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活水公园 及海绵城市理论
活水公园介绍
简介 设计规划 公园特点 公园特色 净化处理 建造目的 登上世博 原理及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简介
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位 于中国四川成都,占地24000多平方米。取自府河水, 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 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 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 成都活水园,占地24000多平方米,坐落于成都市中心 府南河畔,是一个具国际知名度的环境治理的成功案例。 园中庞大的水处理工程,大大改善了府南河的水质,也 因此让市民亲眼目睹水由污变清的自然进程并为之骄傲。 每天有200立方水从河中抽出除去细菌、重金属后再回 到河中。
原理及作用
实质:微缩版的湿地 其主要净水原理是湿地通过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 化学、生物过程,吸收、固定、转化土壤和水中营 养物质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质,净化水体,消减 环境污染。 另外湿地通过蒸腾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不仅 可以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丧失,还 可诱发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据一些地方 的调查,湿地周围的空气湿度比远离湿地地区的空 气湿度要高5%至20%以上,降水量相对也多。因 此,湿地有助于调节区域小气候,优化自然环境,对 减少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十分有利。
公园特色
园内的中心花园雕塑喷泉、自然生态河堤、“黄 龙五彩池”等自然风景和几十种水生植物、观赏 鱼类巧妙融合在一起,集教育、观赏、游戏为一 体,使人们在走近自然、融入自然的过程中,充 分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活水公园不光是对于水资源的处理尤为独到,在 植物配置上也是相当的适时适地。活水公园再现 了四川成都峨眉山风景区自然地森林景观。将山 地的林带景观搬移到城市之中,并对与周边的环 境起到了一定的生态保护,生态系统的微观调节 的作用,可以说是中看又中用。
成都活水公园景观生态设计分析2
厌氧池
2.植物塘、床系统
它是处理污水的核心部分,包含了6个植物塘 和12个植物床,组成了3级植物塘、床系统。污水 在这个系统中变成了维持这个具有物种多样性的 生物群落正常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在 促进植物生长的同时也净化了自己。适时地收获 或移出生长成熟的植物的同时,也就把污水带入 的污染物移出系统,使水质得到明显地改善。
鱼鳞状的人造湿地系统,是一组水生植物塘净化工艺设 计,错落有致的种植了芦苇、菖蒲、凤眼莲、水竹、浮萍等 水生植物,对吸收、过滤或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各有功能上 的侧重。
经过湿地植物 初步净化的河水, 接着流向由多个鱼 塘和一段竹林小溪 组成的“鱼腹”, 在那里通过鱼类的 取食(浮游动植 物),沙子和砾石 的过滤(鱼类的排 泄物)。
平面图
成都活水公园位于锦江府河畔,占地约2.4万 平方米,于1998年落成;整体设计为鱼形,寓意 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关系鱼水难分;主要由“人 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模拟自然森林群落” 和环保教育馆等部分构成。国际上曾获“国际水 岸奖最高奖”和“环境地域设计奖”。
二、人工湿地水循环系统
净化系统
成都活水公园分析
一、活水公园简介 二、人工湿地水循环系统 三、景观植物 四、生态设计特点
一:活水公园简介
1.设计师:贝西·达蒙(Betsy Damon)(美)现74岁,景 观艺术家。1996年向成都提出活水公园的创意被采纳, 1998年建成的活水公园 。 2.公园简介: 成都活水园,占地24000多平方米,坐落于成都市 中心府南河畔,是一个具国际知名度的环境治理的成 功案例,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展示 国际先进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城市生态环 保公园,被看作“中国环境教育的典范”。 园中庞大的水处理工程,大大改善了府南河的水 质,也因此让市民亲眼目睹水由污变清的自然进程。 每天有200立方水从河中抽出,然后除去细菌、重金属 后再回到河中。
从细部景观看成都活水公园
从细部景观看成都活水公园成都活水公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是一座集娱乐、休闲、运动为一体的城市公园。
该公园以其独特的细部景观而闻名,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完美场所。
进入活水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
公园内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每一片草坪都修剪得整整齐齐,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而公园内的小花坛中则种植着五彩缤纷的花卉,如鲜艳的玫瑰、娇嫩的郁金香等等。
漫步其间,只需抬头一看,就会被这些美丽的花朵所吸引,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花海。
除了花草树木外,活水公园还拥有多个水景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中心湖。
中心湖面积很大,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
宽敞的湖畔步道环绕湖泊,供游客散步或慢跑。
湖畔还有几个小亭子,供游客休息或观赏湖景。
在湖中央,还有几个小岛屿,上面建有精致的亭子和桥梁。
游人可以乘坐小船前往这些小岛,感受湖泊的宁静与祥和。
活水公园还有一条名为“花与鱼”的小溪。
在这条小溪中,游客们可以看到一些奇特的水生植物,如凤尾蕨、水仙花等。
溪水清澈,水中还有一些彩色的锦鲤在游动。
沿着小溪的步道散步,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景,还可以欣赏到游鱼的优雅姿态,让人陶醉其中。
与此活水公园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装饰物。
公园内的几个喷泉,喷泉水柱高高地冲起,在阳光的照射下,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公园内还有一些雕塑,这些雕塑形态各异,有的是静态的,有的是动态的,为公园增添了一份艺术的气息。
成都活水公园以其独特的细部景观吸引着游客们。
花草树木的装饰、湖泊的宁静、小溪的清澈、喷泉的翻腾,无不让人陶醉其中。
这里是一个可以欣赏美丽自然景致、放松身心的理想场所,必然会给游客们带来一段愉快的旅程。
成案例都馆 活水公园 组长 袁航
