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芯片的检测方法大全
用万用表检测IC芯片的几种简易方法

用万用表检测IC芯片的几种简易方法
用万用表检测IC芯片的几种简易方法
1.离线检测
测出IC芯片各引脚对地之间的正、反电阻值。
以此与好的IC芯片进行比较,从而找到故障点。
2.在线检测
1)直流电阻的检测法
同离线检测。
但要注意:
(a)要断开待测电路板上的电源;
(b)万能表内部电压不得大于6V;
(c)测量时,要注意外围的影响。
如与IC芯片相连的电位器等。
2)直流工作电压的测量法
测得IC芯片各脚直流电压与正常值相比即可。
但也要注意:
(a)万能表要有足够大的内阻,数字表为首选;
(b)各电位器旋到中间位置;
(c)表笔或探头要采取防滑措施,可用自行车气门芯套在笔头上,并应长出笔尖约5mm;
(d)当测量值与正常值不相符时,应根据该引脚电压,对IC芯片正常值有无影响以及其它引脚电压的相应变化进行分析;
(e)IC芯片引脚电压会受外围元器件的影响。
当外围有漏电,短路,开路或变质等;
(f)IC芯片部分引脚异常时,则从偏离大的入手。
先查外围元器件,若无故障,则IC芯片损坏;
(g)对工作时有动态信号的电路板,有无信号IC芯片引脚电压是不同的。
半导体芯片常用试验项目

半导体芯片常用试验项目半导体芯片是现代电子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控制和处理电流、电压等信号。
为了确保半导体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常常需要进行各种试验项目来验证其工作状态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半导体芯片试验项目。
一、电性能测试电性能测试是对半导体芯片的电气特性进行检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试项目:1. 静态电流测试:通过测量芯片的静态电流,了解芯片的功耗和电流泄漏情况。
2. 导通电阻测试:通过测量芯片内部导通电阻的大小,来评估芯片的导通性能。
3. 高电压测试:将高电压施加在芯片上,测试芯片对高电压的耐受能力。
4. 低电压测试:将低电压施加在芯片上,测试芯片对低电压的工作能力。
5. 高温测试:将芯片置于高温环境中,测试芯片在高温下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对半导体芯片的各种功能进行验证的试验项目。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试项目:1. 时钟频率测试:测试芯片工作时的时钟频率,以验证芯片的工作速度和稳定性。
2. 存储器测试:对芯片中的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验证存储器的可靠性和数据保存能力。
3. 输入输出测试:测试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验证芯片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功能。
4. 逻辑功能测试:通过输入不同的逻辑信号,测试芯片的逻辑电路功能是否正常。
三、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是对半导体芯片在长时间使用和各种应力环境下的表现进行评估的试验项目。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试项目:1. 温度循环测试:将芯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循环加热和冷却,以模拟芯片在实际使用中的温度变化,测试芯片的可靠性。
2. 湿度测试:将芯片置于高湿度环境中,测试芯片的防潮性能和稳定性。
3. 震动测试:将芯片进行震动,测试芯片在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和抗震性能。
4. 电磁干扰测试:将芯片置于电磁场中,测试芯片对电磁干扰的抗干扰能力。
四、封装测试封装测试是对半导体芯片封装之后的性能进行检验的试验项目。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试项目:1. 封装后电性能测试:测试封装之后芯片的电气性能,包括电流、电压等。
万用表测芯片

万用表测芯片芯片是现代电子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芯片是电子技术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芯片,并附上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和注意事项。
万用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物理量来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在测量芯片时,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测量:电压、电流、电阻和反向漏电流等。
首先,准备工作:1. 确保芯片处于正确的工作环境和连接状态。
芯片应正常供电,并正确接入到测试电路中。
2. 选择适当的测量量程。
在选择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时,需要根据芯片的额定工作电压和电流范围来确定。
如果超出了万用表的测量范围,需要选择更高的量程或使用专门的测量设备。
3. 保持良好的接地。
确保万用表和芯片之间有良好的接地,以避免测量误差和电路干扰。
接下来,我们来逐个介绍如何测量这些物理量:1. 测量电压:将万用表的测量量程调整到最接近芯片额定工作电压的范围,并将万用表的电压测量引线分别连接到芯片上的电压引脚上。
根据芯片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图,选择适当的测量点,并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电压数值。
2. 测量电流:将万用表的测量量程调整到最接近芯片额定工作电流的范围,并将万用表的电流测量引线分别连接到芯片上的电流引脚上。
注意,如果芯片上的电流较大,需要选择更高量程的万用表或使用专门的电流测量设备。
根据芯片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图,选择适当的测量点,并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电流数值。
3. 测量电阻:将万用表的测量量程调整到最接近芯片上待测电阻的范围,并将万用表的电阻测量引线分别连接到芯片上的待测电阻两端。
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电阻数值。
4. 测量反向漏电流:将万用表的测量量程调整到最接近芯片反向漏电流的范围,并将万用表的电阻测量引线分别连接到芯片上的反向电流引脚上。
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电阻数值,并注意是否有漏电现象。
在测量芯片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
确保芯片在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进行测量,避免测量误差和芯片损坏。
各类IC芯片可靠性分析与测试

