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元素复习(一)概述(二)卤族元素(三)氧族元素不分版本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及各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2.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位置和特性与它们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3.能够分析和解决有关卤族元素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阐述卤族元素的共同性质和各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2.让学生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位置和特性与它们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位置和特性与它们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及性质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盐、海水、海带等与卤族元素相关的物质,激发学生对卤族元素的兴趣。

2.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20分钟)通过教材的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电子层都有7个电子,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外层电子形成-1价阴离子。

3.不同卤素元素的性质及用途(40分钟)介绍氯、溴、碘的常见化合物和用途,并通过实验展示卤素的一些特性,如Cl2气体与亚铁离子作用生成蓝色亚铁离子和I2溶液与淀粉的反应等。

第二课时: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位置1.讲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周期表位置(30分钟)通过教材的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位置。

2.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卤族元素,在白板上绘制该元素的原子模型,并介绍该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3.小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卤族元素的理解。

第三课时:卤族元素应用和问题解析1.卤族元素的应用(20分钟)通过讲解卤族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消毒、制药、农业和摄影等,激发学生对卤族元素的应用的兴趣。

2.解析问题(30分钟)给学生提供几个问题:为什么卤族元素容易失去外层电子形成-1价阴离子?为什么卤族元素的活动性逐渐减弱?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答这些问题。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非金属元素学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非金属元素学案

第九单元非金属元素一、非金属通论1、结构和位置(1)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非金属有16种(外加6种稀有气体元素)。

除氢外,非金属元素地都位于周期表的。

H元素在。

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化合价①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4~7个,H为1个,He 为2个,B为3个),次外层都是饱和结构(2、8、或18电子结构)。

②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非金属原子核电荷数,原子半径,化学反应中易电子,表现性。

③最高正价等于,对应最低负价等于;如S、N、Cl等还呈现变价。

2、非金属单质(1)几种重要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2)重要气、液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12(3)结构与单质的化学性质3、非金属单质的制备(1)原理:化合态的非金属有正价态或负价态。

R R ne n−−→−-++,0R R ne n−−→−---(2)方法: ① 氧化剂法,如:② 还原剂法,如: ③ 热分解法,如: ④ 电解法,如: ⑤ 物理法,如:4、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1)分子构型与物理性质ⅣA ——RH 4 结构, 分子;ⅤA ——RH 3 , 分子; ⅥA ——H 2R , 分子; ⅦA ——HR , 分子。

固态时均为 晶体,熔沸点较 ,常温下 是液体,其余都是气体。

(2)化学性质① 稳定性及水溶液的酸碱性非金属元素原子跟氢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气态氢化物,一般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跟氢化合能力越 ,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 。

②还原性a.与O2:NH3→NO,H2S→SO2(或S),HCl→Cl2。

b.与Cl2:H2S→S,HBr→Br2,NH3→N2。

c.与Fe3+:H2S→S,HI→I2。

d.与氧化性酸:H2S+H2SO4(浓)→,HBr、HI分别与浓硫酸及硝酸反应e.与强氧化剂:H2S、HCl等可与酸性KMnO4作用。

(3)非金属氢化物的制取①单质与H2化合(工业上):例如等,PH3、SiH4、H2S等也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但比较困难,一般由其他方法制备。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 (1) 2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 (1) 2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教学建议】对于非金属元素的考查,部分地区的高考中在保持原有考点不变的情况下,弱化了对磷的考查,但在以往高考中不被看好的元素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近年高考中的地位相当突出,要引起重视。

从考点的变化情况来看,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其命题形式一般为实验探究、计算、推断等。

预计今后的高考中,将会进一步注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的整体性和探究性,强化与生活、社会实际问题的联系,试题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实验题和无机推断题的形式出现,以环保为主题设计问题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复习策略】1.本单元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以点带线,以线连面,即以具体物质推一般,以个别推整体。

2.要抓住“位——构——性”三者的关系,充分体现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理论指导作用。

3.要充分体现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理论的指导作用。

4.本单元涉及的化学实验较多,要注意对实验的原理、设计、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的理解,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第10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复习课题】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考纲要求】1.碳、硅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以及应用。

2.碳、硅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课时安排】3课时1.第一课时:基础知识梳理2.第二课时:重、难点专题剖析3.第三课时:例题、变式训练讲评【第一课时:基础知识梳理】【教学过程】一、碳、硅网络导图二、硅及其重要化合物1、单质硅(Si):⑴存在: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排第二,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只有以化合态存在的硅,硅是一种亲氧元素(这与同主族的碳不同),一般以二氧化硅、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⑵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

⑶原子结构:硅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易失电子又不易得电子,主要形成四价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专题复习讲义.doc

