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三章 计划
第三章 计划《管理学基础》PPT课件

3.1.1 计划与计划工作的概念
“计划”一词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表达的、在制订计划工作中所形成的各种管 理性文件;从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为实现决策目标而制订计划工作的过程。我们认为,计划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未来行动所 作的综合的统筹安排,是未来组织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 计划工作则是指制订计划。 我们主要指狭义的概念,它是指根据环境的需要和组织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确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 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计划工作就像一座桥梁,它是组织各个层次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能够帮助我们实现预期的 目标。 计划工作是各级管理者所要完成的一项劳动。严格来讲,“计划工作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和组织的自身能力,在科学预测未来的基 础上确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奋斗目标,通过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协调和合理安排组织中各方面的经营和管理活动,有效地 利用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组织活动过程”。计划工作与未来密切相关,要想取得预 期的效果,就必须正确地预测未来。因此也就要求管理者要对过去的信息情报加以科学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现实条件设立组 织的未来目标,确定达到目标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法,最后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计划。
计划工作就是要建立目标, 并以各种指标进行明确的 表达。这些目标和指标将 用来进行工作过程的控制。
计划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
计划是降低风险、掌握主 动的手段
计划是减少浪费、提高效 益的方法
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 标准
3.1.4 计划的类型
由于人类及组织活动的复杂和多元性,计划的种类也变得十分复杂和多样。在实际的社会及经济生活当中,人们根据不同的背景、不 同的需要制订各种各样的计划。对于形形色色的计划,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分类原则对其进行分类。
管理学---第三章-计划与决策

计划工作的原理
• • • • 限定因素原理—木桶原理 许诺原理 灵活性原理 改变航道原理
木桶原理
含义是:木桶盛水量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 块木条的高度。意指主管人员越是了解对达到 目标起主要限制作用的因素,就越能有针对性地、 有效地拟定各种行动方案。 此原理表明,主管人员在制定计划时,须全力 找出影响计划目标实现的主要限定因素,有针对 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改变航道原理
即使计划工作过程具有灵活性,在制 定计划后,管理者不能被其拴住,在执行过 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作必要的检 查和修订。 俗语称“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管 理者要像航海家需经常核对航线以排除 险情那样,保证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实现 目标的进程可因实际情况的变化而随时 改变。
组织目标的内容
时间序列分析法
• 简单移动平均法
• 加权移动平均法
简单移动平均法
模型 Yt=1/n (X t-1+X t-2+•••+X t-n) 式中: Yt—t期预测值; n—移动期数; Xi—为第i期实际值。
加权移动平均法
即根据距预测期越近的实际值,对预测值的影响越大的 原理,赋予所取实际数据一定的权数Di,然后再取平均数, 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 权数确定的原则是: (1) 距预测期越大,权数越大;反之,越小。 (2) 0<Di<,且∑ Di=1 此方法适用于稳定而略有变化的市场类型。 模型: n Y= ∑ Xi · i D
2. 目标的次序性
组织目标往往不止一个,故应有轻重缓急之 分。 3. 目标的时间性 目标的实现要有时间要求。
确定组织目标的原则
1. 目标需体现组织的宗旨和使命 2. 目标必须落实,需做到: • 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中 • 尽可能完善,以使目标明确并便于考核 • 有期限要求 3. 目标需有多个,并形成体系,以避免片面性,追求企 业宗旨和使命的实现,如企业有市场营销、创新、 人员组织、财务资源、物资资源、生产效率、社 会责任和利润目标等。 4. 目标需有挑战性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制定管理计划

程序和规则本质:约束思想,规则使用意味自行处 理的丧失。
思考:下列属于哪种类型的计划? “本商店只出售服装和化妆品。” “商品售出后15日内,在未使用情况下,可以退还
购货款。” “在办理退款时,营业员应首先检查退回商品是否
规则 :最简单形式的计划 方案:一项综合性的计划
预算:数字化的计划
计划的层次体系
(1)宗旨或使命:诠释或回答诸如组织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所 处的地位、决定组织的性质以及组织存在的意义等问题。 “组织是干什么的?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为了很好 地存在,必须做什么?应该干什么?”