各类IC芯片可靠性分析与测试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类IC芯片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这些IC芯片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必须进行可靠性分析与测试。
本文将介绍IC芯片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并探讨IC芯片可靠性测试的关键技术。
IC芯片可靠性分析是指通过对IC芯片在特定工作环境下的性能与失效进行分析和评估,来确定其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分析的目标是了解IC芯片的寿命特征、失效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而为设计优化和可靠性改进提供依据。
常用的IC芯片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寿命试验、失效分析和可靠性预测。
寿命试验是通过将IC芯片置于特定的工作环境下进行长时间的运行,以观察其寿命特征和失效情况。
寿命试验可以分为加速寿命试验和正常寿命试验两种。
加速寿命试验是通过提高温度、加大电压等方式来加速IC芯片的失效,从而缩短试验时间;正常寿命试验则是在设备正常工作条件下进行,以获取长时间的可靠性数据。
通过寿命试验可以得到IC芯片的失效率曲线和平均失效率,为预测其寿命和可靠性提供依据。
失效分析是通过对失效的IC芯片进行分析和检测,确定其失效机制和原因。
失效分析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电学测量、热学分析等手段来进行。
通过失效分析可以分析IC芯片的失效模式、失效位置和失效原因,为进一步改进设计和制造提供依据。
失效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逆向工程分析和红外热成像。
可靠性预测是通过对IC芯片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特征和失效情况进行测量和分析,来预测其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预测可以借助可靠性数学模型、统计分析和模拟仿真等手段来进行。
可靠性预测可以根据IC芯片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情况,进行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
常用的可靠性预测方法包括基于物理模型的可靠性预测和基于统计模型的可靠性预测。
除了可靠性分析,IC芯片的可靠性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靠性测试是通过将IC芯片置于特定工作条件下进行工作,以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水平。
芯片功耗检测标准方法

芯片功耗检测标准方法
芯片功耗检测标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电流测量法:使用专业的电流计或示波器测量芯片静态状态下的电流。
这种方法需要将芯片连接到测试仪器上,并记录稳定状态下的电流读数。
2. 功耗分析仪法:利用功耗分析仪测试芯片的功耗。
功耗分析仪是一种高精度的仪器,可以通过与芯片连接来监测芯片的功耗。
它通常包含曲线追踪和功耗示波器等功能,可以实时观察芯片不同模式下的功耗特征。
3. 电源电流传感器法:使用电源电流传感器来测量芯片的功耗。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芯片供电电流不超过传感器测量范围的情况。
电源电流传感器将安装在芯片供电线路上,以非侵入的方式测量芯片的功耗。
4. 静态功耗测试:在芯片没有运行任何程序的情况下进行测试,主要是测量芯片在空闲状态下的功耗。
包括待机模式测试、关闭状态测试和电压测试。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检测方法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IC芯片的检测方法大全

IC芯片的检测方法大全一、电性能测试:1. 直流参数测试:包括引脚电压、电流测试,通常使用ICT(In-Circuit Test)系统进行。
2. 交流参数测试:包括交流响应、输入输出频率响应等,通常使用LCT(Load Current Test)系统进行。
3.频率特性测试:包括正弦波响应、频率扫描等,通常使用频谱分析仪进行。
4.时序测试:包括时钟周期、数据传输速度、延迟测试等,通常使用时序分析仪进行。
5.功耗测试:通过检测芯片运行时的功耗情况,通常使用功率分析仪进行。
二、封装外观检查:1.尺寸检查:通过测量外部封装的尺寸参数,比如芯片的长、宽、高等。
2.引脚检查:通过观察封装外部引脚的数量、排列和构造是否符合标准规范。
3.焊盘检查:通过检查芯片与外部引脚之间的焊盘连接情况,是否焊接牢固。
4.封装类型检查:通过观察封装的类型,是否符合芯片技术要求。
三、功能测试:1.电源电压检测:通过测量芯片供电电压情况,是否正常工作。
2.信号输入输出测试:连通芯片输入与输出引脚,对信号进行测试,检查响应是否符合预期。
3.存储器测试:通过读写芯片内部存储器,检查存储读写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4.电路控制测试:检测芯片内部多个模块之间的控制是否正常,比如时钟控制、使能信号控制等。
5.温度测试:通过加热或冷却芯片,测试芯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工作性能。
四、其它测试方法:1.X光检测:通过使用X光设备对芯片进行表面和内部结构的观察,检查是否存在焊接缺陷、结构问题等。
2.声发射检测:通过检测芯片在工作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判断是否存在故障或应力问题。
3.真空封装检测:对芯片进行真空环境下的测试,以检查芯片是否能在特殊环境下正常工作。
总结起来,IC芯片的检测方法涵盖了电性能测试、封装外观检查和功能测试等多个方面。
这些测试方法的目的是确保芯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对于芯片生产和应用来说,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集成电路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集成电路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是由数百个或数千个微弱的电子元件(如二极管、晶体管、电阻等)和配套的被联系在一起的导线、测量电流、电压等元器件构成的微电子器件。
IC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与性能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IC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首先,IC的质量标准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尺寸标准:对于IC的外观尺寸、引脚位置、引脚间距等进行明确的规定。
2. 电气性能标准:包括电气参数、工作电压范围、功耗等。
3. 可靠性标准:要求IC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包括温度、湿度、抗辐射等。
4. 效率标准:IC应具有较高的性能效率,包括信号放大倍数、功耗效率等。
5. 一致性标准:IC的生产批次之间的差异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接下来,IC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验:通过目测或显微镜观察IC的外观,检查是否有划痕、裂纹、焊接不良等表面缺陷。
2. 引脚间距检验:使用千分尺或显微镜测量IC引脚之间的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 电性能检验:使用特定的测试仪器,通过量测IC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电压等参数来判断IC的电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可靠性检验:将IC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例如高温、低温、高湿度等,观察其性能是否受到影响以及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
5. 一致性检验:通过对生产批次中的多个IC进行抽样测试,对比其性能参数,判断是否在规定的一致性范围内。
6. 功能检验:根据IC所设计的功能,通过电路连接和信号输入,观察IC的功能是否正常。
总结:IC作为重要的电子元件,其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直接关系到电子产品的品质与性能。
通过明确的质量标准,可以确保IC 在制造过程中符合规范要求;通过有效的检验方法,可以及时发现IC的缺陷,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或淘汰。
因此,合理制定和实施IC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是保证IC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IC芯片的检测方法大全定稿版

