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材料计算中的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材料计算中的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材料计算中的应用导言:材料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和性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材料计算逐渐成为材料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重点介绍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材料计算中的应用。

一、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材料中的电子密度来预测材料的性质。

其核心思想是引入电子密度的概念,将体系中的所有信息都表示为电子密度的函数。

由此,波函数的复杂计算转化为了对电子密度的求解,大大简化了计算复杂度。

二、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计算中的应用1. 材料结构的优化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结构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计算材料中原子的相互作用能和几何形状,可以确定材料的最稳定结构。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可以预测材料的晶格常数、晶体结构和晶面朝向等。

2. 材料性质的计算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材料的物理性质,如能带结构、电荷分布和磁性等。

通过计算材料的电子结构,可以预测材料的导电性、磁性和光学性质等。

同时,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弹性常数、硬度和断裂能等。

3. 材料相变的研究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相变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计算材料的自由能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可以确定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压力。

这为材料的相变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材料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指导。

4. 材料界面的研究材料界面是材料科学中的热点领域之一。

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界面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计算材料界面的能量和结构,可以预测材料界面的稳定性和性质。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材料界面的结构和性质,从而优化材料的性能。

结论:密度泛函理论已经成为材料计算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可以通过计算材料的电子密度来预测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在材料结构的优化、物性的计算、相变行为的研究和界面性质的预测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密度泛函理论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一、密度泛函理论概述密度泛函理论(DFT)是一种量子化学方法,用于计算原子、分子和固体的基态性质和反应。

其核心思想是将系统中每个粒子的电荷密度作为变量,并通过泛函方法来求得能量。

DFT的优点在于能够处理更大的系统,减少计算成本,以及可以处理非常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二、DFT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1.分子环境中的吸附和催化DFT可以用于解释吸附和催化反应的机制,特别是在涉及到催化反应的半导体表面上。

它可以计算分子的吸附能、催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等性质,因此对于开发新型催化剂和优化催化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2.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修复DFT可以计算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各种化学反应,预测其环境行为和生物降解路径。

这些预测可以为污染物检测和修复提供重要信息,并有助于了解人类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3.大气和水体中的污染物DFT可以预测大气中的污染物和水体中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计算反应性和分子结构等参数,DFT可以用于预测翻译氧化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以及水中的污染物和水体中生物群落的影响。

4. 电子捕获材料DFT可以用于预测电子捕获材料(如汞、铬等)的性质。

电子捕获材料是一类用于捕获和储存电子的材料,在环境监控和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5. 环境友好型催化剂的设计DFT还可以用于设计环境友好型催化剂。

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催化剂的设计和开发非常重要。

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预测新型催化剂的催化性质,并提高环境友好型催化剂的选择性和活性。

三、总结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DFT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DFT可以用于预测环境污染物的行为、设计环境友好型催化剂、预测电子捕获材料等等。

它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计算成本低的优点,因此在今后的环境科学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计算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探索密度泛函理论在分子性质计算与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计算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探索密度泛函理论在分子性质计算与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计算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探索密度泛函理论在分子性质计算与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摘要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作为计算化学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分子性质计算和反应机理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DFT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分子结构优化、能量计算、光谱性质预测和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具体实例,展示DFT在催化反应、生物分子体系和材料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最后,对DFT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其在计算化学中的更广泛应用前景。

1. 引言计算化学作为理论化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通过计算机模拟与计算,为化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其中,密度泛函理论(DFT)因其计算效率高、精度可控等优点,成为计算化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理论方法之一。

DFT通过电子密度这一基本变量来描述体系的基态性质,避免了直接求解复杂的电子波函数,大大降低了计算成本。

2.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DFT的核心思想是Hohenberg-Kohn定理,该定理指出,体系的基态能量是电子密度的唯一泛函。

Kohn-Sham方程将多电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转化为一系列单电子方程,通过引入交换关联泛函来描述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DFT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局域密度近似(LDA)、广义梯度近似(GGA)和杂化泛函等阶段,不断提高了计算精度。

3. DFT在分子性质计算中的应用3.1 分子结构优化DFT可以精确预测分子的几何结构,通过优化分子构型,获得分子的平衡键长、键角等结构参数。

这些信息对于理解分子的稳定性、反应活性等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3.2 能量计算DFT可以计算分子的能量,包括总能量、结合能、反应能等。

通过比较不同构象或反应路径的能量,可以预测分子的稳定性、反应的热力学趋势等。

3.3 光谱性质预测DFT可以预测分子的光谱性质,如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等。

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可以验证DFT计算的准确性,并深入理解分子结构与光谱性质之间的关系。

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展望

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展望

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展望密度泛函理论(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是一种量子力学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发展历程密度泛函理论最早出现在1964年,由Hohenberg和Kohn提出,并在1965年被Kohn和Sham进一步完善。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电子的电荷密度来描述系统的基态性质。

相比传统的波函数方法,密度泛函理论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可扩展性,因此在理论物理和计算物理学中迅速崛起。

二、理论基础密度泛函理论的核心是泛函,即一种将函数映射到数值的数学映射关系。

在密度泛函理论中,泛函将电子的电荷密度作为输入,计算系统的能量。

基于Hohenberg-Kohn定理,密度泛函理论建立在能量泛函的基础上,通过最小化总能量,得到系统的基态性质。

通过Kohn-Sham方程,可以将多电子体系转化为单电子体系,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三、应用领域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固体材料中,可以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来研究材料的晶格常数、弹性性质、磁性行为等。

