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桥梁在常见自然灾害下的破坏机理和防治措施
桥梁常见病害的成因及加固措施
桥梁常见病害的成因及加固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桥梁成为了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损坏和病害,如裂缝、腐蚀、疲劳、变形等,这些病害不仅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也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因此,对桥梁常见病害的成因及加固措施进行了解和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和管理桥梁。
一、桥梁病害的成因1. 裂缝裂缝是桥梁病害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点:(1)桥梁本身结构设计缺陷。
(2)桥梁荷载超载或荷载作用下受到冻融、沉降等自然因素的破坏。
(3)施工过程中的疏漏或错误,如过早拆模、振捣不足等。
2. 腐蚀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部腐蚀因素的侵蚀,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表层起砂起灰、甚至混凝土质量下降等问题。
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点:(1)地表水、雨水和海水等。
(2)空气中的腐蚀性气体和颗粒物等。
3. 疲劳桥梁在交通荷载、风荷载等作用下,会发生疲劳损伤,通常表现为钢筋的裂纹、变形等。
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点:(1)交通荷载频繁作用。
(2)荷载循环次数达到材料的疲劳极限。
4. 变形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荷载作用和温度变化等因素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点:(1)桥梁施工中的误差。
(2)桥梁设计不合理或者荷载超载。
(3)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展开梁、易拆卸等工艺需要拼装等而导致变形。
二、桥梁病害的加固措施1. 裂缝(1)前置法:建立预应力钢梁拱桥和混凝土岩石墙桥等。
此种方法在解决桥梁斜拉索、混凝土桥梁大比跨度上应用较多。
(2)后置法:彻底消除桥面裂缝的方法是用锚具联接桥面两侧,实现拉升连接与弥补裂缝。
此种方法在钢、混凝土桥梁上应用较多。
2. 腐蚀(1)先进材料:应用新型材料,使桥梁表面具有自洁功能,减少表面附着物的堆积,如纳米环保涂层。
(2)修复铁筋锈蚀:打孔、嵌补、喷涂复合材料等。
3. 疲劳(1)分析疲劳裂缝,做出补救措施。
(2)加强构造完整性和疲劳寿命,通过补强、更换,甚至新建桥梁等方式实现。
桥梁工程防灾减灾措施方案
桥梁工程防灾减灾措施方案一、前言在桥梁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遭遇自然灾害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灾害往往给桥梁带来巨大的破坏,甚至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提高桥梁的抗灾能力,减少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本文将从地震、洪水和台风三个常见自然灾害的角度出发,提出桥梁工程中的防灾减灾措施方案。
二、地震防灾减灾措施方案1. 踏实可靠的桥梁设计要确保桥梁的抗震能力,必须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地震因素,采用可靠的抗震设计准则。
桥梁的结构、材料、连接部位等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设计和计算,确保其在地震发生时不发生倒塌或破坏。
2. 强化桥梁的抗震能力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抗震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桥梁的结构和连接等部位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同时,在桥梁建成后,还需要定期进行抗震检测和维护,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修复和加固。
3. 搭建应急救援设施对于一些重要的桥梁,要在其附近搭建应急救援设施,包括临时医疗点、临时住所等,以便在地震发生后能够及时对桥梁周边的人员进行救援和安置,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4. 建立地震监测系统在地震频发的地区,需要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系统,对地震的预警和监测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报警,以便能够提前预警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保障桥梁的安全。
5. 推广应急预案在桥梁周边的社区和单位,需要推广地震应急预案,加强人员的地震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和自我救援。
三、洪水防灾减灾措施方案1. 桥梁的设计高程在洪水频繁的地区,需要设计桥梁的高程要比洪水的水位高一定的安全高程,以确保桥梁在洪水期间不被淹没,避免洪水对桥梁的破坏。
2. 桥梁的抗洪性要采用适合的材料和结构设计,确保桥梁在洪水期间能够承受洪水冲击和浸泡,不发生倒塌或损坏。
需要通过工程实践和科学技术手段,在桥梁的设计和施工上加强抗洪性能的控制。
3. 洪水预警系统在洪水频发的地区,需要建立完善的洪水预警系统,包括水文监测站、气象预报站等,及时监测和预警洪水的发生,以便于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保障桥梁的安全。
桥梁破坏形式
桥梁破坏形式桥梁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两岸和两地之间的重要交通设施,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自然灾害、交通事故、老化以及错误的设计等因素,桥梁可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破坏形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桥梁破坏形式,以及对应的原因和可能的预防措施。
1. 桥面沉降与变形桥梁的桥面沉降与变形是指桥面的下沉或变形,通常由于桥梁基础材料的不足、地震、地面沉降、水流冲击等原因引起。
这样的破坏将导致桥梁承载能力下降和交通安全问题。
为预防这种情况,应在桥梁设计时考虑合适的基础材料,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桥梁。
2. 钢结构腐蚀钢结构是许多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湿度、酸雨、盐雾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钢结构可能会发生腐蚀。
腐蚀会使钢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从而引发桥梁的破坏。
为预防钢结构腐蚀,可以采用防腐剂、定期涂漆、隔离层等防护措施,并确保及时检查和修复任何腐蚀点。
3. 桥墩倒塌桥墩是桥梁的支撑结构,起到承载和分散载荷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地震、车辆冲撞、水流冲击等因素的影响,桥墩可能会倒塌。
桥墩的倒塌将导致桥梁整体失去支撑,对交通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预防桥墩倒塌,应采取合理的桥梁设计和建造标准,并定期检查桥墩的状态和稳定性。
4. 桥面铺装开裂桥面铺装开裂是指桥面铺装材料表面出现裂纹。
这种破坏形式通常由于材料老化、温度变化、车辆过载等因素引起。
开裂的桥面铺装会导致行车不稳定、损坏车辆以及对桥梁结构的进一步破坏。
为预防桥面铺装开裂,应选用耐久性强、抗冲击和耐磨损的材料,并进行定期维护和修补。
