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丁岩
目录
摘要 (1)
一、前沿 (2)
二、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回顾 (2)
(一)中国传统哲学不注重知识论和逻辑方法论,而西方哲学是以“认识论”
为基础或核心的 (2)
(二)中国哲学注重强调“是什么”,而西方哲学注重强调“为什么” (3)
(三)中国哲学源于“一脉分张”,而西方哲学源于“诸流竞汇” (3)
(四)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哲学则强调“天人对立” (3)
(五)中国哲学的时空观是以时间为第一,为主导;而西方哲学的时空观,是以空间为第一,为主导 (4)
(六)中国哲学在价值观上推崇中庸、中和,而西方哲学则偏向绝对极端 (4)
(七)中国哲学在自然观上强调不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哲学的自然观则强调人的作用 (4)
(八)中国哲学为让人遵行之现世哲学,而西方哲学则使人信服之彼岸哲学 (5)
(九)中国哲学注重德性与德行合一,而西方哲学强调德性与德行分开 (5)
(十)中国哲学的特征表现为一种封闭的自我发展,具有稳定性,而西方哲学则表现为多方面融合哲学-科学文化 (5)
(十一)中国哲学的主流强调继承传统,而西方哲学则具有具有科学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特点 (6)
三、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思考 (7)
(一)哲学不是真理 (7)
(二)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 (7)
(三)哲学之任务与目的 (8)
四、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近年来,国内对哲学问题的争论日渐激烈,哲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显现也越来越明显,什么是哲学,这已被广大民众所急盼。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方哲学比较,概述其几个方面的差异,从而得出哲学不是真理、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和哲学之任务与目的三个结论。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文献综述
一、前沿
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因生存环境、社会状况、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差异, 形成了两种显然不同的个性。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异,西方哲学以天人相分为前提。由于这一根本的出发点不同,便造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特征。关于中西方哲学的不同比较,国内学术界有许多这样的文章,下面就我搜寻的几篇文章进行综述。
二、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回顾
哲学,英文称Philosophy,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不管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虽然存在一些内在联系,但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差异上。关于中西哲学比较的文章,大体发现以下篇目:《中西方哲学的根本区别何在》、《中西方哲学差异的解析》、《中西方哲学观比较与分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中西方哲学思想的比较》、《中西自然观的哲学省思》、《关于中西方哲学的比较》、《性善与性恶——中西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比较》、《中西哲学比较之儒学复兴》、《在德性与德行之间——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中西方哲学产生条件之对比》和《论王国维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_普世哲学定义观照下的中西慧境》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大体发现中西方哲学比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哲学不注重知识论和逻辑方法论,而西方哲学是以“认识论”为基础或核心的
中国哲学历来推崇人性,不注重知识论和方法论,而西方哲学则以“认识论”为核心,总所周知,哲学,英语中式Philosophy这个词,中译为“爱智慧”,爱智者并不自诩说是“有智者”,这是说,哲学是从追求智慧开始的,智慧就是
知识,古希腊人说哲学产生于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实这一点所有的思想都是一样的,但是古希腊的发展却是首先想知道的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世界运行的规律、由宇宙然后再推入人生,因此,西方哲学的全部基础和核心就是“知识论”“逻辑方法论”,而不是“人性论”“人生观”。
(二)中国哲学注重强调“是什么”,而西方哲学注重强调“为什么”
中国文化中历来强调“定义不能精确,推理不能精确,也因此难以有精确的定论”的认识,因此,中国哲学中一直都强调“是什么”。而西方哲学则看重的“为什么”,刨根问底的学习、思考方式成为了西方人的习惯。因此瓦特看到锅盖跳,就会追究为什么,也因此而发明了蒸汽机;牛顿看见苹果掉地,也追究为什么,因此而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三)中国哲学源于“一脉分张”,而西方哲学源于“诸流竞汇”
国学大师钱穆在研究中西文化的源头时称中国文化为“一脉分张”,西方文化为“诸流竞汇”。中国儒、释、道三教异源同流,形成了互相兼容、互相补充的多流并存,多价值取向的中国文化的哲学体系。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古希腊高度发达的文明,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对一切事物进行反思的科学精神传统;古希伯来文明,犹太教对上帝的崇拜发展为唯上帝意识;古罗马文明、发达的法制传统为近代的法制观念奠定了基础。这三大源头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基督教中固定下来,因此,西方哲学是一种“诸流竞汇”的哲学体系。
(四)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哲学则强调“天人对立”
天人关系,古代中国哲学又称之为“天人之辩”。在春秋战国时期,对天人关系的思考深入展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将“畏天命”作为“三畏”之首;道家学派的代表人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荀子有一个著名论点:“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 。各流派尽管立脚点不同,但都是以“天人合一”为其共同的特点的。与中国哲学相反,西方哲学观偏重于向外探求自然,征服自然。在西方,以理论形式表现的宇宙观形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当时,人们也曾有过类似东方人有机整体的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