成都的活水公园是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它对社区和公共空间的雨水和污水进行有效收集,通过生物自净功能进行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诠释活水文化,启迪人们珍惜水资源。
该案例充分示了活水公园建设理念、运转流程和实践成果,并在原活水公园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和发展。
从外形看,成都馆形如一条游在水边的鱼,喻示着人类、水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馆内集水环境、水净化、水教育为一体,包括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模拟龙门山森林植物群落景观、环境教育中心、亲水互动平台等设施。
展示内容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的成都“活水公园”案例占地2680平方米,分为4个部分,分别反映自然未被“现代文明”污染前的状况、自然环境被破坏和污染时的状况、水的人工湿地生物净化系统部分和展示河水经过生物净化后的运用状况。
案例的设计理念秉承“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想和“人水相依”的生态理念,将社区和公共空间的雨(污)水进行有效收集、通过以生物自洁功能的发掘,进行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营造园林景观和公共空间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启迪人们对水的珍惜和对活水文化的诠释。
环保节能
花园通过地下管道,连接着卫生间、厨房和院内的洗手池。
院子里所有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汇集,流入管式沉沙井,然后进入人工湿地植物床,植物床放有过滤作用的大小碎石,种植了芦苇、姜花、伞草、美人蕉,这些都是根系特别发达的湿地植物。
它们能把水里的有毒物质降解、吸收掉,产生的微生物能吸附在碎石上,为植物提供养分。
成都活水公园
成都活水公园[写在前面的话]水景是城市环境中最富魅力的要素,有水就有灵气,水是生命的源泉。
水景是公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7年我参与完成了“活水公园”公共艺术创作,已经过去了7年,曾获第十二届国际“优秀水岸奖”最高奖。
至今仍然有着极好的国际评价,在推崇公共艺术发展的今天,功能艺术化是需要大力推广的,“活水公园”的艺术实践有必要进行总结,以供借鉴。
水景雕塑的创作水景是城市环境中最富魅力的要素,有水就有灵气,水是生命的源泉。
水景是公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喜欢赏水、亲水、玩水,创作水景景观,就要满足人们的需要,满足环境的需要,充分利用水的基本特征:流、落、滞、喷。
水的造景是园林常用的技法,如何用雕塑的形式,创造水景雕塑,实践证明我们创作的活水公园是成功的。
一、活水公园成为国际的典范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府南河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成都开始了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水质治理,也就是整治府南河。
该工程包括抗洪、垃圾处理,基础建设及在府南河沿岸建一系列公园,活水公园就是公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活水公园傍依府南河畔,占地24000平方米,整体设计为鱼的形状,寓意鱼水难分的人与水,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活水公园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保公园。
她采用国际先进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中、美、韩三国的水利、园林、环境、雕塑等专家共同设计,精心建造而成。
是成都市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环境教育的典范”。
1998年获第十二届国际“优秀水岸奖”最高奖。
我是一名雕塑家,参与了该工程的艺术造型设计、制作工作,为推动功能艺术化的城市公共艺术实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二、创意立足于艺术水景活水公园的功能艺术化。
四川,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省会成都,穿过这座城市的两条主要河流源于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同时也是长江的支流。
这两条河,府河和南河,绕城区11.5英里。
人居环境的生态化_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_白静
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的生态化———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 白 静 一、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与活水公园简介2000年10月18日,《成都宣言》在“21世纪城市建设与环境”国际大会获得通过,“建立理想家园”的呼吁飞向世界。
成都在全人类人居改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为成都带来荣誉的府南河整治工程更成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最佳范例”而令世人瞩目。
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是以治理环抱成都市中心地区的府河、南河(又称锦江)为龙头,带动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小区建设,城市环境建设,城市生态建设的一项综合性整治工程。
工程从1993年启动,至1997年底已完成城市中心段的整治,投资27亿元,拆迁3万户,10万人入住,建成24个新居民小区,疏淘16公里河道,新建和加固25公里河堤使其达到200年一遇防洪标准。
延伸整治从1998年开始,计划再用3至5年时间,使府南河河水污染、环境恶化问题有一个根本改善,还清流于长江,还清流于大海。
经过上一阶段综合整治的府南河850公顷水面得以净化,城市水环境大为改观。
河道沿线新增25公顷绿地,形成滨河绿色环带。
活水公园(Living Water Park )就是这环带上的一颗明珠。
紧依府南河畔的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水保护为主题的新概念公园,采用先进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中、美、韩三国水利、园林、环境专家共同设计,占地24000平方米。
取自府南河的水依次经厌养沉淀池、水流雕塑、植物塘、植物床等污水净化系统,使水发生质的变化,向人们演示了河水由“浊”变“清”的过程。
二、活水公园对建立良好人居环境的一点启示活水公园所依的府南河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养育成都人民的母亲河。
但随着近几十年城市快速增长的人口和工业化的发展,那条曾经可供人们垂钓、浣沙和洗涤的涓涓清流渐已消失了,代之的是一条“藏污纳垢”的臭河。
