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思维导图合并版

合集下载

《202x司考法条口袋书》读书笔记模板

《202x司考法条口袋书》读书笔记模板
202x司考法条口袋书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学科
规定
司法考试
真题
解释
年月
案件

口袋
法条
大纲
最高人民 法院

中华人民 共和国

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 院
释号
法律
内容摘要
本书全面收录国家司法考试大纲范围确定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并按照国家司法考试大纲的学科分布进行收 录和编排,全书采用双栏排版,设置考频提示、关键词标注、真题标注、关联法条等栏目,加工尽可能少而精, 全力打造司法考试法规的法条工具书精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1990年12月28日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1992年2月25日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1998年6月26日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1980年9月10日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2012年6月30日公布 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2000年12月28日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07年8月30日公布 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9月2日公布 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10月31日通过 2009年8月27日第 一次修正 2013年10月25日第二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993年2月22日通过 2000年7月8日、2009年8 月27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1995年5月10日通过 2003年12月27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3年12月27日公布 2006年10月31日 修正)

司法考试必读书单推荐[精美打印版本]

司法考试必读书单推荐[精美打印版本]
中公法考真题2022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刑法真题精练
中公教育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研究中心
2023-05-01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瑞达法考2022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钟秀勇讲知产讲课程资料
钟秀勇
2022-01-01中国商务出版社
正版现货厚大法考2022主观题冲刺一本通高晖云讲理论法法律资格职业考试主观题冲刺教材司法考试
相关法律知识分册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张广良编
2020-09-01知识产权出版社
文都法考2022 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冲刺案例分析刑法
张宇琛
2022-08-29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正版现货厚大法考2022鄢梦萱讲商经法真题卷法律资格职业考试客观题教材讲义司法考试
万国深蓝法考研究中心
2021-11-01中国法制出版社
2023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汇编
拓朴法考组编
2022-10-01中国法制出版社
文都法考2022 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冲刺案例分析民事诉讼法
杨洋
2022-08-29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正版现货厚大法考2022主观题冲刺一本通张翔讲民法法律资格职业考试主观题冲刺教材司法考试
杜洪波
2022-07-01中国法制出版社
司法考试2022 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最新增补法律法规考点解读
法律考试中心组编
2022-05-01法律出版社
司法考试2022 2022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万国专题讲座题库版
万国深蓝法考研究中心
2022-02-01中国法制出版社
2022众合法考郄鹏恩商经法专题讲座精讲卷法考客观题课程配教材

司法考试三色笔记

司法考试三色笔记

司法考试三色笔记一、民法总则部分(蓝色重点标记)1. 民事法律关系。

- 概念: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 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 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 自然人:- 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胎儿在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这部分可标记为绿色补充内容)。

- 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 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 民事法律行为。

- 有效要件:-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意思表示真实。

-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行为人与相对人的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物权法部分(红色难点标记)1. 物权变动。

- 不动产物权变动:- 登记生效主义: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司法考试复习计划表

司法考试复习计划表

司法考试复习计划表1. 第一周: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学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诉讼程序- 学习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诉讼程序- 复习相关判例和典型案例2. 第二周:法律职业道德、宪法基础知识- 学习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规范要求- 学习宪法的基本原则和法律体系- 复习相关判例和典型案例3. 第三周:刑法、民法、行政法基础知识- 学习刑法的基本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 学习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合同法、物权法等的基本条款- 学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行政行为、行政诉讼等的基本知识4. 第四周:经济法、国际法基础知识- 学习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合同法、公司法等的基本条款 - 学习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等的基本知识- 复习相关判例和典型案例5. 第五周:法理学、法律逻辑与写作- 学习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法律规范的解释方法- 学习法律逻辑的基本原理和辩证法的运用- 提高法律写作能力,练习写法律文件和论述分析6. 第六周:模拟考试和错题分析- 参加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 分析错题原因,总结复习中的不足之处- 针对性地复习薄弱知识点,并做题巩固7. 第七周:重点复习和补充知识- 针对性复习之前复习中有问题的知识点- 补充完善其他法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复习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等重点章节8. 第八周:总结复习和自测- 复习所有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整理- 自行编写练习题进行自测,总结答题技巧和方法- 定期复习已掌握的知识点,保持熟练程度以上为司法考试复习计划表,分为八周的复习安排,每周重点复习不同的法学知识,并进行模拟考试和错题分析,最后对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和自测。

希望能帮助你有效地备考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过关的秘诀

司法考试过关的秘诀

司法考试过关的秘诀司法考试过关的秘诀司法考试过关的秘诀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源于他的专注,源于把精力集中在某项事业上。

而在我看来,通过司法考试的葵花宝典里面,只有一个词“focus”。

1集中精力,相信自己,战胜自己永远不要为自己设限。

在准备司法考试的日子里,不要抱怨知识点太多,也不要为记不住而烦恼,你只要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学习即可。

你要知道,你不可能将所有知识点都掌握,而且司法考试360分万岁。

永远记住,只要今天比昨天多记一个法条,只要我比昨天的自己进步,只要坚持战胜昨天的自己。

举个例子:龟兔赛跑,乌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不是因为它跑的快,它也没有健硕的四肢,而是因为它集中精力,相信自己,并且战胜自己,很多失败不是因为你不行,而是因为你低估了自己。

2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任何成功都是刻意的要知道,司法考试的备考期是相当难熬的,当时的我对自己说“我一定不要再考第二次”,那种对体力、脑力、耐力的煎熬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所以,一定要focus,集中一切力量,集中一切精力,集中你所有的爱(感动它),总结前人经验,根据个人实际,制定学习方案,选择教材书籍。

教材:考试之基础,选你能看得下去的,看到吐。

真题:重者恒重,过关利器。

推荐张能宝的。

诀窍就是伸出一个手指头,一直做(不是一直喝),做到融会贯通,分类的,整张试卷的,上网答题的,尽可能地练习,掌握每年考察的知识点。

法条:重点法条,短期记忆就得分。

选一本重点法条书,诉讼法,卷三商经知产等,每年有相当一部分试题直接考察法条本身,记忆法条,直接得分,岂不快哉。

课件:课件到底要不要听,我的建议是刑法(刘凤科),民法,卷四听听,其他尽可能不要听,太浪费时间了。

举个例子:为什么男孩总会碰见一见钟情的女孩?因为那些偶遇都是刻意发生的。

为什么男生求婚都成功了?因为那些求婚仪式都是刻意准备的。

你傻不傻。

3通过司法考试的关键不在于学习时间,而在于学习方法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图表】司考行政法体系图

