个判断 中不能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即“两不可”,必 须承认其中一个是真的,并进一步去探索这个 真的判断。
排中律的要求: 1、在词项方面,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 程中,在用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词项指称 同一对象的情况下,必须承认其中有一种 情况是真的,而不能对两者都加以否定。 例如,不能既否定刘某的行为是“重婚 罪”,又否定刘某的行为是“非重婚罪”。 而必须承认刘某的行为或者是“重婚罪”, 或者是“非重婚罪”,二者必居其一。
答案:如上
豆 豆 五 岁 画
例3、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威尼 斯商人》情节编成一逻辑推理题: 女主人公鲍细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 三只盒子,每只盒子上写有一句话。三句话 中只有一句真,谁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只盒 子,谁作我的丈夫。”金盒上写:“肖像在 这盒里。”银盒上写:“肖像不在这盒里。” 铅盒上写:“肖像不在金盒里。”求婚者猜 中了,你知道他是怎么猜的吗?
例题(1)既断定P真,又断定非P真,则 ( ) A 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B.犯 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C.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D.没 犯任何逻辑错误 解析:根据判断的对当关系,P和非P具 有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答案:选择B。
例题(2)“要么你来,要么他来”和“或 者你来他也来;或者你不来他也不来”这两 个判断同时为真和同时为假时,各违反普通 逻辑的哪条基本规律?
排 中 律
一、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 排中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 一真。 排中律用公式表示为“A或者非A”, 即“A∨A”。
•排中律与不矛盾律的区别: •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 •矛盾律适用于不可同真的两个判断, 即适用于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 两个判断; •排中律适用于两个不可同假的判断, 即适用于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 的判断。
例4:甲乙丙丁四人参加高考,结果只有一人考 上,三人落选,老师叫他们猜究竟谁考上了。
甲:我没考上。 乙:丁考上了。 丙:我没考上。 丁:我没考上。
假设只有一人猜中,问谁猜中,谁考上?
假设只有一人没猜中,谁没猜中,谁考上?
例5:甲说:“所有的句子都表达判断。”
乙说:“有的句子不表达判断。” 丙说:“他们俩的话都对,我都赞成。” 丁说:“他们俩的话都不对,我都不赞 成。” 请问丙和丁的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内容:在思维过程中, 任何一个正确的真实的思想总 有它的充足理由。 公式:A真,因为B真,并 且B能推出A。 要求:1、理由必须真实; 2、理由必须充足。
电影《太阳底下的罪恶》
逻辑错误:1、虚假理由: 宇宙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 因为宇宙是上帝创造的, 上帝创造的东西在时间上 是有开端的。 2、推不出:蚊子战 胜了狮子,狮子战胜了其 他一切动物,所以,蚊子 战胜了其他一切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