5. 荷载不均衡荷载不均衡是指桥梁承受的重量分布不均,通常由于设计问题、不当的施工或车辆超载等原因引起。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桥梁某些部分的过度负荷,使得桥梁结构受到损坏或破坏。
为预防荷载不均衡,应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并加强对超载车辆的监管。
总之,桥梁破坏形式多种多样,而这些破坏形式往往会对交通和人员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浅析建筑桥梁工程地震伤害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浅析建筑桥梁工程地震伤害的成因及预防对策摘要:本文从建筑桥梁工程地震伤害的成因入手,总结并分析当前桥梁工程抗震性低下的现状,简要介绍桥梁工程地震伤害预防对策,旨在提升建筑桥梁工程抗震性,从而降低自然灾害对建筑桥梁造成的影响,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桥梁工程;地震;预防对策近年来,我国对桥梁、道路、建筑物的抗震性越来越重视,并形成了相应的施工及设计技术标准。
建筑桥梁工程企业应重视桥梁的抗震施工及处理,提升桥梁的抗震性水平,积极借鉴日本等国家的优秀抗震技术,从而不断完善我国的桥梁抗震水平。
一、建筑桥梁工程地震伤害的成因(一)桥梁上部结构问题桥梁上部结构一般分为梁式结构和拱式结构,梁式结构方面,如果建筑桥梁的梁宽不足,在地震中,桥梁结构产生振动,各个节点之间极易出现撞击和位移,如撞击和位移的现象比较严重,就会导致桥梁损坏。
拱式结构方面,拱腹是整个桥梁的薄弱点,此处在地震时会产生一定的垂直拉力和水平拉力,从而导致拱式结构桥梁出现扭曲,一旦扭曲度过大,桥身、拱顶等诸多位置都会出现相对位移,从而产生裂缝,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整个桥体变形。
(二)桥梁支座结构问题支座结构是桥体中的重要位置,也是影响桥梁抗震性高低的关键组成部分。
一方面,如桥梁支座连接构造稳定性不足,虽然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要求,但在发生地震时,支座连接处受到地震造成的撞击,极易造成支座螺栓拔起、脱落的现象,此时桥梁的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损坏。
另一方面,支座施工材料方面也是桥梁支座结构抗震力的关键因素,在施工之前,如未能充分考虑桥梁的抗震情况,没有采用抗震效果高的支座施工方式和支座材料,那么在地震中,桥梁各个部件随着振动发生撞击,进而产生微量的位移,此时支座部分受到的拉力极大,因其材料质量较差,无法承受整个桥梁上部产生的巨大拉力,极易出现支座脱落、破碎等问题。
(三)桥梁下部结构问题桥梁下部是连接支座与地基的位置,这一位置主要功能是将桥梁本身及上部来往车辆的重量传导至地基之上,因此,桥梁下部结构主要预应力为垂直预应力。
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
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道路桥梁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长期的使用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病害问题。
这些病害不仅会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还会直接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此,在道路桥梁的日常维护和施工中,必须加强对常见桥梁病害的防治工作,使之在使用寿命内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常见桥梁病害1. 桥墩沉降桥墩沉降是桥梁使用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主要表现为桥梁的中央部位出现下沉现象,导致桥梁变形,甚至破损。
桥墩的沉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自然沉降、振动沉降和基础不良等。
2. 墩柱开裂墩柱开裂指的是桥墩上出现裂缝或者开裂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外部力的影响,如地震、交通振动、甚至季节变化等。
3. 桥梁钢结构腐蚀桥梁钢结构的腐蚀现象是桥梁病害中比较麻烦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对桥梁的整体强度造成影响,而且可能导致桥梁发生变形或者坍塌。
钢结构腐蚀的原因主要有雨水和空气中的酸碱,以及氯化物等。
4. 擦挂损伤桥梁的擦挂损伤主要表现为局部刮蹭或者碰撞损伤。
其原因除了交通事故以外,还可能是由于过量的交通以及大型车辆的过载等原因导致。
二、防治措施1. 桥墩沉降的防治桥墩沉降的防治措施分为预防和治理两个方面。
预防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桥墩数量、加强桥墩和土质的接触以及选择合适的桥墩建设材料等方式来减少桥墩沉降的出现。
治理方面,可以通过加固桥墩基础,提高桥墩的承载能力,亦或者实施加固措施对其进行维修。
2. 墩柱开裂的防治墩柱开裂需要为桥梁的加固治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案,包括先进的加固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如钢筋混凝土等。
通过增强墩柱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的保护性措施,能够大大减少墩柱开裂的发生。
3. 桥梁钢结构腐蚀的防治钢结构腐蚀主要可以通过给予钢材镀锌和喷涂等防腐措施来降低其对环境的腐蚀程度。
同时,也可以制定严格的桥梁管护制度,定时对桥梁进行涂装、防腐和漆面处置等维护措施。
分析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
分析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桥梁工程是交通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承载着行车和行人的重量,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病害。
下面将对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1. 沉降:桥梁长期使用后,由于地基不稳定、沉降等因素,桥梁会出现沉降现象。
处理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对桥梁进行加固,例如增加支座、加固梁段等;二是对地基进行加固,例如进行注浆、加固土体等。
2. 裂缝:桥梁在施工过程中或长期使用后,由于温差、荷载等因素,会产生裂缝。
处理技术包括注浆、局部修补、扩大裂缝并填充等。
3. 锈蚀:桥梁钢结构长期受到环境氧化、湿度等因素的作用,会出现锈蚀现象。
处理技术主要是进行钢结构的除锈和防护涂层的涂装。
4. 鼓包:桥面铺装材料与桥面混凝土层之间存在空隙,长期受到荷载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导致桥面松动、鼓包等现象。
处理技术包括重新铺装、桥面结构加固等。
5. 螺栓断裂:桥梁中的螺栓连接紧固件,由于材质、施工质量等因素,会发生螺栓断裂。
处理技术包括更换断裂的螺栓、加固相邻的螺栓等。
7. 混凝土剥落:桥梁混凝土表面受到风化、水蚀等因素的作用,会发生剥落现象。
处理技术包括修补剥落部位、加固桥体等。
8. 桥墩倾斜:桥墩由于地基不稳定等原因,会发生倾斜现象。
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对地基进行加固、设置支撑等。
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主要有沉降、裂缝、锈蚀、鼓包、螺栓断裂、氧化、混凝土剥落、桥墩倾斜等。
针对不同病害,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技术,包括加固、注浆、填充、涂装等。
通过及时的维护和修复,可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保障交通安全。
公路桥梁常见震害及抗震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震害及抗震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震害:
1. 桥墩和桥台的破坏:地震会对桥墩和桥台造成破坏,导致桥梁失稳或坍塌。
2. 桥面的破坏:地震会对桥面造成破坏,导致车辆无法通行。
3. 桥梁结构的变形:地震会对桥梁结构造成变形,导致桥梁失去承载能力。
