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考点复习

文学概论考点复习

文学概论考点复习
文学概论是对文学作品及其创作方法、理论和发展规律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和研究的学科。

它是文学研究的基础和起点,也是其他文学类学科的基础课程。

一、文学的定义和特征
1.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人类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形式的艺术性表达,诉诸于想象力和情感的一种创作活动,也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产物。

2.文学的特征
(1)艺术性:文学通过艺术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展现独特的审美价值。

(2)虚构性:文学创作通常以虚构的人物、事件和环境为基础,通过想象力呈现出一个与现实生活相对独立的世界。

(3)情感性: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唤起读者的各种情感,包括愉悦、悲伤、愤怒等。

(4)普遍性: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具有普遍性,能够触动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体验。

(5)多元性:文学包括多种文体和流派,以及各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和风格。

二、文学的分类
1.根据叙事方式的分类
(1)史诗:叙述英雄事迹和民族历史,常以韵文形式进行。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第一编导论第一节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文艺学的含义:①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②简言之,文艺学即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③它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

2.文艺学的三个分支⑴文学理论:指研究文学中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学科,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⑵文学批评: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主要是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作家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科学。

⑶文学史:从历史的视角,研究文学的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关系:①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

②文学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

③三者互相包容、互相切入、互相渗透。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艾布拉姆斯文学研究四要素世界↑作品↙↘读者作者2.文学理论的任务发展论↑本质论←文学活动→构成论↙↘创作论接受论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①文学理论的实践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检验)。

●动态的、发展的。

②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观念),总有倾向性。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为人民大众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的,其价值取向应该是人民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

第二节文学理论形态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①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复杂的,多层次的)②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⑴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信息学⑵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二.文学理论基本形态1.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以下七种:①文学哲学②文学社会学③文学心理学④文学符号学⑤文学价值学⑥文学信息学⑦文学文化学。

2.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依据是:①文学作为人类的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第一章文学观念文学观念: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是文学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学观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观念,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属于历史的范畴,是流动的变化的。

16文学活动:世界、作家、文本、读者四个要素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18再现说: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1表现说:是指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代表人物渥滋渥斯《抒情歌谣集》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雪莱《为诗辩护》.23符号论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代表作家德国卡西尔。

38品质阅读: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及艺术素质高下的解析。

48 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一定的中介作用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62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上)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通性的统一、(主体特征)认识与情感的统一、(目的功能上看)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体验: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它要求“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

76移情: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其结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更易于被我们理解。

81出入说:王国维提出的。

作家的体验不但要能“入”,而且还要能“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入乎其内就是移情式体验,出乎其外,就是体验主体对体验的反刍。

86综合性的文学定义是什么?共有那几个命题?33-34答:1、综合性的文学定义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艺术语言。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
《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2.作者P31
文学活动的主体,出发点。
文学活动就是作者的表现活动。
表现的内容:
作者通过文学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表现的方式:
①诗言志
②心灵/情感/自我表现
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P31
①首先,表现论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②其次,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式批评。
③其三,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文学表现与日常表现的区别:P32
率性、无形式——“有意味的形式”
3.作品P32
文学活动成立的中介。
作者的创造对象、读者的阅读对象。
传统:内容与形式
现代:一个故事有五百种写法
对形式的强调P33
突发性:“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瞬间性:“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苏轼:“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6.1.1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含义P98
①物质生产
物质改造活动,基础与前提
②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观念活动,非绝对同步
6.1.2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共同性
①自由自觉性
②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P101
6.1.3精神生产的特殊性P101
2、什么是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有哪几种典范形态?试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说明。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1、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

代表人物,韦勒克和沃伦。

2、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

3、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可以进一步的区分为语言系统和言语两种成分。

4、物质生产指的是,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

5、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6、客体即“自然”说:模仿论代表人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7、客体即“情感”说:代表人物: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的自然流露。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说:“诗人的职责就在于:把他自己从这些形象和感觉中所得到的愉快和热诚传达与他人。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斯达尔夫人说,诗表现的是诗人“灵魂中的感情”。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图尔斯泰。

符号学美学家苏珊·朗格指出“艺术乃是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

还有英国美学家克林伍德。

★论述一、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的生活活动对于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

