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摸鱼儿》上课用课件

合集下载

摸鱼儿课件

摸鱼儿课件

玉环、赵飞燕早都变成尘土了吗?忧国而不能参政,只能作个闲官的心
情愁苦极了!不要去高楼上凭栏远眺,夕阳正落在暮霭笼罩的柳树梢上,
长夜即将来临,望之使人断肠。
写作背景
❖ 《摸鱼儿》作于一一七九年,距辛弃疾北方起义,南归宋朝已过 去了十六个年头。而南宋国势日衰,政权腐朽,收复中原的希望渺 茫,使得辛弃疾的报国之心渐渐灰冷下来。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却 又对它失望。他在这首词中,以春喻国,期望春天长驻久留,不忍 它风雨飘摇,残零败落。但是国如残春,匆匆离去。他不愿面对这 个可怕的现实,然而他又怎么能回避得了呢?他的济世之志,救国 理想都寄托在南宋王朝的复兴上面:可是事与愿违,眼见都落了空, 心中是异常的苦痛和矛盾。他爱而不成则生恨心,他恨权奸当道、 蒙蔽君主、不思恢复失地,反而排挤抗金志士。自投奔南宋以来, 辛弃疾从未获得信任重用,初则浮沉于下级僚吏,后又展转于江西、 湖北、湖南地方官。他也曾写《美芹十论》《九议》两文上奏朝廷, 论议抗金方略、反对议和偏安,但是有投无应。故此,在词的下片 中他以长门陈皇后自比,痛陈蛾眉遭妒之愤,并诅咒妥协偷安的权 臣,其命运将一如玉环飞燕。他们既害了国家,最终也就害了自己。
❖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 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 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 士”。汉族,历城(今山 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 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 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 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 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 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 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 治家。
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
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

辛弃疾《摸鱼儿》课件

辛弃疾《摸鱼儿》课件
艺术手法
比兴、象征、用典等。
风格
婉约中带豪放,情意深长,语言华美,意境深远。
03
《摸鱼儿》的思想内涵
《摸鱼儿》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辛弃疾在《摸鱼儿》中表达了自己对 国家的深沉热爱和担忧,他关注国家 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体现了强烈的 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在词中,辛弃疾表达了对国家分裂的 痛苦和对统一国家的渴望,他希望国 家能够强大、统一,人民能够安居乐 业。
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摸鱼儿》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优美动人,这种对自然景色的关注和描绘对现代社会的生态 保护意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对人生哲理的启示
《摸鱼儿》中表达的人生哲理,如时光荏苒、人生短暂等,对现代人也有启示作用。现代 人应珍惜时间,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未来对《摸鱼儿》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辛弃疾的创作思想
02
《摸鱼儿》的文学赏析
《摸鱼儿》的词牌和韵律
词牌:摸鱼儿 韵律:此词用入声韵,句调既紧促,又宛转,袅袅娜娜,意味深长。
《摸鱼儿》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意象
春归、花落、日斜、草色、雨余 、烟柳、鸣鸠、微雨等。
象征意义
通过春归伤逝的意象,表达了作 者对南宋王朝国势衰徽的悲叹。
《摸鱼儿》的艺术手法和风格
《摸鱼儿》对权贵的批判和反思
对权贵腐败的揭露
辛弃疾在《摸鱼儿》中对权贵的腐败和无耻行径进行了深刻 的揭露和批判,他痛恨权贵对国家和人民的压迫,呼吁社会 公正和正义。
对权贵文化的反思
词中还表达了作者对权贵文化的反思,他质疑权贵的价值观 和道德观,认为权力和财富不应成为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唯一 标准。
《摸鱼儿》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摸鱼儿优秀课件

摸鱼儿优秀课件

一读诗意,初步感知
❖ 3、提问:整首词哀怨伤感,这是一首闺怨诗吗?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 草,望断归来路。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二读诗境,知人论世
❖ 本篇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时辛弃疾四十 岁,南归至此已有十七年之久了。在这漫长的岁月 中,作者满以为扶危救亡的壮志能得施展,收复失 地的策略将被采纳。然而,事与愿违。不仅如此, 作者反而因此遭致排挤打击,不得重用,接连四年, 改官六次。这次,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官湖南。这 一调转,并非奔赴他日夜向往的国防前线,而是照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是一个 、 。
辛弃疾是一个 奋勇杀敌的爱国将领、 意气风发的豪迈词人。
摸鱼儿
辛弃疾
❖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样 愿去相担去任 愈主 来管 愈钱 遥失粮远的了小。官行。前现,实同僚与王他正恢之复在失山地亭的摆志 下酒席为他送别意,作者见景生情,借这首词抒写了 他长期积郁于胸英的苦闷之情。