【图表】司考行政法体系图

⾏行行政法的基本理理论宪法最重要的实施法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利绝⼤大部分通过⾏行行政法来实施和保障调整对象为官⺠民关系保障公⺠民合法权益通过特殊的⾏行行政法规来规制约束⾏行行政机关和法定授权组织的权利利核⼼心价值:控权保⺠民所有法律律条⽂文都贯穿这四个字调整⾏行行政关系,规范公共活动的法律律规范⾏行行政关系⾏行行政活动中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行行政单位组织的执⾏行行或管理理活动公⾏行行政强制性单⽅方性根据⾃自⼰己的单⽅方意志做出相关决定开罚单开除不不对等性追求公共利利益为⽬目的的管理理活动国家机关⼯工商税务城管⼀一部分社会公共组织⾼高校(颁发学历)中国⾜足球协会私⾏行行政追求私益为⽬目的的管理理活动(促进利利益最⼤大化)不不受⾏行行政法调整,受⺠民商法调整⾏行行政的含义是学习⾏行行政法的逻辑起点特征缺乏完整统⼀一的实体法典⾏行行政职权职责的统⼀一性权利利和义务相统⼀一⾏行行政权利利⾏行行政职责不不能擅⾃自处分公权⼒力力渎职违法例例:交警有处罚违返交通法规者的权利利和义务⾏行行政法律律规范⽴立、改、废的经常性⾏行行政法的体系(动态⼀一体,依法⾏行行政)⾏行行政组织法⽤用来组建⾏行行政机构(三步)组建政府(政府任期5年年,每5年年组建⼀一次政府)组建执法机构和制定编制管理理条例例选拔和管理理公务员(公务员法和处分条例例)⾏行行政⾏行行为法(规范⾏行行政机关执法过程)⽴立法法⾏行行政机关为抽象⾏行行政⾏行行为、制定规则的⾏行行为规范⾏行行政处罚法惩罚⾏行行政许可法审批许可⾏行行政强制法(暴暴⼒力力)政府信息公开⾏行行政机关公开执法的要求⾏行行政争议法(纠错问责,解决争议)复议(配套:⾏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例)上级⾏行行政机关审理理下级⾏行行政机关的⾏行行政⾏行行为(纠错问责)诉讼(配套:司法解释)法院审理理⾏行行政⾏行行为解决⾏行行政争议赔偿(配套:司法解释)通过赔钱的⽅方式直接解决争议国务院中央⾏行行政机关中央⽴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可以授权国务院制定授权性的⾏行行政法规补充法律律国务院⼤大于地⽅方级⼈人⼤大⾏行行政法的渊源⾏行行政机关执法的依据依法⾏行行政的法效⼒力力等级(上级⼤大于下级,同级报请共同上级裁决)宪法 > 法律律 > ⾏行行政法规 > 地⽅方性法规 > 地⽅方政府规章宪法基本原则、核⼼心制度的来源法律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制定)⾏行行政机关执法的核⼼心渊源执法的主要依据⾏行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的法律律规范性⽂文件条例例规定办法《婚姻登记管理理办法》地⽅方性法规省级省级⼈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在本地⽅方区域内实施的法规(不不得与上位法抵触,直接⽣生效)省⾃自治区直辖市北北京天津上海海重庆地级地级⼈人⼤大及常委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须经所在地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才能⽣生效设区的市汉族地级市⾃自治州⺠民族地级市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确定的地级⾏行行政区划(⼟土豪地级市:“中东嘉沙”)中⼭山东莞嘉峪关三沙东沙南沙⻄西沙⾏行行政规章部⻔门规章三种中央部⻔门可以制定部⻔门规章国务院组成部⻔门具有⾏行行政管理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具有⾏行行政管理理职能的直属事业单位地⽅方政府规章省级或地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省级⼈人⺠民政府没有⽴立法事项的限制地级⼈人⺠民政府《2015年年⽴立法法修正案》地级政府规章和地级的地⽅方性法规的⽴立法事项仅限于三个⽅方⾯面城乡建设管理理(城管)道路路建设城市防涝城市规划城市地铁环境保护(环保)⼤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理历史⽂文化保护(⽂文保)⽂文物的保护⾮非物质⽂文化保护较⼤大市政府在⽴立法法修改前已经制定的其他⽅方⾯面的规章继续有效例例:杭州市政府能否就⾦金金融产业的发展进⾏行行⽴立法?不不能,杭州是地级市,⾦金金融产业发展的⽴立法不不属于“城管、环保、⽂文保”经济特区法规全国⼈人⼤大授权经济特区所在的省或市⼈人⼤大及常委会制定在经济特区使⽤用的法规效⼒力力相当于法律律经济特区法规对法律律做变通规定的其效⼒力力⾼高于法律律在特区内优先适⽤用⺠民族条例例和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常委)制定的⾃自治条例例和单⾏行行条例例基本问题(⾃自治条例例)个别问题(单⾏行行条例例)⾃自治区制定的条例例报全国⼈人⼤大常委批准⽣生效⾃自治州、县制定的条例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批准⽣生效报全国⼈人⼤大常委备案效⼒力力相当于地⽅方性法律律对上位法作变通时效⼒力力⾼高于法律律在⺠民族⾃自治地⽅方优先适⽤用⾏行行政机关执法的来源⾏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合法⾏行行政原则(羁束)“有法必依法,⽆无法不不损益”法律律优先⾏行行政机关实施⾏行行政管理理活动应当遵守现⾏行行有效的法律律法律律保留留⾏行行政管理理涉及公⺠民权利利义务损益事项的,必须拥有法律律授权《⾏行行政强制法》除紧急情况外⾏行行政机关严禁在夜间或法定节假⽇日进⾏行行强制执⾏行行禁⽌止⾏行行政机关采取断⽔水、断电、断暖、断⽓气的⽅方式来实施强制执⾏行行合理理⾏行行政原则(裁量量)公平公正⾏行行政机关地位要中⽴立公平对⼈人公正对事考虑相关因素只考虑法定的相关的因素法律律授予⾏行行政机关裁量量权有规定的⽬目的只能考虑的因素⽐比例例原则(帝王条款)⾏行行政机关的⽅方法⼿手段有多种选择的时候禁⽌止过分使⽤用⾏行行政⼿手段合⽬目的性根据⽬目的选择⼿手段⾏行行政机关在⾏行行使裁量量权的时候,选择裁量量要符合理理性社会公理理理理性伦理理适当性法律律所必需的结果与⼿手段和措施之间存在正当性损害最⼩小⼿手段有多种选择的时候,优先选择损害最⼩小的⽅方式“先判断合法性,再判断合理理性”合法⾏行行政为形式法制(不不越权)形式上符合法律律的规定合理理⾏行行政为实质法治(不不滥⽤用)做得好不不好,合不不合理理程序正当原则(“开与避合”)不不仅要在实体法上做到合法合理理,在程序法上要做到⾃自然公正公平公正公开⾏行行政公开⾏行行政机关有义务公开⾃自⼰己在履履⾏行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记录、信息公众参与(实现公共治理理)重⼤大决策时听取公⺠民的意⻅见个别不不利利决定听取陈述申辩⽇日常⼯工作听取公众的意⻅见或建议回避与相对⼈人存在利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执法回避例例:如果你是警察,你的⽗父亲因闯红灯被你抓到,如何处罚?A从重;B从轻;C放任;D依法处罚都不不能选,应该回避公务回避任职回避适⽤用程序合法如果规定了了特殊程序的也要履履⾏行行听证催告简易易诚实守信原则(不不撒谎不不变卦)⾏行行政信息真实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不不撒谎)保护信赖利利益【信赖利利益】基于对⾏行行政机关的信任所产⽣生的预期利利益信赖保护的⽅方式合法、违法的⾏行行政⾏行行为均适⽤用存续保护⾏行行政⾏行行为是否需要存在、撤销或撤回⾏行行政机关给不不应该发放许可证的⼈人违法发放许可证的,可以撤销但申请⼈人违法获得许可的不不受保护,应当撤销(贿赂、欺骗)不不得随意撤销、变更更已经⽣生效的⾏行行政⾏行行为财产保护⾏行行政⾏行行为必须要变更更、撤销或废⽌止时是否要补偿合法变更更、撤回、废⽌止应依法补偿违法更更改须赔偿便便⺠民⾼高效原则⾼高效遵守法定时限最多30个⼯工作⽇日作出许可决定积极履履⾏行行法定职责⾏行行政机关须积极主动地履履⾏行行职责确保⾏行行政效率尽量量提⾼高办事效率不不得拖延便便⺠民提供优质便便捷的服务⽅方便便⾏行行政相对⼈人办事简化程序权责统⼀一原则法律律即要赋予⾏行行政机关必要的权⼒力力也要规定相匹配的责任⾏行行政效能法律律、法规应当赋予⾏行行政机关相应的执法⼿手段【⾦金金箍棒】⾏行行政责任纠错问责承担相应法律律责任【紧箍咒】国家权⼒力力⽴立法权制定规则的权⼒力力⾏行行政权执⾏行行规则的权⼒力力司法权运⽤用规则裁决争议的权⼒力力⾏行行政机关构成体系国务院五级三层制(含国务院)税务总局(司、处)国税局(处)国税局(处)国税局(科)地税局(处)地税局(处)地税局(科)公安部(司、处)公安厅(处)公安局(科)公安局(科)省政府市政府县(区)政府乡政府(区政府派街道办)⾏行行政公署教育部(司、处)教育厅(处)教育局(科)教育局(科)证监会(司、处)中央⾏行行政机关国务院⼯工作部⻔门考试哪些中央⾏行行政机关具有规章制定权农业部属于中央⾏行行政机关⾥里里的哪⼀一类组成部⻔门履履⾏行行国务院基本的⾏行行政管理理职能国务院组成部⻔门都能制定部⻔门规章最重要、核⼼心、基本的职能考试就考“基本”⼆二字,不不是“专项”部⼈人资社保部外国专家局公务员局国⼟土资源部海海洋局测绘局交运部铁路路局⺠民⽤用航空局邮政局⼯工信部国防科技⼯工业局烟草专卖局⽂文化部⽂文物局【P15表格】外交部、国防部、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国安部、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科学技术部、环保部、⽔水利利部、农业部、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粮⻝⾷食局能源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药管理理局⺠民族发展卫超⽣生⾏行行中国⼈人⺠民银⾏行行(央⾏行行)外汇管理理局署审计署直属机构主管国务院的某专项业务,有能“总字头”“⽼老老衲树林林来旅游”“知产版权要统计”有能,即具有独⽴立的⾏行行政管理理职能,能对外执法并制定规章;⽆无能(灰)不不考总署有能海海关总署总局有能国税总局⼯工商⾏行行政管理理总局质量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理总局煤矿安全监察局⻝⾷食药监总局局有能宗教事务局林林业局旅游局知产局版权局统计局⽆无能机关事务管理理局预防腐败局室⽆无能国务院参事室直属特设机构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理委员会办公机构厅⽆无能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信访局办事机构办公室港澳侨台邪,研究新法制⽆无能侨办港澳办法制办研究室台事办新闻办防邪办组成部⻔门管理理的国家局不不由国务院直接领导,不不能制定规章⼈人资社保部外国专家局公务员局国⼟土资源部海海洋局测绘局交运部铁路路局⺠民⽤用航空局邮政局⼯工信部国防科技⼯工业局烟草专卖局⽂文化部⽂文物局中国⼈人⺠民银⾏行行(央⾏行行)外汇管理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理总局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粮⻝⾷食局能源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药管理理局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信访局议事协调机构跨部⻔门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没有独⽴立的编制和⼈人员,不不设内设机构议定的事项经国务院同意由各部⻔门按各⾃自职责办理理;不不能制定规章委学位委员会禁毒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绿化委员会关税税则委员会能源委员会⻝⾷食品安全委员会指挥部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抗争救灾指挥部森林林防⽕火指挥部领导⼩小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纠正⾏行行业不不正之⻛风办公室直属事业单位“2局4会”经法律律、法规授权后具有⾏行行政管理理职能,规章制定权社新华社院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行行政学院中⼼心国务院发展中⼼心局地政局⽓气象局会银⾏行行业监督管理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理委员会社会保障基⾦金金理理事会⾃自然科学基⾦金金委员会⾏行行政组织⾏行行使⾏行行政职能为⽬目的,以⾏行行政职位为基本构成单位的组织凡是搞⾏行行政执法的单位都叫⾏行行政组织四类⾏行行政组织中只有⼀一部分有独⽴立的执法资格⾏行行政主体【资格】独⽴立执法独⽴立担责的资格(执法资格)独⽴立执法以⾃自⼰己的名义开展⾏行行政活动独⽴立担责独⽴立为⾃自⼰己的⾏行行为承担法律律责任通俗的讲,能不不能盖⾃自⼰己的章,出了了事情谁负责例例题派出所做了了⼀一个500元以下的处罚,⾏行行政相对⼈人不不服处罚的,告谁?