4. 桥梁支座的破坏:地震会对桥梁支座造成破坏,导致桥梁失去稳定性。
抗震措施:
1. 设计抗震:在设计公路桥梁时,应考虑地震因素,采用抗震设计方法,确保桥梁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2. 加固改造:对于已经建成的公路桥梁,可以通过加固改造来提高其抗震能力,如加装钢筋混凝土包裹、加装支撑等。
3.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公路桥梁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桥梁的安全性。
4. 建立应急预案:建立公路桥梁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
谈公路桥梁震害分析及抗震加固措施
谈公路桥梁震害分析及抗震加固措施摘要: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还处于建设的高峰期,重视高烈度地震区桥梁工程的抗震设计是必要的。
公路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因此,对这些承担着发展地区经济使命的桥梁工程进行抗震设防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公路桥梁;震害分析;抗震加固地震具有突发性与毁灭性,一次地震,持续时间往往只有几十秒,却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这是其它自然灾害无法相比的。
历来是严重危害人类的大自然灾害。
尤其是最近20年全球发生的许多次大地震,其中,多次破坏性地震都集中在城市,造成了非常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一、桥梁的基本加固原理(1)混凝土桥梁有两个基本加固原理第一个原理就是强迫塑性铰出现在柱上,并使上部结构保持弹性,因为柱比上部结构容易检查、加固和修复,应优先考虑第一原理。
第二个原理是倘若延性水准相对较低,且塑性铰在保持竖向抗剪承载力时,允许在上部结构发生塑性铰。
如果防止上部结构的塑性铰费用很高或根本不可能,那么第二个原理是最理想的。
换言之,若上部结构中的塑性铰不会引起倒塌,则允许此加固方案。
为保守起见,如果允许塑性铰发生在上部结构,那么,可以忽略混凝土的贡献,且要求箍筋足以承受1。
5倍恒载所引起的剪力。
(2)钢梁桥有两个基本加固原理第一个原理就是,让支座破坏,采取加固措施确保各跨不致于从支座落梁而倒塌。
这个方案中,支座在较小地震力作用下发生破坏,从而起到“保险丝”的作用,这就使下部结构免受任何可能的较大地震力。
如果“保险丝”的“熔断力”很低,以致于下部结构稍经加固或勿需加固仍能继续使用,那么,这可能是一个优选方案。
第二个原理就是保证支座不破坏。
它意味着,支座把全部地震力传给下部结构,这就可能需要加固下部结构。
下部结构的加固包括墩帽、柱或墩墙及基础的加固。
在两个原理中,一般都要求加固上部结构,尽管固定支座方案工程量大。
二、桥梁震害分析调查与分析桥梁的震害及其产生的原因是建立正确的抗震设计方法,采取有效抗震措施的科学依据。
桥梁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防治
桥梁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是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之一。
它可以被定义为地球自然过程造成的具有破坏性的事件,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不仅对工程造成直接破坏,还可能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危害。
因此,在桥梁施工中,地质灾害防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桥梁施工中地质灾害的常见类型及其防治措施。
一、滑坡灾害及其防治滑坡是指土壤质粘性差,强地震或降雨等外力影响下,导致土体发生沿滑面向下滑动的现象。
在桥梁施工中,滑坡灾害常常会对临近的施工设备和建筑物造成破坏。
为了防止滑坡灾害的发生,施工方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 地质勘探: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特别是对于易发滑坡的区域,必须进行细致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了解地层构造和土体性质,可以及早预测滑坡的发生概率和规模。
2. 土体加固:为了增加土体的抗滑性能,施工方可以采用各种加固方法,如土钉墙、混凝土墙等。
这些措施可以增加土体的侧向抗力,减少滑坡的风险。
3. 排水处理:滑坡的发生与土体中的水分含量有关,因此,保持施工区域的排水畅通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应当及时排除积水,并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以保持土体的稳定性。
二、崩塌灾害及其防治崩塌是指山体或坡体在外力作用下,由原来的稳定状态过渡到不稳定状态,导致大量土石体向坡下滑动或倒塌。
在桥梁施工中,崩塌灾害的发生会对桥梁基础和临近的建筑物造成巨大破坏。
为了预防和控制崩塌灾害,施工方应采取以下措施:1. 地质勘探:类似于滑坡灾害,施工前的地质勘探也对崩塌灾害的预测和防治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土体性质和地层情况,可以准确判断崩塌的潜在风险。
2. 坡面加固:对于容易发生崩塌的陡坡,施工方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加固。
例如,可以进行土石槽挡墙加固、喷射混凝土加固等措施,增加土体的抗崩塌能力。
3. 引导与控制坡体水流:水是引发崩塌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桥梁施工中,给予坡体降水的优先通道以及合理安排排水系统非常重要。
地震作用下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破坏机理与加固措施
地震作用下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破坏机理与加固措施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公路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遭受地震影响,会引起桥梁结构的破坏和功能的丧失,从而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
因此,深入研究地震作用下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破坏机理以及有效的加固措施,对于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探讨地震作用下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破坏机理。
地震震源能量释放后,地震波将传播到桥梁结构中,桥梁的抗震能力直接受到地震波的影响。
公路桥梁的破坏机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 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地震波的振动会使桥梁产生横向、纵向和扭转等多个自由度的振动,引起结构的动力响应。
这种响应可能导致桥梁产生位移、应力和变形等,如果超过了结构的承载能力范围,就会引发破坏。
2. 支座和墩台的破坏:地震波会使桥梁支座和墩台产生振动,长时间的振动作用下,支座和墩台的基础土体可能发生液化或失稳现象,导致桥梁支撑体系的破坏。
3. 桥梁构件的损伤:地震波的振动会引起桥梁各个构件的相互碰撞和摩擦,从而损伤构件的连接点和材料,降低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4. 地质灾害的影响:地震往往伴随着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土石流等,这些地质灾害会直接影响桥梁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
针对地震作用下公路桥梁工程设施的破坏机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加固措施来提升桥梁的抗震能力和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
