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代数教案第6章线性变换
高等代数课件(北大版)第六章-线性空间§6.5
,
n1 (1,0, ,0, 1) 就是W1 的一组基.
而在 W2中任取两个向量 , ,设
( x1, x2 , , xn ), ( y1, y2 , , yn ) 则 ( x1 y1, x2 y2 , , xn yn )
但是 ( x1 y1 ) ( x2 y2 ) ( xn yn )
例6 设V为数域P上的线性空间,1,2 , ,r V
令W {k11 k22 krr ki P,i 1,2, ,r}
则W关于V的运算作成V的一个子空间.
即1,2 , ,r 的一切线性
组合所成集合.
2023/9/3§6.5 线性子空间
二、一类重要的子空间 ——生成子空间
定义:V为数域P上的线性空间,1,2, ,r V,
无关组,则
L(1,2 , ,s ) L(i1 ,i2 , ,ir )
3、设 1,2 , ,n 为P上n维线性空间V的一组基,
A为P上一个 n s 矩阵,若
(1, 2 , , s ) (1,2 , ,n ) A 则 L(1, 2 , , s )的维数=秩(A).
2023/9/3§6.5 线性子空间
既然 1,2 , ,m 还不是V的一组基,它又是线
性无关的,那么在V中必定有一个向量
不能被
m1
1,2, ,m 线性表出,把它添加进去,则
1,2 , ,m ,m1 必定是线性无关的.
由定理3,子空间 L(1,2 , ,m1 ) 是m+1维的.
因 n-(m+1)=(n-m)-1=(k+1)-1=k,
由归纳假设,L(1,2 , ,m1 )的基1,2 , ,m ,m1
线性相关性. 所以可对矩阵A作初等行变换化阶梯
阵来求向量组 1, 2, , s 的一个极大无关组,从而 求出生成子空间 L(1, 2 , , s ) 的维数与一组基.
高等代数教案
全套高等代数教案第一章:高等代数概述1.1 高等代数的定义与意义理解高等代数的基本概念了解高等代数在数学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1.2 基本术语和符号学习常见的代数运算符掌握基本的代数表达式1.3 基本定理和性质学习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存在性定理理解线性空间的基本性质第二章:矩阵和行列式2.1 矩阵的基本概念理解矩阵的定义和矩阵元素的意义学习矩阵的运算规则2.2 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计算方法2.3 矩阵和行列式的应用学习矩阵在几何中的应用了解矩阵在概率论和统计中的应用第三章:线性方程组3.1 高斯消元法学习高斯消元法的原理和步骤掌握高斯消元法的应用3.2 矩阵的秩理解矩阵秩的概念学习矩阵秩的计算方法3.3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理解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定理学习线性方程组解的方法第四章:特征值和特征向量4.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理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学习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4.2 矩阵的对角化理解矩阵对角化的概念掌握矩阵对角化的方法4.3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应用学习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了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第五章: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5.1 向量空间的基本概念理解向量空间和子空间的概念学习向量空间的基和维数5.2 线性变换的基本概念理解线性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学习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5.3 线性变换的应用学习线性变换在几何中的应用了解线性变换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第六章:特征多项式和最小多项式6.1 特征多项式的定义和性质理解特征多项式的概念学习特征多项式的计算方法6.2 最小多项式的定义和性质理解最小多项式的概念掌握最小多项式的计算方法6.3 特征多项式和最小多项式的应用学习特征多项式和最小多项式在矩阵对角化中的应用了解特征多项式和最小多项式在多项式环中的应用第七章:二次型7.1 二次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理解二次型的概念学习二次型的标准形和规范形7.2 惯性定理和二次型的分类理解惯性定理的概念学习二次型的分类方法7.3 二次型的应用学习二次型在几何中的应用了解二次型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第八章:线性微分方程组8.1 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定义和性质理解线性微分方程组的概念学习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的结构8.2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学习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掌握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通解8.3 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应用学习线性微分方程组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了解线性微分方程组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第九章: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9.1 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概述了解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的概念学习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的方法9.2 幂法和反幂法学习幂法和反幂法的原理和步骤掌握幂法和反幂法的应用9.3 稀疏矩阵和迭代法理解稀疏矩阵的概念学习迭代法的原理和步骤第十章:高等代数的进一步研究10.1 向量丛和纤维丛理解向量丛和纤维丛的概念学习向量丛和纤维丛的分类方法10.2 群表示论的基本概念理解群表示论的概念学习群表示论的基本性质10.3 高等代数的其它研究领域了解高等代数在数学物理方程中的应用学习高等代数在和机器学习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矩阵的秩秩的概念是高等代数中的重要概念,理解秩的计算方法和秩的性质对于后续学习线性变换、矩阵对角化等高级内容至关重要。
第六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其中α, β ,γ 是V 中的任意元素, k,l 是数域 F 中任意数.V 中适合(3)的元素 0 称为零元
素;适合(4)的元素 β 称为α 的负元素,记为 − α .
下面我们列举几个线性空间的例子.
例1 数域 F 上的所有 n 维列向量集 F n 算规则,它是数域 F 上的一个线性空间.特别 地,当 F=R 时,R n 称为 n 维实向量空间;当 F=C 时,C n 称为 n 维复向量
设α = x1ε1 + x2ε 2 + L+ xnε n = y1η1 + y2η2 + L+ ynηn ,则
⎜⎛ x1 ⎟⎞ ⎜⎛ y1 ⎟⎞
⎜ ⎜ ⎜⎜⎝
第 4 页 共 19 页
第六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二、同构关系
1.映射
设 M,N 是两个集合.如果给定一个法则ϕ ,使 M 中的每个元素 a 都有 N 中的一
个唯一确定的元素 a' 与之对应,则称ϕ 是集合 M 到集合 N 的一个映射. a' ∈ N 称为 a 在
映射ϕ 下的像,而 a 称为 a' 在映射ϕ 下的原像.记作ϕ(a) = a' . M 中元素在ϕ 下像的全
2) 把(1)式形式地写为
⎜⎛ x1 ⎟⎞
α
=
(ε1,ε
2
,L,
ε
n
)
⎜ ⎜ ⎜⎜⎝
x2 M xn
⎟ ⎟ ⎟⎟⎠
.
(η1,η2 ,L,ηn ) = (ε1,ε 2 ,L,ε n )A.
第 6 页 共 19 页
第六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高等代数课件(北大版)第六章-线性空间§6.7
引入
设 V1,V2为线性空间V的两个子空间,由维数公式 dimV1 dimV2 dim(V1 V2 ) dim(V1 V2 )
有两种情形: 1) dim(V1 V2 ) dimV1 dimV2 此时 dim(V1 V2 ) 0, 即,V1 V2 必含非零向量.
2023/9/15§6.7 子空间的直和
2023/9/15§6.7 子空间的直和
而在和 V1 V3 中,向量 (2,2,2)的分解式是唯一的, (2,2,2) (2,2,0) (0,0,2)
事实上,对 (a1,a2 ,a3 ) V1 V3 , 都只有唯一分解式: (a1,a2 ,0) (0,0,a3 ).
故 V1 V2是直和.
j 1
i 1,2, , s
2023/9/15§6.7 子空间的直和
" " 假若V1 V2 Vs不是直和, 则零向量还有一个分解式
0 1 2 s , j Vj , j 1,2, , s (*)
在(*)式中,设最后一个不为0的向量是 i , (i s)
则(*)式变为 0 1 2 i ,
V1 V2 0
所以 Pn V1 V2 .
2023/9/15§6.7 子空间的直和
练习 1 设V1 、V2分别是齐次线性方程组① 与②的
解空间:
x1 x2
xn 0
①
x1 x2
xn
②
证明: Pn V1 V2
证:解齐次线性方程组①,得其一个基础解系
1 (1,0, ,0,1) 2 (0,1, ,0, 1)
1 2 , 1 V1,2 V
是唯一的,和 V1 V2就称为直和,记作 V1 V2 .
注: ① 分解式 1 2 唯一的,意即
高等代数选讲第六讲 线性变换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1
引入
有限维线性空间V中取定一组基后,V的任一线性
变换都可以用矩阵来表示. 为了研究线性变换性质,
希望这个矩阵越简单越好,如对角矩阵.
从本节开始,我们主要讨论,如何选择一组适当的
基,使V的某个线性变换在这组基下的矩阵就是一个 对角矩阵?
2
一、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定义
1, 2 , , n
(Ⅰ ) (Ⅱ )
1 ,2 , ,n
下的矩阵分别为A、B,且从基(Ⅰ) 到基(Ⅱ)的过渡
矩阵矩阵是X,则
B X 1 AX .
相似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值。
4
1、求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一般步骤
(1) 在V中任取一组基 1 , 2 , 的矩阵A . (2) 求A的特征多项式 E A 在P上的全部根它们
, kr P 不全为零)
就是 的属于 0 的全部特征向量.