派出所,派出所有500元以下的罚款或警告的⾏行行政主体资格派出所做了了⼀一个拘留留的处罚,⾏行行政相对⼈人不不服处罚的,告谁?公安局三个要件权享有法律律、法规授予的⾏行行政职权名 以⾃自⼰己的名义执法,在法律律⽂文书上签名盖章公安局法制科不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执法交通道路路安全法授权⼤大队以上的交警机构有执法资格责为⾃自⼰己的⾏行行为承担法律律责任复议的被申请⼈人诉讼的被告赔偿义务机关没有独⽴立的财产和经费的单位不不能被赋予执法资格总结有资格⾏行行政机关可以当被告法定授权组织可以当被告⽆无资格受委托的组织不不能当被告⼀一般没有,授权后在授权范围内有⾏行行政内部机构⼀一般不不能当被告,授权范围内作出的⾏行行为可以当被告税务所2000元派出所500元⾏行行政主体与⾏行行政组织、⾏行行政机关的关系⾏行行政组织包含⾏行行政主体⾏行行政组织是机构⾏行行政主体是资格(独⽴立执法的资格)⾏行行政机关与⾏行行政主体⾏行行政机关依照《宪法》和《组织法》成⽴立,具有独⽴立的职权、经费和财产的机关法⼈人有独⽴立的经费和财产为⾃自⼰己的⾏行行为负责有独⽴立的执法名义有⾏行行政权⼒力力原则上天然具有⾏行行政主体资格(2个例例外)1.不不是在任何场合都是⾏行行政主体⺠民事法律律关系中属于机关法⼈人,享有⺠民事权⼒力力⾏行行政法律律关系中可以成为⾏行行政相对⼈人,接受其他⾏行行政机关的管理理极端耦合,既是⾏行行政主体⼜又是⾏行行政相对⼈人⾏行行政⾃自治⾏行行政公开2.不不是所有⾏行行政机关都是⾏行行政主体⾏行行政管理理职能(对外)有⾏行行政主体资格内部管理理职能(对内)⼀一般能对外的也能对内国税规划只具有对内管理理职能的⾏行行政机关不不具有⾏行行政主体资格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理局国家预防腐败局国务院参事室⾏行行政组织⾏行行政组织的类别⾏行行政机关中央⾏行行政机关《⽴立法法》只有组成部⻔门、具有⾏行行政管理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才具有规章制定权国务院任期5年年,每5年年换⼀一届组成⼈人员总理理副总理理国务委员秘书⻓长国务院⼯工作部⻔门组成部⻔门直属机构直属特设机构办公机构办事机构组成部⻔门管理理的国家局议事协调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地⽅方⾏行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派出机关⾏行行政内部机构由地⽅方⼈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一定⾏行行政区域内设⽴立,代表该设⽴立机关管理理该⾏行行政区域内特定⾏行行政事务的⾏行行政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才能设⽴立派出机构派出机构派出所设⽴立机关县级公安机关被授予的主要权限派出所⼀一般不不具有⾏行行政主体资格,要使⽤用公安局的名义执法经《治安处罚法》授权,有作出警告、500元以下罚款的独⽴立的执法资格税务所设⽴立机关县级税务机关被授予的主要权限经《税收征管法》授权,有作出2000元以下罚款的独⽴立的执法资格⼯工商所设⽴立机关县级⼯工商机关被授予的主要权限根据《⼯工商管理理条例例》规定可对个体⼯工商户的违法⾏行行为处罚可对集中贸易易中违法⾏行行为的处罚但不不包括吊销营业执照的⾏行行政处罚内设机构不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行使职权,不不具有⾏行行政机关的身份司处科⼤大队临时组建的机构⾏行行政组织临时组建的执法机构⾏行行政内部机构的⾏行行政主体资格⾏行行政内部机构是⾏行行政机关的内部组织⼀一般不不具有⾏行行政 主体资格没有独⽴立的经费和财产有“权”,但没有“名”和“责”在法律律、法规、规章的授权在授权范围内⾏行行使权⼒力力时具有⾏行行政主体资格法定授权组织经法律律、法规、规章授权,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行政管理理活动、参加⾏行行政复议和⾏行行政诉讼并承担相应法律律责任的⾮非政府组织⾏行行政职权由单⾏行行法律律、法规特别授予⾮非政府组织国有企业铁路路运输企业经《铁路路法》授权事业单位⾼高校经授权办法毕业证、学位证社会团体⾏行行政主体资格限于授权的权限范围法律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仅享有受限制的⾏行行政主体资格(有限授权)“授权包”解压⾏行行政主体资格受限的“权”名责执法权⼒力力在法律律、法规授予的⾏行行政职权范围内⾏行行使⾏行行政职权超出授权范围的⾏行行为即使具有⾏行行政⾏行行为的外观也应当认定为⺠民事⾏行行为受⾏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委托对象⾏行行政机关可以发布⽂文件或签订协议委托执法⼀一般没有委托对象限制三种⾏行行政⾏行行为法律律明确规定有对象限制⾏行行政许可只能委托其他⾏行行政机关⾏行行政处罚权只能委托事业单位⾏行行政强制措施不不得委托法律律责任以委托者得名义执法不不享有⾏行行政主体资格责任归于委托者(类似代理理)委托依据委托公开委托实施的具体⾏行行政⾏行行为的合法要件法定授权组织与受委托组织的区别《⾏行行诉法执⾏行行解释》21条:⾏行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情况下,授权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其他组织⾏行行使⾏行行政职权的,应当视为委托……区分授权与委托,不不是看说辞,⽽而是看授予权⼒力力的⽂文件等级⼀一般规范性⽂文件授权:假授权,真委托例例:省教育厅授权⾼高校⾏行行使教育厅的处罚权委托例例:省政府发布⽂文件授权居委会⾏行行使处罚权授权法定授权组织经授权后,享有被授予的⾏行行政职权永久性的享有⾏行行政职权,除⾮非被废除有权以⾃自⼰己名义⾏行行使职权授权有法定的依据受委托的组织经授权后,不不享有被委托的⾏行行政职权,仅享有⾏行行使权限临时性的,可被随时收回⽆无权以⾃自⼰己名义,应以委托者名义⾏行行使授权没有法定依据地⽅方⾏行行政机关具有⾏行行政主体资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我国有五级⾏行行政机关(含中央),四级地⽅方⼈人⺠民政府省市县乡县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地⽅方政府设置的承担具体⾏行行政管理理职能的执法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原则,可设⽴立必要的⼯工作部⻔门厅(省级)局联办派出机关由地⽅方⼈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一定⾏行行政区域内设⽴立,代表该设⽴立机关管理理该⾏行行政区域内特定⾏行行政事务的⾏行行政机构对其⾏行行政⾏行行为不不服,向其上级⾏行行政机关复议,谁派出谁上级⾏行行政公署设⽴立机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批准机关国务院相当于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区公所设⽴立机关市辖区、县级⼈人⺠民政府设⽴立批准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必要时设⽴立街道办事处设⽴立机关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设⽴立批准机关上⼀一级⼈人⺠民政府相当于乡镇⼈人⺠民政府上下级⼯工作部⻔门关系双重领导的⼯工作关系即归设⽴立其的⼈人⺠民政府领导也归上级主管部⻔门指导、监督有两个上级意味着有两个复议机关例例:省公安厅即归省政府领导,也归公安部指导、监督垂直领导的⼯工作关系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中央垂直不不归地⽅方⼈人⺠民政府领导,直接归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海海关⼈人⾏行行,国税外汇)海海关国税外汇⼈人⺠民银⾏行行国家安全(在《复议法》中视为中央垂直)省以下垂直地⽅方不不能领导但能监督,意味着地⽅方可以成为复议机关(特例例情况下不不能)地税国家安全(复议机关为上级主管部⻔门,体制上属于省以下垂直)公务员法-P1公务员的概念在国家机关内依法履履⾏行行公职,⾏行行使管理理职能并纳⼊入国家⾏行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受《公务员法》调整普通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理的⼈人员在法律律、法规授权的⾏行行政组织中履履⾏行行公务的⼈人员中央电视台中国证监会排除事业编制的不不是公务员,⾏行行政编制才是公务员在国家机关内从事后勤勤服务的⼈人员不不是公务员,履履⾏行行公职才是公务员考任(逢进必考)⾮非领导职务(主任科员以下)肯定条件中国国籍年年满18周岁其他条件否定条件(不不予录取)犯罪判处刑罚被开除公职(⽆无论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试⽤用期1年年(法定:不不延⻓长不不缩短),期满不不合格取消录⽤用中央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有权组织招考,必要时可授权市级部⻔门组织招考体检标准由中央部⻔门会同卫⽣生部⻔门规定特殊职位经省级公务员部⻔门批准可简化程序或采取其他评测办法(⾯面试)博⼠士可免考直接⾯面试公职的取得选任(选举产⽣生)由《宪法》规定委任⾏行行政机关直接任命(宪法)聘任聘任制公务员合同期内有公务员身份,合同到期丧失公务员身份保密岗位不不适⽤用聘任1~5年年聘任合同,1~6⽉月试⽤用期签订的合同不不需要批准,只需要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可以协议⼯工资按照《公务员法》和聘⽤用合同双重管理理与普通公务员区分身份期效聘任:临时身份普通:永久身份身份性质聘任:雇员普通:政治身份救济权利利的⽅方式聘任:劳动仲裁和⺠民诉普通:申诉复合机关外兼职原则上不不可兼职例例外(同时具备)经批准⾮非营利利⽆无报酬公务员的交流调动⼯工作调任从企事业单位调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副调研员(副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领导才能调从外往⾥里里调转任⾏行行政机关内不不同职位进⾏行行的职务平级变动挂职锻炼⾏行行政机关以锻炼为⽬目的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或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担任某⼀一职务交流与转任的区别:不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到外地参加培训不不算交流公务员法-P3公务员的处分种类警告(6⽉月)记过(12⽉月)记⼤大过(18⽉月)降级(24⽉月)降职降职不不是处分不不称职才降职(降权⼒力力)国、部、处、科是职务国务院总理理是国家级正职职务区分权⼒力力⼤大⼩小地位⾼高低降级级别区分⼯工资待遇违纪惩罚才降级(降待遇)撤职(24⽉月)开除判刑必需开除后果处分期间不不能提拔、涨⼯工资(除警告、开除)撤职应当同时降级退休只减待遇解除解除处分后晋升职务、级别、涨⼯工资不不再受限解除降级、撤职处分不不能恢复原级别职务调查必要时暂停职务不不得交流、辞职、出境、退休最⻓长12个⽉月减免只交代的从轻处分即交代违纪⼜又挽回损失的应当减轻处分情节轻微、教育改正的可以免于处分合并处分种类不不同择⼀一重撤职以下相同处分并罚处分期不不是简单相加⼀一个之上,多个之下最⾼高48个⽉月免责执⾏行行上级命令,提出意⻅见后执⾏行行的免责重⼤大明显违法的应当拒绝执⾏行行,执⾏行行担责程序调查、⽴立案要负责任批准处分前要听取本⼈人陈述申辩作出决定要领导集体讨论处分报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公务员的权利利救济申诉复核不不利利的⼈人事处理理处分取消录⽤用不不称职辞退降职免职辞职退休不不批先申诉再复核知道后30⽇日内向原机关申请复核决定15⽇日内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上级机关申诉直接申诉知道后30⽇日内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上级机关申诉决定期限原机关在3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受理理申诉机关在60⽇日内决定,延⻓长不不超30天再申诉对省以下的申诉决定可向上级再申诉(两审终审)聘⽤用制公务员不不具有国家⼲干部身份,没有政治身份跟⾏行行政机关产⽣生的是劳动纠纷60⽇日内申请⼈人事争议仲裁专⻔门的⼈人事总裁委员会仲裁不不服仲裁的,15⽇日内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必需先仲裁再⺠民诉。