I C芯片的检测方法大全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芯片的检测方法一、查板方法:1.观察法:有无烧糊、烧断、起泡、板面断线、插口锈蚀。
2.表测法:+5V、GND电阻是否是太小(在50欧姆以下)。
3.通电检查:对明确已坏板,可略调高电压0.5-1V,开机后用手搓板上的IC,让有问题的芯片发热,从而感知出来。
4.逻辑笔检查:对重点怀疑的IC输入、输出、控制极各端检查信号有无、强弱。
5.辨别各大工作区:大部分板都有区域上的明确分工,如:控制区(CPU)、时钟区(晶振)(分频)、背景画面区、动作区(人物、飞机)、声音产生合成区等。
这对电脑板的深入维修十分重要。
二、排错方法:1.将怀疑的芯片,根据手册的指示,首先检查输入、输出端是否有信号(波型),如有入无出,再查IC的控制信号(时钟)等的有无,如有则此IC坏的可能性极大,无控制信号,追查到它的前一极,直到找到损坏的IC为止。
2.找到的暂时不要从极上取下可选用同一型号。
或程序内容相同的IC背在上面,开机观察是否好转,以确认该IC是否损坏。
3.用切线、借跳线法寻找短路线:发现有的信线和地线、+5V或其它多个IC不应相连的脚短路,可切断该线再测量,判断是IC问题还是板面走线问题,或从其它IC上借用信号焊接到波型不对的IC上看现象画面是否变好,判断该IC的好坏。
4.对照法:找一块相同内容的好电脑板对照测量相应IC的引脚波型和其数来确认的IC是否损坏。
5.用微机万用编程器(ALL-03/07)(EXPRO-80/100等)中的ICTEST软件测试IC。
三、电脑芯片拆卸方法:1.剪脚法:不伤板,不能再生利用。
2.拖锡法:在IC脚两边上焊满锡,利用高温烙铁来回拖动,同时起出IC(易伤板,但可保全测试IC)。
3.烧烤法:在酒精灯、煤气灶、电炉上烧烤,等板上锡溶化后起出IC(不易掌握)。
4.锡锅法:在电炉上作专用锡锅,待锡溶化后,将板上要卸的IC浸入锡锅内,即可起出IC又不伤板,但设备不易制作。
如何对IC芯片进行检测

如何对IC芯片进行检测1、不在路检测这种方法是在IC未焊入电路时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可用万用表测量各引脚对应于接地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并和完好的IC进行必较。
2、在路检测这是一种通过万用表检测IC各引脚在路(IC在电路中)直流电阻、对地交直流电压以及总工作电流的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克服了代换试验法需要有可代换IC的局限性和拆卸IC的麻烦,是检测IC最常用和实用的方法。
3、直流工作电压测量这是一种在通电情况下,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对直流供电电压、外围元件的工作电压进行测量;检测IC各引脚对地直流电压值,并与正常值相较,进而压缩故障范围,出损坏的元件。
测量时要注意以下八点:(1)万用表要有足够大的内阻,少要大于被测电路电阻的10倍以上,以免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2)通常把各电位器旋到中间位置,如果是电视机,信号源要采用标准彩条信号发生器。
3)表笔或探头要采取防滑措施。
因任何瞬间短路都容易损坏IC。
可采取如下方法防止表笔滑动:取一段自行车用气门芯套在表笔尖上,并长出表笔尖约0.5mm左右,这既能使表笔尖良好地与被测试点接触,又能有效防止打滑,即使碰上邻近点也不会短路。
(4)当测得某一引脚电压与正常值不符时,应根据该引脚电压对IC正常工作有无重要影响以及其他引脚电压的相应变化进行分析,能判断IC的好坏。
(5)IC引脚电压会受外围元器件影响。
当外围元器件发生漏电、短路、开路或变值时,或外围电路连接的是一个阻值可变的电位器,则电位器滑动臂所处的位置不同,都会使引脚电压发生变化。
(6)若IC各引脚电压正常,则一般认为IC正常;若IC部分引脚电压异常,则应从偏离正常值最大处入手,检查外围元件有无故障,若无故障,则IC很可能损坏。
(7)对于动态接收装置,如电视机,在有无信号时,IC各引脚电压是不同的。
如发现引脚电压不该变化的反而变化大,该随信号大小和可调元件不同位置而变化的反而不变化,就可确定IC损坏。
(8)对于多种工作方式的装置,如录像机,在不同工作方式下,IC各引脚电压也是不同的。
IC检验方法

(一)常用的检测方法集成电路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在线测量法、非在线测量法和代换法。
1.非在线测量非在线测量潮在集成电路未焊入电路时,通过测量其各引脚之间的直流电阻值与已知正常同型号集成电路各引脚之间的直流电阻值进行对比,以确定其是否正常。
2.在线测量在线测量法是利用电压测量法、电阻测量法及电流测量法等,通过在电路上测量集成电路的各引脚电压值、电阻值和电流值是否正常,来判断该集成电路是否损坏。
3.代换法代换法是用已知完好的同型号、同规格集成电路来代换被测集成电路,可以判断出该集成电路是否损坏。
(二)常用集成电路的检测1.微处理器集成电路的检测微处理器集成电路的关键测试引脚是VDD电源端、RESET复位端、XIN晶振信号输入端、XOUT晶振信号输出端及其他各线输入、输出端。
在路测量这些关键脚对地的电阻值和电压值,看是否与正常值(可从产品电路图或有关维修资料中查出)相同。
不同型号微处理器的RESET复位电压也不相同,有的是低电平复位,即在开机瞬间为低电平,复位后维持高电平;有的是高电平复位,即在开关瞬间为高电平,复位后维持低电平。
2.开关电源集成电路的检测开关电源集成电路的关键脚电压是电源端(VCC)、激励脉冲输出端、电压检测输入端、电流检测输入端。
测量各引脚对地的电压值和电阻值,若与正常值相差较大,在其外围元器件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是该集成电路已损坏。
内置大功率开关管的厚膜集成电路,还可通过测量开关管C、B、E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来判断开关管是否正常。
3.音频功放集成电路的检测检查音频功放集成电路时,应先检测其电源端(正电源端和负电源端)、音频输入端、音频输出端及反馈端对地的电压值和电阻值。
若测得各引脚的数据值与正常值相差较大,其外围元件与正常,则是该集成电路内部损坏。
对引起无声故障的音频功放集成电路,测量其电源电压正常时,可用信号干扰法来检查。
测量时,万用表应置于R×1档,将红表笔接地,用黑表笔点触音频输入端,正常时扬声器中应有较强的“喀喀”声。
常用IC的检测方法