(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人的感觉不但可以同对象发生功利的、伦理的、道德的关系,而且可以发展成为一种诗意情感关系,文学艺术正是人的感觉中这种诗意情感高度发展的产物。

(二)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文学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形态,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可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可以达到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

(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的生活活动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证”。

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的层次上是审“对象”,而在深蕴的层次上,却是通过对象来间接的审“自己”。

(完整版)文学概论整理

(完整版)文学概论整理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直觉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做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学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在一定哲学思想、美学观念、文学主张支配之下所形成的文学创作的潮流。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就是一批在思想倾向、美学观念、文学主张等方面相互趋同或接近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他们在实际创作中往往表现出艺术特色和风格追求的一致性。

文学体裁文学的不同类别或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称为体裁。

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就是指读者的全部知识、经验和修养等所构成的欣赏背景,它对欣赏活动起着一种参照框架的作用,一旦缺少这一参照框架,欣赏活动编号变得毫无意义。

隐含读者隐含读者,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共鸣“共鸣”原是从物理学吸收而来的概念,它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之间所发生的声音的共振,在文学鉴赏中则是指读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情感意蕴达到一致,进而发生心灵的共振,它一是指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二是指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三是指读者与读者之间思想情感的共振。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对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文学批评既属于文学接受范畴,又超越了接受范畴。

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1、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它是作家根据创作规律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真实、可感而又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图画或生活情境。

2.文学的审美性:指的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观照和反映客观生活,所创造的适应人的审美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本质属性。

3、题材:广义的题材是指可以作为创造材料的社会生活现象的某些方面,如通常所说的工业题材、农业题材等。

狭义的题材是指经过作家选择、集中、提炼和虚构而进入文学作品中的一组完整的生活材料。

4、结构:组织安排作品的各种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叫结构。

结构包括各种人物相互关系的处理方式、情节线索的安排方式以及场面的调度、细节的刻画等方式,其基本任务是使艺术形象彼此协调、匀称和完美,以便构成一幅主题突出、形象鲜明、意境隽永的美的画面。

5、文学体裁的“三分法”:“根据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而把文学作品分为抒情、叙事和戏剧文学三大类。

这样有利于人们理解不同种类文学体裁的内在特点。

6、四分法:综合文学作品在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结构体裁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点,而把文学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大类别的分类方法。

这种方法是我国“五四”以来传统的文学作品的体裁分类方法。

7、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经过作家提炼、概括、想象、虚构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的真实。

它显示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体现着作家审美评价的倾向性,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晶。

艺术真实是优秀文学作品的基本属性。

8、文学典型:即文学作品塑造的典型形象。

是指具有鲜明而丰富的个性特征,又能高度概括社会本质规律某些方面的,独特的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强烈社会效果的艺术形象。

9、典型化:就是将生活素材经过艺术提炼创造出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以及至典型形象的过程。

典型化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

典型化的方法三种10、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把感觉、知觉和表象加工改造成为形象的一种艺术思维方式。

文学概论pdf

文学概论pdf

文论十讲提纲文学概论一、文学的定义与特性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通过文字、语言和语境的运用,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经验。

它以文字为媒介,以作品的形式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

文学的特性包括审美性、形象性、情感性和象征性等。

二、文学作品的构成元素文学作品由主题、情节、角色、语言、结构和背景等元素构成。

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思想;情节是角色行动的发展过程;角色是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表达手段;结构是作品的布局;背景是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环境。

三、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学风格是作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包括修辞、句式、意象和表现手法等。

文学流派则是特定时期内一批作家的集体风格或特色。

常见的文学流派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

四、文学创作过程与技巧文学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构思、立意、搜集素材、整理素材、写作和修改等阶段。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运用各种技巧,如比喻、拟人、象征和反讽等,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五、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包括对作品的主题、结构、语言和风格等方面的研究。

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的本质、功能和规律的学科,它为文学批评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六、文学作品与文化背景文学作品是特定文化背景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传统。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和感情。

七、文学的功能与影响文学具有审美教育、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等功能。

它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文学作品还能传承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理解。

八、文学的发展与演变文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的小说、诗歌和戏剧,文学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