在表面科学中,密度泛函理论可以用于研究表面吸附、催化反应等过程。

在生物分子的研究中,密度泛函理论可以用于计算生物分子的结构、电子结构和反应性质。

四、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精确性和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密度泛函理论在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一方面,将密度泛函理论与机器学习等方法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另一方面,密度泛函理论还可以与实验相结合,通过计算预测材料的性质,并指导实验设计。

此外,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密度泛函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五、总结密度泛函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在材料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电子的电荷密度进行描述,它能够准确预测材料的性质和反应行为。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是一种处理多体量子力学问题的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它基于电子密度的概念,将多体问题转化为单电子问题,从而计算材料的物理性质、结构和反应等。

密度泛函理论因其高效可靠的计算性质,在材料科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子的运动方程来描述材料的行为。

该理论的核心是Kohn-Sham方程,它通过将复杂的多体问题转化为非相互作用电子的问题来解决。

该方程基于电子密度,即描述电子在空间中分布的函数,从而将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入计算中。

通过求解Kohn-Sham方程,可以得到电子的波函数和能量,从而计算材料的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预测和解释材料的结构和稳定性。

通过计算材料的晶体结构、能带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预测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变,从而为合成新材料提供指导。

其次,密度泛函理论对于材料的电子性质的计算也十分重要。

通过计算材料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可以得到材料的电导率、能级分布和载流子输运性质等信息,从而深入理解电子在材料中的行为,为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此外,密度泛函理论还可以用于计算材料的光学性质。

通过计算材料的光学吸收和发射,可以得到材料的各向异性、折射率以及光电子耦合等信息,为设计新的光功能材料提供指导。

密度泛函理论还可以探索材料的力学性质和热力学性质。

通过计算材料的弹性模量、晶格常数以及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等参数,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行为和稳定性。

此外,密度泛函理论还可以计算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如热容、热导率和相变温度等,为材料的应用和改进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通过计算材料的结构、电子性质、光学性质以及力学性质等,可以深入理解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行为,为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应用提供指导。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第一章密度泛函理论概述密度泛函理论(DFT)是一种计算材料物理性质的理论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等领域。

它是泛函理论的一种发展,可以计算材料的电子云密度,从而得到物理性质,如结构、能带、光谱等信息。

DFT是一种基于电荷密度泛函(charge density functional)的方法,可以自洽求解材料的电子结构。

DFT 的主要思想是通过研究材料电子密度的变化来推断其它物理量的变化。

第二章材料电子密度的计算材料电子密度是DFT计算的主要对象,它是指材料中电子所占据的空间的密度分布。

DFT方法中常用的计算电子密度的方法有密度矩阵方法和Kohn-Sham方法。

密度矩阵方法基于量子化学方法,可以计算包含相互作用的电子体系的密度,但计算量较大。

Kohn-Sham方法则是基于统计物理方法,通过引入交换-相关泛函来计算电子的相互作用,计算效率较高。

第三章电荷密度泛函的选择与优化电荷密度泛函是DFT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它用于描述电子的相互作用。

常用的电荷密度泛函有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

LDA是最简单的电荷密度泛函,仅考虑电子密度在每个点上本身和近邻点上的值,可以准确描述简单的材料系统。

GGA则考虑电子密度在每个点上的梯度,在复杂的材料体系中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第四章 DFT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DFT方法在材料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计算材料的结构、能带、光谱等物理性质。

在研究新型功能材料时,DFT方法可以预测其物理、化学性质,指导实验的设计和制备。

例如,DFT方法可以用来设计和优化光伏材料,研究其光吸收、电子注入、电荷输运等过程,为制备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提供理论指导。

第五章 DFT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DFT方法在能源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研究氢气的储存方法、电池材料的设计等。

在研究催化剂时,DFT方法可以预测材料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指导其设计和制备,从而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它为我们理解氢原子的电子结构、固体的起伏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引。

密度泛函理论(DFT)最初是由劳伦斯·卡兹特·赫伯伯特(Laurence Kohn)和沃尔特·凯恩(Walter Kohn)提出的。

它是一种基于电子密度推导出体系的总能量、波函数和其他统计物理量的一般原理。

在这种理论中,电子密度起着中心作用,因为它能够完整地描述一个量子力学体系。

密度泛函理论是通用理论,适用于所有的材料。

因此,从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大分子到催化剂和纳米晶体,密度泛函理论都可以用来描述它们的电子结构。

它已经成为机械计算和电子结构计算的重要方法,并且在分子、固体和表面的数学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1. 计算材料属性现代计算机结合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材料性质。

这些物理性质包括原子和分子几何结构、硬度、瑞利散射、比热容和电学性质。

最终,这些计算可以提供来自实验证明的实验设计的预测。

这是一个突破性的技术,因为它意味着合成新材料不再需要使用试错法,而是通过计算和优化得到。

比如,可以预测一些还没有合成的、但有前途的催化剂材料。

2. 模拟化学反应密度泛函理论可以用来模拟化学反应,已经成为有机和无机化学以及生物化学领域中的常用计算方法之一。

通过模拟化学反应,可以确定在给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机理和产物。

例如,可以模拟化学纯化过程来预测某种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分解,或侵蚀反应的机理。

3.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是计算机科学和化学之间的技术交叉,它可以将一个分子的特定结构与其生物活性或其他,比如环境毒性、生物崩解性和降解性,这样的性质联系起来。