7
例1 设线性变换 在基 1 , 2 , 3 下的矩阵是
1 2 2 A 2 1 2, 2 2 1
求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解:A的特征多项式
1 2 2 E A 2 1 2 ( 1)2 ( 5) 2 2 1
问当 k 为何值时,存在可逆矩阵 P ,使 得 P 1 AP 为对角阵,并求 P 和相应的 对角阵。
23
例4 设 A, B 均是n阶矩阵,证明 AB 与 BA 有相
同的特征值。
例5 设 A, B 均是n阶矩阵,且A的特征值两两互
异,则A的特征向量恒为B的特征向量的充要条件 是 AB BA 。
( k3 P , k3 0 )
10
二、特征多项式的有关性质
大学本科高等代数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本科高等代数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2. 掌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3. 理解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基本概念。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2.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3. 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1.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2. 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概念。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教学参考书3. 练习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复习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2. 提出问题:如何求解线性方程组?二、新课讲解1. 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a. 矩阵的定义和性质b. 矩阵的运算(加法、数乘、乘法)c. 矩阵的逆矩阵和行列式2.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a. 高斯消元法b. 克莱姆法则三、课堂练习1. 求解线性方程组2. 计算矩阵的逆矩阵和行列式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2. 复习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二、新课讲解1. 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基本概念a. 向量空间的定义和性质b. 线性变换的定义和性质2. 线性变换的运算a. 线性变换的加法b. 线性变换的数乘三、课堂练习1. 判断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2. 计算线性变换的运算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概念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基本概念。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3. 在课堂练习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等代数全套教案
高等代数全套教案教案标题:高等代数全套教案教案目标:1. 确保学生掌握高等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在高等代数领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和证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一:引入高等代数教学目标:1. 确保学生了解高等代数的定义和意义。
2. 引导学生认识高等代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激发学生对高等代数学习的兴趣。
教学步骤:1. 介绍高等代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分享高等代数在科学、工程和经济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高等代数对他们个人生活的影响。
4.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高等代数的重要性和学习动力。
教案二:线性代数教学目标:1. 确保学生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在线性代数领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矩阵运算和线性方程组求解能力。
教学步骤:1. 介绍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如向量、矩阵和线性变换等。
2. 讲解矩阵的基本运算和性质,如矩阵加法、矩阵乘法和矩阵转置等。
3. 教授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包括高斯消元法和矩阵求逆法。
4. 给予学生练习题和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线性代数应用能力。
教案三:群论教学目标:1. 确保学生理解群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在群论领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证明能力。
教学步骤:1. 介绍群论的基本概念,如群的定义、群运算和群的性质等。
2. 讲解群的子群、同态映射和同构等重要概念。
3. 引导学生进行群的证明和推理练习,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和证明能力。
4.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群论解决问题。
教案四:域论教学目标:1. 确保学生理解域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在域论领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学步骤:1. 介绍域论的基本概念,如域的定义、域运算和域的性质等。
2. 讲解域的子域、扩域和域的同构等重要概念。
高等代数课件(北大版)第六章-线性空间§6.6
bt 1
x1
bt
2
x2
btn xn 0
的解空间,则 W1 W2 就是齐次线性方程组③
2020/9/20§6.6 子空间的交与和
a11 x1 a12 x2 a1n xn 0
ab1s11
x1 x1
as2 x2 b12 x2
asn xn 0 b1n xn 0
③
bt 1
x1
bt
并不是R3的子空间. 因为它对R3的运算不封闭,如 (1,0,0), (0,1,0) V1 V2
但是 (1,0,0) (0,1,0) (1,1,0) V1 V2
2020/9/20§6.6 子空间的交与和
三、子空间的交与和的有关性质
1、设 V1,V2 ,W 为线性空间V的子空间
1)若 W V1,W V2 , 则 W V1 V2 . 2)若 V1 W ,V2 W , 则 V1 V2 W .
2020/9/20§6.6 子空间的交与和
注意:
V的两子空间的并集未必为V的子空间. 例如 V1 {(a,0,0) a R}, V2 {(0,b,0) b R}
皆为R3的子空间,但是它们的并集 V1 V2 {(a,0,0),(0,b,0) a,b R} {(a,b,0) a,b R 且a,b中至少有一是0}
第六章 线性空间
§1 集合·映射
§5 线性子空间
§2 线性空间的定义 §6 子空间的交与和
与简单性质
§7 子空间的直和
§3 维数·基与坐标
§8 线性空间的同构
§4 基变换与坐标变换 小结与习题
2020/9/20
§6.6 子空间的交与和
一、子空间的交 二、子空间的和 三、子空间交与和的有关性质
高等代数北大版教案-第6章线性空间
, V,有
;
2、 加法结合律
, , V ,有(
)
( );
3、 存在“零元” , 即存在 0 V , 使得
V ,0
;
4、 存在负元 , 即
V , 存在 V , 使得
0;
5、 “1 律” 1 6、 数乘结合律
; k, l K ,
V , 都有 (kl )
k(l ) l (k ) ;
7、 分配律 k, l K , V , 都有 ( k l ) k l ;
a1 1 a 2 2
an n , 于 是 我 们 称
a1 ,a2 , , an 为 在基 1, 2 , , n 下的 坐标 .
易见 , 在某组基下的坐标与 V/K 中的向量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65·
§4 基变换与坐标变换 一 授课内容 : § 4 基变换与坐标变换 二 教学目的 : 通过本节的学习 , 掌握基变换与过渡矩阵的定义、运算 ,
等价 :
1) 1, 2, , n 线性无关;
2)V 中任一向量可被 1, 2 , , n 线性表出 .
定义 4.10 ( 向量的坐标 ) 设 V为 K上的 n 维线性空间 , 1, 2 , , n 是它
的一组基 . 任给 V , 由命题 4.4, 可唯一表示为 1, 2 , , n 的线性组合 ,
即 ! ai K , (i 1,2, , n) , 使 得
事实上 , 最后一条性质的证明只需要把各个元素排成如下形状 :
a11 a12
a1m
a21 a22
a2m
an1 an 2
a nm
分别先按行和列求和 , 再求总和即可 .
§2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简单性质 一 授课内容: § 2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简单性质 二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 , 掌握线性空间的定义与简单性质 . 三 教学重点: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简单性质 . 四 教学难点: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简单性质 . 五 教学过程:
高等代数探索线性变换与特征值特征向量
高等代数探索线性变换与特征值特征向量在高等代数中,线性变换和特征值特征向量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线性变换是指将一个向量空间的元素映射为另一个向量空间的元素的数学操作,而特征值特征向量则用于描述线性变换的性质和特点。
本文将探索线性变换和特征值特征向量的相关概念、性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线性变换的定义线性变换是指对于一个向量空间V到自身的映射T,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对于任意的向量u和v,以及标量k,都有T(u+v) = T(u) + T(v)和T(ku) = kT(u);2. 对于零向量0,有T(0) = 0。
线性变换可以通过矩阵乘法的形式进行表示,即T(v) = Av,其中A 是一个n×n的矩阵。
线性变换可以描述多种几何变换,如旋转、缩放、投影等,因此在计算机图形学、物理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二、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给定一个n维向量空间V和一个线性变换T,如果存在非零向量v使得T(v) = λv,其中λ是一个标量,那么称λ是线性变换T的特征值,v是对应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线性变换对向量空间的影响。
特征向量表示在该线性变换下不改变方向,只是进行拉伸或压缩,而特征值表示该方向上的拉伸或压缩的比例。
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要计算线性变换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我们需要解特征方程Av = λv,其中A是线性变换矩阵,v是特征向量,λ是特征值。
特征方程的解是通过求解(A-λI)v = 0来实现的,其中I是单位矩阵。
解特征方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求解(A-λI)v = 0的零空间,即线性方程组的解空间,来求得特征向量。
另一种方法是计算矩阵A的特征多项式,并找出其零点来求得特征值。
四、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1. 对于n阶矩阵A,它的特征值的个数不超过n个,而特征向量的个数必须等于n。
2. 对于特征值λ和它对应的特征向量v,如果存在特征值μ使得λ + μ = 0,那么对应的特征向量也满足T(v) = μv。
线性变换的定义课件
A(X+Y)B
AXB+AYB
σ(X)+ σ(Y)
2)对任意的k∈F,有σ(kX)= = = .
3)线性变换σ保持线性关系式,即对于β∈V,
特别地,当β=0时,有 K1σ(α1)+ k2σ(α2)+…+ knσ(αn)=0. 若k1 ,k2,…,kn 不全为0,则得性质:
4) 线性变换把线性相关的向量组变成线性相关 的向量组.
5) 设σ是V的一个线性变换, V′是V的子空间. V′在σ下的象集合,记作σ(V′), 即σ(V′) = {σ(ξ)|ξ∈V′}. 则σ(V′)是V的一个子空间.
5)在Mn(F)中,σ(X)=XA+AX,其中A是Mn(F) 中固定的一个方阵; 6)在F[x], σ(f (x))=f(x+1)-f(x); 7) 在由实数域R上的所有次数不超过n的多项式及 零多项式构成的线性空间Rn[x]中,σ(f(x))=xf(x);
例2 在 中,H是过原点的一个平面.令σ是对平面H的正投影变换(图6.2)
图6.2
定义1 设V是数域F上的一个线性空间,σ是
V的一个变换,如果它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对任意的α,β∈V,有
σ(α+β)=σ(α)+σ (β); 对任意的k∈F,有
σ(kα)=kσ(α).
则称σ是向量空间V的一个线性变换.
当k=1时,σ是V的恒等变换ι;
02
σ是V的一个线性变换,叫做V的一个数乘(或 位似)变换.
因此,恒等变换及零变换都是线性变换.
当k=0时,σ是V的零变换θ.
05
例7 设C[a, b]是定义在[a, b]上的一切连续 函数作成的R上的线性空间. 对任意的 f(x)∈C[a, b], 规定J(f(x))= .
高等代数 讲义 第六章
3
2、映射的乘积
设映射σ : M → M ', τ : M ' → M '',乘积 τ o σ
定义为:τ o σ(a)=τ(σ(a)) ∀a ∈ M 即相继施行σ和τ的结果,τ o σ 是 M 到 M" 的一个
映射.
注:①对于任意映射σ : M → M ',有 IM′ oσ = σ o IM = σ
σ:σ(a)=1,σ(b)=1,σ(c)=2
(是)
δ:δ(a)=1,δ(b)=2,δ(c)=3,δ(c)=4 (不是)
τ:τ(b)=2,τ(c)=4
(不是)
2)M=Z,M´=Z+,
σ:σ(n)=|n|, ∀n ∈ Z τ:τ(n)=|n|+1, ∀n ∈ Z
(不是) (是)
§6.1 集合 映射
3)M= Pn×n ,M´=P,(P为数域)
§6.1 集合 映射
注:
① 对于有限集来说,两集合之间存在1—1对应 的充要条 件是它们所含元素的个数相同;
② 对于有限集A及其子集B,若B≠A(即B为A 的真子集),则 A、B之间不可能存在1—1对应; 但是对于无限集未必如此.
如例7中的8),σ是1—1对应,但2Z是Z的真子集. M=Z,M´=2Z, σ:σ(n)=2n,∀n∈ Z
力学问题的有关属性.为了研究一般线性方程组 解的理论,我们把三维向量推广为n维向量,定 义了n维向量的加法和数量乘法运算,讨论了向 量空间中的向量关于线性运算的线性相关性,完
满地阐明了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理论.
引
现在把n维向量抽象成集合中的元素,撇开
言 向量及其运算的具体含义,把集合对加法和数
量乘法的封闭性及运算满足的规则抽象出来,
高等代数课件(北大版)第六章-线性空间§6.8
证:作对应 : R R, a lna, a R
易证 为R到R 的1-1对应. 且对 a,b R , k R, 有
a b ab lnab lna lnb a b
k a ak lnak k lna k a
所以, 为R到R 的同构映射. 故 R R.
中分别取 k 0与k 1, 即得
0 0,
2)这是同构映射定义中条件ii)与iii)结合的结果.