同时,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促进了文学的传播和融合。

九、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和电影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文学概论[完整版]

文学概论[完整版]

名词解释1、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作品可分为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3、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6、典型环境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7、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8、文学意象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形象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达之意作为观念意象。

9、叙事简单的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10、叙述动作叙述动作,即“叙述”行为本身。

叙述动作就是“讲故事”,这个行为,要由两个基本的因素结合而发生:“讲”的人和“听”的人,即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

文学概论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文学概论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 两种不同的作者 ➢ “跨话语的作者” ➢ “作为话语实践拓荒者的作者”
米歇尔·福柯 Michel Foucault
1926—1984
❖ 3、作品:是文学活动的中介,文学 所反映的世界和文学所表达的情感终
究要在作品中显现出来。
❖ 作品与现实的差异
➢ 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 层的意蕴
——亚里士多德:《诗学》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384—公元前 322
艺术模仿论之西方传统
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
一个(《荷马史诗》)是详尽的描述,着墨均匀, 各部分连接紧密,表述自如,发生的一切均在幕前, 一目了然,在历史发展和人类问题方面有局限;另一 个(《圣经》)是突出几个部分,淡化其他部分,支 离破碎,未完整表达的东西具有强烈的作用,后景化, 含义模糊,需要诠释,世界历史的要求、历史观念的 形成及问题的深化。
活或社会现实。
❖ 世界的含义
➢ 主观世界 ➢ 客观世界 ➢ 社会世界 ➢ 超验世界
❖ 艺术模仿论
➢ 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映行为 ➢ 立论观点: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者世界的模仿
❖ 中西模仿论传统
➢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尔巴赫 ➢ 《周易》、司马迁、刘勰、荆浩、叶燮、白居易、
梁启超
艺术模仿论之西方传统
❖读者之于作品:再创造。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 该书基本主题是嘲讽 时政。作者自称该书 是“使世人烦恼而不 是供他们消遣”
➢ 今天,人们把它作为 儿童文学作品
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2024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第一大点: 文学理论1. 文学定义和特点a. 文学的定义和内涵b. 文学的特点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2. 文学分类与流派a. 文学的分类方式和标准b. 主要文学流派的发展和特点3. 文学审美理论a. 审美的概念和特征b. 主要审美理论的介绍和比较4. 文学批评方法a. 文本批评和作品批评的关系b. 传统和现代文学批评方法的比较5. 文学与社会文化a. 文学反映社会文化的作用b. 文学作品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分析第二大点: 文学史1. 古代文学史a. 古代文学发展的特点和重要作品b. 古代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的介绍2. 近代文学史a. 近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背景b. 近代文学的重要流派和代表作品3. 现代文学史a. 现代文学的发展和主要特点b. 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介绍4. 当代文学史a. 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作品特点b. 当代文学的反思和创新5. 文学与时代精神a. 文学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意义和价值b. 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第三大点: 文学作品分析1. 文学作品与艺术形式a. 不同艺术形式对文学作品的影响b. 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分析2. 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a. 文学作品的结构组成和层次分析b.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分析3.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a. 文学作品的主题提炼和分析b. 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评析4. 文学作品的情感与审美a. 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情绪传递b. 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5. 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a. 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解读b. 文学作品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分析第四大点: 中国文学概览1. 古代中国文学a. 古代中国文学的特点和瑰宝b. 古代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2. 近现代中国文学a. 近现代中国文学的崛起和发展b. 近现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3. 诗歌与韵文a. 中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诗人的代表作品4. 散文与小说a. 中国散文的演变和发展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品5. 戏曲与戏剧a. 中国戏曲的历史演变和发展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戏剧的代表作品第五大点: 国外文学概览1. 古代西方文学a. 古希腊和罗马文学的发展和特点b. 古希腊和罗马文学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2. 欧洲文学a.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特点和作品b. 欧洲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3. 美国文学a. 美国文学的发展和主题特点b. 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4. 亚非拉文学a.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文学的发展轨迹b.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5. 跨文化交流与文学互鉴a. 跨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学的影响b. 文学互鉴的案例分析和启示总结:。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1、陌生化:使习见事物换一种样式出来,来获取一种“新奇”的艺术效应。