司法考试最全资料

司法考试最全资料

只能被告居住地 三是双军加一地 团级以上单位地 四是离婚双离家 超过一年常住地 例外规定:被就原 (原告所在地) 八种情况记心田 一、二两种身份诉 下落不明失踪人 不在国内居住人 三、四被告被监、劳 五是被告户口销 六是赡养不一地 七是非军离非文 八是补四单离家 (指补充规定之四) 离婚管辖特别定 国内管辖涉外人 国外定居国内婚 国外定居国外婚 不理一方原来地 (定居国不予受理) 国内最后居住地 一方居内一方外 国内一方住所地 双方在外未定居 原或被,原来地 特殊管辖有九种 前七都有被告地 一是合同无协议 加上合同履行地 二是票据纠纷诉 加上票据支付地 三是保险合同诉 保险标物所在地 四是运输合同诉 (违约) 始发地或目的地 五是侵权行为诉 加上侵权行为地 六是运输事故诉 (侵权) 先到地或发生地 七是撞船、海损诉 先到、发生、扣留地 八是海难救助诉 先到地或救助地 (指被救船舶先到地) 九是共同海损诉
表,即标,标的额较小的纠纷 九、依申请应再审的法定情形 口诀:翻法不足惩贪污 表面意思:翻遍法典也不足以惩罚贪污犯罪 对应法条 翻:新证据足能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法: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不足:主要证据不足 惩:即程,程序违法 贪污: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十、裁定中止执行情形 口诀(1) :他可指望姨 表面意思:他可以指望他的阿姨 对应法条 他:其他情形 可: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指:即止,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组织终止,未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望:即亡,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须等继承人继承权利义务的 姨:即异,案外人提出异议的 口诀(2)<其他情形>:勿冲破深埠 表面理解:不要冲破那条深巷的巷口界限 对应法条 勿,即无,被执行人无财产执行的 冲,当事人一方申请执行仲裁,一方申请撤销仲裁 破,法院受理被执行人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的 深,即审,执行标的是正北法院或仲裁机构设立的标的物 埠,即不,被申请人提出不予执行请求,并供担保的 十一、终结执行情形 口诀:羊因身困瓮亡 表面意思:羊因为身体被困在了瓮中死亡了 对应法条 羊:即养,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权利人死亡的 因,即应,法院认为应终结的 身,即申,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困,被执行人生活困难,无收入且无劳动能力的 瓮,即文,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亡,被执行人死亡,无遗产可执行且无义务承担人的 十二、地域管辖分几类 一般原则:原就被 (被告所在地) 补充规定有四种 一是双方被监、劳 一年以下原来地 一年以上监、劳地 二是户口双注销