密度泛函理论可用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的计算,因为它可以提供有关分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信息。

结束语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软件算法的提高和新量子化学方法的精细化,密度泛函理论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实验数据越来越联系紧密。

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与发展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作为一种计算材料性质的方法,在材料科学领域已经发展了几十年。

它的核心思想是以电子密度为基本变量,通过求解电子的运动方程来描述材料的性质。

近年来,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进展。

首先,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的结构优化和物性预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优化求解材料的原子结构和晶格参数,可以得到材料的几何结构和稳定性。

同时,密度泛函理论还可以计算材料的光学性质、磁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等。

例如,通过计算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密度态密度,可以预测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和带隙等。

这对于设计新型材料和优化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的相变和相图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采用自洽场方法,可以精确地计算材料的自由能,在相变研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例如,在合金的相图计算中,可以通过计算纯金属的自由能和杂质元素的自由能来预测合金的稳定相和相图。

这对于合金材料的设计和合金相变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密度泛函理论还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界面和表面性质。

材料的界面和表面对于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出界面和表面的电子结构和空间分布,从而揭示材料的表面反应和界面弛豫机制。

这对于材料的腐蚀、催化和电子器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例如,材料的高通量计算方法可以通过高效的计算算法和大规模的并行计算来预测新型材料性质,从而加速新材料的发现和设计。

此外,包括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和电子关联效应在内的修正方法也被引入到密度泛函理论中,以更加准确地描述材料的性质。

在材料科学中,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和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密度泛函理论的精确性受到交换-相关近似的限制。

目前大多数密度泛函采用局域密度近似或广义梯度近似来近似交换-相关能,这限制了密度泛函理论在描述材料性质时的准确性。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综述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综述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综述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简称DFT)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该理论通过计算材料体系中的电子密度分布,揭示了电子结构和物性之间的关联,对于理解和预测材料的化学、物理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密度泛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多体问题转化为单体问题,即将多电子体系的波函数描述转化为电子密度描述。

根据Hohenberg-Kohn定理,多体问题的基态能量和波函数可以完全由电子密度确定。

这一定理为密度泛函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具体而言,DFT通过解决Kohn-Sham方程来计算材料体系的基态能量和波函数,进而获得电子密度。

Kohn-Sham方程是一个单体Schrödinger方程,通过构建交换-相关能泛函来近似处理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首先,DFT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构型优化和几何结构。

通过计算晶格参数、原子位置或分子构型,可以预测和优化材料在不同环境中的结构稳定性和相互作用。

其次,DFT可以揭示材料的电子结构和能带特性。

通过计算能带结构、态密度和电子态等,可以理解材料的导电性、磁性和光电特性。

此外,DFT还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光学、热学和力学性质。

通过计算折射率、吸收谱和力学响应等,可以预测和解释材料在光学和力学方面的性能。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算法的快速发展,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高通量计算方法的出现使得可以高效地筛选大量材料的性质,加速新材料的发现过程。

此外,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和验证也大大提高了DFT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与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和光电子能谱等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进一步验证DFT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然而,密度泛函理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密度泛函理论是基于近似方法的计算方法,所以其结果受到交换-相关能泛函的选择和适用性的影响。

密度泛函理论在化学中的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在化学中的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在化学中的应用密度泛函理论是解释和预测分子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的重要工具。

它是化学计算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密度泛函理论在化学中的应用,介绍其基本原理以及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

密度泛函理论基本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是在电子间相互作用和电子波函数的基础上,以电子密度作为变量来描述分子结构和反应。

它建立在基于密度的交换-相关能量函数之上,该函数能够描述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电场的影响。

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基本量是电子密度。

电子密度可以通过分子轨道理论、哈特里-福克方法和密度泛函方法等计算得到。

其中密度泛函方法更加高效和普遍。

密度泛函方法中的密度泛函是一种函数,它能够将电子密度映射为交换和相关能量。

密度泛函方法的优势在于其快速且准确地处理较大和复杂的分子。

密度泛函理论在化学中的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在化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分子结构、反应机理、催化剂设计、材料科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

这里仅提到其中的几个例子。

1. 单分子反应机理密度泛函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单分子反应机理。

例如,通过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电荷密度和反应中间体的能量,可以预测反应的反应路径、反应速率和反应产物的稳定性。

通过分析反应物和反应中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确定反应机制和关键步骤。

2. 催化剂设计密度泛函理论在催化剂设计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可以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催化剂表面上的各种反应物分子的吸附能力,并确定最优化的催化剂结构。

通过这样的计算方法,可以预测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并设计新的高效催化剂。

3. 电子传输性质密度泛函理论还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电子传输性质。

例如,在分析金属-有机分子-金属器件的传输行为时,可以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中考虑分子结构和金属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密度泛函计算电子能级结构和电导率等属性,可以预测器件的性能和优化器件结构。

4. 分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密度泛函理论还可以用来预测分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一、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VASP 的理论基础是电荷密度泛函理论在局域电荷密度近似(LDA )或是广义梯度近似(GGA )的版本。

DFT 所描述的电子气体交互作用被认为是对大部分的状况都是够精确的,并且它是唯一能实际有效分析周期性系统的理论方法。

1.1 单电子薛定谔方程式一个稳定态(与时间无关)的单一粒子薛定谔方程式可表示为一个本征值问题(暂略动能项的 ): /2m ()()H r E r ψψ=(1)2[]()()V r E r ψψ-∇+=(2)多体量子系统 (如双电子的薛定谔方程式): 2212121212[(,)](,)(,)V r r r r E r r ψψ-∇-∇+=(3)在普遍的状况下,里的是无法分离变量的,因此,即便简单如12(,)V r r 12,r r 双电子的薛定谔方程式就己经没有解析解了。