失意英雄: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女子落寞怅惘的情感。
辛弃疾的婉约风格

辛弃疾《摸鱼儿》课件

辛弃疾《摸鱼儿》课件
辛弃疾《摸鱼儿》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辛弃疾简介 • 《摸鱼儿》创作背景 • 《摸鱼儿》主题思想 • 《摸鱼儿》的艺术手法 • 《摸鱼儿》的影响与评价 • 相关名篇介绍
01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生平
辛弃疾生于南宋时期,是著名的爱国词人。 他曾参加抗金义军,后归顺南宋朝廷,担任过许多重要官职。 由于受到朝廷内部主和派的排挤,他多次被贬谪,最终在郁郁不得志中离世。
《摸鱼儿》对后世的影响
情感表达
该词对后世的情感表达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人们 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爱情的 悲凉和无奈。
艺术手法
该词的艺术手法对后世文 学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 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文学价值
《摸鱼儿》具有很高的文 学价值,对后世的文学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 视为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06
相关名篇介绍
山鬼谣·问何年此山来此
总结词
此篇为辛弃疾仿楚辞体的长调,通过 描绘山景,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 和隐逸情怀。
详细描述
这首词以“问何年此山来此”为开篇 ,通过描绘山中的奇花异草、珍禽异 兽,展现了山中的神秘与美丽。词中 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 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总结词
此篇为辛弃疾写给叶衡的词,通过观潮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详细描述
这首词以观潮为背景,通过描绘潮水的汹涌澎湃,暗喻国家的动荡不安。同时,词中表达了作者对叶 衡的敬仰和对其能够重振国家的期望。整首词情感激昂,展现了辛弃疾的豪情壮志。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要点一
总结词
词牌在《摸鱼儿》中的运用
辛弃疾通过这一词牌,抒发了自己对于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忧虑,以及对个人 遭遇的感慨。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词牌的艺术魅力。

《摸鱼儿》课件

《摸鱼儿》课件

1.闲愁:作者指自己精神上的郁闷 2.“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以烟柳斜阳的凄迷 景象,象征南宋王朝昏庸腐朽、日落西山、岌岌可 危的现实。
主旨
这首词借宫中美人的春愁闺怨, 抒发作者对国运危迫、抗金形式 衰微的焦虑担忧和报国无门、有 志难申的郁闷悲愤。
本词风格
总起来说,这首《摸鱼儿》的内容是 热烈的,而外表是婉约的。使热烈的 内容与婉约的外表和谐地统一在一首 词里,这说明了辛弃疾这位大作家的 才能。似乎可以用“肝肠似火,色貌 如花”八个字,来作为这首《摸鱼儿》 词的评语。《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 辽· 金卷)
真题
15.《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警告谗害忠良之徒 的词句是( )(0901) A.春且住 B.怨春不语 C.君莫舞 D.休去倚危栏 25.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包蕴的情感内容有 ( ABC )(0907多选) A.对国势危殆的忧虑 B.对报国无门的悲愤 C.对权奸当道的怒斥 D.对羁旅行役的困倦 E.对时机错失的惋惜 23.《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包蕴的情感内容有( ) (0910) A.对报国无门的悲愤 B.对妥协政策的怨刺 C.对羁旅行 役的愁苦 D.对国势危殆的忧虑 E.对权奸当道的怒斥
辛 弃 疾
怀禅微刻《摸鱼儿》
一、辛弃疾
1.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 城(山东济南)人
2. 历任转运副使、知府、安抚使等职。 早年曾组织义军抗金,终身以收复失地 为己任。然受排挤,壮志难酬。 3、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 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 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 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 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 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 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 “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摸鱼儿》(讲课用)