受污染的河流带来的是沿岸居住环境的迅速恶化;那与水息息相关的城市人文精神只留下残存在人们记忆中的部分。
成都活水公园及海绵城市理论课件
政策与公众参与
通过活水公园的建设,推 动了政府与市民对海绵城 市理念的认同和参与,促 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04
海绵城市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和 应用
海绵城市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需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城市面临越来越多的水患、干旱等问题 ,海绵城市理论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分析海绵城市理论在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缓解城市内涝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雨水下渗和储存,减轻城市 排水系统的压力,降低城市内涝的风 险。
海绵城市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通过生态化建设推动城市的可持 续发展。
改善城市水环境
通过净化雨水、修复湿地等手段,改 善城市水体的质量,提升城市生态环 境。
试点城市和项目
中国在多个城市开展了海 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通 过实践探索海绵城市的实 现方式和效果。
成功案例
国内有许多成功的海绵城 市实践案例,如成都活水 公园、上海世博园等。
海绵城市理论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绵城 市理论将与新技术相结合,提 高雨水管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效
成效与影响
活水公园的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周 边水环境,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 量,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典范。
成都活水公园对海绵城市理论的贡献
01
02
03
理论与实践结合
成都活水公园作为海绵城 市理论的实践案例,为该 理论的推广提供了实证支 持。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在实现生态功能的同时, 公园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 美学和人文因素,实现了 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海绵城市的主要特征和优势
海绵城市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 自然净化等特征,能够实现雨水资源 化利用,补充地下水,控制内涝等。
活水公园
1997年,成都府南河改造工程即将结束。 美国水保护协会创始人贝特西.达蒙在 听闻府南河改造工程后,联想到自己擅 长的水处理工程,建议在河边做一个以 水保护为主题的公园,向公众展示实地 的污水处理系统。最终由她和中美韩各 国专业人士共同设计。
世博会上活水公园总平面图
二:活水公园简介
设计师:贝西·达蒙(Betsy Damon)(美)现74岁,景观
常绿与落叶结合
湿地植物景观
湿地植物景观是该公园的主题景观,发挥着净化、美化、绿化环 境的作用。该区以九寨沟黄龙的的五彩池为设计原型,如梯田般 一层层铺展到府河之滨。 植物床中水生植物的种植方式主要是片植和丛植,片植如伞 草,由于伞草相对较高,其片植具有较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 力;且在局部易于遮挡游人的视线,用于丛植的多是观赏性 较高的种类。各种植物高度各不相同,通过合理的搭配使得 立面的层次感更加丰富。 植物塘中植物株形、叶形、花形等也各具特色。
谢谢
中西部山丘及坡地区域,安排银杏、 黄葛树、天竺桂、雪松等乔灌木形成 丛林景观,鸢尾等林下草本形成地被 景观。
乔灌木结合
东部狭窄区域,置以山茶、杜鹃、八角 金盘、小叶女贞、观音竹等展现灌丛群 落景观。 南部主要安排垂直绿化景观,将地瓜 藤等藤本、攀援灌木装饰在地下停车 场入口处及地下室的顶上。南缘入口 处主要有由小花坛、花镜等构成的草 本花卉植物景观。
兼氧池
2.5 水处理流程
植物池——鱼鳞
植物池是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它是活水公园水处理工程的核心 部分,由6个植物塘、12个植物 床组成,其中养殖的植物达数十 种,包括:漂浮植物、挺水植物、 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等。水流入 人造湿地区,这里的芦苇不是长 在土里,而是长在石头上。水从 石头之间流过,污染物就被吸附 住了。岩石有吸附的作用,而且 石头上也生长着微生物。它们将 污染物分解成为对植物有用的营 养。这里的植物依靠水中的污染 物生长,植物枯萎时被清除掉, 污染物也就清除掉了。
从成都市活水公园看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工艺
从成都市活水公园看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工艺从成都市活水公园看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工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各地纷纷引入人工湿地系统作为城市水处理的手段之一。
成都市活水公园作为其中的典范,其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工艺值得借鉴与学习。
成都市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占地面积约100亩,是该地区的一大标志性景点。
活水公园采用了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水质净化处理,既起到了景观绿化的效果,又有效地改善了周边水环境质量。
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技术,利用湿地植物的吸收、吸附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总氮、总磷等污染物进行去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而成都市活水公园的人工湿地系统采用了水平流式湿地的设计,包括一级湿地、二级湿地和三级湿地。
一级湿地是整个处理系统的第一道工艺单元,其主要作用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颗粒污染物等,因此采用了较密植、较高植物种植方式。
这些湿地植物如菖蒲、香蒲、芦苇等,利用其丰富的根系,在泥沙中形成了复杂的水-根界面,从而起到悬浮物去除的作用。
此外,湿地植物还能吸收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水质的处理效果。
二级湿地则是一级湿地的后续处理单元,其目的是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营养物。
二级湿地采用了较疏松植物种植方式,如香蒲、金鱼草、黄花菜等,以增加湿地表面积,提高有机物的降解速率。