非金属元素专题复习讲义.doc

非金属元素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复习内容1.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学习的方法2.非金属元素的概述3.氢气、水的知识小结重点、难点剖析及典型例析(一)学习方法指导1.每族元素抓住代表物.重点讨论该元素的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碱或盐等有关知识.2.注意该族元素与其代表物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3.研究结构应分三层次考虑.(1)原子结构(价电子数、原子半径、核电荷数等)(2)分子结构(主要指化学键的种类及牢固程度)(3)晶体结构(构成微粒、微粒间的作用力、空间构型等)4.理清下列关系.5.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化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占有较重的比例,内容繁多锁碎,要尽可能以最佳的方法或方式来总结成网络图,主线明确、脉络清晰.(二)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结构特点.(1) 除H外,非金属元素均在“阶梯线”的右上方(2) 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均在主族(零族)(3)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H.B除外)(4) 原子半径比同周期金属半径小.(稀有元素除外)(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1.单质:(1)结构: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非金属单质的成键有明显的规律性.若它处在第N族,每个原子可提供8-N个价电子去和8-N个同种原子形成8-N个共价单键,可简称8-N规则;(H遵循2-N规则).如ⅦA族单质:x-x;H的共价数为1,H-H,第ⅥA族的S,Se、Te共价单键数为8-6=2,第ⅤA族的P、As共价单键数8-5=3.但第二周期的非金属单质中N2、O2形成多键.2.熔沸点与聚集态它们可以分为三类:①小分子物质.如:H2、O2、N2、Cl2等,通常为气体,固体为分子晶体.②多原子分子物质.如P4、S8、As等,通常为液态或固态.均为分子晶体,但熔、沸点因范德华力较大而比①高,Br2、I2也属此类,一般易挥发或升华.③原子晶体类单质,如金刚石、晶体硅和硼等,是非金属单质中高熔点“三角区”,通常为难挥发的固体.3.导电性非金属一般属于非导体,金属是良导体,而锗、硅、砷、硒等属于半导体.但半导体与导体不同之一是导电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化学活性及反应③非金属一般为成酸元素,难以与稀酸反应.固体非金属能被氧化性酸氧化.2.氢物3.卤化物:易水解如 PCl3+3H2O=H3PO3+3HClSiCl4+3H2O=H2SiO3+4HClBCl3+3H2O=H3BO3+3HClBrF5+3H2O=HBrO3+5HF利用此法可制得氢卤酸和含氧酸4.含氧酸①同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从左到右酸性增强②氧化性:同种元素低价强于高价含氧酸如: HClO>HClO3>HClO4(稀)H2SO3>H2SO4(稀)HNO2>HNO3(稀)(四)氢气水.1.氢气:常温不很活泼,大多需高温(点燃)或用催化剂.高温下,作很好的还原剂.2.水(1)水参与的反应(2)水处理①除去悬浮物:用明矾或FeCl3.②脱色去味:用活性炭.③杀菌消毒:用液氯、漂白粉、CuSO4.④硬水软化:煮沸法、药剂法、离子交换法想一想:每种方法的原理是什么?分属何种变化?例1 1mol H2燃烧时约放热286KJ,而每kg汽油燃烧时约放热46000KJ.而氢气却被公认是21世纪替代石化燃料的理想能源.请试述理由.解析①燃料发热量的高低要看单位质量的物质放热量的多少.H2~ Q 汽油~ Q2g 286KJ 1000g 46000KJ1g 143KJ 1g 46KJ由此可知:每g H2、汽油燃烧发热量前者大②燃料是否理想,还要看来源是否丰富、燃烧对大气和环境保护是否有利.氢气作为未来理想能源有三大优点:①单位质量的H2燃烧发热量大.②资源丰富.③燃烧后不产生污染.思考 Si、Al均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野外考察工作有时需要H2,为何一般选择Si而不用Al?提示从单位质量的Si、Al分别与碱液反应放出H2量的多少考虑.例2 将含O2和CH4的混合气体充入装有23.4g Na2O2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温度为150℃,压强为Opa.将残留物溶于水无气体逸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体积比为2:1B.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体积比为1:2C.残留固体中有Na2CO3和NaOHD.残留固体中只有Na2CO3解析若CH4与O2体积为1:2,则恰好反应,当气体产物通过Na2O2后必有O2生成,不合题意.又根据氢、碳元素守恒,反应后的固体必为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由题意可知,最终反应后无Na2O2多余,也无气体多余.可用方程式的代数处理来求出CH4和O2的体积比.例3已知氧化铜在高温下可发生分解4CuO2Cu2O+O2,生成的Cu2O也能被H2还原为Cu.(1)若将10g CuO在高温下部分分解后,再通入氢气使剩余固体全部还原成铜,消耗0.225g H2,则原氧化铜的分解率是多少?(2)若将mg CuO在高温下部分分解后,再通入ng H2,即可使剩余固体全部还原成铜,则原氧化铜的分解率是多少?n的取值范围是多少?(3)仍取mg CuO.并保持(2)的分解率不变,假设通入H2后固体被的质还原是按的顺序进行的,以x表示通入H2量(单位:g),试填写下表解析 (1)设CuO的分解率为α0.125(1-α) 0.125(1-α) 0.0625α 0.0625α0.125(1-α)+0.0625α=0.1125α=20%(2)同理可得注意:因原固体CuO部分分解,且最后固体成分有两种,故x的取值范围只能是开区间.针对性练习(一)选择1.微量硒元素(Se)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已知硒和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下列有关硒元素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硒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烧碱溶液B.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C.硒的非金属性比溴弱D.硒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2.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点燃,三种气体正好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26%,则容器中原有H2、O2、Cl2的分子个数比是( )A.6:3:1B.9:6:1C.13:6:1D.10:6:13.等质量的下列物质①C2H2②H2③Na ④P充分燃烧,消耗O2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④③D.①④②③4.将水加入到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反应,且有气体产生的是( )①NaH ②Na2O2③Na2S ④Mg3N2⑤Al2S3 ⑥CaC2⑦NH4HCO3A.①②⑤⑥⑦B.①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5.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石墨B.KCl溶液C.石英砂D.熔化的NaHSO46.有一金属钠与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与过量水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后,恢复到标准状况,测得剩余气体体积为 1.12L,则原混合物中钠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可能的是( )A.1:3B.3:1C.2:1D.1:27.两份质量都是Ng的硫粉,分别与足量的氢气、氧气完全反应,混合反应后的生成物,使之充分反应,可析出硫的质量是(单位:g)( )A.2NB.1.5NC.ND.0.5N8.一种无色气体X能被灼热的炭还原成另一种无色气体Y,Y与炽热的Fe2O3反应生成Fe和 X,则X、Y按顺序分别是( )A.CO、CO2B.H2、COC.H2O、H2D.CO2、CO9.120℃时,将2LH2O、1LCO、1LO2和2L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依次缓慢通过炽热铜粉.过量过氧化钠和过量炽热的炭粉的三个反应管.经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条件时气体的体积为( )A.6LB.5LC.4LD.3L10.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O2密度的1/2.将3.2g这种混合气充入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再通入过量O2,并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最后容器中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A.3.2gB.4.4gC.5.6gD.6.4g(二)计算11.已知氢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现有氢化钠和铝粉的混合物mg,与足量水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为ng,试回答:(1)若充分反应后得到只含一种物质的水溶液时,该物质是________;则原混合物中氢化钠与铝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2)当物质的量之比:NaH:Al≤_______时,铝粉质量为_______;当物质的量之比:NaH:Al>_______时,铝粉的质量为________.12.如图所示,在一密闭容器中间用一不漏气,可滑动的活塞隔开,左边充洁净空气,右边充H2、O2混合气,在室温下引燃后恢复到原室温,若活塞原来离容器左端的距离为1/4(A)反应后活塞静止在离右端1/4处(B),求原来H2和O2的体积比.答案(一)1.A 2.C 3.C 4.B 5.C 6.C 7.B 8.C D 9.B10.A(二)11.(1)NaAlO2; 1:1,8:9(2)1:1 (m-4.8n)g1:1 (36n-3m)g。