辛弃疾《摸鱼儿》(讲课用)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 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 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 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 壮威武 ,喟然而叹:“生子 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 豚犬耳。”
兜鍪(dōu móu):指千军万 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 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草迷归路”象征奸佞当权,蔽塞贤路,有志之 士一筹莫展,这更是黑暗现实的缩影。
春意阑珊实指国家大事,并非词家个人闲愁。作 者个人遭遇的感慨也是溶入国事之中,主要是对
国家前途暗淡的担忧。 “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匆匆归 去,是对南 宋
朝廷不思振作的哀怨。
怨春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紧承上句,春沉默不语,一片苦心遭冷淡, 故而“怨”之,暗示忠言逆耳,不被理解的困 窘。
《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 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 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 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wèn] 英雄泪!
——年近而立之年,英雄失意
“殷勤”点出蜘蛛情殷意苦,为沾飞絮而忙碌的情 景;也暗含词人要象蜘蛛般辛勤顽强地挽救南宋 危局,无奈官卑职小,心有余力不足,在政治上 不能发挥重大作用——体现了词人对国事的一片 赤诚,交织着作者的一番苦心,抒发了诗人复杂 而矛盾的感情。 也表示出:词人挽救危局的举动不也如蜘蛛挽留春 天一样,难有作为。
——作者直捣黄龙的梦想
甚矣我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 只今
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 一笑人间万事。

辛弃疾水龙吟摸鱼儿课件

辛弃疾水龙吟摸鱼儿课件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5、分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这两个动 作体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李贺《南园》 诗中就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 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用武之处,这就把作 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 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 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下片一开始就用汉武帝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比 拟自己的失意。自“长门事”至“脉脉此情谁诉”一 段文字,说明“蛾眉见妒”,自古就有先例。陈皇后 之被打人冷宫——长门宫,是因为有人在忌妒她。她 后来拿出黄金,买得司马相如的一篇“长门赋”,希 望用它来打动汉武帝的心。但是她所期待的“佳期”, 仍属渺茫。这种复杂痛苦的心情,对什么人去诉说呢? 作者以陈皇后长门失宠自比,揭示自己虽忠而见疑, 屡遭谗毁,不得重用和壮志难酬的不幸遭遇。
③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中,”流年 “、”风雨“指的是什么?
“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
桓温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经长到几围 粗,便感慨地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说树 已经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表达了辛弃疾对 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 现的忧惧。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 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 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踏鹊枝》冯延巳) 斜阳的象征意义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凝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韦庄《菩萨蛮》暗含 对唐代灭亡的感慨) 谁教春去也?人间恨,何处向斜阳?(李雯《风流 子》明末清初)

课件-诗歌-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

课件-诗歌-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

十二、摸鱼儿
元遗山极称稼轩词,及观遗山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不 减周、秦。如《双莲》、《雁丘》等作,妙在模写情态,立意高远,初无稼轩豪 迈之气,岂遗山欲表而出之,故云尔。(宋·张炎《词源》) 遗山诗祖李杜,律切精深,而有豪放迈往之气。文宗韩欧、正大明达,而无 奇纤晦涩之语。乐府则清雄顿挫,闲婉浏亮,体制最备。又能用俗为雅,变故作 新,得前辈不传之妙,东坡稼轩而下不论也。”(元·徐世隆《遗山先生文集 序》)
十二、摸鱼儿
人间自是有情痴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赏析
邓新跃
金章宗大和五年,公元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 听一位射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射杀后,另一只大雁一头栽了 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被这种生死至情所震撼,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 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写下这首著名的《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 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 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兮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 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词名为咏物,实为抒情。作者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 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 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恋情悲 歌,寄托了作者健康进步的爱情理想。
遗山之词,亦浑雅,亦博大,有骨干,有气象。以比坡公,得其厚矣。……
知人论世,以谓遗山即金之坡公,何遽有愧色耶?(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 三) 金元遗山诗兼杜、韩、苏、黄之胜,俨然有集大成意。以词而论,疏快之中,

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PPT

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PPT

隐居生活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 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 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 被迫离职,于当年重回故宅闲居。虽然后两年都曾 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终于在开禧 三年秋天溘然长逝,享年68岁。

