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效性教学探讨
考 。 德课 教学 寻 求 的 是 学生 感 性 与理性 、 灵 与智 慧 的和 学 生俯 下 身摸 一 摸 、 一 喂 、 一 玩 。使 学 生 感 受 到 与 动 物 品 心 喂 玩
谐 发 展 。“ 的世 界 , 具 体 而 感性 的 , 开 放 的 , 图 是 是 留给 了学 生 命体 之 间 的关 系 生 同 到 生活 的 空 间 ; 种 以 视觉 为主 要 感 觉 方 式 的 图 像 , 这 能 热 闹 的 “ 和 动 物 交 朋 友 ” 结 束 了 , 动 物 在 热 闹 我 课 小
激 活 学 生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的感 受 : 师 引 导 学 生 “ 图 ” 过 的 学 生 中 , 否 会 觉 得 不 安 和 害 怕 ? 们 和 动 物 交 朋 友 的 教 读 的 是 我 程就是恢复师生感觉的过程 , 们更多地看 、 多地听 、 我 更 更 课 上 完 了 , 些 小 动 物 会 怎 样 呢 ? 些 小 动 物 在 和 同 学 们 那 一
笔者 在 课 堂教 学 中设 计 学 生 活动 ,希 望 活 动 在 学 生 心 为 了让 学 生 有 所 体 验 。我 们 选 择 性 地 带 来 了 一 些 外 观 可
中引 起 变 化 。 时在 教 学 中捕 捉到 学 生 变 化 的 机会 , 导学 爱 的 小 动 物 , 那 些 同 样 是 生 命 , 许 外 观 并 不 可 爱 的 、 有 引 而 也 生 生 成 新 知识 , 提升 教 学 内容 : 有 时不 注 意依 然 会直 接 告 家 庭 不 宜 饲 养 的小 动 物 , 生 又 将 以 怎 样 的 心 情 、 样 的 但 学 怎 诉 学 生 是什 么 。过 后 反 思 , 得这 样 做 , 坏 和影 响 了学 生 机 会 接 近 呢 ? 觉 破
《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论文
浅谈《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基本特征。
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社会,认知生活,培养道德情感,发展道德感悟能力,从而将自己的认知、体验、感悟渗透在生活中。
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一、课内外结合,寓道德与生活学生的世界不仅精彩,而且充满童真。
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老师讲的相矛盾的现象,进而产生许多困惑。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实现品德教育的真正价值。
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走进儿童的世界,听一听他们说的,看一看他们做的,想一想他们有什么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和行为实践以及间接获得经验实现的。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教师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生活的人。
教学不应局限于教室,应扩展到家庭社会和其他生活空间。
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
二、活用教材,理论联系生活传统的书本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仓库,却缺乏情感的体验。
我们需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体验他人的奋斗和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心灵体验。
我们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引导学生投入活动。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一。
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感悟。
例如:在《购物abc》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购物的乐趣及购物中需注意的地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亲自参与购物,亲自体验。
《品德社会》教学要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教学要生活化【摘要】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教学中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的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
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
【关键词】小学;思品;生活化《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新学科,它是在校小学生接受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新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在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下面我结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特点谈谈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一、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品德课是最受欢迎的1、特点一:爱玩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权利。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
”由此可见,玩对孩子是多么重要。
2、特点二:爱观察小学生的感知正处在发展阶段,知觉情绪性比较明显,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因而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就必须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
学生一旦对观察产生了兴趣,就会变为主动的学习。
二、贴近学生生活的品德课是最感兴趣的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去。