2020年戴鹏民诉思维导图高清打印版

2020年戴鹏民诉思维导图高清打印版

民诉&民诉法民事审判程序诉讼程序目的:解决民事权利义务纠纷形式:一审、二审、再审非讼程序目的:确认某种事实状态,不解决纠纷形式: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民事纠纷解决和解调解调解协议无强制执行力,但具有法律效力仲裁前提是有授权仲裁的协议民诉私力救济,无第三方介入社会救济,有社会第三方介入公力救济,有国家第三方介入民诉法的性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基本法调整的社会关系:部门法内容:程序法公私:公法民诉法的效力:凡是在中国参加民诉,必须遵守中国民诉法选民资格案件不是诉讼程序也不是非讼程序,它解决的是政治权利问题,不是民事审判诉讼请求:当事人基于诉讼标的请求法院作出的特定裁判诉的基本理论诉的要素诉的主体:当事人诉讼标的:当事人发生争议并请求法院作出裁判的实体法律关系诉的理由:当事人所依据的事实和法律诉的分类确认之诉概念:原告请求法院确认与被告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法律关系的诉分类积极的确认之诉:请求确认存在关系or 关系有效消极的确认之诉:请求确认不存在关系or 关系无效给付之诉概念: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履行一定的义务给付内容财物行为积极作为消极不作为形成之诉(变更之诉)概念:请求法院消灭或变更某种既存的法律关系对法律关系三要件任意一个变更都是变更之诉1、诉的分类前提是“诉”2、唯一依据是原告的诉讼请求,与被告的答辩意见无关3、原告只要提出给付或变更、消灭的请求,就是给付或形成之诉,不再是确认之诉4、消极的确认之诉——待确认的法律关系存在或有效与否存在争议形成之诉——待变更或消灭的法律关系是既存且有效的5、变更之诉,包含对主体、客体、内容任一的变更6、基于同一个诉讼标的,原告可提出若干诉讼请求,诉讼请求不同则诉的性质可能不同反诉独立的诉,可独立于本诉的存在而存在特点主体同一性,但诉讼地位相反本反诉之间有牵连关系,但不一定基于同一法律关系时间:一审辩论终结前二审中提反诉,只能调不能判,但双方当事人同意由二审法院一并审理的除外管辖:除了有专属管辖,反诉应当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出本反诉适用同一程序审理区别反诉/反驳:1、假设无原告主张,被告的主张是否可单独起诉出现“折抵、抵消”字样,应看被告的主张是否能独立存在2、反诉独立于本诉,不因本诉撤销而撤销以满足再审条件为前提限制非讼程序、执行程序不适用辩论原则适用范围既收审级限制,也受法院级别限制这些程序都只能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适用,所以独任制只能由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适用简易程序肯定是独任但独任不只有简易程序普通肯定是合议但合议不只有普通审判组织(可决定案件审判):独任庭、合议庭、审委会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平等原则:当事人权利义务平等(相同or 相对应)同等原则一视同仁对等原则以牙还牙辩论原则诉讼程序中当事人(不含证人)有权辩论处分原则当事人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权利诚实信用原则约束所有参与民事诉讼的主体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法院应驳回其诉讼请求(驳回适用的文书应当是判决而不是裁定)检查监督原则监督对象:公权力(法院及其工作人员)监督方法抗诉仅再审抗诉检察建议再审行为对外国人裁判超事实,违反辩论裁判超请求,违反处分均超,均违反基本制度合议制度合议庭的组成一审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二审审判员再审原来是一审的,按照一审程序另组庭原来是二审的or 上级提审的,按照二审程序另组庭特别程序选民资格案件重大疑难案件评议规则少数服从多数,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无法形成多数意见,由合议庭报请院长决定是否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对审委会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独任制的适用简易程序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的一审民事案件特别程序(原则上)宣告公民失踪、死亡认定公民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认定财产无主确定调解协议效力实现担保物权督促程序(支付令)公示催告程序公示催告阶段适用独任制宣告票据无效(除权判决阶段)由审判员组合议庭重大疑难或选民资格案件应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回避制度对象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鉴定人、勘验人员、执行人员不含证人原因身份不当要回避: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违法违规要回避跨越阶段要回避:曾参前不参后,二审发回除外方式自行回避、申请回避、指令回避程序书面or 口头案件开始审理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效力申请后到决定前,暂停本案工作,除非需采取紧急措施决定判决书上署名的院长决定,不署名的审判长决定救济申请人对驳回申请不服可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工作公开审理制度法定不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其它经申请不公开离婚诉讼、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不论是否公开审理,宣判一律公开,合议庭评议一律不公开两审终审制度(的例外情形)最高法审理的案件,一审终审调解书一审终审,不能上诉一般的裁定书一审终审,不能上诉三种可上诉裁定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除选民资格以外的非讼程序一审终审小额诉讼程序有关婚姻效力的判决,一审终审注意无效和解除不一样判决解除婚姻关系,是曾经有过判决婚姻关系无效,是自始无效不是法院的调解,须法院确认效力,适用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特别程序合同纠纷三步走1、专属管辖优先2、协议管辖3、法定管辖未履行+约定履行地不属于双方居住地→仅被告住所地管辖未履行+约定履行地属于一方居住地→被告住所地or 合同履行地已履行+约定与实际履行地不同→实际履行地为准主管与管辖主管平等主体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争议法院主管vs 人民调解调解不是必经程序调解协议有法律约束力,相当于合同,能取代原纠纷调解协议一般无强制执行力,法院确认后才有法院主管vs 仲裁仲裁的主体是群众组织,须经协议授权且一裁终局法院主管vs 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的主体行政机关,是诉讼的前置程序,未经,法院不予受理管辖概述管辖权恒定原则:以起诉时为标准确定管辖法院专门法院:除了地方法院,还有海事法院、 铁路运输法院、知产法院等军事法院(双方当事人均为军人或军队的单位的民事案件)级别管辖基层院:原则上所有一审民事案件,下另有规定的除外市中院重大涉外案件本市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法确定归中院管的海事海商案件,归海事法院管,级别同中院公益诉讼案件,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专利纠纷案件,归知识产权法院和最高法确定的中院、基层院管辖与仲裁相关,除国内仲裁的证据和财产保全归基层院,其它都归中院省高院:本省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法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只有他有权认为)有且仅有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审理认为应当由自己管辖的案件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根据法院辖区与当事人所在地之间的隶属关系确定原则:原告就被告(双方情况都一样)例外:被告就原告(被告一方有特殊情况)对不在中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对下落不明or 宣告失踪的人提起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对正在被采取强制性教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对正在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被告被注销户籍的,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仅针对身份关系追索赡养扶养抚育费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原告、被告所在地,均可管辖特殊地域管辖侵权纠纷原则上被告住所地or 侵权行为地(结果发生地➕行为实施地)补充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设备所在地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产品/服务质量侵权:除了原则还要加上产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服务提供地合同纠纷合同未履行+约定履行地不属于双方居住地约定履行地法院无管辖权合同已履行:被告住所地or 合同履行地有约定履行地,以约定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无约定履行地争议标的为货币,已接收货币一方的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租赁合同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通过网络方式订立合同、交付标的物的,买受人住所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方式交付的,收货地为合同履行地解题三步走1、确定是否有经常居住地(连续剧住满一年+起诉时仍住于此)2、没有经常居住地,以住所地为该公民所在地,户籍所在地极为公民住所地3、既无经常居住地,也无住所地(户籍迁出未落户),由其原户籍所在地法院管辖经常居住地判断:1、看起诉时该当事人住哪里2、在该地居住时长:满1年即经常居住地未满一年该地非经常居住地,且其无经常居住地既可以发生在同级法院之间,也可以在上下级法院之间管辖权异议裁定作出前,原告撤诉的,作出准予撤诉裁定,对管辖权异议不再审查,裁定书中一并写明主管与管辖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其它特殊管辖保险合同纠纷原则上被告住所地or 保险标的物所在地补充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or 运输中的货物,可归: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人身保险合同纠纷,可归:被保险人住所地票据纠纷:被告住所地、票据支付地运输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运输始发地、目的地运输侵权纠纷:被告住所地、事故发生地、车船飞最先到达地公司诉讼:公司住所地海难救助:救助地、被救船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航程终止地被告居住地没有管辖权专属管辖一般专属管辖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政策性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般商品房买卖合同不适用港口作业:港口所在地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居住地、主要遗产所在地涉外专属管辖在中国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的纠纷(内部关系)由中国法院管辖协议管辖适用:合同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一审案件形式:必须书面,口头无效选择范围:被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其他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地点的法院。

2023众合法考主观题基础版讲义

2023众合法考主观题基础版讲义

2023众合法考主观题基础版讲义一、导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法律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

法律考试成为了更多人进入法律行业的门槛。

其中,2023年众合法考主观题基础版是法律从业者们备战的重要考试之一。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我们准备了2023众合法考主观题基础版讲义,旨在梳理考试大纲,提供备考重点,方便考生们系统地复习。

二、考试大纲2023众合法考主观题基础版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法律基础知识:包括宪法、民法、刑法、商法、行政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考核考生对于法律基本原理和条文的掌握程度。

2. 法律实务知识:包括诉讼程序、合同法律贸易法等方面的实务操作知识,考核考生对于法律实际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

3. 法律职业道德:考核考生对法律职业操守和职业规范的了解和遵守程度。

三、备考重点为了更好地备考2023众合法考主观题基础版,考生需要重点复习以下内容:1. 宪法基础知识: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掌握宪法的基本规定和相关条文。

2. 民法、刑法基础知识: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刑事犯罪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相关法律条文和相关司法解释。

3. 行政法、商法基础知识:包括行政诉讼程序、行政行为、商业合同、公司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相关法律规定和实务操作方法。

4. 法律职业道德:了解法律职业操守和职业规范,注重职业素养和职业伦理的培养。

四、复习方法为了更有效地备考2023众合法考主观题基础版,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复习方法:1.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分配好各科目的复习时间,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2. 多做真题:通过做历年真题,可以了解考试题型和考试重点,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3. 参加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可以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检验复习效果,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4. 多交流、多讨论:参与法律学习小组,多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讨论,可以开阔思路,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2020年左宁刑诉思维导图高清打印版

2020年左宁刑诉思维导图高清打印版

影响决定不具有控诉、辩护或审判职能保障的是全体公民和诉讼参与人的人权,优先重点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实现刑诉概述渊源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存在形式宪法刑事诉讼法典有关法律规定和立法解释有关法律解释和规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规定刑诉与刑法的关系工具价值程序(刑诉)有利于实体(刑法)实现独立价值程序(刑诉)制约实体(刑法)事项程序本身就体现民族、法制、人权精神程序公正有序→无论结果何几→可接受弥补实体法(刑法)的不足并创制(通过诉讼实践累积,创新刑法内容)刑诉与法治国家刑事诉讼的程序性条款、构成了各国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中关于人权保障条款的核心刑事诉讼法规范和限制了国家权力,保障了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人权和自由各国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中有关强制措施的适用权限、条件、程序,羁押期限,辩护,侦查,审判的原则与程序等规定,都直接体了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关于公民人身住宅,财产不受非法搜查、速捕、扣押以及犯里延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等规定的精神宪法的许多规定要通过刑事诉讼法保证刑法的实施来实现,要通过刑事诉讼法本身的实施来实现刑诉的制定目的与任务《刑诉法》第二条—人权条款直接任务惩罚犯罪汉子,保障无罪人不受刑事追究重要任务教育公民自觉守法,积极同犯罪行为斗争根本任务维护社会主义法治,保障尊重人权,保护公民人身、财产、民族和其他权利刑诉基本理念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程序公正能最大限度保障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保障诉讼程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助于发挥约束作用程序的公开透明有利于发挥程序约束作用程序约束非指对于违法程序收集的证据均应排除程序繁简分流可以提高效率,不会削弱约束作用诉讼效率与公正并重,但冲突时公正优先兼顾效率刑诉的基本范畴刑诉价值秩序社会秩序本身有序法定程序公正公正价值处于诸价值的核心地位比例原则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不同情况适用不同程序效益效率收益(社会效果)刑诉目的根本目的维护社会秩序直接目的惩罚犯罪,保障人权刑诉目的的理论分类犯罪控制模式程序应当为实体服务正当程序模式讲权力,重程序,来保护被告人人权家庭模式国家与个人系和谐关系国家与犯罪人间,如父母与子女注重感化、教育实体真实主义(以追求实体真实,查清案件,事实为立场)积极实体真实主义实体优于程序,以一切手段打击犯罪,查清事实容易侵犯人权消极实体真实主义既要发现实体真实又应力求避免处罚无辜者正当程序主义事实认定应当以正当程序进行刑诉主体专门机关公检法(不能作为参与人)诉讼参与人当事人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自诉案件自诉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刑诉职能控诉检察机关或自诉人像审判机关起诉,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侦查可视为控诉职能)主体:检察院、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由辩护人协助)提出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和理由,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主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等审判法院通过审理来确定对被告人是否定罪和量刑主体:法院刑诉构造概念控、辩、审三方在刑诉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纵向构造侦察→起诉→审判过程的动态脉络横向构造控、辩、审三方主体在各个程序上的静态关系诉讼价值影响制定刑诉的目的目的决定采取的诉讼构造(价值→目的→构造)刑诉构造的种类古代弹劾式(奴隶社会)控辩双方平等,法官处于消极仲裁者地位纠问式(封建社会)原告被告均无主体地位,集权于法官一身现代当事人主义(英美)控辩双方局主导地位,陪审团审判优点:程序正义缺点:效率低下职权主义(大陆法系)控辩双方的对抗受到法官指挥和抑制(一般不用陪审团)优点:提高效率,发现事实真相缺点:程序正义性略显不足混合式(日本和意大利)以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补充法官可以组织庭审,但尽量消极被动;控辩双方可以平等积极的对抗我国控辩式进一步加强控辩双方的平等对抗,弱化法官指挥刑诉阶段公诉案件立案→侦察→起诉→审判→执行自诉案件起诉→立案(法院)→审判→执行无侦查该三个价值与工具价值、独立价值是融合关系三步走1.把握程序与实体的关系实体对实体、实体对程序、程序对实体、程序对程序(取后两个)2.判断程序是有利于还是制约实体实现取决于能否保证正常量刑和打击犯罪3.程序→实体(不立案/撤销/不起诉/审判无罪)人理价目构刑诉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概述特点体现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规律必须有法律明确规定可由法律明文规定,也可体现于刑诉法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具体制度和程序中基本原则一般原则即刑诉和其他性质诉讼需共同遵守的原则独有原则刑诉法独有的原则贯穿于刑诉全过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国家专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各诉讼参与人都应遵守具有法律约束力基本原则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公安机关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检察机关检察、批准逮捕、受理侦查,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审判含义职权具有专属性和排他性各机关明确职权分工专门机关须依法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其他法律:所有与刑事诉讼程序有关的法律违反法律程序严重中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二审发现一审违反程序死刑复核发现原审判法院违反程序已收集证据不得作为定案证据非法取得;获取的不符合法定程序,且不能补正轻微违反程序的称瑕疵证据,补正或合理解释后无需排除程序法定原则有法可依刑诉程序由法律事先明确规定有法必依刑诉活动应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的刑事程序进行同时适用于英美法系(判例法)和大陆法系(程序法定+实体法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指独立于行政机关,不收干涉。