①陌生化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②被陌生化的事物形象以作者或读者似乎从未见过(实际上作者已见过,读者也可能见过),不得不以“第一次”见到时的新奇形状和感受去描写它的方式呈现出来。

③陌生化可作为手法和方式,也是作=作家观察和表现生活的总原则。

2、意象:意象一词的古义是专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

文学意象实际上都是观念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另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即审美意象。

有如下特征:①本质特征是哲理性②表现特征是象征性③形象特征是荒诞性④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审美意象的分类为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

3、艺术真实: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这是一种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它既不像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是同一的,又不像科学真实那样能够验证和还原。

4、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5、直觉:本意指视线、外形。

在艺术构思中,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直觉主要是作家凭借过去的知识和积累,过去的经验,已有的、炉火纯青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与目前所专注的思想趋向、情绪趋向等相结合,对某种事物(或现象)做出的突破性顿悟。

6、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现实型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偏重于对客观现实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现实矛盾。

现实型文学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描写生活中已有的事物,从社会生活中汲取材料,反映客观存在。

文学概论[完整版]

文学概论[完整版]

名词解释1、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作品可分为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3、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6、典型环境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7、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8、文学意象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形象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达之意作为观念意象。

9、叙事简单的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10、叙述动作叙述动作,即“叙述”行为本身。

叙述动作就是“讲故事”,这个行为,要由两个基本的因素结合而发生:“讲”的人和“听”的人,即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名词解释
1、 灵感:是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艰苦地思索以至达到寝食俱忘的程度之后,突然在无意之间获得的一种可能性的结果。
2、 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文学创造归根到底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切文学作品都有社会生活的根源,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源泉。
2.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1)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
所谓整体的生活,是指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也不局限于某一层次,而是多方面生活的交融、渗透,是现象与本质、具体与一般相统一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上反映的生活就具有这种整体性。所以说,文学给人们提供的是生活的全部丰富性。
(2)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审丑价值的社会生活。
文学在反映生活时,一般总是努力去发现那些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而对那些不具有任何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的丑的事物总是摒弃的,但这不等于说文学不能反映丑的生活。对美的崇拜与对丑的描绘并不矛盾,关键在于通过艺术处理能否使之具有审丑价值。
(3)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
9、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虽然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和综合形象,但他们的基本特征确是相同的。作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艺术形象包括三方面内容: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文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学: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人类情感、思想和生活经验的艺术门类。

2. 主题:主题是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念,是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集中体现。

3. 叙事视角:叙事视角是指文学作品中叙述者观察和讲述故事的角度和立场,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等不同的叙述方式。

4. 意象:意象是文学作品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象征手法创造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形象或画面,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5. 文体:文体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总体特征和类型划分,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二、填空题1. 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情节、______和主题。

答案:环境2. 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有历史批评、伦理批评、______和形式主义批评等。

答案:审美批评3.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常常通过特定的______来表达深层的含义和主题。

答案:意象4. 叙述者的角度和立场会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这是______理论的重要观点。

答案:叙事学5.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强调了诗歌创作的______功能。

答案:抒情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作品的主题可能涉及的内容?A. 人生哲理B. 社会现象C. 自然科学D. 情感体验答案:C. 自然科学2. 下列哪种叙述视角会让读者感到更加亲近和参与故事?A. 第一人称B. 第二人称C.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D. 第三人称限制视角答案:A. 第一人称3.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有所不同?A. 再现B. 表现C. 象征D. 类型化答案:D. 类型化4. 下列哪一种文学体裁通常以韵文的形式出现,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A. 小说B. 散文C. 戏剧D. 诗歌答案:D. 诗歌5. 下列哪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更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意义?A. 审美批评B. 历史批评C. 伦理批评D. 形式主义批评答案:C. 伦理批评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人物类型?A. 英雄人物B. 平民百姓C. 反面角色D. 神话人物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B. 创新性C. 系统性D. 深刻性答案:ACD3.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叙事技巧?A. 倒叙B. 插叙C. 对比D. 悬念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修辞手法?A. 比喻B. 排比C. 设问D. 夸张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A. 风骨B. 意境C. 情感D. 笔墨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是构成故事的基础,也是展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重要手段。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文艺学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史:研究按时间顺序出现的作家作品。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基本顾虑的发掘。