常用IC的检测方法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是电子器件中的一种关键元件,是由多个电子元器件(如晶体管、电容器等)组成的微小电路集合体,具有多个功能。
对IC的检测是确保其正常工作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IC检测方法。
1.外观检查:首先对IC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观察外包装的完整性、引脚的弯曲或缺失、焊接点的质量等。
外观检查可以初步判断IC的是否正常。
2.电学测试:电学测试是一种通过使用测试仪器来检测IC的电气特性来判断其工作状态的方法。
对于数字IC,可通过时钟信号的传输和存储来测试电路的正确性。
对于模拟IC,可以使用示波器和多用途测试仪等设备测试输入和输出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3.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一种通过在特定条件下输入信号并检测输出结果来验证IC的功能是否正常的方法。
测试方法包括模拟测试和数字测试。
-模拟测试:使用模拟信号作为输入,观察和测量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值。
例如,对于放大器IC,输入一个特定频率和振幅的信号,通过观察输出信号的幅度增益和相位延迟来检测其性能。
-数字测试:使用数字信号作为输入,检验IC在特定条件下的逻辑功能。
这可以通过连接测试杂散输入和观察输出信号来实现。
4.温度测试:温度也是影响IC性能的重要因素。
温度测试是验证IC 在不同温度下是否正常工作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温度测试方法包括热板法和温度箱法。
热板法是将IC放置在已知温度的热板上,通过观察IC的输出来判断其工作状态。
温度箱法是将IC放入温度控制良好的温度箱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测试。
5.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是对IC进行长时间稳定运行的测试,以验证其在各种条件下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常见的可靠性测试包括温度循环测试、湿热循环测试、振动测试等。
6.环境检测:IC在工作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静电等因素都会对其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在测试IC时应该模拟工作环境,并对IC进行环境检测,以确保其能够在不同环境下正常工作。
判断IC好坏方法

判断IC好坏方法一、查板方法: 1.观察法:有无烧糊、烧断、起泡、板面断线、插口锈蚀。
2.表测法:+5V、GND电阻是否是太小(在50欧姆以下)。
3.通电检查:对明确已坏板,可略调高电压0.5-1V,开机后用手搓板上的IC,让有问题的芯片发热,从而感知出来。
4.逻辑笔检查:对重点怀疑的IC输入、输出、控制极各端检查信号有无、强弱。
5.辨别各大工作区:大部分板都有区域上的明确分工,如:控制区(CPU)、时钟区(晶振)(分频)、背景画面区、动作区(人物、飞机)、声音产生合成区等。
这对电脑板的深入维修十分重要。
二、排错方法: 1.将怀疑的芯片,根据手册的指示,首先检查输入、输出端是否有信号(波型),如有入无出,再查IC的控制信号(时钟)等的有无,如有则此IC坏的可能*极大,无控制信号,追查到它的前一极,直到找到损坏的IC为止。
2.找到的暂时不要从极上取下可选用同一型号。
或程序内容相同的IC背在上面,开机观察是否好转,以确认该IC是否损坏。
3.用切线、借跳线法寻找短路线:发现有的信线和地线、+5V或其它多个IC不应相连的脚短路,可切断该线再测量,判断是IC问题还是板面走线问题,或从其它IC上借用信号焊接到波型不对的IC上看现象画面是否变好,判断该IC的好坏。
4.对照法:找一块相同内容的好电脑板对照测量相应IC的引脚波型和其数来确认的IC是否损坏。
5.用微机万用编程器(ALL-03/07)(EXPRO-80/100等)中的ICTEST软件测试IC。
三、电脑芯片拆卸方法: 1.剪脚法:不伤板,不能再生利用。
2.拖锡法:在IC脚两边上焊满锡,利用高温烙铁来回拖动,同时起出IC(易伤板,但可保全测试IC)。
3.烧烤法:在酒精灯、煤气灶、电炉上烧烤,等板上锡溶化后起出IC(不易掌握)。
4.锡锅法:在电炉上作专用锡锅,待锡溶化后,将板上要卸的IC浸入锡锅内,即可起出IC又不伤板,但设备不易制作。
IC芯片的检测方法大全