品德课堂如何呈现出“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
品德课堂如何呈现出“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一)如何在课堂中呈现出“生活性”?1、新课导入生活化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
2、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
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教学活动生活化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
我看了,我知道了。
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二)如何在课堂中呈现出开放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那么如何做到教学的开放呢?1、广阔的教学阵地。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路径
学生生活内容予 以如下改造:发现 、 搜集 、 整理、 归类、 择取、 引入、 转化 。
“ 品德与社会 学习更加重视学生大
9
f
⑧r 禳 野 . 教 育 探 索 J
发现 ,是 引 导学 生 对 自己思想 道德 生
的学习, 其本质都是重视引导学生 “ 在
自己 的生 活经 验 中学 习 、 “ 在 整个
的社会活动中学习 ,相对于每一个
学生来说 , 生 活 ”是 “ 社 会 的个
行与道德之知合一的小学思品教学策 略, 其实践操作基本流程如下: 生活一
体化、 “ 社会”是 “ 生活”的集体化。 两者都是在从不同范 围强调思 品学习 的生活化。 “ 品德与生活”教育 ,更
1 . 品德 的 生活 教 育 。无 论 “ 品德
生活常识等等 ,都是从生活 中来的,
而且都 或 多或少 地打 上了 “ 他 自己 的”、或 “ 他们 自己 的生活经验的
烙印。因此 ,探索小对
与 生活 的教 育 , 还是 “ 品德与 社 会”
体 、资料 ,如语言文字 、音像 图片等
的整 理 :归 类 ,是对 道 德 生活 范 畴 ,
故事等等生活样态。这种生活样态,
是属 于 儿童 化 的而 不是 成 人化 的生活 样态 。如 在 引导 学 生 “ 做 诚实 孩 子 ”
如孝敬 、 节俭等道德 品质类别 的归总: 择取 ,是对众多的现象 、材料等的选 择、取舍 ,使其有代表性的内容进入
从参与主体上讲 ,有观摩活动、参与 活动、互动活动等等。小学生的生活
样 态 ,除了 家庭 中的生 活样 态 、学 校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总结《品德与生活(社会)》课题研究总结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总结《品德与生活(社会)》课题研究总结《品德与生活(社会)》课题研究总结隔川中小:沈秋群我校于xx年5月开始着手《品德与生活(社会)》子课题“构筑平台获取体验提高实效”的研究实验, xx年9月——xx年12月,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xx年1月——xx年8月,则为实验总结阶段。
近三年来,我校品生、品社学科组把教研重点放在了“构筑平台、获取体验、提高实效”这一研究主题上,将本学科活动与学生实际紧紧地联系起来,力求通过主题化的研究来带动教学上一系列的研究,使品生、品社学科组展现出了极大的活力。
自参加课题研究以来,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它不仅拓宽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
以前曾经一直认为我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一名教师,我的任务就是教好我的课,教育好我的学生,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就可以了,至于教学研究,那是教育专家的事或者说是各级教研员的工作,与我的教学生活很遥远,但自从参加了这个课题研究以后使我转变了看法,教育教学研究就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照样可以写出研究性的东西。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在儿童生活的基础上,以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创设生活化情景,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把课堂教学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引领他们去积极地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愉悦的生活,这些便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旨。
为了让《品德与生活(社会)》实验研究少走弯路,我校课题实验组通过互联网听取名师专家做的“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专题报告,通过听报告,实验教师明确了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进行课题实验研究的意义、目的和方法,为进行《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研究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关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与思考
关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与思考“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而开设的两门新课程,对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调整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原来的思品、生活、自然等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则是在原来的思品、社会、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
但它们又不是对原有课程的简单综合,而是顺应时代要求,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的的立体综合,其结构形式看似松散,实则严密。
因此,对执教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要求极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改革过去“教”教材的传统教材观,改变过去一本教材、一本现成的教案就能基本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局面。