而任何的计算材料的量子力学问题,都需要处理大量数目的电子。

1.2 Hohenberg-Kohn 定理量子力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是整个现代物理学的基石。

量子力学最流行的表述形式是薛定谔的波动力学形式,它的核心是波函数及其运动方程薛定谔方程。

对一个给定的系统,我们可能得到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系统的波函数当中。

对一个外势场v (r)中的N 电子体系,量子力学的波动力学范式可以表示成:v (r) Ψ (r1; r2; …; r N ) 可观测量 ⇒⇒(4)即,对给定的外势,将其代入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电子波函数,进一步通过波函数计算力学量算符的期望值可以得到所有可观测量的值。

电荷密度是这些可观测量中的一个: 333*232()...(,...)N N n r N d r d r d r r r r =ψ⎰⎰⎰ 2(,...)N r r r ψ (5)如前所述,任何的计算材料的量子力学问题,都需要处理大量数目的电子。

密度泛函理论在原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在原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在原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原子结构研究中。

本文将探讨密度泛函理论在原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并介绍其原理和优势。

一、密度泛函理论的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电子密度来描述原子和分子的性质。

在传统的量子力学方法中,需要求解电子波函数,而密度泛函理论则通过求解电子密度的变分问题来获得体系的基态性质。

这种方法简化了计算过程,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二、密度泛函理论的优势密度泛函理论具有许多优势,使其成为原子结构研究的重要工具。

首先,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复杂度较低。

相比传统的量子力学方法,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速度更快,更适合处理大尺度的原子结构问题。

这使得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密度泛函理论可以提供多种性质的计算结果。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我们不仅可以计算原子的能量,还可以计算原子的电子结构、振动频率等多种性质。

这为研究原子结构的稳定性、反应性等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最后,密度泛函理论可以与实验相结合。

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可以验证密度泛函理论的准确性,并进一步改进理论模型。

这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原子结构的本质,并为材料设计和合成提供指导。

三、密度泛函理论在原子结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1. 原子结构的稳定性研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原子的能量,并通过优化计算确定原子的最稳定结构。

这对于研究材料的相变行为、晶体生长机制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可以预测不同晶格结构下材料的能量差异,进而确定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路径。

2. 原子结构的电子性质研究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原子的电子结构,包括能级分布、电子密度分布等信息。

这对于研究材料的导电性、光学性质等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可以预测材料的带隙大小,进而确定材料的光学吸收和发射行为。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与应用技巧讲解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与应用技巧讲解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与应用技巧讲解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是固体物理学和量子化学中用于计算电子结构的重要方法,它基于密度泛函的概念,能够准确描述复杂体系的电子行为。

本文将深入探讨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原理以及其在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的应用技巧。

一、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原理1. 电子相关性与电子密度密度泛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电子密度来描述系统的基态性质。

根据电子相关性的强弱,电子系统可以分为强相关体系和弱相关体系。

对于强相关体系,如过渡金属氧化物等,传统的密度泛函理论往往无法提供准确的结果,需要使用更高级的方法。

而对于弱相关体系,如大多数分子和晶体,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简洁而有效的方法。

2. 功能的选择密度泛函理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选择适当的交换-相关能泛函。

常用的泛函包括局域密度近似(LDA)、广义梯度近似(GGA)、玻恩-欧伯近似等。

每个泛函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精度,因此在应用时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泛函。

3. 赝势和平面波基组在计算中,将周期性体系离散化为一个个晶胞,通过赝势(pseudopotential)和平面波基组(plane-wave basis set)来描述电子的运动。

赝势用来近似描述核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减少计算复杂度。

平面波基组则用于展开电子波函数,提供一组完备的基函数。

4. 周期性边界条件周期性边界条件是密度泛函理论中常用的假设,即假设晶体中的每个原胞之间存在周期性的相互作用。

基于周期性边界条件,可以使用诸如K点采样等方法来处理Brillouin区中的积分,从而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二、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技巧1. 几何优化与分子动力学密度泛函理论可以用于对分子和晶体进行结构优化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几何优化中,通过减小分子或晶体的总能量来寻找最稳定的结构。

此外,对于反应和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以通过模拟分子的运动轨迹和能量变化来揭示其动力学行为。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及应用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及应用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及应用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用于计算材料的电子结构的理论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和固体物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一、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哈特里-福克方程和电子密度的概念。

根据波恩-奥本海默原理,系统的基态可以通过最小化总能量来确定。

密度泛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电子体系的基态能量表示为电子密度的泛函。

通过求解变分问题,可以得到电子密度的泛函形式,从而得到系统的基态能量和电子分布。

二、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两类:平面波基组方法和赝势方法。

平面波基组方法适用于周期性体系的计算,通过将波函数展开为平面波的线性组合来描述电子结构。

赝势方法则是在平面波基组方法的基础上引入赝势来描述离子-电子相互作用,从而减少计算复杂度。

三、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 材料的结构预测密度泛函理论可以通过计算材料的能带结构和晶格常数等参数,来预测材料的结构。