3)因为由 k11 k22 krr 0 可得 k1 (1 ) k2 (2 ) kr (r ) 0
反过来,由 k1 (1 ) k2 (2 ) kr (r ) 0 可得 (k11 k22 krr ) 0.
(k ) (ka1, ka2 , kan )
k P
k(a1,a2 ,an ) k ( ),
这就是说,向量用坐标表示后,它们的运算可以
归结为它们的坐标的运算.
2020/9/20§6.8 线性空间的同构
一、同构映射的定义
设 V ,V 都是数域P上的线性空间,如果映射 :V V 具有以下性质:
所以, dimC dim R2. 故, V1 V2 .
2020/9/20§6.8 线性空间的同构
证法二:构造同构映射
作对应 : C R2, a bi a,b.
则 为C到R2的一个同构映射.
例3、全体正实数R+ 关于加法⊕与数量乘法 : a b ab, k a ak
作成实数域R上的线性空间. 把实数域R看成是自身上的线性空间. 证明:R R, 并写出一个同构映射.
及线性相关性,并且同构映射把子空间映成子空间.
2020/9/20§6.8 线性空间的同构
3、两个同构映射的乘积还是同构映射.
高等代数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线性空间的概念,掌握线性空间的性质。
(2)掌握线性变换的概念,理解线性变换的性质。
(3)掌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的概念。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高等代数的兴趣,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
(2)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线性空间的概念与性质。
(2)线性变换的概念与性质。
(3)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2. 教学难点:(1)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的抽象理解。
(2)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什么内容?2. 引入:今天我们将学习高等代数中的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这是我们研究线性方程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问题的基石。
(二)新课讲授1. 线性空间的概念与性质(1)介绍线性空间的概念,给出线性空间的定义。
(2)讲解线性空间的性质,如加法封闭性、标量乘法封闭性、存在零向量、存在加法逆元等。
(3)举例说明线性空间的应用。
2. 线性变换的概念与性质(1)介绍线性变换的概念,给出线性变换的定义。
(2)讲解线性变换的性质,如线性、齐次性、可逆性等。
(3)举例说明线性变换的应用。
3.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1)介绍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如高斯消元法、矩阵的逆等。
(2)讲解线性方程组解法的应用,如解线性方程组、求矩阵的逆等。
(3)举例说明线性方程组解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完成课本上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2. 引导学生总结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的概念,以及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高等代数中的线性变换思想应用
高等代数中的线性变换思想应用
在高等代数中,线性变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将向量空间中的每一个向量映射到另一个向量的一种函数。
线性变换具有如下性质:
线性变换对应的线性方程组可以用线性方程组的通解表示。
线性变换满足线性性质,即对于任意的两个向量 $x$ 和$y$,以及任意的两个标量 $\alpha$ 和 $\beta$,都有:$$T(\alpha x + \beta y) = \alpha T(x) + \beta T(y)$$ 线性变换满足向量空间中的加法性质,即对于任意的两个向量 $x$ 和 $y$,都有:$$T(x+y) = T(x) + T(y)$$ 线性变换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
在线性代数中,线性变换可以用来描述向量空间的线性变换、线性映射、线性映射等概念。
在拉格朗日插值中,线性变换可以用来描述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构造。
在图像处理中,线性变换可以用来描述图像的平移、旋转、缩放等变换。
在机器学习中,线性变换可以用来描述线性回归、线性判别分析等模型,以及神经网络中的线性变换层。
总之,线性变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在高等代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在许多领域中都被广泛使用。
它可以用来描述向量空间的线性变换、线性映射、线性映射等概念,也可以用来描述图像的平移、旋转、缩放等变换,以及机器学习中的线性回归、线性判别分析等模型,以及神经网络中的线性变换层。
线性变换教学设计
线性变换教学设计介绍本文档旨在设计一节关于线性变换的教学课程。
线性变换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各种应用领域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教学课程将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介绍线性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提供具体的实例和练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 了解线性变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掌握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 理解线性变换对向量空间的影响- 学会判断线性变换是否是一对一或到上的- 掌握线性变换的复合运算和逆变换教学内容和方法本课程将包含以下内容和教学方法:1. 线性变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讲授+示例)- 线性变换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加法保持和标量乘法保持性质- 示例:线性变换的几何意义和实际应用2. 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讲授+练)- 矩阵表示的概念和方法- 线性变换矩阵的构造和计算方法- 练:将线性变换转化为矩阵表示3. 线性变换对向量空间的影响(讲授+实例)- 线性变换对维度和基的影响- 零空间和像空间的概念及其性质- 示例:线性变换对向量空间的变换效果4. 线性变换的一对一和到上性质(讲授+练)- 一对一和到上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线性变换的秩和零度的概念- 练:判断线性变换是否是一对一或到上5. 线性变换的复合运算和逆变换(讲授+练)- 线性变换的复合运算和逆变换的定义和性质- 矩阵表示下的复合运算和逆变换- 练:对线性变换进行复合运算和求逆变换教学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 练题和作业的完成情况- 期中和期末考试教学资源- 教材:提供一本相关的线性代数教材作为学生的参考书- 幻灯片:准备好包含课程内容的幻灯片,方便讲授和示例展示- 练题:准备一些练题和作业,用于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时间安排本课程预计需要5个教学小时完成。
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小时:线性变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第二小时: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 第三小时:线性变换对向量空间的影响- 第四小时:线性变换的一对一和到上性质- 第五小时:线性变换的复合运算和逆变换结束语通过这节教学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线性变换的概念和性质,并掌握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和基本运算。
高等代数教案范本.doc
§7.2 线性变换的运算教学目的本节要求掌握线性变换的四种运算即加法运算、数乘运算、乘法运算、可逆线性变换教学难点乘法运算、可逆线性变换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可逆线性变换教学过程备注教学内容一、线性变换的加法运算及数乘运算1.线性变换的加法运算定义1 设σ, τ∈L (V). σ与τ的和σ+τ定义为(σ+τ) (α)=σ (α)+τ (α), ∀α∈V.易知σ+τ也是V的线性变换. 事实上,对任意α, β∈V, k∈F,有(σ+τ) (α+β)=σ (α+β)+τ (α+β)=σ (α)+σ (β)+τ(α)+τ (β)=(σ+τ) (α)+(σ+τ)(β).(σ+τ) (kα)=σ (kα)+τ (kα)=kσ (α)+kτ (α)=k ((σ+τ) (α)).2.线性变换的数乘运算定义2 设σ∈L(V),k是F中的一个数. k与σ的积kσ定义为(kσ) (α)=k(σ (α)),∀α∈V.容易验证,kσ也是V的一个线性变换.3.线性变换的加法运算和数乘运算的性质定理7.2.1L(V)对于线性变换的加法,数与线性变换的乘法运算构成数域F上的一个向量空间.证L(V)对于线性变换的加法、数与线性变换的乘法运算是封闭的,并且这两种运算显然满足向量空间定义中的1), 2), 5), 6), 7), 8). 即对任意σ,τ , ρ∈L (V),k, l∈F,有1) σ+τ=τ+σ;2) (σ+τ)+ρ=τ+(σ+ρ);5) k(σ+τ)=kσ+kτ;6) (k+l)σ=kσ+lσ;7) (kl)σ=k (lσ) ;8) 1σ=σ.下面只需说明向量空间定义中3), 4)也成立.对任意的线性变换σ∈L (V), 有(σ+θ ) (α)=σ (α)+θ (α)=σ (α)+0=σ (α) (∀α∈V).因此,有3) σ+θ=σ.对任意σ∈L(V),σ的负变换-σ规定为(-σ) (α)=-σ (α),∀α∈V.于是有[σ+(-σ)] (α)=σ (α)+(-σ) (α)=σ (α)-σ (α)=0=θ (α),(∀α∈V).因此,有4)σ+(-σ)=θ.二、线性变换的乘法运算1.线性变换乘法运算的定义定义3设σ, τ∈L(V). σ与τ的乘积στ定义为(στ) (α)=σ [τ (α)], ∀α∈V.στ当然是V的一个变换. 下面说明στ是V的线性变换.