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说课稿与教学设计说明
《清平乐村居》 教案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案教学设计《清平乐村居》教案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清平乐村居》是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的课文,它通过对农村特有的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
但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习惯和专注学习的能力。
因此,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关注更多学生知识的接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学生在兴致盎然中融入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3个生字,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声、色的动态效果,创设诗意氛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育的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四、媒体设计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服务教学为宗旨,设计了课程资源网页。
该网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分为赏韵读文、课文动画、词义点拨、旧词新唱、诗情画意、宋词简介、田园诗句等部分,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运用,整个媒体设计具有可选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走近村居”1、音画共赏,情境导入教学伊始,运用课件出示课文的插图,伴着悠扬的古琴曲,学生置身于恬静的田园氛围,从而创设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氛围,揭示课题。
2、美文诵读,整体感知指导学生进入“赏韵读文”下的“美文诵读”,边听课文范读边借助拼音,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这首词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感知词的内容。
(二)“走入村居”1、多方互动,自主探索指导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合作探究,借助“词义点拨”,弄清重点词语的意思:如“茅檐”、“吴音”、“相媚好”、“翁媪”、“亡赖”,为感悟全词扫清障碍。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说课稿第【1】篇〗一、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理解词的内容,借助朗读、想象,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重点难点:1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数:一教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题。
说到田园,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这样一些词:"阡陌交错"、"竹木扶疏"、"田舍掩映"、"鸡犬相闻".田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许多文人吟诗作画,心驰神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宋爱国将领、词人辛弃疾(其词可分为: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词,描绘田园风光的农村词,体物言情的咏春词和_词。
)描绘的乡村图景,领略乡村特有的清丽宁静,走进田园,共同领略田园所特有的美。
谁来读读课题《清平乐村居》。
(师指名读。
)(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宋词是一种可以配曲子唱的词,前面的那个"清平乐"("乐"要读"yue",不读"le")是词牌,每首46个字,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有4个韵脚,下片有3个韵脚字。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词牌)词牌还有很多呢:"念奴娇"、"浣溪纱"、"虞美人","沁园春"也是的,对了,还有苏轼"明月几时有"的那个叫"水调歌头"!后面的"村居"才是词的题目,村居是什么(乡村人家)。
★关于题目"村居"———激发学生的想象:村居有什么景致呢学生接触到的首先是题目。
一个"村居"会令孩子们浮想联翩。
会想到小桥、流水、人家;还会想到青山、绿水、树林,会闻到花香,会听到鸟语、泉声。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3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介绍“词”: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一位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2、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
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
词有各种格式。
每一种格式有一个名称。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
“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初读,整体感知:过渡:《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1、自读。
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细细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2、听读。
我们来听听录音朗读,然后模仿录音朗读。
注意:剥的读音。
3、学生再练读。
4、指名读。
三、细读,理解词意:过渡: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
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1、自学思考。
2、逐“片”讨论:⑴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提示:“檐”、“吴音”、“相媚好”、“翁媪”的意思;作者的思路。
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⑵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
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⑶配乐朗读。
四、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4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能背诵和默写。
2、过程与方法: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重点难点:1、给文配画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实录)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南宋爱国将领、著名词人辛弃疾描绘的乡村图景,领略乡村特有的清丽宁静。
谁愿意读读课题?(生自由读,师指名读。
)师:读了课题,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这首诗有两个题目。
生:我对刘丹同学的回答有意见,没有两个题目,宋词是一种可以配曲子唱的词,前面的那个“清平乐”是词牌,后面的“村居”才是词的题目。
师:你懂得真多!能告诉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吗?生:我昨天预习时也不明白,后来上网查阅资料,才明白。
老师,词牌还有很多呢:“醉花阴”、“浣溪纱”、“虞美人”也是的,对了,还有李白“明月几时有”的那个叫“水调歌头”!师:同学们,刘丹已经懂得如何主动学习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确实,宋词和唐诗、元曲等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有自己特殊的形式,可以配乐演唱,有点象我们现在的歌词。
那么“村居”写的是什么呢?我们来读读(学生自由读)师:谁愿意大胆站起来读读?(指名读)师:读得真响亮,同学想给你提点小意见,接受吗?生:翁媪(wengao)读错了!生:我觉得词和诗一样,要读出节奏来,郭洋的节奏不清楚。