通过对不同结构的材料进行计算和比较,可以找到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

2. 电子态密度和态密度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材料的电子态密度和态密度,这些参数对于理解材料的电子结构和性质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电子态密度和态密度,可以得到材料的带隙、导电性等信息。

3. 电子结构调控通过对材料的电子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了解材料中电子的行为和相互作用。

基于这些信息,可以设计和合成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如光电材料、催化剂等。

4. 材料的力学性质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材料的弹性常数、应力-应变关系等力学性质。

这些参数对于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5. 材料的电子输运性质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材料的电子输运性质,如导电性、热导率等。

这些参数对于材料的电子器件和热管理等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四、密度泛函理论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密度泛函理论在计算材料电子结构和性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材料设计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而其中所涉及的理论和实验技术也非常的多样化。

密度泛函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计算材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研究中,并且在材料设计领域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密度泛函理论的概述密度泛函理论(DFT)是由W.Kohn和P.Hohenberg于1964年率先提出的。

它是一种基于波函数密度方程的计算方法,可以用来计算材料的电、磁性质、几何结构和反应动力学等各种物理性质。

DFT方法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它相对于其他量子力学方法,具有高效性、精度度高、适用范围广、实现简单等优点。

相应的,由于一些先决条件和数值模型的理想性质,并非所有的物理模型都可以成功模拟,但是对于大部分情况下,能给出相对准确和可信的结果。

在DFT方法中,电子气的密度是一个基本变量,它可以从波函数计算中得到。

与其他量子力学方法不同的是,DFT并不涉及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因为电子的相互作用可以用电子密度来模拟。

DFT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分原理,找到最低能量密度的电子密度分布,从而得到整个电子体系的能量。

因此,DFT可以通过计算体系中的每个位置上的电子能级来预测各种性质,如基态能量、电荷密度、电场和磁场分布等。

第二部分:1.材料的结构优化密度泛函理论可以通过计算材料的总能量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预测材料的几何结构。

这使得我们能够通过计算取代实验来设计新型的材料。

例如,DFT可以预测晶格常数、晶体结构和晶面取向等材料构型特性。

高处于能量上面的结构不稳定,最稳定的结构就是能量最低的结构,由此推导出材料稳定性的判据。

对结构的优化可以使得材料的特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例如电子载流能力、机械性能、光学性质、催化性质和热稳定性等。

2.材料的电学性质材料的电学性质在材料的应用中非常重要。

密度泛函理论可以提供一个精确的描述材料电子结构和电导率的方法。

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在当今材料科学领域中,密度泛函理论(DF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计算方法。

它可以通过电子的波函数计算材料的能量和性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它的优点和限制。

一、基本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基于电子密度而不是波函数的理论。

这个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任何一个系统的全部基态信息都可以从它的电子密度中推导出来。

在这种理论下,每个能量函数都是电子密度的函数。

在DFT中,电子的波函数不再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而是通过求解Kohn-Sham方程得到电荷密度。

这个方程和波恩-奥本海默方程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包含多体相互作用项。

这些项被加入在近似函数als里。

根据DFT,一个电子态被定义为一系列电子的密度波,它们在同一能量下增量地填充空间轨道。

这些轨道可以通过Hohenberg-Kohn定理计算。

电子的能量可以写成电子密度的泛函,通过最小化这个泛函计算材料的能量和性质。

二、DFT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DFT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诸如催化剂、涂料、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和计算化学等领域。

它对许多材料性质的研究提供了相对准确的结果,同时降低了实验研究的成本和时间。

在以下的几个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到DFT的广泛应用:(一)催化剂催化剂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DFT可用于预测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溶质在表面上的吸附,反应机理,反应中间体的性质和反应速率。

通过这些预测,可以设计出更高效的催化剂,并改善许多工业化学反应的效率。

(二)固体材料DFT是预测材料性质的有效工具。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设计出具有特定性质的新材料。

例如,预测新材料的输运性质,热力学性质和材料的光学性质。

(三)生物医学材料DFT在研究生物医学材料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它可帮助研究关键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改进药物的设计和开发。

此外,DFT可以用于预测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的导热性能和耐久性。

三、DFT的优点和限制DFT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计算方法,它可以预测材料的性质和行为。

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与发展密度泛函理论是理论化学的一项重要工具,在理解分子和凝聚态物质的电子结构、预测材料的性质和响应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展开讨论。

一、密度泛函理论的概述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是一种基于电子密度的化学计算方法,原理是利用系统的电子本身的电荷密度确定与能量相关的全部物理性质,包括能量、电子结构等多个方面。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海森堡不等式的运用。

对于一个量子力学系统,在任何时刻,粒子的位置和动量都不能同时确定,是物理规律的基本限制之一。

对于多个电子组成的系统,由于它们不同的位置、自旋和动量等参数不同,因此很难准确地求解它们的运动状态。

但是,由于任何多电子的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电子密度分布,从理论上通过计算该分布,可以获得有效的物理结论,也就是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思想。

二、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1、分子的电子结构密度泛函理论的最初应用之一是帮助解释分子的电子结构。

在此前,化学家们主要使用半经验的方法来描述分子的电子结构,但这些半经验的方法存在不精确和无法处理复杂体系的问题。

密度泛函理论可以通过计算分子中每个电子的电荷分布从而预测分子的数值和相对稳定性。

2、材料的物理和光学性质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可以对材料的物理和光学性质进行计算。