2022年司法考试通过经验总结超级详细

2022年司法考试通过经验总结超级详细

一、考试内容、方式和科目:国家司法考试内容涉及: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

国家司法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司法部制定并发布旳《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作为命题根据。

国家司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

考试分为四张试卷,每张试卷分值为150分,四卷总分为600分。

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试题,试卷四为笔答式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试题。

考试时间为每年旳9月份第三个星期六、星期天。

试卷一:9月19日上午0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二:9月19日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三:9月20日上午0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四:9月20日下午14:00—17:30,考试时间210分钟。

各卷科目为:试卷一:综合知识。

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试卷二: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

涉及: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

涉及: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试卷四: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

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

二、经验分享总论部分问题一:有关司法考试旳难易限度?有关司法考试旳难易限度,这是一种很难用难或者不难来回答旳。

平均通过率为10%,也就是说,100个人中是有90个人过不了旳。

我给出旳答案是,司法考试是一门综合性太强,考题旳不可预测性太强,复习范畴旳不拟定性太强旳一门考试。

“一鼓作气”是通过司法考试旳总方针,要么万事俱备,全力以赴,要么趁早放弃。

就仿佛某教师说旳那样,司法考试毕竟是一场绝大多数人出局旳游戏。

作为考生,我们要么相信运气一定会来临,要么默默旳把自己锤炼到最佳。

司法考试旳难度,没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那么旳旳不可预测,不可拿捏。

2020年法考行政法思维导图高清A4打印版法考复习框架图资料

2020年法考行政法思维导图高清A4打印版法考复习框架图资料

执法有保障, 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 违法受追究, 侵权必赔偿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合法行政原则(首要原则)合法行政属于形式法治(成文法)是依法行政的一部分基本内涵法律优先消极意义,不得抵触现行有效法规法律保留积极意义无授权则无行政,有授权才有行政合理行政的原则合理行政属于实质行政法治(自然法)三个原则公平公正原则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弱体保护)比例原则合目的性符合公共利益适当性结果与措施之间存在正当性损害最小当事人权利损害最小考虑相关因素选择递进关系程序正当原则行政公开行政行为的依据、行为过程和结果要公开国家秘密一律不公开,商业秘密、个人秘密取得授权可选择性公开公众参与决定前告知当事人行政行为的事实、理由和主要依据决定中听取陈述申辩、举办听证会等决定后说明采纳或不采纳某项观点或证据理由公务回避利害回避与管理事项存在利害关系(如亲属)保证中立而回避参与审查的人员贯穿全程高效便民原则行政效率原则积极履行法定职责,遵守法定时限便利当事人原则诚实守信原则诚行政信息正式、全面、准确别撒谎信非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生效的决定因法定事由需撤销、废止或变更的,需对管理相对人予以财产保护赔偿,即行为有过错补偿,即无过错行为别反悔权责统一原则权是责的前提,责是权的归宿行政效能原则权,即执法手段行政责任原则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依法担责只要该主题在法律关系中处=行政诉讼被告成为行政主体的关键要素十二类主体是宪法、各级组织法笼统授权的主体行政越权情况下,依然可以成为行政诉讼被告无行政权能的组织授权成立即具备被告资格(行政主体)派出所责任承担超越授权幅度小祸自己扛超越授权种类大祸爹来档(上级行政机构)以谁的名义水担责中央编制决定权(一高一低,留中间)国务院组成部门(部级)国务院其他级别机构国务院行政机构的处级内设机构国务院批准各级人民政府编制总额→国务院(省级政府呈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同区域不同层级部门之间调配行政编制→国务院审批地方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各级政府发布不可直接上报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无人大依职权(行政处罚、征收)依申请(行政许可)羁束(严格规定,无选择余地)裁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裁量余地)意义自由裁量行为可以调解只有裁量行为会设计合理性评价授益行政许可、给付授予权利、利益或免除负担义务负担行政处罚、强制、征收剥夺设定义或其权利务要式书面不要式可以口头现场发现违法传唤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的时间起点。

司法考试学习方法

司法考试学习方法

司法考试学习方法人人都知道看书、听课对于司法考试学习的重要性。

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司法考试学习方法,盼望对你有关心司法考试学习方法四点1、如何学习教材认真通读书本,至少让自己明白究竟法律的精神是什么。

要把握一些应当要知道的法学理论。

但盼望伴侣们留意的是不要把法学理论与法律学问混为一谈,在司法考试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分(而司法考试正是介这二者之间。

科班生的毛病是动不动就拿出法学功底压人,最终压了自己;非法本却有把一些生活中的,已经形成的基本法律学问的倾向,大量应用在司法考试当中,这两个方向都是很危急的)。

2、如何利用历年真题在完成教材的基本学习的基础上,认真讨论历年的司法考试试卷,不要太执着于题目本身,要多留意出题的方向与方式,以及各科的比例。

这一部分的时间是要花的,要知道司法考试出题的方式与平常考试是不一样的。

这个东西别人来讲你是很难入门的,是需要你自己花时间去讨论了才会大彻大悟。

还有由于司法考试只有案例的主观方式,所以你们在看书的时候肯定要留意方法,即要细致但不要死记硬背,只要下次类似的东西消失在你眼前有个大致印象就可以了。

多做真题,细加揣摩,必能把握命题人之思路。

法律教育网司法考试老师有云,做历年真题乃做来年之真题。

3、如何学习法条有些考友舍命地背法条,我说,有什么用呀!这么厚的一本法条谁能全登记来?估量全中国也出不了几个吧。

既然都知道此路不通,为什么聪慧的你还要去碰钉子呢?我建议:不要背!学习法条最忌讳的是死背、看的时候思想太静、心太粗、看了后面忘了前面。

信任法律系毕业的考友们都知道每个法的结构都差不多,而知道了某个事物的规律,当然可以窥前而知后了。

看过武侠小说的伴侣肯定知道,当你看多了武侠书,一看的开头就知道下面他要说什么了。

虽然法条不能这样一概而论,但对待它的思维应当是一样的。

我们拿到一个法条,不行能一片空白吧??而每个法条都应当有重点,而所谓的重点应当就是那些读了那么年法律的你,眼前一亮的事物。

《司法考试题》课件

《司法考试题》课件
司法考试对于法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具有重要意义,是衡 量法律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准。
司法考试成绩优异者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和发展 前景,因此对于法学院校毕业生来说,通过司法考试是实 现职业规划和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司法考试的历史与发展
01
司法考试制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随着法律制度的不
断完善和发展,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司法考试制度。
在线课程
各大在线教育平台如“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等都提供了针对司法考试的在线课程,考生可以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
THANKS
[ 感谢观看 ]
辅导书推荐
《司法考试真题解析》
此书收录了历年司法考试的真题,并 附有详细的答案解析,是备考过程中 必不可少的辅导资料。
《司法考试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 ,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
网络资源推荐
法律论坛
如“法律人网”、“法律论坛”等,这些论坛上有大量的备考资料和经验分享,考生可以在论坛上交 流学习心得。
心理调适技巧
保持冷静
在考试过程中,保持冷静和镇定,避免因为紧张 而影响发挥。
积极心态
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考试。
适应性训练
进行适应性训练,提高对考试压力的适应能力。
CHAPTER 05
司法考试真题回顾
历年真题回顾
2010年司法考试真题
包括试题、答案及解析,用于了解考试形式 和难度。
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
司法考试通常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主要测试考生的法律知 识和应用能力,主观题则考察考生的法律文书写作和案例分析能力。
司法考试通常要求考生具备法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并有一定的法律实践经 验。