师:你来示范一下好吗?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真好,诗词只有把节奏读正确,才有独特的音韵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读了这首词,你的脑海里有了怎样的几幅画面?生:我看到了低低的茅檐下,有老爷爷、老奶奶在聊天。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通用15篇)2022-12-15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通用15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词的韵律美。
2、正确理解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课文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词图对照,感受意境美1、(ppt出示课文插图)瞧,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村居风景。
结合插图,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能读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了呢?2、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点拨,总结学法:看来结合课文插图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是我们理解古代作品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3、还有哪些字、词、句不明白的吗?(无赖相媚好两个词语的教学)(1)、无赖:借助生活经验来解决:无赖是什么意思呢?(不讲道理,不听话......有贬义之意)那一个无赖的孩子怎么会说最喜呢这不是很矛盾吗?那你觉得在这里无赖是什么意思呢?(顽皮,调皮)在生活中其实我们的父母也经常会用这样看似批评的话表达对我们的疼爱之情,你能想起来吗?(读出无赖)(2)、相媚好:由媚字展开教学,媚字左边是一和女右边是一个眉,好象是说年轻女子的眉毛,美吗,好吗?那课文中谁会说谁好呢?(翁说媪)是吗?引出相--互相?指名解释:互相夸奖对方的好。
他们会怎样夸奖对方呢?(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在一个低小的茅屋前有一条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正亲热的坐在一起,正说着些什么?你听......(学生先自己互相说,教师点拨后指名说)4、多么恩爱的老两口,多么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啊!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一起去描绘如诗如画、清新恬静的乡村生活,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小画面写下来?(学生写后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评价:多么好的环境、多么朴素的一家人)5、再读全文,整体感受。
二、咬文嚼字,体会情感美1、你能用一个字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吗?引出醉a、醉字好啊,沉醉不知归路,那咱们就不回去了,咱们一起去和这家的公公、婆婆、还有三个孩子聊天吧。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适时引领学生理解“翁媪”“无赖”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放飞想象,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体会词人对温馨、平和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4.引领学生总结并运用“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学习古诗词。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与美好。
【教学进程】一、课前热身,感受乡村美景1.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谁来背上一两句大家会背很多诗,可古人不像咱们这样背诗,古人是吟诗(强调“吟”)谁来吟一吟2.声音放慢、摇头晃脑还不算是真正的吟,必须用心去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二、初读感知,读通读顺,明晰词的形式特点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板书)——清平乐村居。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
(写字像做人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齐读课题。
2.(板书:村居)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师板书“村居”)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
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
(师板书“清平乐yue”,并齐读)“清平乐”这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有水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清凉舒适。
这是一首清静平和的音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3.看来,有了丰富的想象,一个普通的词也会变得有灵性、有生命,就活起来了。
学语文就要这样。
指读:清平乐村居4.师介绍:“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是一首曲子,是用来演奏的。
这样的曲子给你怎样的感受(凡是用它作词牌的词都给人一种清静、平和、舒适的感觉。
)三、初读感知,疏通部分生字新词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一字不差。
2.学生自读课文。
提醒:轻轻地读,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去寻找那种清静、平和、惬意的感觉。
3.检查初读。
谁来都给大家听(读得正确即可,教师相机正音。
《清平乐村居》教案6篇
《清平乐村居》教案6篇《清平乐村居》教案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有关词的学问。
4、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根底上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语言文字,感悟田园生活的奇妙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
[教学预备]1、投影2、范读磁带3、配乐磁带4、收集辛弃疾和有关“词”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
1、出示插图、筝曲。
2、图中描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3、这幅图就是依据辛弃疾写的一首词而创作的。
4、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
引入诗,范读。
二、读准课文,理解词义。
1、听课文录音,留意几个字音。
2、布置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板书:读准4、检查:指名读,准音。
“乐”“媚”、“翁媪”、“笼”、“剥”、“莲蓬”5、简介:词是诗的一种。
6、连续读,想想能够明白什么意思。
7、相机沟通、理解:(1)“锄豆”、“卧”、“茅檐”、“无赖”、“吴音”、“相媚好”等词的意思。
(2)词牌名与题目的文体学问,“村居”的意思。
8、质疑。
9、几杯酒下肚,老爷爷、老奶奶微微有点醉,心理快乐,他俩就闲聊起来。
想想,他们在聊些什么呢?10、过渡:通过朗读和自学就能把意思读懂(相继板书)。
固然,不但要读懂,还要把这首词读好。
(相机板书)三、体悟意境,内化表达。
1、把这首词读好,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读。
布置自渎。
2、创设朗读情境,自由朗读。
3、激情:老爷爷、老奶奶在茅檐下看看风光,聊谈天。
感觉怎么样?4、齐读课文。
5、展现画面。
理清挨次。
练习背诵。
6、指名试背。
7、读得这么好,大家是不是可以写写什么。
人物,环境,感受皆可,有感而发就行。
8、沟通文章。
9、总结:就让我们永久记住辛弃疾为我们描写的这首清爽安静的词吧!齐读。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说课稿第【1】篇〗《清平乐村居》说课稿一、说教材:《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也是本册的最后一篇课文。