高一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

高一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

高一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一、知识目标1. 复习卤族元素的性质、化合物及反应。

2. 掌握卤族元素的周期规律。

3. 深入理解卤素中性子数的变化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 能够将卤族元素的性质、化合物及反应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描述。

2. 能够根据周期规律解释卤族元素的性质和变化。

3. 能够根据化学式及卤素中性子数进行卤素化合物的命名。

三、情感目标1. 能够感受到卤族元素作为化学元素之一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性。

2. 能够培养对自然界中元素物质的关注和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点1. 卤族元素的周期规律。

2. 卤素化合物的命名与反应。

五、教学难点1. 卤族元素的中性子数变化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 多卤化物的合成及反应。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重点讲解卤族元素的周期规律及常见卤素化合物的反应)。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例子来深入学习卤族元素)。

3. 实验法(对卤族化合物的一些反应进行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

七、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些生活中与卤素相关的实例,如盐、漂白粉、氯气等,来引入本堂课。

2.讲解(1)周期规律通过讲解周期表中卤族元素的状态、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周期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卤族元素之间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

(2)卤素化合物的反应通过讲解常见卤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反应,如氯水的制法、卤化银的沉淀、氢氧化钠与溴水的反应、氢氧化钠与碘的反应等,帮助学生掌握卤素化合物的基本反应。

(3)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相关的化学实验,如将氯水滴入溶液中观察沉淀、加入全氟辛酸钠后与二氧化锰接触观察等,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卤族元素的性质和实验操作的实际情况。

3.巩固通过总结、思考和复习,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判断或拼写卤素化合物的名称、化学式等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4.拓展通过讲解一些常见的应用,如卤素灯等,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卤族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对卤族元素的一个复习,通过掌握周期规律、化合物的命名和反应,以及实验演示等方面,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卤族元素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高中化学非金属概况教案

高中化学非金属概况教案

高中化学非金属概况教案
目标:了解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掌握非金属元素的主要特点和重要用途。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2. 提出问题: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有何区别?非金属元素有哪些特点?
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非金属元素的概况。

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1. 展示非金属元素周期表及常见非金属元素的示意图;
2. 讲解非金属元素的性质:电负性大、易获得电子、一般为气体或固体、不可延展和可塑
性差等;
3. 举例说明非金属元素的典型特点:氧气、氮气和氯气等。

三、非金属元素的应用:
1. 讲解非金属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氧气用于呼吸、氮气用于保鲜、硫磺用于制造火药等;
2. 引导学生思考非金属元素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领域;
3. 结合实例,讨论非金属元素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四、综合讨论:
1.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和应用;
2. 提出问题:非金属元素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哪些?如何更好地利用非金属元素?
3. 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作业布置:
1. 布置作业:总结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列举各种非金属元素及其应用;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准备下节课的展示和讨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对非金属元素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解非金属元素的性质、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标的效果。

高中化学非金属教案

高中化学非金属教案

高中化学非金属教案教学内容:非金属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非金属的特点、分类、性质以及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非金属的分类和性质。

教学难点:非金属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让学生回顾金属的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非金属与金属的区别。

2. 引导学生探讨身边常见的非金属物质,并了解其用途。

二、讲解:1. 概念:非金属是指在化学上的不完全电子云结构,不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的元素或化合物。

2. 分类:按照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分为卤素、氧族元素、硼类元素等。

3. 性质:非金属的性质包括导电性差、易形成阴离子、易与金属发生电化学反应等。

三、案例分析:1. 以氧气、氯气等常见的非金属为例,讲解其化学性质和应用。

2. 引导学生分析非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氯气用于净化水质、氧气用于呼吸等。

四、讨论互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不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五、总结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非金属的理解。

2. 鼓励学生思考非金属在未来的应用前景,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非金属的掌握。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非金属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教学反馈: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

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愿学生在本节课中能够对非金属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非金属元素复习概述

非金属元素复习概述

Na2S
⑾ ⑿ ⑺ FeS

H2SO4
⒇ Na2SO3
─SO3H
二、具体物质的联想复习
色、态、味、溶解度 密度、导电导热性等 物理性质 用途 实验室制法
(原理、装置)
组成 元素种类 原子个数 分子结构 晶体结构 结构
性质
化学性质 与金属、非金属、水 酸、碱、盐、有机物 等的反应情况
制备 工业制法 存在
(原理、设备、 流程)
如:氯气的学习内容?
举例具体物质的复习
钠 氯气

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2、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SO2通入FeCl3、溴水溶液、 KMnO4中)
3、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4、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2.氧化性 3.还原性 4.弱酸性
P(红磷)
OH-
H2PO4-
5.碳和硅(ⅣA族)
NaOH的水溶液
SiF4 NaOH、高温Na2CO3 △ CaO H2SiO3 H+、CO2 Na2SiO3
F2 HF Si
C
O2 C
SiO2
C
CO SiO2 H2 O、 O2 C Mg、Na等 O2、CuO等
CaSiO3
CO2、H2O
SiC
SiO2 Si S

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同位上下左右
首页
硫及其化合物 与铜反应
氧化还 原反应
化合价
+6 SO3 H2SO4
CuSO4 BaSO4
Na2SO4
+4
0 -2 H2S 单质 S
SO2
H2SO3
Na2SO3

非金属元素复习(二)人教版 教案

非金属元素复习(二)人教版 教案

非金属元素复习(二)一. 本周教学内容:非金属元素复习(二)(一)硫的性质1. 主要物性:硫单质是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

2. 主要化性:(1)作氧化剂S与Cu反应:Fe与S反应:S与H2反应:(2)作还原剂S与O2反应:S与浓H2SO4反应:(3)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S与KOH反应:(二)硫化氢的性质1. 重要物理性质: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有剧毒,能溶于水的气体。