任意α , β∈ V, k∈F,有(στ) (α+β)=σ (τ (α+β))=σ (τ(α)+τ(β))=σ (τ (α))+σ(τ (β))=(στ)(α)+(στ)(β).στ (kα)=σ(τ(kα))=σ(kτ (α))=k (σ(τ(α))=k (στ)(α).因此στ是线性变换.2.线性变换的加法、乘法及数与线性变换的乘法运算还适合以下算律:9) ρ (σ+τ)=ρσ+ρτ;10) (σ+τ)ρ=σρ+τρ;11) (kσ) τ=σ (kτ)=k (στ);12) ρ (στ)=(ρσ)τ.这里,ρ,σ,τ∈L(V),k是F中的任意数.我们只验证9),其余的等式可类似地验证. 对任意α∈V, 有(ρ (σ+τ)) (α)=ρ ((σ+τ) (α))=ρ (σ (α)+τ (α))=ρ (σ (α))+ρ (τ(α))=(ρσ) (α)+(ρτ)(α)=(ρσ+ρτ) (α).所以9)成立.3.线性变换的方幂定义一个线性变换σ的方幂为σn =nσσσ. 这里n是正整数.又规定σ0=ι .三、可逆线性变换例1在M n(R)中取定一个可逆矩阵A,定义M n(R)的线性变换σ, τ为σ:X→AX,∀X ∈M n(R).τ:X→A-1X,∀X∈M n(R).于是(στ) (X)=σ (τ (X))=σ (A-1X)=A (A-1X)=X,(τσ) (X)=τ (σ (X))=τ (AX)=A-1 (AX)=X.即(στ) (X)=(τσ) (X)=ι (X).即στ=τσ=ι.1.可逆线性变换的概念定义4设σ∈L(V),若存在V的变换τ,使得στ=τσ=ι,则称线性变换σ是可逆的, τ称为σ的逆变换.2.可逆线性变换的逆变换是唯一的,σ的逆变换记作σ-1.因为若τ1, τ2都是σ的逆变换时,τ1=τ1ι=τ1(στ2)=(τ1σ)τ2=ιτ2=τ2. 3.如果σ是线性变换,则σ的逆变换也是线性变换.设σ是可逆线性变换,则有σσ-1=σ-1σ=ι. 因此,对任意α , β∈ V, k∈F,有σ[σ-1(α+β)]=σσ-1(α+β)=ι(α+β)=ι(α)+ι(β)=σσ-1(α)+σσ-1(β)=σ[σ-1(α)+σ-1 (β)];σ[σ-1(kα)]=σσ-1(kα)=ι(kα)=kι(α)=kσσ-1(α)=σ[kσ-1(α)]求上两式左、右两端在σ-1之下的象,得σ-1(α+β)=σ-1(α)+σ-1(β);σ-1(kα)=kσ-1(α).因此σ的逆变换也是线性变换.定理7.2.2设σ∈L(V),{α1, α2, …, αn}是V的一个基. 则σ可逆的充要条件是σ (α1), σ(α2), …, σ (αn)线性无关.证必要性. 设k1σ (α1)+k2σ(α2)+…+k nσ (αn)=0,其中k1 ,k2 , …, k n∈F.因为σ可逆,上式两边用σ-1作用:σ-1 (k1 σ (α1)+k2 σ (α2)+…+k nσ (αn))=σ-1(0)即k1(σ-1σ) (α1)+k2 (σ-1σ)(α2)+…+k n(σ-1σ)(αn)=σ-1(0).亦即k 1α1+k2α2+…+k nαn=0.因为{α1, α2, …, αn}是V的一个基,所以k1=k2 =…=k n=0. 因此σ(α1),σ(α2),…, σ (αn)线性无关.充分性. 设σ (α1),σ (α2), …,σ (αn)线性无关,那么{σ (α1),σ(α2), …,σ(αn)}是V的一个基. 由定理7.1.2,存在V的一个线性变换τ,使得τ (σ (αi))=αi , i=1,2, … , n.于是,有τσ(αi)=ι (αi). i=1,2,…, n.由推论7.1.3,得τσ=ι.另外,有σ(τσ) (αi)=σ (αi),i=1, 2, … , n.即(στ)[σ (αi)]=σ (αi),=ι[σ (αi)], i=1,2, …, n.再由推论7.1.3,得στ=ι.由定义,σ可逆.例2 定义F3的变换σ为σ(α)=(x1+x2+x3, x2+x3, x3), ∀α=(x1, x2, x3)∈V3.证明σ是可逆的线性变换.任取F3的向量β1=(a1,a2,a3), β2=(b1,b2,b3),有σ(β1+β2)=σ (a1+b1,a2+b2, a3+b3)=(a1+b1+a2+b2+a3+b3, a2+b2+a3+b3, a3+b3)=((a1+a2+a3)+(b1+b2+b3),(a2+a3)+(b2+b3), a3+b3)=(a1+a2+a3, a2+a3, a3)+(b1+b2+b3, b2+b3, b3)=σ (β1)+σ (β2).对任意的数k F∈,β1=(a1,a2,a3)∈F3,有σ (kβ1)=σ (ka1, ka2, ka3)=(ka1+ka2+ka3, ka2+ka3, ka3)=k (a1+a2+a3, a2+a3, a3)=k σ (β1),所以σ是一个线性变换.再证σ是可逆的. 取V3的基ε1=(1, 0, 0), ε2=(0, 1, 0), ε3=(0, 0, 1).则σ (ε1)=(1, 0, 0), σ(ε2)=(1, 1, 0), σ(ε3)=(1, 1, 1).因为σ (ε1), σ(ε2), σ (ε3)线性无关,所以,由定理7.2.2知,σ是一个可逆线性变换.最后,介绍线性变换的多项式的概念. 设σ是F上向量空间V的一个线性变换,f (x)是一个数域F上的多项式教学小结本节内容分为下面四个问题讲:1. 加法运算2. 数乘运算3. 乘法运算(1). 乘法运算(2). 线性变换σ的方幂4. 可逆线性变换及线性变换可逆的充要条件本课作业本课教育评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线性变换Ⅰ.授课题目§6.1 线性变换 §6.2 线性变换运算 §6.3 线性变换的矩阵 §6.4 不变子空间 §6.5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6.6 矩阵的相似对角化§6.7 Hamilton-Cayley 定理与最小多项式 §6.8 Jordan 标准形 Ⅱ.教学目的与要求1. 理解线性变换、线性变换的矩阵以及线性变换的矩阵等概念;2. 掌握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法;3. 理解线性变换的值域与核的概念,掌握不变子空间的定义与性质;4. 掌握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以及相似对角化方法;5. 理解Jordan 标准形、最小多项式的概念与性质. Ⅲ.重点与难点重点: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与计算,矩阵的相似对角化; 难点: 相似对角化,不变子空间. Ⅳ.教学内容§6.1 线性变换1. 线性变换定义 6.1 设V 是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σ是V 的一个变换(即从V 到V 自身的映射),如果对于V 中的任意两个向量,αβ和数域P 中的任意数k ,都有()()()σαβσασβ+=+,()()k k σασα=,则称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例6.1 设n nA P×∈,对任意n P α∈,定义()A σαα=,则σ是线性空间n P 的一个线性变换.例6.2 线性空间V 的恒等变换(或称单位变换)ε,即()()V εααα=∈,以及零变换o ,即()()0o V αα=∈都是线性变换.例6.3设V 是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k 是P 中某个固定的数,定义()()k V κααα=∈,则κ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称之为数乘变换或相似变换或位似. 显然,当1k =是它是恒等变换,当0k =便是零变换.例6.4 在线性空间[]P x 中,定义()()()()[],f x f x f x P x δ′=∈,1则δ是线性空间[]P x 的一个线性变换.例6.5 在线性空间[],C a b 中,定义()()()()[]d ,,xaf x f x x f x C a b τ=∈∫则τ是线性空间[],C a b 的一个线性变换.2. 线性变换的性质性质1 设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则()()()00,,V σσασαα=−=−∀∈.性质2 线性变换保持线性组合不变,即()()()()11221122r r r r k k k k k k σααασασασα++⋅⋅⋅+=++⋅⋅⋅+.性质3 线性变换把线性相关的向量组变成线性相关的向量组.注 性质3的逆命题不成立,即线性变换可能把线性无关的向量组变成线性相关的向量组. 但是,当线性变换可逆时,把线性无关的向量组一定变成线性无关的向量组.定理6.1 设V 是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如果12,,,n εεε⋅⋅⋅的V 的一个基,12,,,n ααα⋅⋅⋅是V 的任意给定的一组向量,那么存在唯一的线性变换σ,使得(),1,2,,.i i i n σεα==⋅⋅⋅证 设α是V 中任意一个向量, 设1122n n a a a αεεε=++⋅⋅⋅+,定义()1122n n a a a σαααα=++⋅⋅⋅+,先证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事实上对任意,V αβ∈,设1ni ii a αε==∑,1ni ii b βε==∑,则()1niiii a b αβε=+=+∑. 因此()()()()()1111n nn n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a b a b a b σαβσεααασασβ==== +=+=+=+=+ ∑∑∑∑;其次,对k P ∈,1ni ii a V αε==∈∑,则()()111n nni i i i i i i i i k ka ka k a k σασεαασα=== ==== ∑∑∑.因此,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 显然(),1,2,,.i i i n σεα==⋅⋅⋅即这样的线性变换是存在的.设τ也是满足条件的线性变换,则对任意1ni ii a V αε==∈∑,()()()()111nnn i i i i i i i i i a a a σασετετετα=======∑∑∑.故στ=. 证毕.推论 设V 是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如果12,,,n εεε⋅⋅⋅的V 的一个基,,στ是V 的两个线性变换,如果()(),1,2,,i i i n σετε==⋅⋅⋅,那么στ=.定理6.1和推论说明,线性空间V 上的线性变换完全由它的一组基的像唯一决定.小结:线性空间,子空间,子空间的判定,子空间的和与交 课外作业:P152 1(1)~(4),2; P171 1~2§6.2 线性变换的运算1.线性变换的加法与数量乘法设V 是数域P 上的n 维线性空间,()L V 表示V 上全体线性变换的集合. 对于任意两个线性变换(),L V στ∈,定义它们的和στ+:()()()()()V στασαταα+=+∈.则()L V στ+∈. 事实上,()()()()σταβσαβταβ++=+++()()()()σασβτατβ=+++ ()()()()σατασβτβ=+++()()()()σταστβ=+++,()()()()k k k στασατα+=+ ()()k k σατα=+()()k στα=+.因此,στ+是线性变换.设(),k P L V σ∈∈,定义数量乘法:()()()()k k V σασαα=∈容易知道()k L V σ∈. 事实上,()()()k k σαβσαβ+=+()()()()()()k k k k σασβσασβ=+=+, ()()()()()()k l k l lk l k σασασασα===.