教师必须用心吃透新课标,“用”好教材并以教材为媒介,根据学情,大量收集和掌握实时信息,引领学生走入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对历史地理、人类生存环境进行观察、感受、思考,师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健康上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促进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过去的教学,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解、理论灌输为主,少先队德育活动为辅,造成了课堂索然无味、学生厌倦心理严重、活动了无新意的局面。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一个单元为一个活动主题,鼓励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究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如针对本校6年级某班学生上网成瘾,我们根据教材“走进信息时代”这一主题,在完成教材的基础上,跳出教材,以“绿色上网”为话题,鼓励并要求孩子在网上收集上网正反两面的例子,结合身边同学的表现,举办辩论会。
《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走向活动化、生活化
利用生 活经验 , 还要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 , 们去 让他
经历 , 或者亲历。 但是并不是说联系经验 、 联系生活 , 回到生活 的原点就完 了, 还要再 寻求新 的起点 , 让儿
童们有 更多新经验 的体验 , 通过经验 的分析 、 断 、 判 讨论研究 , 再生成新的问题 。 这也是学会建构他 的价 值观的过程。联 系生活 的经验 , 不只是把生活事件 、 把经验作 为证据 , 为事例来教学 , 挖掘生 活经 作 而要 验 、 活事件 中所隐含的生活价值和品德价值 , 生 要有
选择 喜欢 的绘 画 内容 、 料 、 材 工具 , 出 自己满 意 的作 则是 充满 了变 异和 主 观化 的天 地 ,它把 人 的需要 、 画 兴 品 , 后将 自己的作 品 通过 “ 然 口语 故 事 ” 绍 给 老 师 、 趣 、 介 动机 、 能力 、 性格 、 境等 等 心理成 分 , 心 汇人 一种 创 同伴 等身 边 的人 , 把它 记 录下来 。 并 造 的境 界 。 而幼 儿 意 愿 画是 他们 日常 生 活 经验 的重 是 是 幼 儿绘 画活 动是 通 过 手 的描 绘 展 现 心 的世 界 的 现 ; 孩子 想 象 力 的结 晶 ; 孩 子 内心 的真 实情 感 的
而 的个 性化 发展 的特 点 。我 同开辟 的 “ 口语 故事 式 绘 画 对 象 ; 心理场 则 是指 人 的心 目中的事 物状态 。如果 物 客观 的世 界 , 么 , 那 心理 场 评 价 ”其 目的就 是让 幼 儿 在 自己喜 欢 的时 间 、 间 , 说 , 理镜 是 一 种 既定 的 、 , 空
浅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浅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生活教育摘要:认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现代教育中的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课程,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实现了经验性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的整合,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综合课程,更重视生活给学生带来的实际影响,社会给学生产生的在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印象,通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让学生更能在学习中体会生活,在体验中学会生活,为以后的人生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教育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生活教育的历史意义。
说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顾名思义,这门课程是把品德和生活、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课堂来把相关品德生活、品德社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去体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处世为人等等。
其中品德与生活这一环节,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杜威尤为关注,他认为传统的课程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和经验分离。
其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儿童狭小的然而是关于个人的世界,与学校课程的非个人的然而是空间和时间无限扩大的世界相分离;(2)儿童生活具有统一性、整体性、专一性,而课程的种种专门化和分门别类,以至于多种多样的学科把儿童的世界加以割裂和肢解;(3)儿童生活的实际和情绪的结合,与课程的逻辑分类和排列的抽象原理相反;他认为,学校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因此,品德课程应当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的学科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具体的途径是通过活动组织课程。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杜威十分强调品德课中的生活与品德的关系。
我国在经历了多次的教育改革,在新世纪终于建立起了一个专门为小学生开设的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的课程,这门课程作为每一位小学生极其重要的必修课程,为小学生开辟了一条与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生活的社会密切联系的渠道,为小学生社会性健康发展提供了课程的条件。