2. 主要化学性质:①酸性:H2S的水溶液是具有酸通性的二元弱酸。

②H2S的还原性:与Cl2反应与SO2反应与浓H2SO4反应③特殊性: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S + Cu2+ == Cu S↓ + 2H+3. 过量计算:a molH2S与b molO2反应的计算过程:2H2S + O2 == 2S + 2H2OS + O2 == S O24. 制取:实验室制取H2S的离子反应: FeS + 2H+ == H2S↑ + Fe2+5. 检验:用PbAc为试剂,离子反应式:H2S + PbPc = PbS↓ + H2Ac(三)SO2的性质1. 主要物性: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有毒,易液化。

2. 重要化性:(1)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如与过量的NaOH反应与不足量的NaOH反应与水反应与Na2O反应(2)具有还原性:与溴水反应与氯水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3)具有氧化性:如与H2S溶液反应3. 实验室制取SO2的反应原理:H2SO4 + Na2SO3 == SO2 ↑+ H2O + Na2SO4(四)臭氧1. 物理性质:通常为气态2. 化学性质:⑴不稳定性:⑵强氧化性3. 用途:吸收紫外线4. 保护臭氧层的意义: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的破坏。

(五)过氧化氢1.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的液体2. 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2)氧化性:(3)还原性:(4)用途:(六)硫酸1.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与碱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氢”前金属反应:(5)与盐反应:2. 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2)脱水性(3)氧化性加热时与铜反应钝化加热时与碳反应【典型例题】例1. 回答下列问题①含硫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SO2,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含硫煤中加入生石灰能有效地减少SO2的排放,这是为什么?②实验室制取SO2时尾气如何处理?③在SO2中可能混有CO2,怎样检验?④在SO2中混有HCl,怎样除去?解析:①加入生石灰后,生石灰可以在氧化参与下将SO2转化为CaSO4,从而减少SO2的排放。

《非金属元素综合复习》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

《非金属元素综合复习》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

《非金属元素综合复习》教学设计四川省中江中学校朱邦全一、教学目标设计1、基本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对已学习过的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同一实验装置在不同物质间的使用,体会不同元素化合物知识具有相同的实验呈现方式,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找出对应的高考实验或模拟题,让学生体会自己的实验设计在高考题中的应用。

2、开放性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回忆不同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归纳其性质或制备方法上的共同点,提高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效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用给出的一种物质氧化性强弱的实验设计,迁移到其它的元素化合物氧化性强弱的实验设计,进一步迁移到物质还原性、酸碱性比较实验设计,训练了思维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不同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实验题中的交叉,激发学生设计与学习的热情。

验实验过程中挑战的刺激与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本节课由于学生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无机非金属元素知识,为了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所以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无机非金属知识与其它知识板块的融合,尤其是与化学实验的结合的各种应用,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实验中强化基础与应用,又能让实验的复习内容更加充实。

4.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本节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可能对所学无机非金属的各板块知识有一定的印象和基础,但很零散、混乱,难以将所学知识有序化、系统化,这样对于同一实验装置不同的物质反应的实验形式归纳不全面、不完整,不利于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流程图: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说明及教学措施第一环节: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北京考试说明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的比较分析,强调高考复习的针对性,以提高复习的实效。

所用到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投影仪与试题,图片等。

通过考试说明中的ii级要求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了解考试说明,了解高考试题与考试说明之间的关系对于有效进行备考试复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高中化学非金属的教案

高中化学非金属的教案

高中化学非金属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非金属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3. 了解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难点: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非金属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3.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介绍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1. 非金属元素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周期表中的位置;
3. 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1. 几种常见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及其性质;
2.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 实例分析: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元素的应用案例。

四、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非金属元素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设计:
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非金属元素的应用价值;
3. 设计一些案例分析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
1. 授课过程中进行课堂互动,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教案

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教案

化学教案-卤族元素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复习卤族元素的性质、存在形式和应用。

2. 掌握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以及各个元素的特点。

3. 理解卤素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二、教学重点:
1. 卤族元素的性质、存在形式和应用。

2. 卤素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
1. 卤族元素的特点和性质的理解。

2. 掌握卤素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
1. 介绍卤族元素的位置和特点。

2. 掌握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学习卤素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4. 完成相关学习和巩固练习。

5. 总结和评价。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卤族元素的性质和性质。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合作能力。

3. 设计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思维能力。

六、教学工具和材料:
1. PPT和实验设备。

2. 化学实验室和教材。

七、教学评价和反馈: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

3. 学生的测试和考试成绩。

卤族元素复习教案

卤族元素复习教案

卤族元素复习教案主题:卤族元素复习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目标:1. 复习卤族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及基本特点;2. 了解卤族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及其应用;3. 掌握卤族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化合价的理论知识;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通过提示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卤族元素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卤族元素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给出几个例子。

二、知识点复习(15分钟)1. 复习卤族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及基本特点,包括电子结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负性等方面。

2. 复习卤族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态,以及卤素的卤化物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三、应用举例(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们就卤族元素的应用进行分组讨论,列举卤族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及其应用,并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学生发言及老师点评,确认正确答案。

四、扩展知识(15分钟)1. 介绍一些有关卤族元素的扩展知识,如卤素的存在形式、卤素的萃取和制取方法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卤素越往下一组性质就越活泼?五、小结与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并提问学生相关的问题进行小结。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则卤族元素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步骤、结果分析等。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相应的学习资料。

教学反思:本教案主要针对卤族元素的复习进行设计,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对卤族元素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注重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此外,通过引入扩展知识和进行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扩展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复习》说课稿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复习》说课稿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复习》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卤族元素复习》。

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依据2019年考纲要求和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它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点。

又由于卤素知识与现代生产、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科学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联系,所以卤素与实际相联系的知识仍然是以后高考命题热点之一.本节内容复习是建立在学生已学完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后,发现学生对本节内容知识和理论不能较好综合应用。

依据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认知规律特征“接受快—遗忘快—再接受—再遗忘慢”,所以我们继结束新课后,对以往知识点进行统摄整理和归纳总结,使之网络化。