第二章

诗词内容
诗词原文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宋·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 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怕 一作:恨) (无归 路 一作:迷归路)
罢官回乡
绍熙五年(1194年)夏,辛弃疾又被罢官回上饶,住在瓢泉,动工建新居,经营瓢泉 庄园,决意“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庆元二年(1195年) 春,瓢泉园林式庄园建成。
庆元二年(1196年)夏,带湖庄园失火,辛弃疾举家移居瓢泉。1196年秋,辛弃疾 生平所有的各种名衔全部被朝廷削夺得干干净净,在瓢泉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 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瓢泉田园的恬静和期思村民的质朴使辛弃疾深为所动,灵感 翻飞而歌之,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四时风光、世情民俗和园林风物、遣兴抒怀的诗 词。《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玉楼春戏赋 云山》等等,都是辛词中描写瓢泉村居生活的代表作。“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 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 是。
完 感结
谢 聆 听
长门宫阿娇盼望重被召幸, 约定了佳期却一再延误。 都只因太美丽有人嫉妒。 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 的名赋,这一份脉脉深情 又向谁去倾诉?奉劝你们 不要得意忘形,难道你们 没看见,红极一时的玉环、 飞燕都化作了尘土。闲愁 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 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 的夕阳正在那,令人断肠 的烟柳迷蒙之处。