同时,通过湿地中的微生物的作用,相应的氮磷转化为微生物体内的有机物,从而达到去除营养物的目的。
三级湿地作为整个处理系统的末端,其主要功能是去除腐殖质、有机氮和余留的磷等物质。
三级湿地采用了相对稀疏的植物种植方式,如芦苇、芦荻等。
此外,三级湿地的水质净化效果还与湿地水位的控制密切相关。
当水位较高时,有利于氧化还原作用,从而促进有机质的降解;当水位较低时,有利于水体中的氧供应,加速废水中的氨氮等有毒物质的转化与去除。
与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相比,人工湿地系统具有环保、经济、效果明显等优点。
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成都活水公园
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调研分析报告—-成都市活水公园为更好学习和理解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原理,我们小组决定以成都市活水公园为调研对象进行网上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并总结成文,以下是我组的调研报告。
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内的府河边,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
取自府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一、活水公园功能分区成都活水公园主要由“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自然森林群落模拟"和环保教育馆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如图一.鱼形的整体平面上,以绿地分割各个景观区域以及通行流线,再以从鱼眼到鱼尾的水处理系统串联各分块,就像鱼的生命动力一样给以整个公园活力,并在视觉上联系了各个板块,使游人在观看游览中感受到绵绵不绝的水流场景,体会水对于各种生命的重要滋养。
(图一)“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主要由数个水处理池构成,在功能上不仅向游人展示如何将污水步步进行净化,四周的植物配置也营造了一种自然式生态的亲和环境效应,从而更好地在自然方面诠释公园的象征意境。
此区域包括了水处理展示区,休息观赏区和湿地生物展示区。
三者在游人步行过程中交替出现,通过植物整体外形的相似性和路道实现自然过渡,展现节能环保可循环的多功能水资源利用和别具一格的湿地景观.“自然森林群落模拟"这一景观是广泛分布于公园各处绿地中.随着净水系统和自然森林群落的组合运用,让“公园"的功能得以更完善地体现和发挥,在多是人造混凝土景观周围布置令人舒适的绿色植物,不仅可以作为与净水系统相对应的软质景观,而且也具有分割限制游览空间的作用,让公园的多功能性和人与自然鱼水难分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环保教育馆则集中体现了建造公园的核心意义。
由于我们没有到馆内参观,故在此不评析它的主要特征.但在公园的功能区间中,它起到了点睛的启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也展现了活水设施的必要性。
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非连续性阅读》(无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非连续性阅读》(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哈尔滨群力新区,年降雨量近600毫升,且集中在夏季,所以雨涝是城市的一大问题。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处于该城市的低洼平原地带,设计者用填挖土方的方法,在公园营造了一处城市中心的绿色海绵,仅用10%的城市用地就解决城市的雨涝问题。
详细做法是沿场地四周,通过挖方和填方的平衡技术,创建出一系列深浅不一的水坑和凹凸不一的土丘。
高地种植旱生果木,而凹地养鱼或种植湿生植被,成为一条蓝绿相间的“海绵”带,收集城市雨水,使其经过过滤、沉淀和净化后进入核心区的低洼湿地。
在此整体格局基础上,建立步道网络,穿越于丘陵和泡状湿地之间。
建成后的雨洪公园,不但为防止城市涝灾做出了贡献,同时为新区居民供应美丽的游憩场所和多种生态体验。
【材料二】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位于金华市区的三江口,为了摆脱雨季洪水的困扰,变更以往在两江沿岸筑起水泥高堤以防卫洪水的做法,提出与洪水为友的理念。
将河岸改造为多级可沉没的梯田种植带,将来自陆地的雨洪滞蓄和过滤。
这种梯田河岸不但增加了河道的雨洪行走面积、减缓了水流速度,而且缓解了对岸城市一侧的防洪压力。
这样生态化地处理雨洪,削减了城市开发所导致的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和对四周环境的破坏。
让开发前后水流量和峰值保持不变,同时水流峰值①的出现时间也基本保持不变。
梯田上广植适应于季节性洪涝的乡土植被,每年的洪水为梯田上的多年生植被带来足够的沙土、水分和养分,使其能茂密地繁衍和生长不须要任何施肥和浇灌。
而梯田的挡墙建成可行走的步行道网络,使滨江水岸兼具防洪实力和休憩的漂亮景观。
公园经验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的考验,目前已成为金华市的一张名片,也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优秀案例。
低影响开发与传统开发水文②比较示意图①峰值:在所考虑的时间间隔内,水的流量变更的最大瞬间值。
②水文:自然界中水的时空分布、变更规律。
【材料三】四川的活水公园改造是在原有的总体设计不变的基础上,融入海绵城市“水体自然净化”理念,因地制宜地安装新设施,对原有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人工湿地案例讲解之活水公园
人工湿地塘、床系统
• 活水公园设有6个植物塘和12个植物床。芦苇、水竹生长茂盛,浸泡着的碎石床中。 • 床中种植有浮萍、凤眼莲、水浮莲等浮水植物,睡莲、田字萍等漂叶植物,芦苇、香蒲、伞草、
茭白、马蹄莲、荷花等挺水植物,苦草、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并伴生有青蛙、鱼类、昆虫等水生 动物。
• 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植物塘、床系统内经物理吸附作用、 氧化还原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等,大部分分解可植物吸收的 营养物质,从而促进系统内的浮水植物,浮叶植物,及各种藻类 迅速生长,同时也促使许多原生动物、鱼类及野生动物的繁殖。 • 进行科学的管理,不断地收割移走衰老的多余的植物,也就把 污染物带出了系统,使水得到净化。
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 取自府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 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 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 的生命过程,每天有200立方水从河中抽出,然后除 去细菌、重金属后再回到河中。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主要工艺过程为:厌氧沉淀池、 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养鱼塘系统、戏水池及连接各 工序的水流雕塑与自然水沟等五个部分。