1. 构造设计的考虑:在桥梁的构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震荷载的作用,选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并进行合理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
2. 增加结构的抗震能力:可以通过增加桥梁的自重和地基的基准强度,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可以采用增加墩台和桥面板的厚度,增加桥墩的数量和高度等措施,以增加桥梁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3. 使用抗震材料和技术:采用抗震设备、抗震支座和减震器等材料和技术,可以有效减小桥梁受地震波作用的振动幅度,降低结构的损伤程度。
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报告及处置方法
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报告及处置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置方法目录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混凝土常见病害.......................................................................................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剥落、露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蜂窝麻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混凝土腐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网状裂缝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上部承重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桥梁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桥梁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修建或运营一段时间之后的钢筋混凝土桥梁经常会出现一些病害,常见的桥梁病害有桥梁基础病害、混凝土开裂、桥头跳车等,这些病害都会对桥梁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损害,会对桥梁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还会降低桥梁的使用性能,减短桥梁的使用年限等。
以下对桥梁中常见的病害进行简单地叙述并分析其出现原因,最终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1 桥梁常见病害及原因分析1.1 桥梁基础病害常见的桥梁基础病害有,由于桥梁承载力的不足导致的桥梁基础不均匀下沉,基础发生滑移和倾斜,甚至基础底部局部被冲空;基础组成中的结构物产生异常应力和出现开裂现象。
出现这些病害的原因主要是设计荷载标准偏低,导致桥梁承载力不能满足现今使用要求,桥梁的承载能力是根据当初桥梁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等级来确定的,早些年代所建造的桥梁设计荷载偏低,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加和荷载等级的不断提高,之前的桥梁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交通的使用要求,承载力严重不足,继而导致桥梁基础出现病害。
1.2 桥梁墩台病害墩台上常见的病害有,墩台上出现水平向或竖向或者网状的裂缝,墩台上的混凝土出现脱落,材料老化,局部大体块的损坏,钢筋外漏出现锈蚀,墩台结构发生位移和变形等。
造成这些病害的原因是,超出墩台设计的最高水位的洪水、泥石流,或者地震、强风,船舶撞击等对墩台的直接物理撞击导致墩台混凝土开裂,甚至结构出现位移和变形,另外早期的桥梁时代已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墩台上的混凝土材料会自然老化脱落,继而导致其中的钢筋外漏发生锈蚀。
1.3 桥梁上部构造病害常见的桥梁上部构造病害有:桥梁的不同部位出现开裂程度不一的裂缝;混凝土的强度分布不均匀;混凝土中渗入水;桥面的某些部位钢筋暴露,且出现锈蚀;梁的预应力不满足受力要求,梁体冻裂。
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桥梁在设计上就不合理,结构构造的受力不合理,起初病害并不明显,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病害就较为明显了,除设计之外,还有施工技术、工艺的限制,有些桥梁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在上部结构构造施工时质量没有满足要求,导致后期运营时病害的出现。
桥梁震害分析及加固维修措施
桥梁震害分析及加固维修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桥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桥梁运行时间的增加,桥梁的状态也会逐渐恶化,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地震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对桥梁震害分析及加固维修措施进行探讨。
桥梁震害分析地震对桥梁的影响地震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灾害,它可以对桥梁造成严重的影响。
地震的力量会对桥梁产生一定的冲击,使得桥梁的构造受到破坏,导致桥梁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以下是地震对桥梁造成的破坏情况:•地震会引起桥面上的振荡和位移,导致桥梁杆件和连接处产生应力、变形和裂缝等问题。
•地震也会导致桥梁的地基土体产生液化,进而直接危及桥梁的稳定性。
•地震会引起支座的破坏和位移,导致桥梁整体发生侧倾和沉降等问题。
桥梁震害诊断针对桥梁的震害问题,需要进行专门的诊断和检测。
目前,针对桥梁震害问题的常用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扫描式激光测量:这种方法可以在高速公路桥梁中实现全面的道路路面及桥梁的三维形态数据自动化测量。
其优点在于,高效且准确度高。
•桥梁结构物非接触式检测:通过对桥梁上的电磁波进行检测,可以获取桥梁结构的信息,如线性变形、非线性变形、刚度系数等信息。
•特征频率分析法:该方法用于侦测桥梁结构的自由振动频率,并通过对振动频率和涉及结构参数对其进行定性或半定量评估。
桥梁加固维修措施桥梁加固方法针对桥梁的震害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法。
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有以下几种:•加强横向刚度:通过在桥梁的横梁上添加刚性横向支撑杆,来增强桥梁的横向刚度。
•加强纵向刚度:通过在桥梁上添加桥面加筋钢筋,来增强桥梁的纵向刚度。
•置换损坏部件:对于已经损坏严重的部分,需要及时置换为新的部件,以保证桥梁的完整性。
桥梁维修方法桥梁的维修对于保证桥梁的安全至关重要。
常见的桥梁维修方法有以下几种:•涂漆:通过在桥梁上涂上特殊的防震涂漆或防腐蚀涂漆,来保护桥梁表面。
•补漏:当桥梁表面出现水漏现象时,可以采用补漏的方法来修复。
浅基础桥梁水毁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研究
浅基础桥梁水毁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桥梁在城市化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桥梁水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在季节性降雨较多的地区。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和可靠性,在分析浅基础桥梁水毁因素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不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是导致桥梁水毁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合理确定桥梁的长度和高度非常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地质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可能出现的洪水等水灾情况。