刑法主观题 法考思维导图

刑法主观题 法考思维导图

因果关系注意一般化和具体化的区别甲乙共同向丙开枪,只有一枪致命,无法查明谁打的第一类案件:存在介入因素的案件第二类案件:无法查明的案件第 1 步:判断介入因素是否异常?第 2 步:谁的作用大?介入因素不异常,表明先前行为与介入因素具有引发关系。

结论:先前行为与结果有因果关系。

介入因素异常,表明先前行为与介入因素是独立关系。

先前行为的作用大结论:先前行为与结果有因果关系。

介入因素的作用大结论:介入因素与结果有因果关系。

二者作用都大结论:二因一果1、危险物:自己养的狗咬人行为人是一个人行为人是两个人实施一个行为: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实施两个行为:分析所有可能情形并汇总对比: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两人构成共同犯罪:部分实行、全部负责原则两人不构成共同犯罪:分析所有可能情形并汇总对比:存疑时有利于被告甲拿走倒地不动乙的钱包,无法查明当时乙是昏迷还是死了甲杀乙,乙倒地,甲又放火,无法查明乙在放火前死还是放火后死甲不慎撞倒丙,逃逸,后乙不慎轧到丙,无法查明丙在乙轧到前死还是后死介入因素与结果如有因果关系:二因一果客观(违法)阶层:客观要件主观(责任)阶层:主观要件行为主体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客观(违法)阻却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推定)等犯罪故意犯罪过失无罪过事件事实认识错误主观(责任)阻却事由责任年龄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可能性期待可能性放火前死:故意杀人罪既遂+放火罪放火后死:叠加-故意杀人罪既遂+放火罪轧到前死:甲构成交通肇事罪,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轧到后死:甲构成交通肇事罪,乙构成交通肇事罪故意过失观点展示:1、行为共同说2、 部分犯罪共同说刑法主观题 这是2021年柏浪涛刑法主观题的思维导图在结果上,甲救了丙,是个好结果。