辛弃疾《摸鱼儿》ppt课件

辛弃疾《摸鱼儿》ppt课件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 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 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 英雄泪!
——年近而立之年,英雄失意
最新版整理ppt
6
第 三 期 ( 1181—1203 )闲居带湖、瓢泉
时 期 —— 稼 轩 , 屡 遭 谗忌的苦闷。
创作的丰收期,抒
发豪情壮志外更添壮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最新版整理ppt
10
写作背景
本篇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时辛 弃疾四十岁,南归至此已有十七年之久了。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作者满以为扶危救亡 的壮志能得施展,收复失地的策略将被采 纳。然而,事与愿违。不仅如此,作者反 而因此遭致排挤打击,不得重用,接连四 年,改官六次。
最新版整理ppt
献《美芹十论》《九议》
,提抗金方略,但辗转
各地,文韬武略与伟大
抱负总难施展。无奈作
词以抒怀,反映重整河
山的壮志,抒发对投降
政策的义愤,表达对祖
国前途的忧虑,初步形
成豪雄悲壮的词风。
最新版整理ppt
5
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 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 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 会,登临意。
最新版整理ppt
17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以杨、赵喻奸佞,表达 愤慨和警告。
最新版整理ppt
18
君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点出愁情,再回春景。
暮春之景更衬愁苦之情! 暗喻南宋王朝昏庸腐朽。
最新版整理ppt
19
下阕小结
—— 借 古 比 今 。 借 古 代 陈 皇 后 长 门失宠之典比词人遭谗见疑不被重用 的遭遇,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忧愤 和对专权误国的奸侫小人的憎恨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劝说春光:你暂且留下来吧,听说芳草已生 遍天涯,会遮住你的归路,你还能到哪里去呢? 怨恨春不回答,竟自默默地归去了。
• 怨春不语: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怅惘之情。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只有屋檐下的蜘蛛仍在整天殷勤地吐丝结 网,沾网住漫天飞舞的柳絮,想保留一点 春的痕迹。 蜘蛛是作者自比 殷勤二字,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对国家的 忠心耿耿。
摸鱼儿
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 ,原字坦夫, 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宋 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具有实干才能的政治家与真正的英雄。 苏轼以后最伟大的词作家,“苏辛” 并称。宋词在其手中达到了一个崭新的 高度。
第一期(1140-1162)沦陷及起义期
第二期(1162—1181)南渡初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忧国而不能参政,只能作个闲官的心情愁苦极了! 不要去高楼上凭栏远眺,夕阳正落在暮霭笼罩的 柳树梢上,长夜即将来临,望之使人断肠。 1.闲愁:作者指自己精神上的郁闷 2.危景象。 4.旨在点出南宋朝廷大势已去、前途暗淡的趋势。
《摸鱼儿》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著名的比兴体词,以婉约风格赋予 寄托。继承了屈原美人香草文学的创作 艺术,通篇比喻象征手法,借儿女情以 写君臣事,借古事讽今人 。 眼看春光已逝,国事日非,词人借 对春老花残和后妃失宠的感叹,暗示南 宋朝廷的艰危处境,抒发自己愤怒忧虑 的哀怨感情;词作看似委婉,实则激烈, 绵里藏针。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斤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 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定准的重逢 佳期又被耽搁了。是因为她的美貌有人 嫉妒,纵然用千金买下司马相如的《长 门赋》,满腹情意该向谁倾诉? • 陈皇后失宠典故——比拟自己的失意。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 你不要太得意忘形了,你没见杨玉环 赵飞燕后来不是都死于非命吗? • 舞:高兴的意思 • 君:指那些妒忌别人来邀宠的人
第三期(1181—1203)闲居带湖、瓢泉时期 第四期(1203—1207)晚年再起,参与北伐时期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 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 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 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 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 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 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 正在,烟柳断肠处。
将春比拟为人,用芳草连天,阻断归路的想象,对春天发出
内心的呼唤。同时“无归路”象征着民众和抗金派的力量不愿让 国家灭亡,南宋王朝已再无退路。
4)“怨春不语,„„”四句,承上句留春而来,抱怨春 光不解人意,依然无情流走,只有画檐下的蛛网沾住 几片柳絮,算是留住一丝春意。内心伤感愈加沉重。
词的上片是借物起兴,以江南暮春的衰残景象,象征南宋的 微弱的抗金势力,借美人的伤春、惜春、留春、怨春几个层次, 层层转进,婉转曲折,抒写出对此衰残春景的无限伤感而又无可 奈何的迟暮之情,表达出对抗金复国的满腔热望和深沉的惋惜。
下片小结:
1.下片是写古人还是当时的人?
2.主要用了哪个典故? 古人
陈皇后失宠
报国无门的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愤懑之情 4.下片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化用典故
借古讽今
5.用典的目的是什么?
下片:写自身遭遇。
从古代后妃失宠被废的故 事写起,以娥眉遭妒表现他对 自身遭遇的不平和权奸当道的 痛心。最后以伤春结束。
上片小结:
1.概括上片的内容是什么? 2.“春”
“衰败景象” 南宋政权
惜春
衰败景象象征风雨飘摇的国势
抗金时机稍纵即逝 分别象征”象征什么? 3.上片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4.上片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借物起兴 暗喻、象征
“春光流逝”
小结: 上片以“春去”为喻,一番春意阑珊 的描写,借喻朝政昏暗,国事日非的局 面已难挽回。惜春又怨春的复杂感情, 正表现他对南宋王朝“爱深恨亦深”的 矛盾心理。词人对偏安一隅的南宋一再 贻误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表示婉惜,抒 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感慨。
词语解释
消——经受。 长怕——总怕。
落红——落花。
见说——听说。 惹——粘。 蛾眉——借指美人。 谁诉——向谁诉。
危栏——高栏。
解题:这是辛弃疾40岁时,也就是 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暮春写的词。 辛弃疾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主张,始 终没有被南宋朝廷所采纳。朝廷只是任 命他作闲职官员和地方官员。 这一次他的调动当然不能尽情施展 他的才能和抱负。当同僚王正之置酒为 他送行的时候,他写了这首比较婉约的 词,来抒发胸中的郁闷和感慨。
串讲课文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 如今已是暮春天气,禁不起再有几番风雨 的袭击,春便真的要去了。 • 是不是单纯的谈光阴的流逝?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 我因爱惜春天,经常担忧花儿会开得太早 而凋谢太快,何况如今面对这无数红花落 地的残春败落景象。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2)四五句写珍惜春天景色的心理。
“落红无数”的景象与“长怕花开早”的心情,明显对立。“何
况”二字则见出作者对春光已去之无限婉惜。同时“落花无数”的 暮春景象,也象征着南宋王朝的领土一片片失去,抗金力量不断被 压制打击,国力一天天哀弱,深深流露出词人的婉惜心情。
3)“春且住,„„”三句,写词人对春光的苦心挽留。
下片:
1)“长门事„„”开头几句,转换了时间,由写眼前景转到叹往昔
事,以汉武帝时陈皇后故事自喻,托古喻今,比说自己忠而见疑报 国无门的遭遇。
层次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抒情词,被视为辛词婉约之作的代表。
上片:
1)首三句写时光流走之迅速,感伤深沉。
起笔突兀、反问语气、点出春天很难经得住几番风雨。“又” 表示春残又非一次,伤春之情蕴蓄已久。晚春残景别有寄托,即象 征作者个人功业不就,流年匆匆消失的难堪处境;同时也是风雨飘 摇的南宋政权的形象写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