可以证明,按上面定义的线性变换的加法与数量乘法满足如下八条运算律:(1)σττσ+=+;(2)()()στψστψ++=++;(3)存在零变换o ,使得对于()L V σ∀∈,o σσ+=;(4)对于()L V σ∀∈,定义()()()()V σασαα−=−∈,则()L V σ−∈,且()0σσ+−=;(5)1σσ=; (6)()()k l kl σσ=; (7)()k l k l σσσ+=+; (8)()k k k στστ+=+. 其中(),,,,L V k l P στψ∈∈.定理6.2 ()L V 对于加法和数量乘法构成数域P 上的一个线性空间.2. 线性变换的乘法设(),L V στ∈,定义它们的乘法:()()()()()V τσατσαα=∈.可以证明,乘积τσ也是线性变换. 它满足如下运算律(9)()στψστσψ+=+; (10)()στψσψτψ+=+; (11)()()στψστψ=(12)()()()k k k στστστ==;(13)存在单位变换()L V ε∈,对于任意()L V σ∈都有εσσεσ==.但是,线性变换的乘法一般不满足交换律. 例如,在实数域R 上的线性空间[]R x 中,线性变换()()()()()(),d xaf x f x f x f t t δτ′==∫的乘积δτε=,但τδε≠3. 线性变换的逆设()L V σ∈,如果存在()L V τ∈,使得σττσε==,则称σ是可逆变换,称τ为σ的逆变换,记为1τσ−=. 由前一章可知,σ是可逆变换当且仅当它是双射.容易证明,如果σ是可逆线性变换,则σ的逆变换是唯一的,且()1L V σ−∈.4. 线性变换的幂与多项式设()L V σ∈,定义σ方幂:01,k k k σεσσσσσ+===,其中k 为非负整数. σ方幂满足下列运算律(14)m n m nσσσ+=; (15)()nm mn σσ=.一般地,对于(),L V στ∈,()nn nστστ≠. 当σ是可逆变换时,定义σ负整数次幂为()1nn σσ−−=,其中n 是正整数.设()L V σ∈,()01n n f x a a x a x =++⋅⋅⋅+是数域P 上的多项式,定义()01n n f a a a σεσσ=++⋅⋅⋅+.称之为线性变换σ的多项式. 容易证明,()()f L V σ∈.不难验证,在[]P x 中,如果()()()()()(),h x f x g x p x f x g x =+=.则对任一()L V σ∈有()()()()()(),h f g p f g σσσσσσ=+=.特别地,()()()()f g g f σσσσ=.例6.6 在线性空间[]n P x 中,定义线性变换()()()f x f x δ′=,()[]n f x P x ∈.显然有n o δ=.对于a P ∈,定义()()()()[],a n f x f x a f x P x τ=+∈.显然a τ是一个线性变换,称之为关于数a 的平移变换. 利用泰勒展开式,得()()()()()()()2112!1!n n a a f x a f x af x f x f x n −−′′′+=+++⋅⋅⋅++⋅⋅⋅−,再由n o δ=得()()()()()()()2112!1!n n a a f x a f x af x f x f x n −−′′′+=+++⋅⋅⋅+−()()21212!1!n n a a a f x n εδδδ−−=+++⋅⋅⋅+−. 由()[]n f x P x ∈的任意性,便有()21212!1!n n a a a a n τεδδδ−−=+++⋅⋅⋅+−.5. 线性空间的值域与核定义6.2 设V 是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V 的所有元素在σ下的像组成的集合()(){}|V V σσαα=∈称为σ的值域,值域也常记作()Im σ. 零向量的全体原像组合的集合()(){}10|0,V σασαα−==∈称为σ核,核也常记作()Ker σ.定理6.3 σ是线性空间V 上的线性变换,则σ的值域()V σ与核()10σ−都是V 的子空间.例6.7 设()L V σ∈,证明(1)()()Im Ker σσ⊂当且仅当2o σ=;(2)()()()23Ker Ker Ker σσσ⊂⊂⊂⋅⋅⋅;(3)()()()23Im Im Im σσσ⊃⊃⊃⋅⋅⋅.证 (1)()()()2Im Ker Im 0o σσσσσ⊂⇔=⇔=.(2)()(){}Ker Ker 0jij ii i σσσσσ−==,因此()()Ker Ker i j σσ⊂.(3)对一切j i >,()j iV V σ−⊂. 因此,()()()()j i j i i V V V σσσσ−=⊂.例6.8 设σ是数域P 上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个线性变换,12,V V 是V 的子空间,且12V V V =⊕. 证明:σ可逆的充要条件是()()12V V V σσ=⊕.证 充分性由于()()12V V V σσ=⊕,因此,对V α∀∈()()()12121122,,V V ασασασαααα=+=+∈∈.从而()()12V ασαασ=+∈,即()V V σ⊂,显然()V V σ⊂,故()V V σ=,即σ是满射.下证σ是单射,即证,若V β∈,()0σβ=,则0β=. 事实上,因为12V V V =⊕,存在唯一的1122,V V ββ∈∈,使得12βββ=+.因而()()()120σβσβσβ=+=.由于()()()()1122,V V σβσσβσ∈∈,()()12,V V V σσ=⊕零向量的表示式是唯一的,所以()()120σβσβ==.再由12,ββ的唯一性知120ββ==,故0β=,σ是单射,因而是双射. 故σ是可逆变换.必要性设σ是可逆变换. 任取V α∈,则()1V σα−∈,由12V V V =⊕知()1121122,,V V σααααα−=+∈∈.因此()()()1212ασαασασα=+=+.从而()()12V V V σσ=+.又设()()12V V ασσ∈I ,则有1122,V V αα∈∈,使得()()12ασασα==.由于σ是可逆变换,且12V V V =⊕,知{}120V V =I ,故()1120αασα−===,从而0α=,所以()(){}120V V σσ=I .故()()12V V V σσ=⊕.例6.9 设σ是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个线性变换,322,22σετσσε==−+其中ε是恒等变换,证明,στ都是可逆变换.证 (1)由32σε=知221122σσσε⋅=⋅=. 因此,σ是可逆变换,且1212σσ−=. (2)注意到32σε=,因此,42σσ=. 令2m n k δσσε=++,则()()2222m n k τδσσεσσε⋅=−+++432322222222m n k m n k m n k σσσσσσσσε=++−−−+++ 22222422222m n k m n k m n k σεσεσσσσε=++−−−+++()()()222222m n k m n k m n k σσε=−+++−+−++.令2200122m n k m n k m n k−+=+−= −++= , 解得132,,10105m n k ===. 故()213410δσσε=++,且 τδδτε⋅=⋅=,因此τ是可逆变换,且1τδ−=.§6.3 线性变换的矩阵1.线性变换的矩阵概念定义6.2 设V 是数域P 上的n 维线性空间,12,,,n εεε⋅⋅⋅是V 的一个基,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如果()()()11112121212122221122n nn nn n n nn na a a a a a a a a σεεεεσεεεεσεεεε=++⋅⋅⋅+=++⋅⋅⋅+⋅⋅⋅⋅⋅⋅⋅⋅⋅⋅⋅⋅⋅⋅⋅⋅⋅⋅⋅⋅⋅⋅⋅⋅⋅⋅⋅⋅⋅⋅⋅⋅⋅⋅⋅⋅⋅⋅⋅=++⋅⋅⋅+ , 用矩阵可以表示成()()()()()()121212,,,,,,,,,n n n A σεεεσεσεσεεεε⋅⋅⋅=⋅⋅⋅=⋅⋅⋅.其中111212122212n n n n nn a a a a a a A a a a ⋅⋅⋅ ⋅⋅⋅ =⋅⋅⋅⋅⋅⋅⋅⋅⋅⋅⋅⋅⋅⋅⋅, 则称矩阵A 为线性变换σ在基12,,,n εεε⋅⋅⋅下的矩阵.例6.10 在平面向量2R 构成的2维线性空间中,取两个彼此正交的单位向量12,εε作为它的基. 设τ是围绕坐标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θ角的线性变换,求τ在基12,εε下的矩阵.解 ()()11212cos cos sin ,,sin θτεεθεθεεθ=+=()()()21212sin sin cos ,cos θτεεθεθεεθ−=−+=. 因此,()()()()()121212cos sin ,,,sin cos θθτεετετεεεθθ−==. 故,τ在基12,εε下的矩阵是cos sin sin cos θθθθ−.例6.11 设n nA P×∈,对任意n P α∈,定义()A σαα=,σ是线性空间n P 的线性变换. 设12,,,n εεε⋅⋅⋅是n P 的单位坐标向量,j α是A 的第j 列,那么()j j j A σεεα==,故σ在基12,,,n εεε⋅⋅⋅下的矩阵是A .例 6.12 设W 是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个()m m n <维子空间,12,,,m εεε⋅⋅⋅是W 的一个基,把它扩充成V 的一个基11,,,,,m m n εεεε+⋅⋅⋅⋅⋅⋅,定义(),1,2,,0,1,,ii i mi m n εσε=⋅⋅⋅ = =+⋅⋅⋅, 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称为对子空间W 的投影. 投影σ在基11,,,,,m m n εεεε+⋅⋅⋅⋅⋅⋅下的矩阵是diag ()1,,1,0,,0⋅⋅⋅⋅⋅⋅,其中主对角线上1的个数是m 个.2. 重要性质定理6.4设V 是数域P 上的n 维线性空间,12,,,n εεε⋅⋅⋅是V 的一个基,对于V 的任意线性变换σ在这个基下的矩阵设为A ,我们定义()A πσ=.则():n nL V P π×→是双射.定理6.5 定理6.4中定义的双射():n n L V P π×→具有以下性质:对任意(),,L V k P στ∈∈,有 (1)()()()πστπσπτ+=+; (2)()()k k πσπσ=; (3)()()()πστπσπτ=;(4)如果σ是可逆线性变换,则()πσ是可逆矩阵,且()()()11πσπσ−−=.推论 设V 是数域P 上的n 维线性空间,则V 的全体线性变换的集合()L V 与n nP ×同构,因而()2dim L V n =.定理 6.6设V 是数域P 上的n 维线性空间,12,,,n εεε⋅⋅⋅是V 的一个基, V 的线性变换σ在这个基下的矩阵设为A . 如果V α∈在基12,,,n εεε⋅⋅⋅下的坐标是()12,,,Tn x x x ⋅⋅⋅,()σα在基12,,,n εεε⋅⋅⋅下的坐标是()12,,,Tn y y y ⋅⋅⋅,那么1122n n x y x y A x y =M M .定理6.7 设σ是n 维线性空间V 的线性变换,向量组(I )12,,,n εεε⋅⋅⋅,和(II )12,,,n ηηη⋅⋅⋅分别是V 的两个基,如果σ在这两个基下的矩阵分别是,A B ,并且从(I )到(II )的过渡矩阵是X ,那么1B X AX −=.定义 6.3 设,A B 是数域P 上的两个n 阶矩阵,如果存在n 阶可逆阵X ,使得1B X AX −=,则称矩阵A 与B 相似,记作~A B ,称X 为相似变换矩阵.相似是矩阵的一种等价关系,它具有以下三个性质: (1)反身性:~A A ;(2)对称性:如果~A B ,那么~B A ; (3)传递性:如果~A B ,~B C ,那么~A C .