企业使命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13
三、计划的表现形式
宗旨 使命 目标 战略 政策 程序 规章 规划 预算
宗旨
使命
目标
战略
政
策
程
序
规
章
规
划
预
算
(一)组织的宗旨
是一个组织的最基本的目标,也即是一个 组织何以存在的基本理由。
松下公司:为社会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 (自来水经营理念)
联想:“以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做贡献”。 我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
(七)组织的规章
规章制度 强制性的行为规则。 规章是一种最简单的计划,它规定了某种情
况下采取或不能采取某种具体行动。 例如“上班不允许迟到”,“销售人员规定
范围外的费用开支需由副总经理核准”等等
(八)组织的规划
组织的规划是一份综合性的、粗线条的、纲要性的 计划。
规划是根据组织总目标或各部门目标来确定组织分 阶段目标或组织各部门的分阶段目标,其重点在于 划分总目标实现的进度。
护理管理学第三章-计划工作

护理管理学第三章-计划工作一、A11、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是A、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评价、反馈机制B、目标设定、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总结评估C、目标设定、执行阶段、总结评估D、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评价E、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总结评估2、下列属于时间管理的方法是A、ABC时间管理法B、四维时间管理法C、记录统筹法D、拟订时间计划表E、地区管理法3、确定目标时应包括的要素是A、时间B、目标C、资源D、潜力E、人口4、下列属于时间管理策略的是A、保持时间利用的间断性B、学会拒绝C、善于应用管理D、事事亲力亲为E、无需标准化消耗的时间5、评估形势时首先应将以下的哪一项内容看作一个整体,通过调查进行分析A、社会需求B、对手C、服务D、组织E、系统6、计划的最后一个步骤是A、选定方案B、反馈C、评价方案D、制订辅助计划E、编制预算7、“计划工作要从组织系统的整体出发,进行统筹规划”体现了计划的A、整体性原则B、重点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组织性原则E、统筹性原则8、下列属于计划工作原则的是A、创新原则B、重视成果原则C、目标性原则D、以成员为中心原则E、重视效益原则9、规划是指A、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由中层管理者制订B、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由高层管理者制订C、时间一般在10年以上,由高层管理者制订D、时间一般在1~5年,由中层管理者制订E、时间一般在1~5年,由高层管理者制订10、当计划为下属提供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表明此计划有利于A、减少工作中的失误B、明确工作目标C、提高经济效益D、控制工作E、人员的管理11、属于时间管理基本程序的是A、记录B、评价C、排列D、分配E、预算12、管理者工作千头万绪,为防止时间浪费,可用的时间管理方法是A、充分利用自己的最佳工作时间B、保持时间利用的连续性方法C、消耗时间的计划化,标准化方法D、记录统计时间法E、拟订时间进展表13、属于时间管理策略的是A、每件事都亲力亲为B、学会合作C、列出目标,及时完成D、保持时间利用的连续性E、排列顺序,分配时间14、属于非常规决策特点的是A、涉及面广B、偶然性小C、不定因素少D、有先例可循E、经常出现的决策15、在决策步骤中,领导者识别问题的关键是比较A、经济和社会价值B、事情现状与标准C、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D、自身和他人E、目标和结果16、不属于团体决策方法的是A、电子会议法B、头脑风暴法C、名义集体决策法D、德尔菲法E、集体讨论法17、决策的前提是A、调查研究B、确立问题C、确定目标D、拟订方案E、组织协商18、“协议授权”程序属于目标管理的A、计划阶段B、实施阶段C、执行阶段D、评价阶段E、检查阶段19、按照计划的时间划分,长期计划的时间在A、10年以上B、8年以上C、5年以上D、3年以上E、1年以上20、计划工作的核心是A、目标B、预算C、时间D、决策E、目的21、按照决策的重复性划分,可以将决策划分为A、个人决策和团体决策B、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C、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D、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E、常规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22、确定组织发展方向和长远目标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称为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微观决策D、个人决策E、战略决策23、护士长在运用ABC时间管理方法时,确定ABC顺序的依据为A、工作优先顺序B、工作规模大小C、工作影响力、效果D、工作重要性、紧急程度E、工作复杂程度24、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强调A、以经济为中心B、以整体人为中心C、以工作为中心D、以自我管理为中心E、以人际关系为中心25、思维共振法是为了克服障碍,产生创造型方案的一种简单方法,这