所以甲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因为既遂结果是个坏结果。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特殊正当防卫:行凶(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杀人、绑防卫认识必要说(结果无价值论):要求主客观一致,偶然防卫不构成正当防卫观点展示偶然避险观点展示打击错误和偶然防卫的结合没有因果关系:甲让乙吞毒药,噎死了-毒药的危险流被阻断甲杀乙,乙装死,抛尸,乙被掩死:不属于事前故意,属于后因一果,故意杀人未遂+过失致人死亡,数罪并罚着手行为的判断观点展示事实认识错误犯罪故意犯罪过失无罪过事件客观阶层无危害行为有危害行为不能犯:将稻草人当仇人开枪主观阶层缺乏犯罪故意型事实认识错误:误将小孩当做野兔开枪具有犯罪故意型事实认识错误具体的错误(目标=人)+(实际=人)抽象的错误(目标=人)+(实际=非人)对象错误:误将丙当做仇人乙开枪打击错误:甲向仇人乙开枪,误击中丙因果关系错误对象错误:误将熊猫当做仇人乙开枪打击错误:向仇人乙开枪,误击中熊猫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预设前提: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和危害结果有因果关系):想要甲A死法,实际B死法罪过区分无反对不可避免不可抗力应不应当认识到应当认识无法认识意外事件疏忽大意的过失有没有认识到会发生危害结果对象错误和打击错误的区分对实害对象及实害结果持有的心理故意(直接/间接)过失(/意外事件)行为时对实害对象的认识有误错误认识错误:对象错误无任何事实认识错误(可称为间接故意的类型)打击错误三边关系偶然防卫双边关系结果的推迟发生(事前故意):甲杀乙,乙重伤,甲以为已死,抛尸,乙被掩死结果的提前实现:多数说:多因一果,定故意杀人既遂少数说:后因一果,定故意伤人未遂过失致人死亡,数罪并罚有无着手行为有无: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过失致人死亡罪,想象竞合择一重(毒酒案)有无着手故意(按多数说)有:故意杀人罪既遂(安眠药案)无: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过失致人死亡罪,想象竞合择一重观点展示观点展示具体符合说(杀对了人):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一个行为触犯两个罪名,想象竞合,择一重罪论处,定故意杀人罪未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Პ䙽ǃѕṬ䚥ᗚ⌅ᖻ˄ᆸ⌅˅ ᶴᔪᵳ࣋ࡦ㓖ⴁⶓփ㌫оᵪࡦ˄⌅ᖻⴁⶓ˅
‫࠶ݵ‬䘀⭘ ⌅ᖻ᡻⇥
‫ਁ࠶ݵ‬ᥕ‫⋫⌅׍‬ഭᯩ⮕൘‫ޘ‬䶒᧘䘋 ѝഭ⢩㢢矢ՊѫѹһъѝⲴ䟽བྷ֌⭘
ᇎ⧠⌅ᖻ᡻⇥઼ަԆ矢Պ⋫⨶᡻⇥઼ᯩᔿⲴᴹᵪ㔃ਸ
ᢗ⌅Ѫ≁ᱟ矢Պѫѹ⌅⋫Ⲵᵜ䍘㾱≲ˈቡᱟ⌅⋫Ѫ≁ փ⧠Ҷ‫Ⲵފ‬ṩᵜᇇᰘ઼ഭᇦⲴ矢Պѫѹᙗ䍘
生成方式
法有特定的表现形式,有明确的行为模式和后果 道德无具体的表现形式
行为标准
特定国家的法具有统一性、普适性和预期性 道德及其评价标准本质上是主观、自由和多元的
形态上
法一般只规范行为,通常不离开行为过问动机 道德首先关注动机,侧重通过信念影响外在行为
调整方式
区别
法与有组织的国家强制相关 道德在本职上市良心和信念的自由,强制是内在的
强制方式
程序性是法的核心 道德以主体内省和自决的方式实现,与程序无关
运作机制
可诉性是法区别一切行为规则的显著特征 道德不具有可诉性
解决方式
法与道德
推动立法 影响司法程序 宗教思想有助于减少诉讼 宗教也会对法律有消极影响 政教合一的国家,影响是双向的 法客观上影响着宗教
宗教对法的影响 法对宗教的影响
法与宗教
ᶴᔪԕ矢ՊᡀઈѪѫ仈ǃԕӪ≁࡙⳺ѪṨᗳⲴᵳ࡙‫؍‬ᣔփ㌫
ඊᤱԕӪѪᵜ
⵰⵬Ҿ‫؍‬䳌઼᭩ழ≁⭏ ّሬ઼⌘䟽᮷᰾⨶ᙗᢗ⌅
㠚㿹䐥㹼ᢗ⌅Ѫ≁⨶ᘥ
࠷ᇎ‫≁࡙≁ׯࡠڊ‬
ඊᤱഭᇦ࡙⳺ǃ矢Պ࡙⳺઼њӪ࡙⳺Ⲵ儈ᓖ㔏а
‫ޜ‬ᒣ↓ѹᱟ矢Պѫѹ⌅⋫Ⲵԧ٬䘭≲
‫ޜ‬ᒣ↓ѹᱟањশਢ㤳⮤
‫ޜ‬ᒣ↓ѹᱟᡁഭ矢Պѫѹ਴亩һъⲴԧ٬ส⹰
不依意志 依意志
法律事实的种类
基于合法行为产生,不需制裁 基于违法行为产生,需制裁
调整性法律关系 (第一性)
保护性法律关系 (第二性)
依内容
主法律关系,可独立存在,居于支配地位 第一性法律关系
从法律关系,由主法律关系产生 第二性法律关系 依地位
强制性
实体法律关系是第一性,程序法律关系为第二性
不平等法律主体间 纵向(隶属法律关系) 任意性 平权主体间 横向法律关系
শਢൠսߣᇊ ᧘㹼ᗵ享‫׍‬䶐 ᭩ழǃᨀ儈ǃ᧘䘋ᗵ享࣐ᕪ
߶⺞ᢺᨑᖃሩ矢Պѫѹ⌅⋫һъⲴ亶ሬ֌⭘
‫ފ‬ᱟ〟ᶱّሬ㘵 ‫ފ‬ᱟѫ㾱᧘ࣘ㘵 ‫ފ‬ᱟඊᇊ㔤ᣔ㘵
‫ފ‬ᗇ亶ሬ൘⌅⋫һъѝⲴ䳶ѝփ⧠
ᙍᜣ亶ሬ ᭯⋫亶ሬ 㓴㓷亶ሬ
⌘䟽ケ઼ࠪ㔤ᣔ‫ފ‬ѝཞⲴ亶ሬൠսоᵳေ ࿻㓸ඊᤱ‫⌅׍‬亶ሬ ‫࠶ݵ‬䟽㿶、ᆖ亶ሬ
法的起源与发展 法的现代化
2
权力性 命令性、禁止
授权性规则 义务性规则
内容不同
确定性规则
委任性规则 确定性不同
法律规则
准用性规则
强行性规则 任意性规则
限定范围不同
法律规则的规定是具体而明确的, 目的是削弱和防止法适用上的自由裁量
法律原则在适用时有较大的余地供法官选择和灵活适用
内容
法律规则只适用某一类型的行为 法律原则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是不是 好不好
国务院,军委、最高法、最高检
主席团、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 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代表以上联名
国务院、军委、最高法、最高检
委员长会议、专门委员会、 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
向全国人大 向常委会
法律案提出主体
宪法须全体代表2/3以上多数通过 法律案须人大或常委会全体人员过半数通过
司法程序性更严格
主动性不同
司法活动具有被动型 执法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法律监督
国家机关的监督 社会法律监督体系
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
是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核心
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家督、社会组织的监督、公民 的监督、法律职业群体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
适用
目标 步骤 证成
可预测性 形式法治 具有初始的优先性 正当性 实质法治 三段论演绎推理 内部证成 按照一定逻辑推理规则从前提推倒出结论的过程 外部证成 对内部证成时所依赖的前提是否合理正当所做的再次证成
ඊᤱ‫Ⲵފ‬亶ሬǃӪ≁ᖃᇦ‫ڊ‬ѫǃ‫⋫⌅׍‬ഭй㘵ᴹᵪ㔏аˈᱟ矢Պѫѹ⌅⋫⨶ᘥᵜ䍘኎ᙗ ඊᤱ‫Ⲵފ‬һъ㠣кǃӪ≁࡙⳺㠣кǃᇚ⌅⌅ᖻ㠣кˈᱟй㘵ᴹᵪ㔏аⲴᗵ❦㾱≲ ඊᤱ᭯⋫᭸᷌ǃ矢Պ᭸᷌ǃ⌅ᖻ᭸᷌ᴹᵪ㔏а ඊᤱ᭯⋫ᙗǃӪ≁ᙗǃ⌅ᖻᙗⲴᴹᵪ㔏а
ᱟ矢Պѫѹ⌅⋫Ⲵṩᵜ‫؍‬䇱 ␡࡫䇔䇶ඊᤱ‫ފ‬ሩ矢Պѫѹ⌅⋫һъ亶ሬⲴᇒ㿲ᗵ❦ᙗ
教育作用
通过发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行为产生影响 具体表现为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
强制作用 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
经济生活
三个领域 政治生活
社会作用
两个方向
思想文化生活 政治职能 维护阶级统治 社会职能 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的价值
自由 最本质、最高价值目标
种类
正义 秩序
法的基本标准,也是法的评价体系
推理
特点 种类
以法律及法学中的理或理由为基础 受现行法律的约束 法律的正式、非正式渊源都可以 是一种寻求正当性证明的推理 演绎推理 一般到个别 归纳推理 个别到一般 类比推理 个别到个别 设证推理 假设 效力较弱
人类社会早期,法与道德曾浑然一体
都由原始习惯脱胎而来,且发展中互有转化
形式归属上,都属于社会规范
依主体地位
法律关系的种类
权利人仅享有权利,义务人仅享有义务 单向法律关系
如买卖合同
特定双方主体间, 存在两个密不可分的单向权利义务关系
双向法律关系
按数量
复合法律关系 多向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
法的本体
如违约+侵权的竞合
对行为人由于违法、违约行为应承受某种不理的法律后果
概念
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 律责任产生,而这些责任之间冲突,只能追究其一
‫؍‬䳌㓿⍾‫ޘ‬䶒ॿ䈳ਟᤱ㔝ਁኅ ᧘ࣘ矢Պᔪ䇮һъ䘋а↕ᆼழ
нᯝࡋᯠ矢Պ㇑⨶
ᱟ矢Պѫѹ⌅⋫ⲴṨᗳ޵ᇩ ᱟ‫ފ‬൘⋫ഭ⨶᭯ᯩ⮕кⲴ䟽བྷᢹᤙ
ᶴᔪ઼ᆼழѝഭ⢩㢢矢Պѫѹ⌅ᖻփ㌫˄・⌅˅
ਸ⌅㹼᭯
ਸ⨶㹼᭯
〻ᒿ↓ᖃ 儈᭸‫≁ׯ‬
ඊᤱ‫⌅׍‬㹼᭯˄ᢗ⌅˅
䈊ᇎᆸؑ
ᵳ䍓㔏а
ඊᤱਨ⌅‫↓ޜ‬ ᇎ⧠ਨ⌅儈᭸ ᇎ⧠ⵏ↓儈᭸ᵳေⲴਨ⌅˄ਨ⌅˅ ṁ・ਨ⌅ᵳေ
ඊᤱ‫ޘ‬䶒䍟ᖫབྷ᭯ᯩ䪸 儈ᓖ䟽㿶⌅⋫ᇎ䐥⍫ࣘⲴ矢Պ᭸᷌ ⌅⋫ᇎ䐥⍫ࣘ㾱ඊᤱത㔅ѝᗳǃᴽ࣑བྷተ ⌘䟽઼ᕪ䈳਴ൠᯩǃ਴䜘䰘৺਴ᵪᶴⲴॿ䈳о䝽ਸ
‫⺞↓⌅׍‬ን㹼㙼䍓
1
⌅⋫ˈ䙊䗷⌅ᖻ֯ᵳ઼࣋ᵳ࡙ᗇࡠਸ⨶䝽㖞Ⲵ矢Պ⣦ᘱ ᱟ傜‫ݻ‬ᙍѫѹ⌅ᖻᙍᜣѝഭॆᴰᯠᡀ᷌ˈᱟ矢Պѫѹ⌅⋫Ⲵ㋮儃઼⚥兲
‫⋫⌅׍‬ഭ Ṩᗳ޵ᇩ ᢗ⌅Ѫ≁ ᵜ䍘㾱≲ ӄᯩ䶒ᴹᵪ㔏аˈ⴨䖵⴨ᡀ ‫ޜ‬ᒣ↓ѹ ԧ٬䘭≲ ᴽ࣑བྷተ 䟽㾱֯ભ ‫Ⲵފ‬亶ሬ ṩᵜ‫؍‬䇱
法的概念
本质 特征
作用
正式性 官方性、国家性 指法是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阶级性 法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物质制约性
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物质制约性,法最终是由一定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
国家权力所及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或约束力
普遍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的内容始终具有与人类的普遍要求相一致的趋向
法与社会概述
社会是法的基础 法对社会调整
法是社会的产物
法律变迁与社会发展进程基本一致
通过调和社会各种冲突的利益, 进而保证社会秩序得以确立和维护
法不是万能的
为有效通过法律控制社会,还必须使法与其他社会 资源分配系统(宗教、道德、政策等)进行配合
法的演进
法与经济 法与政治 法与道德 法与宗教
法与社会
法理学
法的本体
法的渊源
法的要素Βιβλιοθήκη 法的概念法的效力 法律关系 法律责任 法的价值
正式渊源 非正式渊源 正式渊源的效力原则 法律规则 法律原则 法的特征 法的作用 对人的效力 时间效力
自由、正义、秩序
法的运行
立法 法的实施 法的适用 法律推理 法律解释
多级
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的问题,由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法的运行
法律解释
4
实施
守法
不违法 消极的、被动的守法 积极、主动作为 根据授权性法律规范积极主动行使自己权利
司法
法院和检察院是行使司法权的专门机关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执法
与司法区别
主体不同 内容不同
程序性不同
执法是以国家名义对社会全面管理 司法是解决涉及法律问题的纠纷和争议
ඊᤱ⌅ᖻ䶒ࡽӪӪᒣㅹ৏ࡉ
ඊᤱԕһᇎѪṩᦞˈԕ⌅ᖻѪ߶㔣Ⲵ৏ࡉ
ඊᤱ‫ޜ‬ᒣ↓ѹⲴสᵜ৏ࡉ
ඊᤱн‫ٿ‬н‫ي‬ǃнᶹн㓥ǃ⿹‫ޜ‬ᢗ⌅৏ࡉ
↓⺞༴⨶⌅⨶оᛵ⨶Ⲵ‫ޣ‬㌫ ↓⺞༴⨶〻ᒿоᇎփⲴ㾱≲ ↓⺞༴⨶‫↓ޜ‬о᭸⦷Ⲵ‫ޣ‬㌫ ↓⺞༴⨶Პ䙽о⢩↺Ⲵ‫ޣ‬㌫ ↓⺞༴⨶ਨ⌅оަԆ矢Պ㓐㓧䀓ߣ᡻⇥Ⲵ‫ޣ‬㌫
ᴽ࣑བྷተᱟ矢Պѫѹ⌅⋫Ⲵ䟽㾱֯ભ
法律责任的竞合
法律责任
3
法的渊源(中国)
正式渊源 非正式渊源
效力原则
宪法、法律 法规、规章
习惯 政策 判例 不同位阶法
同一位阶
位阶交叉时
宪法至上 法律高于法规 法规高于规章 级别高的法律优先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新法优于旧法 实体法优先 部门规章与地方规章同等效力 地方法规与部门规章不一致
国务院认为应适用地方法规的,适用地方法规 国务院认为应适用规章的,提请人大常委会裁决
内容上,都蕴含和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
共性
功能上,都是社会调控手段
发展水平上,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
恶法非法 自然法学派 恶法亦法 分析实证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