其次,河流水位急剧上升也是导致桥梁水毁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季节性降雨较多的地区,由于河流水位的急剧上升,桥梁可能受到河水的冲击,从而导致结构的破坏。
此外,在水位上升的情况下,桥梁上的排水系统可能无法及时排除积水,进一步加剧了水毁的发生。
最后,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不到位也会导致水毁的风险增加。
如果及时发现和修复桥梁中的破损部分,可以降低水毁的风险。
然而,在一些地区,由于资金不足或维修保养的不到位,导致桥梁破坏的积累,最终会造成水毁。
为了防止和减少浅基础桥梁的水毁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合理规划和设计是防止桥梁水毁的基础。
在规划桥梁位置和形状时,应充分考虑到地质环境和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情况。
此外,还应设计有效的排水系统,确保及时排除积水,避免水毁的发生。
其次,及时采取维修保养措施是防止水毁的关键。
定期检查和维修桥梁的破损部分,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构件,可以降低桥梁的破坏风险。
此外,桥梁应定期清理排水系统,确保畅通。
最后,提高桥梁的抗洪能力也是防止水毁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在桥梁设计中加强结构的稳固性,采用抗洪材料和技术,增加桥梁的抗水毁能力。
此外,可以加强桥梁和河流之间的连接,减少水流对桥梁的冲击。
综上所述,浅基础桥梁水毁的风险是存在的,但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及时维修保养以及增强抗洪能力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桥梁的水毁风险。
在未来的桥梁建设中,我们应继续加强相关研究,提高桥梁的抗水毁能力,确保桥梁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安全和可靠性。
探讨桥梁灾害及其应对举措
探讨桥梁灾害及其应对举措第一篇:探讨桥梁灾害及其应对举措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建立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这不仅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缩小地区差别、巩固国防等方面,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自改革开发以来,路、桥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腾飞,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桥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反复承受着车轮的磨损、冲击,遭受暴雨、洪水、风沙、冰雪、日晒、冻融等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外加我国交通量和重型汽车的不断增加,建筑材料的性质衰变,以及设计和施工留下的一些缺陷,必然造成道路桥梁使用功能和行车服务质量的日趋退化、不适应,甚至中断交通。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近代桥梁是在与事故及病害灾害的斗争中不断发展的,进入21世纪,将会是桥梁维修的高峰期,透彻研究桥梁病害灾害的根源是桥梁维修的根本所在。
如果对桥梁病害及灾害有个系统、清楚的认识,就可以制定合理有效的桥梁维修方案,为桥梁建设服务。
因此,正确分析桥梁病害、灾害成因,掌握不同类型桥梁、不同病害、灾害的特点,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桥梁灾害, 灾害应对探讨桥梁灾害及其应对举措桥梁作为一种跨越地面障碍的结构物,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在一定的条件下导致工程事故,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古今中外桥梁工程事故不计其数,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众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
桥梁灾害是指人为、自然因素引起结构的损坏甚至桥梁的坍塌。
人为因素有结构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管理因素等,而自然因素包括超出设计的洪水、泥石流、漂浮物、地震、强风、冰冻等。
一、人为因素 1.1 设计因素不少事故与结构型式复杂程度有关。
特别是新型复杂的结构,在应初期阶段,人们对其结构特性认识尚不够深入,设计理论尚不够成熟,极易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
桥梁毁坏应急策略
桥梁毁坏应急策略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年久失修等原因,桥梁可能会遭受毁坏,这不仅会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有效的桥梁毁坏应急策略至关重要。
一、桥梁毁坏的常见原因1、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是导致桥梁毁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震可能会使桥梁的结构受损,出现裂缝、错位等问题;洪水可能会冲垮桥梁的基础,导致桥梁坍塌;飓风则可能会吹倒桥梁的上部结构。
2、交通事故严重的交通事故,如大型货车的碰撞、车辆的连续追尾等,可能会对桥梁的栏杆、桥墩等部位造成破坏。
3、设计与施工缺陷在桥梁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缺陷,如结构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工艺不规范等,可能会降低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从而导致桥梁在使用过程中过早毁坏。
4、老化与腐蚀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的结构会逐渐老化,材料会受到腐蚀,这会削弱桥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5、超载车辆的超载行驶会给桥梁带来过大的负荷,超过桥梁的设计承载能力,长期作用下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损坏。
二、桥梁毁坏应急策略的制定原则1、快速响应在桥梁毁坏事件发生后,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损失。
2、安全第一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始终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3、科学决策根据桥梁毁坏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理方案。
4、协同合作应急处理需要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协同合作,包括交通、消防、医疗、工程等,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危机。
三、桥梁毁坏的应急响应流程1、事故报告与初步评估当桥梁毁坏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包括交通管理部门、应急救援部门等。
相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桥梁毁坏的程度、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等。