种决策的方法还可以称为A、名义集体决策法B、头脑风暴法C、德尔菲法D、电子会议法E、个人决策法26、四象限时间管理法的两个维度是指事情的A、战略性和战术性B、集体性和个人性C、时间性和紧迫性D、权威性和重要性E、重要性和紧迫性27、为完成战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而制定的组织在未来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具体的行动方案,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的决策称为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微观决策D、个人决策E、战术决策28、计划工作的重要性不包括A、有利于减少工作中的失误B、有利于明确工作目标C、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D、有利于控制工作E、有利于提高质量29、按照计划的规模划分,计划可分为A、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C、综合计划和专项计划D、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E、总计划和辅助计划30、世界卫生组织护理专家委员会规定护士在“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属于计划的何种表现形式A、目的或任务B、目标C、职能D、策略E、政策31、某医院护理部制定了本院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属于计划的何种表现形式A、目的或任务B、策略C、规程D、规则E、规划32、以下哪项不属于计划工作的原则A、系统化原则B、重点原则C、弹性原则D、效益原则E、创新原则33、ABC时间管理方法中,C类目标是指A、可暂时搁置的目标B、必须完成的目标C、最优先的目标D、很想完成的目标E、较重要的目标34、时间管理策略不包括A、学会拒绝B、使用授权C、善于使用助手D、安排时间表E、鼓励连续工作,所有事情一同处理35、在决策过程中,解决“干什么”问题的是A、个人决策B、团体决策C、确定决策D、战略决策E、战术决策二、B1、A.协议授权B.目标实施阶段C.目标制定阶段D.制定高层管理目标E.目标成果评定阶段<1> 、护理目标管理第一阶段是A、B、C、D、E、<2> 、护理目标管理第二阶段是A、B、C、D、E、<3> 、护理目标管理第三阶段是A、B、C、D、E、2、A.实施B.记录C.分配时间D.列出目标E.排列顺序<1> 、ABC时间管理法的步骤第一步是A、B、C、D、E、<2> 、ABC时间管理法的步骤第三步是A、B、C、D、E、<3> 、ABC时间管理法的步骤第五步是A、B、C、D、E、3、A.时间计划B.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C.区域性计划D.战术性计划和战略计划E.数字化的计划(预算)<1> 、按计划的内容划分为A、B、C、D、E、<2> 、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划分为A、B、C、D、E、<3> 、按计划的规模划分为A、B、C、D、E、4、A.四象限时间管理法B.区域管理法C.ABC时间管理法D.PATC管理法E.PBL管理法<1> 、由学者莱金提出的时间管理方法是A、B、C、D、E、<2> 、将事情按重要性排序,然后灵活有序安排工作的时间管理方法是A、B、C、D、E、<3> 、将时间分为整体、阶段、瞬时三个阶段进行管理的时间管理方法是A、B、C、E、5、A.ABC时间管理法B.四象限时间管理法C.记录统计法D.拟定时间进度表E.区域管理法<1> 、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事情分成两个维度,把所有事情纳入四个象限,按照顺序灵活而有序地安排工作属于A、B、C、D、E、<2> 、把时间分为整体、阶段和瞬时三种情况来进行管理属于A、B、C、D、E、<3> 、记录和总结每日的时间消耗情况,分析时间浪费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属于A、B、C、D、E、6、A.战略决策B.战术决策C.常规决策D.非程序化决策E.团体决策<1> 、涉及面广、偶然性大、不定因素多、无先例可循、无既定程序可依的决策属于A、B、C、D、E、<2> 、为完成目标而制订的组织在未来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具体的行动方案属于A、B、C、D、E、<3> 、确定组织发展方向和长远目标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属于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是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评价。
管理学基础课件第三章目标和计划

(二)按时间分类 按照组织目标时间跨度的不同,组织目标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 目标和短期目标。其中长期目标一般是指五年及其以上时间内要 实现的目标;中期目标一般是指五年以内、一年以上时间内要实 现的目标;而近期目标则是指一年以内的时间里要实现的具体目 标。 一般来说,在一个组织中,管理层次越高,组织目标的时间跨度 越长,目标内容越抽象和笼统;反之,管理层次越低,组织目标 的时间跨度越短,目标内容越具体。 (三)按内容分类 一个组织的目标还可以按照组织不同的活动内容所要实现的各 种目标进行分类。例如 一个企业可以有利润目标、市场占有量 目标、劳动生产率目标、组织发展目标等等。对于国家或一些大 型组织来说,其目标还可以按照组织不同的活动内容分成政治目 标、经济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等等。通常不同性质的组织其按照 内容分类的目标是不同的。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不同类型的目标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相互 关联构成一个整体目标网络。见图3-1