我国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小学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优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ຫໍສະໝຸດ 基础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 在现实生活 中 , 链接 更多 的学 习资源 , 实学 品 德 , 课 堂教 学 活动 。 充 () 1 链接儿童真实生活 , 激发 自主学习 础, 但并 不是儿童生活 的简单翻 版 , 程的教 习内容。因此 , 课 要根据教材的内容 , 因地制宜 、 育意 义 在 于对 儿 童生 活 的 引导 。学 生 通 过 日常 因时制宜 , 创造性地 处理教学 内容 , 组织 儿童 学 校品德教学应该 是学 生生 活中有关 品
我 学 课堂上的品德教 育转化生活 中去 , 而达到知 活经验差 异等原 因 , 从 如果 缺乏课前 准备 , 品德 后讨 论 “ 们 为 什 么 取 胜 ? ” 生 们 根 据 自 己 畅谈 自己认为的成功秘 行合一。” 那么怎么去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 课就成 了 “ 无源之水”。所以, 在品德课开展生 的亲身经历各抒 己见 ,
再安排小组表演 没有深 入钻研教材 , 准备不 够充分 , 目开展 班有一个在环保局工作的家长的优势 , 盲 让学生 招待客人的一些基本礼节后 , 假 老 如果爸爸妈妈不在 了解 环 境 污 染 的 严 重 后 果 。 学 生 有 了 生 活 体 小品 : 日里 , 师来家访 , 活动 , 缺乏 必要 的体验 , 使得种他人地 、 自家 荒 田的现象屡见不鲜 。 2方式单调 。 . 落实不到位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期报告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课题研究中期报告【问题的提出】话中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德育教育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所关心的人、事、物作为切入点,灵活引导,步步深入,变空洞的说教为潜移默化和自我感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生活、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体验中获得道德的发展。
以达到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的目的。
德育的生活化策略的实施必然要以活动来加以联系,活动中凸现德育,德育渗透于生活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优化型策略。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目的:教育应不断地丰富、充盈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的全部时空,在德育教育中要细致管理,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满足,管理能力得到增强,以细微之处见精神。
还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以一颗爱心包容学生,让点点滴滴的细节都成为德育的宝贵资源。
研究意义:德育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并使之成为他们由衷的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
学校德育课程,要打破旧的“课程”框框和“学科”模式,以理论、规范和一定阶段学生生活实践为教材,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中一切积极的隐性课程内容,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人总是在生活中敞开并展示为人。
离开了人的生活,人作为人将无立足之地,他只能是被异化、被扭曲,或者被降格。
德育生活化就是还原人于生活之中,把人引向人的真实的、具体的、完整的生活。
德育要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关注人的生活,把教育趋于生活化。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研究,建立一套方向明确、目标具体、内容适当、方法科学的小学德育目标阶段化体系。
生活让课堂更精彩--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
这样 的教学故事可 以把学生的思想深深 地吸引到故 事中 , 然后再 每一份 的分数 ……步步为营 , 一层一层 地引导下来 。如果 我们在 让学生想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这种寓教于事 的启 发性 教学方式 , 可 课 的一开始 , 就让 同学们 自己随便写一个 分数 , 然后 联系生 活实 以很好地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 达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生 活化教学 , 而教育 的根本意义也 在于生 活 的变化 , 多变 的生活
0 1 3 ( 1 7 ) . 为教学提供了更 多的实 际意义 , 这样的多变促使 学生不断地学 习 , 2
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 目的 。可见 , 生活就是教育的过程 , 我们
( 作者 单位
重 庆 市铜 梁县平 滩镇 白鹤 小学 )
、
多一些 生活化课题 。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品德与社会不仅 重视知识的获取 和技 能的培养 , 更需要 与情 生创设一个更具开放性 的学 习环境 和空 间,不要 局限于教材 , 而 感有机 结合起来 , 这样才 能更 好地 陶冶学生 的情操 , 激 发学生 的 要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来充实学生 的学习 内容。教学中要走 出教
学习兴趣 , 而 课 程 学 习 的 内容 主 要 来 源 于 生 活 的 实 践 经 验 。 因此 。 材、 走 出课 堂 , 从学校延伸 到校外 , 从师生延 伸到家庭 、 社区等等 。
在教学 中教师要尽可 能多地加入一些生 活课 题 , 从 学生熟悉 的 日 让学生走 出校 门, 深人社会生活 中, 丰富学生 的实践 活动 , 让 学生 常生活 中选取一些学 生感 兴趣的课题 , 从而使课 堂教学更贴 近生 用 自己的眼睛去 观察生活 , 用 自己的方式 去研 究生 活 , 用 自己的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2教 学 内容 和 方 式 单 一 .
堂 主动 性和主体性 。
2 重视 课 堂 评 价 的 重 要 性 .