2、现场封锁与交通疏导为了确保现场安全,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应立即对桥梁毁坏现场进行封锁,并设置警示标志。
浅谈桥梁灾害的防治与抢修
浅谈桥梁灾害的防治与抢修桥梁工程一般处于自然环境中,无法依靠其他屏障为桥梁提供保护。
桥梁在自然环境中难免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诸如冰冻灾害、洪水灾害、泥石流灾害等,这些灾害虽然偶发,但其破坏力、影响范围都是巨大的。
为了更好的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要加强对桥梁灾害的防治和抢修,针对具体自然灾害要制定不同的抢救措施,同时也要加强桥梁的日常养护,提高桥梁的坚固性和可靠性。
标签:桥梁;灾害;防治;抢修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极具破坏性和随机性。
破坏性强的自然灾害虽然发生的频率小,但是却会给桥梁、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带来灾难性的毁坏。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我国的桥梁建设也将自然灾害的预防系数作为桥梁等级和结构设计的一个标准。
当自然灾害超过了桥梁的承受范围,将导致桥梁的毁损甚至坍塌。
为了进一步防范桥梁灾害的发生,降低自然灾害的冲击力度,桥梁建设单位和养护单位都需要做好准备防范灾害发生。
1 桥梁灾害的防治措施1.1 做好桥梁灾害的日常防治和养护工作1.1.1 建立灾害防治机构,构建专业养护队伍在公路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灾害防治机构,严格执行桥梁、隧道、公路等交通设施的检查和养护工作。
灾害防治机构要针对当地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时安排定期检查,组织对辖区内桥梁的检查报告工作,对于危桥要及时进行加固维修,防止出现桥梁事故。
针对防治机构内的日常养护工作,制定考核和监督机制,明确工程师的责任制度,提高防治机构的责任意识。
要构建专门的养护队伍,按照区划对辖区内的桥梁进行专业养护,提高养护队伍的专业能力,保证掌握桥梁的基本状况,对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及时抢修,提高专业队伍的责任意识。
1.1.2 设立桥梁系统档案,强化危桥加固养护在灾害防治机构内部要设立专门的桥梁数据整理部门,要建立桥梁信息系统,对桥梁的设计、竣工数据、意外损害、补救情况、车辆通过情况等数据都要进行详细的收集和记录,要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实现一桥一档的数字化信息库建设。
浅析桥梁在常见自然灾害下的破坏机理和防治措施
浅析桥梁在常见自然灾害下的破坏机理和防治措施摘要: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在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设施,其安全的结构设计显得十分重要。
在传统的桥梁结构设计时,为了保证桥梁安全运营、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并且使桥梁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在公路桥梁结构设计中对桥梁结构可靠性研究及可靠性的应用愈为重要。
桥梁设计应该重视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和疲劳损伤的问题,还要对近年来较为突出的桥梁超载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使得桥梁安全和耐久。
目前的桥梁设计中,考虑强度多而考虑耐久性少,重视强度极限状态而不重视使用极限状态,而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却恰恰是使用时的性能表现,故在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桥梁结构设计不能单一考虑结构的用途,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比选,应该以结构可靠度为控制参数,既要能处理桥梁结构中的随机不确定性,又要能使安全与经济之间、近期投资与长远效益之间的矛盾得到最佳的协调,以使桥梁设计达到最优化,即安全、经济、实用。
本文就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地区的桥梁设计进行简单论述,主要介绍关于火灾、台风、泥石流、地震等灾害的地区的桥梁的破坏机理和防治措施,为桥梁的结构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字:自然灾害桥梁结构安全设计破坏机理防治措施1.火灾对桥梁的危害及其加固[1-5]1.1概述公路桥梁发生火灾的概率不大.但是每年还是有不少桥梁碰到意外火灾。
桥梁在遭受火灾后,建筑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在高温下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严重影响到结构承载能力,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了解火灾对桥梁损伤机理,结合现行检测手段对火灾后桥梁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可为桥梁加固提供技术参考。
1.2结构受火后的损伤特点在钢筋混凝土桥梁中,混凝土受热温度低于300℃时.强度有所增加或变化不大。
受热温度高于300℃,混凝土开始发生龟裂,强度开始下降,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体积急剧膨胀。
混凝土裂缝扩展较快,使强度急剧下降。
浅析桥梁桥面破坏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桥梁桥面破坏的原因及对策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量大幅度增长,行车密度及车辆载重越来越大, 公路桥梁的负担日趋严重,桥梁的安全度会有所下降,以致影响车辆运营的安全。
本文作者分析了目前桥面破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桥面病害原因防治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traffic volume greatly increases, as well as the traffic density and vehicle load, which cause the increasingly heavy of bridge load,the reduction of safety of bridge, affect the safety of vehicle operation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ain causes for bridge floor destruction and proposes the measures to be taken in the construction.Key words: bridge floor; disease; cause; prevention中图分类号:K92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交通量的日益增长,车辆大型化以及重载超载车的比例不断增加,人们对道路、桥梁通行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耐久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在已经通车的城市道路上,桥面破坏非常突出,在道路桥梁使用过程中,桥面作为至关重要一环,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座桥梁的质量及使用效果。
因此,控制好桥面的质量,找出桥面破坏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减少通车后桥面的返修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浅析公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灾害及处理技术