文学批评: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

P3三者关系:文学理论以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研究为基础,文学理论又要指导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

文学活动四要素: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提出四要素观点。

P3 P29四要素的不同作用:①世界:文学活动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又是文学作品再现和反应的对象。

②作者:文学创作主体,他将自己对世界的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

③作品:作者的创造物和读者的阅读对象。

④读者:文学接受的主体,是使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关键。

文学活动2个系统:①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

②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

P7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信息学、社会学、价值学、文化学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①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②导致人得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③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P25人的生活活动两大基本层次:物质实践活动、精神活动。

P28精神活动分类:①理论性或认识性的精神活动。

②宗教性或幻象性。

③理论性或意志性。

④审美性或情感性。

P29文学活动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劳动。

P39 P41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

主要原因: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④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文学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①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经济活动,是推动文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②上层建筑的各个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着文学的发展。

总之,诸多因素的“合力”共同影响文学的发展。

P44广义的文学观: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

包括纯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段文化形态,又统称为文化的文学观。

P45狭义的文学观:指通过艺术想象,塑造艺术形象以表现人性情感的语言的艺术作品。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文学概论第一章第一章文学观念名词解释,文学观念1>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2、文学四要素当代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3、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4、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5、实用说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一般地说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6、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7、体验说;体验说是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口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的体验和现创造。

8、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9、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10 >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

这是就西语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叙述的理解。

11、经验和体验个人和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

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和个性的部分。

经验是一种前科学的认识;它指向的是真理的世界。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1、掌握文学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文学观念的内涵,并能分析其得失;2、理解文学是“人学”的理论命题;3、理解文学的虚构性与真实性的关系;4、掌握意象、意境、典型三个概念的含义以及文学形象的特点;5、理解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差异与联系、类型与特点;6、在语言艺术与图像的艺术的相互关系中理解语言艺术的特点。

二、本章难点、重点:1、理解文学是“人学”、艺术真实、意象、典型、意境的内涵。

2、在语言艺术与图像的艺术的相互关系中理解语言艺术的特点。

三、章节练习:(一)、名词解释:1、艺术真实答案要点:艺术真实是按照文学与生活的特殊关系来检验文学,判断其意识属性的一种尺度,艺术真实并不等同于生活真实。

对艺术真实的判断要考虑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念以及不同文类的要求。

艺术真实实际上包括了三个不同的测度,并以满足三种不同的需要:即通过反映的测度以满足理解生活的需要,通过表现的测度以满足对真情实感的需要,通过心理的测度以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

答案要点:所谓有我之境,比较偏重于主观情思的直接流露,作家移情入景,景物受情感的渲染而被赋予较明显的主观色彩,所表现的情感也比较具体、确定和强烈,其长处易于感染和打动读者。

3、无我之境答案要点: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作家比较客观冷静地描绘景物,渲染点化出特定的氛围和境界,情感比较隐约深藏,内蕴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其长处是给读者的想象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典型环境答案要点: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面貌的人物生活环境,它首先是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其次这种具体环境能够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

典型环境能够有效促成典型人物的行动,表现其性格。

不充分展示环境,人物性格的发展就失去了依据,没有必然性。

典型环境是由典型人物的活动构成的,离开了人,就无所谓环(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文学是“人学”?结合你所阅读的文学作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1、文学概念有哪三种含义?我们的解决办法是什么?①文学的文化含义(广义文学):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②文学的审美含义(狭义文学):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③文学的通行含义(折中义文学):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按上述三义,文学分别是作为文化、审美和惯例被认识的,难以统一。

解决办法:以狭义的和审美的文学观念为中心去综合广义的和文化的文学观念及折中义和惯例的文学观念,从而建立起明确的文学概念——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2、对文学活动四个阶段进行论析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活动是一个整体?文学活动作为活动是一个过程,是历史性、阶段性的,对它进行分割具有可行性,同时在文学活动中,涉及到世界(社会生活)、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要素。

那么从活动的主客体关系来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观照,这是对文学活动进行多个层面、多个阶段论析的基本着眼点。