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向往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五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词这种文体。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实行考虑,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也是学生能够达到的。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词语,句子和全文。
3、借助朗读想象、感受诗中田园生活中的美景,并生动地描述“村居”的景象。
4、体会“村居”所表现的作者的感情,并能说出来,写下来。
三、说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地诵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领悟作者的情怀。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所以,将教学方法确定为能促动学生实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法。
学法:1.“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
学生的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读准、读懂、读好、读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升。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中,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五、说教学过程的设计:学校不再仅仅是传递和储存知识的地方,而是学生实现终身发展的一个平台。
教师依托策划、引领策划,协助学生实行自主的策划,找到发展的方向,提升发展的技能,学会完善自己,打下终身发展的基础。
清平乐村居的说课学习教案稿3篇范文.doc
《清平乐村居》的说课稿 3 篇一、教材分析与处理《清平乐 ? 村居》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它通过“茅檐低小,坡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西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些农村特有的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 2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 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 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2、能力目标:利用网络展示文、声、色的动态效果,创设诗意氛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情趣。
二、媒体设计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媒体通常以单机操作、单线型课件形式表现教师的教学设计,但是,这种课件有局限性,往往一位教师用了,其他教师就无法使用,使用不当甚至会造成一种新的满堂灌──“电灌”。
新时期,新课程,新方式,对教学资源的运用提出了新课题。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服务教学为宗旨,在《清平乐 ? 村居》的教学中以网络为平台,设计了课程资源网页。
该网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分为美文诵读、词义点拨、课文动画、宋词简介、田园佳句等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运用。
整个媒体设计具有可选性、实效性、多层性、可操作性、可再生性。
三、教法学法1、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
2、学法: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与学是不可截然分开的,教师的教法实际上是对学生学法的渗透与指导。
《清平乐·村居》说课稿
《清平乐·村居》说课稿《清平乐·村居》说课稿1一、说教材《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
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态的描绘,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结合本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要求和本课教学要求,依据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理解重点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熟读并背诵古诗,感知古诗大意,默写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诗词的意境;难点: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
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有时,则对诗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不能深刻的体会到。
三、说教法与学法(一)教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
”在教法上,我主要运用对话法和情景创设法。
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我会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诗歌。
寓教于乐,通过情景创设,不仅能让学生如亲临般体会诗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法:“情景教学法”、“设景想象教学法” “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教学法”等。
(二)学法现在的学生的学习大多依赖于家长和老师,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培养他们在学习上的独立能力和合作能力,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学习古诗,首先要多吟诵,再根据诗词与吟诵去理解诗意。
因此,在学法上我主要采取合作交流法和诵读法,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且多次的诵读,从而初步理解诗意。
5《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展示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实现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互动方式
为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提问、讨论、示范等,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反馈。
2.撰写一篇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的作文,运用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写作能力。
3.收集与诗词相关的资料,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拓宽知识面。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简洁的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合作学习: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促进学生间的知识共享、情感沟通,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古诗挂图、生僻字卡片等,用于直观展示诗词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僻字。
2.多媒体资源:课件、视频、音频等,通过图文并茂、音视频结合的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诗词标题和作者:位于板书中央,突出重点;
2.诗词原文:以规范的字体书写,便于学生抄写和记忆;
3.诗词结构分析:包括韵律、对仗等,以图表形式展示;
4.生僻字词及解释:标注在诗词原文旁边,便于学生查阅;
5.赏析要点:列出关键词、意象等,指导学生鉴赏。