通过计算材料的电荷分布和电子密度,可以得出诸如电容率、折射率、吸收系数等物理量的信息。

3、研究表面现象密度泛函理论可以用来预测表面现象的性质,如表面张力、表面能、分解反应等。

研究表面现象对于了解材料性质和反应过程的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4、分子设计密度泛函理论已经成为分子设计和预测的主要工具之一。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分子进行结构优化,预测分子的反应特性等,更好地为实验工作提供指导。

三、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1、LDA与GGA密度泛函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使用的是局部密度近似(LDA)方法。

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与应用评述

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与应用评述

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与应用评述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R-DFT)是一种用于研究电子结构和物质性质的理论方法,它基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

R-DFT的发展对于理解和预测材料性质、催化反应和生物体系中的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R-DFT的发展历程和应用进行评述。

1. 发展历程R-DFT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John P. Perdew等人提出了局域密度近似(LDA)方法,用于计算自由原子的电子结构。

LDA方法基于电子密度的一阶近似,在描述自由原子和固体的电子结构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然而,在处理包含重元素和开壳层体系的时候,传统的LDA方法无法给出准确的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ohn P. Perdew和Andrei Zunger在1981年提出了广义梯度近似(GGA)方法,引入了电子密度的梯度信息,改善了对体系结构和能量的描述。

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人们对更精确的方法进行了追求。

1994年,John P. Perdew、Kieron Burke和Mazhar Ali Khan等人提出了R-DFT的普适涨落近似(PBE),将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引入泛函的描述中,进一步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 应用评述R-DFT方法的发展使得研究者们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解释材料的性质和反应。

相对论效应在重元素材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非相对论方法难以处理这些体系。

R-DFT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处理重元素体系,在预测和优化催化剂的性能、设计新型材料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R-DFT方法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往往涉及到大量的原子和电子,传统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很高。

R-DFT方法通过考虑相对论效应,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生物大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反应机理,有助于解释生物体系中的化学过程。

然而,R-DFT方法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复杂度较高,计算量大,限制了其在大尺度体系和复杂反应中的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与进展

密度泛函理论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与进展

密度泛函理论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与进展密度泛函理论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不过,近年来,人们也开始将其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密度泛函理论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与进展。

1.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从电子总体密度推导出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理论方法。

这个理论成立的基础是电荷密度的波函数形式。

这个理论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把要求粒子相互作用的求和变成对电荷密度的积分。

这样,问题立即就变成了求解密度的问题。

对于有限尺寸的原子分子体系,密度泛函理论的近似方法已被广泛使用。

而对于生物分子中的电子结构和化学反应能量进行精确计算,人们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也已经相对成熟。

2. 密度泛函理论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以往,生命科学中的分子建模技术并没有引入密度泛函理论。

而近年来,这种新技术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在许多生命科学领域都有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例如:2.1 蛋白质结构预测蛋白质结构预测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密度泛函理论已经在该领域获得了一定的应用。

通过将蛋白质表面的能量场表示为相互作用的密度和电对的积分,然后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在假设的能量场中求解蛋白质结构。

这种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预测蛋白质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质。

2.2 发现新药物在生命科学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新药物。

密度泛函理论可以帮助分析和探测许多与药物有关的分子。

人们发现,这种方法可以精确计算分子的电荷和电子云。

这有助于发现药物分子的特定化学反应。

2.3 DNA 合成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细胞需要不断复制 DNA。

密度泛函理论可以用来研究 DNA 合成的化学反应路径和反应能量。

例如,密度泛函理论已经被用于研究 DNA 合成的各个阶段,从而有助于理解生长和发展过程。

3. 密度泛函理论在生命科学中的进展在近年来,密度泛函理论也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促进生命科学领域中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

一些有趣的进展如下:3.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理解基因调控实际上,基因调控一直是生命科学中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

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是一种理论计算方法,可用于计算分子、固体、表面等的调控性质。

它的发展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历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的不断发展与进步,DFT已成为现代物理和化学领域中最常用的理论计算方法之一。

本文将从DFT的理论基础、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读者展现DFT的美妙。

一、理论基础DFT基于电子的某些基本理论,理论基础较为复杂。

它最重要的一条基本假设就是占据态密度与系统全能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即系统的全能量可以通过电荷密度函数E[n(r)]的积分得到:E = ∫n(r)ε[n(r)]dr + F[n(r)]其中,n(r)为局域在r点的电子密度,ε[n(r)]为电子的基态能量密度函数,F[n(r)]是非交换相关能函数。

DFT方法最初的提出者之一施伟汉(Walter Kohn)于1998年因在密度泛函理论的开创性工作中做出贡献而获得了化学诺贝尔奖。

二、研究进展DFT的发展历程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主要成果包括均匀电子气模型和交换相关能的发现。

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中期,实现了DFT理论的实用化。

第三阶段是90年代后期至今,主要发展了基于DFT的高精度方法和大规模计算方法。

在研究进展的过程中,DFT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地得到了各种工具和方法的扩展。

在交换相关能的研究方面,除基本局部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外,还有超广义梯度近似(meta-GGA)和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BFGS)优化算法等。

DFT理论也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应用领域,如化学吸附、电化学、生命科学等。

最近的一个发现是,通过控制材料的电荷转移,可以实现晶格畸变和相转变等。

三、实际应用DFT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催化剂设计、新材料的发现和生命科学的研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一、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VASP 的理论基础是电荷密度泛函理论在局域电荷密度近似(LDA )或是广义梯度近似(GGA )的版本。