为 图方便省事 或 因循传 统模式 , 在平 时的品德 课 堂上 . 很 多教师采 用的教学 方法都 比较 单一 , 基本 都是讲 解法 , 很
《 品德 与生活 ( 会 )课 程 是 在小学 一 、 年段 和三一 社 》 二 六年段开 设 的一 门以儿童社 会生 活为基 础 .促 进学 生 良好 品德形成 和社会 性发展 的一 门全新 的综 合课程 ,又是 一个 需要在借鉴 、 继承 的基础 上发展创新 的课 程领域 。 《 品德 与 生活 ( 会 )课 的 内容 涉及 广 泛 , 社 》 包括 社会 生
1 堂上体现 学生为主体 . 师为主 导的作用 。 . 课 教
活、 地理 、 史 、 历 道德 、 经济 、 文化 等诸 多方 面 , 内容 的构建 但
并不依据 于某个具 体学科 的知识 体系 ,而是采 用综合 主题 的构建方 式 , 机融合各 领域 的 内容 , 有 根据 儿童 的成 长及认 识 规律 。 根据儿 童生活 范围逐 步扩大 的特点 。 择 了不 同层 选
浅淡“品德社会教学回归生活化”
浅淡“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建构这门课程的基础是学生的社会生活。
在这样的平台和基础之上,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道德及社会性从来都不是空泛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地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是从社会生活里人们的互动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观念和认识。
它们本身就既是源于生活,又是高于生活的,同时随着生活的发展还在不断地产生着变化。
因此,我们说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儿童生活,不是简单地照搬生活,不是停留在儿童现有道德和社会性水准之上,而是在复原儿童生活本来面貌的基础上,使他们的道德和社会性水准有所提高,从而体现出国家和我们这个社会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要求。
一、搭建平台,让教学资源来源于生活品生品社学科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同时调动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这些都为学生逐步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奠定了基础。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品德与社会还处于模糊状态,对于周遭的环境与氛围都还不是很在意。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以课堂为基准,使教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让品社学科的课堂教学真正回归于学生生活实际中。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从学生社会生活实际出发,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
因此,我们引领全镇品生品社教师多开发我们自己的课程资源,注重将平时生活中具有教育价值的真实素材和课堂教育相结合,课前指导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学生通过看报、看电视、上网、采访长辈、实地调查收集了有关地震、工厂污染、战争带来的灾难等相关资料,进一步懂得了关爱生命的重要。
二、激趣导引,把生活溶入教学活动纵观我们目前使用的品生/品社教材,从内容到形式的编排上都是适合儿童特点的。
以往我们在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以书本为主,忽视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教学失去了本该有的情景和乐趣,无法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热诚。
因此,在教学中,我考虑到要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小学品德与社会_生活_课程教学的_省略_生活化_策略_基于教学案例的剖析_吴济慧
第18卷第6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18,No.6Dec.,20122012年12月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以帮助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生活为旨归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核心理念就是让教育回归生活。
但是,对于“品德课究竟回归谁的生活?怎么回归生活?”、“如何把课程核心理念‘回归生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等课题,却是急需进一步探讨的。
“生活化”无疑是小学品德课程实现“回归生活”理念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
另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两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课程。
这种综合不仅是相关学科领域教育目标、教育要求和教育内容的综合、整合,还是教学方式等诸因素的综合。
因此,需要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促进多方面和谐发展,使我们的品德课能真正指导孩子们的生活,培养孩子们各种能力。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3课《竞争与合作》,本课教材旨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学生明白既有竞争、也要合作才能促进发展的道理。
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比较突出竞争意识培养。
有一位教师在确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则首先对本班学生的生活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了解到当前学生在家庭生活中长期处于“中心地位”,与人合作的机会相对较少,个人意识较为突出,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普遍比较缺乏。
对“只有学会合作才更有竞争力”的生活道理缺乏体验和感性积累。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应该是开展合作教育。
为此,这位教师对教材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作了调整。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认识的程度就越高,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就越强调学习情境必须生活化,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这是符合儿童品德的认知规律的。
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试论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因此,关注儿童的生活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着眼点。
“品德与生活(社会)”(以下简称“品生(社)”)这门课程要想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形式,让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调动起自身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而感悟出生活的道理。
反观我们过去的品德课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与生活实际相脱离;过于强调知识的识记、再认、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而忽略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情感需求,疏离了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品德课堂受学生冷落的主要原因。
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用生活来教育”,让“品生(社)”课堂教学“生活化”。
一、“品生(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作用(1)能够提高课堂德育的实效。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的。
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知识简单地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在“品生(社)”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策略,正是顺应了学生构建认知的这一规律,使不具备太多抽象思维能力的小学生,将实际生活经验和道德思想认知联系起来,从而一改传统的枯燥沉闷的课堂说教氛围,便于调动小学生活跃的天性,更好地理解抽象的道德规范标准,课堂德育的实效也由此得到保证。
(2)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小学生处于心智稚嫩的心理发育阶段,思想意识在该阶段中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和塑造,从这一层面来看,“品生(社)”教学对小学生形成良好心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能够使小学生原本缺少的生活经验得到极大的激发和提升,并能够在教师循循善诱地渐进式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和道德观,由此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使他们在今后漫长的成长道路上受益无穷。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人的实践离不开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更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课堂生活化。