并且在对文学活动四个阶段论析中,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艺术理论涉及到四个要素的观点对我们有启发意义。

四个要素分别是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

这与我们对文学活动四阶段的论述也基本吻合。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文论史上关于文学的反映说、表现说、形式说和读者的接受理论中找到具体的理论材料。

文学活动作为人通过语言媒介来创造和欣赏艺术的活动,是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或系统)。

它所涉及的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个基本要素(或环节)只具有相对的可分性,在实际的文学活动过程中,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融为一体的。

我们只有在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中,才可能准确而全面地把握它的本质特征。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1. 文艺学包括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 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2. 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 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

3. 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般可分为文学观念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源流论等方面。

4.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接姆斯 M.H.Abrams 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 作品、艺术家、世界 自然、生活 、欣赏四个要素组成。

5. 在现代 最具影响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

6. 作品的构成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语音层、意义单元层、再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的外观层。

7. 文学的完整活动必须考虑到作家、生活、作品、读者这几个方面的联系。

8.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

9. 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 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

10. 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 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客观说和体验说。

11. 柏拉图提出“理式模仿说” 亚理士多德提出“自然模仿说”。

12. 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13. 雪莱指出 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

14. 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15. 比较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和 “文以载道说” 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

16. 中国古代有所谓的“教化说”。

17. 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寓教于乐 既劝谕读者 又使人喜爱 才能符合众望。

”18. 独立说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

“为艺术而艺术”是这种观念的主要口号。

19. 托·斯·艾略特的名言 论诗 就必须从根本上把它看做诗 而不是别的东西。

20. “体验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 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21. 文学观察嬗变的原因 ①时代原因 ②演变与文学自身的演变。

22. 中国梁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列了“时序”篇 说 “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23. 文学的定义 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 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语言艺术。

2 24. 文学定义的五个主要命题 ①文化形态 ②审美意识形态 ③作家个体体验的凝聚 ④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 ⑤一种语言艺术。

25. 文学的文化意义有以下几点 ①提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 ②叩问人的生存意义 ③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④憧憬人类的未来 ⑤学习和丰富人们的语言。

26. 文学的文化意义分为 ①品质阅读 ②价值阅读。

27. “品质阅读”是指 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 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 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

28. “价值阅读”是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 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 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意义。

29.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义形态。

30. 文学与社会关系 ①文学源于社会生活 ②文学改造社会生活。

31. 什么是审美 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

32. 审美的特点 ①审美的含义及其实现条件 ②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

33. 审美实现是如下三个层面的协同合作①主体心理层 ②客观对象层 ③中介层。

34. 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 ①广阔的包容性 ②思想的深刻性。

35.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 1 从性上看 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 2 从主体特征看 是认识又是情感 3 从目的功能上看 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

36.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完整体 它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 它是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通性的统一 认识与情感的统一 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

37. 体验是经验中的一种特殊形态 是经验中见出深意、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

38. 作家的体验有哪些特性 ①情感的诗意化 ②意义深刻化 ③感受的个性化。

39. 德国美学家、“移情”论的创立者是里普斯。

里普斯说明“移情”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 其结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们 更亲切 更易于被我们理解。

40. 文学创作中的体验 也应该是这种“移情”的体验。

41. 文学文本 一种认为文学文本由言、意两层面构成 另一种则认为由言、象、意三层面构成。

42. 四层面说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了“文学文本四层面” 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 意义单元 多重图式化面貌 再现的客体。

43. 文学文本由三个层面组成 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和文学意蕴世界。

44. 音律的基本类型 双声、叠韵、叠音、叠字、平仄和押韵。

45. 文法通常有三类 词法、句法和篇法。

3 46. 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内指性 ②音乐性 陌生化。

47. 内指性 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 是文学语言的毋须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48. 音乐性 是指文学语言组织所具有的富于韵效果的特性。

49. 陌生化 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来说的 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

力求运用新鲜的或奇异的语言 去破除这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 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受。

50. 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①艺术世界的有机性 ②不同性质文学形象审美功能的互补性。

51. 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 ①具体可感性 ②艺术概括性 ③审美理想性 ④审美属性。