利用矩阵相似的概念,定理6.7可以说成定理6.8 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所对应的矩阵是相似的;反过来,如果两个矩阵相似,那么它们可以看作是同一线性变换在两个基下所对应的矩阵.例6.13 设V 是数域P 上的2维线性空间,12,εε是V 的一个基,线性变换σ在基12,εε下的矩阵是2110 −. 求线性变换σ在另一组基12,ηη下的矩阵,这里()()121211,,12ηηεε−=−.§6.4 不变子空间1.不变子空间定义6.3 设V 是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W 是V 的一个子空间,如果对任意W ξ∈,有()W σξ∈,即()W W σ⊂,则称W 是σ的不变子空间,简称σ-子空间.例6.14 设()L V σ∈,则(1)整个空间V 和零子空间{}0都是σ-子空间; (2)σ的值域()V σ与核()10σ−都是σ-子空间; (3)σ-子空间的和与交仍为σ-子空间.例6.15 任意一个子空间都是数乘变换的不变子空间.例 6.16 设(),L V στ∈,如果σττσ=,那么τ的值域()V τ与核()10τ−都是σ-子空间. 设()f σ是σ的多项式,则()()f f σσσσ=,因而()f σ的值域()()f V σ与核()()()10f σ−都是σ-子空间.练习 1. 已知()()()123321,,,,TTa a a a a a σ=是3P 的一个线性变换,验证下列3P 的子空间是否为σ-子空间:(1)(){}11212,,0|,TW x x x x P =∈;(2)(){}21212,0,|,TW x x x x P =∈2. 证明[]P x 的子空间[]n P x 是关于微商变换()()()f x f x δ′=的不变子空间.定理6.9 设σ是线性空间V 的线性变换,W 是V 的一个子空间,12,,,s ααα⋅⋅⋅是W 的一个基,则W 是σ-子空间的充要条件是()()()12,,,s σασασα⋅⋅⋅全属于W .2.不变子空间的性质定义6.4设σ是线性空间V 的线性变换,W 是V 的一个σ-子空间,只考虑σ在W 上的作用,则得到子空间W 的一个线性变换,称之为σ在W 上的限制,记作|W σ.于是,对任意W ξ∈,则()()|W σξσξ=. 如果W ξ∉,则()|W σξ没有意义. 若W 是V 的一个σ-子空间,则|W σ是W 上的一个线性变换.定理6.10 设σ是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个线性变换,W 是V 的一个σ−子空间,12,,,k εεε⋅⋅⋅是W 的一个基,将它扩充成V 的一个基11,,,,,k k n εεεε+⋅⋅⋅⋅⋅⋅.则σ在这个基下的矩阵具有如下形状132A A O A.定理6.11 设n 维线性空间V 可以分解成若干个σ−子空间的直和:12s V W W W =⊕⊕⋅⋅⋅⊕.设每一个i W 的维数为()1,2,,i n i s =⋅⋅⋅,其中1sii nn ==∑. 在每一个子空间i W 中取一个基()12,,,1,2,,i i i in i s εεε⋅⋅⋅=⋅⋅⋅,把它们合在一起成为V 的一个基I. 则σ在这个基下的矩阵为准对角形矩阵12s A A AO , 其中()1,2,,i A i s =⋅⋅⋅就是σ在基12,,,i i i in εεε⋅⋅⋅下的i n 阶矩阵.反之,如果线性变换σ在基I 下的矩阵是准对角形矩阵,则()12,,,i i i i in W L εεε=⋅⋅⋅是i n 维σ−子空间()1,2,,i s =⋅⋅⋅,并且12s V W W W =⊕⊕⋅⋅⋅⊕.3.线性变换值域与核的维数定理往后,我们把()V σ维数也叫σ的秩,核空间()10σ−的维数也叫σ的零度.例6.17 在线性空间[]n P x 中,令()()()f x f x δ′=,则δ的值域就是[]1n P x −,δ的核就是P ,δ的秩为1n −,δ的零度为1.定理 6.12 设V 是数域P 上的n 维线性空间,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12,,,n εεε⋅⋅⋅是V 的一个基,σ在这个基下的矩阵是A ,那么(1)σ的值域()V σ就是由基像组()()()12,,,n σεσεσε⋅⋅⋅生成的子空间,即()()()()()12,,,n V L σσεσεσε=⋅⋅⋅.(2)σ的秩等于矩阵A 的秩.证 (1)设ξ是V 中的任一向量,它可以用基12,,,n εεε⋅⋅⋅的线性组合表示为1122n n x x x ξεεε=++⋅⋅⋅+,于是()()()()1122n n x x x σξσεσεσε=++⋅⋅⋅+.这个式子说明()()()()()12,,,n L σξσεσεσε∈⋅⋅⋅,因此,()()()()()12,,,n V L σσεσεσε⊂⋅⋅⋅.显然()()()()()12,,,n L V σεσεσεσ⋅⋅⋅⊂,故()()()()()12,,,n V L σσεσεσε=⋅⋅⋅.(2)由于()()()()()()121212,,,,,,,,,n n n A σεεεσεσεσεεεε⋅⋅⋅=⋅⋅⋅=⋅⋅⋅,因而σ的秩=()V σ维数=向量组()()(){}12,,,n σεσεσε⋅⋅⋅的秩=()R A .定理6.13 设V 是数域P 上的n 维线性空间,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 如果1,,r εε⋅⋅⋅是的()V σ的基12,,,r ηηη⋅⋅⋅的原像,1,,r s εε+⋅⋅⋅是()10σ−的一个基,那么向量组11,,,,,r r s εεεε+⋅⋅⋅⋅⋅⋅是V 的一个基,并且还有σ的秩+σ的零度n =.证 由已知条件有()()1,2,,i i i r σεη==⋅⋅⋅.下面证明11,,,,,r r s εεεε+⋅⋅⋅⋅⋅⋅是V 的一个基. 设11110r r r r s s l l l l εεεε+++⋅⋅⋅+++⋅⋅⋅+=,则()1111r r r r s s l l l l σεεεε+++⋅⋅⋅+++⋅⋅⋅+()()()()11110r r r r s s l l l l σεσεσεσε++=+⋅⋅⋅+++⋅⋅⋅+=. 由于()11,,0r s εεσ−+⋅⋅⋅∈,故()()10r s σεσε+=⋅⋅⋅=.代入上式得11220r r l l l ηηη++⋅⋅⋅+=.而12,,,r ηηη⋅⋅⋅线性无关,故120r l l l ==⋅⋅⋅==,于是110r r s s l l εε+++⋅⋅⋅+=.但是1,,r s εε+⋅⋅⋅是()10σ−的一个基,所以10r s l l +=⋅⋅⋅==,这说明11,,,,,r r s εεεε+⋅⋅⋅⋅⋅⋅线性无关.其次,对任意V α∈,设()()()()1111r r r r l l l l σασεσεσεε=+⋅⋅⋅+=+⋅⋅⋅+,则()110r r l l σαεε−−⋅⋅⋅−=,即()1110r r l l αεεσ−−−⋅⋅⋅−∈. 故1111r r r r s s l l l l αεεεε++−−⋅⋅⋅−=+⋅⋅⋅+.于是1111r r r r s s l l l l αεεεε++=+⋅⋅⋅+++⋅⋅⋅+.这说明对任意V α∈都可由11,,,,,r r s εεεε+⋅⋅⋅⋅⋅⋅线性表示,故11,,,,,r r s εεεε+⋅⋅⋅⋅⋅⋅是V 的一个基.故s n =,()()dim r V σ=,()()1dim 0s r n r σ−−=−=,所以σ的秩+σ的零度n =.注 虽然()()()()1dim dim 0dim V V σσ−+=,但却可能有()()10V V σσ−+≠.并且()V σ的基与()10σ−的基合起来也并不一定是V 的基(参见例6.17).推论 设σ是有限维线性空间V 的一个线性变换,则σ是单射⇔σ是满射.证 若σ是单射,则(){}100σ−=,由定理6.13知()()()dim dim V V σ=,而()V V σ⊂,故()V V σ=,即σ是满射,因而是双射.反之,若σ是满射,由定理6.13知(){}100σ−=,因而σ是单射,从而是双射.例6.18 设A 是一个n 阶矩阵,2A A =,证明A 相似于对角阵()diag 1,,1,0,,0⋅⋅⋅⋅⋅⋅. 证 设V 是数域P 上的n 维线性空间, 12,,,n εεε⋅⋅⋅是V 的一个基. 定义()()1212,,,,,,n n A σεεεεεε⋅⋅⋅=⋅⋅⋅,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σ在基12,,,n εεε⋅⋅⋅下的矩阵是A由2A A =可知2σσ=. 取()V σ的一个基是12,,,r ηηη⋅⋅⋅,如果它们的原像分别是12,,,r ααα⋅⋅⋅,则()()1,2,,i i i r σαη==⋅⋅⋅,那么()()()()21,2,,i i i i i r σησασαη====⋅⋅⋅从而12,,,r ηηη⋅⋅⋅是它自身的原像. 另取()10σ−的一个基1,,r n ηη+⋅⋅⋅. 由定理 6.13知,12,,,r ηηη⋅⋅⋅,1,,r n ηη+⋅⋅⋅是V 的一个基. 由于(),1,2,,0,1,,i i i ri r nηση=⋅⋅⋅ ==+⋅⋅⋅ 故σ在基12,,,r ηηη⋅⋅⋅,1,,r n ηη+⋅⋅⋅下的矩阵是()diag 1,,1,0,,0⋅⋅⋅⋅⋅⋅.由于同一个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相似,故知A 相似于对角阵()diag 1,,1,0,,0⋅⋅⋅⋅⋅⋅.例6.19 已知σ是4维线性空间V 的一个线性变换,σ在基1234,,,εεεε下的矩阵是1123311112110312A −=−.求线性变换σ的值域()V σ和核()10σ−的一个基与维数.解 对任意()10ξσ−∈,都有()0σξ=. 因此,()10σ−中任一向量关于基1234,,,εεεε的坐标都满足方程组0Ax =. 所以齐次方程组0Ax =的一个基础解系就是核()10σ−的一个基关于1234,,,εεεε的坐标.下面对A 施行初等行变换得11231001311101001211001203120000r A −−=→−.所以,方程组0Ax =的一个基础解系是()1,0,2,1T −. 取1342αεεε=−+,则()()10L σα−=,故()1dim 01σ−=.其次,注意到()()()()()()()123412341234,,,,,,,,,A σεεεεσεσεσεσεεεεε==.因此,A 的列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就是()()()()1234,,,σεσεσεσε的极大无关组的坐标. 由前面初等行变换的结果可知,矩阵A 的前3列是A 的列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因此()11233σεεεε=++,()2123423σεεεεε=+−+,()312342σεεεεε=+++是()()()()1234,,,σεσεσεσε的极大无关组,故()()()()()123,,V L σσεσεσε=,()dim 3V σ=.注 在求值域的基时,为了使表达形式更简洁,可以对A 施行初等列变换1123100031110100121100100312311010c A −=→ −−令11422433431,10,βεεβεεβεε=−=−=+,则()()123,,V L σβββ=,且()dim 3V σ=.§6.5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定义 6.5 设V 是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 对数域P 中某个数λ,如果存在非零向量V α∈,使得()σαλα=成立,则称λ是σ的一个特征值,非零向量α称为σ的属于λ的一个特征向量. 设λ是σ的一个特征值,属于λ的全体特征向量连同零向量构成的集合记为(){}|V V λασαλα=∈=,则V λ是V 的子空间,并且是线性变换σ下V 的不变子空间. 