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中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中律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它是揭露
“骑墙居中”、“模棱两不可”逻辑错误的有 力武器。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玩弄含糊其辞, 用“模棱两不可”来回避明确回答问题的手法,
要运用排中律旗帜鲜明地进行驳斥。
注意:
1、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本来矛 盾的思想不再构成矛盾关系,可以都肯 定,也可以都否定。如:
当一个人是学生时,说“他是工人” 假;当他毕业后成了工人,说“他不是 工人”也假。 2、如果对某个问题还不了解,或由于 某种其他原因不能明确表态时,也不违 反排中律。如
内容:在思维过程中, 任何一个正确的真实的思想总 有它的充足理由。 公式:A真,因为B真,并 且B能推出A。 要求:1、理由必须真实; 2、理由必须充足。
电影《太阳底下的罪恶》
逻辑错误:1、虚假理由: 宇宙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 因为宇宙是上帝创造的, 上帝创造的东西在时间上 是有开端的。 2、推不出:蚊子战 胜了狮子,狮子战胜了其 他一切动物,所以,蚊子 战胜了其他一切动物。
•比如: 在一次关于有无鬼神问题的讨论中,基本意 见有两种;大多数人认为无鬼,少数人认为有鬼。 有人提出了第三种意见,认为既不能承认有鬼, 也不能承认无鬼,对于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因 人而异。
三、排中律的作用 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在 一定意义上,排中律比矛盾律更接近的真理。 因为矛盾律所遇到的判断,其中不一定有真判 断,但排中律遇到判断,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 所以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含有真判断的两个判断 中不能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即“两不可”,必 须承认其中一个是真的,并进一步去探索这个 真的判断。
•2、在判断方面,排中律要求在同一 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否定两个具有 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判断,必须 肯定其中有一个是真的。
[例1]某人看电视超过一定限度。 [例2]并非某人看电视超过一定限度。 [例3]有些学生不是诚实的。 [例4]所有学生都是诚实的。
二、违反排中律要求所产生的逻辑错误 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所产生的逻辑错误被称之为 “模棱两不可”。 违反排中律的原因或者是由于在“是”与“非” 面前含糊其词,持骑墙态度;或者由于认识模糊, 把具有矛盾关系的思想混为一谈。 违反排中律而产生的“模棱两不可”错误,有的 明显一些,有的隐蔽一些。
排中律的要求: 1、在词项方面,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 程中,在用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词项指称 同一对象的情况下,必须承认其中有一种 情况是真的,而不能对两者都加以否定。 例如,不能既否定刘某的行为是“重婚 罪”,又否定刘某的行为是“非重婚罪”。 而必须承认刘某的行为或者是“重婚罪”, 或者是“非重婚罪”,二者必居其一。
例4:甲乙丙丁四人参加高考,结果只有一人考 上,三人落选,老师叫他们猜究竟谁考上了。
甲:我没考上。 乙:丁考上了。 丙:我没考上。 丁:我没考上。
假设只有一人猜中,问谁猜中,谁考上?
假设只有一人没猜中,谁没猜中,谁考上?
例5:甲说:“所有的句子都表达判断。”
乙说:“有的句子不表达判断。” 丙说:“他们俩的话都对,我都赞成。” 丁说:“他们俩的话都不对,我都不赞 成。” 请问丙和丁的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例题(1)既断定P真,又断定非P真,则 ( ) A 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B.犯 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C.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D.没 犯任何逻辑错误 解析:根据判断的对当关系,P和非P具 有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答案:选择B。
例题(2)“要么你来,要么他来”和“或 者你来他也来;或者你不来他也不来”这两 个判断同时为真和同时为假时,各违反普通 逻辑的哪条基本规律?
排 中 律
一、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 排中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 一真。 排中律用公式表示为“A或者非A”, 即“A∨A”。
•排中律与不矛盾律的区别: •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 •矛盾律适用于不可同真的两个判断, 即适用于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 两个判断; •排中律适用于两个不可同假的判断, 即适用于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 的判断。
答案:如上
豆 豆 五 岁 画
例3、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威尼 斯商人》情节编成一逻辑推理题: 女主人公鲍细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 三只盒子,每只盒子上写有一句话。三句话 中只有一句真,谁猜中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肖像放在哪只盒 子,谁作我的丈夫。”金盒上写:“肖像在 这盒里。”银盒上写:“肖像不在这盒里。” 铅盒上写:“肖像不在金盒里。”求婚者猜 中了,你知道他是怎么猜的吗?
“与和氏璧秦城恐不可 得”;“不予即患秦兵 之来”;“与还是不予, 一时计未定。” “兔子伤风” 3、不能简单回答“是” 与“不是”。 “你停止打你老婆了 吗?” “你又迟到了。”
充 足 理 由 律
充足理由律: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 (1646——1716)提出来的。他认为 我们的推理建立在两大原则之上:一是 矛盾原则,即思维中不允许自相矛盾; 另一个即是充足理由原则:“任何一件 事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的,任何一个断 定如果是真实的,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 这样而不那样的充足理由,虽然这些理 由常常不能为我们所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