同时这节内容既是对化学反应及物质的量等知识复习的延伸,又为后面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作准备,更能对其它非金属元素知识系统复习起到指导作用。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⑴卤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⑵某些卤素化合物的性质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课时安排:一课时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卤族元素的性质,理解其相似性和递变性,掌握卤素单质间反应及其氧化性强弱和相应X­­-的还原性强弱比较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实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练习,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复习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勤于动手、勤于思考、开拓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方法1、总体构思:以学生为主要活动中心,通过他们动手、动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会诊”,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卤族元素的复习。

2、主要教学方法①提问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②实验法----------增强学生复习的兴趣,感觉复习课并不是枯燥无味,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七年级化学教案认识非金属元素

七年级化学教案认识非金属元素

七年级化学教案认识非金属元素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化学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了解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认识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理解非金属元素的离子简式和原子序数的表示方法;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1.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应用;3.非金属元素的离子简式和原子序数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1.形成离子时非金属元素的电子变化;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如何表示的。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复习金属元素的基本特点和常见应用。

然后,提出问题:“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呢?”引发学生对非金属元素的思考。

2.知识讲解(10分钟)在黑板上绘制出周期表,简要介绍非金属元素的位置和特点。

然后,向学生解释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包括非金属元素是指不具备金属性质的元素,常见特点包括不良导电性、不良热导性、易与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等。

3.案例分析(15分钟)给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非金属元素的例子,如氧气、氮气、氯气等,并通过图片和实际示范,向学生展示它们的用途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思考非金属元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4.实验操作(20分钟)进行一次简单的实验,通过观察氧和磷的反应,说明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在反应中的不同表现。

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并帮助学生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作出合理解释。

5.巩固练习(10分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刚才学习到的知识。

例如:“写出氮气的离子简式”、“举例说明非金属元素的常见应用”等。

6.归纳总结(5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

帮助学生重新梳理所学的知识,并对非金属元素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五、课堂延伸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究任务。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非金属元素,然后通过网上搜索和实地调查的方式,了解该元素的性质、应用领域以及相关实验等内容。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非金属元素(原创)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非金属元素(原创)

非金属元素(原创)2.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

重点掌握典型非金属(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了解其他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O、S 、N、P、C、Si)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一、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特点:1.位置:在已知的元素中,非金属共22种(包括6种稀有气体元素),除氢元素位于周期表的ⅠA族外,其余都集中在元素周期表阶梯线(硼、硅、砷、碲、砹斜线)的右上方。

2。

原子结构特点及化合价:Ⅰ.最外层电子均大于、等于3(除H以外),与其主族序数相同。

Ⅱ.最高正价分别为:+4 +5 +6 +7(与族序数相等)对应最低负价:-4 -3 -2 -1(等于族序数减8)Ⅲ.非金属元素一般都有变价:除呈现上述最高价及最低价以外,有的非金属还呈现其它价态。

如:S:+4价;N:+1 +2 +3 +4价; Cl:+1 +3 +5价。

3.非金属单质的聚集状态和同素异形体:①典型的非金属单质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如:F2、Cl2、Br2、I2、O2、S、N2、P4、H2,这些晶体表现为硬度不大,熔点不高,易挥发、不导电,它们在常温下聚集态为气态(“气”字头)液态(“氵”旁)或固态(“石”字旁)②碳(金刚石)、硅、硼为原子晶体,硬度很大,熔沸点很高。

由于原子晶体中没有离子和自由电子,所以固态和熔融态都不导电。

但某些原子晶体,如单晶硅可以作为半导体材料。

③非金属元素常出现同素异形现象。

如:金刚石与石墨;白磷与红磷;O2与O3;S2、S4、S8等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规律1.常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F、O、Cl、N、Br、I、S、P、C、Si 、H2.元素的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活泼性是并不完全一致的:如元素的非金属性O>Cl,N>Br;而单质的活泼性:O2<Cl2,N2<Br2。

但由于某些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原子间以强烈的共价键相结合(如N N等),当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消耗很大的能量才能形成原子,表现出了单质的稳定性。