称之为σ的属于λ的特征子空间.事实上,对任意,V λαβ∈,()(),σαλασβλβ==,因此()()()()σαβσασβλαλβλαβ+=+=+=+,即V λαβ+∈. 其次,对任意,k P V λα∈∈,()σαλα=. 则()()()k k k k σασαλαλα===,即k V λα∈. 因此V λ是V 的子空间.此外,对任意V λα∈,()V λσαλα=∈,即()V V λλσ⊂,故V λ是V 的σ−子空间.例6.20 令D 表示定义在R 上可微分任意多次的全体实函数作成的线性空间,δ表示求导运算,是D 的一个线性变换. 对每一个实数λ,我们有()x x e e λλδλ=.因此,任意实数λ都是δ的特征值,而xe λ是属于λ的特征向量.例6.21 对任意()[]f x P x ∈,定义()()()f x xf x σ=.容易验证,σ是[]P x 的一个线性变换. 然而,对任意数λ,不存在多项式()[]f x P x ∈,使得()()()()f x xf x f x σλ==,因而,σ没有特征值.2.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设V 是数域P 上的n 维线性空间,12,,,n εεε⋅⋅⋅是V 的一个基,V 的线性变换σ在这个基下的矩阵是()ijn nA a ×=. 设λ是σ的一个特征值,ξ是属于λ的一个特征向量,且1ni ii x ξε==∑,即ξ在基12,,,n εεε⋅⋅⋅下的坐标是()12,,,Tn x x x x =⋅⋅⋅. 由()σξλξ=知,Ax x λ=,即x 是齐次方程组()0I A x λ−=的非零解向量. 这里关于λ的方程1112121222120n nn n nna a a a a a I A a a a λλλλ−−⋅⋅⋅−−−⋅⋅⋅−−==−−⋅⋅⋅−M M M ,称为矩阵A 的特征方程,它的根就是σ的全部特征值,也称为矩阵A 的特征值(或特征根),x 亦称所以,我们已经看到,求线性变换σ的全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可以归结为求线性变换σ的矩阵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其一般步骤如下:(1)求特征方程0I A λ−=的全部解,得到矩阵A 的所有特征根;(2)对每一个特征根i λ,求出齐次方程组()0i I A x λ−=的一个基础解系12,,,s ξξξ⋅⋅⋅,则得到矩阵A 的对应于i λ的所有特征向量1si ii x k ξ==∑,其中12,,,sk k k⋅⋅⋅不全为零.注 基础解系12,,,s ξξξ⋅⋅⋅就是线性变换σ的特征子空间i V λ的一个基12,,,s ηηη⋅⋅⋅的坐标,即()12,,,i s V L ληηη=⋅⋅⋅,其维数等于基础解系所包含的向量个数s ,也等于()i n R I A λ−−,称之为特征值i λ的几何重数.例6.22 求下列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3452A=; (2)460350361A=−−−−; (3)100001010A=−.注 即使是有理数域上的矩阵,其特征值也可能是虚数,如果放在有理数域或实数域来考虑,可能不存在特征值值. 但是,对复数域来说,任一n 阶方阵总有n 个特征值(重根按重数计算). 因此,在考虑特征值问题时,我们常常在复数域内讨论.例6.23 设线性变换σ在基123,,εεε下的矩阵是122212221A=,求σ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例6.24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旋转变换的矩阵是cos sin sin cos A θθθθ−=, 其特征多项式22cos 1I A λλλθ−=−+,当k θπ≠无实数根,因此当k θπ≠时无实特征值,从几何上看,当k θπ≠时旋转变换后的向量不可能与原向量共线.练习 求矩阵500032023A=−−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例6.25 设λ是矩阵A 的特征值,证明(1)m λ是mA 的特征值; (2)设()1110mm m m f x a x a xa x a −−=++⋅⋅⋅++,则()f λ是()f A 的特征值;(3)若0λ≠,A 是可逆阵,则1λ−是1A −的特征值,A λ是*A 的特征值.例6.26 设n 阶矩阵A 满足2A A =,证明A 的特征值只能是0或1.例6.27 设A 是一个上三角阵11121222000n n nn a a a a a A a ⋅⋅⋅⋅⋅⋅= ⋅⋅⋅M M O M . 求A 的特征值.定理6.14 复数域上任意一个方阵必相似于一个上三角阵. 证 设A 是复数域上的n 阶方阵,现对n 用数学归纳法.当1n =时结论显然成立. 假设结论对1n −阶矩阵成立,现对A 是n 阶矩阵的情形证明. 设λ是n 阶复方阵A 的一个特征值,则存在一个非零向量1α,使11A αλα=.把1α扩充成nC 空间的一个基12,,,n ααα⋅⋅⋅. 设列向量12,,,n A A A ααα⋅⋅⋅在这个基下的矩阵为1*0A λ, 这里1A 是1n −阶复方阵,这就是说,()()12121*,,,,,,0n n A A A A λαααααα ⋅⋅⋅=⋅⋅⋅, 或写成()()12121*,,,,,,0n n A A λαααααα ⋅⋅⋅=⋅⋅⋅. 令()12,,,n P ααα=⋅⋅⋅.则P 是n 阶可逆阵,且1*0AP P A λ =, 或写成11*0P AP A λ−=. 对1n −阶方阵1A 而言,由归纳假设知,存在1n −阶可逆阵Q ,使得11Q A Q −是一个上三角阵. 令100R Q=,则R 是非奇异矩阵,且1111*1010000R P APR A Q Q λ−−− =11*1010000A Q Q λ− = 11*0Q A Q λ− =. 这是一个上三角阵,它与A 相似,证毕.注 类似可证,复数域上任意一个方阵必相似于一个下三角形矩阵.3. 特征多项式的性质 行列式111212122212n nn n nna a a a a a I A a a a λλλλ−−⋅⋅⋅−−−⋅⋅⋅−−=−−⋅⋅⋅−M M M 的展开式中,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之积为()()()1122nn a a a λλλ−−⋅⋅⋅−.由于展开式中其余各项最多包含2n −个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因此它对于λ的次数最多是2n −. 于是特征多项式中含λ的n 次与1n −次的项只能在行列式I A λ−的对角线上元素的乘积中出现,它们是 ()11122n n nn a a a λλ−+++⋅⋅⋅+.在特征多项式中令0λ=,则得到常数项()1nA A −=−.因此,如果只写出特征多项式的前两项和常数项,就有()()()111221nn n A nn f a a a A λλλ−=−++⋅⋅⋅++⋅⋅⋅+−.设12,,,n λλλ⋅⋅⋅是矩阵A 的全部特征值,则()()()()12A n f λλλλλλλ=−−⋅⋅⋅−,将右边展开,并比较系数得(1)121122n nn a a a λλλ++⋅⋅⋅+=++⋅⋅⋅+,称之为矩阵A 的迹,记作()tr A ,即()1tr niii A a==∑;(2)12n A λλλ⋅⋅⋅=.例6.28 设3阶矩阵A 的全部特征值为1,2,3,求 (1)1*,A A −的特征值;(2)23B A A I =−+的特征值、B 与()tr B . 练习1. 设3阶矩阵A 的全部特征值为1,1,2−,求 (1)12I A −+的特征值; (2)*A 的特征值;(3)23B A A I =−−的特征值、B 与()tr B . 2. 设n 阶矩阵A 满足2A A =. (1)求A 的特征值; (2)证明矩阵I A +可逆.3. 设2560A A I −+=,证明A 的特征值只能是2或3.§6.6 矩阵的相似对角化1. 相似矩阵的性质性质1相似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因而有相同的特征值; 性质2相似矩阵的行列式相等; 性质3相似矩阵的迹相等 性质4 相似矩阵的秩相等性质5 如果矩阵A 与B 相似,则mA 与mB 相似; 性质6 如果两个可逆阵相似,那么它们的逆矩阵也相似;性质7 如果矩阵A 与B 相似,()[]f x P x ∈,则()f A 与()f B 相似.例6.29 已知矩阵20020001,03401002A x B y==−.如果A 与B 相似,求,x y 的值.略解 利用相似矩阵的行列式相等,并有相同的迹,可得0,3x y ==−. 练习:1. 设~,~A C B D ,则00~00A CB D. 2. 设~A B ,则~TTA B .例6.30 证明1212~n i i n i λλλλλλO O, 其中,()12,,,n i i i ⋅⋅⋅是()1,2,,n ⋅⋅⋅的一个排列.证 设12,,,n εεε⋅⋅⋅是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个基,定义的V 线性变换()()1,2,,i i i i n σελε==⋅⋅⋅则σ在这个基下的矩阵为12n A λλλ=O . 由于()12,,,n i i i ⋅⋅⋅是()1,2,,n ⋅⋅⋅的一个排列,因而12,,,n i i i εεε⋅⋅⋅仍为V 的一个基,且()()1,2,,j j j i i i j n σελε==⋅⋅⋅.故σ在基12,,,n i i i εεε⋅⋅⋅下的矩阵为12n i i i B λλλ =O. 从而~A B . 证毕.例6.31 证明11100111000~111000n nn ⋅⋅⋅⋅⋅⋅ ⋅⋅⋅⋅⋅⋅⋅⋅⋅⋅⋅⋅ M M O M M M O M . 证 设12,,,n εεε⋅⋅⋅是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个基,定义的V 线性变换()()121,2,,i n i n σεεεε=++⋅⋅⋅+=⋅⋅⋅.则σ在基12,,,n εεε⋅⋅⋅下的矩阵为111111111A ⋅⋅⋅ ⋅⋅⋅= ⋅⋅⋅M M O M . 令1122121,,,n n n αεεεαεεαεε=++⋅⋅⋅+=−⋅⋅⋅=−则()()1212110001110010100,,,,,,1001110001n n αααεεε⋅⋅⋅ −⋅⋅⋅−⋅⋅⋅⋅⋅⋅=⋅⋅⋅ ⋅⋅⋅− ⋅⋅⋅−M MM M M .容易求得(将以下行列式的每一行都加到第一行上去,再依第一行展开)()1110001110010100101001110001n n −⋅⋅⋅−⋅⋅⋅−⋅⋅⋅=−≠⋅⋅⋅−⋅⋅⋅−M M M M M ,因此,12,,,n ααα⋅⋅⋅线性无关,它也是V 的一个基,且σ在这个基下的矩阵为00000000n B ⋅⋅⋅⋅⋅⋅= ⋅⋅⋅M M O M . 故~A B . 证毕.例6.32 设,A B 是两个n 阶矩阵,则AB 与BA 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从而有相同的特征值. 证法一 利用分块矩阵的乘法得00nn nn n n I I B I B A I A I I AB λλλλ = −− ,00n n n n n n I B I B I BA I A I A I λλλλλ−− = . 两边分别取行列式得n nn n nI BI AB AI λλλλ=−, n nn n nI BI BA AI λλλλ=−. 于是,n n I AB I BA λλ−=−.证法二 若0A ≠,则1BA A ABA −=,即AB 与BA 相似,于是它们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对一般情形,n 阶矩阵A 至多有n 个不同的特征值,所以存在一个实数0t ,对一切0t t >,都有0A tI −≠.