芯片的检测方法一、查板方法:1.观察法:有无烧糊、烧断、起泡、板面断线、插口锈蚀。
2.表测法:+5V、GND电阻是否是太小(在50欧姆以下)。
3.通电检查:对明确已坏板,可略调高电压0.5-1V,开机后用手搓板上的IC,让有问题的芯片发热,从而感知出来。
4.逻辑笔检查:对重点怀疑的IC输入、输出、控制极各端检查信号有无、强弱。
5.辨别各大工作区:大部分板都有区域上的明确分工,如:控制区(CPU)、时钟区(晶振)(分频)、背景画面区、动作区(人物、飞机)、声音产生合成区等。
这对电脑板的深入维修十分重要。
二、排错方法:1.将怀疑的芯片,根据手册的指示,首先检查输入、输出端是否有信号(波型),如有入无出,再查IC的控制信号(时钟)等的有无,如有则此IC坏的可能性极大,无控制信号,追查到它的前一极,直到找到损坏的IC为止。
2.找到的暂时不要从极上取下可选用同一型号。
或程序内容相同的IC背在上面,开机观察是否好转,以确认该IC是否损坏。
3.用切线、借跳线法寻找短路线:发现有的信线和地线、+5V或其它多个IC不应相连的脚短路,可切断该线再测量,判断是IC问题还是板面走线问题,或从其它IC上借用信号焊接到波型不对的IC上看现象画面是否变好,判断该IC的好坏。
4.对照法:找一块相同内容的好电脑板对照测量相应IC的引脚波型和其数来确认的IC是否损坏。
5.用微机万用编程器(ALL-03/07)(EXPRO-80/100等)中的ICTEST软件测试IC。
三、电脑芯片拆卸方法:1.剪脚法:不伤板,不能再生利用。
2.拖锡法:在IC脚两边上焊满锡,利用高温烙铁来回拖动,同时起出IC(易伤板,但可保全测试IC)。
3.烧烤法:在酒精灯、煤气灶、电炉上烧烤,等板上锡溶化后起出IC(不易掌握)。
4.锡锅法:在电炉上作专用锡锅,待锡溶化后,将板上要卸的IC浸入锡锅内,即可起出IC又不伤板,但设备不易制作。
5.电热风枪:用专用电热风枪卸片,吹要卸的IC引脚部分,即可将化锡后的IC起出(注意吹板时要晃动风枪否则也会将电脑板吹起泡,但风枪成本高,一般约2000元左右)作为专业硬件维修,板卡维修是非常重要的项目之一。
ic芯片验证刮擦测试和丙酮测试原理

ic芯片验证刮擦测试和丙酮测试原理IC芯片验证是指对集成电路芯片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测试和验证的过程。
其中包括刮擦测试和丙酮测试两种常见的测试方法。
刮擦测试是指将IC芯片与刮擦工具接触,通过观察芯片的表面是否出现刮痕或剥落来判断其质量和耐久性。
刮擦测试主要用于验证芯片的表面防护层(passivation layer)和金属线(metal line)层的结合质量、耐磨性以及抗划伤性能等。
其原理主要依赖于刮擦工具与芯片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和压力。
在刮擦测试中,通常使用可程控的刮痕测试仪进行实验。
实验时,首先确定好刮痕工具的初始压力和固定的速度。
然后,将芯片放置在测试平台上,刮痕工具通过向下施加压力和水平刮动的方式,在芯片表面进行刮痕测试。
测试过程中,通过照相显微镜或其他成像设备来观察芯片表面的变化,如划痕、剥落或颜色的变化等。
丙酮测试是指将IC芯片放置在丙酮(丙酮也可替代为其他溶剂)中浸泡一段时间,通过观察芯片表面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其耐溶剂性能。
丙酮测试主要用于验证芯片封装材料的耐化学性能和耐溶剂腐蚀性能等。
在丙酮测试中,首先将IC芯片置于丙酮中,一般浸泡时间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
然后,取出芯片,通过干燥或用氮气吹干等方式将其表面的丙酮挥发干净。
接下来,使用显微镜等观察装置来观察芯片表面是否发生变化,如表面发白、颜色变淡、腐蚀或剥落等。
刮擦测试和丙酮测试是IC芯片验证中常用的两种测试方法,它们可以帮助对芯片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判断芯片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封装要求或其他性能指标。
这些测试方法能够提高芯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芯片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其使用寿命。
同时,这些测试方法也有助于对芯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芯片制造业的发展。
IC芯片的检测方法大全

芯片的检测方法一、查板方法:1.观察法:有无烧糊、烧断、起泡、板面断线、插口锈蚀。
2.表测法:+5V、GND电阻是否是太小(在50欧姆以下)。
3.通电检查:对明确已坏板,可略调高电压0.5-1V,开机后用手搓板上的IC,让有问题的芯片发热,从而感知出来。
4.逻辑笔检查:对重点怀疑的IC输入、输出、控制极各端检查信号有无、强弱。
5.辨别各大工作区:大部分板都有区域上的明确分工,如:控制区(CPU)、时钟区(晶振)(分频)、背景画面区、动作区(人物、飞机)、声音产生合成区等。
这对电脑板的深入维修十分重要。
二、排错方法:1.将怀疑的芯片,根据手册的指示,首先检查输入、输出端是否有信号(波型),如有入无出,再查IC的控制信号(时钟)等的有无,如有则此IC坏的可能性极大,无控制信号,追查到它的前一极,直到找到损坏的IC为止。
2.找到的暂时不要从极上取下可选用同一型号。
或程序内容相同的IC背在上面,开机观察是否好转,以确认该IC是否损坏。
3.用切线、借跳线法寻找短路线:发现有的信线和地线、+5V或其它多个IC不应相连的脚短路,可切断该线再测量,判断是IC问题还是板面走线问题,或从其它IC上借用信号焊接到波型不对的IC上看现象画面是否变好,判断该IC的好坏。
4.对照法:找一块相同内容的好电脑板对照测量相应IC的引脚波型和其数来确认的IC是否损坏。
5.用微机万用编程器(ALL-03/07)(EXPRO-80/100等)中的ICTEST软件测试IC。
三、电脑芯片拆卸方法:1.剪脚法:不伤板,不能再生利用。
2.拖锡法:在IC脚两边上焊满锡,利用高温烙铁来回拖动,同时起出IC(易伤板,但可保全测试IC)。
3.烧烤法:在酒精灯、煤气灶、电炉上烧烤,等板上锡溶化后起出IC(不易掌握)。
4.锡锅法:在电炉上作专用锡锅,待锡溶化后,将板上要卸的IC浸入锡锅内,即可起出IC又不伤板,但设备不易制作。
5.电热风枪:用专用电热风枪卸片,吹要卸的IC引脚部分,即可将化锡后的IC起出(注意吹板时要晃动风枪否则也会将电脑板吹起泡,但风枪成本高,一般约2000元左右)作为专业硬件维修,板卡维修是非常重要的项目之一。
三种芯片测试方法