52. 文学形象的一般形态可分为 ①写实性形象 ②抒情性形象 ③表意性形象。

其高级形态由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象征意象构成。

53. 文学典型是写实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之一。

54.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①特征性 ②丰厚历史意蕴 ③艺术魅力。

55. 艺术魅力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文学典型以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 ②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 ③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新颖性。

56.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写道 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56. 自然主义者左拉提出 要使真实的人物在真实的环境中活动。

57.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①相互依存的关系 ②互相性关系。

58. 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 ①情景交融 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 ②虚实相生 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 ③生命律动 ④韵味无究。

59. 情景交融的三种不同类型 ①景中藏情式 ②情中见景式 ③情景并茂式。

60. 生命律动有三个特点 ①表诚挚之情 ②状飞动之趣 ③传万物之灵趣。

61. 王国维分类法 “有有我之境 有无和之境??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62. “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 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63. 意象的四种含义 ①心理意象 ②内心意象 ③泛化意象 ④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

64. 文学象征意象的艺术特征 ①哲理性 ②象征性 ③荒诞性 ④求解性。

65. 文学象征意象的分类 ①寓言式象征意象 ②符号式象征意象。

66. 从德国学者黑格尔提出性格是性格是现代艺术的真正中心到恩格斯提出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以人物性格为中心、以反映社会历史真实为主旨的现实主义叙事理论走向了成熟。

67. 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 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就是小说。

4 68. 在当代文化环境中 电影和电视叙事比小说影响更大。

影视文学又成为比小说更大众化、更具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样式。

69. 叙事的层面 ①故事内容与故事叙述 ②叙事三个层面 1 故事内容 2 语言组织3 叙述行为。

70. 叙事的研究借鉴热奈特的三分法 分为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71. 叙述视角 也称叙述聚焦 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72. 叙述内容 从事件、情节和情景这三个方面对故事进行分析。

73. 人物 ①“扁平”人物 具有单一或简单性格特征的人物 ②表意型人物 是不具有性格内涵而仅仅表示某种抽象观念的人物 ③“圆形”人物 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④典型人物。

74. “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

75. 抒情的本质 ①抒发情感即表现情感 ②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 抒发情感即投射情感。

76. 抒情的原则 ①古典主义的把情原则 ②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 ③象征主义的抒情原则④抒情的一般原则 一是诚挚性原则 二是独特性原则 三是感染性原则。

77. 抒情的策略 ①语法策略 ②修辞策略 隐喻、典故、悖论是重要的四种。

78. 原型意象与抒情母题例题例示 1 伤春与悲秋 2 离情与别绪 3 思乡与怀远。

79. 原型意象是 原型意象、抒情母题与创新意识。

80. 抒情作品最主要的样式是抒情诗 抒情诗是抒情作品的典型象态。

它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体。

81.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82. 关于风格和创作个性的关系可以这样说 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显得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 创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

83. 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 文采、情调、韵味、气势、氛围。

84. 文学风格的特征 ①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②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③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85. 文学风格的划分 中国的简分法是“刚”、“柔”两类。

86. 艺术直觉 所谓艺术直觉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87. 艺术灵感的特征 特殊的思维状态有如下三大特征 ①突发性 ②迷狂性 ③创造性。

88. 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的异同 ①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 艺术直觉则是一种思维能力②艺术直觉具有对象性 艺术灵感则没有具体的对象 ③与前面两点相关 艺术灵感是随机 5 性的、偶然的 艺术直觉则有一定的稳定性。

89. 英语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曾说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讲到了三方面的道理 一是说情感的再度体验是诗人创作的动力 没有情感 就没有诗歌创作。

二是说情感的再度体验不仅仅是一种对原有情感的回忆 而且还创造新的情感。

三是说情感的再度体验是一种作家或诗人以自己的内在世界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无论这种被回忆起来的情感原来是积极情感还是消极情感 对它的再度体验都会使人产生美感享受。

90. 苏珊·朗格说 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 就是情感的意象。

91. 艺术想象的类型 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相似性想象。

92. 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重要影响 一是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家对创作手法和技巧的选择。

二是创作动机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内容。

三是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品的风格。

93. 艺术构想 所谓艺术构想就是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 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 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并最终形成完整艺术世界的整个思维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