养鱼塘的出水经渗滤池后流入戏水池,在戏水池中儿童及游人可开展适量的亲水、戏水活动,使在现代繁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都市里很难看到的这种类似于过去在乡村自然水体里儿童戏水的情景再
现活,水游公人园可是从世中界体上验一第到一人般座水城鱼相市亲综类的合欢保性乐环。护境教区育公及园,游取泳自府区河水),的依水次流质经厌标氧池准、流要水求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
养 鱼 塘 系 统 营养物质,从而促进系统内的浮水植物,浮叶植物,及各种藻类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应用1. 引言1.1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应用,是指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城市综合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以实现城市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海绵城市理念强调通过“源头控制、在地蓄滞、分散处理、节约利用”的原则,实现城市雨水的自然循环和净化,减少城市水灾风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而城市综合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生态保障、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具有绿地景观、水系设施、休闲活动区等多样化的特点。
将海绵城市理念与城市综合公园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公园的功能和价值,同时也可以实现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在城市综合公园中融入雨水花园、湿地公园、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实现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
在城市综合公园中设置海绵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城市地表径流的状况,减少城市洪涝风险,提升城市的抗灾能力。
海绵城市理念结合城市综合公园的应用效果逐渐显现,已经在一些城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得到了较好的实践。
未来城市的发展应更多地借鉴海绵城市理念,并在城市综合公园中加强应用,共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2. 正文2.1 海绵城市理念的基本概念海绵城市理念是指一种以海绵为概念的城市规划理念,旨在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海绵功能,实现城市内雨水的收集、储存、净化和延迟排放,以降低城市洪涝风险,改善水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理念是“绿色基础设施”,通过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自然生态设施来替代传统的城市防洪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过程化处理。
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可以有效减缓城市的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环境。
海绵城市理念的实现需要对城市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将雨水管理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考虑范围。
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利用城市绿地、道路、建筑等各类场所,设置各种类型的海绵设施,包括雨水花园、湿地、蓄水池等,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净化。
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成都活水公园
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调研分析报告——成都市活水公园为更好学习和理解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原理,我们小组决定以成都市活水公园为调研对象进行网上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并总结成文,以下是我组的调研报告。
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内的府河边,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
取自府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
一、活水公园功能分区成都活水公园主要由“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自然森林群落模拟”和环保教育馆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如图一。
鱼形的整体平面上,以绿地分割各个景观区域以及通行流线,再以从鱼眼到鱼尾的水处理系统串联各分块,就像鱼的生命动力一样给以整个公园活力,并在视觉上联系了各个板块,使游人在观看游览中感受到绵绵不绝的水流场景,体会水对于各种生命的重要滋养。
(图一)“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主要由数个水处理池构成,在功能上不仅向游人展示如何将污水步步进行净化,四周的植物配置也营造了一种自然式生态的亲和环境效应,从而更好地在自然方面诠释公园的象征意境。
此区域包括了水处理展示区,休息观赏区和湿地生物展示区。
三者在游人步行过程中交替出现,通过植物整体外形的相似性和路道实现自然过渡,展现节能环保可循环的多功能水资源利用和别具一格的湿地景观。
“自然森林群落模拟”这一景观是广泛分布于公园各处绿地中。
随着净水系统和自然森林群落的组合运用,让“公园”的功能得以更完善地体现和发挥,在多是人造混凝土景观周围布置令人舒适的绿色植物,不仅可以作为与净水系统相对应的软质景观,而且也具有分割限制游览空间的作用,让公园的多功能性和人与自然鱼水难分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环保教育馆则集中体现了建造公园的核心意义。
由于我们没有到馆内参观,故在此不评析它的主要特征。
但在公园的功能区间中,它起到了点睛的启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也展现了活水设施的必要性。
活水公园——人工湿地生态净水的典范——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世博一.