三种芯片测试方法
芯片测试的三种主要方法包括:
1. 电气测试:这是芯片检测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芯片的电学特性进行测试,可以检测出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电气参数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等问题。
电气测试通常包括输入输出特性测试、功耗测试、时序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验证芯片的性能和稳定性,并发现潜在的问题。
2. 功能测试:这是对芯片的功能进行全面测试的方法。
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测试用例,覆盖芯片的各项功能,验证芯片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表现。
功能测试可以检测芯片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是否能够满足产品的功能需求。
3. 可靠性测试:这是对芯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评估芯片的寿命和稳定性。
这种测试常常包括温度循环测试、湿度测试、振动测试等。
通过可靠性测试,可以了解芯片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表现,评估其耐用性和稳定性。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侧重,建议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芯片功能的测试方法

芯片功能的测试方法
芯片功能的测试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功能测试:该测试主要验证芯片是否按照设计规格,实现了规定的功能。
测试方法包括测试芯片的输入输出功能、时序、电平特性、功能逻辑等。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逻辑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2. 性能测试:该测试主要验证芯片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指标,如速度、功耗、温度等。
测试方法包括性能参数测量、性能曲线绘制、性能与环境参数的关系分析等。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性能分析仪、温度计、功率计等。
3. 可靠性测试:该测试主要验证芯片在长时间运行和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测试方法包括恶化测试、寿命测试、可靠性模型建立等。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高温箱、湿热箱、震动台等。
4. 兼容性测试:该测试主要验证芯片在不同平台、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测试方法包括接口测试、协议一致性测试、外设兼容性测试等。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兼容性测试平台、通信分析仪等。
5. 安全性测试:该测试主要验证芯片在面对安全攻击和威胁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测试方法包括安全漏洞扫描、安全加密算法测试、安全通信测试等。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安全测试仪器、网络攻击模拟器等。
6. 故障分析和故障定位:该测试主要通过对芯片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和定位,找出故障的原因和位置。
测试方法包括故障模拟、故障定位工具使用、信号追踪和分析等。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故障分析仪、信号分析仪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芯片功能测试方法,具体测试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取决于芯片的设计和要求。
IC中测各参数及功能测试的技巧

IC中测各参数及功能测试的技巧在集成电路(IC)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参数和功能测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验证IC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下是关于参数和功能测试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1.建立全面的测试计划:在进行参数和功能测试之前,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测试计划。
这包括对IC的各个参数和功能进行详细的测试要求和方法的规划。
测试计划应该考虑到IC的设计规格,如工作频率、电压和温度等,以及产品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2.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参数和功能测试需要使用专门的测试设备,如逻辑分析仪、多用途测试系统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和分析,以评估IC的性能和功能。
在选择测试设备时,应根据产品的规格和要求来选择适当的设备。
3.多次测试和重复性验证: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多次测试和重复性验证。
通过多次测试可以排除测试误差和系统偏差的影响,得到更准确的测试结果。
重复性验证可以验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设计灵活的测试方案:在测试参数和功能时,应设计灵活的测试方案。
这包括针对不同的测试需求和条件设计不同的测试方案,如选择不同的测试序列和测试方法,以及调整测试参数和测试环境等。
通过灵活的测试方案,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测试需求和条件。
5.进行边界测试和异常测试:在参数和功能测试中,除了对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和功能进行测试外,还需要进行边界测试和异常测试。
边界测试可以验证IC在极限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和功能,如最高频率、最低电压等。
异常测试可以模拟各种异常情况,如电压波动、过载等,以评估IC的抗干扰和恢复能力。
6.进行系统级测试和集成测试:除了对IC的各个参数和功能进行测试外,还需要进行系统级测试和集成测试。
系统级测试可以验证IC在整个系统中的性能和功能,以及与其他组件和设备的兼容性。
集成测试可以验证IC内部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协调和交互,以保证整体性能和功能的一致性。
常用IC的检测方法

常用IC的检测方法1.IC 检测的方法:现在的电子产品往往由于一块集成电路损坏,导致一部分或几个部分不能常工作,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那么如何检测集成电路的好坏呢? 通常一台设备里面有许多个集成电路,当拿到一部有故障的集成电路的设备时,首先要根据故障现象,判断出故障的大体部位,然后通过测量,把故障的可能部位逐步缩小,最后找到故障所在。
要找到故障所在必须通过检测,通常修理人员都采用测引脚电压方法来判断,但这只能判断出故障的大致部位,而且有的引脚反应不灵敏,甚至有的没有什么反应。
就是在电压偏离的情况下,也包含外围元件损坏的因素,还必须将集成块内部故障与外围故障严格区别开来,因此单靠某一种方法对集成电路是很难检测的,必须依赖综合的检测手段。
现以万用表检测为例,介绍其具体方法。
我们知道,集成块使用时,总有一个引脚与印制电路板上的“地”线是焊通的,在电路中称之为接地脚。
由于集成电路内部都采用直接耦合,因此,集成块的其它引脚与接地脚之间都存在着确定的直流电阻,这种确定的直流电阻称为该脚内部等效直流电阻,简称R 内。
当我们拿到一块新的集成块时,可通过用万用表测量各引脚的内部等效直流电阻来判断其好坏,若各引脚的内部等效电阻R 内与标准值相符,说明这块集成块是好的,反之若与标准值相差过大,说明集成块内部损坏。
测量时有一点必须注意,由于集成块内部有大量的三极管,二极管等非线性元件,在测量中单测得一个阻值还不能判断其好坏,必须互换表笔再测一次,获得正反向两个阻值。
只有当R 内正反向阻值都符合标准,才能断定该集成块完好。
在实际修理中,通常采用在路测量。
先测量其引脚电压,如果电压异常,可断开引脚连线测接线端电压,以判断电压变化是外围元件引起,还是集成块内部引起。
也可以采用测外部电路到地之间的直流等效电阻( 称R 外) 来判断,通常在电路中测得的集成块某引脚与接地脚之间的直流电阻( 在路电阻) ,实际是R 内与R 外并联的总直流等效电阻。
芯片测试方法