于是,()A tI B −与()B A tI −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即()()I A tI B I B A tI λλ−−=−−对一切0t t >都成立. 把上式改成()()I AB tB I BA tB λλ−+=−+.对每一个固定的λ,它们分别是t 的n 次多项式,且对对一切0t t >都成立. 根据定理:对两个次数不超过n 的多项式()(),f x g x ,如果存在1n +个不同的数有相同的值,则()()f x g x =. 故这两个t 的n 次多项式恒等,于是,令0t =代入,得到I AB I BA λλ−=−.证毕.2. 矩阵的相似对角化如果一个矩阵能够与一个对角阵相似,那么就称这个矩阵可对角化. 定理6.15 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是线性无关的.证 设12,,,m λλλ⋅⋅⋅是数域P 上n 阶矩阵A 的m 个互不相同的特征值,12,,,m ααα⋅⋅⋅分别是A 的属于12,,,m λλλ⋅⋅⋅的特征向量,并设10mi ii k α==∑.用A 左乘两端,得110m miii iii i k A k αλα====∑∑,用A 再左乘上式两端,得2110mmi i i i i i i i k A k λαλα====∑∑,类似方法得到110mm i ii i k λα−==∑.把以上各式合写成矩阵形式,得()1111221122111,,,01m m m m m mm k k k λλλλαααλλ−−−⋅⋅⋅⋅⋅⋅⋅⋅⋅=⋅⋅⋅M M M . 由于12,,,m λλλ⋅⋅⋅互不相同,由范德蒙行列式的计算公式得()111122111101m m ijj i mm mmλλλλλλλλ−−≤<≤−⋅⋅⋅⋅⋅⋅=−≠⋅⋅⋅∏M MM,因此,()1122,,,0m m k k k ααα⋅⋅⋅=.而每一个()01,2,,i i m α≠=⋅⋅⋅,所以120m k k k ==⋅⋅⋅==,故12,,,m ααα⋅⋅⋅线性无关,证毕.定理6.16 设12,,,m λλλ⋅⋅⋅是线性变换σ的不同的特征值,如果12,,,i i i ir ααα⋅⋅⋅是属于i λ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1,2,,i m =⋅⋅⋅,则11112112,,,,,,,,m r m m mr αααααα⋅⋅⋅⋅⋅⋅⋅⋅⋅也线性无关.定理6.17 数域P 上n 阶矩阵A 可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矩阵A 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推论1 n 阶矩阵A 可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的每一个i k 重特征值i λ(i k 又叫做i λ的代数重数),齐次方程组()0i I A x λ−=的基础解系恰有i k 个解(即()i i n R I A k λ−−=,特征值i λ的几何重数等于它的代数重数). 或者说,n 阶矩阵A 可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的每一个特征值i λ,都有dim i i V λλ=的代数重数.推论2 设V 是数域P 上n 维线性空间,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12,,,m λλλ⋅⋅⋅是σ的所有不同的特征值,12,,,m V V V λλλ⋅⋅⋅是其相应的特征子空间,则σ在某一个基下的矩阵是对角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特征子空间12,,,m V V V λλλ⋅⋅⋅的维数之和等于线性空间V 的维数. 换句话说,σ在某一个基下的矩阵是对角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12m V V V V λλλ=⊕⊕⋅⋅⋅⊕.推论3 如果n 阶矩阵A 有n 个互不相同的特征值,那么A 一定可以对角化.例6.33 设123,,εεε是3维线性空间V 的一个基,线性变换σ在这个基下的矩阵是100252241A=−−−−.(1)证明A 可以对角化;(2)求相似变换X ,使1X AX −为对角形矩阵; (3)求kA ;(4)求V 的一个基,使σ在这个基下的矩阵为(2)中求出的对角阵.例6.34 判断下列矩阵是否可以对角化211031213A −=−.练习 1. 矩阵321222361A − =−−−是否可以相似对角化?如果可以,求相似变换矩阵X ,使1X AX −成为对角形矩阵.答 A 可以对角化,121210301X −=−,()1diag 4,2,2X AX −=−.2. 设3阶矩阵A 满足()1,2,3i i A i i αα==,其中()()()1231,2,2,2,2,1,2,1,2TTTααα==−=−−,求矩阵A .答 7021*******A − =− −−.例6.35 设V 是复数域上的n 维线性空间,,στ是V 的线性变换,且σττσ=. 证明: (1)如果λ是σ的一特征值,那么V λ是τ的不变子空间; (2),στ至少有一个公共特征向量. 证 (1)V λξ∀∈,由于()()()()()()()()()()στξστξτσξτσξτλξλτξ=====,因此,()V λτξ∈,故V λ是τ的不变子空间.(2)令0|V λττ=是τ在V λ上的限制,由于V λ是复数域上的线性空间,所以0τ在复数域上必有特征值λ′,因而存在,0V λξξ′′∈≠,使得()0τξλξ′′′=.所以,()()0τξτξλξ′′′′==.然而()σξλξ′′=,故ξ′是,στ的公共特征向量,证毕.§6.7 Hamilton-Cayley 定理与最小多项式前面已经知道,数域P 上的全体n n ×矩阵组成了线性空间n nP×,其维数等于2n ,因此,如下21n +个矩阵必线性相关:221,,,,n n A A A I −⋅⋅⋅.即存在不全为零的数()20,1,2,,i c i n=⋅⋅⋅,使得222211010n nn n c A c A c A c I −−++⋅⋅⋅++=.这表明矩阵A 适合数域P 上的某个多项式. 本节试图寻求次数更低的多项式()f x ,使得()0f A =.研究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比如,设有3阶矩阵102011010A=−计算8542234A A A A I −++−.如果我们把A 的每一个方幂算出来,再代入计算显然计算量太大. 如果我们事先知道,对某个多项式()f x ,有()0f A =,然后用()f x 去除()8542234g x x x x x =−++−.由带余除法可知()()()()g x q x f x r x =+,这里()0r x =,或()()()()r x f x ∂<∂. 由()0f A =知()()g A r A =.如果()f x 的次数较低,则可极大地减少计算量. 1. Hamilton-Cayley 定理及其应用定理6.18 设A 是上三角阵,()f x 是A 的特征多项式,则()0f A =.证 设上三角阵112122n n n a a a A λλλ⋅⋅⋅⋅⋅⋅ =O M , 其主对角线上的元素正好是它的全部特征根12,,,n λλλ⋅⋅⋅. 则A 的特征多项式是()()()()12n f x x x x λλλ=−−⋅⋅⋅−.因此()()()()12n f A A I A I A I λλλ=−−⋅⋅⋅−.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到()()()120i i A I A I A I e λλλ−−⋅⋅⋅−=,对一切1,2,,i n =⋅⋅⋅都成立. 而()()()()i j j i A I A I A I A I λλλλ−−=−−,因此()()()()120i n i f A e A I A I A I e λλλ=−−⋅⋅⋅−=对一切1,2,,i n =⋅⋅⋅都成立,故()0f A =,即矩阵A 的特征多项式()f x 以A 为根,证毕.下面我们把这个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形.定理6.19 (Hamilton-Cayley 定理)设A 是数域P 上的一个n n ×矩阵,如果()111n n n n f I A a a a λλλλλ−−=−=++⋅⋅⋅++是A 的特征多项式,那么()1110n n n n f A A a A a A a I −−=++⋅⋅⋅++=.证 由定理6.14可知,复数域上任意一个方阵必相似于一个上三角阵. 因此,存在可逆阵X ,使得1A XBX−=,其中B 是上三角阵. 而相似的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记,A B 有共同的特征多项式()f x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0f B =. 因此,()()10f A Xf B X −==.证毕.推论 设σ是数域P 上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个线性变换,()f λ是σ的特征多项式,则()f o σ=.定理6.20 设V 是数域P 上n 维线性空间,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如果σ的特征多项式()f λ可以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1212s r r rs f λλλλλλλ=−−⋅⋅⋅−,其中12,,,s λλλ⋅⋅⋅是()f λ的所有不同的根,那么V 可以分解成σ不变子空间的直和12s V V V V =⊕⊕⋅⋅⋅⊕,其中()(){}()|01,2,,i ri i V V i s ξσλεξ=∈−==⋅⋅⋅.2. 最小多项式定义6.6 设A 是数域P 上的n 阶矩阵,()f x 是数域P 上的多项式,如果()0f A =,则称A 是()f x 的根,或称A 适合()f x . 进一步,如果()f x 是首项系数为1,且以A 为根的次数最低的多项式,则称()f x 是A 的最小多项式.性质1 设A 是数域P 上的n 阶矩阵,则A 的最小多项式是唯一的.性质2 设()f x 是数域P 上的多项式,A 是数域P 上的n 阶矩阵,如果()g x 是A 的最小多项式,则()f x 以A 为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g x f x .推论 设A 是数域P 上的n 阶矩阵,则A 的最小多项式是A 的特征多项式的一个因式.由此可知,为了寻找A 的最小多项式,我们可以先求出A 的特征多项式()f x ,然后将()f x 分解因式,逐一检验,找出A 的最小多项式.例6.36 设矩阵110010001A=,求A 的最小多项式.解 因为A 的特征多项式为()31I A x λ−=−,所以,A 的最小多项式为()31x −的因式. 由于()20,0A I A I −≠−=,故A 的最小多项式为()21x −.练习 求矩阵100001010A=−的最小多项式.如果数域P 上的两个n 阶矩阵,A B 相似:1B XAX −=,那么对数域P 上的任意一个多项式()f x ,有()()1f B X f A X −=. 因此,()0f B =,当且仅当()0f A =,这说明,两个相似的矩阵有相同的最小多项式. 但是两个最小多项式相同的矩阵却未必相似.例6.37 设矩阵1100110001000100,0010002000020002A B==容易计算,A B 的最小多项式都是()()212x x −−.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