从微生物池泵入植物池。 第四步:植物哑收
植物池是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它是 活水公园水处理工程的核心部分.由6个植物
塘、12个植物床组成.其中养殖的植物达数十 种,包括:漂浮植物(浮萍、紫萍、风眼莲)、
挺水植物(芦苇、水烛、菱白、伞草、菖蒲、
马蹄莲、灯芯草)、浮叶植物(莲、睡莲)、沉
万方数据
水植物(金鱼 藻、黑藻)等, 还有多种鱼类、 昆虫和两栖动 物。
机理: 水流人人造湿地区,这里的芦苇不是长 在土里,而是长在石头上。水从石头之间流 过.污染物就被吸附住了。岩石有吸附的作 用.而且石头上也生长着微生物。它们将污 染物分解成为对植物有用的营养。这里的植 物依靠水中的污染物生长,植物枯萎时被清 除掉,污染物也就被清除掉了。植物对污染 物的清除能力很彻底。由此,水变得清亮了, 水中的鱼游得很欢畅。 第五步:净水流出 在活水公园中得到彻底净化的水从这里 流向府南河。在活水公园与府南河连接的堤 岸边,人们可以直接接触被净化的河水,在 这里.没有人愿意向河中扔垃圾。 (六)回到问题 城市污水的处理可以有很多种办法,成 都市“活水公园”是一个集净水与美化于一体 的典范之作。 (七)小结升华
题的办法.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表达能力。
科学处理生活污水的典范。
2通过共同探讨自然湿地的功能和“活水
本节课首先抛给同学们一个问题:人口
公园”人工湿地的净水机理,培养学生科学研
剧增.城市污水不断增加.有什么有效办法
究的能力。
进行处理7让同学们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现目标
学生的提案作出鼓励性评价后,展示成都
活水公园——人工湿地生态净水的典范
——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世博一课
●娄维义
城市水主题海绵型公园建设的思考
均, 地表径流 , 热岛效应等多种现代城市问题。 “ 海 绵城 市 ” 的构 建 赋 予 城 市 水 分 特 征 与 力 学 特征 。 。 , 吸水 , 保水 , 释水 的水 分 特 征 以及 回弹 、 压
及面更广 , 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后 , 才能提出具体的改 造策略 。既有的城市水主题公 园因其具备 良好的展
示 和示 范作 用 , 以及 广泛 的“ 群众 基 础 ” , 在“ 海绵 城
市” 建 设 中应 发挥 更 重要 的作 用 。
“ 海绵城市” 的建设 即是 现代城市雨水 系统 的
建设 , 它主要包括低 影响 开发 ( 1 o w i m p a c t d e v e l o p —
与惬 意 的起居 方式 。
涵养能力与生态湿地修复能力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契 机 J 。“ 海绵 城 市 ” 建 设 涵 盖 新 区建 设 和 旧城 改 造两 个 主要 方 面 J 。海 绵 型新 区 建设 以“ 海 绵 城
市” 建设 相关 标 准 和要 求 执 行 。海 绵 型 旧城 改 造 涉
“ 海 绵城 市 ” 是 借 海 绵 的物 理 特 性 来 形 容 城 市 的某 种 功能 , 具体指城 市能够像 海绵一样 , 在 适 应环 境 变化 和应 对 自然 灾 害 等 方 面具 有 良好 的 “ 弹
m e n t ) 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 g r e e n s t o r mw a t e r i n f r a — s t r u c t u r e ) 两 大基本 系统 的建 设 , 包 括 了源 头控 制 , 雨
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案例之成都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城市田园化的可能在成都府南河畔,有一座“鱼”状的公园,里头密布着树林和各种大小不一的水塘,沿着河边狭长地分布着,它就是成都的活水公园。
在旅游界,活水公园的名声或许不如成都青城山、都江堰一类的地方响,不过,它在国际上却很知名,以至于当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设“城市最佳实践展示区”时,展示区的总规划师看中了这个公园,遂邀请其参选。
在遴选委员会的一致肯定下,活水公园于2008年4月2日入选“城市最佳实践区”实物案例。
入选词上对活水公园给予了高度评价:成都市活水公园项目采用生态化的处理方式,让污水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其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为目前许多地区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这座活水公园,最初是怎么出现的呢?那是1997年,成都府南河改造工程即将结束。
美国水保护协会创始人、艺术家贝西在听闻府南河改造工程后,联想到自己擅长的水处理工程,于是给成都市市长写了一封信,建议在河边做一个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公园,向公众展示实地的污水处理系统。
这一年,中国国内的“空气质量报告”制度刚刚出台,环保对很多城市而言还只是一个新鲜且奢侈的词。
贝西在给市长写信之前,已经向很多国家“推销”过自己的想法,但她的想法第一次真正被接受,是在成都,而且是在1997年的成都。
成都市政府很快做出决定,将她的构想变为现实。
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案例2010年,最终出现在上海世博园的城市最佳实践展示区里的活水公园模型,展示了这么一个场景:待处理的水体通过在如鱼鳞般层层递降的植物塘后,各种水生植物将收集到的雨水一道道净化,最终流出的是一池清水。
而在活水公园这个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境公园里,通过精心设计的水体净化装臵——各种水池与湿地植物的沉淀预拦截作用,上游污染源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过的河水得以变清。
每天,这个占地仅2680平方米的小小活水公园,可处理的流量达到300立方米。
从成都活水公园看公共艺术中的水景观
159 2009.082009年 第8期谈古论今一、活水公园的时代背景。
在九十年代中国正好进入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成都也不例外,十年不到,府南河从清澈河水变成了黑色的臭水沟。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以贝特西 达蒙(美)、邓乐几位艺术家提出公共艺术与自然的生态观相结合,以“活水”打造主题公园。