第一节 组织目标概述
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是计划 职能的核心任务。而计划的制定是以目标明确为前提。因 此,明确并统一目标是现代管理的首要任务。 目标为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目 标展开的;目标是组织期望获取的成果,对成果的期望促 使组织成员团结一致;目标是衡量组织存在的价值的尺子, 是判断管理绩效的标准。因此,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是团 结的旗帜、是证明组织价值的依据。任何组织及组织管理 都有其目的性,世界上不存在无目标的组织,也不存在无 目标的管理,目标是一个组织及组织管理最基本的要素 一、组织目标的涵义及特点 (一)组织使命和宗旨 一个组织的最终目标是组织的宗旨和使命,组织的宗旨和 使命是组织目标的出发点和基础。组织的使命和宗旨是指 组织成员在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赋予组织的基本职责基础 上,对组织存在价值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它描述了组织的 理想和追求,表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
中国农业大学_727管理学综合_《管理学》王凤彬 笔记 第三章 计划

第三章计划本章内容要点·计划的含义,计划的性质,计划的重要性;·计划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制定计划的步骤;·制定计划的技术方法: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法、运筹学方法、计量经济方法、投入产出法;·决策;·目标管理。
计划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就管理的过程而言它位于其他管理职能之首。
其主要任务是在收集大量基础资料的前提下,对组织的未来环境和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和组织拥有的资源确立组织目标,然后制定出各种实施目标的方案、措施和具体步骤,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完整的谋划。
任何组织、任何管理活动都需要计划,它是组织进行管理的前提,这个职能发挥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本章将对计划职能、决策和目标管理的有关内容进行讨论。
第一节计划的含义与性质在中国的历史上,古人已经成功地实践过复国的战略计划。
公元前494年,越国和吴国交战战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根据本国和敌国情况,制定了一个越国复兴、转败为胜、长达13年的战略计划——破吴七计,最后越国终于战胜了吴国。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好的计划是何等的重要。
为了阐述管理的计划职能,本节将介绍计划的概念和计划的基本特性。
一、计划的含义(一)计划的几个代表性定义下面是一些学者关于计划含义的不同陈述:(1)计划是预先决定的行动方案。
(2)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规划和安排。
(3)计划职能包含规定组织的目标,制定整体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将计划逐层展开,以便协调和将各种活动一体化。
计划既涉及目标(做什么),也涉及达到目标的方法(怎么做)。
(4)计划是一种结果,它是计划工作所包含的一系列活动完成之后产生的,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一种说明。
- 1 -(5)计划工作是一种预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连续程序,以期能够经济地使用现有的资源,有效地把握未来的发展,获得最大的组织成效。
管理学-第三章_计划

普遍性:组织的各管理层次、各部门都
有计划 效率性:计划本身的效率性,计划执行 带来的经济效益 创造性:针对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 化、新机会
二、计划的任务与内容( 5 W 1 H )
What----- 具体任务要求 “做什么?”即明确一个 时期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Where----- 空间布局 “何地做?”即规定计 划的实施地点,了解计 划实施的环境条件和限 制条件。 Who ------ 明确职责 “谁去做?”即明确实 施计划的部门或人员。
Why ----- 宗旨、目标、战 略“为什么做?”即明确 计划的原因和目的,或者 说是宗旨、目标、战略。 When---- 时间进度“何时 做?”即规定计划中各项 工作的起始时间和完成时 间。
How ----- 政策、程序、规则 “如何做?”即明确实现计划 的措施,以及相应的政策和规 则,对组织资源进行合理的预 算、分配和使用,等等。
2015~2019 具体计划 2015年 较粗略计划 2016年 2017年
五年计划 粗略计划 2018年 计划修正因素 2019年
本年度实际 完成情况与 计划差异
差异原因
环境变化 方针调整
2016~2020
五年计划
具体计划
2016年
较粗略计划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粗略计划
2020年
2、滚动计划的优缺点
你有计划吗?