让学生通过在生活情境中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启发思维,启迪智慧,成就教学永恒的追求和生命力。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培养自主探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处于富有知识的地位,是知识的权威、课堂的控制者,学生处在待加工者的地位。
因此,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教师的首先要有正确的定位,在教学中教师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对学生理解、信任、尊重,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浓浓深情和殷切的希望,而燃起心灵的火花、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敢想、敢说。
以《让烦恼走开》一课为例,当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师生之间就开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围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你遇到那些烦心事?如何消除烦恼?”这一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各自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在做的,从中体会培养积极情感的重要意义。
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中穿插讲述一些正反事例,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验到调节自己的积极情感的意义和方法。
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创造生活利用思品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知识。
从学生的生活中找教材,解决实际问题。
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作为教材,才更具有教育意义。
结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自觉增加或补充与小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或对小学生人格形成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内容,例如教学《新学期,你好》这一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寒假生活交流会”,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在寒假里的故事,说一说自己的寒假之最,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里学到的本领。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附开题报告)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的研究,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把教研重点放在了“探索德育课程生活化”这一研究主题上,开题以来,我们三处学校将本学科活动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紧紧地联系起来,力求通过主题化的研究来带动教学上一系列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课程改革新设置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与以往的思想品德及社会课程相比都发生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新的课程标准是从学生生活领域来设计的,并把其作为新课程的生长点。
学校课程、现实生活和当今世界正被国际化与信息化重新诠释。
而作为学生品德性与社会性养成的主导渠道——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活动还未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未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服务,不能圆满达成教育的本质要求——人的社会化,使学生能积极面对现状适应生活,努力认识社会创造生活,切实遵守法规享用生活。
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生品德性和社会性的形成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如,教育目标与实际行为的矛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矛盾等,这些矛盾说到底是学生品德性、社会性的养成教育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的矛盾,它体现在课堂教学远离现实生活、严重“外灌”、目标抽象化与工具化。
现实中最典型的状态是:学生每天在生活世界之中,却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和生活的乐趣。
如果学生的学习和受教育背离了生活逻辑,他们就难免现出疲倦、厌倦以至“逆反”的状态。
为了让学生能在生活中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诗意地栖居在生活中,我们决定开展《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的意义1、通过课题研究,改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的现实,努力提高德育实效,使学生为不断成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道德性的一代新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时代背景学校课程、现实生活和当今世界正被国际化和信息化重新诠释。
教育的本质要求:人的社会化。
使学生能积极面对现状适应生活,努力认识创造生活,切实遵守法规享用生活。
而作为学生品德性与社会性养成的主渠道是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活动。
其还未跟上时代步伐,还为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服务,更难圆满达成教育本质。
因此而提出这一课题是非常必要的。
2、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呼唤品德教学回归儿童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以儿童社会性质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设置要以引导学生重新进入自己的生活并对他进行观察、体验、反思、提升为目标”。
然而,许多教师面对上述生活的真实,发出了无奈的感慨――我们的教学应当如何回归学生的生活?这些生活中的不和谐音符似乎处于过渡期的品德教学在“回归生活”的旅途中陷入了两难境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品德课堂教学要生活化这一课题是很自然的。
3、品德学科新课程性质背景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生品德性和社会性的形成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如,教育目标与实际行为的矛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矛盾等,这些矛盾说到底是学生品德性、社会性的养成教育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的矛盾,它体现在课堂教学远离现实生活、严重“外灌”、目标抽象化与工具化。
现实中最典型的状态是:学生每天在生活世界之中,却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和生活的乐趣。
如果学生的学习和受教育背离了生活逻辑,他们就难免现出疲倦、厌倦以至“逆反”的状态。
这就需要我们就学校教育的生活化问题进行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
1、本课题的支撑性理论应包括: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教育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
现代德育认为德育的本质是在于使个人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德育要促进个人道德社会化,要引导人去建构个人的完满的道德生活,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与崇高。
儿童应是正在发展中的完整的人,这种发展是其个性化向社会化的过渡,成为社会的人。
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发展完善。
而要实现个性化向社会化的过渡,其最有效的载体是生活,其是否实现社会化的标志也是看其是否积极适应生活。
2、本课题研究的价值(1)、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使教育比任何社会活动领域更关注人的生成过程,从而最终在教学领域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注重人的生成的动态过程。
(2)、本课题通过解决原有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的被动性,建立一种开放性的、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 3)、新课程提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但从大量的课堂现状看,许多教师循规蹈矩、安于现状。