活水”在这里是指污水通过自然植物的净化,再转换为可以直接饮用的水。
“这一观念的提出前卫到原点,也前卫到当下。
二、活水公园水景观。
活水公园水景观的打造,主要围绕对水的厌氧处理—增氧处理—植物净化—池塘净化几个主要点展开。
公园以“鱼”形为主,“鱼嘴”位置水可以涌上岸来,像是鱼在喝水。
往下便是“鱼眼”位置,水车将水泵入鱼眼雕塑蓄水池(厌氧处理池)。
接下来河水流入“肺区”雕塑群,在这里水流动过程中利用气旋原理实现增氧。
然后水通过虹吸作用进入鱼鳞状的人造湿地系统——水生植物塘净化工艺池吸收、过滤或降解水中的污染物。
经过湿地植物净化后的河水,接着流向由多个鱼塘和一段竹林小溪组成的“鱼腹”,在那里通过鱼类的取食(浮游动植物),沙子和砾石的过滤(鱼类的排泄物),最后流向公园末端的鱼尾区,变成净水。
在活水公园里人们能亲身感受到“死水”变“活水”的全过程,虽然不能改变整个府南河水,但对人们的环境生态观念的影响是深远而成功的——公共艺术的美丽就在此处。
三、公共艺术中的水景形态。
从活水公园中水景形态,我们可以看到公共艺术中的水景形态与人为修饰相关,通常根据水面的形状分为:自然式、几何式和混合式。
1、自然式是指水体的轮廓以自然曲线分布,呈不规则形状分布。
水体沿岸追求随意,模仿自然形态、水体曲折优美,变化丰富。
活水公园的植物净化池,仿自然中梯田的造型,池里种有各种各样的水生净化植物,如:芦苇、菖薄、凤眼莲、水烛、浮萍等,看上去像水田、像荷塘,常常会使人想到美丽田园美景。
传统中式园林多以自然式造型为主,如北京颐和园就是模仿自然营造,配有亭、桥、堤、廊等造景元素,使水面迂回曲折,形成丰富多变的景观效果。
海绵城市在公园应用的原理
海绵城市在公园应用的原理1. 什么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措施,采取了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内雨水径流产生的污染和洪涝灾害风险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2. 海绵城市在公园应用的原理2.1 雨水收集与利用海绵城市在公园应用中的原理之一就是通过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公园内的灌溉、冲洗厕所等用途。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安装雨水收集设施:将公园内的大面积硬质路面、屋顶等通过雨水收集设施进行收集。
•雨水储存与处理:将收集的雨水储存于地下储水池或人工湖中,并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杂质。
•雨水利用:收集的雨水可以通过管道系统引入公园内的景观湖、绿化景观、喷泉等水景装置,实现水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
2.2 绿色建筑与自然滞留海绵城市在公园应用中的另一个原理是通过绿色建筑和自然滞留的方式来减少雨水径流的产生,并提高水资源的保持与利用率。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绿化屋顶:在公园内的建筑物顶部采用绿化屋顶的方式,增加雨水的渗透和蓄水量。
•雨水花园:设置雨水花园,通过不同层次的衍生区域、微地形以及植被种植等设计手法,实现雨水的滞留和渗透。
•软质路面:在公园内的道路和人行道等硬质路面上采用透水材料或铺设透水砖,增加雨水的渗透。
2.3 生物滞留与湿地处理海绵城市在公园应用中的第三个原理是通过生物滞留和湿地处理的方式来减少雨水径流的产生,并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人工湿地:在公园内构建人工湿地,通过湿地土壤和湿地植被的吸附、分解、吸氧和过滤作用,对雨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净化。
•生物滞留带:设置生物滞留带,通过沉降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对雨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净化和去除。
•室外净水湖泊:在公园内的湖泊中设置净水设备,通过生物滤池和湿地过滤系统,对雨水进行净化和提升水质。
3. 海绵城市在公园应用的优势•减少水资源浪费:通过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使公园内的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减少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水体净化步骤
蓄
即把雨水留下来,要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
现在人工建设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后,短时间内水汇集到一个地方, 就形成了内涝。所以要把降雨蓄起来,以达到调蓄和错峰。而当下海 绵城市蓄水环节没有固定的标准和要求,地下蓄水样式多样,总体常 用形式有两种:塑料模块蓄水、地下蓄水池。
成都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位于中国四川成都,占地24000多平方米。取 自府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 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
2016年8月初,《活水公园海绵型公园改造项目建议书》已经获批,成都活水公园将在原有建设理 念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升级成为海绵型公园。
亲水设计
总结:
建设海绵城市,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护原有的河、湖、塘、渠等生态敏感区,保留可以应对 较大强降雨的林地、草地、湿地等。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 法进行修复。 合理控制城市开发强度,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根据需求适当开 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积存、渗透和净化。 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成都活水公园是海绵型公园的成功案例,是“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 公园中的一次成功实践,对未来海绵城市的实践具有非凡的意义。
