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科教学知识(pc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学科教学知识(pck)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学科构成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怎么教?对每一个处在观念转型期的语文教师而言,这些都是不能不了然于胸的问题。但实际情况是,虽然经过好几轮的新课程培训,至今依然有不少人对以上问题迷惑不清。听了苏立康教授的讲座,我对语文PCK的理解是:教师把既有的学科知识,根据时代社会背景,考虑学情,采用适合的方法,进行有效教学。通俗地说,语文PCK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下面拟就语文学科教学知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语文学科教学知识(pck)是什么?
准确地界定每门学科的构成要件是顺利走进一门学科的必要条件。语文教学之所以长期搞不清“教什么”的问题,主要原因正在于这门学科似乎缺少像数理化那样清晰明确的知识序列。为此,甚至有人怀疑它能否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为了教学的需要,人们还是想给它一个明确的界定。在建国不久的1956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中,语文被笼统地称为“文学”。 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才把“文学”改成“语文”,并强调“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工具”。直至1996年颁布的历经先后6次修订的教学大纲才在继续突出语文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基础上,首标“文化”二字,强调语文还是“最重要的文化载
体”,只是没有明确界定“文化”在语文学科中的独立地位。因此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的争论依然继续。2000年的语文教学大纲终于正式确认了语文学科的文化功能,明确规定“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在此基础上,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角度,准确地揭示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说明其构成要件不外乎“语言文字”和“人类文化”两个层面,二者互为依存,不可分割。
斯坦福大学的舒尔曼教授和他的同事启动了名为“教师知识发展”的研究,于是就有了PCK。舒尔曼认为PCK是指教师将学科内容转化和表征为有教学意义的形式、适合于不同能力和背景学生的能力,是综合了学科知识、教学和背景的知识而形成的知识,是教师特有的知识。
语文课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老师一辈子在建设我们的课堂的同时,也在建设我们自己。我觉得这是我们难的地方,也是我们幸福的地方。语文教师一辈子都闲不住,因而一辈子都在不断提高,老师们发展自己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要求自己。这些知识老师们都很牢固,都很丰富的时候,真到上课,还要严格挑选,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给什么,不给什么,怎么给?这些恐怕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现代文阅读的一个大毛病就是脱离语言,浮在面上。现在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是考语言能力,对文本语言的品味。语言积累更丰富,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要朗读,读
了才能积累,反复读,烂熟于心,这些东西才能化为自己,自己才能应用上,所以要在语言上扎扎实实下功夫。
二、语文学科教学知识(pck)教什么?
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及构成要件的正确界定为“教什么”的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但是,主导语文教学几十年的工具论理念,依然影响着当前的课堂教学。在这种课堂上,很难看到师生智慧的相互生发和激烈碰撞,也看不到生生情感的交融互渗和不断升华,更看不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文本的多向解读(个性化解读)和相互开发。总之,这种理念主导下的课堂教学,既无激情四射的课堂热度,亦乏鞭劈入里的思维深度。
怎样才能正确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正确认识语言文字和人类文化既有所区别又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是达成以上目标的必要条件。语言文字指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合体系。文化是指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文学科的文化因素主要属于人类精神领域。从形态上看,前者有形,后者无形。人类文化通过语言文字记录和传播,有形是无形的物质载体;语言文字依托人类文化而存在,无形又是有形的精神内涵。二者既是有形与无形的有机统一,又是刚性和柔性的完美结合。所以,紧紧立足于二者的特殊联系,向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授汉民族语言文字知识(识读、理解、书写和运用等),使之形成
相应的技能和技巧;传播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最为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使之形成相应的精神品格和价值体系,正是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必然选择。
三、语文学科教学知识(pck)如何教?
1、立足学科特点,遵循认知规律。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体现其工具特性的语言文字教学,既要让学生系统掌握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又要使他们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形成相应的语言技能;体现其人文特性的人类文化教学,又要努力把学生对文化知识体系的积累与形成和相应的精神品格锻造与内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由材料的积累到理念的形成,从事物的表象到事物的本质,既是人类认知活动必须遵循的规律,也是语言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因此,语言训练和人类的文化认知过程,必须通过学习、掌握、感受、享受和创造五个阶段。学习是语言文字和人类文化知识的系统化,掌握是二者的技能化,感受和享受则是二者的内在精神化,创造则是在以上的基础上把语言文字和人类文化转化为进行知识和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条件。
2、深化学科认知,提升教学境界。
对知识而言,从学习到掌握,均处在以形成相应的技能为目的训练阶段。要实现对知识的感受和享受,就必须在具备相应技能的基础上熟练应用并充分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而
创造则是形成新知的必要条件。对文化而言,学习是文化的积累过程,掌握就是融汇贯通业已积累的文化因素;感受就是将文化转化成为与学生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情感态度密切相关的内在能量;享受就是把这种潜质(内在能量)转化成为学生安身立命的本质力量;创造就是师生在对文化进行反思批判的基础上的推陈出新。
不论是文化还是知识,学习和掌握均处在认知的第一境界,这也是认知最基础最艰苦的阶段。感受和享受处在认知的第二境界。当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自己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文化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并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时,才能进入这一境界之中。学生认知的第三境界就是创造。创造是认知活动的升华,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不论是新知的顺利生成,还是文化的推陈出新,都离不开这一最高境界。反观目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仅仅满足于学生对语言文字和人类文化的学习和掌握,还没有完全进入到感受和享受的阶段。缺乏感受和享受,自然就体会不到学习和掌握的必要性,也体会不到这一阶段的乐趣所在。没有远大目标激励,就不可能产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没有快感的支撑,就无法实现向创造的飞跃,更无法领悟到能力训练的目的和归宿。所以,努力提升教学境界,积极实现第一境界向第二境界和第三境界的跃升,确实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