本课题致力解决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以本为本,把书作为教学中的一个主体的观念和行为,促使教师自觉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教学生活中的创新。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帮助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本课题期望通过实验教师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一批优秀的生活化教学课例和典型经验,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
在西方,法国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
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他认为,学校教育具有简化社会生活、净化社会生活和平衡社会生活的功能,这种经过简化、净化、平衡了的社会生活就是“改造了的社会生活”。
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
陶行知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育中德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素质教育中的生活教育模式实验研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引导生活;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创造,在创造中生活。
这些生活教育的主张给本课题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
由叶澜教授等倡导并多年来致力研究的“新基础教育”大型课题就是以“改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为深层目标(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生活化取向成为国际性追求的一个目标。
但,截止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中有部分人对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似乎有失于“简单”、武断的倾向。
如把“生活世界”的概念理解为“生活环境”,这种认识明显是对“教学生活化”的误解甚至曲解。
“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指回到生活原点和日常生活事件。
我国小学突出的教学问题是从理论到实践上仅仅把教学当作“知识加工的过程”以及极端的制度化教学。
四、本课题概念界定1、生活化:“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日常活动或指人的生存、活着。
“生活化”是指转变为人的生命或生存活动状态。
学生的生活基本有三种,即学习生活、交往生活、日常生活。
2、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一种以实际生活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主体发挥为方式,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会正确处理自然、人、社会关系,并积极主动生活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模式。
即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构建和形成小学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的目标内容、途径方式、评价标准等,将小学生品德性、社会性养成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之中,在教师的组织、协助及学生间协作、互助下,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体验,在体验中逐步丰富生活的知识经验,培养起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提高适应创造生活的能力,形成规范健康享用生活的行为,为使他们将来人人成为合格公民打下坚实基础的实践活动和方式。
五、本课题的研究目标1、总目标从大量的教学实践发现品德课程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实际,唯书教书,有些老师上成看图说话课。
引导教师走出误区,让教学与儿童生活紧密相联,在生活中收到良好品德教育,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包括三层意义:(一)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即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能力,和适应未来生活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即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三)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
即教学活动是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生活过程。
教学生活化的学生主体,关注学生需要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既学到知识,而且多方面素质得到主动发展。
本课题在教学生活化的思想指导下,主旨是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具体的操作模式。
2、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从自身教学、从他人教学中剖析,挖掘那些习以为常却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形式。
对现行的课堂教学进行现状调查,掌握好一手资料,全面了解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到胸有成竹以便有的放矢。
其次,分析影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因素及原因,是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还是教师自身的问题。
认真把好脉,以便对症下药。
再次,归纳研究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从哪些方面入手,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杜绝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远离生活的行为,最终形成较系统的理论。
指导一线教师教学,与此同时整理“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案例”、“优秀教学反思”汇编,引导教师走向创新的优质高效的教学。
六、研究方法1、教育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对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生活,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有关实事资料,从而做出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
2、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内容,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研究,使整个研究过程在行动中进行。
这其中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
3、文献研究法搜集、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借鉴已有经验,整理出相关有益的文本。
4、案例研究法收集典型案例实录进行研究分析。
七、研究实施步骤及预期研究成果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成果本课题研究总时间预计三年,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2006年7月——2007年3月)1)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
2)成立课题组成,预选课题组成员,确立实验学校、确定实验教师。
3)组织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学习方案、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4)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
5)发放调查表,开座谈会,全面了解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现状。
成果名称及形式:调查报告《当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第二个阶段(2007年4月——2008年8月)1)问题诊断,原因剖析。
2)围绕课题开展各类教研活动3)组织相关实验研究研讨课。
4)进行阶段性研究经验交流会。
成果名称及形式:论文《试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脱离儿童生活的原因》。
◆第三阶段(2008年9月——2009年7月)1)召开经验交流会。
2)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成果。
3)撰写研究报告,汇编优秀案例、优秀教学设计、优秀反思录等。
成果名称及形式:论文,优秀案例、优秀教学设计、优秀反思集。
八、研究基础及条件保证1、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完成本课题,我们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研究时间、图书、资料、电教和多媒体设备等科研条件与手段上基本都能得到相应的保证。
1)完成课题的研究时间、精力的保证课题负责人是课题研究的直接带头人,作为负责人的我,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小学品德学科方面的研究。