生态净水流程中的水景:成都活水公园在生态净水流程中突出了自然的动 水景观。在一次性将河水抽入厌氧沉淀池后,水一直顺着地形依靠重力流 淌,不再借助其他人工手段,设计师将水流量控制的很小,从而确保贯穿 全园的一脉活水终年流淌不息。整个净水系统虽然自然、恬静、谦逊,但 流水的灵气依然使生态净水的精神洋溢于全园。
公园起始的鱼嘴部分,用石材砌筑台阶式浅滩,栽种大量天 竺葵、桢楠、黑壳楠、桫椤、连香、含笑等植物,乔木、灌木、 草本植物等的配置,参照峨眉山自然植物群落。两架川西水车, 将府河水泵入全园最高处的鱼眼蓄水池。此处利用地形建造覆土 建筑,建成环保展览及教育中心,并设有净水工艺厌氧处理池。 临河仿照旧有木构民居而建3层通透式茶楼,以供游人品茶休憩。
渗
由于城市下垫面过硬,到处都是水泥,改变了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 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自然的渗透,把渗透放在第一位。其好处在于, 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同时,涵养 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 而渗透雨水的方法多样,主要是改变各种路面、地面铺装材料,改造屋 顶绿化,调整绿地竖向,从源头将雨水留下来然后“渗”下去。
公园形状是一“鱼”形,象征活力和健康,也成了该设计的亮点之一。游人往往从鱼嘴而入,走向 鱼尾。而沿着河岸又恰好在公园散步,游赏全景。
目前活水公园的日处理污水能力为300吨,是整个成都市的“绿肺”之一。
公园水系的运行过程:府河—公园人工湿地(净化)—公园景观用水—府河
净化方式的原理: 基质的过滤 植物的吸收 微生物对有机物污染的降解
海绵城市水体净化步骤
排
是利用城市竖向与工程设施相结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 相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 雨水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有些城市因为降雨过多导致内涝。这就 必须要采取人工措施,把雨水排掉。
成都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内的府河 边,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综合性 环境教育公园。从1997年春天活水 公园破土动工, 到目前工程初步完 成, 投资达3000万元人民币。 活 水公园自始至终所受到国内外的关 注是超乎寻常的。
传统城市与海绵城市的对比
传统 城市
海绵 城市
改造自然 利用土地为主 改变原有生态 粗放式建设 地表流量增大
顺应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 保护原有生态 低影响开发 地表径流不变
海绵城市的核心内容
海绵城市的核心是:在低 影响的前提下开发雨水的系统。 使城市水得以净化释放。
海绵城市水体净化步骤
成都活水公园景观分析
目录
海绵城市 成都活水公园
何为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 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 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 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 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 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 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 “释放”并加以利用。
人工湿地的概念:由人工建造 和监督控制,充分利用湿地系统净 化污水能力的特点,利用 生态系统
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 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 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的分解 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
其他景观的处理:
滨河水景:成都活水公园在南河之滨 采用了挑水木楼、水利水车、护栏堤 岸、不设护栏的亲水草坡堤岸和亲水 台阶堤岸、码头等形式,人与水的关 系变化多样。滨水带的很多区段能随着水位的涨落而发生变化,让人注意 到河水的自然变化。
THANKS
产生净化作用。因此,应该蓄起来,经过净化处理,然后回用到城 市中。雨水净化系统根据区域环境不同从而设置不同的净化体系, 根据城市现状可将区域环境大体分为三类:居住区雨水收集净化、 工业区雨水收集净化、市政公共区域雨水收集净化。根据这个三种 区域环境可设置不同的雨水净化环节,而现阶段较为熟悉的净化过 程分为三个环节: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
海绵城市水体净化步骤
滞
其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例如,通过微
地形调节,让雨水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方,用时间换空间。通过 “滞”,可以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具体形式总结为三种:雨水花 园、生净
通过土壤的渗透,通过植被、绿地系统、水体等,都能对水质
河水继续流入水流雕塑群代表的“肺区”,这里利用气旋, 使水流如山涧溪流般回旋跳跃,生动地体现“活水”曝气的意 义。
鱼鳞状的人造湿地系统,是一组水生植物
塘净化工艺设计,错落有致地种植了芦苇、菖 莆、凤眼莲、水烛、浮萍等水生植物,对吸收、 过滤或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各有功能上的侧重。 蜿蜒的塘边小道,塘中木板桥,营造出九寨沟 黄龙风景区的意境。
海绵城市水体净化步骤
用
在经过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多层净化之后的雨水 要尽可能被利用,不管是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都应该加强对雨水资源 的利用。不仅能缓解洪涝灾害,收集的水资源还可以进行利用,如将停车 场上面的雨水收集净化后用于洗车等。我们应该通过“渗”涵养,通过 “蓄”把水留在原地,再通过净化把水“用”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