芯片测试方法芯片测试是对芯片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和验证的过程。
这些功能指标包括性能参数、功能兼容性、电气特性以及可靠性等。
芯片测试方法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芯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芯片测试的分类芯片测试可以分为功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两大类。
1.功能测试:对芯片各个功能块或模块进行测试,包括静态测试、动态测试、时序测试、功能完整性测试等。
常用的芯片功能测试方法有扫描链测试、边界扫描测试、ATPG测试、仿真测试等。
2.可靠性测试:主要针对芯片在各种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进行测试,包括退化测试、环境测试、电压抑制测试、工作温度测试、ESD测试等。
二、常用芯片测试方法1.边界扫描测试:边界扫描测试是一种基于扫描链的测试方法,通过向扫描链输入合适的测试模式,使芯片内部各个寄存器和逻辑单元都达到预期状态,检测芯片的功能。
2.自动测试程序生成测试(ATPG):ATPG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测试方法,通过将芯片转换为一个布尔电路模型,根据不同的测试需求生成一系列测试模式,并将这些测试模式输入到芯片中进行测试。
3.仿真测试:仿真测试是通过建立一个芯片的功能模型,通过输入测试数据和对应的时序波形来检测芯片是否符合设计预期。
该测试方法主要应用于复杂芯片的预验证阶段,可以在芯片生产前快速发现设计错误。
4.退化测试:退化测试是在高温或高压等恶劣环境下对芯片进行测试,用来检查芯片的耐受能力和可靠性。
通过将芯片置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观察其性能是否出现退化,以评估芯片的可靠性。
5.环境测试:环境测试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和气压等环境因素对芯片性能的影响测试。
通过将芯片暴露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环境下,观察其性能是否受到影响,以评估芯片的可靠性。
6.工作温度测试:工作温度测试是对芯片在各种温度下的性能进行测试,常见的测试方法有低温测试和高温测试。
通过将芯片暴露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下,观察其性能是否受到影响,以评估芯片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芯片的检测方法一、查板方法:1.观察法:有无烧糊、烧断、起泡、板面断线、插口锈蚀。
2.表测法:+5V、GND电阻是否是太小(在50欧姆以下)。
3.通电检查:对明确已坏板,可略调高电压0.5-1V,开机后用手搓板上的IC,让有问题的芯片发热,从而感知出来。
4.逻辑笔检查:对重点怀疑的IC输入、输出、控制极各端检查信号有无、强弱。
5.辨别各大工作区:大部分板都有区域上的明确分工,如:控制区(CPU)、时钟区(晶振)(分频)、背景画面区、动作区(人物、飞机)、声音产生合成区等。
这对电脑板的深入维修十分重要。
二、排错方法:1.将怀疑的芯片,根据手册的指示,首先检查输入、输出端是否有信号(波型),如有入无出,再查IC的控制信号(时钟)等的有无,如有则此IC坏的可能性极大,无控制信号,追查到它的前一极,直到找到损坏的IC为止。
2.找到的暂时不要从极上取下可选用同一型号。
或程序内容相同的IC背在上面,开机观察是否好转,以确认该IC是否损坏。
3.用切线、借跳线法寻找短路线:发现有的信线和地线、+5V或其它多个IC不应相连的脚短路,可切断该线再测量,判断是IC问题还是板面走线问题,或从其它IC上借用信号焊接到波型不对的IC上看现象画面是否变好,判断该IC的好坏。
4.对照法:找一块相同内容的好电脑板对照测量相应IC的引脚波型和其数来确认的IC是否损坏。
5.用微机万用编程器(ALL-03/07)(EXPRO-80/100等)中的ICTEST软件测试IC。
三、电脑芯片拆卸方法:1.剪脚法:不伤板,不能再生利用。
2.拖锡法:在IC脚两边上焊满锡,利用高温烙铁来回拖动,同时起出IC(易伤板,但可保全测试IC)。
3.烧烤法:在酒精灯、煤气灶、电炉上烧烤,等板上锡溶化后起出IC(不易掌握)。
4.锡锅法:在电炉上作专用锡锅,待锡溶化后,将板上要卸的IC浸入锡锅内,即可起出IC又不伤板,但设备不易制作。
5.电热风枪:用专用电热风枪卸片,吹要卸的IC引脚部分,即可将化锡后的IC起出(注意吹板时要晃动风枪否则也会将电脑板吹起泡,但风枪成本高,一般约2000元左右)作为专业硬件维修,板卡维修是非常重要的项目之一。
拿过来一块有故障的主板,如何判断具体哪个元器件出问题呢?引起主板故障的主要原因1.人为故障:带电插拨I/O卡,以及在装板卡及插头时用力不当造成对接口、芯片等的损害2.环境不良:静电常造成主板上芯片(特别是CMOS芯片)被击穿。
另外,主板遇到电源损坏或电网电压瞬间产生的尖峰脉冲时,往往会损坏系统板供电插头附近的芯片。
如果主板上布满了灰尘,也会造成信号短路等。
3.器件质量问题:由于芯片和其它器件质量不良导致的损坏。
清洗首先要提醒注意的是,灰尘是主板最大的敌人之一。
最好注意防尘,可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上的灰尘,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芯片采用插脚形式,常会因为引脚氧化而接触不良。
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层,重新插接。
当然我们可以用三氯乙烷--挥发*能好,是清洗主板的液体之一。
还有就是在突然掉电时,要马上关上计算机,以免又突然来电把主板和电源烧毁。
流程。
BIOS 由于BIOS设置不当,如果超频……可以跳线清处,摘重新设置。
如果BIOS损坏,如病毒侵入……,可以重写BIOS。
因为BIOS是无法通过仪器测的,它是以软件形式存在的,为了排除一切可能导致主板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好把主板BIOS刷一下。
拔插交换主机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例如主板自身故障或I/O 总线上的各种插卡故障均可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
采用拔插维修法是确定故障在主板或I/O设备的简捷方法。
该方法就是关机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是该插件板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
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采用交换法实质上就是将同型号插件板,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号芯片相互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
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确定故障原因。