板书风格将注重规范性与艺术性的结合,采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使板书美观、易懂。
3.提问互动:通过提问方式,如“你们觉得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等,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清平乐·村居》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的古诗词三首之一。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所作,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象。
全诗共三十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古诗词,并能运用想象力描绘诗中的画面。
但学生在理解诗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深入理解诗文。
此外,学生对乡村生活的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清平乐·村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清平乐·村居》。
2.难点:理解诗文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学会品味诗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古诗词鉴赏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乡村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乡村生活的了解和感受,引出本课的内容。
2.朗读与背诵:让学生自由朗读《清平乐·村居》,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
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3.诗句解析:引导学生品味诗中的关键词句,如“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等,理解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的宁静和美丽。
4.情感体验:讨论诗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5.应用拓展: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乡村景象,或创作一首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的现代诗。
《清平乐.村居》说课稿(通用5篇)
《清平乐.村居》说课稿〔通用5篇〕《清平乐.村居》说课稿〔通用5篇〕《清平乐.村居》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p 与处理《清平乐·村居》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它通过“茅檐低小,坡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西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些农村特有的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欢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开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认识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2、才能目的:利用网络展示文、声、色的动态效果,创设诗意气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情趣。
二、媒体设计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媒体通常以单机操作、单线型课件形式表现老师的教学设计,但是,这种课件有局限性,往往一位老师用了,其他老师就无法使用,使用不当甚至会造成一种新的满堂灌──“电灌”。
新时期,新课程,新方式,对教学资的运用提出了新课题。
本着以学生开展为本,以效劳教学为宗旨,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以网络为平台,设计了课程资网页。
该网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分为美文诵读、词义点拨、课文动画、宋词简介、田园佳句等局部,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运用。
整个媒体设计具有可选性、实效性、多层性、可操作性、可再生性。
三、教法学法1、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
2、学法: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作为老师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与学是不可截然分开的,老师的教法实际上是对学生学法的浸透与指导。
2024《清平乐村居》的说课稿范文
2024《清平乐村居》的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清平乐村居》,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清平乐村居》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的内容。
它是一首宋代文学家陈与义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农村生活场景,反映了人们对安宁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清平乐村居》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获取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②能力目标:通过阅读理解、诗词鉴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视,增强对家乡、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自豪感。
二、说教法学法通过阅读理解、诗词鉴赏、情感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课件和相关文学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清平乐村居》这首诗。
同时,我还准备了相关的讨论题和阅读指导,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呈现一幅田园风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清平乐村居》这首诗的兴趣。
2.课文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意象和情感色彩,以及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态度和观点。
3.诗词鉴赏:通过诗词鉴赏的活动,将学生带入诗的世界,让他们感受到文学的美和智慧。
让学生品味诗中的美景描写、情感表达和寓意,引导他们运用诗词的语言特点和审美标准进行鉴赏。
4.情感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的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清平乐村居》的感受和理解,促进他们对诗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想象。
五、板书设计板书能够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清平乐村居说课稿
清平乐村居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清平乐村居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平乐村居说课稿1一、说教材《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
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
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
二、说目标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4.通过古诗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重点: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难点: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三、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