浅析公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灾害及处理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其中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也获得了较大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地理条件状况不一样,我国的交通公路交通网络中很多公路桥梁工程有着许多隐患,最主要的来源是一些常见灾害的影响,对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本人对公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讨论,针对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桥梁养护等技术应用工作改进提出相关意见,避免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处理不当,影响正常的交通运输或贸易往来,希望能给同类工程带来借鉴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处理技术;常见病害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的使用量也逐渐增长,因此人们对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逐渐增高。
现阶段,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已逐渐成熟,但其中还存在一些常见的病害,给人们的驾驶体验带来不利影响,严重者还会引起交通事故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道路桥梁施工单位需要不断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对于存在的病害采用科学的技术及时处理。
1、公路桥梁工程中所面临的常见灾害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公路桥梁工程的意义越来越重大,而公路桥梁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常见灾害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而影响了人们的交通出行与日常生活。
目前公路桥梁的常见灾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裂缝裂缝是许多公路桥梁最为常见的一种灾害类型,形成公路桥梁裂缝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在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使用了混凝土抗拉性较低的材料,还有来自铺装层面的温度变化的影响,导致了公路桥梁较为容易产生裂缝。
因此,随着不断的优化与完善施工的处理技术,现阶段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施工主要采用的是半刚性结构,这种材料的应用有效增强了公路桥梁铺装层的抗压强度,使裂缝产生的几率变得比较低。
不过由于在公路桥梁的实际施工中,温度的变化会影响这种半刚性结构,加上车辆长时间的挤压路面,尤其是有的车辆出现超载情况,远远使路面承载力超过标准,促使了公路桥梁上裂缝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桥梁在常见自然灾害下的破坏机理和防治措施摘要: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在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设施,其安全的结构设计显得十分重要。
在传统的桥梁结构设计时,为了保证桥梁安全运营、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并且使桥梁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在公路桥梁结构设计中对桥梁结构可靠性研究及可靠性的应用愈为重要。
桥梁设计应该重视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和疲劳损伤的问题,还要对近年来较为突出的桥梁超载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使得桥梁安全和耐久。
目前的桥梁设计中,考虑强度多而考虑耐久性少,重视强度极限状态而不重视使用极限状态,而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却恰恰是使用时的性能表现,故在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桥梁结构设计不能单一考虑结构的用途,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比选,应该以结构可靠度为控制参数,既要能处理桥梁结构中的随机不确定性,又要能使安全与经济之间、近期投资与长远效益之间的矛盾得到最佳的协调,以使桥梁设计达到最优化,即安全、经济、实用。
本文就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地区的桥梁设计进行简单论述,主要介绍关于火灾、台风、泥石流、地震等灾害的地区的桥梁的破坏机理和防治措施,为桥梁的结构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字:自然灾害桥梁结构安全设计破坏机理防治措施1.火灾对桥梁的危害及其加固[1-5]1.1概述公路桥梁发生火灾的概率不大.但是每年还是有不少桥梁碰到意外火灾。
桥梁在遭受火灾后,建筑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在高温下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严重影响到结构承载能力,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了解火灾对桥梁损伤机理,结合现行检测手段对火灾后桥梁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可为桥梁加固提供技术参考。
1.2结构受火后的损伤特点在钢筋混凝土桥梁中,混凝土受热温度低于300℃时.强度有所增加或变化不大。
受热温度高于300℃,混凝土开始发生龟裂,强度开始下降,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体积急剧膨胀。
混凝土裂缝扩展较快,使强度急剧下降。
当温度在600—800℃时,强度损失的混凝上表面会产生爆裂、剥落、裂缝,钢筋裸露等现象。
当用水扑灭大火时,热的混凝土表面遇水急速冷却,造成混凝土构件内外应力差,会引起混凝土裂缝,削弱截面刚度。
加重混凝上强度损失。
火灾时,由于普通钢筋属于低碳钢,其力学性能在200℃以上温度时开始受影响。
钢筋极限强度、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等会随着受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钢筋膨胀系数会增大.温度600℃时强度下降明显,1400℃时,钢筋进入液态,失去了抵抗荷载的能力.受火后的钢筋在做拉伸试验时往往呈脆性破坏。
混凝土温度超过300℃时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强度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影响构件承载能力,预应力钢绞线含碳量较高.受火影响比普通钢筋大,温度400℃时强度下降就较明显,其粘结力比普通钢筋降低更多.此外,高温松弛会引起很大的预应力损失。
表1 凝土表面颜色、囊损剥落、锤击反应与温度关系[1]1.3损伤评估和后期处理[5]对受火灾的桥梁结构,一般要进行表观损伤检查、混凝土强度检测、支座烧损状况检查、主要结构构件预应力损失检查等,尤其是对于悬索桥、斜拉桥进行必要地拉索预应力损失检查。
火灾后结构构件的初步评估评级,应根据构件烧灼损伤、变形、开裂(或断裂)程度按《火灾后建筑结构评估标准(报批稿)》标准评定等级进行评估(见表2),根据《公路旧桥承载能力评估办法(试行)》规定还需通过静载实验测试孔选择存在严重烧伤且结构受力不利的孔,动载实验测试跑车荷载作用下结构的自振频率测试、阻尼比和冲击系数。
表2 火灾后结构构件的初步评级标准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降低包括强度降低和刚度减小两个方面。
强度降低将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而刚度变化则会引起结构各部分的内力重分布,并可能导致较大的构件变形。