观看拿到一块有故障主板先用眼睛扫一下,看看没有没烧坏的痕迹,外观有没损坏,看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
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
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借助万能表量一下。
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异常发烫,可换一块芯片试试。
(1).如果连线断,我们可以用刀把断线处的漆刮干净,在露出的导线处涂上蜡,再用针顺着走线把蜡划去,接下来就是在上面滴上硝酸银溶液。
接着就要用万能表来确认是否把断点连接好。
就这样一个一个的,把断点接好就可以了。
注意要一个一个的连,切不要心急,象主板上有的地方的走线间的距离很小,弄不好就会短路了。
(2).如果是电解电容,可以找匹配的换掉。
万能表、示波器工具用示万能表、波器测主板各元器件供电的情况。
一个是检测主板是否对这部分供电,再有就是供电的电压是否正常。
电阻、电压测量:电源故障包括主板上+12V、+5V及+3.3V电源和Power Good 信号故障;总线故障包括总线本身故障和总线控制权产生的故障;元件故障则包括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芯片及其它元部件的故障。
为防止出现意外,在加电之前应测量一下主板上电源+5V与地(GND)之间的电阻值。
最简捷的方法是测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之间的电阻。
未插入电源插头时,该电阻一般应为300Ω,最低也不应低于100Ω。
再测一下反向电阻值,略有差异,但不能相差过大。
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导通,就说明有短路发生,应检查短的原因。
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系统板上有被击穿的芯片。
一般说此类故障较难排除。
例如TTL芯片(LS系列)的+5V连在一起,可吸去+5V引脚上的焊锡,使其悬浮,逐个测量,从而找出故障片子。
如果采用割线的方法,势必会影响主板的寿命。
(2)板子上有损坏的电阻电容。
(3)板子上存有导电杂物。
当排除短路故障后,插上所有的I/O卡,测量+5V,+12V与地是否短路。
特别是+12V与周围信号是否相碰。
当手头上有一块好的同样型号的主板时,也可以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测板上的疑点,通过对比,可以较快地发现芯片故障所在。
当上述步骤均未见效时,可以将电源插上加电测量。
一般测电源的+5V和+12V。
当发现某一电压值偏离标准太远时,可以通过分隔法或割断某些引线或拔下某些芯片再测电压。
当割断某条引线或拔下某块芯片时,若电压变为正常,则这条引线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来的芯片就是故障所在。
程序、诊断卡诊断通过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及根据各种技术参数(如接口地址),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硬件维修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程序测试法的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如寄存器)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
此法往往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
但此法应用的前提是CPU及基总线运行正常,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能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
编写的诊断程序要严格、全面有针对性,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出现有规律的信号,能够对偶发故障进行反复测试及能显示记录出错情况。
IC集成电路的好坏判别方法一、不在路检测这种方法是在IC未焊入电路时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可用万用表测量各引脚对应于接地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并和完好的IC进行较。
二、在路检测这是一种通过万用表检测IC各引脚在路(IC在电路中)直流电阻、对地交直流电压以及总工作电流的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克服了代换试验法需要有可代换IC的局限性和拆卸IC的麻烦,是检测IC最常用和实用的方法。
2.直流工作电压测量这是一种在通电情况下,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对直流供电电压、外围元件的工作电压进行测量;检测IC各引脚对地直流电压值,并与正常值相较,进而压缩故障范围,出损坏的元件。
测量时要注意以下八:(1)万用表要有足够大的内阻,少要大于被测电路电阻的10倍以上,以免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2)通常把各电位器旋到中间位置,如果是电视机,信号源要采用标准彩条信号发生(3)表笔或探头要采取防滑措施。
因任何瞬间短路都容易损坏IC。
可采取如下方法防止表笔滑动:取一段自行车用气门芯套在表笔尖上,并长出表笔尖约0.5mm左右,这既能使表笔尖良好地与被测试点接触,又能有效防止打滑,即使碰上邻近点也不会短路。
(4)当测得某一引脚电压与正常值不符时,应根据该引脚电压对IC正常工作有无重要影响以及其他引脚电压的相应变化进行分析,能判断IC的好坏。
(5)IC引脚电压会受外围元器件影响。
当外围元器件发生漏电、短路、开路或变值时,或外围电路连接的是一个阻值可变的电位器,则电位器滑动臂所处的位置不同,都会使引脚电压发生变化。
(6)若IC各引脚电压正常,则一般认为IC正常;若IC部分引脚电压异常,则应从偏离正常值最大处入手,检查外围元件有无故障,若无故障,则ic很可能损坏。
(7)对于动态接收装置,如电视机,在有无信号时,IC各引脚电压是不同的。
如发现引脚电压不该变化的反而变化大,该随信号大小和可调元件不同位置而变化的反而不变化,就可确定IC损坏。
(8)对于多种工作方式的装置,如录像机,在不同工作方式下,IC各引脚电压也是不同的。
还要补充二的是:交流工作电压测量法为了掌握IC交流信号的变化情况,可以用带有db插孔的万用表对IC的交流工作电压进行近似测量。
检测时万用表置于交流电压挡,正表笔插入DB插孔;对于无DB插孔的万用表,需要在正表笔串接一只0.1~0.5μf隔直电容。
该法适用于工作频率较低的IC,如电视机的视频放大级、场扫描电路等。
由于这些电路的固有频率不同,波形不同,所以所测的数据是近似值,只能供参考。
总电流测量法该法是通过检测IC电源进线的总电流,来判别IC好坏的一种方法。
由于IC内部绝大多数为直接耦合,IC损坏时(如某一个pn结击穿或开路)会引起后级饱和与截止,使总电流发生变化。
所以通过测量总电流的方法可以判别IC的好坏。
也可用测量电源通路中电阻的电压降,用欧姆定律计算出总电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