非金属元素专题复习讲义.doc

非金属元素专题复习讲义.doc

非金属元素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复习内容1.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学习的方法2.非金属元素的概述3.氢气、水的知识小结重点、难点剖析及典型例析(一)学习方法指导1.每族元素抓住代表物.重点讨论该元素的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碱或盐等有关知识.2.注意该族元素与其代表物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3.研究结构应分三层次考虑.(1)原子结构(价电子数、原子半径、核电荷数等)(2)分子结构(主要指化学键的种类及牢固程度)(3)晶体结构(构成微粒、微粒间的作用力、空间构型等)4.理清下列关系.5.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化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占有较重的比例,内容繁多锁碎,要尽可能以最佳的方法或方式来总结成网络图,主线明确、脉络清晰.(二)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结构特点.(1) 除H外,非金属元素均在“阶梯线”的右上方(2) 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均在主族(零族)(3)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H.B除外)(4) 原子半径比同周期金属半径小.(稀有元素除外)(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1.单质:(1)结构: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非金属单质的成键有明显的规律性.若它处在第N族,每个原子可提供8-N个价电子去和8-N个同种原子形成8-N个共价单键,可简称8-N规则;(H遵循2-N规则).如ⅦA族单质:x-x;H的共价数为1,H-H,第ⅥA族的S,Se、Te共价单键数为8-6=2,第ⅤA族的P、As共价单键数8-5=3.但第二周期的非金属单质中N2、O2形成多键.2.熔沸点与聚集态它们可以分为三类:①小分子物质.如:H2、O2、N2、Cl2等,通常为气体,固体为分子晶体.②多原子分子物质.如P4、S8、As等,通常为液态或固态.均为分子晶体,但熔、沸点因范德华力较大而比①高,Br2、I2也属此类,一般易挥发或升华.③原子晶体类单质,如金刚石、晶体硅和硼等,是非金属单质中高熔点“三角区”,通常为难挥发的固体.3.导电性非金属一般属于非导体,金属是良导体,而锗、硅、砷、硒等属于半导体.但半导体与导体不同之一是导电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化学活性及反应③非金属一般为成酸元素,难以与稀酸反应.固体非金属能被氧化性酸氧化.2.氢物3.卤化物:易水解如 PCl3+3H2O=H3PO3+3HClSiCl4+3H2O=H2SiO3+4HClBCl3+3H2O=H3BO3+3HClBrF5+3H2O=HBrO3+5HF利用此法可制得氢卤酸和含氧酸4.含氧酸①同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从左到右酸性增强②氧化性:同种元素低价强于高价含氧酸如: HClO>HClO3>HClO4(稀)H2SO3>H2SO4(稀)HNO2>HNO3(稀)(四)氢气水.1.氢气:常温不很活泼,大多需高温(点燃)或用催化剂.高温下,作很好的还原剂.2.水(1)水参与的反应(2)水处理①除去悬浮物:用明矾或FeCl3.②脱色去味:用活性炭.③杀菌消毒:用液氯、漂白粉、CuSO4.④硬水软化:煮沸法、药剂法、离子交换法想一想:每种方法的原理是什么?分属何种变化?例1 1mol H2燃烧时约放热286KJ,而每kg汽油燃烧时约放热46000KJ.而氢气却被公认是21世纪替代石化燃料的理想能源.请试述理由.解析①燃料发热量的高低要看单位质量的物质放热量的多少.H2~ Q 汽油~ Q2g 286KJ 1000g 46000KJ1g 143KJ 1g 46KJ由此可知:每g H2、汽油燃烧发热量前者大②燃料是否理想,还要看来源是否丰富、燃烧对大气和环境保护是否有利.氢气作为未来理想能源有三大优点:①单位质量的H2燃烧发热量大.②资源丰富.③燃烧后不产生污染.思考 Si、Al均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野外考察工作有时需要H2,为何一般选择Si而不用Al?提示从单位质量的Si、Al分别与碱液反应放出H2量的多少考虑.例2 将含O2和CH4的混合气体充入装有23.4g Na2O2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温度为150℃,压强为Opa.将残留物溶于水无气体逸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体积比为2:1B.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体积比为1:2C.残留固体中有Na2CO3和NaOHD.残留固体中只有Na2CO3解析若CH4与O2体积为1:2,则恰好反应,当气体产物通过Na2O2后必有O2生成,不合题意.又根据氢、碳元素守恒,反应后的固体必为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由题意可知,最终反应后无Na2O2多余,也无气体多余.可用方程式的代数处理来求出CH4和O2的体积比.例3已知氧化铜在高温下可发生分解4CuO2Cu2O+O2,生成的Cu2O也能被H2还原为Cu.(1)若将10g CuO在高温下部分分解后,再通入氢气使剩余固体全部还原成铜,消耗0.225g H2,则原氧化铜的分解率是多少?(2)若将mg CuO在高温下部分分解后,再通入ng H2,即可使剩余固体全部还原成铜,则原氧化铜的分解率是多少?n的取值范围是多少?(3)仍取mg CuO.并保持(2)的分解率不变,假设通入H2后固体被的质还原是按的顺序进行的,以x表示通入H2量(单位:g),试填写下表还原后剩余固体成分CuO和Cu2O Cu2O和Cux的取值范围解析 (1)设CuO的分解率为α0.125(1-α) 0.125(1-α) 0.0625α 0.0625α0.125(1-α)+0.0625α=0.1125α=20%(2)同理可得注意:因原固体CuO部分分解,且最后固体成分有两种,故x的取值范围只能是开区间.针对性练习(一)选择1.微量硒元素(Se)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已知硒和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下列有关硒元素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硒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烧碱溶液B.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C.硒的非金属性比溴弱D.硒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2.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点燃,三种气体正好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26%,则容器中原有H2、O2、Cl2的分子个数比是( )A.6:3:1B.9:6:1C.13:6:1D.10:6:13.等质量的下列物质①C2H2②H2③Na ④P充分燃烧,消耗O2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④③D.①④②③4.将水加入到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反应,且有气体产生的是( )①NaH ②Na2O2③Na2S ④Mg3N2⑤Al2S3 ⑥CaC2⑦NH4HCO3A.①②⑤⑥⑦B.①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5.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石墨B.KCl溶液C.石英砂D.熔化的NaHSO46.有一金属钠与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与过量水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后,恢复到标准状况,测得剩余气体体积为 1.12L,则原混合物中钠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可能的是( )A.1:3B.3:1C.2:1D.1:27.两份质量都是Ng的硫粉,分别与足量的氢气、氧气完全反应,混合反应后的生成物,使之充分反应,可析出硫的质量是(单位:g)( )A.2NB.1.5NC.ND.0.5N8.一种无色气体X能被灼热的炭还原成另一种无色气体Y,Y与炽热的Fe2O3反应生成Fe和 X,则X、Y按顺序分别是( )A.CO、CO2B.H2、COC.H2O、H2D.CO2、CO9.120℃时,将2LH2O、1LCO、1LO2和2L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依次缓慢通过炽热铜粉.过量过氧化钠和过量炽热的炭粉的三个反应管.经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条件时气体的体积为( )A.6LB.5LC.4LD.3L10.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O2密度的1/2.将3.2g这种混合气充入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再通入过量O2,并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最后容器中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A.3.2gB.4.4gC.5.6gD.6.4g(二)计算11.已知氢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现有氢化钠和铝粉的混合物mg,与足量水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为ng,试回答:(1)若充分反应后得到只含一种物质的水溶液时,该物质是________;则原混合物中氢化钠与铝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2)当物质的量之比:NaH:Al≤_______时,铝粉质量为_______;当物质的量之比:NaH:Al>_______时,铝粉的质量为________.12.如图所示,在一密闭容器中间用一不漏气,可滑动的活塞隔开,左边充洁净空气,右边充H2、O2混合气,在室温下引燃后恢复到原室温,若活塞原来离容器左端的距离为1/4(A)反应后活塞静止在离右端1/4处(B),求原来H2和O2的体积比.答案(一)1.A 2.C 3.C 4.B 5.C 6.C 7.B 8.C D 9.B10.A(二)11.(1)NaAlO2; 1:1,8:9(2)1:1 (m-4.8n)g1:1 (36n-3m)g。

化学1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设计

化学1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设计

杂繁市保价阳光实验学校化学1模块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之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教学设计思路〔五号宋体,加粗〕复习课绝不是旧课的重复与罗列,它是在对既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同时,开展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知识层次。