•有 有什么样的计划 • 没有 为什么不做计划
不愿做计划的原因
• 变化太快,计划赶 不上变化; • 计划完成不了; • 有计划太约束,不 自由; • 没有时间做计划; • 计划没有用; • 不知道如何做计划 • 正因为有变化才需要做计 划; • 有了计划才知道有问题; • 计划保证我们首先做好重 要的事; • 不做计划不知如何利用时 间; • 计划是否有用,做了才知 道。
护理管理学第三章 计划

计 划
二.目标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 (一)目标管理概念:
以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为基础形成的一套
以目标为中心的激励式、参与式管理制度与方
法。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
第三节
计划概述
目标和目标管理
第四节
时间管理
计 划
第一节
计划概述
※一.计划(Plan)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计划是五大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是确定目 标,科学地、及时地制定为达到既定目标的未来
行动方案的过程。(即对未来活动进行规划和安
排)
计 划
以计划书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概念
1.狭义:制订计划的活动过程 2.广义:制订、实施、检查评价计 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
最好别做
计 划
或有时间再做
改善管理习惯--授权
充分准备 促进合作
责权清晰
适当人选
计 划
拒绝艺术
在我走之前,还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吗? 我有一个电话要接,以后再回电给你行
吗?
进一步的问题可以下次再谈
我得去开会了,领导在等我呢 我得走了,同事正招呼我呢
计 划
养成良好的习惯—自我约束
认清主要工作目标,围绕主要工作目标 计 安排轻重缓急
划
时间管理统计法—日工作计划
ý ´ ´ ¦ À í Ê Â Ï î Ø Ò Ö ª Ð Ô ô ¼ ½ ±Ð Ô Å Ï Ó È Å Ð ò ±¼ Ê ä
计 划
处理优先次序
分析工作的轻重缓急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计划

3. 促使人们改善组织运行的 效率。
计划工作 的意义
4. 为组织各层管理人员的日 常考核和控制工作提供最基 本的依据。
三、关于计划的典型误解
几种 典型 误解
第1种 第2种 第3种 第4种
计划关系到组织的发展大计,和中、基层 管理者无关
计划是计划部门的事,和其他管理人员无 关
当环境不断变化时,计划也要不断调整, 因此计划的意义不大
制定计划的常用方法包括如下: 1. 环境扫描
4. 作业计划方法
常用的制定 计划的方法
2. 预测技术
3. 排队论方法
作业:
• 思考: 《孙子兵法》中说:“多算胜,少不算胜”。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这里的“算”主要 应包括哪些内容?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可以考虑针对可能出现的几种不同情况,分别拟定不同 的计划方案作为备用。
3. 分解目标,形成合理的目标结构 组织目标的分解可以沿空间和时间两个方向进行。 按空间方向可将决策确定的组织总体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 部门、各个活动环节乃至各个人。 按时间方向可将长期目标分解为各个阶段的分目标。
4. 综合平衡 首先,任务之间的平衡。 其次,任务与资源之间的平衡:要保证组织能在适当的时 间筹集到适当品种、数量和质量的资源。
计划是一种约束,会降低组织的灵活性
第2节 计划工作的类型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 计划与计划编制方法

3.1 计划的概念及性质 3.2 计划的类型 3.3 计划编制过程
3.1 计划的概念及性质
一、计划的概念 计划— 计划—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以及组织内部不 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目标、 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目标、任 务、方式的安排。 方式的安排。 —计划是针对组织开展的 —计划具有明确的时间界限 —计划内容(5W1H) 计划内容(5W1H)
四、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计划 (一)程序性计划 西蒙把组织活动分为例行活动和非例行活动。 例行活动就是经常性反复决策活动。如订货、材料出入库、工资编制等。例行 活动要遵循固定的程序来编制活动的安排。 (二)非例行计划 不重复或不经常编制的计划,如战略计划、结构调整计划、新产品开发等。非 程序性计划编制要调动很多资源,甚至外部资源。如我省自2005年以来,政 府大部分发展规划先由大学进行专题研究,最后组织专家、教授、政府工作 人员联合组织编制。