学法:1.“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四、说教学环节本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却把一家农户的环境气氛鲜明地勾勒出来,语言清新秀丽,浅显易懂。
为了让学生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我一直把“边读、边看、边想”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
清平乐·村居说课稿
清平乐•村居说课稿
《清平乐・村居》说课稿
一、说教材《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
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态的描绘,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本组课文以“童年''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动作等的描写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自己感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在本组的其他四篇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不同形式的童年生活,本课则刻画了在清新秀丽的农村中一家五口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尤其是小儿子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并为此后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训练“难忘童年''作一定的铺垫。
本词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悠闲自得的画面,这儿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 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
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
二儿子年纪尚小,。
《清平乐 村居》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说课稿及教学设计一、说教材《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词,它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
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
在写人方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
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
二、说目标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借助画面与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词的一般特征。
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读的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三、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
学法:1.“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
学生的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读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4、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清平乐·村居读题。
2、解题:“清平乐”是词牌名,“乐”要读成“yuè”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做词牌,照这个词牌写出来的词,每首46个字,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有4个韵脚,下片有3个韵脚字。
3、“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人家”。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⑴生字正音。
茅檐醉相媚好翁媪锄豆卧剥⑵理解上述词语。
⑶指名试读课文。
三、练读课文1、听录音朗读:听清节奏。
2、学生试读。
3、学生分组齐读。
4、全班齐读。
四、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齐读全文。
二、讲读课文1、学习上片四行:⑴学生读。
⑵指名解说,教师补充:茅檐低小:茅屋又低又小。
溪上青青草:河边上长着青青的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带着酒意操着吴语两人谈得很亲热。
吴音指吴地的方言。
白发谁家翁媪:是哪一家的白发夫妻二老。
⑶小结。
⑷齐读上片四行。
2、学习下片四行:⑴指名读。
⑵指名解说,教师补充:大儿锄豆溪东: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里锄草。
中儿正织鸡笼: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鸡笼是圈养鸡鸭的半球形罩子,平底,用竹篾编织,顶上有孔。
看图理解。
最喜小儿无赖: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
“无赖”本意是指游手好闲、品德不好的人,这时作“顽皮”来解释。
溪头卧剥莲蓬: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吃。
⑶小结。
⑷齐读下片。
3、连起来讲说:⑴各人自练。
⑵同座位互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平乐·村居》说课稿(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执教者贺亚龙一、说教材《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
本单元教材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容的。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
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词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
在写人方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
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宋词,对词这一种体裁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读通读懂这首词应该不是太难,主要是要领悟词的意境和词人情感比较有难度,需要好好引导。
三、目标预设:对于五年级古诗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明确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我们可以从这一学段目标中归纳出古诗教学的“六字方针”。
即:诵读、感悟、积累。
依据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结合教材解读、学情分析及单元训练重点制定学习目标如下: 1、认识“醉媪锄剥”四个生字,正确读写“鸡笼莲蓬”等词语。
预计98%的学生能够掌握。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联想诗中情景的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词句的意思。
预计93%的学生能达到目标。
3、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预计90%的学生能达成目标。
4、感情朗读诗词,并背诵诗词。
预计97%的学生能达成目标。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容;教学难点是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和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受到美的熏陶。
我准备运用图文对照,想象说话,表演等方式引领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