DFT 所描述的电子气体交互作用被认为是对大部分的状况都是够精确的,并且它是唯一能实际有效分析周期性系统的理论方法。

1.1 单电子薛定谔方程式一个稳定态(与时间无关)的单一粒子薛定谔方程式可表示为一个本征值问题(暂略动能项的 /2m ):()()H r E r ψψ= (1)2[]()()V r E r ψψ-∇+= (2) 多体量子系统 (如双电子的薛定谔方程式):2212121212[(,)](,)(,)V r r r r E r r ψψ-∇-∇+= (3)在普遍的状况下,12(,)V r r 里的12,r r 是无法分离变量的,因此,即便简单如双电子的薛定谔方程式就己经没有解析解了。

而任何的计算材料的量子力学问题,都需要处理大量数目的电子。

1.2 Hohenberg-Kohn 定理量子力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是整个现代物理学的基石。

量子力学最流行的表述形式是薛定谔的波动力学形式,它的核心是波函数及其运动方程薛定谔方程。

对一个给定的系统,我们可能得到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系统的波函数当中。

对一个外势场v (r)中的N 电子体系,量子力学的波动力学范式可以表示成:v (r) ⇒Ψ (r1; r2; …; r N ) ⇒可观测量 (4) 即,对给定的外势,将其代入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电子波函数,进一步通过波函数计算力学量算符的期望值可以得到所有可观测量的值。

电荷密度是这些可观测量中的一个:333*232()...(,...)N N n r N d r d r d r r r r =ψ⎰⎰⎰2(,...)N r r r ψ (5) 如前所述,任何的计算材料的量子力学问题,都需要处理大量数目的电子。

而,对于超过两个电子以上的体系,薛定谔方程就已经难以严格求解了。

对于实际物质的这样一种每立方米中有2910数量级的原子核和电子的多粒子系统,我们是更不可能由薛定谔方程来严格求解其体系的电子结构的。

但,建立于Hohenberg-Kohn 定理上的密度泛函理论不但给出了将多电子问题简化为单电子问题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成为分子和固体的电子结构和总能量计算的有力工具。

因此,密度泛函理论是多粒子系统理论基态研究的重要方法。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想法是原子、分子和固体的基态物理性质可以用粒子密度函数来描述,这源于H.Thomas 和E·费米1927年的工作。

密度泛函理论基础是建立在P.Hohenberg 和W.Kohn 的关于非均匀电子气理论基础上的,它可归结为两个基本定理:定理一:不计自旋的全同费米子系统的基态能量是粒子数密度函数()n r 的唯一泛函。

它的推论是,任何一个多电子体系的基态总能量都是电荷密度()n r 的唯一泛函,()n r 唯一确定了体系的(非简并)基态性质。

由于电荷密度与电子数N 直接联系:()n r dr N =⎰,这样决定多电子薛定谔方程解的电子数N 和外势场都由电荷密度()n r 唯一确定,因此基态波函数[]F n 以及其它的电子结构性质都由电荷密度唯一确定。

由于()V r 决定了哈密顿量,多电子体系的基态ψ是()n r 的唯一泛函,自然动能和库仑能也是()n r 的泛函,那么体系的所有性质也将是基态密度的泛函。

于是定义一个普适泛函[]F n ,有:2,,22,()1(1)()2()l ps l ps l l ps d r l l V r E r dr r ⎡⎤Φ+⎡⎤=+-⎢⎥⎢⎥Φ⎣⎦⎢⎥⎣⎦ []ˆˆ()F n r T U ≡<ψ+ψ> (6)适用于任何外场下的具有任意电子数的体系。

所以系统基态的能量可表示为泛函的形式:[]()()()()()()ext ee HK E n T n V n V n n r V r dr F n =++=+⎰ (7)这里:[][][]HK ee F n T n V n =+(8)[][]ee V n J n =+非经典项 (9)[]()()121212112J n n r n r dr dr r =⎰ (10) 其中[]J n 是经典电子排斥能。

非经典项是一个难以理解而又非常重要的量,它是交换-关联能的主要来源。

定理二:能量泛函[]E n 在粒子数不变条件下对正确的粒子数密度函数()n r 取极小值,并等于基态能量。

在电子数恒定的约束条件下:()n r dr N =⎰,按照Hohenberg-Kohn 第二定理,基态能量满足如下条件:[]{}()0E n n r dr N δμ⎡⎤--=⎣⎦⎰,即 [][][]{}()()ee ext T n V n E n V n r n r δδμδδ+==+ (11) 因而只要知道[]()T n r 和[]()ee V n r 的泛函形式,就可以通过上式来求解电子结构。

利用上述性质,我们会想利用各种方法猜测()n r 并代入 E G.S.[()n r ] 求值,只要一直试到产生最低的能量,则该能量保证是基态的总能,且该电荷分布保证是基态的电荷密度分布。

Hohenberg-Kohn 的密度泛函理论(DFT )只有对基态才是严格成立的。

但,即使只是获得基态,都已经足以预测很多性质了。

例如,分子的键长,振动频率,固体的晶胞边长、弹性系数张量,甚至是化学键的断裂或是生成,对电子而言都是基态的性质。

因此,能预测系统的基态是非常有用的。

1.3 Kohn-Sham 方程有了上述两个定理,剩下的问题就是能量泛函的具体表述形式。

Kohn 等人引进了一个与相互作用多电子体系有相同电子密度的假想的非相互作用多电子体系。

因为电子密度一般可以表示成轨道形式,这个假想的非相互作用体系的动能算符期望值可以非常简单的写成各电子动能的和。

[]232()()2N S i i i T n d r r r m φφ*=-∇∑⎰ (12) 其中()i r φ是密度函数对应的Khon-Sham(KS)轨道。