五、计划的层次 计划的层次是指 计划内容所体现 的结构。 哈罗德.孔茨和海 因韦力提出了计 划内容的结构层 次。
使 命 目标 战略 政策 程序 准则(行为规范约 束) 方案(综合性解决方 案) 预算(定量化投入产出)
3.3 计划编制过程
研究组织 过去经验 和教训 制定计 划编制 原则 目标 测算 制定主要计划 制定 计划 实施 的政 策和 措施
三、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 战略计划是关于组织发展方向和竞争力的长期战略性安排。包括 愿景、使命、发展目标、发展策略、政策和措施。 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计划指导下的具体计划。如西瑞集团总体战 略是两网一线的一体化产业发展思路。战术性计划共四个。粮 油收购网发展计划、仓储物流计划、粮油食品加工业发展计划, 食品连锁超市网发展计划。战术性计划是关于战略计划的实施 计划。
管理学第三章计划

路线。网络图中由始点事项出发,沿箭线方向 前进,连续不断地到达终点事项为止的一条通道。一
个网络图中往往存在多条路线,例如图7. 3 中从始点①连续 不断地走到终点12的路线有4条,即: ①:1→2→3→7→10→11→12 ②:1→2→3→7→9→10→11→12 ③:1→2→4→6→9→10→11→12 ④:1→2→5→8→10→11→12 比较各路线的路长,可以拔出一条或几条最长的路线。 这种路线被称为关键路线。关键路线上的工序被称为关键工 序。关键路线的路长决定了整个计划任务所需的时间。关键 路线上各工序完工时间提前或推迟都直接影响着整个活动能 否按时完工。确定关键路线,据此合理地安排各种资源,对 各工序活动进行进度控制,是利用网络计划技术的主要目的。
3.2.2制定计划的方法
(1)滚动计划法 经营计划是人们主观制定的,不可能与客观 条件完全相符合,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又难以准确 预测。因此,经营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环境 和条件的变化等原因,需要对计划进行调整和修 改,滚动计划是一种较好的制定与修改计划的方 法。
①滚动计划的概念
滚动计划又称滚动式计划法。滚动计划法是根 据运筹学的重要分支规划论的原理,编制灵活、有 弹性的计划,使企业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保持 生产的稳定和均衡的计划管理,是企业进行全面管 理、编制和修改计划的一种科学方法。 滚动计划是用于编制长、短期计划的一种方法。 具体方法是每次制定和修改计划时,均将计划期按 时间顺序向前推一个计划期,也即向前滚动一次, 而不是等全部计划执行完了后再重新编制下一期计 划。它是变静态为动态的一种编制计划的方法。
③网络计划技术的评价
A.该技术能把整个工程的各个项目的时间顺序 和相互关系清晰地表明,并指出了完成任务 的关键环节和路线。 B.可对工程的时间进度与资源利用实施优化。 C.可事先评价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D.便于组织与控制。 E.易于操作,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适用于 各行各业,以及各种任务。
管理学第三章计划课后练习题带答案

第三章计划第一节计划的构成与作用一、计划的概念与特点计划是组织策划与安排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方案的一种活动。
计划的基本特点(一)目的性:有明确目的和目标(二)主导性: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三)普遍性:一切有组织的活动都必须有计划(四)效果性:计划质量、成本令人满意(见下图)(五)可行性一项可行计划至少应满足:1、不与国家法律抵触,不严重损害公共利益;2、有实施计划的资源保证;3、获得执行计划的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4、有备用方案和应变措施。
二、计划的构成与分类三、计划的作用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指挥与协调的依据计划是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计划是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计划也是激励士气的手段计划同样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第二节计划的程序一、环境分析(一)组织与环境管理是一切组织活动必备的功能,其目标、方式、对象都是由组织内部因素决定的.任何一个组织的行为都不是孤立的,都要受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组织环境是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斯蒂芬·罗宾斯认为:环境是对组织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