四、教法、学法教学中教师运用音乐渲染、想象表演等方法,引导学生入境,领会词的意境美。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运图文对照、小组合作、想象说话等学习方法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流程预设:本课的教学设计,初定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课前播放歌曲《清平乐·村居》,学生在歌声中开始学习新课。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首歌曲的容,也是《古诗词三首》的第三首词《清平乐·村居》。
板书课题,解题,齐读题目。
这个环节的设置以歌曲《清平乐·村居》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充满期待。
大概用时3分环节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读,是诗歌教学之魂。
学习诗词首先要能读通读顺,为下面的理解词意、品读词境做好铺垫。
初读课文时,给学生设置一个训练坡度:读准,字正腔圆;读流畅,表现韵律。
首先,要求读正确,关注“剥”、“媪”、“蓬”等字的发音,感受词的韵脚;接着力争读出词的节奏美。
并通过反馈交流,解决了难以理解的字词,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环节预计完成学习目标1,用时约9分环节三、自主研读,感知大意。
古诗词有着“诗中有画”的特点,教学时我请学生静心默读《清平乐·村居》,借助注释、工具书、课文插图理解词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词的意思,如果遇到了不懂的问题,就和周围的学生交流交流。
在学生自学探究,默读释义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情况。
而后,引导学生交流自学结果,弄懂词的大概意思。
并连起来说说整首词的意思。
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是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感悟。
使学生获得主动学习的积极情感,产生学习的自信心。
真正做到读懂课文。
本环节预计完成了学习目标2的后半部分,教学重点得以突破,用时约6分环节四、品读想象,感悟词境。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宋词,读通读懂这首词应该不是太难,主要是要领悟词的意境和词人情感比较有难度,需要好好引导。
因此,我先请学生轻声朗读这首词,用心感受这是一幅怎样的村居图?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这是一幅美丽幸福的村居图。
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想象这幅村居图的美丽并把想象贯穿到朗读中。
抓住词的二三四句人物描写的句子感受一家五口人的幸福温馨的生活。
其中对于每一句的学习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学习“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主要运用想象、表演的方式感受翁媪的幸福;学习“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句时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最喜、亡赖、卧”等重点词同时借助于课文插图、想象、朗读等方式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最后,达到熟能成诵。
此环节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想象画面,生成情感。
用各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本环节预计完成了学习目标3及2的前半部分,教学难点得以突破,用时16分环节五、拓展延伸,引领积累这一板块的学习把学生的思维又推进了一步,在学习本首词的基础上教师推荐了万里的《稚子弄冰》,引领学生进一步感受童心童趣,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并积累相关描写田园风光,童心童趣的诗词,课课外结合,促进学生有效积累古诗文。
此环节预计完成了学习目标4,用时约6分。
当然,这只是预设,教学中肯定会有新的生成,我会努力根据学情的变化及时来调整我的教学策略的。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执教者贺亚龙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教学难点:理解“相媚好”,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理解词,板书课题:清平乐村居2、正音:乐(yuè)齐读课题(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
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
3、设疑:辛弃疾的词中究竟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二、初看画面,反复诵读。
1、课件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
2、指名2-3名学生读。
相机正音:翁媪莲蓬卧剥3、指导朗读:读词跟读诗一样要慢点,如果能注意适当的停顿,那就更好了。
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4、指名读,其余同学看插图,一边听他读,一边看着图想象每句话写了些什么。
三、想象画面,品悟词意。
1、(出示插图)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哪些词语、句子你自己能读懂?2、生交流:▲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师点拨:(1)古诗词的语言和我们不一样。
“豆”是庄稼,真正锄的应该是草。
(2)中儿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怎么夸他们?(3)练习朗读。
▲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师点拨:(1)无赖①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②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③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2)卧①“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趴)②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真可爱调皮可爱)③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可以自己说一说,还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3)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感悟景美师点拨:(1)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2)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3)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指名读。
(草真青啊!)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
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点拨:(1)理解“翁媪”“翁媪”分别是图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2)理解“相媚好“师相机讲解“吴音说说这老两口是怎么“醉”的?四、生成画面,读写结合。
1、这首村居描绘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画面。
同学们自己读这首词,感悟。
2、交流看到的画面五、简介作者,深悟诗情1、浏览资料幻灯出示: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他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定宁静的生活,一直为抗金而不懈努力,但却遭受奸臣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农村,一住就是18年。
这首词就在他被贬之后写的。
2、我相信,现在你们再读这首词,一定会有更加独特、深刻的感受。
再读这首词。
3、交流再读后的感受。
六、丰富画面,吟唱背诵。
1、师引背。
2、欣赏歌曲《清平乐村居》七、总结课堂,延伸课文。
1、现在这和谐美好的村居就像这首词中的那条小溪缓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流淌永远。
2、出示课后作业(1)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