在工程应用上,一般采用修正传统法进行建立力学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利用所测定的混凝土与钢筋的实际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进行结构极限承载能力验算和正常使用状态验算,并据此提出加固处理方案。
常见的加固方法有增大截面法、锚喷混凝土加固法、粘贴钢板(筋)法、改变结构受力体系法以及粘贴碳纤维布等,火灾后桥梁结构有其特殊性,在进行维修加固时要求满足一些基本原则:(1)加固以不增加结构自重为前提;(2)要彻底凿除烧疏的混凝土,烧损的混凝土疏松,凿除不干净会影响修补物与旧混凝土的黏结,影响加固效果;(3)考虑结构的耐久性。
桥梁结构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火灾后混凝土碳化速度将大大加快,有些地方混凝土保护层损伤严重.特别是有些部位虽无混凝土脱落,露筋现象,但是过火已经导致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发展,致使混凝土空隙率加大。
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加快有害物质侵入结构内部,腐蚀钢筋等。
因此,在火温影响范围内结构表面都要涂刷阻锈剂等以恢复结构的耐久性。
2.泥石流对桥梁的危害及其防治[7-10]2.1概述一般来讲,泥石流的形成主要是与地形、水文、地质和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流域内岩石破碎,山体稳定性较差;第二是地形较为陡峭并且坡度较大;第三是流域中上游大量的降雨和水库的溃决等不确定因素致灾。
2.2泥石流对于桥梁工程的危害方式和防治措施灾害性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冲击强烈、冲淤变幅大、沟道摆动速度快幅度大的特点。
泥石流对桥梁工程的主要作用有:一是冲刷作用,在沟道的上游段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在中游段以冲刷旁蚀为主,下游段堆积过程中,时有局部冲刷造成危害:二是冲击作用,包括它的动压力、大石块的撞击力以及泥石流冲击所引起的冲起高、爬高和弯道超高等能力;三是堆积作用,主要出现于下游沟道,尤其在堆积扇沟段。
但在某些条件下,中、上游沟道亦可发生局部(或临时性)堆积作用。
若泥石流堆积扇的强烈堆积和堆积区的迅速扩大,还可堵塞它所汇入的主河,在主河段上游堵塞,造成次生灾害;四是其他次生作用,如气振、埋淤等。
在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中,泥石流的冲击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是桥墩、桥面为抵抗冲击而进行的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泥石流冲击力分为流体整体冲压力和个别石块的冲击力两种。
在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进行桥梁设计而考虑桥下净空时,还必须要考虑发生最大泥石流灾害时其冲起爬高的高度值,如若此高度值估计不足,则会出现携带大量石块和泥沙的泥石流冲上桥面,破坏桥面。
另外,如若桥梁选址在没有任何可选择的条件下而其位置又恰好在泥石流沟的拐弯处,则必须考虑泥石流的弯道超高。
由于泥石流流速快,惯性大,故在弯道凹岸处有比水流更加显著的弯道超高现象。
此值未考虑或估算不足时,则会出现泥石流排泄不及时而迅速冲向桥面或路面,进而破坏桥梁或路面。
针对上述泥石流对桥梁工程的作用机理,对泥石流可采用以下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即是恢复植被和合理耕牧,但持续时间长,一般需要3—5 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可以发挥明显的作用;2)工程防治①泥石流的排导沟设计,即压缩排导沟的宽度,加大其深度,提高其单宽流量的输沙能力,由于泥石流的直进性,使它在弯道处产生很强的破坏力及其较大的爬高,所以排导沟主要是以顺直较好,且排导沟的出口应该选择在较大堆积场所的地方;②桥梁孔垮的设计,即是在泥石流流通区,孔垮的设计不宜压缩沟床,严禁在沟中设墩,最好用单孔,大跨跨过主沟,以不改变泥石流的运动规律为原则,避免泥石流中的强大冲击危害,而在泥石流堆积扇区,孔垮的设计要分清流量、流势、流向与桥孔的主次,按泥石流的常年洪水宽度确定桥长;③桥下净空的设计,即是泥石流地区桥梁设计的主要控制条件,应根据泥石流实地调查资料与计算及有关设计规范用式计算确定,以宁高勿低为原则;④桥梁墩台的防护设计,即有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两种,直接防护多种多样,因地制宜,形式很多,常见的有片石块石防护、桥墩抛石防护、板桩墩头防、护冻拔防护、三级消力坎防护等,间接防护则是通过在桥梁上游设置调治或防护构造物,如丁坝、导流堤、桩排或在桥孔下游设置急流槽和消力池等,固定桥孔下游冲刷基准面(也称海漫式防护),来调整桥下水流或泥石流的流速、流向及泥沙的运动状态,引导洪水或泥石流平顺通过桥孔,避免墩台过度冲刷。
3.风荷对大跨径桥梁的危害及研究[11-14]3.1 概述1940年的美国华盛顿州新建成的Tacoma Narrows悬索桥,在不到20 m/s的风速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振动并导致破坏,震惊了桥梁工程界,成为现代桥梁抗风研究的起点。
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加,其对风荷载的敏感程度也越来越明显,在对桥梁结构设计时,保证桥梁结构在风荷载下安全运营是桥梁抗风设计的重要内容。
3.2风荷载下大跨径桥梁的破坏机理与抗风模拟[11]风对大跨径桥梁的作用跟风速周期有关,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的长周期远离一般结构物的自振周期,其作用属于静力性质,另一部分则与结构物的自振周期比较接近,对其作用属于动力性质。
当气流绕过非流线型截面的桥梁结构时,会产生流动和涡旋的分离,形成复杂的空气作用力。
当桥梁结构的刚度较大时,结构会保持静止不动,这种空气力作用只相当于静力作用,而当桥梁结构的刚度较小时,结构的振动会得到激发,这时的空气作用力不仅具有静力作用,而且具有动力作用。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通常将风荷载分为静力风与脉动风两部分的叠加,分别考虑它们对桥梁结构的作用,而忽略平均风和脉动风所引起的风致振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桥梁的竖向位移主要由施加的竖向车辆荷载引起,风荷载对其影响很小,桥梁受到静风荷载作用后横向位移急剧增加,而且偏向风荷载的方向,再施加脉动风荷载后,横向位移再次加剧,且呈现波动趋势,相对于竖向位移,桥梁的横向位移更容易受到风荷载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模拟风速时程的方法主要有线性滤波器法和谐波叠加法两大类。
这些主要是针对脉动风的。
其中,线性滤波器法中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 模型)和自回归模型(AR模型)被广泛用于描述平稳随机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桥梁结构,一般跨度为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对桥梁结构上的风荷载进行模拟是个巨大的工程,如果是斜拉桥或者悬索桥,则除模拟结构主粱上的风荷载外,还需对缆索结构上的风荷载进行计算,因此,需要统筹规划,尽量选取间距相等的桥梁节点进行模拟。
研究方向也分为“桥梁抗风”和“车桥耦合振动”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前者以桥梁为主体,不考虑汽车作用或将汽车仅作为移动常活载研究桥梁的风致振动,后者则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仅研究汽车和桥梁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
现在也有建立脉动风作用下列车与大跨度悬索桥系统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将上述两个领域的研究结合起来动力响应及行车安全性分析,即是风-汽车-桥梁系统空间耦合振动。
4.地震对桥梁的危害及其加固[14-19]4.1概述由于地震发生的时间、空间和强度特征不仅随时间变化,而且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合理的确定地震动输入方式是对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