近年来高考了根本概念和根本理论与元素知识的融合,显然元素知识考查在高考中的能力要求逐渐提高,但这的知识内容繁杂、分散,学生难以系统掌握和运用,为此,我在化学1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教,以为纲、以课程为中心,以S、N、Si、Cl、C五种非金属,Na 、Mg 、Al、Fe四种金属元素的主干知识为认知对象,运用“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络〞的进行。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二、教案课题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稳固氯、氮、硫、硅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发现总结规律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分析、探究,激发学习兴趣重要非金属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难点重要非金属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比拟归纳法仪器、用品投影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 我们学习非金属有关知识的脉络是什么?讨论,发言让学生整理非金属元素的知识点[投影]单质→氧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盐S→SO2SO3→H2SO3H2SO4→ Na2SO3 Na2SO4请按这种方式列出氮、硅、氯“家族〞[投影]各“家族〞讨论记录给学生做一个让学生“照着学〞一、非金属单质主要化学性质1、硫单质的主要性质Fe+S FeS Cu+S Cu2SS+O2SO2通过对硫原子结构分析,利用氧化复原反知识进行回忆。

分组交流:分别讨论归纳硅、氮、氯的性质检查学生讨论结果,并投影学生归纳内容。

分组讨论进一步运用氧化复原反的知识,对知识进行归纳,让学生动起来,提升学习能力[讲解]在非金属中,我们学过的主要氧化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硅,请同学们回忆他们的主要化学性质:[投影]2、氮气化学性质:N2+3H2=2NH3N2+3Mg Mg3N2学生讨论,发言补充〔反条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悟出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N2+O2=2NO3、单质硅化学性质:Si+2F2==SiF4Si+4HF==SiF4+2H2↑Si+2NaOH+H2O=Na2SiO3+2H2↑Si+O2==SiO24、氯气的化学性质:2Na+Cl22NaClCu+Cl2 CuCl22Fe+3Cl22FeCl3Cl2 + H2O == HCl + HClO Cl2+2NaOH = NaCl+NaClO+H2O 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板书]二、非金属氧化物主要化学性质:1、二氧化硫:〔1〕水溶液呈酸性SO2+H2O=H2SO3(2)氧化性SO2+2H2S=3S +2H2OH2SO3=H2O+SO2〔3〕复原性SO2+Br2+H2O=H2SO4+2HBr〔4〕漂白性但生成的白色物质不稳学生分析,汇总发言利用氧化复原知识,根据硫元素的价态进行归纳,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金属元素复习(一)概述(二)卤族元素(三)氧族元素一. 本周教学内容:非金属元素复习 (一)概述;(二)卤族元素;(三)氧族元素[知识要点](一)概述1. 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非金属元素除H 外,都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除惰性元素外,都为主族元素。

其中,F 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1)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比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不计惰性元素)。

其中,H 原子半径最小。

(2)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4~7个(除H 为1个,He 为2个,B 为3个)。

(3)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大,其电子层排布与同周期惰性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排布相同。

(4)同周期非金属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5)同主族非金属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 单质的物理性质(1)非金属单质在常温、常压时,有气态(H N O F Cl 22222、、、、、惰性气体)、液态(Br 2)、固态(B 、C 、Si 、P 、S 、I 2、Se 、Te 等)。

(2)许多单质有颜色。

如:F 2(淡绿)、Cl 2(黄绿)、Br 2(红棕)、I 2(紫黑)、C (黑无)、S (黄)、Si (灰黑)、P (白、红)、Se (灰)、Te (银白)等。

(3)与金属元素相邻的非金属,如B 、Si As Te 、、等有金属光泽,其它非金属固体单质一般没有金属光泽。

导热性差,除石墨(导体)、硅(半导体)等少数单质外,一般是电的不良导体。

属原子晶体的固体(C 、Si 、B )熔沸点高、硬度大;属分子晶体的固体(P 、S 、I 2)熔沸点低、硬度小。

4. 同素异形现象非金属元素常有同素异形体。

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O 2和O 3等。

5. 非金属元素的单质。

氢化物、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性质(1)非金属单质可与金属单质化合(在该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为负价)也可与某些非金属单质互相化合(非金属性强的元素为负价)。

在这些反应中,非金属元素主要表现氧化性和一定的还原性。

(其中氟和氧只有氧化性)具有强氧化性的非金属单质有:O F Cl Br 2222、、、以氧化性为主的非金属单质有:N I S Se 22、、、以还原性为主的非金属单质有:H B C Si P Se As 2、、、、、、稀有气体具有化学惰性,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

(2)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与H 2的化合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HF HCl 、在常温下能稳定存在。

SiH 4在空气中自燃。

*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碱性及与水作用的情况:a. HCl HBr HI 、、溶于水成酸且均为强酸。

如HCl H Cl =++-b. HF H S H Se 、、22、H Te 2溶于水成酸但均为弱酸。

如:HF H F H S H HS +-+-++2 c. NH 3与水化合生成弱酸,其水溶液为碱性。

如:NH H O NH H O NH OH 32324+⋅++-d. PH AsH CH 334、、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e. 无氧酸的酸性强弱HF HCl HBr HI−→−−−−−−−−−−酸性逐渐增强 (3)常见非金属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a.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如:H SiO H PO H SO HClO2334244−→−−−−−−−−−−−酸性逐渐增强b.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

如:HNO H PO H AsO33434−→−−−−−−−−酸性逐渐减弱c. 同一元素的共价原子半径,正价越高,半径越小,且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如半径:Cl Cl Cl +++>>157 酸性:HClO HClO HClO 43>>N NP P P S S +++++++>>>>3513546HNO HNO H PO H PO H PO H SO H SO 323433322423>>>> 6. 非金属单质的制法(1)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正价态,可用还原法制取。