(二)组织环境及环境因素的层次性分解1、环境的分类(1)一般环境(宏观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气候条件、时间、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等。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与组织活动相联系的各种社会条件和因素关系的总和。
主要是: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由决定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观念形态构成的影响组织活动的条件和因素总和。
通常学术界把下列内容视为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①人们的生活方式;②个人从其所在群体中继承的社会遗产;③思想、感情、宗教和信仰的活动方式;④积累起来的知识学习;⑤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⑥教育水平和方式;⑦伦理道德与价值标准;⑧行为方式;⑨历史的积淀。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是由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四个要素的总和构成。
护理管理学-试题与答案-第三章-计划

护理管理学-试题与答案-第三章-计划第三章计划1.为了有效利用时间,管理者应做哪些事情()A.A类工作B.B类工作C.C类工作D.授权的工作2.在宗旨、任务的指导下,组织活动要达到的最终可测量的成果是()A.宗旨B.目的C.目标D.策略3.组织为达到目的而制定的一种限定活动范围的计划称为()A.宗旨B.目的C.目标D.政策4.用数字表示预期效果的一种数字化计划称为()A.宗旨B.预算C.目标D.策略5.根据具体情况是否采取其中一种特定行为所做出的规定是()A.宗旨B.预算C.目标D.策略6.计划的特征不包括()A.目的性B.纲领性C.组织性D.效率性7.管理者在做计划时需要回答的问题是()A.5周1小时B.4周1小时C.3周1小时D.2周1小时8.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是()A.人员管理B.控制C.计划D.领导9.下列哪项不是目标的作用()A.主体作用B.激励作用C.协调作用D.推动作用10.目标管理的创始者是()A.泰罗B.法约尔C.彼德·德路克D.韦伯11.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们最佳的工作年龄是()A.20-30岁B.20-40岁C.25-30岁D.25-50岁12.管理者的最佳工作年龄是() A.25-30岁B.30-40岁C.25-35岁D.35一55岁13.目标管理的第一个阶段是()A.组织实施B.检查评价C.制定目标体系D.实施奖惩14.按照ABC时间管理法,A类工作应占工作时数的()%。
A.20%--30%B.30%--40%C.50%--60%D.60%-80%15.评估资源可归纳为SWOT,其中“0”是指()A.组织内部优势B.组织内部劣势C.组织外部机遇D.组织外部威胁16.时间管理最重要的意义是()、A.有效利用时间B.激励员工的事业心C.有利于管理D.提高工作效率17.管理者对A类工作的管理要点是()A.授权B.请别人做c.明天做D.亲自去做18.中期计划的年限是()A.3个月B.6个月C.1年D.3~5年19.择优是计划工作的()问题A.重要B.核心C.不重要D.关键20.组织长期计划一般由()制定A.中层管理者8.被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D.基层管理者二、多选题答题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选择2---5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争激烈 替代产品出现 消费者偏好变化 经济环境变化 等等
二、计划工作的程序
(二)确定目标(目标管理)
传统手段—目的链式的目标设立 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目标:压力型的管理
目标管理:参与式的管理 目标管理的要素:
确定目标 参与决策 明确期限 绩效反馈
二、计划工作的程序
(二)确定目标(目标管理)
计划工作设计的内容
一个完整的计划要清楚 的回答下列六个问题:
做什么(What)? 为什么做(Why)? 何时做(When)? 何地 做(Where)? 谁去做(Who)? 怎样做(How)?
