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专题三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
☐专题三有效教学先决条件
☐问题聚焦
☐你认为有效教学有哪些先决条件?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恰当的教学内容(最近发展区);地利:计
划的有效;环境创设的有效;人和:教师良好的知识储备;教师预设
的有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教师良好的教学技能;学生的良好准
备……)
先决条件即是前提条件。师范专业教育者的系统培养和训练或非师范专业教育
者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艺术范式,强调天赋,强调先天素质,教师是需要挑选而不是培养的。
三类教学语言:文本语言;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宁夏方言:konglong
山;chong天夏天,青海方言:刮fen下雨)
系统的课程学习与训练。
《有效教师的品质》
《》教师教育精品教材,陈老师主编之一
☐你认为有效教学受哪些因素影响?
与上一问题有重叠。
环境。技能。
☐认识学生特点对有效教学有何意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近发展区;针对性,对症下药;……)☐目前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有何新特点?
有利有弊,有优有劣
☐如果你是教师,你会怎样了解学生?
教师怎样了解学生:课堂观察;个别谈话;测验考试;家访;同
伴调查;问卷量表……
课堂或学生研究的三步骤:表层问卷—深度访谈—行为观察☐基于新课程的理念,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教材的作用?
☐你认为教师应该为有效教学创设什么样的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为什么应该重视开发教学资源?
课堂生成性问题讨论(2015-09-21)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有效教学的形成过程
认识学生特点
深入挖掘教材
☐有效教学的形成过程
☐有效教学的四个条件:学生;教材;环境;资源
1. 认识学生特点
2. 科学加工教材
教材是学习的重要资源、核心资源。但不能唯教材。
3. 优化教学环境
(硬环境;软环境)
4. 丰富教学资源
图书资源;网络资源
一、认识学生特点
1. 认识学生学情对有效教学的意义
(1)因人施教、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实现教学对象与教学方式间的高度契合与一致,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创造出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学样式,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2)认识学生,发现问题,把握学情,是创造有效教学的入手点。
教师认识学生的目的就是要使其对教学方式的选择、运用与学生动态的“学情”相适应,相同步。
(3)学生对学习的动力与学法是有效教学的持续动力。
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感应”、“反应”、“效应”是教学效能的集中体现。
☐ 2. 认识学生的学情
(1)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是百姓” (百姓万家)
☐尊重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是高效能教学的鲜明特征之一,认识学生个性差异是创造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
(2)认识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
“学生有自己的过去” (以往的经验经历)
☐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情况,是教师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选择新知识的呈现方式,实现对知识的有效传授的基础。
(3)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维方式
“学生是他自己”
(要不要“向**学习”?学习优点,长处,但要结合自身。)
摩尔根:你是世界上四十六亿人之中的一份子,又是独一无二的一份子。
☐教师只有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善于站在学生的立场和想法上来认识,来思考时,他才可能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创造出有效的教学形态。
(4)认识学生的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功之道”
☐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尤其是那些表现为学生学习风格的学习方式。
☐研讨
☐教师如何了解学生的学情?
☐ 3.认识与了解学生特点的“四诊法
(1)观察(“望”)观察法
“走进学生的世界看学生”
(2)聆听周围人的看法(“闻”)谈话法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3)走访(“问”)家访
“家长比你更了解孩子”
(4)查阅学生作品与成绩(“查”)考试考查
“作品是学生自我的镜像”
☐二、科学加工教材
1.加工教材对创建有效教学的重要意义
教材,又称课本,是专供师生教学使用的各种文本资料,如课本、讲义、教学视频等。
(1)挖掘教材是教师把握教学内容内部联系,把握教学重点的基础。
⏹教学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重点讲什么,是教学增效的立足点。(2)加工教材是教师把握教材组织结构,科学设计教学流程的要求。
⏹教学结构、教学流程最优化要求教师既要遵循学习规律,又要遵循教材逻
辑要求。
(3)加工教材是教师研究教学、改进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对象化、具体化的客观要求。
⏹教材内容是一样的,教学对象与教学情境是特殊的,这就需要一个教学内
容具体化的过程。
☐ 2. 教师如何加工教材,服务有效教学
基于文本(教材)、超越文本、重构文本。
BBC中英教育实验的思考:教育不能照搬,国际视野,本土转化。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不可以抛开教材。教材是知识的具体载体,并经由论证、编写、审查,最后加以使用。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魏书生的教学案例,魏老师的教案被照搬,效果不佳。
优秀的教师对教材的应用,一定着眼于对教材的思考和重新建构。教师既是教学者,也是学习者、反思者、研究者。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新要求。从讲台上的智者变成学习者,要从学生学习的指导变成导演。
教师不再是演员,学生成为演员。
陈老师博士生论文《大数据环境中的教师角色变革》
(1)把握教材脉络,抓取核心知识
哪些知识是核心知识?
(2)选择、重组教学内容,实现科学配置
文科类课堂可能更需要教学内容的重组?
(3)补充缺失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4)积累生成性资源,丰富教学辅材
每节课的好问题,可能成为下次课的好论题。
(5)分析教材的知识背景,准备情感价值观教育素材
☐ 3. 教材加工的常用方法
(1)绘制概念图(思维导图map;图解分析法)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学习“月亮”概念:基于空间智能学习月亮的位置;基于音乐智能学习关于月亮的歌曲;基于数理逻辑智能学习月亮的大小、与地球的距离……)
本课程网络课程资源建立的优势:课程的思维导图;相关专题的音频素材;关键术语的英汉对照
(2)“总分总”法
沿着“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来分析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