将ee V 的主要部分写成:[]233()()2ee eeH q n r n r V V n d r d r r r '≈='-⎰⎰ (13) 至此,我们得到一个很自然的关于能量泛函中未知项(交换相关泛函)的定义: ()()xc tot s ext eeH S ee ee E E T V V T T V V =---=-+- (14) 将能量泛函对KS 轨道进行变分可以得到著名的KS 方程:21(()()())2ext H xc i i i v r v r v r ε-∇+++Φ=Φ (15) 其中()ext v r 、()H v r 、()xc v r 分别是外势、Hartree 势和交换相关势。

在KS 方程中,有效势eff ext H xc v v v v =++由电子密度决定,而电子密度又由方程的本征函数—KS 轨道求得所以我们需要自洽求解KS 方程。

这种自洽求解过程通常被称为自洽场(SCF )方法当我们得到一个自洽收敛的电荷密度0n 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系统的总能[]233300000()()()()2Ni xc xc i n r n r q E d r d r d rv r n r E n r r ε''=--+'-∑⎰⎰⎰ (16) 其中i ε是KS 方程的本征值。

Kohn-Sam 能量泛函使我们有可能通过近似方法来描述与电子密度有关的交换关联能。

而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就是以寻找合适的交换相关泛函近似形式为主线的。

人们发展了局域密度近似(LDA )、局域自旋密度近似(LSDA )、广义梯度近似、X3LYP 等等,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1.4 赝势赝势是一个用来模拟离子实对价电子作用的有效势。

其物理本质在于价态芯态正交条件对价态的贡献等效于一个排斥势,它与芯区的势对价电子的强烈吸引相互抵消,使得构造一个相对平缓的有效赝势成为可能。

赝势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从经验赝势、模守恒赝势到超软赝势的几个阶段。

图 10 VASP 中使用的是超软赝势与缀加平面波势。

使用赝势可以帮助我们方便的处理电子-离子间的交互作用。

那么,赝势是如何产生的呢?如图10示,实线分别是真实位势/Z r 与All-electron 价电子波函数V ψ,我们要取距原子中心c r 处为划分点,c r 以上波函数完全一样保留,而c r 以内则对波函数加以改造。

主要是要把振荡剧烈的波函数改造为一种变化缓慢的波函数,而它须要是没有节点的,如虚线的pseuto ψ所示。

少了剧烈振荡不但允许只以相对很少的平面波来展开波函数,没有节点的(径向)波函数也意味着没有比它本征值更低的量子态来与它正交。

求解内层电子的需要就自动消失了。

我们问什么样的一个假的位势能够在同样的本征值的情况下给出pseuto ψ()ps ψ这样的价电子近似解,我们把它叫做是赝势()pseuto ps V V 。

(由于V ps ψ=ψfor c r r >,故/V Z r =for c r r >) 。

当原子位势具有球对称性(即()(,,)()V r V r V r θφ≡=),薛定谔方程式可被分离变数,原子轨域则可写成径向波函数1()R r 与球谐函数(,)lm Y θφ的乘积,其中径向波函数 1()()r rR r Φ=及原子轨域的本征值1E 可从下式(本征值问题)解得:222()(1)2(())()0l l l d r l l E V r r dr rΦ++--Φ= (17) 解得R 及1()r Φ后,选取c r ,改造1()r Φ为,()l ps r Φ,并问在什么样的赝势,()l ps V r 之下,原式能重现本征值1E 及,()l ps r Φ,也就是说,()l ps V r 满足下式:2,,,22()(1)2(())()0l ps l l ps l ps d r l l E V r r dr r Φ++--Φ= (18)注意上式不再是解分方程的问题,未知函数并未带有导数符号,只需要移项就可以得到,()l ps V r 。

移项的过程中有除以,()l ps r Φ,但它没有节点所以处处不为零,写在分母没有问题。

()2,,,22,()1(1)()22()l ps l ps l l ps l ps d r l l V r E r r dr r ⎧⎫Φ+⎪⎪⎡⎤=+-Φ⎨⎬⎢⎥Φ⎣⎦⎪⎪⎩⎭ 19) 再略为整理一下,得下式(注意等号右边的量全部都己知,因此赝势完全可以定出):2,,22,()1(1)()2()l ps l ps l l ps d r l l V r E r dr r ⎡⎤Φ+⎡⎤=+-⎢⎥⎢⎥Φ⎣⎦⎢⎥⎣⎦ (20) 1.5 周期性边界条件与Bloch 定理与时间无关的薛定谔方程式可写成: []H T V E ψ=+ψ=ψ (21)当位势具有周期性时,如每平移向量R 时位势不变()()V r R V r += (22) 则Bloch 定理告许我们,原薛定谔方程式的解一定满足以下的较单形式: ()()ik x r u r e •ψ= (23)这个是新出现的参数,不同k 就导致不同的解,因此应完整定义成:()()ik x k k r u r e •ψ= (24)其中()k u r 是周期函数:()()k k u r R u r += (25)这个定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告诉我们对于周期性的体系,人们仅需对一个晶胞(晶胞向量R 范围内的原子与离子)进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