如制取氢气:H SO Zn ZnSO H 2442+=+↑H O 2(气)++C CO H 高温2制取硅单质:SiO MgMgO Si 222++高温 SiO C CO Si 222++高温(2)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为负价态,可用氧化法制取如制取氯气:MnO HCl MnCl H O Cl 222242+++↑∆制取溴单质:2222KBr Cl KCl Br +=+(3)热分解法制取氧气:223322KClO MnO KCl O ∆+↑ 242422KMnO K MnO MnO O ∆++↑(4)对于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常用电解法制取如电解HF (KF )可制单质F 2:222HF H F 通电↑+↑电解饱和食盐水制Cl 2:222222NaCl H O NaOH Cl H ++↑+↑通电(二)卤族元素:1. 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1>卤族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均为典型非金属元素<2>最高正价为+7,负价为-1<3>均可形成气态氢化物HR<4>最高价氧化物(R O 27)对应水化物均为HRO 4,其水溶液呈酸性(F 例外,不存在R O 27和HRO 4)(2)递变性<1>F Cl Br I 2222→→→,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分子量增大,范德华力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

<2>从F I →,电子层数增多,非金属性减弱。

表现为:氧化性F Cl Br I 2222>>>,还原性I Br Cl --->><3>F Cl Br I →→→,与H 2化合能力逐渐减弱,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即稳定性HF HCl HBr HI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酸性逐渐减弱,即HClO HBrO HIO 444>>。

2. 氯气(1)物理性质:呈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常温下1:2),易液化。

(2)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32223Cl Fe FeCl +点燃,Cl CuCuCl 22+点燃 <2>与非金属反应:232P Cl +(不足)点燃23PCl (雾) 252P Cl +(充足)点燃25PCl (烟)<3>与溴化物、碘化物、硫化物发生置换反应:2222KBr Cl KCl Br +=+2222HI Cl HCl I +=+H S Cl HCl S 222+=+<4>与碱发生反应:222NaOH Cl NaCl NaClO H O +=++ 6353232NaOH Cl NaCl NaClO H O ()浓+++∆22222222Ca OH Cl Ca ClO CaCl H O ()()()消石灰漂白粉+=++<5>与水反应:Cl H O 22+HCl HClO +生成HClO 不稳定,见光易分解,222HClOHCl O 光照+↑,HClO 具有强氧化性,可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起漂白作用,所以新氯水(含HClO )有漂白作用。

(3)制法实验室制法:MnO HCl MnCl Cl H O 222242++↑+()浓∆工业制法:222222NaCl H ONaOH H Cl ++↑+↑电解 (4)检验:Cl 2遇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使之变蓝色。

3. 氯化氢(HCl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常温下1:500)(2)化学性质:<1>无水条件下,不表现酸性,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2>遇氨(NH 3)可发生反应,产生白烟:NH HCl NH Cl 34+=(3)制法:NaCl (固)+H SO 24(浓)微热NaHSO HCl 4+↑2NaCl (固)++↑H SO Na SO HCl 24242强热4. 盐酸(1)物理性质:无色、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易挥发,形成白色酸雾(2)化学性质:<1>在溶液中发生电离:HCl H Cl =++-<2>具有酸的通性:Zn HCl ZnCl H +=+↑222Fe O HCl FeCl H O 2332623+=+Cu OH HCl CuCl H O ()22222+=+AgNO HCl AgCl HNO 33+=↓+5. 卤化物(1)氟化氢和氟化钙莹石和浓H SO 24在铅皿中起反应,制得HFCaF H SO 224+(浓)∆CaSO HF 42+↑HF 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色酸雾,有剧毒。

HF 用于雕刻玻璃,发生如下反应: SiO HF SiF H O 24242+=↑+(2)卤化银 Ag X AgX +-+=↓(不溶于HNO 3)AgCl AgBr AgI ↓↓↓⎧⎨⎪⎩⎪⎫⎬⎪⎭⎪⎪()()()白色淡黄色黄色见光易分解 222AgX Ag X 光+↑注意:AgF 可溶于水。

(三)氧族元素:氧族元素(O 、S 、Se 、Te )1. 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1>氧族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都为6个电子,均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Po 除外)<2>最高正价为+6,负价为-2<3>均可形成气态氢化物H R 2<4>最高价氧化物(RO 3)对应水化物均为H RO 24,其水溶液呈酸性(O 除外)(2)递变性<1>周期表中从上到下O S Se Te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2>O S Se Te →→→,与H 2化合能力渐弱,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即稳定性H O H S H Se H Te 2222>>><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酸性逐渐减弱,即H SO H TeO 2424>、H SeSO H TeO 2424>(H SeO 24配性>H SO 24例外)2. 氧气(1)物理性质:O 2是无色、无嗅的气体、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2)化学性质:具有强氧化性<1>与金属反应:2222Na O Na O +点燃、222Mg O MgO +点燃 <2>与非金属反应:S O SO +22点燃、N O NO 222+放电<3>与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 4546322HN O NO H O ++催温度压力, 23222222H S O SO H O ++点燃 (3)制法:实验室制法:223322KClO MnO KCl O ∆+↑ 242422KMnO K MnO MnO O ∆++↑工业制法:从液化空气中分离出O 2(蒸馏原理)3. 硫单质+6-2 0+4SS S S(H 2S )(S 单质)(SO 2)(H 2SO 4) (1)物理性质:淡黄色晶体,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CS 2(2)化学性质:S 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1>与金属发生反应:22Cu S Cu S +∆Fe S Fes +∆22Na S Na S +研磨<2>与非金属反应:H S H S 22+∆ S O SO +22点燃<3>与化合物反应:Na SO S Na S O 23223+∆63232232KOH S K S K SO H O +=++<4>与氧化性酸浓HNO 3、浓H SO 24发生反应: S HNO H SO NO H O ++↑+66232422()浓∆ S H SO SO H O +↑+2322422()浓∆<5>硫单质、氧气、氯气氧化性比较:氧化性:O Cl S 22>>O HCl Cl H O 22242+=+222H S O +(不足)点燃222S H O +H S Cl HCl S 222+=+4. 硫化氢(H S 2)(1)物理性质:无色、带有腐蛋气味,有毒的气体,可溶于水(常温下1:2.6)(2)化学性质:<1>热不稳定性:H S H S 22∆+<2>还原性:23222222H S O SO H O ++()足点燃 232222H S SO S H O +=+(3)制法:FeS H SO FeSO H S +=+↑2442()稀(4)H S 2检验:<1>H S 2遇湿润的醋酸铅试纸,使之变为黑色,其原因是Pb Ac H S PbS HAc ()222+=↓+,有PbS 黑色沉淀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