——5W1H
第一节 计划
一、计划工作概述
(一)计划的含义
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预测,权衡内、 外条件,提出在 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 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三、计划的原则
(一)限制性因素原则
前提条件: 所有因素同时作用才能发挥效用 增加储水量的办法: (1)改良思路:找准短板子,补长短板子 (2)再造思路:木桶的拆开分类组合,木板
进行分类,构造出高低不同的水桶。 (资产重组、企业重组、流程再造等)
三、计划的原则
(二)合理期限原则(deadline)
浪费活动。
一、计划工作概述
(四)计划的性质
目
的
性
首
位
性
普
遍
性
效
率
性
创
新
性பைடு நூலகம்
一、计划工作概述
(五)计划的种类
宽度 战略计划 运营计划
时间架构 具体性 使用频率
长期计划 方向性计划 短期计划 具体性计划
持续性 一次性
二、计划工作的程序
分析 状况
确定目标
确定前 提条件
拟定备 选方案
评价备 选方案
选择方案
(2)类型
成本领先战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其成为行业中生产成本 最低者。
差异化战略:寻求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并得到顾客的广泛认同。 聚焦战略:确定产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并量体裁衣使其战
(二)计划与绩效
—一般而言,正式的计划工作能带来更高的绩效。 —计划工作的质量对于组织的绩效更为重要。 —计划对于组织的绩效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计划于组织的绩效还受到时间的影响。
一、计划工作概述
(三)制定计划的原因
计划有利于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计划能够帮助人们识别潜在的机遇
和威胁,能够降低风险 计划有利于管理控制,减少重叠和
目标管理的步骤
制定组织的全局目标和战略 在事业部和功能部门之间分解目标 部门管理者与下属单位的管理者共同设定他们的具体目标 单位管理者与雇员之间就如何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达成协议 实施行动计划 定期检查实现目标的进展状况,进行反馈 目标的成功实现得到基于绩效的奖励的强化
二、战略管理的层次
(一)公司层战略
(1)内涵
寻求确定公司应该从事什么事业,以及希望从事什么事业。
(2)类型
稳定战略:基本不进行重大改革。 紧缩战略:用于组织处于劣势,组织规模产品收缩。 增长战略: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
波士顿矩阵图
第二节 战略管理
(二)事业层战略
(1)内涵
寻求决定组织应该怎么在每项事业上展开竞争。
计划必须有明确的期限要求 必须确定计划的合理期限 注意许诺的任务量与时间期限的关系
(三)灵活性原则(计划制定过程中)
(四)权变原则(计划执行过程中)
四、计划编制方法
(一)网络计划技术
泡茶的作业时间
作业
代号
洗开水壶
A
洗茶壶
B
洗茶碗
C
拿茶叶
D
烧开水
E
泡茶
F
时间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2分钟 10分钟 1/3分钟
二、计划工作的程序
(三)拟定备选方案
拟定的备选方案是否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呢? 拟定的备选方案应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四)评价备选方案
管理者评价备选方案的标准是什么?
二、计划工作的程序
(五)选择方案
管理者以什么样的价值导向选择方案?
(六)拟定派生计划
派生计划是总计划下的分计划。
(七)编制预算
预算:数字化、货币化的计划。
四、计划编制方法
(二)滚动计划技术
1999~2001三年计划
1999
2000 2001
很细
较细 较粗
(该计划的滚动期为一年)
1999年计 划与实际 的差距
1999年底
计划修正因素
差异分析 环境变化 组织方针变化
2000~2002三年计划
2000
2001
2002
很细 较细
较粗
第二节 战略管理
一、战略的内涵
拟定派 生计划
编制预算
二、计划工作的程序
(一)分析状况
Swot分析
优势:
劣势:
机会:
威胁:
良好的战略 强大的生产线 研发能力强 适宜的组织结构 良好的控制体系 等等
战略缺乏远见 单一的生产线 研发能力下降 营销策略糟糕 控制体系失效
核心竞争力扩张 开拓新市场领域 扩大的生产线 商业领域的分化 等等
四、计划编制方法
(一)网络计划技术
1
A 1
2
E 10
5
F
6
1/3
1B
D2
3
C 1
4
泡茶作业图
四、计划编制方法
(一)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
作业 一般是两个圆圈和一个箭线表示。 结点 作业开始和完成的瞬间状态,它不消耗资源和时间,一
般用圆圈表示。 线路 从网络图的起始结点开始,沿着箭头所指的方向,连续
第三章 计划
学习内容
第一节 计划 第二节 战略管理 第三节 决策
案例:难道我没有计划吗?
个体户小赵得知近来某高档啤酒销售 的差价利润丰厚,就托关系以预付30% 款项的方式从厂家批发5000箱。同时招 一批临时工以每瓶2角回扣的报酬组织 促销队伍,并安排饮食店和宾馆代销。 但因促销不力,2000箱啤酒积压在库房。 小赵的爱人骂他做事没有计划,小赵感 到很委屈。你认为小赵有计划吗?
不断地到达终止结点为止,中间是由一系列首尾相接 的作业和节点所组成的通道。 关键路径:长度最大的路径
四、计划编制方法
(二)滚动计划技术
根据计划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 划,逐期向前推移,采用近细远粗的原则,使短期、中期 计 划有机结合起来的计划编制方法。
滚动计划法将计划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提高 了计划的适应能力,是一种动态的计划制定方法。
(一)战略 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设
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二)战略管理
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 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 进度谋划的实现,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付诸 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
第二节 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